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时间:2019-05-13 02:0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第一篇: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以“中国的疆域及行政区划”为例

摘要:在地理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多种途径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其目的在于通过渗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正确法律观念。把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统一、有机渗透,避免机械的说教,增强了形象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最终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法制意识、国防教育

法治社会需要公民有强烈的法制意识,法制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个公民才会知法、学法、懂法、守法,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风尚。未来社会能不能实现法治,当今青少年能不能形成法制观念,法制意识非常重要。因此,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普及法律思想意义非常。

道理好懂,但如何实施和落实,却不是那么容易。本人现就地理课堂中如何渗透法制知识,以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疆域及行政区划》谈点个人看法。

一、身教言传,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才能提高驾驭教材和渗透法制知识的能力

教育人者先受教育。一个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的教师,是不可能灵活、机智、有效的在学科中渗透法律知识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在很多方面设涉及《宪法》及其修正案,更在各个教学的具体内容上与其他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如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方面涉及《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在国家安全方面涉及《国家安全法》、《国防法》、《兵役法》、《反分裂国家法》、《领海及毗连区法》《海岛保护法》等,在环境及资源保护方面涉及《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法律法规,在行政法律法规方面涉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在民商法方面涉及《文物保护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等。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才能很好地结合教材灵活驾驭。要如此,就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如在《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导入时,我这样设计法制渗透: 师:请同学们结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知识,说说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本情况及依据。

生: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是根据我国《宪法》划分的。

教师评价引出:很好!那我们将要了解认识的香港、澳门为什么叫做“特别行政区”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特别行政区是邓小平理论中和平统一祖国“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根据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设置的。我国《宪法》

师评析、渗透:《联合国宪章》及有关“国际公约”;我国的有关法律及声明。《领海及毗连区法》

活动1:读图6.33(新疆轮廓图),结合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和区域特征,用一个字来概括新疆的特点。并说说你对新疆的认识以及收到的启发。

生:“疆”,它的右侧体现了“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它的左侧表明这是需要用武力去捍卫的土地,是祖国的边疆。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西北的边疆省份,对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又重要意义。

师评析、渗透:新疆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也是我国与外国接壤最多的边疆省份(结合地图点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巩固新疆边防安全及新疆稳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献身国家安全、献身祖国边防的责任感。一旦祖国需要,就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依法服兵役,按照《兵役法》、《国防法》的要求保卫边疆,为巩固国防做贡献。

活动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受到的启发。

材料一:新华社电 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事后查明,这天,不法分子纵火300余处,拉萨908户商铺、7所学校、120间民房、5座医院受损,砸毁金融网点10个,至少20处建筑物被烧成废墟,84辆汽车被毁。有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其中重伤58人。拉萨市直接财产损失达24468.789万元。

材料二:新华网拉萨2009年2月11日电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尼玛次仁10日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目前西藏有关部门共羁押了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犯罪嫌疑人953名,其中76人已依法宣判。

师生讨论、渗透:这是一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斗争。《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同时,我国《刑法》对这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犯罪予以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

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并结合该案例介绍刑罚处罚的有关内容。

总结:邪不胜正,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等的犯罪行为都逃脱不了正义的审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格发展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青少年法制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而爱国主义和国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也是学科法制渗透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地理学科。面对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以及2万多千米的边防线和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每一个地理学科的教师都有义务把爱国主义和国防安全的法制知识渗透给学生。

第二篇: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政史地教研组 罗红宇

依法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确定并写入宪法后,追求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了党和人民的普遍共识。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而青少年学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使其懂法守法护法,无论是对于青年学生人格完善,还是对于国家科学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构建都是必要的。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例如在学习人与自然这一部分知识时,我们可以开展对城市周边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体会环境污染的后果,使同学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并通过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向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知识,逐步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调查方法,又使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在地理教学中抓住世界、国家发生重大事件的有利契机,开展法制教育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在介绍SARS、禽流感、甲流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时说明国家对于一些重症患者进行强制隔离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尽可能地争取其对国家为此采取的各项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一,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法治精神,了解基本的法律制度。教师要在学法、知法上作学生的表率,更要在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工作,表现出其应有的守法、用法、护法自觉性。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在学校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地理学科进行法制教育有其独特的优越条件,因为:①地理教材中和法制教育相关的内容丰富多样。②地理教学是真实具体的,不流于说教。③地理教材直观形象。我们要注意充分挖掘中学地理

课程中有关法制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法制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法制意识。

一、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法制意识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生必须要进行法制教育的原因:①健全的法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②中学生是未来国家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必须要进行法制教育;③加强法制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④法制是调整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核心内容。

二、在中学阶段地理学科可以进行法制教育主要内容

20世纪后期以来,由于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植被破坏、资源匮乏、人口问题、地区经济差异等都与地理学有很大关系。人文地理知识中有丰富的国情和国策教育内容。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差异显著等。同时人文地理知识渗透珍惜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同资源、环境相适应,要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等情感、价值观等内容。地理课程内容中有许多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如《矿产资源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体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

在地理课程中还涉及到许多国际法如《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内罗毕宣言》、《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国际油污损害公民责任公约》、《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活动原则的公约》、《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大陆架公约》、《南极条约》、《海洋法公约》、《控制危

险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保护植物多样化国际公约》、《防治沙漠化公约》。此外.我国的《农业法》、《国籍法》、《领海及毗连区法》、《城市规划法》等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也有地理法制教育内容。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自觉地发掘教程中法制教育的教育因素,加强法制教育教育。那种有知即有德的和单靠自然渗透、自发转化等作法,是有害和不负责任的。

三、在中学地理中进行法制教育教育的主要原则 ①身教言教,发自内心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教育对象的成长。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主动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办事,不能嘴上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

②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法制教育教育必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在地理课中进行法制教育教育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要从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教育。因为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都含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必须使思想性和科学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在《我国的自然资源》通过对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的了解,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推理出与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相关的法制教育;通过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让学生可以领悟到遵守环境保护法规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人口状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③目标性和方向性统一的原则

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的意识、增强维护法制意识这是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这是方向。目标和方向要统一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④主动性和渗透性的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法制教育,要紧密结合教材,深入分析和发掘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作用。地理教材的法制教育在教材中的体现有的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容易分析;但有的则是潜在的,深藏在教材之中的,如不深加分析,就不易发现。例如:在《世界人种和宗教》的教学中,就隐含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法律政策的教育。

⑤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教育,联系实际也是必要的。把教材和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是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方法。

联系哪些实际?要联系社会建设的实际,要联系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件;要联系世界各国(或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要联系具有地理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历史性地理杂谈,等等。这样进行联系之后,就可以增强地理教学的现实性和思想性,有利于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因为教材受到时间的限制,难以将发展中的一切现象都反映进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某些问题时,要及时引进新资料,以补充教科书的不足。这些材料又必须与所讲授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及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我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生动活泼而具有教育意义。

2014年10月

第三篇: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德育

美术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德育是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所以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价值与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但从哪些角度中又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这是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困难的问题,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美术课在这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淡化德育痕迹,隐蔽自己的德育意图,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在“渗透”二字上下工夫,把德育“无痕”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春风化雨,文道合一。下面就我在工作中所捕捉到的一些角度,谈谈本人的点滴认识:

一、利用优秀的导入艺术

教师经精心设计的导入语言,可以营造情感氛围,将学生轻松诱入课堂氛围,从而增强其情感体念,达到“以美育人”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此阶段将德育教育“无痕”地渗透进去,使美育和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例如在进行中国建筑赏析课的时候,可先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筑,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08年的北京奥运,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此导入新课,去欣赏其他的建筑作品。这样的设置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美术作品

这种方法可在欣赏课中得到很好应用,因为欣赏课要用到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对这些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或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同时受到教益和启迪,达到以美辅德的目的。

(一)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

每件作品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创作背景,而许多作品的创作背景则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如中国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等。

(二)利用作品反映的内容。

许多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这些人物事迹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而且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欣赏过程,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唤起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还有很多作品刻画的是祖国辽阔壮丽的河山和各民族的风采,有的则是描写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如:通过鉴赏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可以了解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作为文艺复兴运动先驱的达·芬奇所坚持的“人文精神”;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不仅使学生重温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也使学生感受到浪漫主义画派的艺术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利用作品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出许多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品,特别是有着5000千年文明的中国,无论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秦陵兵马俑、敦煌壁画以及作为世界上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甲骨文等。这些对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非常有利。

(四)利用作品的命运。

在介绍文物史迹时,结合美术史如我国的近代史旧是一部民族屈辱史,长期饱受外国列强肆掠,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盗卖到海外或烧成废墟,至今仍有许多稀世珍品为他国所占有的历史史实,可以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利用作者的的创作意图。

很多作者利用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表露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这其中又有很多作者借用作品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

(六)利用作品创作者的生平事迹

在美术鉴赏课中,结合作品适当介绍作者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气节,热爱大自然的生活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人格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

三、利用绘画活动

在绘画课中,通过对大自然的绘画,启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亲身体会和品尝自然界中的美,使他们更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生活!学会发现美,感受美。

四、利用课堂语言艺术

避免说教式的德育渗透首先在语言上做调整,不应总以“你们应该……”“你们要……”“你们必须……”等这一类的语言结构方式进行教育。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个性突出。可由于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和盲目性。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老师在学生的心中不再是至高无上的,而是像长辈、像朋友。想让这些独立自主的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观点,仅凭一两句“你们必须……”的话是解决不了的。

在美术课堂上,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们什么叫“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而是要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和体会,适时的拓展,比如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画家的生平事迹,创设情境,通过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们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安定;爱情的纯洁,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等。将德育“无痕”地渗透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然愉悦的联想中情感充分升华。这比起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有效得多。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同时进行的,往往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不亚于一切思想品德课的渗透。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线索和资源全方位地渗透德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人格得以完美。当教师把这种德育的“无痕”原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教育性目标。

第四篇: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有效渗透

【摘 要】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但就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情景,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的渗透法制教育,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本人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整合渗透素材、美化学生心灵、融入人文气息、提升法制教育理念四个方面浅谈疏见。【关键词】:

小学数学 渗透 法制教育

【正 文】: 大多数人都认为法制教育与数学教学互不达界,认为法制教育属于社会科学。从而也认为数学教师无法承担法制方面的教育,时至今日很多教师仍固守这一观念。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从法制教育在教学中渗透来看,数学教学中有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优势。比如数学在各学科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学习时间长,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本人认为纯粹的法制教育太枯燥,学生未必喜欢听,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犯罪呈现学生化。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须同时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加强立法工作,又要加强普法教育。”事实证明,许多影响人的一生行为或成就的基本素质,都形成于幼年,因此,小学时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而法制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系到未来的公民是否具有“知法、守法、用法”的素质。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方面做了以下尝试。现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一、找准“渗透点”

要想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数学课上,授课内容是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可结合讨论交通指示牌的含义渗透安全与交通法的教育。在三年级讲授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可一边指导学生通过天平称出一千克的重量,一边告诉学生:公平交易,诚实做人,一千克虽轻但意义非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法制教育与教学自然融合,切不可喧宾夺主,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

二、借助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等。

三、讲解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例如,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如,通过讲授计算器的作用及统计的知识让学生动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再顺便介绍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简介我国改革以来来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

四、讲究“渗透”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五、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养

在教育学生时要做到:诚心、热心、关心、耐心和爱心。不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不体罚学生。教学中注意使用术语和文明语言,不使用土语、方言和大粗话。学生有缺点错误时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形式,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启发自觉。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在表扬和鼓励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成绩,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不仅要认真做好本职作,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新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更应该把《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总之法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和几节课就能解决的事情,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素养也就指日可待了。

雷顺光

镇宁县景贤希望小学

2015年6月16日

第五篇:数学课堂渗透法制教育

数学课堂渗透法制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普遍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引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有机地渗透法制教育,使数学课堂亮起知法、懂法、依法的亮色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既备知识的传授,也备法制的渗透,把一些法制知识有机地深化到数学的知识点中去,活跃了数学课堂,达到了传授知识、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双重收获。由此可见,教师的精心组织,可以把一些法制知识灵活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从而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一抹亮色。当然,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教师只有自己认真学习一些法律法规,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地运用。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穿插法制教育。

一、让数据说明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数字是表达数学教学最基本的方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字和一些生活中的事实相结合,小到我们身边,大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我先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82万平方千米,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耕地面积为0.0014平方千米。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中的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学生们通过阅读这组数据,清楚地了解到了中国的严峻国情。因此,我以此为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了《土地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曾经安排学生到银行调查,让学生了解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二、情境中渗透,使法制教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法制教育的教学环境,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走进法制教育的氛围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法制教育进入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加深对法律的了解。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设计了“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监测结果统计情况”的题目,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在教完例题后,我说到“我市城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气味让人头晕脑涨,黄河水越来越黄”等等。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让学生树立自然的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既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又把教学内容与法制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法制教育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 法制渗透不应局限在课堂上,也应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利用课外学习、课外活动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在学过简单的运算律之后,星期天,我带着我们班级六个组的学生到市儿童公园参加划船比赛,并出了一道运算题给学生:我们班所有同学参加划船比赛,每组平均有12人,每次比赛中每组只能有3人参加,那么,一共要举行多少次比赛呢?同时在学生划船比赛前,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水上安全和水上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市公园后又对学生进行了溺水事件的反面教育,让学生明白在船上相互游戏时如果不遵守水上交通法规,将会出现哪些情景。学生通过深刻的思考后统一认识:参加划船比赛,首先要遵守水上交通法规,这是对家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因此,学生在参加划船比赛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实际活动中认识到了遵守水上交通法规、注意水上安全的重要性。

四、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法制渗透

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借助游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教学1-10的数字后,我就教给学生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要出劲;你拍三,我拍三,铺张浪费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拍手游戏的形式,不仅让学生牢记了八荣八耻,也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数字的掌握。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下,法制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借抽象的数字、活泼的场景、有趣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法律教育的时机和方法,并在课堂上加以灵活运用,力争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培养出懂法、知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合格小公民。

下载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技能。如何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把教材中的内在机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底蕴展现在学......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导入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导入 严惠 成功的教学就是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导入环节作为课堂的开端,理想的状态在于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摈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后......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执教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福兴中学:朱秀娟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

    数学课堂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数学课堂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七星关区小吉场镇中心小学校 陈文东 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看上去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若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领,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内......

    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初中地理有效课堂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创建更为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促进学生知识内容和道德品质的共同完善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奠定基础。关键词:......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教学理念,从地理课堂中的创设教学情境、读图能力的培养、实施探究性教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