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时间:2019-05-13 02: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第一篇: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时间:2012-01-30 10:29:07

内容摘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9日第5版,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这篇文章被称为国内第一个把三所名校集中进行点评的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他们对新课改贡献了什么?

——点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敏勤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朗口中学可谓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正是由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所以他们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他们对新课程的贡献是什么?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是对中国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的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门课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的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因为5分钟以后别人会了你不会,感到丢人。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在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要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他们的做法,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所以洋思中学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大面积转化“学困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个别的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整个学校、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启示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的责问自己:“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差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所以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在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三个学生没有做完,四个学生没有做对,这七个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七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他们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现在学生负担重为什么?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现在有的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全面发展。洋思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名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老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洋思中学的这种教学理念,在许多名教师的做法中也有共鸣。如山东师大附中的化学高级教师孙金莉,1999年她带的高中理科实验班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有14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全国决赛金牌,她被称为“金牌班”的班主任。2000年,这个班的57名学生,离高考还有几个月,已有27人通过参加各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的资格,其中5人获准保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人保送新加坡留学。孙金莉老师谈到“减负”问题时深有感慨的说:在实验班里,必须在两年内完成3年的高中课程,还要学部分大学的课程,又要出成绩,又不能增加学生负担,老师怎么办?就要求把每一节课都要变成精品。在每堂课上,老师和学生都像即将出征的战士,都要瞪起眼睛来全力以赴去打仗。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每一个45分钟高效利用。学生高效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这就是最实际的减负。当一节节的精品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能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主动获得知识,就会极大地发掘自身潜力,投身于科学探索之中,乐此不疲,这怎么会产生“负担”的感觉!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是有道理的——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师生要像即将出征的战士,都要瞪起眼睛来全力以赴去打仗,课堂教学的效率才高,学生的课后负担才轻。

四、两案合一,避免了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的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的艺术。

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五、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绝大多数中小学每门课学生至少需要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还往往不止一个,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开发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的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

北京市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在一个普通中学(非重点中学)创造了全班一半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他从初一教到高三,数学课很少布置课后作业,更不让学生买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复习资料。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六、备研合一,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2.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3.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4.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的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通过讲学稿),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七、开放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

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也是如此)。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不仅需要胆量,更是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个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那些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原生态的,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呼啦啦站起一大片,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取到了发言权。“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八、张扬学生的个性,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其中第4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没有多大变化。而在杜朗口中学,我们却能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演出来: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是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而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像《山东教育》杂志记者所描绘的那样:“不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

以上说的三所学校,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1.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

这三所学校可以说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他们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都是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他们能够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够做到。

2.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

作为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考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一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作为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作为一线教师,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不敢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却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他们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而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也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让他们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脱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第二篇:谈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谈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2、“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大面积转化“学困生”

洋思中学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3名学生没有做完,4名学生没有做对,这7名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7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3、“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 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4、“两案合一” 教与学不再两张皮

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5、“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

大多数中小学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而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应当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6、“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7、“开放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

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都要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样的做法不仅需要胆量,更体现了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所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教育原生态,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用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8、“张扬学生个性” 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启示

这三所学校的改革,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这三所学校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他们能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做到。

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以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免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第三篇:赴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考察报告

铜梁巴川中学赴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

学习考察报告

2011年3月20——25日,在县教科所胡拥军、张峰带领下,我校一行22人前往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通过听课、交流、观摩、听报告等形式,学习了三所全国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现报告如下:

一、江苏泰兴洋思中学。

该校以前是一所由6个村合办的3类农村初中,由于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学理念,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学习要达到“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而享誉全国。

1、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常听老师说,“好学生不用教”。是啊,好学生谁教不会?真正用教、难教的是后进生;教会后进生才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才是教师业务能力强、水平高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在洋思人看来,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差生好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招收差生就好比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由卫生室处理,大一点的毛病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就是因为相信洋思是“专家门诊”。洋思中学不择生而教。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创建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看、练)(兵教兵)(练)

(生)„„„„„(生)„„„„„„(生)

这里的“先学”,不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讲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洋思现在的“后教”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升华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

3、学生学习“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课堂教学的起点是后进生,重点是后进生;课堂上提问最多、板书最多的是后进生;当堂训练时老师巡视的重点是后进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后进生;课后辅导、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后进生。每天早晨,文科教师跟基础差的同学一起学习单词、课文;中午,理科教师帮助基础差的同学纠正练习中的错误、演练习题等,帮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二、江苏溧水县东庐中学。

这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普通初中,以前面临撤并。由于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其“讲学稿”做法,就是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其捆绑式考核即在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师徒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东庐人正是凭借这些实现了他们跨越式的发展。

“讲学稿”做法的好处:

1、“讲学稿”要求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由骨干教师把关审核,既培养了新教师,又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最大化的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2、“讲学稿”完全替代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辅资料,减少了学生课堂书写笔记的时间,增加了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减轻了书包,却提高了效率。真正体现了“辛苦教师一人,解放学生一片”。

3、“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讲学稿”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正是倡导了“发展和提高”的新教师观和学生观,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5、“讲学稿”大容量的训练体现了教学“精讲多练”的精神,对于常态生源下的教学质量提高尤其重要。这种训练不是刻板机械的复制,而是在师生大面积活动中完成的。

6、“讲学稿”中的练习安排,分普及题(人人要做)和提高题(供

同学选做),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分层教学思想,使得学习后进的学生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同样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杜郎口中学。

感受最深的是杜郎口中学。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的一所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是本镇农民子弟,老师也大多土生土长。杜郎口中学因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校领导、教师来参观学习,是什么独特的教学方法呢?我们总结为校园里面“八大怪”!

怪事一:每个教师的教学反思、教研组、年级组的总结、安排写在小黑板上,放在一楼大厅,公之于众。

怪事二:教师、学生都是名人。墙上挂满了校长、教师和名学生的画像及格言。

怪事三:处处是张扬个性的标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创造之人”,“努力,拼搏,我最棒”„„

怪事四: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有教育。就连楼梯上也布满了地理上的中国之最。走道条幅上一张张稚气的脸,一句句让人敬佩不已的妙语。走道的过梁上是该年级要学习的诗歌和说普通话的公益广告。画廊里呈现的书法,绘画、手抄报、剪纸等等都是学生的作品。教室外墙背后的一块块黑板上写着学生对难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怪事五:课桌分六组集中排列,学生对面而坐。

怪事六:教室的四周全是黑板,也没有讲台,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

怪事七:学生没有课外作业,学生课外活动必须从24个社团中自选1——2个参与其中。

怪事八:上课像赶集。上课了,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发言者真是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当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跑到前面蹲着的,形形色色,花样迭出;进入个人练习环节,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黑板不够用了,一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就是这种“赶大集”的课堂,却让该校学生成绩从全县倒数第一跃升到前三名,有人说它的成功触及到了“目前教育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所农村学校竟靠自己悟出了教育的真谛”。在杜郎口中学,学生上课可以随意走动、争论、唱歌、跳舞、演小品,甚至代替老师讲课,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课堂模式在这里被彻底打破——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

通过这次对三所名校的考察学习,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三所名校积累的典型经验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

1、学习他们坚持改革的勇气和胆识。学习三所学校最重要的是学精神、学境界,学习他们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精神,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一心为学校的思想境界。

2、学习他们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课堂教育观。让学生成为探索者,自己动手去做、动耳去听、动情去谈、动笔去写、动脑去思,“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就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总结,推出结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学习他们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恰当教学方法。三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他们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与之配套的是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集体备课的做法,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两案合一”教与学不再两张皮。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两案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杜朗口中学“开放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他们的这些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只要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领导重视,积极推动,用超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心,排除万难的意志,就能够走向成功,打造辉煌,这是洋思、东庐、杜朗口给予我们最大最有益的启示。

4、学习他们把教师的集体备课、观摩评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方法。三所学校的集体备课雷打不动,时间、地点、内容、核心发言人、集体讨论制度落实的好。杜郎口中学将公开课分为观摩课,研究课、展示课和过关课四类,他们的公开课重在评价,“谁对我提出意见和建议,就是对我最大的关爱、最大的帮助”。评课时,优点讲的少,不足讲的多,并且将评课结果(优点和缺点)在校园公开。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需要胸襟,需要勇气。

5、学习他们把合作学习,兵教兵,优带差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三所学校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在合作学习中全体学生受益,共同进步。他们妥善处理了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关系,找到了优生培养和后进生提高有效方法,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三所学校的经验时,一要坚持全面的观点。杜郎口经验绝不是“拉桌子、挂黑板、分小组、少讲课”所能概括得了的,东庐经

验也不仅仅是一张讲学稿,它涉及教学常规、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变革;二要采取渐近的策略。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三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摸索到逐步完善,都花费了几年的时间。采取了缓步前进、边改革边完善的策略,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转型。如果在没做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希望能够立竿见影,难免会遭遇挫折。三要与学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绝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完全排斥,要在借鉴中创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四篇: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洋思中学创造奇迹的秘诀

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洋思中学创造奇迹的秘诀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可谓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正是由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所以他们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他们创造奇迹的秘诀是什么?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模式是对中国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的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门课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的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因为5分钟以后别人会了你不会,感到丢人。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在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要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他们的做法,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所以洋思中学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大面积转化“学困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个别的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整个学校、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启示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的责问自己:“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差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所以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在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三个学生没有做完,四个学生没有做对,这七个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七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他们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现在学生负担重为什么?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现在有的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全面发展。洋思中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名教师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老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洋思中学的这种教学理念,在许多名教师的做法中也有共鸣。如山东师大附中的化学高级教师孙金莉,1999年她带的高中理科实验班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有14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全国决赛金牌,她被称为“金牌班”的班主任。2000年,这个班的57名学生,离高考还有几个月,已有27人通过参加各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的资格,其中5人获准保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人保送新加坡留学。孙金莉老师谈到“减负”问题时深有感慨的说:在实验班里,必须在两年内完成3年的高中课程,还要学部分大学的课程,又要出成绩,又不能增加学生负担,老师怎么办?就要求把每一节课都要变成精品。在每堂课上,老师和学生都像即将出征的战士,都要瞪起眼睛来全力以赴去打仗。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每一个45分钟高效利用。学生高效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益,这就是最实际的减负。当一节节的精品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怎能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主动获得知识,就会极大地发掘自身潜力,投身于科学探索之中,乐此不疲,这怎么会产生“负担”的感觉!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洋思中学的教学理念是有道理的——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师生要像即将出征的战士,都要瞪起眼睛来全力以赴去打仗,课堂教学的效率才高,学生的课后负担才轻。

四、两案合一,避免了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的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的艺术。

实际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五、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绝大多数中小学每门课学生至少需要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还往往不止一个,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开发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的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

北京市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在一个普通中学(非重点中学)创造了全班一半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奇迹,他从初一教到高三,数学课很少布置课后作业,更不让学生买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复习资料。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六、备研合一,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1.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2.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3.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4.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的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通过讲学稿),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七、开放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封闭性管理模式。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也是如此)。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郎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不仅需要胆量,更是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个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那些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郎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原生态的,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郎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呼啦啦站起一大片,谁的嗓门大谁就争取到了发言权。“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八、张扬学生的个性,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其中第4个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没有多大变化。而在杜郎口中学,我们却能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演出来: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是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而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像《山东教育》杂志记者所描绘的那样:“不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

以上说的三所学校,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1.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

这三所学校可以说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他们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都是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他们能够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够做到。

2.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一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作为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作为一线教师,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不敢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却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他们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而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也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让他们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脱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第五篇: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_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吴希红校长在宾王中学教师学习动员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

下午好!现在是四点钟,学生已经离校,虽然是冬至日,我们静下心来,在这里开个学习动员会。

我来到宾王中学与大家共事已将近四个月了,这四个月来,我们相互之间也有了一些了解。应该说这四个月来的工作比较零零碎碎,回过头来想一想应该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解决老师和学生提得较多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吃饭、停车问题,活动的内容,安全、办公条件等问题,目的是让我们的教育环境更好一些。二是调查研究,很大一块时间是进入课堂听课,和老师进行交流,熟悉我们老师的教学风格。数来数去,其实听课也不多,听了五十几节课,但对整个学校老师的课堂教学特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应该说要提高宾王中学的知名度,重点的工作是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怎么样,直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当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去听课的时候,有时候碰到同一节课的内容,不同的老师讲,效果很不一样。老师组织教学的能力不一样,课前准备的充分程度不一样,学生接受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比较多的谈到我们宾王中学的生源不那么好,是人家挑了后才轮到我们的。或者说我们的一些学生不愿意学,或者说办学方面还这样那样达不到要求。还有的老师说时间不够用。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老师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看待这些的问题。客观条件各个学校都不一样的,好的也有,不好的也有,我想,主观上的努力是最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差不多的,但主观上努力的程度不一样,最后的成效肯定是不一样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课堂教学,主要讲学习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经验,深化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许多老师也问了,杜郎口中学是怎么样一所学校呢?

我首先讲一下杜郎口中学的情况。杜郎口中学是山东省聊城地区茌平县的一所乡镇初中学校,完全是一所乡村初中,学校四周都是田野。学校占地四万六千平方米,约七十亩,建筑面积是一万多平方米,现在有二十来个教学班,一千两百来名学生,教职员工116人。这个学校曾经连续十年教学成绩位于全县倒数,办公条件找不出比它更差的学校了,所有教室的唯一电器就是电灯,没有录音机,没有电风扇,更不要说是多媒体了。学生的流失是非常严重的,不想学习的、厌学的、辍学的非常多。98年的时候,他们学校有一个初三班级,原来有60名学生,到考高中的时候,只剩下11名报考。98年全校升入高中的学生只有10人,而这10个学生都是重读生,已经毕业过回炉的,县里几次想要把这个学校撤并掉。98以后,经过校长老师一班人七年来的努力,七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2005年的教学质量情况是这样的,初三有268名学生参加考试,报考茌平一中,结果录取了267人,只有一位学生没有录取。所以今年的三月份,《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杜郎口中学进行了采访报道。05年山东省把杜郎口中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实验典型,举行了现场会,这也是被称为中国素质教育继黄冈、洋思之后的又一颗新星,结出的又一硕果。现在每天总有成百上千人到杜郎口中学去参观学习,这些都得益于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个是时间模式,它把课堂45分钟划成两部分,教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1

也就是“10+35”,要求老师最多只准讲10分钟;第二个就是组织形式,主要是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学习。如果到杜郎口中学去看一下他们的教室,你就会发现他的教室是新的,是这两年刚造的,但他的教室有几个特点,一个是没有讲台,实施改革后就去掉了。学生不是秧田式的很整齐地坐在那里,而是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小组合作的形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黑板多,四周墙壁除了一面是窗户外,另外三面都是黑板,而且走廊外面还是黑板。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式。现在提的比较多的称之为“三三六”模式,“三三六”模式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有三项要求: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和谐发展;教学过程是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反馈的过程中运用迁移的方法,总结评价,学生的活动量是非常大的;教学过程为六个步骤: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工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这就是这个学校的教学方式——三三六模式。七年来的这所学校教学改革就是用这一种方式进行的。一开始,规定老师讲十分钟,这十分钟总是被无限制地扩大化,老师讲的总是比较多。后来有两个星期他们要求老师讲0分钟,一定要逼着学生动起来。一开始学生也不适应,学生动不起来,有些难为情,因为毕竟是农村学校。像我们这样的城里学校组织活动展示都有一些困难,农村学校相对来说困难要更多一些。但他们实施下来之后成效是非常明显的,这才是理想中的课堂教学。

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主动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老师觉得我们的初一新生学习、生活习惯不太好,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小学的情况肯定也不会太好,关键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怎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有一个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经过他们的培养,初二初三的学生学习习惯非常好,所以他们把初一新生安排到初二初三的有关班级去,让他们感受这样的学习氛围,尽早地进入初中的学习状态。第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堂课当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课堂回答问题非常响亮,该唱就唱,该跳就跳,非常活泼,这是我们的理想课堂。第三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特性。他们的课堂上学生非常活跃,老师的备课要求非常高,他们的课堂确确实实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堂课,课的生成性非常好,原汁原味。一开始很多老师不习惯,课堂上总是活跃不起来。学校就叫几位教学能力比较好的老师上示范课,上了之后按这个要求让每一位老师都过关,这称为过关课,必须每一位老师都会上这样的课。除了示范课、过关课外,还有一类课就是跟踪课,有些教师总是达不到这个要求,怎么办?学校做法还是比较到位的,叫这几位老师的课停下来,让别的老师来上你的课,你在一旁边听边学,直到你学会了,会上了,过关了,才让你去上自己的课。所以下面我们看一段去杜郎口中学听课的老师拍下来的语文古诗文复习课的课堂实录。

„„

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杜郎口中学上课的片断,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要求动起来。下面讲一下我校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四年多的时间,应该说我们学校和全市的兄弟学校一样,都在认真的实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以这么说,课改使宾王中学崭露头角,课改之后,宾王中学的知名度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前段时间,市

教育局、教研室对全市初中的学校课改情况进行调研时,总体感觉不容乐观,有许多学校,有很多方面是停滞不前。特别是06年中考后,考试制度的变化,或者说没有更大的起色,使很多老师感觉到课改的方向有些迷茫。所以上个星期在我们学校举行的全市初中校长会议,把整个课改情况进行了通报,一些情况在我们学校应该说也同样存在的,我想主要的几个问题抛出来大家看一下。

宾王中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也比较多的存在于老师和领导身上。确实,传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二是“过度学习”现象依然比较盛行。补课多,作业多,考试多。三是课堂45分钟效率不高。我们看到杜朗口中学的课堂中学生欢声笑语,气氛非常好。再去我看看我们教室里学生的情况,全市教研员有个大概的统计,课堂上学生的表情,30%是一点表情也没有,上课讲什么和他没关系;有40%的学生似听非听,一点也不专心;20%的学生略有表情,好象会跟着老师有所互动;10%的学生课堂当中比较投入,举手发言较活跃。从我听课的情况看来,我们老师对课堂教学设计还不太重视,很少考虑这节课我该怎样想办法上好,让学生容易懂一些,喜欢听一些。而是有些任务观点,没有比较好的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好好地去思考课堂上的新情况。这么多课听下来,总体感觉还是老师讲得过多。有些课讲得多,是应该的,比如说英语的学习,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对话肯定是比较多的。那么有些课呢,可以讲得简略一点,因为学生的知识层是不一样的,有的知识他已经懂了,你可以少讲或者不讲,有些知识则应该讲到位。更有的老师虽然年纪并不大,却坐在那里讲课,这样的课能讲得生动?不可能!这样上课学生怎么会有表情?有好几个同学都在下面做别的作业,或者搞小动作。第四就是课堂教学的评价滞后,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应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第五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比较单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现在的课程改革,三种课程当中,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一定要达到,开足、开齐、开好。地方课程一定要认真实施,校本课程要积极开发。现在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一个是生活英语,一个是快乐体育,其他内容比较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安排在每周二、三、四下午,三个半天,真正要动起来还有一定难度,主要是老师的专长如何发挥的问题。

课改没有回头路,要勇往直前走下去,我们学校可以考虑采取的措施是:一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的专业水平。现在的老师比以前更难做了,要求更高一些。学生有许多方面的思想比我们要超前,学校层面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校作一些指导,搞一些讲座,更新老师的教育观念。科研处可以通过网站把一些好的文章,好的内容下载,让老师们去自学,营造一种氛围,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第二是要加强教研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总的感觉同一学科的任科教师之间合作意向还不是很强。我们这么大规模的学校,平行班的老师如果配合好,分工合作好,效率是可以提高的。上一届的学科备课组应把一些好的案例、课件积累下来,给下一届学习,下一届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整个教学的重点、难点会搞得更清楚一些。现在这块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各备课组要抓紧做好。第三是要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第四是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各年级可以举行一些学生学法的经验介绍,有许多同学花时间少,学习效率高,成绩较好,这些同学应该把他的感想说出来,写出来,给其他同学参

考。有许多学习的方法,我们老师去讲,讲了多次学生不容易理解接受,由同学们自己去讲,会更有效果。第五是改革评价考核制度,引导师生共同成长。许多老师也感觉到考核制约着我们老师放开手脚去实践,对做的事情考虑得比较多是和考核有没有关系,能不能加分,学生也是这样,这方面需要改进。最后一点就是要丰富师生的课间活动,提高校园的生活质量。现在学生课间时间被占用的比较严重。老师提早上课,特别是早上第一节课。我去听课的时候经常吃闭门羹,走不进去了,老师已经开始上课,黑板上已经写了好大一段,再进去就不好意思了。还有拖堂情况还是存在。特别是中、晚饭吃过后要让学生有一些活动,如果场地有限,可以分年级安排。

最后,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向杜郎口中学学习。第一是要学习他们的工作思想。这所学校原来基础这么差,经过七年的努力,成为全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还是应验了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课堂教学的改革,只要你用心去改,就一定能取得成效。而且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第二要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有机会我们也可以组织老师去看看。别看他们课堂当中这么融洽,有条不紊,老师在课堂上这么轻松,只要走走看看,指点一下就行了。没有真功夫,课堂局面是把握不住的,学生一定是乱成一团,控制不起来。不像我们走进教室,老师眼睛一瞪,学生就不敢动了,很好控制。所以他们的老师课前备课,了解学生是非常肯花时间。第三是学习他们的工作精神。他们这一套教学方式,是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之后提炼出来的。他们的预习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寄宿制学校,预习这一环节如果认真抓,应该是很成效的。现在是预习这一环节不太重视,学生上课比较被动,效果不好。课后补课、炒冷饭、做练习,靠题海战术去巩固,所以这种做法已经滞后了。预习这一环节如果能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会更强一些。当然我们学习他们是要学习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不是说他们没有讲台,我们就把讲台移掉,他们有那么多黑板,我们也搞这么多,这是形式。不过我们现在的黑板可以去用好它。我们教室后面的这块黑板利用率不高,只是政教处要搞纪念长征的活动,要出黑板报了,我们才用它一下。现在已经两个多月了,还是纪念长征的内容。杜郎口中学的黑板利用率是很高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教学中,他们让学生分小组展示在黑板上,黑板是为课堂服务的。

老师们,课堂教学的改革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希望我们全体老师在学习探讨和借鉴杜郎口中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找出一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之路。下周安排时间分组讨论,老师们在学校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今天的讲话我准备的比较匆忙,就讲到这里,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下载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学习感悟

    感悟新课堂, 体验新课改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学习感悟 几天来,我仔细研读了杜郞口中学的教学改革相关报道,看了杜朗口中学的教学实录,不禁掩卷沉思:“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

    洋思、杜郎口、东庐中学教学模式简介[5篇范例]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特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真正用教、难教的是后进生;教会后......

    解析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5篇)

    杜郎口之变——解析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赵小雅来源:《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4日“杜郎口中学课堂的变化,绝不仅仅是课堂的变化,实际上是传统的教学系统向新 的教学系......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5篇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 时间:2009.3.21 地点:长寿实验二小会议室 人员:全区部分老师 主持:沈维安 崔其升(杜郎口中学校长) 一、成功经验总结 (一)、人格魅力的感染 1、......

    浅谈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小编整理]

    浅谈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当前课堂改革的现状是什么样子?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哪里?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

    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解读 “ 三三六 ”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

    杜郎口中学(最终定稿)

    杜郎口模式与课堂改革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学校管理问题。第一,是环境首先要为教师建立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班子能够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具有一支有较高的素质......

    杜郎口中学经验汇报

    走进杜郎口 感受杜郎口--杜郎口中学经验汇报一、走进杜郎口,我们的所见所闻1.从校园校貌看管理特色(1)触目可及的校园文化• 还没有走进校门,就看见校园里三座楼顶上赫然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