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议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简议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摘要】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除了给学生传授一些文化历史和内涵,语文也是所有知识积累的基础,还是学生面对生活的基础。对于智障学生,教师更应该做到耐心、认真、全方位各种角度的授课,从而帮助这类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对加强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提高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智学校 语文 课堂教学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64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42-02
一、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对于培智学生而言,不仅是传授文化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对于其思想道德的教育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所以,对于特殊性学生,不能使用传统方法,应该具备独特的教育模式。并且对于弱智儿童教育不在于传授高深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其生活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并且是为了培养其学习兴趣、生活爱好、审美情趣和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识别是非的观念。
二、加强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1.确定培智语文教学目标。对培智语文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必须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具体生理与心理特点、接受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考量,确立起全面化、分层化的培智语文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
(1)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培智语文教学目标设定要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改变传统的灌输知识理论,不仅要重视起对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授,还要努力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综合素质,寻找并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教会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与学习技能,并帮助他们熟练掌握。
(2)教学目标任务的分层化。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接受、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后再加以整合,确定最终的分层化语文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培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合理??用情景式教学。由于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记忆力、理解力都比正常学生要落后。如何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并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内容,而且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应该先从调动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能集中精神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建立情景式教学即老师在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将所学内容融入到生活中,建立起生活场景,让学生产生共识。可以采取讲故事和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很快融入进来。如果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自扮演相应的角色,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他们从各自扮演的角色中理解学习到相应的内容,加深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从听、看、讲等这些比较直观的方面给学生去传输这些道理理解,光凭老师讲解既枯燥乏味,有时还损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更有利于智障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理解。
3.合理淡化学科界限。传统教学中的学科之间有明显划分界限,语文就是语文,数学只是数学,自然即为自然。语文课程主要以生字、生词、阅读理解等部分组成,但是由于智障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无法满足单一学科学习的结果。所以要尝试淡化学科界限,语文不仅仅是语文,它可以和音乐、美工、自然等很多学科联系起来。这种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配上音乐,将所学内容制作成儿歌的形式让同学们传唱,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性,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再例如在讲解某个事物时,可以给同学提供相应的条件,亲自动手去制作,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品的认知和理解。
4.加强生活体验。语文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单纯地靠语言传授、课件、文本,不能很好地与生活相结合,对于理解力低下的智障学生运用起来更是困难。教师应该多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给学生创造生活体验的机会。语言的认知和理解,常常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将语言认知放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医院、超市、公园、野外等,这些都可以是教师的第二教学场所,加强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水果。第一课堂可以在教室里,通过图片等方式先给同学展示日常水果的种类、形状、颜色、营养价值、食用方式等。如苹果是红色的,需要清洗,含有充足的维生素。香蕉是黄色的,需要剥皮吃。西瓜是绿色的,需要切开去皮吃。在有一定的初步认知之后,教师将第二课堂放在超市里,让同学自己去寻找课堂上所讲的水果,讲解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及食用方式。这样的教学先是加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记忆,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平时接触的事物结合在了一起。
5.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更为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文字的认知识别程度要更好。对于智障这样认知程度低下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师更应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准备课件时,可以准备一些学生更容易感兴趣的背景和颜色,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解内容多配合一些图案模型,这样的内容可以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得更具体,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也能促使学生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基础,所以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而言,语文课程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培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差异性教学,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解决学生本质性问题。帮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红.浅谈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16(05).[2]杜彩侠.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语文天地,2017(12).[3]经晶.试论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J].成长之路,2018(01).
第二篇: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之我见
培智学校课堂教学之我见
1、重点突出
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即使只教“精华”,他也不一定能抓住“重点”。因此在我们活动式或适应性的课堂教学中,更要注意把握重点。所有活动均围绕重点,使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热闹而活动。
2、难点突破——充分体现教师教的方法(教法、策略、支持、辅助等)
能否抓住教学内容的难点,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特教中,更体现出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方法和水平的准确把握。
尤其在难点突破(也就是学生经过怎样的指导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时,更应体现教师的方法。也许方法是普通小学教学中的标准方法,也许这个方法是经过我们摸索出来的巧妙的特殊方法。
在特教中,还要更突出支持的手段。因为有些学生受能力的限制,如果不通过支持,也许永远不能“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而我们的教却不能停止不前,因此要多考虑恰当的支持(而不是尽量多)。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以前长时间思考过的: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展示课中真的从不会到会?我觉得在汇报课前一定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铺垫的。我们可以把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有意识地展示出来。即使汇报课上学生“顿悟”得非常顺利,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展示自己指导的方法。汇报课的目的不是为了“顺利”地走完一节课,而是要“充分”地展示自己教的方法、辅导的手段。即使是“练习课”,也是如此,要体现教的方法和技巧。
3、教学形式的选择、活动安排
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我们现在尝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都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座位安排”、“活动好看不好看、好玩不好玩”等简单地加以判断,当然更不能以此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我认为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安排怎样的活动、设置合理不合理,都不能片面地看活动本身,而是要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参与度、投入的程度、兴趣、成就和效果。也许同样是排排坐的座位安排,同样是教师统一指导、学生统一动手,但只要学生真正都动起来、动得“在点儿上”、动得有效果就可以了。反过来说,看似很花哨的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表演,学生参与不进来,或参与得无效,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我们关注的就是学生参与、学生体验、以他们薄弱的能力是否能学得会„„
2012-5-10
第三篇:浅谈培智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培智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这样的智力障碍学生,又叫培智学生。他们普遍具有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情感体验不深刻、目的性不强等特点。要想让培智学生乐于上语文课,教师首先要从培智学生的特点出发,多形式、多角度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以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
一、释放亲和力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孩子。”尤其是对于智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师爱在教学中就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了,培智学生存在着自卑忧郁、自暴自弃、冲动固执等消极的情绪,因此,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心中始终要对培智生寄予厚望,相信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用亲如父母般的爱去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培智生,多和他们交流,多为他们排忧解难,时刻把他们放在自己的视线之内,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爱,乐于把握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从“亲其师”到“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充分利用候课的时间与学生交心谈心,消除冷漠与隔阂。
1、走近学生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最近或当天的生活情况,让学生谈谈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对于做得对或做得好的方面老师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体验到和老师在一起的快乐,为进一步上好课做好心理准备。
2、主动向学生询问一些有关与当天所学内容的生活知识及相关事情,让他们提前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3、总结评价一下上一节课中每个学生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并为即将学习的内容定下学习目标,比一比看谁最先达到目标。
4、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即将学习新课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趣味性,以做小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让他们在玩中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自主地与老师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
(二)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弱智学生,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弱智学生的心理比较单纯,较为敏感,他们极易满足,老师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脸色,甚至一种说话的语气足以让他们感到高兴和伤心,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以一个慈母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弱智学生,始终以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表现,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常以“你真棒!”“再来一次,你能行!”等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加强生存教育
针对培智学生目的性不强的特点,为了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对培智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很强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技能。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以文化为主,而应该以生活经验为中心融入一些读、写、说等知识的生活能力训练。培智班的学生普遍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依赖性也比较强,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源于培智学生的实际,服务于培智学生的生活。比如:学生认识“昨天、今天、明天”,一个星期有多少天,一个月有多少天等,让学生反复记忆,反复强化,机械式的记忆,学生就记忆于心中了。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语文教学全过程,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他们能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参与生活。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培智学生具有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乐于上语文课,以乐促教,兴趣是最关键的。培智学生在分配和集中注意力方面存在缺陷,如果对语文不感兴趣,那就谈不上学习。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而培智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因此,语文老师多考虑他们的认知特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通过讲故事、使用图片、说说自己看到的事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能体会到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例如,教学语言训练《打电话》一课后,可以带学生到办公室试着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在课堂上拿一部电话,让学生们练习如何打电话。又如,教学《浇花》一课,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的花盆处进行现场教学,教学生如何给小花浇水。通过每位学生亲自体验,学会了说完整的话。如:我给鲜花浇水等句子。这样,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教材目标达到预期效果,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具体到词语、句子,具体到不同学生的身上。
四、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针对培智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刻的特点,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生活展示、生活能力操作等一系列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性的经验,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如:配对的时候,老师创设了“好朋友在哪里”的问题情境:“小猫喜欢鱼”“小羊喜欢草”“小鸡喜欢米”等。教师先拿出羊,一部分学生会问:“羊的好朋友在哪里?”,另一部分学生会一边找出“小草”一边说,“羊的好朋友在这里!”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兴趣。因此,生活场景展示法能扩展教学的空间,补偿培智学生的生理、心理缺陷,促进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此外,通过表演与实际操作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的解释文字内容,真切地体会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在针对培智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生存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知识来自生活实际,知识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第四篇: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简议“271”课堂教学模式
“271”课堂教学模式,从不同方面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271”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课堂教学模式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271”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并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271”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动态”转化:即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
“271”课堂教学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上”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通过实施“271”课堂教学模式我觉得以下几点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态度积极,热情高,信心足;参与主动,思维积极;自主学习的意识强,效果好。
2、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3、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参与进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有充分参与的时空,并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探究。
4、学习内容,感受体验由浅入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新的见解。
只教不育、只育不教都是“片面”的教育,只有让学生“爱上课”、“课爱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第五篇:利用多媒体优化培智语文课堂教学(定稿)
利用多媒体优化培智语文课堂教学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先天发育迟缓,造成了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学习十分困难,只有将智障学生置于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才能产生较好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本、动画、视频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可以刺激智障学生的视听觉,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有效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对外来信息的理解力,克服了智障生思维的懒惰性。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动画、视频演示,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解剖展示,弥补了教材设计在教学应用上的不足,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利用多媒体参与培智语文课堂教学,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帮助智障生理解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一个静态的空间。由于培智学生智力、注意力差,对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课堂上,他们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反感,注意力分散。如何在静态的空间中充分进行动态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就成了良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多媒体课件恰恰为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教学《青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引入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在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大树下、池塘里,一张张碧绿色的荷叶上,蹲着一只只绿色的大青蛙,他们在池塘里时而跳跃,时而游来游去。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被一只只活泼可爱的青蛙深深地吸引着,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喊出来:“小青蛙”这时为了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用鼠标去点击喇叭按钮,使青蛙发出欢快的叫声。同时,随机提问学生:“你们想知道小青蛙在池塘里干什么吗?他吃什么?白天、夜晚各干什么?„„”从而引入教学课题,为学习《青蛙》这篇课文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把课本上静态的图画动态化、趣味化,创设了直观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利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进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发展智障生语言 拓展空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发展其思维的过程,思维又反作用于语言学习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打破单一的习惯思维,充分发展联想,进而增强创造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故事的意境、内容、语言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亲临其境,得到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春雨的色彩》,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讲授时我给迎春花、梨花、桃花、小草分别配上音乐、动画和优美的朗诵,学生不仅感受了作品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而且很快记住了散文诗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拓展智障生的视野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研究表明,学习知识时同时动用起身体的多种感官,能收到更大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智障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语文的复习、练习课中,多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复习课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复习知识的多种链接,将它们列为图表的形式,在这上面显示一些相关的比较内容,有助于智障生获得直观性的理解和加强记忆。在练习课中,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有拖拽式的,有文本输入式的,有单击选择式的等等。在做课堂练习时,过去我们老师要收起作业本来一本本地批作业,而现在智障生按设计的程序去做练习,做完一道电脑马上会给出相应的正误判定:假如你做对了,电脑或是伸出大拇指、或是给你一面小红旗、或是称赞表扬你等等;假如你做错了,电脑或是来个摔跟头、或是扮个鬼脸、或是给出错误提示等等,并都配以和谐与不和谐的音乐,而且反馈及时,电脑根据做题情况给出不同的分数,既省时省力、高效快捷,又让智障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及时地培养。同时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观看到做题同学的做题经过和了解到解题的思路,而有些错误是带有普遍性的,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可以从中得到教
育和启发。这不但增大了复习、练习课的知识容量,而且大大提升了复习、练习课的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思维,突破重点、难点
由于智障学生存在思维上的障碍,他们的想象能力特别差,一些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课文教学难度就比较大。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是否突破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讲解外,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会克服传统教学的某些弱点,使教学形象化,难点简易化,而且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起了智障生对课文学习的爱好后,多媒体的运用就能嘎然而止。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易于理解和想象的动态画面、图象是许多特教老师冥思苦想研究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例如,在讲授《我们都是好朋友》时,播放在绿绿的草地上,小鸟在天上飞,小鱼在水里游,小朋友手拉手唱起歌儿跳起舞,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的片段,不仅极大地激起了智障生的爱好,更有助于智障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讲授《小小的船》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连环画,枯燥的文字因此生动了起来,培养了智障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再如,语文学科的学习,很重视课文的朗读,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来激发智障生的读书乐趣,但假如更多点通过现代的计
算机多媒体运用音像把语言文字中描写的情景再现,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听过多媒体示范朗读后,智障生自然受到感染、熏陶,并很轻易理解、接受课文内容。
五、利用多媒体检测智障学生智能 巩固强化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巩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往的巩固练习,教师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单调、枯燥、乏味,学生们兴趣不浓,效果自然也就不佳。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使巩固复习课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在教学《天安门广场》这一课时,我按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有顺序地出示了天安门广场的各种建筑,同时标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新课结束后,让同学们尝试着复述课文,画面出现的是“东”、“南”、“西”、“北”四个字,没想到同学们竟然能依据由北向南、从西往东的顺序复述课文。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先后顺序,在屏幕上出示一座座建筑图,学生们复述完,屏幕上出现的是一幅天安门广场的俯瞰图,课文的内容也就牢牢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了。多媒体课件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再现课文的内容,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培智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整合培智语文教育的多项手段,推动培智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