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卢少梅)

时间:2019-05-13 02:3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卢少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卢少梅)》。

第一篇: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卢少梅)

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三水区西南街道中心小学

卢少梅

中国知网,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建成《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对学校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老师。为此,中国知网,这个基于海量的内容资源地增值服务平台,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可以在中国知网建立自己个人数字图书馆,定制自己需要的内容,无疑是语文老师随时随地学习提高的最好途径。

一、充分利用中国知网,认真学习语文知识。

中国知网具有精确完整的搜索结果、独具特色的文献排序与聚类,是语文老师学习的得力助手,它使用数字搜索,“一切用数字说话”,CNKI数字搜索为语文老师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根基。中国人民使用汉字、汉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繁琐以及压力,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余通过读书看报系统学习,确实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知网就是语文老师最明智的选择。比如,汉字、汉语有自己的特点,汉语和拼音文字的语言不同,汉语是一种不完全形式化的符号系统,而是一种形象化的文字,汉语的基本辨义原则是“形—义”关系。汉语讲究“象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也就是古语所讲的“文贵 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词、句、段,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字面含义,还要理解其含蓄之意、比喻之意、言外之意。有时,语文老师面对一个字,一个词,多方面问询、查找都无法找到最佳的解释。有了中国知网,轻松输入,相关的知识尽览无遗。信息时代,进入中国知网,畅游知识的海洋,语文老师将在轻松快乐中成长。

二、充分利用中国知网,树立独立创新精神。

独立思考精神是形成个性教学风格的灵魂。教育是培养人的,真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智慧。小学语文的一个根本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心灵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智慧的现代人,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就要具备这些品质。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网络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走进辽阔的知识海洋,吸取鲜活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量。那么教师本身将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就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会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训练项目,会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如果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民主意识,就会去营造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师生和谐的民主环境。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的个性上,不要受教学参考的束缚,不论是对教材还是对语文活动都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处理,使教学个性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学就会具有创造性,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自然也会相应地得到充分发展。

三、充分利用中国知网,认真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教学实践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基本途径。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边实践、边学习是语文教师提高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好、遇到诸多的问题和困惑,也想通过实践研究来解决。但常常由于教师本人缺乏一定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以总结。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提高理论水平。要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不是一时半会、三招两式就能实现。为此,充分利用中国知网进行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又成了最好的选择。“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按不同的主题进行了分类,非常容易查找,而且检索起来也很方便,提供了标题、作者、关键词、摘要、全文等各种检索途径,只要输入所找内容的关键词,就可以在图书馆中所有数据库里查寻,从而获得大量所需信息。“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来源于正式出版物,并且进行了深度加工和整合,与散布在网上那些未经筛选、真伪难辨且无序的信息有本质区别。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和科学性对中小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让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时不必东奔西跑,疲于奔命,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教学,用最轻松的方式取得最好的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是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要让自己掌握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掌握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手段,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中国知网,将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本站推荐)

马家砭镇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交流材料

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秀中名师“送教下乡”有感

马家砭镇中心学校

王建东

5月24日,教研室一行3人在我校进行了“诊断课堂、教学视导”活动。5月25日,我校又有幸迎来秀延中学一行五人送教下乡,确实对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方面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引领作用。我听了郭艳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与赵丹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然后参加了报告交流会。通过听、看、想,总结了一些感想,仅供交流。

两位老师在课堂中凸显出来的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洒脱自如,无不体现着作为一名老师深厚的功底和学科素养。

首先通过多年实践与学习,结合名师的课,我谈谈如何上好课。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尤其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即充实的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

马家砭镇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培养交流材料

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有错误的。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本学期,我们学校启动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五步走战略,力争在1年内能发展3——5名县级教学能手,3年内培养出两名市级教学能手。其实名师就在我们身边,只是缺乏挖掘与打磨。学校极力创设平台,当然也需要我们老师能转变心态,积极配合,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主动努力。我提以下几点希望:

1、希望静心。改变不了环境,就学会来适应环境,既来之则安之。俯下身子全身心投入工作。

2、希望虚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学经验;多向名师学习,学方法;多向电脑视频学习,学理念和技巧;多向《课程标准》学习,学标准与方向。

3、希望劳心。任何一位名师的成长之路都是艰辛的,当然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引领了孩子们快速的成长,那种收获的喜悦、幸福与感动是其他人体会不到的。

4、希望细心。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靠细心来完善的,比如课堂预设、语言表达、有效鼓励、学生差异反馈、知识点的正误、重难点的突出、应急处理、课后反思、总结提升等等。

5、希望尽心。站在讲台上,看到一双双期待的眼神,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三篇: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成长之路

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成长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时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写下了一本伟大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结合生动的教学实例,娓娓道来,从侧面透露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感同身受,发人深省。那么,时代发展,在整个教育系统也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去适应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我认为,只有靠扎实的语文专业水平,才能屹立于改革的浪潮之中。

敢问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成长之路在何方?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学习、进修、座谈、参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寻,得出为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觉读书,夯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以读书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一笔重要“财富”,但与他一丝不苟的读书态度极不协调的是,一些中小学有相当一批教师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书。根据统计,在图书馆的人群当中,去得少的竟然是语文教师!更有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而邻近的韩国是7本,日本则有近40本。试想,如果一个学生一年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求旺盛的知欲呢?实际上,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00万字。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语文教师要自觉读书更是责无旁贷,一个语文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读书的习惯、读书视野的宽窄和读书积累的厚薄。“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也叹言:“让读书成为我的一双慧眼,真正地读书,内化成为我们内在的东西。”可见,读书是每位语文教师生活和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觉是读书的基本前提,是内在的潜动力。语文教师通过自觉读书,不仅获取信息、增长知识,还提升了个人的人文底蕴,强化语文老师的语文底气。知识面广了,底蕴深了,教学起来驾轻就熟,事半功倍。

第二:备课思考,踏实语文教师的专业内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掷地有声的警言,告诉我们,如果读书不思考,往往进入宝山而空手而回。读书是汲取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对文本的积极思考又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当代语文教育专家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奋读书之外,还对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形成个人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开放的课堂当中,在知识来源广泛的层面上,就看老师的思考能力水平的高低了。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特别对教材进行备课思考,应包括三方面:课前预设的思考、课中组织的思考、课后反馈的思考。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课前预设的思考是教师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文本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也能够从中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

有了良好的课前预设,还要求教师有出众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必须对课中组织进行严密的思考,掌握两种能力,一是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二是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教材是静止的事物,课堂上老师可以调控,可以分重难点进行割舍;而学生是动态的个体,需要老师的洞悉察觉,还要有口若悬河的口才,敏捷的思维,以应对课堂中的千变万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课前的预设,教师灵活变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从构思到实践的过程以后,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思考,我们叫做“反思”。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或者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经。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课堂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能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更富有创意;教学中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即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师的课后反思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对所教的文本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抓住文中的重点、脉络,思想等;二是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因材施教,学习效率状况;三是对自身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教学中,自己有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质量如何。通过三方面的反思,检讨成败,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以促进语文老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反思性教学”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反思就会有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第三:务实科研,充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只是一个教书匠,要想真正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走得更阔更远一些,就要充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苏霍姆林斯基的成长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科研能力突出,教育专著丰富。科研能力不但要求语文老师要有理论水平作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以流畅的文笔,精练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转化成文字,叙述自己的教育观点,把理论水平联系实际情况,阐明教育的理念。写作是语文教师自我成长、专业自我的发展阶梯,这个过程是我们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师写作的方式是多元的,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教育札记、教育反思、教育博客等,多种的写作渠道,无非也是殊途同归,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写作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身边的教育实例,这样的写作才有生命力。同时,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语文教师不但是教学的实施者,还是教学的研究者,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的规律一脉相承,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教,怎样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这就需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要知道语文教师是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有教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思考有关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就是进行研究。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有足够的发言权,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力军。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指引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里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一语道破天经的至理名言,同样也适合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之路是自我成长”。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语文教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豁然开朗,而自觉读书、备课思考、务实科研定则是专业成长的厚实的立足点,必定会支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

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亲近学生,向学生学习;并能学会用“学生式”的思维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

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不仅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征的必需。而学习能力又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教师窦桂梅专业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坚定的专业情意,内在的专业尊严,深厚的阅读积累,实践中的反思探索都是培养教师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教师就要交给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这是不同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演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自己先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理念。

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不厌,教不倦,正是现代教师要做到的。作为教师,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如深厚的矿藏,不断的被开发利用。语文教师更是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作为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实际需要,作为拓展精神世界,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赵春霞

第四篇:让教科研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

让教科研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对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命题。教育名家和有所建树的教师的成长历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问题型、学习型、方法多样化、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合理的对接,这些也正是高专业化程度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教育科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教育科研使教师成为问题型教师

“教师的工作就是研究的过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师的工作处于研究状态。因此,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是真正适合教师研究的教科研项目。

1.教科研沙龙教师教科研的项目基地

沙龙是一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自由的、非正式讨论与交流的形式。教科研沙龙中,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的困惑,以求解;也可以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预见,以求证;还可以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求深入。

“教学百问”沙龙,让年轻的教师、年长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有理论的教师都坐在一起,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由于环境的宽松,教师们可以各抒己见。“年轻的问题”可能是新问题,也可能从属于“年老的问题”。当问题集中起来时,问题可以在其他问题中受到启发,问题也可能包含于已解决的问题之中而被解决,问题还可能与问题发生碰撞,这种引发问题的形式本身就是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研究。同时,也会有人因为问题而开展研究,这就形成了教科研项目,或者说教科研课题的“立项”。它们源于实际,也符合研究者的意愿。

2.教师论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阶梯

“问题即课题”,问题自产生起,课题就诞生了,研究也就开始了。如果带着问题进行工作,那么教师每天所面临的真实教育情景就是教师最本真的研究过程。“教师论坛”是促进教师从感性的教学活动向理性的分析发展、从材料的研究和数据的获取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从实践向理论发展的催化剂。在“教师论坛”里,面对其他教师,自己的观点要接受冲击、挑战,必须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归纳、整理和理论思考,才能得以肯定和推广。因为,论坛源于“问题”,它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论坛的主讲人讲自己突破问题的方式和对问题的思考,论坛的听众侧重于寻找解决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案。他们通过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在活动中将大的问题细化或随着问题的解决引发更深入的问题,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教育科研使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在今日便开始塑造,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要求。“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化的基础上使教师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这就决定了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必须是学习型的教师。基本的教科研理论、扎实的学科功底,以及相关的教科研前沿都不能不学。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校本研修、专家讲座、名师引领……都是在教科研旗帜下,有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学习方式。

1.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教科研场所

“校本研修”是以“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和“提高专业修养”为核心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它给教师提出的最切实的要求便是用学习来成就自己的专业成长,用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学素养。其中,“教师即研究者”是对教师的重新定位,需要教师忠于学生真实的时代背景和心理,通过对现实社会教育因素、学生心理、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学习,进行综合研究,进而能使自己的工作处在研究之中,也能引领学生正确的求知、诚信地做人。而“提高专业素养”则反应的是“校本研修”中,教师学习的真实价值取向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和理论素养水平。它反映的是,教师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教学、教研任务,而是通过校本研修将学习素养专业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人生规划”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便成了校本研修的主流形式。通过“教师人生规划”的专题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学生的特点,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结合起来,自主规划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

2.专业引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范式的学习形式

中小学教科研是围绕自己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展开的,但开展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他们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借助专业引领。因为专业的引领不仅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需要的理论,能了解到教科研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还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经验的提升。专家的引领和骨干教师的引领正好符合参加教科研的一线教师在这两方面的学习需求和实践需求。

首先,专家引领为教师的理论学习指明了正确方向。专业人员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与一线的教师相比,他们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有较宽厚的教育教学实践功底,有宽阔的教育教学观察视野,他们往往能站得高、看得远;他们有较新的理论与经验,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居高临下,能让教师开阔视野,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教师提供将新理念转化为实践性行为的可操作性建议。

其次,骨干教师的课堂引领是教师实践学习的最好阵地。骨干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具有带头、示范、核心作用的那些教师。他们会走进学习者的课堂,依据他们丰富的经验,分析上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教材与学生的融合程度、处理课堂时所贯穿的理论线索与实践主线及它们的和谐程度,并能针对性的指出问题,让上课教师能充分的从评述中学习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理论引导,也能使学习者找到最符合自己实际的理论学习方向。

三、教科研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就是“要使教师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担,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研究型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必须具备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除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外,还要能够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握一定的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教育教学的实践效率。

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教育教学信息和改革的经验,并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科学的反思,再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形成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题的选题与立项时,从实际出发搜寻理论依据、分析整理材料、抽象研究过程,最终达到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突破。

第五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探索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探索

随着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教师尤其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随着社会的关注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员的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专业教师的成长之路。

中职学校的教育是面向社会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要真正达到通过中职教育能培养出这类人才,也就要求中职教师队伍中要有能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实操示范能力的专业教师,通过能“说”会“练”来教育并引导学生成长为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

这类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基本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能水平及较强的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周济部长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原因。

一、何为“双师化”及“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虽然在各职业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到目前为止很多甚至连本身就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对“双师化”的认识还有偏差,他们认为只要持有两个证(如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即是“双师化”的专业老师。

其实“双师”教师的概念,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即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本质特色,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而并非只从形式上强调持有两个证即为“双师型”教师。因为如果专业教师在成长的过程只是追求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等级证”而并非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和执行“双师”教学的话,在教学中根本达不到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会连普通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都达不到。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操作的同时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让学生们在直接感受到理论对实操的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作用,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从而逐步带领和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掌握专业学习的真谛。

二、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上级领导曾要求过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并指出要狠抓10年、20年,但直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仍然尚未真正进入主流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有限,实操设备还处于严重缺乏的情况,并且行业企业参与中职教育的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中职学校的办学机制还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灵活性也不足,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在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机会较少,社会溶入程度不高,时代感严重不足,再加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识淡薄,仍沉浸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中,而且还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专业技能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认为拥有了这两张证书就已经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便大力加以推广。从而使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出现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将专业操作技能与操作理论相结合,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

目前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是通过自身学习或短期培训获取相关专业证书的,并且在获取证书后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未能继续进行实操训练而真正能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实践指导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使得大部分已被称做是“双师型”教师只能是徒有“双师”之名并无法进行“双师”之实的教学。

三、专业教师成为名符相实的“双师型”教师方法

针对此种现状,笔者通过探访发现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可采取促使学、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来实现并加以巩固,使双师能得以名符其实。

首先是“促使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取得与工作相关的高级或以上的专业技能,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然后是采用“校企双元”方式:也就是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经常选派已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是组织这些老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让这些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深入生产一线,使专业教师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利于其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向,准确把握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的问题,使中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切实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活动,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中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使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的步伐更快,让专业教师自然而然的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再就是“请进来”。通过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进行培训,将新的专业技术内容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传递给有关的专业教师,使教师能即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清楚社会对专业人才所需技能的需求,也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带进学校介绍给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工作、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各专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定期来校指导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融合,使专业教师的时代感不断增强。针对中职学校实训设备不够完善的状况,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在兄弟学校或企业实验室、实训室厂房进行专业实操的锻炼,或是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及教学设施的设计安装工作,让校内教学设备也成为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又一重要基地。

四、专业教师“双师化”成长之路的督促和检查

专业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是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的。如果没有督促检查可能很多专业教师的成长都会在某一初级阶段停滞不前。

对专业课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各专业教师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同时让专业课教师自己选定一个进行深入学习的方向;其次通过多渠道培训实践学习,使专业课教师能胜任2门或2门以上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促使专业教师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并让该专业教师担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使其双师的技能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体现并发挥出来;最后要求具有“双师”技能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开发课程模块、编写教材,并且提供这些专业教师承担行业内员工培训、企业生产指导工作,使专业教学始终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步,也逐渐让专业教师成长专业建设的高端人才和核心人物。

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关键之一是教师,而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更是职教办学的特色,只有具备了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人才,真正使职业技能成为连接教育和生产的纽带,使中国传统的社会心理和等级意识中长期潜藏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销声匿迹,引领和带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创设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造就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作出我们职教人应有的贡献。

下载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卢少梅)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知网,成就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卢少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优秀范文5篇]

    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

    新型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新型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德勃拉.布莱兹曼说,"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总是一种过程,一种形式和转化的过程,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他就能够学到什么。"教师的专业成长......

    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三部曲

    专业的成长沉淀的历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其实这话也同样适合我们农村语文教师,那就是“语文教师的真正的成长是自我的成长”。 我所在的......

    语文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

    语文教师如何实现专业成长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浅谈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富顺一中 陈树英 紧随着轰轰烈烈的初中课程改革的步伐,高中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无疑会给基础教育段的老师带来......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方案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

    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级语文教学工作,非常幸运,我成为xx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短短的一个学期时间,在大家的帮助和相互学习中,我渐渐适应了一年......

    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级语文教学工作,非常幸运,我成为xx名师工作室的一名成员。短短的一个学期时间,在大家的帮助和相互学习中,我渐渐适应了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