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高段生态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高段生态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研 究 报 告
南津镇刘家九义校课题组
张琼
张晓霞
一、问题的提出
“习作,教师难教,学生难写”这是我校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挂在嘴上的一句常用语,每周四习作课,总会有老师冒出这样的话来。我班学生绝大多数没有习作兴趣和激情,多数作文是“假”、“空”、“俗”的现象。“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缺少创新,落入俗套。更有甚者就整篇整篇地抄作文书上的习作来充数。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改变小学生作文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俗”的弊病迫在眉睫。
《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我们把学生放在作文教学的主体地位,把目光聚焦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开展《农村小学高段生态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究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写作对象,通过真心感悟,激发习作灵感,运用语言文字迸发生命的灵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尊严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构建,为推动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作出努力。
本研究中提到的“生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从百度中搜出“生态”
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作文就是指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地环境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要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必须遵循“生命与价值”的生态理念,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尊重作文过程生命价值,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大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品质、判断能力、价值取向,自己选题,自由发挥。
我们研究的对象:本校六年级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预期目标是:以学生的观察为前提,以生活为基础,把作文还原为生活的过程,把作文课堂还原为生活场景,把写作需要还原为生活需要,把写作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达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
二、研究的实施
(一)走进生活,认识美。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 叶圣陶老人这句哲语,生动地论证了生活与文章的关系。在“生态”作文教学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风光、自然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有心人。
1、广泛阅读,领引学生认识生活。
语文课本是一部“百科全书”,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等方面生活的缩影,是概括生活的典范之作。因此,课题组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教书育人,抓住精美语句开展对生活内涵的揭示和对其表现生活技巧的点拨,开展教材中真、善、美的挖掘,开展学生情感投入的引导,从而触动学生表达的情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题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广泛借阅有关音乐、影视、军事、生活、实践等方面的书,并要求学生要用眼睛读、用耳朵读、用手读、用心读„„,努力做到读中创、读中变、读后悟,积极做到导中读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评后创新写。通
过写的练习,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
2、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巴甫洛夫有句著名的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生活是河,作文如船,只有掌好观察的舵,习作之船才会在生活的波澜里顺水扬帆。课题组将学生观察能力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一是指导学生用心品、细心看。读出烟云的变化、笑脸的不同、眼睛的神采,发现平静水面下的波澜,挖掘多彩生活现象下的本质。二是指导学生用思想、用情感体验探究。让学生带着对时空万物的亲近和感情去生成知识、生成认知结构,产生个性鲜明和更客观的独特感受。
〔案例〕:我班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为她喝彩》,观察到一位行走的漂亮姑娘不小心凉鞋破了,没有半点惊慌,没有半点迟疑,就拎起凉鞋大大方方地赤脚行走在大街上。文章经过一番描述后,最后写出了自己的内心话:“走自己的路,何必顾忌别人的眼光和评论。”这发自肺腑之言,是多么的深刻呀!而这种感受来源于一件非常细小的琐事,来源于对生活的悉心观察。
3、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累生活。
课题组积极开展校内外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中收集、储存典型的写作材料,升华自己的真情实感。
〔案例〕: 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让我们看到一幕幕血的教训。张老师设计了一个《安全从我做起》主题作文。在作文前,张老师播放电视剧《渴望》中的主题曲《祝你平安》,发起“好人一生平安的祝福,为什么会唤起亿万百姓的共鸣?”、“面对学习、生活中处处潜在的意外、隐患,我们该怎么做?”等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同时为学生提供2-3周时间准备,让学生通过调查进行拟题、定题、准备演讲。最后在班上演讲后再修改成文。这样他们的表现意识得到了培养,才华得到了展示,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感悟生活,发现美。
李大钊说过:“若想园中的花木长得美茂,必须有深厚的土壤培植他们。”“生活”就是“生态”作文生长的土壤。
课题组从实践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接触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一是深入社会,接触大自然,指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沸腾的社会生活,让奇异的自然生物映入学生的脑海,成为学生的感性经验。我们组织学生利用植树节开展种花植树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加以保护;调查家乡水污染情况,促进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净化河流的思想情感。二是开放作文课堂,实施师生、文本、生活的多向对话,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理性分析、综合、比较,找出一类事物的共性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增添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独特感受。
[案例]班上一位学生从一面普通的穿衣镜和一桩儿时的趣事中,悟出了镜子的哲学:你给予什么,它回报什么,得到与奉献是等同的。还有一位学生在接受老师批评教育后,心里豁然开朗,产生了“老师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指路明灯”的人生感悟。生活五彩斑斓,学生浮想联翩,文思泉涌,为文章披上了浓浓的情感色彩。
(三)创造生活,创新美。
在“生态”作文教学中,为了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真谛、挖掘美的实质,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加强人、文的统一,使作文闪烁着个性、流淌着真话,课题组十分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美好的个性品质。
1、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推进多样化训练,课题组将训练想象力的材料置于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生气勃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兴奋集中到想象空间中来,让学生整个身心沉浸在一种无拘无束、信马由缰的环境中,舞动思维,展开联想。从已经发生的情节中,想象新的情节;从观察到的环境中,想象人物在这种环境中的行动;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中,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1)结合课文续写情节或结尾。将名家名作、脍炙人口的课文作为学生续写材料,开展学生想象力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案例〕:学完《凡卡》一文后,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充分展开想象,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令人耳目一新。
(2)填补故事。将贴近生活、有积极意义、便于展开联想的内容作为一个故事的开头或结尾,组织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联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填补上去。
(3)口头串讲故事。让学生们根据故事“引子”,拓展思维方向,在内限的时间内口头串讲故事情节。
〔案例〕:学了《赠汪伦》这首古诗后,教师要求学生串讲李白和汪伦从桃花潭分别后的故事。经过同学们的一轮又一轮的想象串讲后,结尾处使李、汪二人走进了二十一世纪:“那天,身为‘太白酒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李白,乘坐本公司的直升飞机重返桃花潭,却发现潭水已经干涸,好友汪伦亦不知去向,于是急令秘书用手提电脑在互联网上发出寻人启事„„几天后,传来信息:汪伦已于上世纪迁居天池。汪伦得知日理万机的李董事长在寻找自己而激动得热泪涟涟。他拜托别人给李白发了一个E-mail:‘桃花潭一别,相隔多年,甚是挂念。因环境之故,我已迁居天池,今年日韩世界杯,白兄若前往观光,不妨取道寒舍一聚。’”这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超越时空的串讲,实在美丽动人!
(4)对图象、物件或音乐进行想象。让一幅静态的图象、一曲流动的音乐,激起学生绵长的思绪、遐远的想象。
实践证明:想象力的训练与学生的兴奋、兴趣结合起来,想象的内容显得更新颖、更丰富,连平时想象力较弱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热情高涨、意趣横生的氛围影响下,自信心也来了,都不甘落后的摇起了手中的笔杆,荡起了想象的秋千,让神思飞向那遥远的天际„„
2、走进大自然,开展以实物为依托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的“想象之源”真实客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想象得到更充分、更彻底、更开放、更广阔的释放。课题组组织学生郊游、野外活动、外出参观等等,让学生面对大自然的某些景物展开想象。由于室外的联想均有实物作依托,同学们的想象无论在质量、速度及学生反应来看,收效甚好,有力克服“乱想”或“空想”的倾向。如同学们来到了“莲花山烈士陵园”前,有一位学生则联想到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鸣响的礼炮,飘扬的国旗„„。
3、走进文学艺术,开展文艺熏陶为主的训练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鲁迅。学生作文中的想象离不开文学艺术的滋润。课题组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绘画、弹琴、歌唱、舞蹈、体育活动,积极开展诵读唐诗宋词、中外名著比赛,让学生从这些文学艺术中吸收作文的“营养食粮”、舒展想象翅膀,让这些文学艺术溶涵的真情、沉淀的精华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想象产生质的飞跃,使学生的文章增添灵性。
(四)表达生活,展示美。
文字表达要强调顺其自然,有什么话就写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表达,最重要的是反映生活实质,表达真情实感。课题组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给学生以自由空间,增加灵活性,让他们能自由发挥,多样表达,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做到情绪开放的零约束。
1、不拘一格,淡化文体。
“文章本无体”。课题组打破刻板的文体训练体系,让自由的形式来反映鲜活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形式喊出自己的声音和情感。〔案例〕:我曾以《雨》为题让学生练习写作,写前我努力开拓学生思路:雨是一种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滂沱大雨、绵纷细雨„„在雨中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令人气愤的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把它写下来。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千姿百态:a、有的写成记叙文,写下雨时发生的难忘的事;b、有的是写景的,写下雨时的情景;c、有的写自己感受很深的夏天,“夏雨隔田埂”的奇特景象„„学生思路一打开,再加上没有文体限制,写出的文章当然是斑斓多彩、熠熠生辉。
2、化大为小,多侧面表现。
对大范围的作文,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对于这个,课题组引导学生在大范围内拟小题目,运用多侧面表达,把文章写活。
〔案例〕:写《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个作文时,我启发学生多方面选材,只要是亲身经历的,不管是好事、坏事、高兴事、惭愧事、后悔事„„都可以写。学生的思路一打开,写作积极性就很高,纷纷根据自己要写的材料自拟题目,有的写《采访沈老师》,有的写《“鬼
屋”探险》等,一看到这些题目,就让人马上感受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3、淡化主题意义,释放真情实感。
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个角落,一个不愿轻易被人察觉的角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些生活感受,它存留在自己的内心;每个学生都有一段不褪色的记忆,它连接着自己的昨天和明天„„对于同一题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情感。课题组积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来写,做到有感而发。
〔案例〕:我校举办了“首届艺术节”演出活动,我要求学生就这一题材进行写作,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a、有的学生写这次演出的成功,联想到平时的苦练,领悟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b、有的学生着重表现自己第一次登台表演紧张而兴奋的心情„„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来写,写出的文章自然千姿百态、内容丰富。
三、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农村小学生高段作文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写、善写,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2、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探索出一套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方法
1、由此及彼、融会贯通、作文迁移的培养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尝试着运用“迁移”规律,从兴趣入手,把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兴趣的“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能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的兴趣,能促进学生获得更为鲜明、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作文训练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中选题(如:跳绳比赛,养小狗,学种菜,洗衣服,到蔬菜大棚里玩,学习种蔬菜„„),运用
兴趣的“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和写作上来,让孩子们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2)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
训练时,课堂载入精彩的课本剧表演、紧张热烈的劳动场面、活生生的小动物„„。这些能促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
2、愉快学习、思维共振
在“口头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开展有趣的“集体作文”训练,有助于让学生集纳众人的智慧,品尝多数人成功的喜悦,书写个性化的文章。
“集体作文”训练大体分为如下几点:一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按照相邻座位,以人为单位编为若干“集体作文”小组。二是教师命题和学生自己拟题相结合。命题范围注意有共性的东西。三是每小组内成员轮流当执笔人,评选优秀执笔人。四是集体讨论,内容包括拟题、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等。小组成员每人都要提供一到两点材料,然后逐句逐段地连缀成篇。五是修改定稿。在全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由执笔人整理抄写上交老师或互相交换批阅。
3、真情实感、说写合一
孩童的可爱在于没有矫饰,没有虚伪,在于天真坦露。同样,文章的魅力就在于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真实故事的具体叙写,真切情感的生动诉说是小学作文训练的成功之路,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起点,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具体做法:
(1)反对编造生活、虚构故事情节的作文流弊,提倡说真话、写真事。
(2)反对抄袭、模仿,提倡独立构思。采取限本限时的作文训练,即桌面上只有一本作文本,规定在一节作文课内完成。
(3)指导学生进行“素材”加工,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到了有情趣、有个性。比如写儿时生活,不妨鼓励学生去写嘴馋、胆小、撒娇、爱哭、贪玩、调皮、小心眼、恶作剧等。同时,进一步提出要求:要能像电影电视一样,把生活镜头、生活画面具体、细腻地展现出来,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描写。
(三)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实用性的听说训练,激发听说兴趣、培养听说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创造力等脑力得到开发。
2、培养了学生的品德。
少年儿童是处于品德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道德伦理知识不是很多,道德判断能力还不是很高,根据人们对品德的形成过程的研究判断,这一阶段的孩子主要处于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孩子开始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认同一些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时对他们进行一些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还是散文、小说,它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以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为媒介,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勤劳俭朴,勤奋进取,尊敬师长,助人为乐,热爱祖国等品质。
3、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从教材中选取构成意境美的片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反复诵读,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身,记到心。让课文中的人、事、情、景跃出纸面,让美的意境与学生的感情融为一体,也得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
4、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表达的热情。学生在作文中,思维敏捷,提笔迅速,真情实感在文中得到了很好的流露。补充:学生作文、演讲获奖情况。
(五)课题组成员语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学识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补充:教师获奖和发表的论文。同时,生态作文教学研究,将不同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课题组成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大语文”观。
四、问题与讨论
一年的《农村小学高段生态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即将结题了,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应该说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最大的受益是老师们成长了,孩子们进步了,还寻找到了作文教学的许多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也有困惑:
1、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在研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
2、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融合问题。儿童富于想象,小学生喜欢童话、寓言等文章样式。那么,这一类的写作是不是脱离生活,是不是不真实?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0期
3、钟启泉.李雁冰.《基础课程改革》.山东教育出版社
4、钟晓雨.《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我总结出游戏活动、班班通、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合理运用以上教学策略,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创造能力。
关键词:体育活动;教学策略;体育素质
目前我国有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口号喊的惊天动地,应试教育却做的脚踏实地,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011年3月5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我总结出游戏活动、班班通、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游戏活动教学策略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老鹰捉小鸡游戏是我在低年级体育课上经常进行的一个教学项目,将学生根据身高、体重等因素分成几个组内同质的活动小组,学生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班班通教学策略
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已进入普通学校的各个教室,实现了班班通。这是对“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式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实践性和形象性结合起来。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一堂课要重复很多次,既浪费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很好的弥补的这一缺陷,它将图像、声音和文字有效的结合起来,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在乒乓球的授课中,由于许多关键性动作迅速连贯,他们很难看得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收不到好的效果。而多媒体课件就很好的解决的这个难点,通过慢放、反复播放,结合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的掌握动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运动基础、活动能力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互动教学策略
互动教学策略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
五、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的集体因素促进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和社会性的养成,使学生在集体共同学习的环境中,互相帮助,积极思维,从而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组主要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采用同质分组是为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推进、个别指导,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同时,同质分组鼓励学生纵向比较,比出信心和希望。
异质分组是为了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需要。异质分组鼓励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在竞争中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在合作中增强了竞争的实力,使学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领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体验集体组合的力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采用以上多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体育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在宽松、愉悦、充满欢乐的教学氛围中体验体育的乐趣,“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第三篇: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重字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传统,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素材匮乏,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地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生活为出发点,多引导学生活动实践,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有效教学
写作,兴趣是基础,素材是保障,方法是关键。在小学高段的写作指导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辅以生活化的教学,丰富学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甚至是害怕写作。的确,学生写作兴趣匮乏,写作中也就不会主动参与,写作也就成了应付。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是要注重分层次对待学生,如有的学生写作基础好一些,那么,无论是字数要求,还是作文的语句、主题要求都可以降低一些。如要求学生尖子生完成400字的作文,那么,对写作基础稍弱的就可降为300字。这样,学生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更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二是要多给予学生激励。小学生的认知不够丰富,经历较少,所写作文自然有诸多问题。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去找学生的不足,再以讲评的方式进行指导。其实,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甚至会打击学生。提倡多给予学生鼓励,就是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如在有的学生整个作文虽然写的都不尽如意,但该生却会有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事物,那么,在评价中就抓住这一点进行激励。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成功满足感,逐渐喜欢写作。
二、立足生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主体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一种方式,作文不能脱离生活。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再借助范文来引导学生写作。学生所写作文脱离生活,没有真情实感。提倡作文要立足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能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再围绕主题,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唯有如此,学生的作文才会富有生活味,真实且能打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如景物的描写,是采用何种观察方式观察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等。一般在作文教学前,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以任务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相应的观察、调查或访谈活动,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写身边人、记身边事或物或景,融入自己的观察、感受。如五年级下的作文是围绕“雾”主题展开的,那么,在雾有什么特点,观察中有什么想法,围绕此而展开写作,作文也才会更加真实,能吸引人。
三、优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讲、写、评”是传统高段作文教学所采用的一贯方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较为被动,作文方法也是听讲获得,体验不深刻。优化作文教学方式,就是要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辅以教师的点拨而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一是要注重以多媒体方式来导入作文主题,促进学生直观感知。如《雾》的作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播放雾而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交流其特点,这就可为写作中对景物特点的描写奠定基础。
二是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如《拔河比赛》的作文教学中,以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参加了拔河比赛”而引导学生交流中明确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追问“活动是如何进行的”,以此而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活动的流程和精彩的细节。如此,变“讲”为“引”,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体验,写作中自然有话可说。三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如景物的描写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要明确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什么样的观察顺序而逐一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景物特点的过程中可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的。
四、拓宽途径,引导学生多写多练
要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还得让学生多写。结合目前小学作文训练方式来看,一是单元作文,二是考试作文,平时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走的是任务式的路线,即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作。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提倡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就是要以多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把写作变成日常化的活动,这样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在写作教学中,一是要结合阅读教学而引导学生练笔。如《爱如茉莉》中学习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的描写方法,可借用该方法对班级上同学的情况进行描写。二是要采用日记、周记、读后感、观后感等方式引导学生写作。如学生参加了一项活动,活动后就可引导学生用作文的方式来写自己是如何参加活动的,有什么感受。三是要注重以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如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如带领学生春游后回来写作,如借助优秀作文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等。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积累素材,在课堂中以探究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让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凤亮.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5(16)
[2]何伟英.小学作文导写的小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03)
[3]陈云.摸索在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之路上[J].神州,2013(35)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本站推荐)
谈农浅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中心校
朱启明
说起作文,既是令农村小学生畏惧的事,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原由是一旦让学生写作文,不是写得不具体,就是胡乱编造,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也深有感触。这里,我谨以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进行剖析,以与同一战线上的朋友们共同提高。
一、农村小学生写作基础较差的原因
我觉得,酿成农村小学生写作基础较差的最基本的原因有两类。
1、条件的限制
农村小学生与城填小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拥有。城填小学生因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非常重视教育,随父母出去旅游或出去玩的时候比较多,他们的见识较广,平时拥有的课外书籍也比较多。而大多数农村小学生刚好相反,父母对教育的认识不足,且家庭条件有限,很少有时间预习和复习课文,就更谈不上读课外书籍了。
2教师认识的误差
普遍的教师认为,也是这样做:学生写作文时,先找几
—1— 篇优秀作文念念,再教学生如何审题、谋篇,然后写。这样的程序反复,不仅使学生在写作时无处下手,还使学生感到无话可说。第二个认为是,既然是作文(习作)就应该放在作文(习作)课上进行。第三个认为农村小学生写作基础差是个通病,就找几篇优秀作文,让学生背背,以应付考试。
二、教学中的策略
写作能力应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的一种再现。如国标本苏教版编写的写作,低年级(1~2年级)叫“写话”,中年级(3~6年级)叫“习作”,高年级(7~9年级)叫“写作”,正是依据《课程标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也就是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使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津津乐道,愿意或经常性地进行习作练习。
1、口头习作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农村小学生虽然受阅读的限制,但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如放牛、打猪草、带弟妹、环境所见等等,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乐趣。这些短暂的经历不一定要他们写出来,但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同时也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因为,人的嘴生来就是用来说话的,用来交流情感、思想的。从语言学的角度说,不能明确表达
—2— 观点的人的生理是有缺陷的。因此,培养好学生口头习作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老师安排了一篇一分钟作文,其内容要包含“生活、愤怒、数学、悬疑”等要求。其中一位学生这样说:一觉醒来,发现不见了两颗门牙,是谁干的?虽然是一则笑话,如果我们经常性或长期性地进行一分钟口头习作训练,其深远意义是可想而知的。
2、继续抓好串词连句连段能力的培养
一度时期,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串词连句的能力培养,曾经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却放弃了,或是抓得时紧时松。其实,这也是因为教师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差,只是局限于串词连句(字词句基本功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或者说升华。如,我在进行串词连句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生活、家庭、学习、劳动、医生说一句话,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所说的话也有所不同。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我和妹妹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劳动,如果妹妹病了,我就带她去找医生。后来我又给她一些词语,有天气、放学、吃饭、爸爸、流泪。这个学生这样写:有一天,还没有放学,天气发生了变化,下起了大雨,今天早上,因妹妹生病就没有吃饭,爸爸他们一定会担心,想着想着,我就流了泪。随后,我就要求这位学生将两句话连成段,然后叫她
—3— 再加一些内容,她就这样写出一篇作文。后来,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要求学生先拟题纲,在围绕中心同时,在题纲的下面写一些词语进行串连。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写作时的心理压力,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变千篇一律的要求
大部分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都要求学生写同样的题目,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原因很简单,学生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是跟他们生活环境,个人智力、性格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的。如果我们都让学生在同一个起点起跑,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其效果一定很糟糕。以前,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经常把学生分成小块,当时想到的是让学生在知识上进行互补。现在看来就是小组互动学习,共同探究。教学中,我从不安排一个题目,而是根据各组的知识结构,安排不同的题目,完成后,让小组长念,最后由全班进行修改。一次作文教学不仅完成了几次的任务,同时也减轻了我批阅每个学生的作文的负担(我只是在点评上下功夫)。
4、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文章是字、词、句的排列组合,没有素材,何来优秀作品?就像修房子一样,没有砖、沙、水泥、钢筋、装饰材料等,能修一幢漂亮的房子吗?写文章所需的“砖、沙、水泥”等材料哪里来呢?我们所授的课文中都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好词好句。我常常让学生将这些好词好句记录
—4— 在摘抄本上,并鼓励他们尽量在实际生活和习作之中应用。经过学生反复的练习,所写的作文逐步显得有血有肉。
由于环境的不同,我这些观点不一定都适合所有的农村教师,但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故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5—
第五篇:小学中高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口语交际向来被广大教师所忽略。而“新课标”却非常重视口语交际,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积极探索一些口语交际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体会颇深,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拙见。
一、把握教材 尽情交际
高年级口语交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模拟购物,当导游、小记者,有讨论、演讲、辩论等,能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全面把握每课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口语交际训练。如《说说我的梦想》,要引导学生既说梦——梦的内容不限,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又说梦想——大胆表达自己未来的愿望和追求,从而展开另一方面的交际内容。再如《购物讲价》,如果没有全面把握教材要求,只关注“购物”而忽视“讲价”,则只是购物常识的介绍,而不是有效的口语交际。交际时还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同桌、小组、大组等多种形式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来。
二、捕捉情境 激发欲望
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口语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恰好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源泉。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创设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我的发现》这一口语专栏,让学生发现学校、老师、同学、家乡、村庄等周围环境的新变化,说说自己的见解。如:一次,老师新剪了一个发型,一走进教室,全场哗然,学生七嘴八舌,眉飞色舞地议论开了。“新发型”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置身在高度的亢奋之中,产生了强烈的言语欲望与冲动,“不吐为快”。此环节师生间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最真诚的交流。此时的语言是现时感受和以往积累相互作用后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真实而有个性。
三、突出互动 实现交流
互动是口语交际的特点。在口语交际中,师生、生生的互动是互为资源的互动,是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如教学《购物讲价》,以桌椅为货架,以文具为货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或主动问价,或热情作答,双方讨价还价。学生在购物讲价的互动中激发交际兴趣,提高训练实效。又如在《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中,分成小组,每人拿出自己要推销出去的“商品”,按一定的条理介绍,要求推销者做到: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价格等方面有条理地介绍;介绍“商品”时最好采用边说边演示的方法,突出特点,使得介绍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介绍时努力学会打动别人,交流时注意礼貌。听者要认真专注地倾听,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四、内外结合 实践拓展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每位学生都要到商店买文具,因此,我布置了“买文具”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过程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进行交际,听一听售货员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在交际课上,我让学生扮演“小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表演交际。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学会了揣摩人物的内心,也学会了怎样与人文明地交往。在学生亲自创设的富有新意的交际空间里,他们的举止大方,话语有礼貌。可见,只有在真正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课外,在生活中提升语文的实践能力,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