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下人家》说课稿
《乡下人家》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21课《乡下人家》。本次的说课我设计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各方面。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教学难点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二、说学情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见惯,觉得平凡无奇,不能深入体味文中的意境。
三、说学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顺势导学。
学习写景的文章,直观的视觉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受。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生活画面,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象画面做好了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本课分为两课时,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围绕“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些乡村美景?”这一问题提出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默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欣赏画面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句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学生通过读,可以体会到“探”字用的好,因为“探”字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体会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引导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想象,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可爱与独特便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通过“读文想象画面——凝练概括画面——动情欣赏画面”,充分感受到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四)课堂小练笔,学法迁移:
为了进一步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试着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写景方法,课后写一段话,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正确把握知识内部的各种联系,我设计的板书简洁明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课文写作顺序和修辞方法,突出本课的语文知识。
第二篇:乡下人家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下人家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下人家说课稿篇1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教学难点是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二、突显主体,说学情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见惯,觉得平凡无奇,不能深入体味文中的意境。
三、促进发展,说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四、发散思维,说过程
(一)诵读经典,导入课文(5分钟)
学生背诵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经典诵读中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与《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后面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初读课文,感知画面(10分钟)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出示了以下学习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一想,乡下人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写出你的感受。你从文字中发现了几幅画面?用笔在书中作批注。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汇报交流
1、中心句、感受(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交流从文中看到的'画面(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文章的中心句,疏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17分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又出示了如下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找出自己认为描写得最美的一处风景美美地读一读,并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
学生合作交流,品读感悟,教师随机点拨或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受到美的情感熏陶。
(四)、联系实际,拓展画面(8分钟)
欣赏乡村风光图片,让学生在“诵”“写”“画”“唱”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我们的乡村生活。
(设计意图)将学生阅读的视角引向课外,投注进自己生活的世界。既巩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又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
五、突出重点,说板书
瓜藤攀檐图
鲜花轮绽图
21、乡下人家 雨后春笋图
(独特 迷人)鸡鸭觅食图
院落晚餐图
月夜睡梦图
整个板书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课文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回顾课堂,说反思
1、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时重点引导他们以读为本,在读中思、读中品,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2、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
在这节课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学习;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现乡村生活,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3、没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于永正老师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教师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没能很好的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我想如果能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相结合,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乡下人家说课稿篇2一、说体系:
我讲的是人教版《乡下人家》第一课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
二、说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教育界前辈刘国正老师提出语文训练要讲求“实”与“活”。所谓“实”指教学体现务实态度,扎实教风,学生在不同阶段学有所得,从而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为“活”,指教学要目中有“人”,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音乐导入
课件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首歌曲,听后歌曲同学们觉得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值得自豪的景物?那现在让我们走进作者笔下的乡下人家,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吧。
二)、初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生词;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概括画面
默读课文并找出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你们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四)、自由交流
同学们,这么优美的风景,每一处都是一幅独特的画面,那么你们喜欢哪一幅?
这么美好而又独特的画面在作者心中又是怎样的呢?用原文中的话来说一说。
五)、小结
这六幅场景图,每一幅读来都是令人念念不忘,那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这和谐的乡下人家生活吧。
六)、作业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
五、说效果
本节课学生的配合非常好,但由于我个人因素,课堂把控能力差,使本节课一开始就太赶,课文赏析深入不到位,只是完成了课文的朗读,过程中多媒体操作不当,这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再此我希望各位评委老师能能对我的课提出意见,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改进。
【乡下人家说课稿】相关文章:
1.《乡下人家》说课稿
2.《乡下人家》说课稿范文
3.乡下人家课前说课稿
4.《乡下人家》小学语文说课稿
5.《乡下人家》的说课稿
6.乡下人家的说课稿
7.秋水伊人《乡下人家》说课稿
8.《乡下人家》四年级语文说课稿
9.四年级语文《乡下人家》说课稿
第三篇:乡下人家说课稿
《乡下人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句子。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4、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5、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相交的叙述方法。
2、体会作者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四、教学提示:
以图释文,边读边想画面;以读促悟,畅谈乡下美景。
五、教学准备:
乡下风光图、乡间音乐、小礼品等。
六、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师:今天呀,老师打算带着同学们一起去郊游踏青,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走进这美妙的音乐中(播放乡间小路,生仔细聆听)
师:在这美妙的音乐里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有哪些动物?
生:我能感受到乡村那和谐的美
生:乡间小路,以及 那悠闲自在的老牛使我看到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美图
师:乡间除了有悠闲的黄牛,那乡下的美妙风景是否深深的吸引着你呢?现在随老师一起到乡下人家去寻找更多的乡下那独特的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掌握握生字词
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1)检查生字(指名读、齐读)瓜藤 棚架 屋檐 装饰 芍药 凤仙 时令 率领 捣衣 搬到 归巢 和谐 催眠 觅食 鸡冠花 大丽菊 别有风趣 天高地阔 耸尾巴
(2)设置问题抢答,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抢答组词,分组进行加分)檐(屋檐)饰(装饰)棚(棚架)觅(觅食)耸(耸尾巴)冠(鸡冠花)谐(和谐)眠(失眠)辛(辛劳)捣(捣衣)菊(菊花)瞧(瞧见)
2、精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再次将课文读一遍读,感悟乡人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一个
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
生:乡下人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乡下人家的那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回答问题时我们要试着把这句话表达完整。
生:乡下人家那独特迷人的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这位同学不仅找到了自己对乡下人家的印象,同时也找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
师:划出这些话,我们再齐读一遍。
师: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不过这次读跟刚才那次有所不同,你们得用回答我问题的语气读这句话。可以吗?听好了!
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读时强调不论,不论,都)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
生: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
师: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
生:春夏秋冬
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
生:不能,因为他概括了乡下人家的魅力与众不同之处
师:一年四季无时无刻都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
生:屋前瓜架,门前鲜花,雨后出笋,鸡觅食,鸭戏水,傍晚微风与朝霞,夜晚歌声入梦乡。
师: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乡下人家这篇文章,领略了乡村的特迷人的风景。
请同学们在课下将课后作业文成。第二课时
一、配乐倾听,入境入情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乡下人家(音乐乡下人家)二.以读促悟,图片辅助(在学生回答时候展示图片)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再读一遍,分组探究讨论。然后分组讨论,为每一自然段每一幅图起个总结性的名字。《板书》
生:我们这一组喜欢第一自然段的屋前瓜架图
师:这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了屋前的风景图
生:我们这组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院中鲜花,屋后春笋图
生:我们找到的是第三四自然段的鸡觅食鸭戏水
师:这里描写了乡下动物的动态美
生:我们这组找到的是傍晚、微风、归巢鸟儿和谐图
生:我们这组找到的是纺织娘歌声伴我入梦乡
三、读中积累,合作探究
师:现在让我们仔细的去欣赏这几幅画。让我们再次将课文读一遍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的屋前瓜架图中“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ì),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方法。
师:这里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鲜明突出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装饰,更突出作者这独特装饰的喜爱之情
生:我们这组喜欢的句子是:“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sháo)药、风仙、鸡冠(guān)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样院中一年四季鲜花常开不败,多么令人欢喜啊!这些华丽的花儿为朴素的小院增添了几
分绚丽。
师:花儿装饰着朴素的小院,闭上眼睛想象先天到了芍药花开了,富贵的芍药花香气飘到很远,吸引来了好多蜜蜂,它们嗡嗡的叫着,好像再说:“快来啊,快来啊。这里的花真香,蜜真甜。”这些花儿给小院增添了几分热闹。这样的小院真惹人喜爱呀
生:我们这组喜欢的句子是:“一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师;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竹笋的调皮可爱,让人心生喜爱之情。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生:我们这组喜欢的是:“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可爱的公鸡像个骄傲的人儿。
师:让我们再把这一段读一遍,去细细体味公鸡的滑稽形态
生:我喜欢的是鸭戏水,鸭子在河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着,鸭子不害怕人,由此可见这里的人不伤害鸭子。
师:这位同学真棒,从鸭子悠闲的在水中嬉戏,可以看出这里的人和鸭子之间和谐相处。
生:我们组喜欢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样的田园风景画十分迷人。
师: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饭,边闲话家常,这样的和谐生活令人向往,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中的乡村晚景图。去感受那份美妙
生:我喜欢的傍晚歌声伴我入梦乡:“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
“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想想在这静谧的夜晚,那歌声让人进入甜美的梦乡。
师:是啊,这美妙的歌声给乡下带来宁静与静谧。让我们听一段纺织娘,那位同学能够一起唱出这美妙的歌声。
生:织-织-织
四、师生探讨,课堂积累
师:作者陈醉云为什么能把乡下那平凡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描写得如此生动呢?在写作上,你有哪些体会?
师:文中运用了什么顺序顺序?生:时间顺序(春夏秋)
生:空间顺序(屋前,院中,屋后)
师:我们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顺序,将平凡的事物变现的不平凡,给我们带来一幅幅迷人的风景图。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五、乡路延伸,赞美田园
师: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再来理解:“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师:现在我们将课文齐读一遍。
生:读
六、板书设计
独特,迷人
屋前瓜架
院中鲜花,屋后竹笋
鸡觅食,鸭戏水
傍晚和谐风景图
歌声入梦来
七、作业设计
师:文章写了乡下人家春天的生机,夏日的惬意,秋夜的静谧,而冬天的乡村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却没有写,现在我们想像一下乡下的冬天是会怎样的?
《乡下人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21课《乡下人家》。本次的说课我设计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到初步实现并辐射这一主题的作用.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4、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并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我选择提问助答法——把教学难点化解为问题形式,通过提问、助答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多媒体演示法——根据学生的感性认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以图片的性实战想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文章,进一步理解乡村的独特迷人的风景。把不易理解的难点展示出来,使学生的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同时发挥作用这样就能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三、说学法
终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学习者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真正使他们学会学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读写结合法,勾画圈点法、四、教学过程:结合法
(一)配乐朗诵,由景入情
伴随着悠扬的《乡间小路》,随着老师的朗诵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乡村独特迷人之处。
(二)创设情境,引人入境
学习写景的文章,直观的视觉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
深对文本的感受。上课开始,我创设了一个乡下游的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生活画面,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象画面做好了铺垫。
(三)读中感知,读中积累
本课分为两课时,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围绕“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些乡村美景?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那些印象?给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这一问题提出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默读课文。从而了解课文,并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进行课下积累。
(四)精读课文,分组讨论
“读一读,说一说”感受文中的画面美
快速精读课文等,将自己喜爱的句子用勾画圈点法圈出,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书海中遨游。在读课文时运用自己的读书方式,并分别组讨论,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题,找出最喜欢的美景。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示范为画面取名; 或者生生互动,相互合作取画名。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检验对可文章掌握能力。
3、图文并茂,师生互动
■图文欣赏,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带领学生走进这独特的农家风光。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句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学生通过读,可以体会到“探”字用的好,因为“探”字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体会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
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引导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想象,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色彩美与单调单板,没有实用的石狮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乡下人家的装饰独特,别有风趣。■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情境体验法”进行体会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通过“读文想象画面——凝练概括画面——动情欣赏画面”,充分感受到乡下风景的独特、迷人。
■声情并茂,体验催眠曲
生生互动,仿纺织娘歌声,并播放纺织娘叫声,让学生体会夜晚歌声入梦乡的无穷乐趣。
(四)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再次品读课文,深化情感,再次表达对“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乡下人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的喜爱之情,总结乡村美景图,以及掌握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五)布置作业,学法迁移:
为了进一步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郑州绿城广场。
五、说板书设计:
独特,迷人
屋前瓜架
院中鲜花 屋后春笋
鸡觅食,鸭戏水 向晚风景图
纺织娘歌声入梦乡
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实习教师,初次与学生相处,这个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阶段,俗话说:“学无止境。”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对自我教学能力的他高,以及素养的完善。努力的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六心”:细心,在学习生活中必须有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虚心是教师保持平常心的重要因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求教,提高自身素养来适应教学的需要;爱心,爱让世界充满温暖,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其体会“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热心,对该工作时刻保持激情,用太阳般的热情去面对工作,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给学生带来温暖;专心,专心致志,两耳不闻天下事的韧劲刻苦钻研,甘于奉献,耐住枯燥的教学生涯。我始终以这“六心”作为准则来要求自己,力求做个完美的老师。
在与孩子们相互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即使以传授知识和吸引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用我的真心去换学生的诚意,学生也把我当做一个大朋友。这一做法让我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例如:一次同事生病,那节课由我负责,进班时候首先和学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但我发现坐在角落里的那个孩子似乎被独立了。在上课提问时,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这时候我注意到他的不寻常,这时候我说:“王鑫,你认为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呢?”这时候全班同学都说:“老师你不用管它,平时穆老师都不管他的。”我耐心的说:“为什么要忽略王鑫呢?他也是我们班级里一员,你们的同学,老师相信王鑫也一定有他感动的事情要与同学分享。”当他说出自己的答案时,我采用适当的鼓励,在之后的提问中我也依然用眼神鼓励其站起来说出所想。在之后他也能融入课堂,我想教师在教学中不知是要把这节课上完,更是要上好,耐心指导学生,一视同仁的去对待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过程新颖其实是对我的一个挑战,不能老是采用一种教学模式,这样会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我在设计教学古城中会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在讲课时也注意也能用多媒体,是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比如在讲描写乡下风光这一作文时,我在百度上收集乡村风光然学生进一步欣赏乡下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让学生把握这些图片上的景与事勾画成一篇优美的文章。
同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课堂纪律管理也是新老师的必修课。由于小班教学通常我采用的是分组加分制,每组选出轮流当组长,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组长带领成员积极抢答老师的问题。同时如果哪组成员不遵守课堂纪律那么将会加倍减分,这样其他同学辛苦挣来的分数被扣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相应的也会遵守纪律。这个方法可以促进集体的团结,每个人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组员。
教师要学会倾听。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时,孩子们必定会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这时,不管孩子说的是否正确,我们都应该耐心而且别忘加评论,因为倾听本身就是报将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在倾听孩子的谈话是对他的尊重,无形中拉近师生关系。因此倾听是促进师生和谐的另一途径。平时在课上我也会给孩子讲一些自己的事情,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启发引导他们,而学生也会将它们他们的不满都倾诉给我,在之后我也会给他们指引方向。
学无止境,这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但是我明白还有好多需要我去发现,去解决,怀着一颗谦虚求教的心去问前辈。
第四篇:乡下人家说课稿
《乡下人家》说课稿
暖泉小学
杨婷婷
【说教材】
《乡下人家》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精读课文。描绘的是一幅和谐、自然、独特而又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在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瞧”见房前别有风趣的瓜架、依时令顺序开放的鲜花和屋后绿绿的竹笋,可以“瞧”见觅食的鸡鸭,还可以“瞧”见乡下人家悠然自得地吃饭,天高地阔地聊家长里短,晚上纺织娘不时传来美妙的歌声······亲切和谐的画面、优美的语句引领着我们的感官,如身临其境,流连其间。本文条理清晰,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在句子中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乡下人家充满诗意和趣味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勤劳、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说学情】
对于我们这的农村孩子来说,文中描述的画面再熟悉不过了,也可能因为太常见,反而没了多大兴致。教师应努力的目标就是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品读感受、想象及朗读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这种情绪的产生,我要求学生来次体验调查活动,并用表格记录下来,最后写成材料进行交流。这为学好本课奠定的基础。【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新理念,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情,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通过想象,读出画面; 配乐美读,积累语句。
2、深入句子字词中,品读感悟,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劳动人民的勤劳。这是本文的重点。
3、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乡下最平凡的事物进行描写,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等。这是本文的难点。【说教法学法】
本课首先用视频播放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课堂上,由视频中的山水风光,花草树木转移到文本内容的学习上来。带着这样的期盼,以第一自然段为学习的范例,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独特美之余,还收获了描写事物的特点的方法和对比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情感朗读。
接下来的学习主要就靠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探索了。按照前面学得的方法,品词析句,并简单批注,共享成果。在理解和学有所获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练笔等方面的训练。【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老师问,这里是海南省乡下的一处风景,鼓励学生说说给人留下来的印象。联系本文老师再问:作者也用一句话来形容乡下人家,哪一句?关键词是什么。文字即另外一种形式的画,懂得欣赏这中别样的画。(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的第一节课,又是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在课堂开始时,谈话导入恐怕难以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在学生脑海中难以形成画面。于是,以直观的音像资料导入应该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品读第一自然段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生闭眼想象。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重视从文本中获得的初步感受,这样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下来,就深入其中字里行间,抓住“别有兴趣”一词,结合片段中描绘的事物及景象,理解词意,想象画面,再趁热打铁,将学到的新词语进行运用练习。除此之外,对比的写作手法更突出了农家瓜藤的可爱,鼓励学生发现这一写法,交流其妙处,意在将此渗透到写作中去。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瓜架,围绕它具体描写了瓜、藤、叶,将其颜色、形态、动作刻画地细腻而又别有风趣。这段也是学生对乡下人家留下的初步印象,这成为走进乡下人家的第一步,成败在此一举。因此,我借助范读,学生闭眼想象,抓住这“别有风趣”的风光,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感受并学习对比写法的好处。)
(三)自学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画画感兴趣的句子,把想到的或感受到的简要写写。
在共同学习了第一自然之后,教师采取放手的教学手段,将第二自然段作为学生练习和发现的目标,要求学生试着自学第二自然段,教师及时提供各种花期的相关资料,促成脑海中画面的形成,并有所感受,有所发现。通过全班交流得知:乡下漂亮的花和绿绿的竹也是一道农家独特的风景线。
2、学习修辞手法:“在这段中,老师还发现了有些句子十分生动有趣。你发现了吗?”(学生读句子)
通过品读“探出头”,感受用词的生动。用词生动形象是本课句子突出的特点,将农家的鸡鸭、纺织娘等事物形容的“别有风趣”。这些形象的句子的学习与积累有助于学生写作方面的提高。
3、配乐想象美读。学生对文本有了理解和感触后,美读既是欣 赏,又是积累,更是对语感的培养。
(设计意图:这个自然段接着描述了乡下常年弥漫着花的芬芳、浪漫气息,还有生机勃勃的绿竹陪伴左右,优美的风光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趁热打铁,将第一自然段进行详细地学习之后,通过自读,学生学习和想象的兴趣更浓,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发现文字中散发的魅力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四)自读自悟
“我们刚刚看到的乡下风光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哪些风光等着大家呢?还有哪些生动有趣的句子等着大家去细细品味呢?”
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结合文本剩余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本班学情,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前两段的学生中,学生已积累了不少学习的经验,已经有了跃跃欲试的愿望,如果教师再讲下去,不仅打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课堂教学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段要求学生从两方面指引学生自学的方向,那就是继续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继续学习有趣生动的描写方式。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划句子,写感受后,全班同学交流所得,享受更多的学习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确定了接下来的教学手段,采取“放”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运用个性读法,运用之前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学生因有所得而越发积极主动。)
(五)课后总结
1、你觉得这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也是很独特、迷人呢?
2、在冬季,乡下可能有哪些事物呢?它们又是怎样的?学生口语练习。
3、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知识运用、口语交际的平台,知识是通过不断的练习获得掌握,掌握知识的目的最终是运用,并将课内转向了课外生活,活学活用。鼓励学生掌握写作顺序、用词技巧、清楚表达等。)
(六)作业布置
1、选做题:
(1)乡下人家在冬季还有哪些特殊而迷人的风光呢?大胆想象,续写文章。
(2)你的家乡又是怎样的呢?快来介绍给我们听吧!(大家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按一定的顺序,生动地描述家乡的风光。)
2、课后第三题:抄写形象生动的语句于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作业的设计注重学以致用,给学生提供一个诉说和展现自我水平的平台,在练习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说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瓜、藤、叶
“ 青、红、长、绿” 花、竹、笋
“成群、探出头”
鸡、鸭
“率领、耸、大踏步、游戏” 纺织娘
“唱歌” 人们
“天高地阔”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呈现了具体的景物、相关的生动的词语,和本课的中心词。意在指导学生抓住平凡的事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着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了农家风光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的特点,表达了对景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样清楚的呈现,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和模仿。)
独特 迷人
自然 和谐
第五篇:乡下人家说课稿(推荐)
《乡下人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乡下人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乡下人家朴素的景致,祥和的气氛,勤劳的生活,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本册书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句子含义等,以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几个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
(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教学中,我要灵活的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因此本课教法主要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己去品味语言、感悟情感,自己去探究发现,同时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弥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农村,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大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所以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为: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三)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四)研读品味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五)总结全文
(六)积累语言
(七)课外拓展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当我们迈步在田地边,会看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麦苗;当我们散步在田野上,会欣赏到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当我们夜晚疲倦时,会在蛙虫鸣叫的催眠曲中香甜入睡„„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上课,我就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描绘
出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让学生陶醉其中,紧接着引出课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急于求知的欲望,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思想铺垫。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做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纠正字音。
其次让学生先自学生字新词,可借助工具书正音,理解词义,而后在小组内交流字词学习情况。因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生字新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考虑到了个体差异,一个组内,有好的同学能带动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所以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乡下人家的?乡下人家给了你怎样的感受?这样可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读书习惯,避免了盲目性。(三)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1、让学生回答作者的写作顺序,同时说出乡下人家留下的感受:(出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 迷人
2、那么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同时找出一处你认为最美的风景读一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并给这个风景起个名称。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读自悟,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感受,让他们自己选择认为最美的风景读一读,还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四)研读品味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把指导朗读和背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同时《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感悟,脑中想象画面来感知美好,品味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热爱之情。同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他们自己选择美景来读,他们的感情会更投入,印象会更深刻。所以这一环节可打乱书中的顺序,从学生喜欢的风景说起。
1、瓜藤满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同时让学生从乡村与城市的比较中体会乡下人家的朴素美好,感受到家乡别有风趣的可爱与美丽。指导朗读。
2、鲜花绽放:展开想象,将你所看到的鲜花盛开的情景描绘一下。
多美的鲜花呀!请看大屏幕:春天来了,芍药花展开了笑脸;夏天到了,凤仙花、鸡冠花争奇斗艳;在秋风的吹拂下,大丽菊翩翩起舞。瞧!它们开得多欢呀!难怪作者赞叹道:“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3、雨后春笋:请同学们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从这个“探”字你想到了什么?抓住“探”字指导朗读。
小结:春雨过后,它们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急着要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尽情的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你看,他们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多么生机勃勃的一幅画面呀!
4、鸡群觅食
5、鸭子戏水
引导学生说出采用拟人写法使句子更生动、更形象。想象鸡群觅食、鸭子戏水的情景,用“有的„„有的„„有的„„”将它们说得更形象、更生动、更具体。指导朗读。
6、门前晚餐:师配乐朗读,让生想象夕阳西下时的美好情景。
7、秋虫催眠:引导学生说出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歌声的美好。指导生配乐朗读。
(五)总结全文(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最美乡下人家!
用诗一样的语言总结全文,同时又紧扣文章中描绘的场景,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再次展现画面,感受乡村的美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六)积累语言
新课标对这一学段的学生提出了“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等要求。所以学过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再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动情的读一读、背一背,也可将好词好句摘抄到积累本上。
(七)课外拓展
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传授课本知识,还要打通课堂与生活的渠道,注重拓展,努力为学生搭建语文实践活动的平台。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三道拓展题。
1、乡下人家的生活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很多无名、有名的作者、诗人都曾用优美的文章来描述乡下人家。请将课前搜集到的文章、诗句与大家交流交流。
2、开展“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将观察到的田园风光,了解到的不同季节里庄稼、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调查到的当地人生活的变化,回忆和小伙伴们之间的趣事等与大家交流交流。
3、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读一读并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任选一题,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说板书设计
瓜藤满架
鲜花绽放
乡下人家 雨后春笋
(独特、迷人)鸡群觅食
鸭子戏水
门前晚餐
秋虫催眠 我这样设计板书,既体现了文章中描绘的场景,又抓住了中心词独特、迷人,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能体会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