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

时间:2019-05-13 02:3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

第一篇: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

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思维的发展速度及角度。当然,有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还要求教师必须采取良好的甚至优异的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的优劣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上课时视听注意力,思维的集中性和针对性。语文教学中注重于强调语言文字教学。一个由简单笔画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字形的教学到字符表示一定的意义的教学,不少老师会采用简单的书空,反复进行抄写、记忆,最后对意思来一个强化记忆,这个字在什么情况下表示什么意思;从“咿呀学语”的识字教学到“顺口成章”的作文教学,或许有些老师会把用自己的语言已组织而成为章篇的内容一字不漏地教给学生,学生则机械的“电脑复印”般地接受老师所传给的语言文字来学写,不能真正反映自己周围实际及自己思想的固定式文章。

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学法指导下富有兴趣地学会一定的技术技能并加以应用,领会并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并联系实际加以巩固,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成为被动成份较多而主观意识、积极思维缺乏的情况下接受老师所供给的内容,必须强调有高素质的老师,且强调老师应有适应时代的新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师必须在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中求新,探求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找出一定的规律,使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主动性、思维性、想象性都较强的学习。如语文知识的教学,可以把语文教学方法与数学的有关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新的发展,达到语文教学方法方面实现“数字化”、“几何化”的可喜景象。

—、语文中的识字教学与数学中的数字教学结合,使语言文字教学“数字化”。

针对目前的教学的普遍状况来看,小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技术技能、能力是由老师的教而得到的。老师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将预期确定的教育信息传送给学生,学生接受教学信息,进行加工贮存,成为自己的内容。

就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法来说,老师往往采取先认读字音再通过部件分析、书空来记忆字形,最后举例理解字义的一套死板的识字规律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虽然使学生固定地按一定顺序掌握了生字,但它明显地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约束了学生思维上的发散性、深刻性。这样,就必然要求产生一种新的识字教学方法来克服这一不足,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会发现,学生对认识数字比较容易,简单的数间加、减、乘、除更可谓小菜一碟,利用这一优势,将它恰当地引进到语文识字教学中,使语文教学参插一些数字气息,从而在脑中形成识字形同识数和数间的加减乘除。

如我们教学生字“众”时,我们可以教给以下的内容:一人不多单个儿,二人变从人加人,三人鼎立人上从在下,一层一层人真多。这样一来,既教学组字规律又理解了字义,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会将如此方法应用到其他品字型的字的认识中去。又如数笔画,注意教给数笔画的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字的笔画,在数由几个基本字组织的字时,可作简单地相加,便得出字的笔画数。例如数“哈”,“口”字3画,“人”字2画,3+2+1+3=9,“哈”字有9画。这样数笔画训练,使一项靠书空完成的复杂工作变得简洁明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性思维。

二、发展学生的图形,立体形般的平面形象思维和空间立体思维,巧妙地使语言文字记忆富有“几何化”。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时除比喻句、对比句等句外,较少用到形象思维和立体思维。在记忆文章时,较多的学生采用的是一字一句的重现,不附加其他的思维想象,有似机械记忆、机械地“电脑复印”完成。而在几何教学中,一些文字的算述会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出某种平面图形和空间立体形象,从而相应地显现出与图形相关的公式及相关联的数字。如果将几何教学中出现的这种效应引用到语文教学中,会使语言文字的教学不至于造成单一枯燥的死板记忆。而变成一种似接受各种图形,多类立体形的富有变化的文字记忆。如在理解记忆记叙类文章时,头脑中形成似在放一幕幕电影;在理解记忆议论类文章时,脑子里形成好像正在倾听一场辩论会,等等。学生一旦形成此类学习方法,语言文字的学习将变得富有色彩及动态,使语文的彩色画变成动画片。

语文教学的“数字化”、“几何化”,有机地体现了语数两门学科的教学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使教学更显活力,从而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中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新,学生的学习更显综合化、全能化。高水平高素质的老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造就出尽可能发展自我,表现自我的积极多角度思维的学生来!

第二篇:浅谈几何教学

浅谈几何教学

几何学科在数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科学习成绩。怎样才能更好地学好此功课.是师生渴望知道和一直寻求着的问题。我作为教学战线上作战了二十年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有了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几何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看图、记图、熟练画草图

本着几何研究的对象就是图形,倘若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图形,那不就是与学科特点背道而驰了吗?由此,在几何学科的教学中,老师必然要先引导学生会看图、记图和熟练画所学图形的草图,在记忆各图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时先记图形,结合图形理解再记忆,这样才能容易记且记得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做题时才会学以致用。

二、引导学生巧记各类图形的性质、判定等

几何图形所涉及的问题,无非就是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特殊点等问题,因此,只要老师在教学中紧扣这些问题来教学,学生也就会养成一种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思路,这是一种既简单又纯朴的学习思路。如特殊四边形的教学,这种方法就起到了极致的作用,学生只要跟着老师把各类四边形的草图框架出来,再抓住各自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来学习性质和判定,找出它们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殊性,就能很轻松地理解和记忆。

三、激发条件反射

题目中每一个已知条件在解题时都要发挥其作用,但学生在审题时却往往出现“难于发现它的作用,不知条件怎么用、用到哪里去”的困惑,这就需要名师点拨,即人们所说的给予“开窍”。老师用什么灵丹妙药来开窍呢?我认为激发条件反射是其上等药方之一。在教学中,老师经常指导学生触及某个条件马上产生条件反射,清楚这个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比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此性质经常被学生遗忘,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在已知条件上触到斜边的中点立马想到此性质,通过多次训练,学生自然也就熟悉了;再如读到垂直平分线;立即反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遇到角平分线,则反射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总之,这样反复强化训练,学生就达到了自然条件反射的习惯,敏捷的数学思维自然就形成了。

四、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

每一道题既然有它的考点,也就一定有它的解题思路,因此要完成一道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考点是什么、这个考点的解题思路怎样进行。有道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初学者,便是难上加难,有些题糊里糊涂地做完了,最后还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没有把握。要突破这个难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点拨、总结是极为关键的。细细分析,其实每道题的考点和思路是可以从它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如证两条分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考点一般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那么解题思路就理应是设法证三角形全等;证两条属于同一四边形的对边相等,考点则一般是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证一个四边形的邻边相等,则证菱形;而证比例式等积式,则常考虑三角形相似等等。只要我们积极去探索,每道题都可以从已知条件和问题中找到相应的解题思路,只有明确了解题思路,才真正读懂了数学。学生要升华到这种程度,跟老师在教学中的启发是分不开的。

五、善于归纳总结常见的辅助线作法

有些几何题,题目中的原有图形是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适当添加辅助线才能完成。解决此类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最伤脑筋的事情,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学生经验不足。要突破这个难点,老师就要善于指导学生积极去摸索规律。其实这类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它们的共性是把作辅助线的思路隐藏在某个已知条件中,如涉及到垂直平分线,往往题目中只画出了垂直平分线上某个点到已知线段其中一端的距离,我们只要再连接另一端距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证圆的切线问题,已知直线与圆交于一点,常用方法是连接这点与圆心的半径,再证垂直就可以了。可见,只要老师在教学中每讲完一个章节都善于总结有关这个知识点中常作辅助线的方法,再拿相关的题型给予巩固,逐渐积累,经验足了,困难也就解决了。

六、强化规范格式

每次几何考试后,总有一些同学抱怨说:方法知道,就是得分不高。问题出在哪儿呢?无非就是书写格式不规范、不完整造成的。如相似多边形单元测试中,有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

已知:如图,AB?AD=AC?AE。

求证:AC?DE=AD?BC。

学生的证题理由是:

∵AB?AD=AC?AE

∴ =

∴△ADE∽△ACB

∴AC?DE=AD?BC

这样的答案得分就不高了,6分题我只给了学生1分,显然他漏掉了关键条件∠A=∠A及△ADE∽△ACB后的 =。在评讲试卷时发现,很多学生都知道判定相似要夹角,就是因为平时不严格要求,没有养成严谨的习惯,造成了失误,实在可惜。因此,几何数学若想拿高分,规范完整的格式是相当重要的,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应特别重视。

总而言之,在学习几何学科中思维与习惯的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固然重要,但老师的方法指导也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第三篇:数字化教学

浅析数字化教学

摘要: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 ,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数字化教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创新化。但是数字化教学是否应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呢?肯定不是,在某些时候数字化削弱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一 翻转式课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 ,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运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

随着“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普及,这种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课堂模式。在这种大的课堂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开始在我国教学中运用,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这一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人们充分利用了它的省时、节资、实时便捷等特点,建立了微机教室,实行部分课程的集体授课,深受人们的欢迎。

二 打破传统 创新教学

1、数字化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阻碍交流的障碍几乎没有;其次,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时,学生已不是传统教学方式中那种完全被动的对象,占有很大主动性,这种使教学中的客体能积极发挥其主动性并表现出来,使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教学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实时便捷性和可延续性这两点上。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下课后,也就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束,学生在课后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延续学习,这种延续的学习过程很难保证学生不走“弯路”;学生课后的练习可完全建立在教师授课的基础上,保证了学生不致于在课后练习中走过多的“弯路”,使得学生的学习效力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

3、数字化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数字化教学手段则不同,可用磁盘方式全面、如实地记录教师的授课,可把教师的课堂授课延续到任何时间。

三 数字化教学是把双刃剑

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教学形式层出不穷。从自身体验来说,在过去一学期的教学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借助于数字化教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数字化教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创新化。鲜活的画面能够激起学生的感知能动性,让学生的视听都得到新的刺激,可以说是一场视听觉的盛宴。就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而言,教学设计中,数字化教学形式的加入使得教师会安排比较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知觉思维。在这样的信息化资源刺激下,很容易产生想象。尤其是鲜明的图形图像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低段孩子而言,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简单的说教不如丰富的色彩吸引力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认知水平。

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口头授予知识的方式向多媒化的学习环境转变。在这样的环境中,资源的容量更大,运作速度更快,外界刺激更多。但是数字化教学是否应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呢?肯定不是,在某些时候数字化削弱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如:教师大量的应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刺激学生的感知觉,更消弱了学生对想象力的发展。由于数字化资源的便捷,资源的呈现速度比以往更快。教师在授递过程中,通过点击、播放,轻松地将未知事物呈现给学生,或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展示给学生。资源的呈现变成学生主要的理解途径,教师的讲授变成辅助的理解帮助。在学生了解到事物的部分未知领域时,剩下的部分就已经全部呈现。学生想象的时间缩短。

其次,长期的利用数字化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小学儿童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最高时期,这一阶段充满了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学习动机多依赖于外部情境。如果整个学习环境对他们有吸引力,他们便有强大的内驱力,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但如果长期处于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便很容易产生厌倦,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中,不加以控制还会让他们偏离学习的轨迹,寻求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游戏、无利用价值的信息等。他们的自我控制力还很弱,很容易被纷杂的资源所吸引,难以辨别什么资源是可以利用的,什么资源是毫无价值的,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

对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工作者来说,在不断跟进新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重要性。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数字化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了。

第四篇:语文教学情趣化

语文教学情趣化

双龙一小 浦琼梅

一、语文情趣化教学的意义

根据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老师长期探索情境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地克服了“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感知,并协调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情境教学成为促使儿童生动活泼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儿童蕴藏着的学习的主动性,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

我国六七十年代的教学,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提倡“知识就是力量”,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发现,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于是提出一个口号,叫“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都没有了,自然也包括能力。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确实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这无疑使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情趣是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之一,是学生热爱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趣,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成功的课堂自然也应该是充满情趣的。

二、语文情趣化教学的前提

1、情是什么?首先是对学生有情,其次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又说:“热爱孩子是老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幸福、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清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师生和谐共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平静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新。

2、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全是缺点,甚至愤怒。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你真正满意的学生,找不到一个你认为优秀的学生,你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不要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同样的人”。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却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教学却不受学生欢迎。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微微一笑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位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柳斌先生说:“这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具有这样的人才观。”是参天的大树,就让成为栋梁之材;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之后,才彻底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学习都感到快乐,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3、蹲下来看学生。老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因为泰戈尔说过:理解是爱的别名。承认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承认孩子是在不断犯错误,纠正错误中成长的,没有什么错误不能容忍的。

有时我们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完美,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们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根本不能领会老师的用心良苦,教育的艺术在哪里?诚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课堂上,我们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和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 “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五个词,你只念错一个,了不起!”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它是学生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于永正老师说:“要说我的教学还有一点特色的话,那就是重情重趣,无情无趣的教学永远不会是成功的教学。”南斯拉夫教育家弗鲍良克说一句话:“对每个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令人生厌的教师。”但是在现行的教学评比制度下,在考试的压力下要做到老师让学生喜欢可真是不容易。我们只能淡化“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考试成绩一览表”带给我们的负担,淡化教育的功利意识,洒脱一些,做个让孩子喜欢的老师。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是那些通过教师的组织、示范、点拨和激励,引发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兴趣盎然、情感投入,真正能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因为它不但能充分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激情,不再有厌倦的感觉。这既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也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秘诀。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正如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三、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策略

(一)以“物”激“趣”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认识事物从感知开始,而感觉器官参加得愈多,认识得也就愈鲜明、确切。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掘以“物”激“趣”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可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学。实物图片非常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我记得郑贞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的《小松树和大松树》时,就特意用绿色的卡纸剪了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姿态也很美,就象黄山的迎客松一样。我想那一节课孩子一定觉得很有趣。因为那节课既不是学校公开课,也不是年段公开课,只是我随意走到她的班上,就发现这么美的板书,真是心灵手巧啊!因此,我就想,作为低年级老师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能写会画。还有胡云老师上《花瓣飘香》时就很巧妙地用美术字来写课题,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与课文的内容也非常吻合,因为《花瓣飘香》这篇文章就是赞颂了一位小姑娘关爱长辈的美好心灵。

备《石头书》一课时,我发现“雨痕”、“波痕”、“化石”等词不好理解。利用周末时间,我上网查找资料,可是花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找不到“雨痕”、“波痕”的化石图。动物和植物的化石比较容易找到,我选择了三幅图,分别是“三叶虫”化石图,“小鱼”化石图以及最近出土的“恐龙睡姿图”,然后打印下来。第二天,我上课时,通过展示仪把图片投到电视上。同学们对“小鱼”化石图比较容易辨认,但是对于“三叶虫”化石就很陌生,还把恐龙睡姿图有的说是鸭子,有的说是小鸟。大家都睁大眼睛惊奇地看着电视,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他们的神情还是那么专注,那一刻,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因为,这三幅图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课后他们就会到图书馆、到书店、上网刨根问底,弄清“地壳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汪洋?”“恐龙和三叶虫为什么会灭绝?”“哪些石头书还有哪些学问呢?”

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教材《石榴》一课时,我特意到超市买了一个熟透的石榴,石榴的表皮粉红粉红的,剥开里面一粒粒籽儿晶莹透亮,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前几周,教学汉语拼音d时,书上画了个大鼓,教参里还配了个口诀:“鼓声ddd”,鼓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必须有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我就准备了个玩具鼓,课上一敲果然发出ddd的声音,那学生就记牢了这个字母的发音与鼓声相似。孩子们也觉得 饶有趣味。

如果我们的眼里只有分数,只有做不完的、评讲不完的练习,只有考试,那么我们的教学自然就没有情趣可言,学生感到厌学,老师也厌教。如何兼顾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教学情趣化是比较好的途径。

(二)以“景”激“趣”

1、创设生活情景。以教师语言的描绘,模拟生活中的情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强等特点,我在课堂上尽量做到把汉语拼音知识转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喜爱的童话故事等形式。这样学生学得有趣记得又牢。比如,我在教拼音aoe的书写时,这样说:“刚才,小朋友认识了拼音家族的三个拼音宝宝,不仅认清了他们的长相,还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拼音宝宝和小朋友玩了这么久了,它们该回家了。谁会知道他们的家叫什么?”我就在黑板上画了四线三格,我边画边让学生数一数几条线,几个格,学生回答;四条线,三个格。并美其名曰这就是拼音娃娃住的小房子。第一格就是一层楼,第二格就是二层楼,这样教了新的字母,就问学生:“b是住在第几楼呢?”学生回答:“住在二楼和三楼!”

2、创设音乐情景。通过音乐的渲染,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景之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的艺术形式,极易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把音乐与课本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和听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来创设情景,浅显的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配套朗诵、乐曲,深化一点的是老师自己的弹唱、学生的演唱都是可行的。

培根说:“音乐的声调的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痕迹。”音乐具有极强的抒情功能和影响力,很容易使学生从音响的感知,激发联想,心驰而神往之。在教学童话故事《会走路的树》时,开始,播放百鸟欢叫的优美音乐,老师声情并茂朗读:“春天的早晨,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森林里,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朗读你脑子里形成了什么画面?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学生在老师美妙的朗诵中,置身与美丽的景色中,在良好的情绪中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学习《东方之珠》一课时,我就轻哼几句“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苏教版第三册课文《一株紫丁香》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散文诗,“踮起脚尖走进浓绿的小院,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她淡淡的芳香陪伴你,为你消除疲倦。”这洋溢着浓浓师生情的句子与歌曲“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明亮的灯光照心房”有异曲同工之妙,学课文时,学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歌曲,渲染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浆》、《快乐的节日》、《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课文均能让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

3、创设表演情景。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景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如:教学《小露珠》一课,我把一个学生当成小蟋蟀,亲切地问候:“早哇!会唱歌的小蟋蟀!”学生自然融入情境,情不自禁地把老师当成小露珠,热情地招呼道:“早哇,像水晶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我又走到另一个女孩子身边微笑着说:“早哇,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小姑娘紧接着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赞美老师。

师:“你好,勤劳的小蜜蜂!”

生:“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在这样老师创设的美好的情景中,孩子们似乎就是那可爱的小蟋蟀、花蝴蝶、小蜜蜂,老师仿佛就是晶莹的小露珠,老师与同学共同营造的美妙的令学生乐此不疲,留恋往返。

设置表演情景时,根据课文内容不同,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全文表演、片段表演、化装表演、即兴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总之,生动活泼的表演,能使学生以愉悦的情感,在欢乐的情景中学习语文。

4、创设游戏情景。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为了保护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增长智慧,看到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欢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竞赛等情景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登高山”、“开火车”、“摘果子”、“滚雪球”、“东南西北找朋友”等等生动有趣的游戏竞赛形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汉语拼音四个声调的掌握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一个环节。原因之一,是儿童在入学前受当地方言的影响比较普遍。二是四声声调符号比较抽象,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难以识记。因此,学习中缺少兴趣,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们来说,让他们初尝小学小学阶段学习的快乐 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孩子最具模仿性,他们可以跟着老师读,跟着老师做,但如果只是他们为了模仿而模仿,这种模仿就会逐渐消磨掉灵性。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声调操”四声学习法,充分调动儿童多种感官的参与,利用双臂将四声改编成了四个形体动作,为了帮助孩子记忆,增添活动乐趣,还编了《声调歌》配合动作展示:

一二三,伸出手,我将声音想成球儿。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向上爬山头。三声先下拐向上,四声一路往下溜。

这不仅让抽象的声调符号变成想象的肢体动作,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当做课中操在课中做一做,也不失为是一种简单的形体操。

告诉孩子们:“你将自己的声音想象成一个球,将这个球儿,按照要求在你的手臂上滚动。”每学好一个韵母,在声调练习中我们就来一段这样的形体操。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功夫研究,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的人。从来没有人奢望所有做学问的人都能 成为大师,但学一学大师做学问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一位教育家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有多么渊博的知识,还在于你是否能把难懂的知识转化成浅显的语言传授给学生。

5、创设实验情景。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充满了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由教师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是实验中的一分子,去亲身体验实验的成败,从而悟出课文所揭示的真谛。《拉不开的书》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三、以“情”激“趣”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儿童纯真的心灵间。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儿童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情趣教学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最宝贵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情感的纽带作用和驱动作用。

语文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借助形象,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以及各种典型化的人物,向儿童逐步揭示世界的奥秘。培养儿童的理想情操、审美情操,并在其中学习掌握语言文字。“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教材蕴涵的情感是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教师的真情成了导体,成了火种,于是去传递、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1、用儿童化的语言激趣。教师以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把课文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场景、意念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到教材对象上。在想象的作用下,以及教师情感范型的感染之下,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情感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投入认知活动。

教师语言儿童化。面对刚入学的孩子,你叫他组词,他不知道什么 叫组词。林静老师的哪一招就很好。她不是说:“某某同学,你来用ta这个音节组个词!”比如,学生读ta,老师接着问:“什么塔?”学生就回答道:“白塔的塔!”“金字塔的塔!”“宝塔的塔!”一句“什么塔?”问得很有艺术,孩子们也觉得很有趣!就像对对子、对歌似的。孩子们不是都喜欢这样的儿歌吗?什么圆圆圆上天?什么圆圆在水间?什么圆圆街上买?什么圆圆妹眼前?月亮圆圆圆上天,荷叶圆圆在水间,烧饼圆圆街上买,镜子圆圆妹眼前。因此在拼音音节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常常这样问:di,什么di?ti,ti什么?孩子们就很得意地说:“吹笛子的笛!”“踢足球的踢!”这样的教学多么有趣!

2、用激疑性语言设置情景。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探究式问题,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从而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师生在课堂上的交往,最常见的方式是提问。提问是启动思维的主要形式。提问的设计应以能够引起大多数学生思维的冲动,回答的愿望为基本要求,使学生从外部到内部都动起来,从而进入思维状态的最高境界。

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激趣问,旨在激发学生学习或思考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比如,我在教古诗的《村居》时正值春天,课刚开始,我就问:“同学们,你记住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请背给大家听听。”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你一句,他一句。背完后我转移话题:“让我们看看今天这首古诗是怎样描写春天的吧!”学生带着激情和热望进入了对古诗《村居》的学习,教学效果十分好。

提问的方式各种各样,要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在学生思路阻塞不畅时,可以随机设计疏导问,旨在疏通同学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再比如探究问、比较问、选择问等。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掌握并自然运用各种提问方式,加强提问的艺术性,不但会激起学生的情趣和兴趣,而且对促进学生思维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3、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学生耳闻老师幽默风趣的“弦外之音”会领悟到老师的意图和用心,于是会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应,及时地改正自己的行为。有一位老师正进行一堂观摩课的教学,突然一只飞鸟悄然钻进教室并不住地叫着,飞转几圈后飘然离去。当时一些学生好奇的 目光随鸟转入窗外。这种场合往往令教师难堪,可这位 教师随机应变说道:“刚才大家上课都很认真,把小鸟都感动得不愿再打搅你们了。”教师这么一说,学生从表扬中意识到上课不专心是不对的,便很快集中了注意力。

支老师的课总会是很有趣,充满了机智的情趣。可以让人在笑声中理解与顿悟,在笑声中感受到机智的魅力。这不仅与支老师风趣、幽默的个性语言有关,更多地与支老师对 教学不断地创新、在课堂上充满教学机智有关。是支老师用教学机智与创新挥洒出的充满智慧的情趣。试举支老师讲的《晏子使楚》为例。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是一种“即兴”之作。但是,它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2)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损害”;(3)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启示了一种心理付之行为的必然;(4)机智地渗透,甚至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5)所有这些都是在一瞬间即兴发挥,表现了“师之智”。

第五篇:数字化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应用感悟

数字化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应用感悟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现代化就逐渐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时代,移动设备的轻巧便捷、直观通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何画板作为数学教学中几乎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很多公开课中体现了该软件精确和灵活的应用,特别在几何教学中,如直角三角函数、圆、三角形等。

而随着便携式数字化设备的应用推广,现在的数字化课堂已从传统的讲授式转化为互动参与型,翻转课堂也已悄然兴起,如何更简洁直观地让学生学习新知识,便于探寻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大家可谓智者见智。平板电脑凭借其特有的便携和灵活,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我的日常教学探索中,我发现ipad版的几何画板是个非常不错的几何教学工具,以下是我实际使用中的一些感悟: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这些概念小学都学过,通过几何画板自己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而且对诸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会有更好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线段、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及加减(数量)关系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角之间的互余互补的认识也加强了。而这些在对初学几何知识的初一学生,尤其是对图形感觉滞后的学生的帮助是巨大的,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几何,是初一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道坎,迈过这一关,对初一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意义还是重大的。

以余角、补角、对顶角这节课来举例。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给学生看的,或者让学生先在作业本上画。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随便画一个角,然后让另一个同学在其平板上做余角补角等,这样的优点在于(1)速度会有大幅度提高。(2)利用投射,可以让全班同学都看到整个过程,加深直观印象。(3)由于画的角是随机的,所以更有说服力,改变了以往学生举例喜欢举三角板容易画出的诸如30°,45°等特殊值角,能让学生从学习一开始有严谨的数学态度,不能老是想着特殊情况,以偏概全。通过这一章的学习,给同学们的几何学习开了个好头,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平板作图的兴趣和熟练程度,同学间的相互协作和帮助也有了很大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在随后下学期的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中,探索平行的条件,更显示了几何画板的优势,利用平板,首先对各种角之间的关系能得到直观的全方位的理解,以前的情况下,由于对图形感知能力的不同,导致有部分同学图形横着放看得出,竖着放就看着别扭,斜着就糊涂的情况,平板的便携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平板的旋转锁止功能,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认识图形,可以更方便的来展示自己的认识,不论对错,都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些启示和警示。

在学习探索平行的条件这个问题时,让学生来画图形进行直观探索,利用软件中的量取角度的功能,能避免在传统教育中手工量取的误差给学生带来的困惑,而且作图的便捷性,可以让学生能迅速直观的探索,在不断的修正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多边形外角和和内角和的内容中,几何画板更能显示其优势,以往在探索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量取中产生的误差我们都直接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来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这样做当然从学术角度上讲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总是觉得生硬,学生刚开始学习相关内容,这种知识迁移的方法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一定要通过体会和比较才能慢慢的掌握牢固,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更是容易一下子和优等同学进一步拉开差距,打击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而几何画板的量取角度功能又一次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这个困难,学生可以自己画,画完了自己量,也可以相互量,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通过量取和计算,来探索,这样能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得到内角和的结论((n-2)?180°),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迁移过来,这种迁移就显得自然的多,更容易掌握,培养了学生探索的意识和迁移的意识,对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进入初二,同学们开始学习全等三角形,这章内容的难点在于需要学生能从较为复杂的图形中去寻找图形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用规范严谨的数学符号语言来证明。所以一开始对图形之间关系的直观感觉的培养就显得很重要。

在探索三角形的条件的教学中,对全等三角形的全等条件学生是完全陌生的,SAS的探索以往是事先给定一组数据(两边长、角度),然后学生画、剪、对比,这样的问题,由于作图的不规范和偶然性很多,所以做出来的效果一般很难如意,如果教师来做,虽然能更精确些,但普遍性容易遭到质疑。当然让学生作图时学生的必要能力,这一步是要做的,但做出来效果不如意时,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几何画板来精确作图,打消学生对老师说的:作图总有些误差……类似话语的质疑。

下载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数字化” “几何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语文教学数字化策略初探(5篇范文)

    课堂教学数字化策略初探 摘要:教育教学数字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将......

    少儿英语培训呈现“数字化”和“游戏化”

    阿卡索外教网,英语口语培训,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少儿英语培训呈现“数字化”和“游戏化”近日,众多少儿培训机构的校长共同探讨了中国少儿英语教学方法以及......

    几何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

    初中几何教学.

    各位老师大家好, 离吃饭还有一段时间。 我就我自己对初二几何教学的理解在此和大家 交流一次。 几何,特别是初二几何,是初中生普遍认为难学的一部分内容。 首先是初二几何为......

    几何教学 高效几何

    几何教学,高效几何 CC6507569 几何教学最重要的是发展人的思维。在学习各个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出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思维训练这方面的培养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我在几......

    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

    如今,利用计算机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已成时尚。运用多媒体,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

    数字化教学设计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学设计模板— 2 —— 3 —— 4 —— 5 — 篇二: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第3节《数字化声音编辑》教案滨城区梁才中学 苏志君一、课前准备 1、素材准备:把李明文......

    ​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

    数字化教学心得体会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融入现代化教育体系之中。它是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以黑板、粉笔、教科书为工具的教学方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