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年,我选择了当村官
那年,我选择了当村官
2009年艳阳高照的六月,我毕业了,告别了校园生活,告别了懵懂的年少时光,带着一颗还不圆润但却满腔热血的心,选择了当村官,投身到并不那么熟悉的农村工作。新的领域、新的环境,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考验。
又到了艳阳高照的夏天,转眼间三年的合同期已满,这三年时间看起来漫长,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无时无刻不在逝去。回首这三年,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页页记录纸,串连起一个关于村官的故事。在基层这个广阔的舞台,我们从稚嫩的学生娃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基层工作人员,当中少不了酸甜苦辣。
第一年,觉得农村基层的工作和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第二年,生活是绿色的,对农村的热情像正在生长的小树,越长越绿。第三年,生活是蓝色的,思想慢慢接近现实,知道基层工作不能单凭一腔热情,更需要的是工作技巧。
三年的努力,虽未令“大学生村官”成为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但志愿将青春奉献给乡村,将激情播撒在田野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已成为农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身处这样一个队伍,拥有200多名的同伴,我并不感到孤单。今后我还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书写我的另一个“三年”。
第二篇:那年我高中毕业
高考出分,哭了一批笑了一批,惨淡了一批灿烂了一批。那些难过的人以为他们是下地狱,那批高兴的人也以为他们真上了天堂了...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再SB的大学一样可以努力,再NB的大学也一样可以充斥着堕落!谁也别哭闹,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
1.一麻袋的钱上了高中,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2.高中就像校门口的公交车,坐上车,去了又回,那是又开始了一个学期;坐上车,去了不 回,就毕业了。
3.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4.抱着一张高中录取通知书来睡觉,醒来后发现通知书变成了毕业证,证明我曾经在这里睡过。
5.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你我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
6.人之将毕业 其言也善。
7.毕业了,才发现高中生确实是个好的职业。
8.母校是什么?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真当你要走的时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两天。
9.年轻的懒惰,恶梦一样埋伏在彷徨的青春里,像裸露的伤口迸发炎症然后溃烂.....10.很多年后,我们把这个夏天叫做那年夏天,但是那年夏天,我们曾笑得很美,很绚烂。
11.别离是一朵孤傲的云,下雨,让她爱上了母校的土地。
12..不说再见,因为我们后会有期。
13.今年夏天,我们将会滚蛋...或许我们会烧调自己的校服,然后再祭奠已去的校园,无论是曾经的欢笑还是泪水,都被完全的保留在天地之间,混合着落花一起埋葬,埋葬在那个无悔的夏天…
第三篇:我21岁那年读后感
《我二十一岁那年》读后感
在这样欢欢喜喜过年的日子里,总是会一反常态的想到那些令人伤感的人、亦或是令人伤
感的事。莫名的,一个熟知的名字突然在我的脑海出现——史铁生。
他又是怎样地看待生命?
“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有十二间病室,除去一号二号,其余十间我都住过”开篇的这句话刚刚映入眼帘,便深深地震撼了我。这透露出怎么的一种无奈与伤感?二十一岁,正是青春恣意舞动的年龄;二十一岁,正是梦想插翅飞翔的年龄;二十一岁,正是为未来奋斗铺路的年龄。但是,就是这样的年纪,史铁生却遭遇了不幸。在他生日的第二天,他便进入了医院。呵,浑浑噩噩的几个月,在医生、父母善意的谎言中度过,最后他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双腿残废、瘫痪的现实。命运如同一位冷静的雕塑家,也许在它眼里“残缺也是美”,厄运突降,不“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迸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我想,史铁生也是值得这样的赞美的吧!我们自己扪心自问,二十一岁的时候好,或者说现在,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不求像史铁生那般领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我们却也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我也同时在问我自己,二十一岁,我不会自己一人独立生活,我不懂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恩恩怨怨,我也同样不明白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只是在过日子罢了,一天又一天。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同样悲惨的遭遇,我会如何选择,可是,胆小的我也不敢继续
这个问题,我怕到了最后,也只是在答案下透露出一个更加懦弱的“我”。
史铁生曾经自讽“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有次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他后来又换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那一刻,我又一次为史铁生所折服。有时候我会想象他生活的痛苦,光是想象都让人难以忍受的那种痛却也没能轻易夺取他对这个世界的信心。他的许多作品,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他对生命的一种坚持,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让更多同他一样的、或许被命运抛弃的人过了下来,即使他如今与我们永别,我们也无法忘
记他代表的种坚持与果敢!
二十一岁那年的史铁生也许是悲哀的,但那只是上帝对他开的一个玩笑,在以后的几十年
里,他用自己的努力,在中国文坛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第四篇:《回忆录》那年,我高考
那年,我高考
(文/白兆晖***)
2000年,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参加了高考,并很荣幸的被选进大学的校门。尽管那时是扩招的二年,但资料显示:在同龄人中,具备大学学历的不足4%。2004年毕业后,我又荣幸的进入一所中学工作。而今蓦然回首、闭目长叹、感慨万千。不为累累硕果或是那种曲折而扼腕叹息,只为了那段全心付出的岁月,为梦想拼搏的激情而沉思。
高考,在今天被上升为一种全民行为。不仅考生参与、父母陪护,还有教育局、监察局和考试管理中心联合出动,更有公交车司机、公安民警、无线电检测人员、城管人员、医院医生等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员共同配合。
那年的高考是一种单纯的学生行为,时间比现在晚一月。是7月的6、7、8三天。一共考5门,语文、数学、英语是必考科目;文科生再加考政治、历史,理科生再加考物理、化学。前3门是早上考,后2门是下午考。
临考前那一周,自己觉的复习烦了,不想再看书,资料也太多了,不知从哪一页翻起?临阵磨刀快3分吗?有点怀疑。怕看了混淆概念。
考试前夜,我难以入睡,怕考不上自己满意的专业和学校。当时的梦想是西北大学新闻系,出来做个小报记者,为人民的利益做不屈的抗争。时正值家里收麦子,心里很急,只想着立即考完就回去帮家人收麦子,就迷迷糊糊到了天亮。
第一门语文考完就没有啥感觉。语文,主要是平时积累,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很欠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限。所以,作文不仅难以做到字通句顺、而且老是文不对题,全文也没有深刻的主题。只是按照语文老师预先教的套路套下去,保证及格分。尤如到驾校学习一样,看准几个点打方向盘就能保证蒙混过关。
接下来就是政治,拿手好戏。只要你平时多看报纸、多做题、多讨论,一定会得高分。记得那时和几个同学坐在一起,常针砭时弊、指点江山,扮演着热血青年的角色。
第二天早上考数学,这是我的强项。只记得我做题速度不紧不慢,恰到好处。除过不会做的,其余都能保证正确率很高。这
是5门课中最有把握的一门。三年高中,我把数学课本内容吃的很透。你随便问我哪一章什么内容,我都能说出来;或者你从课本上随便抽出个题,我能立即解出来并能知道这大概在那一页。
下午考历史,这是我的最强项。一路势如破竹,一气呵成。历史填空题考记忆,要学会鉴别选项,排除干扰。材料分析题一般考对史料的理解,再谈点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三天早上考英语。反正这是弱项,也是磨磨糊糊,没有感觉的。我认为只要平时常记单词,多做阅读,一定会拿下及格分的。
考完后如释重负,总感觉基本发挥了平时的实力,成功应该就在眼前。
考完那天下午,大家都迫不急待的钻进录像厅里释放压抑很久的情绪。全县城所有的录像厅、台球馆被高考完的莘莘学子抢占一空。老板见我们态度很客气,兜里鼓鼓的,那迷人的笑容似乎再告诉我们今天进银不错。
我心里轻松了许多,从此可以随意干任何事情了。回到家里,丢掉书本,立即投入到干农活中去。
20天后,大约是7月24日,可以查分数了。那时没有手机,得爬山到镇上邮电局去打电话。一个小时的山路,我用了20分钟时间赶到镇上。5块钱换了一个声音----“你的总分是621分”,我兴奋极了。当年文科二本线是581分,一本线是630分。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我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应该没有悬念。
大约是8月下旬,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邮递员直接送到我家里,还亲自点燃了一串鞭炮。当然,还强收了我50块钱,人逢喜事心情好,就权当请客一样。
10天后,也就是2000年9月6日。我和大江南北的大部分新生一样,第一次走出那座大山,来到省城西安。当时也是黝黑而略显发黄的肤色,简单不加讲究的穿着,还有眼神中透出的善良和朴实,正常人都能想象出我们生活的恶劣环境,中国还有多少亿万农村孩子和我们一样。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渴望改变命运。上大学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因为它毕竟不再与出身、门第相联系„„。
从高考到今天,10年了,我经历了不少考试,每次的重要性几乎都不亚于当年的高考。这其中的辛酸和喜悦,只有自己知道。但那年的高考,却使我告别了青春。我想从那年起,脸上更
多了一份成长的责任和不可忘记的成熟。
而今时过境迁,百废俱兴,社会进步了。高考已不再是独木桥,还有职业教育、出国留学、读民办参加自考等也是出路。社会对能力越来越重视,学历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当年考上大学的同学反而混不过一些早毕业、早进入社会,从民办大学磨练出来的同学。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混的最好的也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整个社会在用人方面趋于理性,并不是都需要从学院毕业的人才。用人单位也比较实际,杀鸡不用牛刀,往日那种盲目要求高学历支撑门面的事情近乎绝迹。只要有一技之长,你就可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三百六十行,行行要状元。
高考,只是一次检阅。人生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高考”,它不是决定你命运的唯一东西,你可以坦然面对。高考,考上了或者考不上,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从零起步,考上大学的不能自满,落榜的也不要灰心丧气。无论怎样的结局,你务必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五篇:我21岁那年读后感(范文)
《我二十一岁那年》读后感
在这样欢欢喜喜过年的日子里,总是会一反常态的想到那些令人伤感的人、亦或是令人伤
感的事。莫名的,一个熟知的名字突然在我的脑海出现——史铁生。
我想,我们应该对他都不陌生。从初中到高中,又或是大学,他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伴随着我们的读书生涯,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秋天的怀念》……至今清晰地刻在记忆深处。这不,最近再一次怀念起他的文章,一篇平淡朴实却感人至深的《我二十一岁那年》,触动了心弦。在那个与我们此刻相仿的年纪时,他是怎样地面对生活?
他又是怎样地看待生命?
“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有十二间病室,除去一号二号,其余十间我都住过”开篇的这句话刚刚映入眼帘,便深深地震撼了我。这透露出怎么的一种无奈与伤感?二十一岁,正是青春恣意舞动的年龄;二十一岁,正是梦想插翅飞翔的年龄;二十一岁,正是为未来奋斗铺路的年龄。但是,就是这样的年纪,史铁生却遭遇了不幸。在他生日的第二天,他便进入了医院。呵,浑浑噩噩的几个月,在医生、父母善意的谎言中度过,最后他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双腿残废、瘫痪的现实。命运如同一位冷静的雕塑家,也许在它眼里“残缺也是美”,厄运突降,不
啻让史铁生的青春有了天崩地裂般的毁灭。
史铁生在他的书中怒吼过,发泄过,咆哮过“整个冬天就快过去,我反倒拄着拐杖都走不到院子里去了,双腿日甚一日地麻木,肌肉无可遏制地萎缩,这才是需要发愁的”,带着病痛,他甚至一度失去了读书的兴致,想要轻生,然而正如他书中提到“二十一岁年末,双腿彻底背弃了我,我没有死,全靠友谊”,是友谊,是情谊,支撑着他勇敢地活下去。上帝收走了他一双健康的双腿,却不忘给他留下更多真贵的东西。生活,生活,生了,我们便要活下去。史铁生显然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正如他自己所说“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他离死神还
远着呢,他还有那么多值得珍惜的人。
结果我们都知道,史铁生勇敢地活了下来,即使无时无刻不在被病魔折磨。他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寄托给了书,他在文字中寻找到了另一个天地,让他可以在文字的世界中,尽情地奔跑,尽情地宣泄。记得华语文学的授奖词中这样写到“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史铁生成功了,哪怕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背影依旧比无数站立着的人更加
有力、更加坚强。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迸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我想,史铁生也是值得这样的赞美的吧!我们自己扪心自问,二十一岁的时候好,或者说现在,我们在干什么?我们不求像史铁生那般领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我们却也不及他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我也同时在问我自己,二十一岁,我不会自己一人独立生活,我不懂这世间的纷纷扰扰,恩恩怨怨,我也同样不明白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只是在过日子罢了,一天又一天。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同样悲惨的遭遇,我会如何选择,可是,胆小的我也不敢继续
这个问题,我怕到了最后,也只是在答案下透露出一个更加懦弱的“我”。
史铁生曾经自讽“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有次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他后来又换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那一刻,我又一次为史铁生所折服。有时候我会想象他生活的痛苦,光是想象都让人难以忍受的那种痛却也没能轻易夺取他对这个世界的信心。他的许多作品,透露出的更多的是他对生命的一种坚持,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让更多同他一样的、或许被命运抛弃的人过了下来,即使他如今与我们永别,我们也无法忘
记他代表的种坚持与果敢!
二十一岁那年的史铁生也许是悲哀的,但那只是上帝对他开的一个玩笑,在以后的几十年
里,他用自己的努力,在中国文坛留下了辉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