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办好农村特色学校
统一思想 振奋精神 努力办好农村特色学校
——通川区第十二中学2014年春学校工作总结
郝流文
各位老师:
大家好!2014年春季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总结大会,这次大会我的发言题目是《统一思想 振奋精神 努力办好农村特色学校》,发言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二是对本期学校的工作进行总结;三是对来期工作有一些初步的展望。
一、学校办学理念
几年前,学校生源差,校园环境差,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差,学校根据现实情况,琢磨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办学措施:那就是打造学校的“一碑三度”(“一碑”就是口碑;“三度”就是信誉度、美誉度、声誉度),建好三个团队(领导团队、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坚持走内涵式(校园文化的打造、校园活动的打造、精细化的管理)发展道路。这一基本的办学措施不会变,加强办学措施各个环节,从而为“办农村特色学校”这个办学目标服务。
学校校训是:崇德、博学、笃行、尚美
校训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今天借这个机会,在大会上给全体教师进一步诠释校训的内涵:
【崇德】“崇德”之“崇”是推崇的意思。“德”,是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质或品格。“崇德”即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这是为人之本。把它列于首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博学】:《说文》中说“博”,大通也。即宽广、广博之谓。我们要求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我们亦要求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笃行】:《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把它列为校训,强调教生必须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做到“知行合一”。
【尚美】:“尚美”之“尚”有尊崇、注重的意思。“美”蕴涵着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丰富的内容;它既是外在的、物质的,也是内在的、精神的。“尚美”不仅是人的天性,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我们尊崇全校师生要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
“崇德、博学、笃行、尚美”,就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师生共同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以清雅有序的学校管理模式,脚踏实地的办学作风,营造和雅温馨的校园书香氛围,推崇高尚品格,尊崇读书学习,培养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统一、学问思辩合—、追求真善美全面发展的儒雅学生。
二、本学期工作总结
1、“五坚持”抓德育工作,为学校发展增活力
一是坚持流动红旗制度。按照每天早上打扫,至少两次保洁的传统,学校操场教室宿舍各个区域卫生干净整洁,内务工整有序,值周检查学生会卫生部唱主角,严格斗硬实行流动红旗制度,流动红旗每周一面,文明寝室每月评比有奖励。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学生人生发展垫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坚持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个主题,组织进行国旗下思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尊师重教教育,感恩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前程理想教育等等,保障校风纯正。三是坚持活动的打造。每期至少一个大型活动,这学期主要是庆五四迎六一文艺汇演,前后近一个月时间,整体还算圆满成功,较好的提升了我校的口碑,提高了社会及家长对我校的认可度,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出了活动这强大而有效的育人形式。四是坚持周会课的开展。每周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全校上周会课,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表扬和强化,对出现的不好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指正,效果良好。学校德育处通过查资料,现场抽查周会课等多种形式确保周会课的开展。此方法将进一步推行到各村小。五是坚持学生组织的培养。小学部的少先队大队部,初中部的学生会,这两大学生组织的成员不仅是学习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楷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以帮带教”,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德育教育中坚力量。
2、“四继续”抓教学工作,为学校发展添动力
一是继续实施校本教研。为确保教研工作的实效,学校投入了专门的教研经费,确保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的教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老师教学技能和理念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继续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多名教师到成都等地参加各类培训。张泽、牟艳、柏文老师参与赛课获奖。何忠祥老师在参加通川区学科带头人比赛中被推选为达州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三是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无突出的教学事故发生。四是继续加大对教学质量的考核。交叉监考,统一阅卷,逗硬奖惩,这是抓好教学工作的一大法宝,必须继续强化。
3、“三强调”抓安全工作,为学校发展添稳定力
一是强调安全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学校举行了“防震紧急疏散演练”与“防暴疏散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树立安全无小事的安全理念。二是强调安全工作要务实。学校花费资金在沿河与重要路段安放了防溺水安全警示牌7个,包括村小都悬挂了防溺水告家长书共计7面,同时学校通过安全月报制度,建立安全台账,随时监控学校的安全,将安全工作事事落到实处。三是强调心理健康等隐形安全。如今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学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等因心理原因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4、“二保证”抓后勤工作,为学校发展给保障力
一是保证后勤不乱。后勤是学校发展的财力保证,通过各方面的监督,不乱报,不乱拿,一切按照学校财经制度办事。二是保证积极完善教学楼修建手续。教学楼的修建是学校发展的大事,更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和主阵地,因此把学校的教学楼修建放在学校的工作之首。本人尽力尽心完善学校教学楼修建的各种相关手续。
5、“一引导”抓村小工作,为学校发展增生命力
在“优秀村小”的引导下,各村主任教师的积极探索创新下,村小各方面的工作都有非常大的进步。有些工作从无到有甚至到优,比如二村小新队员的入队仪式,十一村小的学习雷锋等德育活动,都非常不错。
三、来期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教育教学研究、注重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强化教学奖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一如既往地抓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
3、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完善健全各方面的制度;
4、是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使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5、要重视工作执行力的提高。
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认真办好集中办学,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校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努力工作的方向,相信在学校的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一定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办好农村特色学校!
2014年7月3日
第二篇:统一思想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统一思想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为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在 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召开2009总结表彰暨2010年工作会议,同时召开 筹建处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不仅是对09年工作经验和优秀单位员工进行总结和表彰,查找不足,全面部署09年的各项工作,动员全体员工为实现09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议召开的很及时,也很成功。圆满的完成了会议预定的各项议程。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集团公司和 公司党政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 会战为契机,咬住节点不放松,超额完成了年初的投资计划,将生产目标,节点计划完成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处及参建单位的全体员工一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真诚的向一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体员工,以及战酷暑、斗严寒,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一年来关心和支持我处建设和发展的员工家属表示亲切的问候。
今天下午的会议,我们听取了 做的题为《凝心聚力,奋发有为,为建设文明和谐的“五型企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这个报告,简要回顾了 年的工作,既总结了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总结经验,研究探讨新对策、新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明确了2010年的具体工作任务; 处长宣读了筹建处一号文—《关于做好2009年安全工作的决定》;表彰了在三个文明建设、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了优秀参建单位及其个人;刚才 公司党委 又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对我们08年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我们09年的工作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具体的要求。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好本次会议精神和近期的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这次会议对我处2010年的建设发展、安全生产、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做了统一的安排部署。公司党委 的讲话站在 公司及 基地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我们明年的整体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的工作报告,是我们2009年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落实集团公司、化工公司的整体部署,对于号召和动员全处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团结一致、顽强拼博,全面完成2009年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事关公司发展战略、员工利益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迅速的、务实的、彻底的把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到发展建设、安全生产、改革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推动我们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
落实本次会议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讲,就是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三个责任,细化六项措施,推进一个转变,实现一个统一。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位员工都要明确2009年各项工作的奋斗目标。
落实三个责任就是要落实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发展建设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和精神文明建设责任。
细化六项措施也就是工作报告中主要抓的九个方面的工作,归结起来就是制度机制措施、精细化管理措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措施、技术创新措施、安全保障措施、企业文化建设措施等六个措施,分层次分阶段加以细化落实。
实现一个统一就是通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全体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全面建设文明和谐的“五型企业”这个大目标上来。
三、抓好近期的几项工作,为2009年的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头
1、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集团公司、化工公司、筹建处三级会议精神。
从明天开始连续三天,公司、公司将相继召开工作会议,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公司、公司、筹建处三级会议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当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定按照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不走形式、不尚空谈,确保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迅速、有序、全面发展,为全面完成2009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2、筹备好开工动员大会。
我们将在今年春季开工前召开开工动员大会,其关键议程就是签订各类目标责任书,2009年的大政方针已确定,各项目标已明确,希望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拟订各类目标管理责任书步伐,提高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层层落实责任,切实作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
3、认真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09年我们面临着工程建设和试车工作的双重压力,同时随着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安装阶段安全的压力也进一步加大,所以,在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十分庞杂而繁重,虽然施工已基本全面停工,但我们不能马放南山,要扎扎实实的做好组织、制度、计划、技术、物资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春季按时、高效的全面开工创造条件。
4、做好春节前的安全大检查工作
公司对春节前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已经做了安排,但我们首先要尽快做好自查工作,迎接 公司的检查,同时对查出的问题,要在节前整改完毕,确保在节日期间安全不出任何问题。
5、要做好节前节后的慰问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春节将至,各级党组织和工会、武保等群众组织要抓好节前节后的稳定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工会要深入基层摸清情况,认真做好节日走访慰问活动。武保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加大值班检查和巡回检查工作力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切实维护好节日期间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职工群众的生活秩序,保证广大职工群众过一个安全、文明、欢乐、祥和的节日。
岁末年初,工作千头万绪,大家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务必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实实在在地抓好这几项工作,为顺利工展2009年的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同志们:我们的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我们要有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新风貌;我们的单位是个新单位,我们要有敢为人先、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我们的事业很艰辛,我们唯有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不动摇、不退缩、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三篇:努力办好农村教育
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
2011年8月28日,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温家宝在报告中说:“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里,我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广大老师表示慰问和感谢!”温家宝站起身来庄重地向台下的教师们三鞠躬。温家宝讲话全文如下:
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提前向各位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广大老师们表示崇高敬意。这里,我就农村教育发展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
农村是社会的基础,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农村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人口众多,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必须先从农民抓起。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不懂得农民的教育学,也就不可能树立农民的教育观。无论是美国的“教育平权运动”,还是印度的“民众科学运动”,以及南美、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都是为了在广大农村和社区普及文化、卫生、科学知
识,保障社会底层民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上世纪70年代韩国开展“新村运动”,首要任务也是教育农民,即加强农民的启蒙教育与文化技术教育。发达国家早已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仍然十分重视在农村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美国至今还认为,乡村教育对美国未来的繁荣至关重要,要加大力度促进美国乡村教育发展。
中国有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农村教育发展了,农民素质提高了,就会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相反,如果农村教育跟不上,众多的人口就会成为发展的巨大压力。今天广大农村的亿万在校生,正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把农村教育办好,不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协调发展,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我国农村教育源远流长,历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是学术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人们常说:“自古寒门出俊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出自农村的寒家子弟,靠勤学苦读奋斗成才。中国农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懂得,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只要孩子有文化、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就会有奔头。
近代以来,我国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农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吾国虽自号文物之邦,男子教育,不及十分之六,女子教育,不及十分之三,其中有志无力者,颇不乏人。其故在何?国家教育不能普及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亲自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他指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一批教育界人士在河北、江苏、四川等地发起乡村教育运动,倡导“教育救国”。晏阳初先生提出“除文盲,作新民”,在河北推出“定县模式”,在四川建立乡村建设学院。这些教育先辈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躬身实践、终身投入、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农村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49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经过几次大规模扫盲,至1964年,先后有一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到本世纪初,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我国终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农村新生文盲。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优先发展的
位置,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还未达标,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还很低,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必须增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克服困难,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
二、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总量问题,也就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城市形成很大反差。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们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2000万人,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各地搞的“寄宿制”、“代管家长制”、“亲情沟通平台”等都是有效措施。但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也不平衡;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留守女童更需特殊关注等新问题不断产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配齐、配好生活和心理教师以及必要的管理人员,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鼓励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托管中心”等关爱活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总之,要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两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
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输入地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是办好寄宿制学校和村教学点。我们抓寄宿制学校已经有些年头,从实践看效果很好,有利于集中使用教育资源,也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这项工作既要常抓不懈,又要因地制宜。总的看,投入要逐步加大,规模要适当扩大,水平要尽快提高。关于村教学点的问题,也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如果因为学校撤并、上学路途遥远而使孩子们辍学,那与我们的政策方针是背道而驰的。世界各国都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学校,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如果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孩子确有需求,有的村教学点还是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这件事在山区、边远地区、牧区尤为重要。
第二,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不少农村高中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还比较普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等明显赶不上城市;办学经费紧张,“吃饭靠财政、运转靠收费、建设靠举债”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办学模式趋同,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千校一面”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突出,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大。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一要支持农村地区,特别是“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及水平,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使其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二要完善
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制定普通高中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提高财政预算拨款占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比例。要将普通高中学校债务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范围,统筹研究解决。三要推动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升学的倾向,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就业的教育。学一门技能、增加就业能力对许多农村孩子来说,既是迫切要求,也是现实选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薄弱、资源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和免学费政策有待完善,许多民族地区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仍有困难。这方面要做好五件事:一是尽快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二是建设好一批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国家将利用国债资金,支持各地根据需要改扩建符合标准的农村职业学校。三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评价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是大力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新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吸引和保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任教。
第三,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
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有利于消除贫困、减少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为每个儿童提供良好的人生开端,是关乎教育公平、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大工程,也是影响未来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大问题。但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财政投入不足,办园条件较差,师资队伍不健全,农村地区“入园难”比城市更加突出。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发展的最薄弱环节。不久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国家将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大规模增加资金投入,并带动地方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关键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财政增加投入、家庭合理分担,加快构建一个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支符合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队伍,使广大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各级各类教育普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个难题。农村教育的质量不仅直接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也是实现全民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当前,农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滞后,教育质量整体不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推进困难;教育资源配置总体上短缺,难以支撑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国家规定的课程难以全面落实;教学改革滞
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应试教育倾向很严重。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尤为迫切。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既要靠改善办学条件,又要靠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相比而言,教育教学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我们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学校制度等由来已久,有其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改变起来绝非易事,也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但要想提高教育质量,不改革肯定是不行的。我提出三个问题与大家探讨:一是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这方面,无论是在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大有文章可做。怎么改?要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也就是要搞“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要搞“全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在激烈的升学竞争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在全社会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人人都应成为有用之才。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二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它像“指挥棒”一样引导着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想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一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三是倡导教育家办学。中小学校的校长,是办学的“领头羊”。过去像张伯苓等都是教育家当中小学校长。现在,一些人把“校长”当作“官”来
当,讲究级别待遇,这种倾向必须改变。只有把中小学校长们都培养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大有希望。
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投入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要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重点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而农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农村教育投入方面,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较大幅度增加投入总量。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保证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同时,要优化投入结构,重点向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薄弱环节倾斜。要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学生人均经费的差距,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的差距。要继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帮扶,不让一名儿童因贫困而失学。国家将安排资金,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补助,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实施最好的管理,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二是完善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绩效。办教育尤其是办农村教育,既要舍得花钱,又要想办法把钱花好。不把投入机制问题解决好,再多的钱也是不够的。近些年来,我们搞了不少教育方面的工程,效果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有的地方漂亮的中小学新校舍刚建成,但生源却没有了或不够了。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大的
方向是中央政府要逐步减少各类专项性教育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教育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支配教育经费更大的自主权。当然,教育投入仍然放在教育的大盘子里,而不能挪作他用。对现有的一些专项资金要加以整合,统筹使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三是加强城乡统筹。要充分考虑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等新形势、新变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学校的布局和班级规模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地域分布等因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设置,不搞“一刀切”。既不能出现农村孩子每天跑十几里地上学的情况,也要防止县城、中心镇学校“生满为患”,出现上百人的“大班”。总之,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要整合,学校布局要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
五、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农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应该看到,农村义务教育从过去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向“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是一个重大进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县财政比较困难,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能及时拨付到位,造成农村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对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对于义务教育达不到省级统一标准的财政困难县,省级财政要负责资金补助和统筹平衡。中央财政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一步,加快探索建立“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二是切实增加学校办学活力。要逐步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政策指导、规划、拨款、信息服务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三是改进教育编制管理。教育编制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基本管理制度。现在,一些地方农村小学反映教师缺乏,一些文体类、科学类、信息技术类课程往往因为没有教师而开不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编制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教育编制是按照“生师比”来确定的,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生源下降较快、成班率较低的背景下,编制管理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办法,可以将“生师比”与“班师比”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总之,编制管理要保证农村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能因缺教师而使教学内容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四是支持农村民办教育发展。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村教育资源供给,减轻政府压力,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办学质量提高。目前我国农村民办教育发展尤为滞后,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办教育不可能是政府大包大揽。像在农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领域,民办教育其实是大有可为的,甚至有自身优势。各级政府要为城乡民办教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环境,贯彻执行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使民办教育在设立、招生、证书发放、财政补助、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法律和政策面前一视同仁,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民办教育也应该是教育家办学,真正致力于教育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六、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些较为偏僻的乡村,教师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支柱,还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小而言之,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全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小学教员的手里。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农村教师的成长。近年来,我们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一是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二是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三是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
两年达到87%。四是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据调查,绩效工资实施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明显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五是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2010年以来,中央投入20亿元,建设周转宿舍4万套。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举措,农村教师队伍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我们也要看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待遇还有待改善,教师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一要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重点为农村学校培养大批骨干教师,支持到农村学校任教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和长远发展。二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师培训,特别要加强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三要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在完善“特岗计划”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补充大批高校毕业生。四要建立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轮岗交流。五要鼓励各地建立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抓好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和农村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六要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严格按照编制正常补充合格的新教师,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健全农村教师正常退出机制,解决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七要完善激励机制。国务院很快将作出部署,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
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价值的承认,是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关键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政府务必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当作一件紧迫的大事来抓,千方百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有发展、受尊重。必须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关心农村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农村教师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倾斜,完善津补贴标准。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乡村教师的工作岗位既平凡又崇高,献身这种事业的人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有益于社会的人。我希望各位老师一定要珍惜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无私奉献。农村教育事业是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善举,不仅神圣而光荣,而且是大有可为的。人民教师应该把塑造人的灵魂、献身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一盏明灯,心甘情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要满怀爱心。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爱为师之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在教育这片沃野上,是老师的爱点燃了前行的灯盏,照亮了学生的心。当好一名农村教师,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孩子。要“以爱育爱”,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纯洁、正直、善良的心,这比灌输具体的知识更重要。每一位教师都应把学生当朋友、当亲人,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博大无私的爱与宽容献给学生。农村教师要特别注意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让农村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第三,要提高素质。“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孩子们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知识和信息来源不如城里那么丰富多样,教师更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处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这就要求各位农村教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从书本中、群众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贡献给祖国的花朵。不仅要注重言教,还要注重身教,做到德艺双馨,为人师表,“既美其道,又慎其行”,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影响学生的品行,熏陶净化学生的心灵,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第四,要教书育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既要教会学生求知,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对于农村孩
子而言,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往往是自己的梦想和全家的期望,但不应该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农村教育中尤其应该鼓励学生贴近自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民、热爱亲人,有志于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这项重大而光荣的历史责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农村所有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上好学,都能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努力办好家长学校,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几年来,我县在办好家长学校工作上在尽力做着教育纠政部门、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我县的工作在沧州市、河北省乃至全国走在了前列。这与我们局领导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远见卓识息息相关。今天特意安排我们和全县的校长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足以说明局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工委郭振有主任曾经提到我国某地一位局长随考察团去国外参观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工作,当他登上飞机时说:“我们管孩子,还用管孩子他爹妈!”到底我们用不用管孩子他爹妈?为什么管?怎么管?我们来共同探讨几个观点。
一.为什么要着力办好家长学校
现在的家庭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丰富了,孩子少了,家庭教育问题相继出现了。有的溺爱有加,要求甚少;有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沟通不多;有的树大自然直放任不管;有的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没有他的事等等。由于人们只重视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和社会教育,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缺失和缺位现象,违背了教育定律,造成教育大厦的倾斜就倾斜在孩子的身上。使得现在的青少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某高校不久前发生了一起危机事件,一个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考上大学,其父亲逼迫他六年反复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又逼迫他多年考研,入学后这个学生的精神问题显现出来。还有在我们周围一些知识分子家庭、干部家庭的孩子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的孩子患上了自闭症;有的很优秀的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找打一份好工作,但就是不找对象,在搞同性恋,等等。还有近些年来由于家长们关注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将来能不能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却不知道孩子究竟想要什么,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同时父母的教育忽视了告诉孩子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什么是人的尊严和价值。使得孩子耐挫折能力减弱,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2012年,石家庄一初二学生遭遇父母吵架闹离婚,一时想不开就离家出走。辛集市7岁男孩因受到父母的责备就离家出走。据媒体报道的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中学生自杀人数逐年增多。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是27起,2004年68起,2006年130起。2011年上海市有13名中学生自杀。有的是因为家庭矛盾,有的是因家庭教育不当,有的是深夜玩电子游戏被父母训斥后走了极端,还有的是因情感问题,患抑郁症自杀。大学生自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似乎成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严重态势,并且自杀者的学历在逐步提高。
还有的孩子因家庭教育不当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如,海南一所小学的女校长差点被儿子掐死;几年前浙江金华发生 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惨痛事件: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砸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判有期徒刑12年,这些都源于母亲的催逼教育。还有我们知道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刑事事件;西安音乐学校大三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案件;还有最近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这些事件、案件的发生令我们思考的是究竟谁杀死了谁?药家鑫父母晚上以泪洗面,白天到处奔波借钱赔偿被害人家属。记者在采访药家鑫父母时问:你们对于教育药家鑫有哪些失误的地方?他母亲说:“不该长期疏忽他的内心世界,对于他的极端叛逆,我们疏忽了,没有及时发现,有效引导,这是我们的失职。”他父亲说:“养不教,父之过啊!”我们发现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问题家长,究其根源是缺“爱”,是家长爱的缺失和爱的错位造成孩子心里不能健康发展。家长爱孩子的身体忽略了心灵,爱分数胜过爱孩子,爱面子超过爱孩子,爱私有财产忘了孩子。家长是一份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家长;家长是一份职业,是需要学习的,家长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句话说:父亲是山,母亲是水,青山绿水出秀人。
孩子的成长必可重来,若因教育的缺失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幸福。2011年暑假,我们对我县某高三的一个班的 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题目是你认为大学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是很自由的,环境优美,恋爱场所。”你为什么要上大学?有孝心的孩子说:“为报答父母,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有的孩子竟然说:“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为了面子吧!”你的理想是什么?有的女生回答:“嫁入豪门”还有的学生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作为高三的学生不算幼儿园阶段也上了12年学,竟然如此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没有自己远大的理想,这是谁的责任?家长从孩子幼儿阶段就逼着孩子好好学习,不管孩子喜不喜欢,报名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学校越到高年级越起早贪黑的做题,甚至加班补课,究竟为了什么,孩子们不知道,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甚至厌学以至辍学。那么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孩子们又缺失了什么呢?
(一)缺失了理想和人文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一个孩子所做的全部工作都是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这个人不仅有最基本意义上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且要有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财务的能力,有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能力。哈佛大学有一则校训是: “进入哈佛是为了增长知识,离开哈佛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我国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由于考试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为数不少的家长、校长和老师急功近利、重智轻德。俗话说德虚、智实、体弱、美劳空,致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出现 了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知道毕业于北大历史系范美忠老手机人称“范跑跑”,在四川地震来临之际,不顾学生,自己第一个跑到了操场而且后来说:“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还有刚才提到的出现问题的青少年,不得不引起我们家长、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的思考。
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懂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给孩子留有自由愉快的成长空间,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孩子的未来会是不相同的。很多年以前,一个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给别人放羊来维持生计,当天空中一群大雁鸣叫着飞来的时候,大儿子说:“要是我们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就一定能飞起来”。他们就是使世界第一架飞机诞生的莱特兄弟。大家知道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05年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小时候,爸爸带她到美国白宫去旅游,因为是黑人被卫兵拦住了,小赖斯用小手指着白宫的大门一字一顿的说:“等我长大了,我一定成为这幢房子的主人”。爸爸鼓励她说“孩子你要付出比白人多两倍的努力,还会落后于白人,你要付出多四倍的努力,才会和白人并驾齐驱,要付出多八倍的努力,才会超过白人。”
(二)缺失儿童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由原来的放养式变为圈养,觉得很累,家长又很烦。当老师的又觉得现在的孩子很难教很难管。家长和老师都把自己尊为“长”要求孩子惟命是从,孩子在指挥棒下被直来直去,找不到自我。其实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是一个需要尊重的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他是我们的朋友,没有尊卑之分,更不应该是两个对立的阵营。就在前些天,我们邀请“知心姐姐”讲师团和教育部的讲师团来我县讲座,主题为《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让孩子爱上学习》。在沧县实验学校有一位老太太替女儿来听讲座,散后找专家交流说“早知道该让我女儿来听听,说的太对了,她天天挖苦孩子,经常说“你怎么也不死呢”……”在李天木一所学校,一位妈妈告诉我:他孩子的同学上衣被小刀划破了,老师就认定是他干的,让他写检查,他不写,回家后妈妈也逼着他写,他终于无奈的写了。几天后真正的“凶手”落网了。可是至今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没能放下架子像孩子道歉,至今也没当众为孩子平反。这个孩子一直恨这个老师,不愿上他的课,这给孩子心灵上留下怎样的阴影啊。阿拉伯有一句谚语:大人物如果犯了错,我们整个世界都要跟着受苦。我们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可都是孩子心目中的大人物啊。这使我们越发感到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应先从校长、教师队伍抓起,不然怎么指导家长,提高家长的素质呢? 有一位专家在一所小学和学生座谈,问孩子们心中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孩子说“我希望自己有一个大房间,门很小,只有我一个人能钻进去,省的爸爸妈妈一天到晚唠叨我…….,”“我想发明一种药,让爸妈吃进去,只说好的不说坏的”
(三)缺失学习的动力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压力过大。虽然如此却认为上学是为父母上的,考试成绩好了,要什么给什么,满脸笑容;成绩差了就可能遭到“单打”甚至男女混合双打。有的父母不知道怎们说才解气:“看你就是个拽牛尾巴的料,你看看人家谁谁谁,你看你”,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这是最伤孩子自尊的,也是最忌讳的。比来比去,把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比没了。河南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对三所小学和三所初中的近万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发现50%的初中生和近70%的小学生对学习没兴趣,甚至厌学。我们说一个人只有把学习和伟大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强大的动力,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对今天的孩子将民族的责任、交给他们,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选择,张扬他们各自的长处,才是最重要的。
(四)缺失精神文化
现在的父母只关心孩子吃什么、穿什么、考多少分,排多少名,不太关心孩子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刚才我们提到犹 太人之所以以超凡的智慧纵横世界舞台,是因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秘密就掩藏在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中。在孩子稍微懂事,妈妈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宝宝亲吻圣经,告诉宝宝书是甜的。从小书就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这叫“吻甜书的意识”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惯,书橱要放在床头,如果放在床尾就会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这些习惯都使得他们成为一个爱书的民族。据统计犹太人每人每年都54本书,而我们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每人每年平均只读5.43本书。俗话说“穷不读书穷万代,富不读书富不长”
(五)缺失亲情沟通
杀了自己母亲的徐力在狱中说“长这么大没人给我讲做人,我只会做题,不会做人,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感动,我流过血,没流过泪”。我们中国的父母比较内敛,把对孩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羞于对孩子表达有的父母为了孩子更好提过高的要求,说一些杀伤力很强的话,觉得这样才是对孩子好。实际上好心办了坏事,没有读懂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沧州晚报曾经有一篇文章:一位老师在即将上课的时候街道一位妈妈的电话,说他儿子早上没吃饭,请老师给他五元钱,下课买点吃的。下课后去找这个孩子发现他正吃面包,原来妈妈怕孩子饿着买了两个面包送来了。孩子吃完后老师问他“你有什么感觉”旁边的学生喊“不饿了”。妈妈 跑这么远给你送面包你只感觉饱吗?老师这一问,孩子低下了头。这位老师随后对全班的学生说“这个世界上,不管你长到多大,不管你走多远,有一个人会永远把你装在心里,惦记你的冷暖,关心你的安危,也许你是他的骄傲,也许你是他的失望,可是他对你的爱始终不会变!这个人就是妈妈”。教室里鸦雀无声。是这位懂得教育理念,有职业责任的老师把妈妈对孩子的爱适时地传达给了孩子们,让孩子懂得感恩。无论我们的孩子现在多大,良好的沟通永远是一门艺术。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倾听、交流、沟通、对话是最为重要的。教育部党组成员郭海良同志在全国家长学校实验区工作会上说“一个不重视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一个不懂的家庭教育的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
(六)缺失成就感
中国家庭最大的问题是满意度差。不为孩子得到而欢呼,只为失去而遗憾,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父母的责怪谩骂声中消失殆尽。据专家调查“如果爸妈给你一样东西,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60%之多的孩子回答是“肯定”。一位好老师好家长懂得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为她的点滴进步而喝彩,你说他是龙他就能腾空,你说他是猪,就会趴在地上打呼噜。当然爱孩子不是溺爱,把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要“严重有爱”“爱中有严”,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 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溺爱、姑息、迁就孩子只能毁了他的未来。我们深信着力于未成年人良好品德和社会生存能力的教育一定是好的教育。
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事实求是地说,目前经济体制、分配方式、思想观念、文化传播的多元化,给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很不协调,处于一种学校要求严、家庭管教松、社会约束差的状况。学习教育呈现出单打独斗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多次下文,要求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2004年2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中央八号文中明确指出:“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2004年全国妇联、教育部又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网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担负起这一光荣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两个关键词“责任”和“政治任务”赋予我们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者义不容 辞的职责。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是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为了推进素质,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各级党政领导都有责任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部门更要承担起指导和组织家庭教育的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了这个问题。这些文件和领导讲话让我们认识到,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是我们教育部门和中小学义不容辞的责任,确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明确了家长学校的任务,我们责无旁贷,这也是我们开展家长学校工作的政策依据。
二、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1、统一思想,排除干扰,明确责任
作为我们,各级校长,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人,是引领者和指挥者。我们的老师是家庭教育的传承者,作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承载者。尽管我县在认真执行国家、省市的文件,努力推动家长学校工作,但我县的工作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的校长仍然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自己的事,学校教育抓好了,学生就会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可有可无。有的家长更认为教育孩子是你学校的事,我没必要学什么。今年家 长学校招生期间,有的家长打来电话反映出一部分家长的这一想法。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家长学校工作是香油另加一勺的工作,有怠慢情绪表面上暂时大家都省劲了。这些都是认识上的干扰,如果这样坚持下去,家庭教育不搞好,违背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规律,学习哦啊教育是很难搞好,日积月累会出现大的问题。到那时家长更加不理解学校,找学校和老师的麻烦,弄得很难收场。本来应该是同盟军发到成了对立面。在我县有些乡镇和学校认识很到位,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工作,除了适时对家长的培训外,还组织老师们进行大家访活动,出彼此能了解孩子情况外,还能做到送教下乡。学校举办一些活动都邀请家长参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通过与家长心灵之间的碰撞转变了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增进了家长和学校之间、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充分利用家长这支不在编的教师队伍的有利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不费劲,反倒省劲了。如有的学校统一校服,学校一说家长们就主动把款给收起来了,学校门前道路不平,家长们自发的组织起来把路铺平,有的给学校捐赠几十台计算机,有的给学生捐校服,有的捐资建学校。兴济镇冀春小学今年所有的家长都报名参加家长学校学习,这与平时学校与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和学校扎扎实实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家长信任校长,相信老师。所以我们要统一思想,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积极地耐心的做好家长 的思想工作,转变落后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发展现代家庭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明确目标,以点带面,发回试点学校的引领作用。我县现有实际示范性家长学校46所,省级示范校8所。国家示范校一所。这些学校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这些示范校在我县骑着示范引领作用,必将带动我县家长学校工作逐步推进,最后达到全面铺开的局面。
3、培养骨干,送教下乡,建立家长学校师资培训体系。现在我县通过素质比赛选拔出8名热爱家教事业,教学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他们在各乡镇学校起着骨干带头作用。有的在学校间互相聘请讲座,有的跨乡镇聘请志愿者讲座,这样逐步带动班主任教师进行班级授课,有外聘专家举行大型讲座发展到按照教学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授课的模式。各学校除参加县统一组织的师资培训外,各乡镇也要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培训,让我们教师队伍真正能担负起培训家长的这一重要任务。
4、用好教材,教研先行,提高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 我省家长学校的教材,根据“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教育理念以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二十一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对话、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入手编写的,共十二本,包括从幼儿园到初中三年级共十二个年级,每本教材都 配有家庭教育系列光盘,还有每年42期的家庭教育周刊。还有每周河北少儿频道成长栏目的电视家长学校,春泥网上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属于成人教育除在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培训外,更需要引导家长自学,充分利用好教材。还要指导家长阅读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读物,通过开展亲子共创学习型家庭等活动,提倡人人爱学习,形成好学向上的家庭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今年10月份与教材配套的参考资料将发行编印出版,这将成为广大教师授课的好帮手。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参与优质课评选活动,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5、广泛宣传,下大力度着力做好家长学校招生工作。招生工作不能是省略号,不能抄近道,不能节能减排。也不能有破折号,掉头转向,或夹带私货。要按照招生工作程序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各学校要和家长见面,把开办家长学校的政策依据、性质和目的讲清楚,耐心解答家长们的各种疑虑,家长学校适当收取教材费,不是乱收费,是国家在给与补贴的基础上,降低了收费标准,只是收取教材成本费。有的学校不按程序进行招生,让学生告诉家长交钱买书,不买书不让上学,或者打着家长学校的名义进行其他商业行为,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同志们,因为家庭教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底色,只要父母小的改变,孩子就会大大不同。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教育事业稳步向前,让我们坚定信心,承担重责,为了成就孩子的一生共同努力。2013、8、18 15
第五篇:如何办好农村幼儿园
如何办好农村幼儿园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人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许多农村年青人由于吃了没有知识的亏,于是就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特别重视。许多年青人自己在街上做生意,却让自己的父母到城里租房子侍候孩子,让孩子到城里幼儿园读书,于是又一轮新的“城里留守孩子”出现了,在农村生活了多年的父母却又到城里开始新的生活。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产生了怀疑。那么,如何留住幼儿,切实开展好幼儿教育,办好农村幼儿园呢?
首先,我认为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使用。首先得具备相应的条件,诸如游戏场所、滑梯、转盘等儿童喜欢的玩具、别具特色的教室、寝室、等硬件,以及卫生、消防和安全设施。不要舍不得花钱,也不要怕欠钱,幼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眼光放远点。只要条件好了,家长满意了,就不会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了,比起一个幼儿在城里的开销,农村开销要少得多,权衡利弊,家长就会把孩子送到农村幼儿园。
其次,要建设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学校育人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工作联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必须做到教有所长。创建特色学校没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指学校教师的群体特长,是他们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这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真正财富。
第三,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目前的幼儿园一般有三类:一是公办幼儿园,皇帝女儿不愁嫁;二是以价格竞争的幼儿园,市场准入门槛低;三是民办特色幼儿园,多数以双语教学为特色,虽然大多数双语教学只不过是一种广告名称形式而已,根本起不了多大效果,但是奇怪的是,很多家长都是冲着这个名称送孩子来的。
幼儿园特色不是由口号、标语、广告堆砌起来的.它融化在幼儿园上下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教育教学每个环节中。幼儿园一方面必须注重向内挖潜,提高办园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市场营销,不断升华自我。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为此,幼儿园要善于从社会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倾听家长的心声,及时了解教育“市场”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宣传、召开推介会(如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要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去引导家长的需求,将幼儿同特色所蕴含的价值、文化、理念在实施、传播的过程中与其消费者——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促进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四,应该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学生不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说明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是幼教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如教会幼儿“写字会握笔,看书有距离”,强调幼儿读书写字的正确方法和保护视力;唱歌强调正确发音、跳舞强调姿势,正确活动身体各个部位;注重幼儿个人卫生、幼儿大小便后要洗手等等,在幼儿各项活动中重视良好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不要把农村幼儿园办成托儿所,要科学施教,提高幼教质量,要为农村义务教育打好基础。
最后,细致的保育工作确保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园内要有完善的卫生保健常规管理制度,新入园幼儿需持体检合格表入园,定期请保健医生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监测,每日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多种措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免疫能力。每天应该按时做好园内清洁卫生工作,按时开关幼儿活动室门窗,确保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光线充足;每周用消毒物品对午睡室、活动室、毛巾等进行消毒,加强晨午检查工作,切实落实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厨房工作,食堂布局合理、清洁卫生,精心为幼儿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注重幼儿营养搭配,保证食品的多样性、丰富性,幼儿食品定点、定人、索证采购,保健员坚持每周向家长公布食谱,做好营养分析,保证幼儿的营养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食物,以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了幼儿健康成长。
办好农村幼儿园,促进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又好又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局。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寻求办好农村幼儿园的有效途径。
要保证孩子的安全——让家长放心; 要让孩子喜欢幼儿园——让孩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