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的教学观
第二节 对比预设与生成看新的课程教学观
课程教学观决定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的课程观、教学观,其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往往不同。在教案的反思与再研究中,我们可以对照预设与生成的一致程度,反思我们的课程、教学观,调整修正我们的基本观念。
一、我的教案预设体现什么样的教学观
(一)教学观的基本类别
当前,中小学教师持有的教学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一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观,集中体现为:(1)以讲台为中心,旨在同步教学的古典式配置,是典型的教师中心的教学;(2)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中心,严格执行教科书内容;(3)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其中,源于学生的问题与提问的对话,几乎是变相的不能容忍的。
这种教学观下,教师与学生是不平等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换言之,在这种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以专家的姿态,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与理论强制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记忆背诵这些现成的知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的教学观,主张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学观关注课堂中的师生生态的平衡,期望师生在 认知、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获得发展,期望师生在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达到理想状态。
(二)不同的教案预设往往体现着不同的教学观念
不同的教学观,必然造就不同的教案预设,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教案设计者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小学周长的教案设计时,教科书是这样呈现有关内容的:
教科书首先呈现八张图形,这里面既有规则图形也有不规则图形,既有生活中的图形,又有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通过八张图这样一个简单的情境直接引出周长的概念,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教科书借助情境图向大家展示了三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图形周长的画面,这样的呈现方式背后的意思是想让学生学会不同的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经历动手测量的过程,感知数学的美。
一位小学教师是这样理解这节课的教案设计的 ①:
原来的《大纲》下的教科书没有叶子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直接导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而现在的新教科书一开始并没有这个公式,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动手测量计算。然后在慢慢的练习中逐步感受这个公式的简明性。我觉得改动稍微大了一点点,如果保留老教科书上一些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散到生活中会好一点,这会更应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我认为,可以保留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八张图片、定义、小组讨论这个过程我觉得挺好的。如果再在前面加上一个生活中的情境,然后把周长的含义提前,而后再出现这八张图片和学生讨论的各种方法。应该把这个周长的公式拿出来放到周长定义之前。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把公式拿出来的话,很多学生虽然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了图形的周长,但是,他就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最简便了。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科书(及其课程标准)的真正意图,这里的周长概念,其实是期望学生“从一般化的不规则图形引入周长,并在学生具体的操作活动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而 颠倒了学习活动与周长定义的顺序,误解了教科书的设计意图,究其原因,在于这位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停留在知识传授、“周长的概念就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学生理解”。
二、我的教案预设体现了怎样的课程教科书观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不同的课程教科书观,教案的设计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教师风格、设计理念,例如 ②:
在“课程是知识”的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下,课程、教科书体系应该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组织,课程、教科书内容从相应的学科中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精心选择,因而,应该“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在“课程是经验”的课程观下,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即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程也不是把知识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的方式。因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与学习者的经验相联系,课程要遵守学习者的心理序列进行设计,反对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组织课程、教科书体系。
在“课程是活动”的课程观下,课程是人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种课程观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学习者以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现课程的作用,提倡教、学、做三种因素的有机统一。
例如,不同的教科书设计风格往往体现了不同的课程教科书观:
【案例呈现】 对平行四边形不同的 教科书 呈现方式对比 ③
教科书呈现方式 1 :罗列学生以前曾经学过关于四边形的一些例子,例如………;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含义)以及有关概念的说明;提供一些旨在复习相关概念的例题、练习。
教科书呈现方式 2 :提供一个有挑战性问题情境(数学的或有现实背景的),或者 一个有趣的游戏、可以动手操作的活动(如,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做成的活动衣架)。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平行四边形”;列举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实例;提出若干供学生思考、交流的问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等活动去获得“平行四边形”关键特征(定义);叙述平行四边形的含义与相关概念。
显然,前者是以一种“范本”的形式出现的:直接向学生呈现“平行四边形”的含义(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一些旨在熟悉这些概念的例题、和用于模仿例题的习题;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如何识别平行四边形以及进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后者则主要向学生提供了若干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趣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求解的经历,思维空间,概念的本质属性。用意在于:首先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怎样产生的”、让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动手操纵、归纳与概括,思考与交流等)去获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含义,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认识新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一般能力。
因而,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们必须反思,我们设计出来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吗?其优缺点如何?符合学生实际的这种设计方案属于哪种理念?例如,一、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为什么要强调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呢?我们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式的基本要求主要通过组织研制、发布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质量监控来实现的。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具体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中小学教育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以及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研制并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根据实验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于2011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行性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进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使用情况的大面积调研,拟于近两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主要通过各学科课程标准来体现的。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人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民素质达到国家期望要求的重要保障。
(二)中小学教学存在着严重忽视课程标准的倾向
走进中小学,会发现实际左右着教学的是教材(含教辅材料)和考纲,也就是说教材和考纲成了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实依据。
一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应该说根据新课标开发的各学科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人类文明成果,其编排体例、内容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目前,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了小学9个学科100套教材、初中17个学科107套教材、普通高中18个学科68套教材,建构了高水平、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体系。这些教材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和中小学校多样化的需要。但是,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材专家开发的各学科教材难以同特定的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相适应。仅依据某个版本的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容易造成儿童学习内容的单调、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脱节;容易把某种教科书视为定论,学生的学只是围绕感知、理解和记诵某种教科书而展开,形成重复训练、死记硬背倾向;容易养成教师对现成教科书的被动依赖性,影响其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能力,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的发展,以至于某些课程如研究性学习没有了统一的教材,就不知如何指导。部分教师学科素养不足,与对教材的过度依赖不无关系。
二是按照考纲逐一教学“考点”。依据考纲规定的考点进行教学,不只在初中、高中毕业办复习教学很突出,而且在起始年级已经表现出来,某些初高中起始年级教学就按考点要求进行一步到位的训练。各类考试机构组织编印的考纲,其水平不一姑且不论,即使水平都是不错的,它也不能做到与课程标准完全对应,保持一致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是很难通过某次统一的书面考试所能衡量的,一般也就不会列入“考点”。依据这样的“考点”进行教学,就大大窄化了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我们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依据“考点”,进行一步到位式的训练,还常常割裂了认知学习与动手实践(实验)、情感态度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背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对教材和考纲的过度依赖,各学科课程标准被搁置一边,造成了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研究工作的盲目性,造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偏差,甚至还造成了教学改革方向的偏离,需要认真加以纠正。
二、内涵
中小学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其核心问题有这样四个方面:“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本世纪印发的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对上述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都有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新课标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的意见和要求,明确教学要到哪里去,要教什么、学什么,要怎样教、怎样学,要怎样检测学生、怎样评价和改进教学,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关于教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价值定位所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教学园地上前行,首要的是找准自己的方位,否则将站位不高,停留在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的教学活动上,甚至迷失方向;给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建立坐标,否则站位不准,边界不清,跑到“他者”的领地添乱,做无用功。
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如小学英语、高中技术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不知这些课究竟要干什么。如不少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电脑操作、上网,结果某些技术操作学会了,但因为不去使用,也缺乏使用的意识与机会,学生很快遗忘了。清华大学附中李冬梅老师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始终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问题:我能用信息技术做什么。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得自己找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得想办法克服,也就练就了意志力,培养了技术思维和想象力,常常在产品开发上有了自己的想法。技术操作学习也蕴含其中。这样的信息技术课有了多方面的收益。
原有课程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已有的起点和归宿上,同样有一个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调整站位,向新的高度和深度迈进的问题。如语文识字教学,改革开放之初,强调遵循汉字规律识字,或集中识字或随文识字,反对机械记诵;后来强调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重视母语教学,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只是要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还有一个在写字与书法教育中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前言”及“课程目标”部分,集中阐述了关于教学的价值定位问题。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语文教学聚焦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很值得深究。可以讲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每个人不能不去想,又永远没有最终的、令大家都十分满意的答案。数学课程提出“四基”目标,其内涵及彼此关系如何,也是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不断体认,加深理解。再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原有的十个方面的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且以命题的方式加以表述,安排在显目的位置,要求生物学教学要重点地引导学生这些“重要概念”,而不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初中动植物学“知识碎片”的了解以及生理卫生常识的积累上。这些都是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课程各学科教学都强调不能简单传授知识,而要注重能力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价值定位上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在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有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知识中心说。认为知识技能是载体,是核心,其它是附属性的,特别是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成。持这种观点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不自觉,放任自流,以及知识学习的意义丧失、机械学习。二是“三维”说。认为三者是个整体,是三个不同的角度看教学。但在实践中常常分开表述,某些目标也不容易表述清楚,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表述不清,课堂教学中常常“贴标签”。
三是“层次”说。认为知识的表层是信息、符合、术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特定的程序、规则、方法,这是中间层(中介);进一步体认到蕴藏在术语、规则中,人们在知识探索过程在积淀的各种思想情感与价值,则是知识的深层结构。还有学者将教学目标内容分为事实、概念、方法、价值等四个层面。
无论怎样的理解,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价值的培养都应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境界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看教学价值定位是否准确,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并且,这些更为重要的目标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向深度前行、不断提升理解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通常是缓慢的,又是十分有价值的。过分强调高效课堂,当堂检测,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极易导致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识记与初步理解,对高层次认知能力、内在精神品质的遗忘,看似高效,实为短浅,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二)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中小学课堂到底该教什么?中小学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交织着各种矛盾、利益与价值的冲突,同时也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水平直接相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有关调研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素养方面明显不足,离开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习题集、测验试卷,就不知道让学生练什么;甚至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知道如何解题。
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不只是在职前专业学习中积累的,也是在职岗位研修中不断充实、丰富起来的。在岗研修不同于职前学习,需要根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从教学的价值定位出发,在深入钻研,力求准确挖掘所教学科知识的内核、结构、关联和丰富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避免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等,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国家意志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需求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提升国民素养的需要,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侧重对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共同学习的内容要点作了规定,课堂教学必须予以充分的保证。如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136篇(段),主要是诗歌,也包括论语、孟子、庄子、礼记中的部分篇章,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儿童形成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对其重要价值,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意更改。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还要有一个与当地经济文化背景、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儿童发展的水平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充实,为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设选修课。如语文教学补充乡土文学内容,进一步充实国学学习内容,以母爱、春天、月光等为主题,集古今中外名篇,组织开展诵读活动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校本化实施不是随意的,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精心加工,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是固化教材与动态开放的教学资源的关系。学科专家与学科教育专家、中小学骨干教师编写,经过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基本的教学质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中小学教材也有许多弊端:它使教学内容固定化,即使修订也有一个较长的周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本来就要求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固化的教材缺陷是很明显的。再如外语会话题材,教材中的话题很可能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脱离,孩子在课堂上的会话也就难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受篇幅限制,一本教材容量是有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开放的、活化的、多样的教学资源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譬如语文课程,仅读单一的教科书,学生可能学不好语文,必须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儿童学好基本篇目,还要推荐一定数量的自主阅读篇目,包括必读与选读篇目,不断丰富儿童的语文学习内容。有一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一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降低阅读起始要求,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其改革的力度较大。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发展很快,中小学教学既要保留必要的经典内容,还要及时、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每个教师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库,从单
一、固定的教教材中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会与儿童一起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三是核心观念与具体知识点的关系。课标(大纲)总会列出许多知识点。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列出初中学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292个,实验实习项目51个,另外还有19个演示项目。知识要点具体到“合理灌溉”“花序”“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尿的排出”等等常识。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炼出生物学科9个专题内容。专题下设若干内容要点,9个专题共30个要点。要点下设“具体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30个要点共有105个“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要点如“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等等,比过去的知识点少了很多。而教材正是根据这些知识点开发并利用相关素材编写的,考试也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于是日常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梳理,进行知识点的逐一过关。知识点过关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其实,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有人把它分成经验水平、概念水平、方法水平、思想价值水平等。2011年底,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从每个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概念”,明确要求教师在有关内容教学中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美国国家理事会2010年发布的《科学教育的框架》将科学教育的内容锁定在更少、更高、更清楚的“科学和工程内部以及交叉部分的有限的几个核心观念”上。这些核心观念对于多种科学或者工程学学科都有广泛的意义,或者说它是某一门单独学科关键性的组织性概念;它为理解或调查更复杂的想法或者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关键的工具;它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历相联系或者与要求科学或科技知识的社会的个人的关心的问题相联系;它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各个年级之间随着复杂度和深度的增加它应该是可以被教授的学习的。如生命科学方面的核心观念4个:
——有机体有对它们生命发展、成长和繁殖有利的结构和功能(从分子学到有机体、结构和过程)
——有机体有传递一代到另一代的机制和进程(遗传—继承或特征的变异)
——有机体和特定的有机体群从它们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资源,环境包括其他的有机体和物质的因素(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能量和动力)
——生物进化解释了物种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显然,这些核心观念及相应的问题引导既不同于关于若干自然与生命现象的罗列、标识而日积月累的常识,也不同于对这些现象的分类、排列、抽象所形成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更为上位的思考,是对物质与生命世界发生与发展机制的整体性描述与揭示。正是这些核心观念内化为人的素质,影响着人的一生。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梳理上,还要梳理知识结构,理清内在联系,并把握蕴藏在知识结构的学科思想。要根据核心观点对知识点作必要的取舍,并善于揭示知识点与核心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
1.教学方式必须同教学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相适应
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必须同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性与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不能只搞一种方式、一个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完全被废除。如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因为思想感情不只是通过文字,而且借助语气、音调、重音及说话者的表情动作表达出来。思想感情不只是从文中看出来,还要读中体悟,“吃”到心中,变成血肉。注重写字书法,从描红、仿影、临摹,到写碑写贴,每天大楷一张,小楷四行到半页,天天练,雷打不动。久而久之,养成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终身受益。组织对对子,有《声律启蒙》教材。凡能对上等对子者,其人之思想必通贯而有条理。这些都值得今天的语文教学借鉴。新课标也吸收不少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初任教师每一种教学方式及其理念,都需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细化其实施环节、步骤及其变通方式。如讨论,需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序列,从具体细节问题的分析入手,到分析关系性问题,再到所有问题的总结;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发言,学会倾听、求同存异;还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如校准,不偏离主题,阐明、举例、总结、点评、证实、引导举出证据等等。即使是讲授,也要花一翻功夫。没有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谈不上变通,更谈不上形成教学艺术。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有个美国人创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免费授课。该项目最早给他亲戚的孩子在线视频授课,后来向周围蔓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使教育活动游戏化,引入游戏中的满分过关理念;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在线学习;采取了反转式教学,儿童在家上网学习,到学校做作业、与同学讨论或接受教师辅导。
目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问题多了,思维活跃了,教师一时束手无策,难以应对,这对教师充分备课、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需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建立平等合作关系;三是要求控制班级学额,建立课堂教学新秩序;四是教学时间紧张,需要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五是有必要的教学活动设施作保证等等。这需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因为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系统改革
教学评价关注的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这样的程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课程内容部分,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学习要求,如“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等等;二是关于评价的建议。如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从七个方面逐一阐述评价建议。关于基础知识的评价注意“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关于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要对的学习过程及其表现作记录,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与他人合作交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等。要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不能简单地排名次,而是对学业水平及其有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改进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要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第二篇:走进新课程转变教学观
走进新课程转变教学观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学肖勇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树立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师生平等观、教育创新观、全面评价观等理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观
新课程改革现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学观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观,确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一、大语文教育观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只是“一杯水”,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如果不能理解新的大课程观,也就割断了“一杯水”和“江河湖海”的密切关联。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科书去 1
教,要体现大课程观,而不是去教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二、师生平等观
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
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将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
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做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三、教育创新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
行创造。”[1]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2]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全面评价观
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呼唤新的评价标准。
(1)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
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现由单一化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转变。要适当限制终端性评价,重视即时即地的过程性评价,因为有些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很难进行量化的终结评价。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要用新的课程标准来全面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质量。应该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能力、情感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我们新课程中的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需要评价时再做评价。评价不是要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隔阂,它并不是冷冰冰的,无情的,也不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而是各方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评价的过程中是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它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这些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教
师和家长对学生成长的关心,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关心等方面。教师在面对评价时,应始终心怀学生,始终对学生满怀期望,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着想,而不是为了学校对老师的考核而评价,更不是为了多得奖金而评价,我们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在这个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多重的关系,教师的角色也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需要随时发生变化。在学生之间的评价方面,评价也应是诚心的,而不是为了竞争,淘汰别人而进行的评价,是一种友情,是一种关心,是一种支持,是一种基于共同进步基础之上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充满关切之情的,这是不用多说的。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各个评价者对学生的评价是以爱为基础的,这样换来的也就是学生对每个评价者的感激。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过程,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全新的角色、全新的理念、崭新的教法与学生的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共建语文学习的广阔舞台,让全新的语文教学植根于课堂教学,让语文的教与学绽放出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31.
第三篇: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读完《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后,这本书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所得所思如下: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而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层次上进行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和谈资,共同生成和创造文本,构建知识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体验以人为本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一方面让他们在反思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建立学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是人,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人看,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毕竟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或者都芬芳,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探究是永无停止的,尤其在当今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要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只有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
第四篇:新课程评价观
新课程评价观
一、原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评价观念上,评价就是一种检测,通过评价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重在对知识结果的评价,忽略了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2、在评价内容上,侧重于统一编写的偏、难、繁、旧的教材内容的掌握和检测,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评价的形式上,以卷面考试为主,以一卷定成绩为主,忽略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淡化了评价的教育功能;
4、在评价的主客体上,强调学生被动接受评价,忽略学生自我评价的巨大作用。这种评价带来的弊端便是教师教无灵性,学生学无自主,更谈不上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潜能开发。
二、新课程的评价观
评价与考试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评价是学生自身成长与社会认可的界面,特别是终结性的甄别评价是人才培养和人才选用的接口。新课程学生评价观是
1、注重激励性,把评价作为学生向前进步的动力,而不仅在于衡量学习成绩的好坏。
2、注重自主性,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人,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负责,使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
3、注重综合性,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的才能的舞台,而不是单求书本知识,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的融通,考虑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意志和情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4、注重实践性,评价要更好地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在操作、实验、观察、考察、收集处理信息、参与低层次社会事务中去获得真知,明白道理。
5、注重全程性,评价要贯彻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不仅要关注期末,更要关注平时,仅以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成绩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
6、注重开放性,包括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和评价主体的开放性,要使评价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教师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延伸。
六维度评价高中生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各个维度之下又包含数项具体评价指标项目。如道德品质维度中包含了是非观、荣辱观、集体观、诚信度四项评价指标。公民素养分热爱祖国、社会责任、遵纪守法、文明习惯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学习效果。交流与合作包括表达能力、倾听习惯、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包括生活方式、体能、情绪与意志。审美与表现包括感受美与表达美两方面。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九条 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五篇: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观念是教学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引发出来的。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行中,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观念。
一、正确处理教学与教材的关系
本次课程改革是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要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与新教材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教材”规范了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传统的教材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教材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教材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教材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的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教材提出任何调整和改变。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来看,教师只是既定教材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教材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教材所倡导的教学观,这种观念意味着,教材是“圣经”,教学被“圣经”控制着,彼此机械地发生关系,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走向繁、难、偏、旧,搞题海战术,教学水平无法正常进插,也不可能有所突破。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的教材已不再是“本本教材”,而是“体验教材”,是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教材。这就意味着教材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的内容和意义都有自身的解读,从而对教材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使之成为“自己的教材”。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教材,而是教材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教材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教材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这就意味着教材的重大变革,只有这样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教材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
二、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与学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
中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有机的统一。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气氛状态两年方面,教学中同时存在着师生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回路,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气氛因素和积极作用,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使气氛民主化,绝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应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新的术语是: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师生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交流。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正确处理教学中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所谓教学结论,是指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毫无疑问,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
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不是取决于教师的反复讲解,而是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展开程度和学生自主求知活动的质量,物理学习对逻辑思维及推理的要求较高,物理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认识加工、思维消化,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被学生接受,并纳入其认知结构中,对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物理实验,应放开让学生参与探索过程,让其动手、动脑、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质疑,从中体会原理,领会实质,享受动手、动脑、亲身探究的乐趣,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探究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传统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样使人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物理教学同样如此,应处处让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如在教“焦耳定律”时,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可讲述焦耳坚持了长达40年的实验探究才得出这个规律。使学生明白每一项科学的发现,物理规律的形成都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是科学家们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又如
在教“地磁场”这一节,我国南宋学者沈括发现磁偏角比西方哥仑布早了四百多年,从而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在科学的某些领域在古代优先于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操等等。
总之,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形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对育人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