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

时间:2019-05-13 03:4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

第一篇: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

感悟小学数学教学在课改中的变化

——李东方

李东方,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2005年6月参加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2015年3月在吴志斌校长带领下,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的为期一周的全国区域课改培训会。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进行了分班式体验培训,真正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培训结束后,我积极投身于课改当中,除了在培训中接触到的最新观念之外,我还经常观摩其他老师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及时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回顾一年的课改历程,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收获的更多。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在课改中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数学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创新,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练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从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和自我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解题的过程中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判断。

一、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环节应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听讲、示范——模仿;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小学数学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堂引进小组讨论,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加学生知识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参与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为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个相当好的机会。小组讨论学习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组交流;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作为参与者深入各组交流,善于交流的小组及时作出表场,从而提高小组讨论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和展示结果,组织评讲。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将五花八门的想法进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以后的路还很长,我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为今后的课改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二篇: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

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实验学校 倪月霞

【摘 要】互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思维等能力,具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注重师生交流、合作,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首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互动交流。互动教学赋予新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如何创设各种活动,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全体学生参与;改变“填鸭式”、“满堂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数学教学过程必需体现创新,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练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从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和自我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解题的过程中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判断。而互动式教学就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的环境、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空间以及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打下基础,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环节应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听讲、示范——模仿;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课堂引进小组讨论,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加学生知识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参与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为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个相当好的机会。小组讨论学习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组交流;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作为参与者深入各组交流,善于交流的小组及时作出表场,从而提高小组讨论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和展示结果,组织评讲。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将五花八门的想法进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回家作业引进“学已仿照,举一反三”

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至少可以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进而激发他们我学数学,学好数学,我快乐。下面是一些学生写的几道仿照题,可能有些幼稚,但我觉得这些学生已经在用数学了,我感到很欣慰。

1.我们有一个梯形花园,上底是5米,下底是7米,花园的面积是70平方米,现在我们想知道上底到下底的距离是多少米?

2.五(1)班有48位同学,按一、二、三、一、二、三、、、、、、报数,到陈小明应报多少?

3.今天,妈妈带我去买菜。每千克青菜2.5元,买了3.5千克,我们付10元够吗? 学生通过观察、收集信息、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并用“数学眼光”分析生活实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它,就不死记硬背课本现有的概念、公式,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了,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并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难道不是一举多得吗?

生活实例很多,如果有效地选择数学信息,就培养了学生观察、收集、分析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呢?我们认为,学已仿照就是一种较好地表达数学信息的媒介,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相互讨论甚至质疑争辩学已仿照中的内容,从而更加举一反三,明辨是非,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对象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实现。

通过学已仿照,学生还可以知道哪些内容是会,哪些内容还需要老师再讲的,这样可以及时的捕捉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师自生的素质。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观察等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哪些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不好,须及时改进。

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实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注重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讲授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索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思维交替,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互动式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间互动学习的过程,以及重视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已见,放开了学生思维的翅膀,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

第三篇:课改十年数学教学感悟

课改十年数学教学感悟

把握课改理念,实现教学生活化

临渭区辛市镇沙王小学

孟宏进

把握课改理念,实现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标实验教材与原编教材相比,更加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更重视题材的现实性、综合性,扩展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教师可支配因素增多,教材把握弹性更大。怎样用好教材,更有效地“用教材教”,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一直是笔者近几年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下面就笔者自己的实践和总结谈三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让教材鲜活起来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价值取向。

1、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觉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例如学习“笔算两位乘一位数”时,我创设了一个买东西的情境:马上秋游了,班上准备买3件矿泉水,每件14元,应付多少钱?老现当售货员,请学生上来买水付钱,并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很多学生在口头表述中体现了10元×3=30元,4元×3=12元,30元+12元=42元这一过程。学生在无意识中运用了逐位相乘的方法,只需一语点破,便突破了笔算乘法的关键。又如“基数与序数”,教材呈现的是人物排队购票的情境图,但小学一年级学生几乎没有这样的经验。我教学时让学生自己排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解决一些问题:如自己排第几,自己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等等。这样,游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将枯燥的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的玩耍之中。

2、寻找生活原型,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具体起来。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要求学生到超市去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我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板书一些商品价格。如肥皂1.60元,橡皮擦2.00,弹子0.25元,橡皮筋0.05元等。然后提出问题:⑴在这些标价中,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⑵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而商品的价格没有改变。“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找到了原型,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对小数的性质有了初步感知。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为自己的成就而自信。

3、回归生活,是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后,设计了三个实践活动:一是在操场上指出自己家的方向;二是带学生从学校走到体育场,设计一个路线图;三是让学生为一名问路的人指路。活动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投入,并且还有许多新发现,如有学生在为别人指路时,不仅用到教材中的东、南、西、北等方位词语,而且还用到前行、左拐、右拐等生动有效的生活用语。

二、实践操作,让教材灵动起来

数学学习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注重实践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构建过程的有效途径。

1、图片内容动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具体存在。例如“11-20各数的认识”,教材呈现了一幅公路上行人和车辆的情景图。我在教学时,用摄像机将某一交通路口1分钟内通过的车辆摄制下来,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数一数1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数。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这一任务,数数能力和统计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又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呈现的是一幅羊群情境图。我教学时带学生数校园里树的棵数和楼梯的台阶数,学生很有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2、实验操作动起来,通过“做中学”,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知识的成就感。例如五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量长、宽均为20cm,向容器中倒入5.5L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为了让学生理解上升部分水的体积等于苹果的体积,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些规则与不规则的物体分别放入一个装有水的量杯中,观察水面的上升情况,并思考“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后,再来解答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3、数学实践动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例如:在二年级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五年级的团体操训练,当时体育教师把学生分成了5个组,每组有3人做基本动作练习。回到教室后,老师提问:你能在1分钟内算出五年级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训练吗?1分钟过去,全班学生都叫:“连加算式太长,根本完成不了任务。”在学生对简便表示方式的渴求中引入乘法,教学效果特别好。乘法知识的构建,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因矛盾而需求,因需求而产生,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

三、整合资源,让教材厚实起来

整合数学课程资源,就是根据时代和科学进步、学生实际和现有数学环境,为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提供更具现实性、探索性的丰富素材,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1、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习整合,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动态、直观的数学情境,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加减混合”时,学生很难从静态的图片中看出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3只,又飞走2只。一位老师上这课时,运用多媒体创造设了一个动态的情境,学生轻松理解并列出了“4+3-2”的加减混合算式。又如在学习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如果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分析问题是相当困难和不现实的,但运用课件演示,便轻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助于学生从直观中理解和解决问题。

2、不同学习领域进行整合,有利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小学数学课程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几个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才能解决。所以,数学教学应对不同领域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学习了“统计”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居民用水情况的调查,需要收集的信息有:你生活的村组居民一共有多少户人?2011年1-9月份该村一共用水多少吨?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通过活动,把数学中的统计、实践与应用进行了整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其它学科与数学进行整合,有利于丰富数学资源,促使不同学科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先请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给学生上了一节剪纸课,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已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数学教学进行理性提升,对两门学科的学习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把音乐的节奏同两种图形的有规律出现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享受律动快乐的过程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当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要全盘否认教材。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应该走出“照搬教材”和“否认教材”的误区,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既忠实教材,又超越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开发、整合和创造,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促进师生的最佳发展。

第四篇: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为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敢于提问,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参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我在数学教学中以探究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出现了许多值得我反思的东西。

一、课改中的收获

由于我校是一所刚开办的新学校,我班的学生是从不同的村校转来的,多数学生都没有主动学习的想法,更谈不上与他人合作去探索知识,再加上这些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很陌生,看到这种情景,谈起课改我心里就感到有些焦虑。但是为了打造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师生 的进步,于是我从一开始就打破以前的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胆的放手。

在课改中,我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在短暂的几个月里还是收到了很大的成效。通过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特别是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确实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我们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了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含着这样两个部分——探究思维部分和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思维部分的教学是显现的,是可以用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思维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传授的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即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的,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

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毅力和能力

在课堂上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图画情景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践问题。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让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熟悉喜爱的情境中领悟、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经过学生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结论,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我相信长期的课改,会在孩子们身上发生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会逐步得到实现的。

二、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

1、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学习中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困生可能是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的现象出现。

2、由于我们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家里没人辅导,课堂上学生活动多作业少,练习的机会就少,以至产生学生做的得慢,容易错。

4、课堂活动与缺少教、学具的问题。

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实践、操作,也就特别需要相应的教具。尽管有些教具可以让学生自制,但是,也有一些教具自制起来比较困难或自制的教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很不方便。

张步慧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第五篇: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飞山小学孙靖霞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下面我谈一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教师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根据知识特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超市买玩具的情景是学生一般都经历过的,容易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便于调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

1计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摒弃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评价方法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

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

四、师生关系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下载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徐亚红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赤水第一小学官声菊 本学期,我校的课改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而我主动卷入课改的浪潮。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改革、实践,逐步构建了“四善”课堂。教师......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六个年头了,在这六年的实施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感悟[精选合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摘要]初为人师的我,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虽然在教学一线工作了6年多,但是在这6年多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现在的数学课堂学......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13篇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最终定稿]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 一、从课堂教学用语看师生关系的新变化 (一)导入用语:你已经知道了有关××的哪些知识? 例:“年月日”的知识,刚开课时,即问“你对年月日的知识已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