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

时间:2019-05-13 03:5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

第一篇: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

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

【摘要】

【关键词】 新课程 互动教学 学生个性特点 形式 问题

随着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稳步推进,如何创造轻松高效的课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探索的问题。互动教学作为一种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教育方法,在今天仍然是解决高效课堂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互动教学符合新课标对师生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现在我们面临的教学困境是:一方面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热情。

以老师角度分析,互动教学的方法是将课堂的中心从老师转向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担负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这样不仅能够大大减轻老师的课堂压力,而且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和同学相处而不是老师。互动教学不但保障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教学能够将过去紧张沉闷的课堂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这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列宁说过“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一个学者的思考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是高校课堂。此外,在互动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可以与同学交换意见、提出观点,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存在感和认同感的合理调件,有利于学生养成好学、自学的良好习惯。

二、互动教学的课堂形式

互动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庭互动等形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实施互动教学的两种最常见的活动形式。老师可以利用讨论法、谈话法、角色体验法来实施师生互动;通过竞赛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来组织生生互动。严格地说, 这两种活动形式没有严格的界限, 在任何活动形式下, 都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和监控, 也同样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动和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进行策略上的指导, 学生碰到问题也可以积极提出, 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家庭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家庭教育,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的教育活动, 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但由于家庭互动的复杂性,可以将其以实践课程的形式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在自己的课堂上我运用互动教学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在《对社会负责》这一节课中,我就选择了陈光标的事例,用一个短片对他的事迹向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他。然后开始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为什么陈光标能够感动很多人?在他的这些事迹中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件?陈光标是怎样看待公益事业的?你将会怎么做?通过这个事例,就能够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形成对社会关爱的责任意识,积极地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采用这种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就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有一定的收获,而又将这种收获转化为以后继续学习的动力。这种良性循环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引领者与组织者,而且还是学生的合作者与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然后带动生生互动、课本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媒体间的互动。而这种案例分析的互动教学法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多积累。

三、互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保证课堂的严肃性

必须指出的是一部分学生对于互动教学的热爱源自于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难免有少数同学打着小组讨论的旗号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虽然这种事个别现象,不足以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效果。但所谓“一燕不成春,多木可成林”,一旦发生此类现象,教师应该马上处理,不能纵容。一定不能让这种个别现象发展成一种坏风气。在处理的时候教师要讲究技巧,内心要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外表态度要严肃认真、原则分明,同时给学生以改正的机会,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2)确保教学方案的可行性

一堂课毕竟只有45分钟,那么互动方式的简单易行就十分必要了。一方面老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案进行备课,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是要准确把握好课堂节奏。俗话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和谐的课堂节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愉快,能消除师生的精神疲劳,能给学生学习带来享受,能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课堂节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潮光

编辑:studa090420

互动的几种形式

作者:金俊敬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华安一中 吴玉条

第二篇: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宜阳县盐镇二中

王小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新课堂理念,指出“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回归点也是学生”,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和满足学生“学会”,更在于引导他们“会学、想学”。因此,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如何激“活”思品课堂?已经成了思品课堂的主要问题。通过这十几年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经验,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思品课堂的兴趣教学

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驱力。那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导语激趣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置的好坏,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学生们学习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我在讲七年级思品《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节时,我给他们讲了有关邓亚萍的故事:“她从小酷爱体育,一心想到省体队去深造,可是由于自己的个子太矮,未被省体队录取,为此她很伤心,但她并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这却成了她前进的动力,训练更加努力了。她的出色技艺赢得了郑州市体队的一致好评,顺利加入了市体队,经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世乒选手,多次为我国赢得了荣誉。”试想,如果当时邓亚萍在没有被省体队录取就放弃了、气馁了,哪还有现在这样一个出色的邓亚萍,这对我们中国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她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这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正视挫折,都将取得最后的成功。这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志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激情激趣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饱满的教学情绪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流露的真情实感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九年级思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节时,我先让全体起立,然后我高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革命歌曲。这一举动使同学们的激情顿时高涨,教室一片沸腾,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大大提高,从而使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图片激趣法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思品课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事例或故事等绘制成相应的图片、漫画等。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它们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利用图片的生动形象、幽默直观等特点,改变思品课堂的枯燥、抽象,并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利用图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我为了讲九年级思品《依法治国》这一节,特制了一张图片,画了一棵常青树,并在它的各部分标上了相关的字样。在上这一节课时,把它张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组织他们讨论图片的内涵。大家通过讨论,明白了这棵根深叶茂的常青树代表了我国的法律万古长青,永存在人民的心中;其主干相当于宪法,侧枝代表了其它的法律,这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其它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音乐激趣法

在思品学习中,由于思品课本身的弱点——枯燥无味、抽象,使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在课堂上适时地加入一些音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消除他们的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如我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节时,在开头时我播放了一曲《社会主义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曲《走进新时代》,来消除同学们的学习疲劳感,产生快感,感受 2

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树立平等意识,教师要和学生坦诚相待,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力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关心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充分信任他们,既不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度偏爱,也不要歧视差生,对他们一定要一视同仁。要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对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引导,千万不可讽刺或嘲笑。用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隔阂。尤其对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促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课堂不再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地方,而成为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看法的天地。

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设置情景在小品表演中让学生断定:“外国人”“未满十八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中,那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参加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因势利导开展“评模表优”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思品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可以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向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行思品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试题大多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大多会因为与教师不一致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大大下降,哪里还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启发他们多开口,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对某一问题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和想象,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教法上,要敢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大胆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找规律,逐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 3

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例如在教《大自然的哭泣》这一节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影响大自然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有的说是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有的说主要是人类的破坏,如人类的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还有的说生活污水才是罪魁祸首„„一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要给他们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总之,在思品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抓住“兴趣”不放,思品课就会越上越“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作云《公正是法律的精髓》

人民教育出版社

99.01.27 【2】朱小蔓《九年级思想品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6 4

第三篇:高效思品课堂

高效思品课堂

一、有趣的导入是思品课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如设计“感悟青春”的导入,我首先播放青春健美操录音,同学们在激昂、强节奏的乐曲声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贴近生活——让思品课亲切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在学习邻里和睦相处一知识时,上课后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昨天我的邻居老张突然跑来找我说:“新搬来的李某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我非常同情他说:“的确可恶,你没有马上报警?”他说:“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听我的爵士乐。”一则小笑话引发了学生们广泛的讨论,他们列举了发生在他们身边邻里之间许多凡人小事,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让他们自己明白了与邻居相处,要互谅互让,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尽而引伸到对邻居的困难要热情帮助。

三、联系时政——给思品课注入鲜活的血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礼记•学记》对此也有论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思品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许振超展示的是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靓丽人生;马加爵昭示的是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及法律的威严;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受到法律严惩证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分析,揭开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面目;通过“台海局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爱国热情;日益严重的“恐怖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朝鲜半岛六方会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2010广州亚运”,让学生真切体验祖国的强盛;或讨论,或讲座,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

四、诙谐幽默——还给思品课欢乐的笑声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小品、课本剧都是思品课堂的需要。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思品课堂的教学实效

浅谈如何提高思品课堂的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与教师的主导密切相关。要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首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导”得有方,才能如磁石吸铁,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奋之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培养起高尚的情感。下面就笔者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有关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常用的“导”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供同行讨论。

一、讲究“导”的方法

根据思品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归纳总结出九种“导”的方法:

1、用名人名言“导”具有激励性

例如在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框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向警予“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任弼时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表露了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然后激励学生努力做到:我们每个人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都要胸怀天下,积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2、以问题“导”具有启发性

宋人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带有创造性的学习中,问题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中。如在教学《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时,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一听了之,印象不会深刻。可设置这样的疑问:“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都生活在集体之中。那么,每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关系”学生带着疑惑不解的问题自学,听教师讲述,自会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3、以实例“导”具有具体性

为了阐明某一思品概念的本质,可先用实例使这个概念具体化,揭示论证该概念的本质属性。实例论证最适宜用来讲解思品的理论概念。例如在学习“责任”这个概念时,我就先让学生举出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事情?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做那些该做的事,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责任。

4、以生活经验“导”具有亲切性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导”,会带给学生熟悉感和亲切感。如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时,可借助学生所熟悉的衣食住行等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感悟、体会。由此引发学生对熟悉的事物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进一步渴望“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然而然调动上来了。

5、以其他学科知识“导”具有拓宽性

思品知识包罗万象,极其丰富。思品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高举的伟大旗帜”时,我联系八年级历史中,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实践,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才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坚持这一旗帜的必要性。以其他学科知识导,既加强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各学科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拓宽了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6、以情境“导”具有体验性

情感教育是思品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创设思品情境是情感教育实施过程中一个常用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感染学生情绪,唤起情意结,使学生带着充沛的感情投入学习,获得深刻体验。

在学习各框内容时,我都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

7、以演“导”具有形象性

教师是一堂课的导演。这堂课的好坏,与导演的技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精心策划,使之成为小品,使整个教学由学生和教师通过表演进行,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这种教学形式诱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使学生在处于兴趣浓厚的兴奋状态中学习,不仅加深了对思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思品意识。

8、以诗词“导”具有生动性

诗词是一块色彩斑斓的天地,是语言艺术中最优美、感情色彩最丰富、最吸引人的一种体裁。千百年来,诗词都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生动的语言闪耀于文坛。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诗词来导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学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我引用精忠报国的爱国英雄岳飞的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一曲《满江红》表达了作者迫切报仇雪耻,收复河山的壮志。词中充满豪情壮语,对当时及千百年后的爱国者都起着鼓舞作用。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回肠荡气中,学生自然而然对这位爱国英雄充满了崇敬之情,并迫切想了解英雄的爱国事迹。

9、以歌“导”具有感染性

歌曲带有时代特征,它能将你带回那个时代,感染情绪,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我播放了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既表现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使同学们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

二、注重“导”的效果

笔者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导”的方法后,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浓厚,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濉溪县教育局举行的思品小论文竞赛中,徐海燕等同学在我指导下,通过调查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走访亲邻、村民等方法,搜集家乡环保和发展情况的资料。以小见大,写了数篇论文,获濉溪县三等奖。在期中、期末测试中,笔者所任教班级成绩均居于年级第一。

三、摸索“导”的规律

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导”的方法时,要讲究科学性,即“导”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1.因人而异,注重“导”的层次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运用不同层次的引导方法去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提问,对智力出众的学生可提出高要求,拿给他们难度较大的问题,使其“吃饱”;对于一般学生,要帮助他们确立志向,敢于胜利,力争上游,拿给他们难度适中的问题;对后进生,要热情接近,多加鼓励,拿给他们较为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增添信心。总之,要注重“导”的对象,力求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

2.因时而异,把握“导”的时机

思品课堂教学过程包括读、理、练、讲、议等阶段,什么时候“导”才是最佳时机呢?首先这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应程度来决定。一般在学生自己已经过了一定的思考,思维具备一定求知性时“导”能取得最佳效果。其次具体到某个“导”法,“导”的最佳时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一“导”法,“导”的时机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比如用直观教材导,呈现直观教材可在介绍这部分内容之前,用以唤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愿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在介绍这部分内容之后再呈现,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习后的巩固。

3.因事而异,讲究“导”的语态

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导”时的语言神态要与所“导”内容引发的氛围一致。比如用创设情境“导”,若该情境是关于反抗压迫或抗击外来侵略的,则语调要慷慨激昂,神情要高昂,加以讴歌;若是关于民众的悲苦生活的,语调要低沉压抑,神情要凝重,以示同情。教师“导”时的语态与氛围一致,则更具感染性;若不一致,则会极大影响“导”的效果。

综上所述,思品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导”得有方,学生就会学得有趣,也就乐于学,积极展开思维活动。笔者将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导”的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更出色地完成思品教学任务。

第五篇:思品高效课堂总结

思品高效课堂总结

五年级组

小学思品课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包含三方面内容即道德品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指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规范的引导;政治教育指引导学生形成鲜明的政治态度,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教育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掌握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三种中道德品质属第一层次,政治教育属第二层次,思想教育属第三层次。在思品课教学中,这三种是密不可分的。但因为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的不同,在各个教育阶段施教者所进行的思品内容也应根据受教育的实际来决定施教内容的比例。思品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应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我认为只有人人做开放型的现代教师,学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建开放型的教学模式等入手,才能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综合当前的思品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式结论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认识,致使学生违背道德良知,说些假话、大话、空话,严重影响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道德的实效性。我们应从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着手,实行适应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小学思品课教学。

小学思品课教学应冲破“封闭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思品课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同时根据思品课内容确立教育主题,引入观点,拉开序幕,提出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小学生正处于7至12岁这一年龄段,他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小学思品课内容应以道德品质教育为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为辅。这是因为儿童最初的品德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在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发性的观察和模仿产生的,再经由周围人给予肯定或否定强化而固定下来的在思品教育中,道德品质教育是小学生最易接受的内容,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施教者他们阐述的内容,并有可能真正化为自己的品质,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小学思品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所以在小学生的思品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大段的说教和阐述,而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活,有趣的手段,并融入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的感知,寻找激情创设课堂的高潮,在师生的共鸣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化为他们自己的品质,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为了使思品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妨借鉴语文教学的一些手段。其实思品课和语文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思品课又像语文课的记事文部分,只不过没有语文课上分析字词等部分。有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是利用一个个和该课教学有关的小故事串联而成。这种方法固然不错,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故事的时候,学生们往往只被故事本身所吸引,而忽视了故事背后的东西。小学生毕竟涉世不深,他们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将思品课上成“故事课”听任他们自发地探索问题,那么非但教学效果成效甚微,严重者会使一些其他不良影响趁虚而入,使学生走上弯路。因此,我认为不必过多地讲“故事”给学生们听,只需选取一、二个典型事例,像分析语文一样,给学生们讲解,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这其中就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要把课上的教条乏味走上歧途。我在上思品课时积极借鉴语文教学的方式,精心设计各种容易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力争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而且学会独立思考。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还应保持旺盛的精力、充沛的感情,讲究以“德”服人。所谓以“德”服人,就是在宣扬各种美德时,不是向学生们灌输大道理,而是引发他们自觉接受,不是利用教师的特殊地位,强迫学生同意教师的观点,而是学生允许学生质疑。通过师生辩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教师可能觉得这么做会使教学目的落空,怕学生为了“辩论”而“辩论”,其实不然。古人说“真理越辩越明”。既然我们的思品课所讲的都是历经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的真理,有何惧学生们的大胆质疑呢?而且学生们会通过辩这种方式,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又锻炼了口才和胆识,真是一举多得何乐不为。比如我在给学生上《做一个诚实的人》听到有的学生窃窃私语“诚实的人就是吃亏”时我没有粗暴地训斥学生而是很欣赏地把这个学生叫起,首先肯定他的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接着又鼓励他大胆说出“诚实就是吃亏”的理由,这位同学认为我没有在“刁难”他时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学生举手示意,这时我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是学生自己辩论,经过一番辩论其他的同学终于放弃他们原先的立论。我相信,那些学生的转变是真诚的,因为他们的质疑精神已经被肯定与欣赏,所以他们没有必要作出虚伪的选择再博得一次我的“欣赏”。可见,思品课不仅向学生宣扬美德真理,同时也鼓励学生大胆向这些真理质疑,使他们真正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观点,进而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生的品德是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几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为。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知情意行统一和谐地发展。

小学思品课最重要的是每个学生最终把道德规范转化我其自身的品质,这是思品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讲课时还要注意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多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如讲卫生,爱护公物,团结同学,这些随时随地都可以监督学生实现的道德规范。如果有条件,则可以参考思品课本上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去实践,在实践中使学生接受道德规范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拓展,学校和教师显然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各种超文本的知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种场所,新的交往形式,如网络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凭我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令学生满意的接受,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学习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

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行为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全体学生逐步形成教师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是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各尽其能、相互启迪,各有所获,使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并受到健康情感的陶冶,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提高理论水平,以真情感染学生。尤其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使学生受到教育。

下载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思品课堂的互动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品课堂论文(5篇)

    思品课堂应“人文性”大于“功利性” 盐城市第四中学 万海霞 【内容摘要】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中高考升学的需要,课堂教学越来越趋向于功利,思想品德课堂也不例外,思品课的......

    平板电脑支持下的思品课互动教学(精选合集)

    平板电脑支持下的思品课互动教学 课例导读 王祺 ( 北京市文汇中学 高级教师 ) “责任重于泰山”这节课的亮点在于将“平板电脑互动教学”的新模式引入思想品德课堂,促进了信......

    有效利用教学暗示活跃思品课堂(定稿)

    有效利用教学暗示 活跃思品课堂 大同市浑源县水磨疃学校:刘锦秀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用多媒体教学扮靓思品课堂

    用多媒体教学扮靓思品课堂 摘要:中小学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说教、成人化、抽象化的樊笼,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

    思品教学工作总结

    兴仁县德龙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思 品教学工作总结 ——李丰文 2014年的中考已经结束了,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已宣告结束。在这一学年里,本人......

    思品教学工作总结

    思品教学工作总结 郭淑贞 忙忙碌碌,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又接近了尾声。本学期,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

    思品教学工作总结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又是一学期结束了。回首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和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思品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高平四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老师们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