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春意盎然的四月,我很荣幸获得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师“五力修炼”高峰论坛观摩活动的机会。当我看到,参会指南中介绍的是吴正宪、华应龙、徐长青、黄爱华、朱光平等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全国教学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我的心中无比的兴奋和激动能够亲临名师的教学课堂,聆听名师的幽默、风趣、睿智的教学语言,领略名师的教学风格,目睹课堂上精彩的师生对话。短暂的四天观摩活动,安排地充实而紧凑,从中我感受比较深的有:
一、体现教学语言之美。
纵观每一节课,名师们的语言丰富、幽默、风趣,语言的感染力极强,给人一种特别享受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例如:张齐华老师,上课时妙语连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热烈,使学生上课时都能聚精会神。犹如华应龙老师的语言有:刚才还修正了我们的结论,故事还没有讲完呢?我就喜欢你们的认真劲儿。学数学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刘谦的魔术眼睛看是真的,其实是不可思议啊!采荷一小的小朋友爱说、爱思考这不是一个传说。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的帮助各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畅所欲言,不论学生回答的准确与否都投以鼓励与信任的目光,学生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心理一直很放松,很平静,能大胆的想象与陈述,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我认为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此次活动中,也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由来自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带来《面积》,华老师利用填词语积()成(),由学生说出积水成渊一词导入新课,并配以动态演示积水成渊即: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为面积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发现、体验与感悟,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经历知识获得过程,并能够自主建构新知,处处体现着“生本”理念。
三、数学知识联系生活。
一直以来对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这句话只是比较浅的认识,在听为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节课从什么学习习近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概念的本质以及性质是什么?现实生活、工作等方面是怎样运用平均数的?这三方面,并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实现从概念的角度理解平均数。张老师通过简单的游戏和俏皮的语言让学生激情四溢,在轻松快乐的数学学习中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问题,在简单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设计的每一环节,好像在向你说明一个道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学过程中彰显个性化。黄爱华老师的《认识方程》这一堂课,他让学生自己组织表演出课本中的情景图,体会方程中“等号”的重要性,并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表现了方程中的等号。知道要列出方程首先要找到“平衡”才能让等式成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也切实让在座的每一位听课老师产生共鸣。作为老师我们只是站在旁边加以指导即可,学生与知识的亲密体会到渗透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件制作精良,为辅助教学添一臂之力。
老师们都知道课件的运用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教学内容,名师们的课件制作水平很高,而且效果良好,无论从材料的搜集还是视听效果上都非常的有创意。大部分老师还采用了视频型文件让课堂信息更加生动活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华应龙和他工作室的教师设计的课件使静态变为动态帮助学生的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后反思很重要。
这次的观摩活动除了听名师们的优秀教学课,也听了他们的讲座,从他们的课中可以体会到同一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对其选择很重要,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几位专家们的讲座中我感受到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善于反思,对于自己上过的每一堂课,都要做一反思记录,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和修改。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四天的学习,每堂课细细听来,发现教学中隐藏着太多的智慧和魅力。我应该好好把握像这样的机会,每次听课都会引发我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好,将此次从这些名师课堂中体味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课堂,逐步补充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篇: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张敏芝
11月,我们四位老师结伴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千课万人”对于我来说吸引力极强,许许多多专家、大师们独特的教学魅力,精彩的课堂演绎,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会让我激动不已,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的观摩现场。
在本次“学本课堂”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与4000多位与会老师共同探讨思索 “学本课堂”的命题。本次活动历时4天,16场专题报告、29节研究示范课,多个互动点评环节,多角度、多元化,名师云集,优课荟萃,相互切磋,各显风流。
一、累并快乐着
本次活动安排时间非常紧凑,这些天里,我们更像是在进行一项极限运动。看上去是近乎“残酷”而“不近人情”,听下来是眼花缭乱、腰酸背疼。但内心的满足,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二、名师印象
短短四天的学习,让我们与大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走进名师,让我们的心灵震撼着,感动着„„每一位名师特色各异,或儒雅、或风趣、或睿智、或沉稳,给了我们不同的启示和引导,让我们从中受益良多。那些精心的设计,那些经典的话语,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精彩演绎,感触颇多
感触一:课堂需要“激情”,但决非煽情,课堂还需“本色”。本次上课的各位名师,其课堂教学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课堂上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看似热闹却没有必要的小组讨论。老师上课就像小时候听姥姥讲故事,亲切平和,过渡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又不失数学味,数学课充满欢声笑语,充满趣味激情,充满生命活力。例如:刘伟男老师的六年级的《口算成绩》这一课:他巧妙地设计课堂,通过脚越长,口算能力越强,勾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冲破难关,到达胜利的彼岸。
感触二:把课堂放手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题”意识。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名师的课堂,老师说的并不多,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华应龙老师在展示《找次品》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思维的方法。
感触三:教育的最佳状态就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适当放慢脚步,聆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尊重学生稚嫩的思考,思维的萌芽,有的时候我们要耐心点再耐心点。在张齐华老师的课堂谈话中,我又学上了一招,今天又“涨知识”了:张老师不走偶像路线,讲究“内涵”,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立竿见影。这样的课堂,没有一个学生不会喜欢的。正如一位老师感言:张老师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在不断激励中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的本质,让我们看到别样的课堂。
四天的听课课中,我们细细地品味着名师课堂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跟大师们比较起来,我们也清醒地知道还有很多有差距。但是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还在路上。
第三篇: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千课万人的听课感想
2011年4月6日,天气晴朗,我们一行四人带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千课万人的行程。虽然是第二次去了,但是第一次仿佛还是个懵懂的老师,只知道一味去崇拜,一味去惊叹,却没有留下自己的思考;而这次,自己也经过了两年的教学洗礼了,或许这次的杭州之行能将我之前的教学困惑一一解开,不管怎么样,能够暂时脱离课堂,静静去聆听名师的课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俗话说:“不亲近名师,不知语数学的奥秘;不去‘千课万人’,怎明小数之要义?”我带着仰望的神情来到了庄重古朴的浙大华家池校区的逸夫体育馆,去品尝一顿小数界的盛宴——“千课万人”全国小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会场不华丽但场面却热闹异常,会场不高档众人却潜心投入。
在观摩中,我们第一次接触了“生态课堂”的概念。我想,套用一位名师的话,简单地说,“生态课堂”就是在教学中应关注孩子的生命价值,孩子的生活世界,孩子的课堂生存状态。课堂生态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课程以及环境(含教学媒体技术)构成的,它们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有机统一。生态课堂,要求课堂生态系统中的每个要素以及它们间的关系都达到最优化程度。但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的存在,发挥着核心和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课程和环境总是受“人”支配的,教什么,怎么教,营造怎样的场景教,往什么方向教,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这些都带有很大的人为性。离开了“人”的课堂,即便有课程和环境在,也不能成为课堂。
在此次的观摩会上,名师们的课堂风采已经对“生态课堂”做了最好解释。下面就几位老师的课堂,谈谈我们的体会。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首先,在吴正宪老师上这堂课的时候,我本身也上过这堂课,但无论怎么样设计,就是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吴老师的设计也是按照传统的设计,并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但单单她的处理却是让人惊叹!我们这设计的时候,符号化与有序思考往往一股脑灌输给学生,希望学生在这两面都达到发展,但是越想这样,越不能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往往要了符号化,丢了有序思考;去表述有序思考,又往往能理解符号。但是吴老师在这部分处理上先让学生自由去发挥,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可能是有序思考的,也可能不是的,但是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作品进行优化,怎样才可以不重复不遗忘呢?当学生充分理解了有序以后,吴老师再让学生进行符号化的思考,一步一步,渐渐让学生走入了好玩的数学世界。吴老师的课真是大气,自然,课堂的处理没有多年经验的积累,我想也是没有办法上出获得全场掌声的待遇的。
钱金铎老师的课堂。钱老师是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了,而且还是一位男教师 师,但是却在千课万人这样的舞台上选择了二年级倍的认识这样一堂复习课,课堂气氛融洽,学生举手踊跃。钱老师注重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在动手中理解倍的概念,而且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特别是在练习的设计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简单的谁是谁的几倍引出课堂,接着通过画三角形和正方形,体会两者之间的两倍关系,再以年龄问题理解生活里的倍,最后以数形结合画线段图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化,我想在练习设计的深度和深度的把握上是值得我好好去借鉴、思考的。
刘德武老师的课堂。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刘德武老师的课堂那就是老人家的和蔼,充满着智慧和幽默。原来找规律的课是这样来上,刘老师没有拘泥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地理解一组重复这样的数学概念,而是充分考虑了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有节奏地去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一组重复这样能理解的数学概念,课堂趣实活兼备,怪不得学生上完还是迟迟不肯离去。
千课万人让我学到了很多,但同时各种各样的特级老师的课和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1、特级老师来开课是不是仿佛来作秀了,上完一节马上走,而且这位老师的课永远不变,过程也没在变,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堂,招牌课上了又上,是不是他已经不敢去上其他的课或者他的思维已经局限了,没有新的灵感去设计另外的精彩的课了?
2、课堂过于华丽,看似充分尊重学生,但是真的在尊重学生吗?看上去教师讲解了很多,但是学生的练习机会却很少,或者就没有练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好吗?我想这样的课堂那些自己的老师回去还得给学生补;
3、有些特级老师专门设计一些难的内容拿过来给学生上,但是学生听得稀里糊涂,根本就学不会,还要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数学是我们的玩具?这可能吗?学生学不会,往往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厌烦的情绪,更别提是玩具了。
第四篇: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走在学导的路上
2011年4月19日—23日,我有幸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学导课堂,很多专家老师都对学导课堂有自己的研究和见解。周一贯老先生说学导课堂要导在迷惑处,拨在歧途上。专家成尚荣也以为学导课堂要导在阅读理解的方法上,导在阅读理解的困惑处,导在阅读理解中思维的深刻处,导在阅读理解后对语言的运用、内化上。评课者也认为学导课堂要导在问题情境的感悟点上,导在学习的关键点上,导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处,导在学生认知的迷茫处。总而言之,学导课堂就要为学而导,以学代导,顺学而导。这一主题也体现在了33节课中。
从《申辩:从苏格拉底说起》这节开门课,我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小学的语文课就要引发孩子的哲学思考,教师的导要在学生对一个话题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会批判他人的观点。《雾凇》一课薛老师由“水汽、雾气、霜花、雾凇”四个词语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在让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味这个过程的形成之美。《说说我的家》是最亲近的导,最灵动的导,导在孩子有难度的句式上,导在孩子有错误的语言表达上。《我最好的老师》导在文本内容上“写了什么”,又导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怎么写的”,让我们看到了与“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的一个美丽的转身。《最大的麦穗》导在孩子们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上,引导孩子们要有自己的阅读反思和批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思维去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令我心悦诚服的导是在窦桂梅老师《牛郎织女》的课堂上。她巧设了课
前三个问题来导学预学,用梳理人物关系的方法来导学括文本主要内容,用串联疑问的方法来导学了解民间故事的写作特点。我惊叹她的导!
回到自己的课堂,我对学导有了自己的困惑:导在疑难处,导在困惑处,导在错误处„„如何对待学生的差异?你难,我不难;你疑,我不疑;你错,我不错„„我们该作何选择?
走在学导的路上,我行走着,我思考着;我思考着,我困惑着;我困惑着,我探寻着;我探寻着,我前进着„„
第五篇:千课万人听课体会(共)
“千课万人”听课体会
横峰小学
林双双
春意盎然的四月,我很荣幸获得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机会。当我看到,参会指南中介绍的都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全国教学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我的心中无比的兴奋和激动-----能够亲临名师的教学课堂,聆听名师的幽默、风趣、睿智的教学语言,领略名师的教学风格,目睹课堂上精彩的师生对话„„短暂的四天观摩活动,安排地充实而紧凑,从中我感受比较深的有: 一:体现教学语言之美。
纵观每一节课,名师们的语言丰富、幽默、风趣,语言的感染力极强,给人一种特别享受的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创造出了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例如:柏继明老师,上课时妙语连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热烈,使学生上课时都能聚精会神。犹如华应龙老师的语言有:刚才还修正了我们的结论,故事还没有讲完呢?我就喜欢你们的认真劲儿。学数学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刘谦的魔术眼睛看是真的,其实是不可思议啊!采荷一小的小朋友爱说、爱思考这不是一个传说。„„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的帮助各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针对问题积极思维,畅所欲言,不论学生回答的准确与否都投以鼓励与信任的目光,学生在这种目光的注视下心理一直很放松,很平静,能大胆的想象与陈述,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我认为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此次活动中,也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由来自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带来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华老师利用两张长短不一的纸条,剪一刀,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开展动手操作,在学生的汇报中发现,剪短的那条是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剪长的那一条可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用可能,而不是确定的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深思,何时可以剪成,何时又不可以,在怎样的条件下是可以剪拼成一个三角形的。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主动的参与研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汇报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发现,对发现提出质疑进而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应该满足怎么样的条件就一定能拼成一个三角形。以上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发现、体验与感悟,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经历知识获得过程,并能够自主建构新知,处处体现着“生本”理念。
又如牛献礼老师的《探究计算中的规律》一课,牛老师先从口算学生会的知识(2/5+1/5= 1/2+1/4= 1/4+1/8= 4/7+2/7=)引入,从发现这些算式的特点铺垫,得出都是两个分数相加,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进而把这些算式进行扩展,得出新课内容:1/2+1/4+1/8= 1/3+1/6+1/12+1/24= 1/4+1/81/16+1/32=。在教学过程中,牛老师扮演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先计算1/2+1/4+1/8=,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牛老师再出示方形图,帮助学生理解各部分数对应的是图中的哪些部分,通过数形的结合,得出1/2+1/4+1/8=1-1/8=7/8。在此,让我有一种思维上的提高,原来计算中数和图可以这样完美结合,可牛老师的课并没有在此画上句号。牛老师让学生进行观察,大胆猜想:“几个分数相加,如果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求他们的和,只要用1减去最后一个分数。”有了猜想,提了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个人说得对不对?
2、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课堂中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验证探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平常通分的方法计算和猜测的方法。学生自主的他就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得出另外一个猜想:“几个分数相加,如果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求他们的和,只要用第一个分数的2倍减去最后一个分数。”再此猜想,再次验证。这种“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教学理念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很是欣赏名师的这种大气。
三、数学知识联系生活。
一直以来对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的这句话只是比较浅的认识,在听了来自天津的徐长青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这节《重复问题》,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徐老师先创设情景“理发师的困惑”,情景是这样描述的: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一声门响,“叔叔,我和我爸爸要剃头”,又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这时,理发师抬起头一看他很纳闷?师提问:“你们猜猜理发师为什么纳闷啊?”学生猜测:“我认为他该为几个人理发呀?”师生互动得出:那个他既是儿子的爸爸,有是爷爷的儿子。这时教师板书:既 „„又„„,一个活生生的事例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接下去通过抢椅子游戏:
1、两个同学两把椅子,渗透一一对应;
2、再另外4个人上来抢两张椅子游戏,通过“石头、剪子、布”决出三人抢两张椅子游戏。玩后师说:“请参加游戏的7位同学起立,接受大家的掌声。”师说:“怎么只有6人?”从而引发争议。再通过两个呼啦圈,进行游戏引导学生认同得出:“重复”然后讲解交集各部分的意思。上完例题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三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7人,全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引导学生能够区分哪种情况是重复的,哪种情况是不重复的。最后是实践环节,调查本班同学爸爸喝酒吸烟情况,渗透了全集的概念。听了这节课后,原本比较复杂的《重叠问题》被徐老师这样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既“乐”学又学得开心。看来只有把生活内容很好的跟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此次听课活动,给我的启示和感受很多很多,还有待我慢慢体会,细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