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3:2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文山市第二中学 谭 锦

【摘 要】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法在广泛应用后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法。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合作学习信息技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全面贯彻“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教师的教学必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及引入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法在广泛应用后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法。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

最初产生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想法,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以及对学生的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差异分析。为了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我们还在教学之余结合教学内容为各班的学习小组布置了“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教学任务。除了让这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外,我们还让各组成员在本班也实行分组学习的方法,由他们去指导、策划并设计具体的小组任务,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二、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获得科研的体验和技能。当今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合作研究,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研者开展科研的情境和途径。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与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形式十分相似。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尽管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等同于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组织形式和探究过程的相似,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机会,并使学生的科研技能得到培养。

(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给予或接受帮助,因为提供帮助的人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不管是给予帮助还是接受帮助,都促进了给予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利用合作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合作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承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了整个小组,要取得成功,并且小组其他的成员也在鼓励自己成功。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在课堂中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合作的平台。

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应是民主愉快、和谐的,这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态度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倾听学生的 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

本人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将成绩相对好的学生担任各小组组长,教师也做其中一个基础相对薄弱小组的组长。这样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二)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机会让给每位同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心理接触的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情感交流的课堂一定是不成功的课堂。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的爱应面向全体,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优生,特别对那些后进生应加倍爱护。俗话说:“越是干旱的禾苗越需要雨露的滋润,越是受冻的秧苗越需要阳光的照耀,越是得不到尊重的人越需要别人的尊重”。

教师担任了基础相对薄弱小组的组长,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在课堂上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比平常学生多的关爱、鼓励、赞扬,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进步了,而且成了上课最爱举手发言的小组。

(三)合理安排,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各组之间要进行共同探讨,互相交流,互帮互学,促进提高。既充满温情与友爱,又充满激烈的竞争。学生之间一旦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那么适应社会能力目标得以逐一实现。但目前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欠佳,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辅导和培养。

1、培养学生学会听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他人精华,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更正自己的行为。不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往往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在中途打断他人的话题,这一点教师在课上要加以调控。教师向学生讲清楚,当别人发言时,一是要学会认真地听,二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插嘴。倾听同学表述后你如有什么不同意见想表达时,应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是,首先让学生进行讲评,然后教师加以归纳,作些总结性点评。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识到倾听的益处。

2、培养学生学会说

培养学生学会说,是合作学习有效的必要途径。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声 音宏亮,口齿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合作起来容易与他人沟通,通常表达起来头头是道,把问题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学生则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且不敢说,长此下去,优生与差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针对这一状况,我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首先,鼓励学生敢说。合作前,教师运用提示和预约的方法,鼓励部分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发言。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明白合作时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增强自己要说的信心。其次,培养学生能说。当学生都敢于说话后,教师应抓住时机,激发那些思维敏捷,表达效果清楚的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老师与同学表达学习与锻炼的心得体会,或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及疑难问题提出看法,在反馈时让他们带头先说,再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评价和学着说。让大家知道,讲话时应声音宏亮,讲解清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自己的说话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四)注意发挥小组中“个人英雄主义”的作用

合作学习的模式虽然强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师也不可忽略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作用。一位教师面对四五十位学生,显然无暇顾全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组织者和“小老师”,除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归纳成员的发言要点,鼓励中等生畅所欲言,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教会学有困难的同学生先学会倾听他人发言,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教师要鼓励和肯定合作学习中的“个人英雄主义”,逐渐形成一种“以兵教兵,兵兵相长”的良性循环。

(四)加强课堂反思,自主进行课后补缺。

强调各小组各次考试的成绩要进行比拼,看哪个小组进步最快,并给予奖励。每次上课花上半小时时间进行课后答疑,有疑问的小组组长必须到场和我一起进行辅导,注意不是集体上课,而是一对一的讨论。实践下来,原来基础很薄弱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关键在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引导学生发 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爱心献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才能真真正正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参考文献】

1.张媛媛;熊涛;;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2期

2.周华霞;;“合作学习”在技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0期

3.张典兵,陈绪英;协作学习模式:概念、要素及教学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4.姚婧;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行为偏差的应对策略[J];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5.皮照兴;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师范生物教学中的实践[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

在改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内容与要求,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讨论”、“对话”、“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传教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把讲授、讨论、实践、自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

关键词:学生,主体,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方兴未艾的课程,当前它又走在新课程改革的浪尖上。新课标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不仅仅是传授信息技术,而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教育理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因此,现代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再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应该扬弃传统模式中的不适成份,尝试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走出自己的特色。本文就涉及到教与学关系、学科与课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等问题作探讨,从而为改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本文的理论基础不局限于某一种教育理念,而是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与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整合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优秀部分,结合实践经验而来。其中主体部分来自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一部分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

(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会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因此: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因此,笔者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主张通过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不再是第一位,而是把学生的学放在最首要的位置。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应该由传统的单学科教学观念转变为课程观、价值观、知识观、文化观。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课程是知识、社会文化的统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着重于对原有知识的解释与传授,又或者局限于单学科的教学,而没有联系其它学科、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放眼世界,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应用相当广泛,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几手计算机技术,更应该是信息技术能力、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各种教育教学新理念,并且尝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的几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这几种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是比较高的。

(一)分组讨论模式

分组讨论模式适用于一些理论学习,学生通过对话、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信息技术理论的理解和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看法。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世界的多样性决定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性。所以教师不用给出确定的唯一答案,提供的只是一些可能的答案或者是提出一些假设,让学生发挥能动性讨论得出各自的答案。

在讲述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功用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亮,方便了我们生活,没有信息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暗淡无光;有些同学则认为现代的信息技术危害极大,如计算机病毒、黑客等,经常

威胁我们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损失;有些学生则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应该充分用好它的利而除去它的弊。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运用了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各抒己见。在各方得出结果之后,教师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对他们说法中正确的给予肯定,对其不足之处也提出修正。

通过分组讨论,一些有争论的观点、未证明有假设、以及矛盾的概念,在不同立场的对立、辩论中碰撞,激荡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从知识到思想的升华,完成初步的意义建构。

(二)小组协作探究模式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让学生所学知识随之不断更新,就要求学生具备研究、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证明,这种能力在小组探究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群体协作下尝试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广泛展开。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信息技术基础较好而且又有定统筹安排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在学习活动中就起着牵头的作用,负责带领其他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操作、问题的讨论、经验交流,最后还能总结出每次讨论的结果;小组长还在上机操作时起小老师的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他都可以直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提请教师帮助。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遇到问题时,不一定都要找教师,可以向小组长提请帮助;也可以通过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尝试探究,最终得出答案。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起的是支持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各种信息资源,如一些软件工具、网站地址以及关键技术支持。这些资源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等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通过小组协作探究、讨论与交流,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概念、知识有了确切了解。

同时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还对待确定答案的假设、现象有了学生自己的意义,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意义建构。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者维果斯基(Vogotsgy)的“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

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

因此,在我们制定任务时,要从学生的现有智力水平出发,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这就要求这个任务要与学生切身相关或者是熟悉的环境下的。

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上网、看书和看报纸杂志等信息搜索方式搜索信息,处理所得材料,最后进行总结报告。那么这个过程当中,教师是不是放任不理的呢?当然不是,教师应该提供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帮助。比如如何运用Yahoo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从网上搜索与下载资料等。

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多种模式相结合,不局限于某一模式不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硬件条件允许下,我们都应该适时改变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同样,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实施多种模式相结合。总的来说,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模式,只要能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显著教学效果,使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我们不妨“拿来主义”,并且尝试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教育技术通讯,1998年第8期。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3]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第三篇:初中科学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初探.

初中科学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初探

[摘要]:在当今深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代名词。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照顾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如今,我市小班化教学的适时推开,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本文通过笔者在初中科学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阐述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关键词] 小班化 科学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小班化教学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境交互创设了最佳的时空,它在特定的范围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合理配置,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开发的最大化,更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小班化教学由于时空的重组,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频度大大加强,为教学的合作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小班化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互动活动,培养他们之间健康的互动情感,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情感上,在合作技能上,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班化合作学习的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班化合作小组的建立是学生学习能力资源的整合,而并非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划分。在一个小组中包含了各种能力的学生,使各小组学生的学习、实践、探究能力总体水平达到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科学学科特点,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组合两种形式。

1、按座位就近组合

按座位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位,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具体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随时组合,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位,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便。这种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分组讨论,一般在课内的活动就可采用这种组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2、按学生的群体来组合

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群体”,由于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

0 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学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3、按任务为中心来组合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2至6人为宜。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往往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更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这种小组组合方式往往是被用以课外的合作学习。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有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进行“赵家镇香榧资源的探究”、“东溪水电站能量转化探究”等课题研究时,我就是以自由小组合作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分头从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调查和相互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或以合作形式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在“做中学”的原则,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小班化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决策者、学习调控者:例如,为使合作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作学习尤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应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欢乐、激奋和成功。因此教师必须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例如教学“物质的溶解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得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巡视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了解学习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参与小组学习,有目的地帮助学困生,激励优秀生,及时发现合作交流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作适当地引导,通过教师的参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均能有所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参与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当然作为合作者,教师应做到学生能表达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同时,为学生开展积极、有效的交流,营造一个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合作环境。

三、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组织

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组成的小组就可以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

1 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实现信息在小组的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主学习,尝试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讨论时,可以有小组长指定一位学生做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也可以是各组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经过争论、比较,最后优化出答案;更可以由各位组员依次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在讲授《水的浮力》一课,我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证明浮和沉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学生用牙膏皮、橡皮泥、小瓶都得出结论。空瓶加盖放入水中是浮状态,拧松盖让水进入瓶子则变为沉状态;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状态,捏成薄片或船形、盒形则变为浮状态;铝片平放入水中是浮状态,捏成一团竖放水中则变为沉状态。整节课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有许多标新立异的想法和做法。再如教学第五册《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时,我取了锌、铁、铜三种金属和盐酸、硫酸二种酸类,围绕“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个主题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合作小组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按学生逻辑思路教学设计开展主题探究:两种典型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氢气→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呢?(问题一)→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呢?请同学设计实验检验一下?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它们的强弱呢?(问题二)→又如何来排列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呢?你又是依据什么来判定这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设计实验来验证(问题三)→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2、适当点拨、交流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课上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时学生对于问题还不能深入下去的时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仔细的聆听,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程度作到心中有数。当学生在什么地方卡住时,教师要含蓄的提醒,微妙的暗示,甚至是告诉学生原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当学生的认识有了偏差的时候,教师通过反驳式的点拨可以及时地拨正学生的学习方向,防止学习的偏差。例如:教学《杠杆》一课时,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动手积极,大胆发表意见,通过实验了解了杠杆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学生更透彻、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并能在实际中去运用它,可把学生带到户外,拿撬棍搬石头,用杆秤称物体,用扫帚扫地,用钓鱼杆钓鱼,用剪刀、钉锤等等。在事实面前,学生不仅对杠杆应用理解更深,而且学会了生产技能,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用力的感受,讲讲这是什么道理。让学生了解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这样,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学会了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学会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3、及时总结、反馈结果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暂告一个段落的时候,要做一个适当的信息反馈。教师要充分肯定合作的成果时,还要让学生讲述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发表的意见要代表本小组的共同智

2 慧,不能以个人的意见为中心。如有些问题经过讨论,学生发表的答案模糊不清,教师要引导学生经过辨析比较,找到最佳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呈现多样性,要引导学生讲述思维的过程。

四、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某个小组目标,而且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否则合作学习应有的教学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可以促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同时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的评价。对小组过程学习的评价可以通过填写小组情况反馈表,就能较好的反映出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可采取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且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鼓励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例如,一次实验、一份报告、一篇文章、一次练习、一份表格的完成或一组问题的解答,小组成员接受同样的分数;或对小组每一成员的学习结果进行单独检测,对测验较好的成员以及平均分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当然,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应逐步加强。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搜集资料、学会了讨论问题、学会了表达观点、学会了竞争合作。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在初中科学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从中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坦:合作学习简论 《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1期。3.《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肖川

4.《教学行为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1月 时绮等译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题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研究的背景,提出了具体研究的方法、做法及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关键词:小组合作

正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目前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散乱,问题设置小、碎、细,且缺乏探索价值,参与欠平衡(少数学生唱主角),小组活动次数频繁且时间失控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澄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的实质。小组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小组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

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怎样才能更好的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他应负责讲解。同时他还应该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我认为分组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1.依学生特质分组。2.分组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是4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并且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职务,明白自己的职责。3.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4.教师要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活泼合作学习的气氛,均衡小组的学习实力。

二、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

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没有任何意义。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激励性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性评价。主要采用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的依靠思想。

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字词,句子和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拓展学习等方面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后来我又把各小组的上课纪律,单元测试,作业上交等纳入到小组考评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了。

四、做好小组合作中的老师角色

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合作,教师只是旁观者,只要在汇报时听听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需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过程,循序渐进。学生的合作讨论自控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讨论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有困难无序或偏离主题的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课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小组合作活动,发现小组合作中出现教师期待的好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并向全班说明他们受到认可的原因,无形中使他们成了其他小组模仿的对象。合作学习不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也就是说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就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让师生合作精神得到发扬,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更有效的作用。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究、运用、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新课改一起成长!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王志贇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甘肃教育 2011年第21期

(3)吕君岩 《快乐合作学习增进学习效果》 学生之友

(小学版)2011年第07期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总结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戴新良

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分别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现将一学期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2、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

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另外,课上完后即对该节课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的次数很少。这样,就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4、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从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和对学生的口头问询中了解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还是喜欢以教师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或者说,课堂的民主气氛还不够浓,教师教学观念仍然保守陈旧。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加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并努力使“合作式学习方式”成为我的教学课堂上的一个法宝,让“合作”成为我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种习惯。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句话道......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数学课堂上,时常可以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凤林初中林黎明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数学奥赛得了名次,高考成了状元,其实他们的数学懂得并不多。......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识字二·自选商场》教学案例及评析 关键字: 教育科研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以多媒体、网络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摘要】:宏观上讲,社会是由于每个成员长期合作,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不仅是国与国互惠互利的理念。同样,在这种必然趋......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江都市实验初中 刘美玲 摘要: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找到一个跟信息技术新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成为时下讨论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