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现代与经典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03:3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现代与经典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现代与经典观后感》。

第一篇: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现代与经典观后感

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

————参加第19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11月14日-----16日,我和其他四位同事共同参加了在江苏无锡举行的第19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是第一次在现场聆听和观摩教育大家的课堂教学,原来亲临现场感受名师们的风采是这样满满的幸福感。同时让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下面就谈谈本次学习的一些体会。

这次观摩研讨会,上课的孩子们都来自无锡南长街小学。在课堂上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勇于质疑的精神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给我们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又在想我们的孩子怎么就和他们差那么远呢?听了贲友林老师和刘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报告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问题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老师自己。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年、月、日》,在贲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课前通过做“小研究”的形式,先自己整理收集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然后再课堂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孩子们沉浸在交流中一阵阵掌声显示出孩子们对同伴的认可。而这时贲老师已经退到孩子们的身后,只是在关键的时刻进行点拨和引导。

在课后的报告中贲老师说道:“课堂不是给听课老师看的,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课堂的风景不在老师这儿,而在学生那儿。”我想贲老师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在课堂中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贲老师还提到了,现在他的教学是轻松的,这次的的倾听让我了解到贲老师是怎么让自己轻松下来的。贲老师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布置作业,自己批改,而老师只是问一问:“还有谁没交作业”就可以了。但是我想,在这轻松的背后,贲老师是怎么的地去用心付出,才成就了这样独立、自主地学生啊!

说到课堂气氛,我更喜欢刘松老师和“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课堂了。刘老师和张老师对《认识百分数》进行了同课异构,同样的课题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精彩。张齐华老师以他独特的幽默风格让我们也看的回味无穷,张老师的人格魅力根本无法阻挡。喜欢他上的课,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提问,爱上学习。整堂课都是在这样的欢声笑语的气氛中,学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的就结束了一堂课。而看似不像课堂的一堂课,并没有因为教师的随意玩笑而混乱,也没有因为以学生为本而混乱,反而,整堂课依旧是在张老师的控制之下。他轻松幽默的课堂语言,让孩子们带着真实的思维走进课堂,让数学教学变得如此简单······刘松老师课中,刘老师用极富艺术感染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理解,表达百分数的含义、意义、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课后,刘老师还作了报告《百分数意义教学的对比研究》,他用轻松的语言,生活为例向在场的所有观众展示了他的教学研究,深深地记得他的教学感悟“教学要有针对性”,“给予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

真的很幸运能这么近距离的感受名师风采,领略名师课堂精华。我想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看完了精彩,要怎么去像他们学习?不是照搬名师们的课堂,而是要学习名师们专研的劲,学习他们爱学生的心,学习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反思的态度。

2014、11

第二篇:走近名师 感受现代与经典

走近名师 感受现代与经典

——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在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举办的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从2013年5月10日到5月12日上午,为期两天半的“现代与经典”的观摩研讨会中,众多的专家、特级教师的上课和讲座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此次学习结束后,我想起了屈原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下,我们农村小学的老师因为课多,平时很少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也很少有时间去深入的钻研与揣摩教学文本。通过此次学习,才知道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尤其是王崧舟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四年级一篇精读课文,王崧舟老师用他那独特、浑厚而又富有磁性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让课堂充满了诗意的美。王老师十分注重课文情感的挖掘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他几乎脱离了课本,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抓住三个主要场景

1、鸟儿和树告别的场景。

2、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

3、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场景。整个教学环节,王老师反复让学生朗读(指名读,范读,齐读、配乐读)。而且每一次的读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课堂上,王老师还安排了三次练笔

1、写树和小鸟的外形。

2、给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及小女孩的对话的提示语加上感情词语,以增强感情色彩。

3、写小鸟对着火柴时的内心独白。这三次练笔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最后王老师又安排了分角色朗读来演绎课文中的对话,再次让同学们领略文中所表达的感情。王老师的课充满了诗意,听起来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领导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让孩子们抓住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孩子们在童话世界中可以充分放飞自己的想象!

专家们的报告和观摩课使我领悟到了 :

1、语文要有充分的情感。这里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的情感。因为语文课程有一条很重的性质就是:“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的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读大量的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3、教学方法的思考。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很彷徨,不知道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处在教学方法的艰难选择与摒弃上,我很难抉择,听了这些教师的课后我有所领悟,教学方法的更新是必须的,但是也并不是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一可取,这需要教师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调整,在重视学生主体的情况下也要重视咱们自身的主导作用,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我们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的新颖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本质。

4、关于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农村孩子不注重课外阅读,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现状。尽量让孩子们多接触点课外读物,教师抽时间给予引导。

5、潜心研究教材,把每节课都上成公开课。在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课上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几天的学习感受还有很多,不能详尽到来,我相信通过这几天洗脑式的学习能够更新我的教学理念,增加我的教学动力,激励我在以后更加有效的教学。

莲荷中心小学

郑策

第三篇:“现代与经典”观摩体会

“现代与经典”观摩体会

首先非常感谢中心校及县教育局的相关单位给与我这次去南京参加“现代与经典”观摩学习的机会。转眼间,活动已经结束一周时间了,相关的听课笔记及心得体会也都大概整理结束了。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汇报,这既是对上级部门的感谢,也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对语文及语文教学的认识

语文是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门学科。由此可见,语文的教学不单单是帮助学生认几个字,识几个句那么简单,不单单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那么容易。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这是一个多么现实而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词呀!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语感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具备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语感的运用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这一点必须被每一位教师透彻地理解。

二、语文的课堂是一个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堂

为什么要把这一点单独拿出来写一写呢?因为这是本次活动给我的第一个震撼。

孙双全先生执教的《春联》那一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这一课是我以前执教过的课,更有助于我的比较。我依稀记得自己是按照传统的上课程序带领学生从头至尾分析这篇课文的。当时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可是孙老师完全采用了另一种教学的方式。他从名联出发,带领学生分析对联的特点,然后再带领学生参与到对对联这样一个活动中来。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让学生掌握了对联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课文中存在的几副对联,是一举三得的事。这种新的课文讲授模式,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即弄明白这篇课文想让学生掌握什么?想让学生学到什么?想培养学生怎样的情感?当你把握了这三点,对于任何课文的教学都会游刃有余的!但是,想要真正把握到这几点却是不容易的,它不仅对教师的教学经验有极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知识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三、语文的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

管建刚先生执教的《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上。《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每天四问”,一般的老师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带领学生去理解,然后再带领学生分析“四问”的顺序安排。与管老师的教学内容差不多。但是管老师却采用了另一种教学模式。他一开始就别出心裁地找两名学生上台学着陶行知校长的样子做演讲,这在无形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其次,他是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每天四问”的。“四问”分析完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十分深刻了。最后,他又带领学生分析了“四问”的顺序。可以说,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独具匠心的,但是却很少有人采用他的这种方式,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更像是“程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教学内容,在问题解决中学到相应技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师生交流方式

下面我想谈谈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方式。这是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这也是素质教育特别提倡的一点。

我以前的语文课,师生交流主要体现在问题回答上。也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起立回答这个问题。这种交流是一种被动式的交流,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这次观摩课,让我看到了师生交流的新方式。比如说生字词的教学,教师会让学生给一个生字组词,并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这既引导了学生的思考,又体现了反馈。再比如,绘本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写了很多精彩的片段,然后他们会在课堂上集体赏析这些片段。在我以前的习作课和绘本课上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但是效果却并没有它们这样明显。总的来说,师生交流这方面的技能,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学生知识面

最后我想谈谈学生的知识面。这次观摩课,给我震撼比较大的是南京小学生的知识面。有些老师会说南京条件比较好,孩子有更多的优质的学习资源,这是农村孩子无法比的。这一点我承认。但是,将南京孩子的知识面上的优越性完全归咎于这一点是我无法忍受的。毕竟,现在的农村,买几本书的条件还是有的。但为什么农村孩子的书包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好的课外书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人指导,他们不知道该买什么书?南京的孩子看过很多的书,农村的孩子没有,这并不是硬件上的缺失,而是老师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觉得,以后应该适时地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以帮助他们丰富知识面。

总的来说,这次的观摩课是一段收获颇丰的经历,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新老师来说,感想千言,难以一语!

第四篇:现代与经典观摩有感

第16届现代与经观摩有感

陈 琛

怀着兴奋的心情和满心的期待,我和汤晓丹老师老师参加了4月26--28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来感受大师们的风采。

本次活动在深圳戏院举行,两天半的时间安排了十二堂课四个报告,感觉学习紧张而又充实。本次执教观摩课的都是来自全国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名师们所演绎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听课变成了一种享受,他们的睿智幽默,扎实的基本功和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的机智让我印象深刻,学生们流利标准的口语和庞大的词汇量更让我感到震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可能是我们这里的初中生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第一次观摩规模这么大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禁被这些名师们独具一格的教学魅力所折服。这其中有很多课堂是难于模仿的,大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真实,教师的个人魅力和风采让人觉得望尘莫及。

在十几位老师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丽和田湘军老师,虽然之前没有机会现场感受他们的课堂但是他们在网上的视频课已经观摩学习了很多遍,每堂课都能给人新的感觉和惊喜。林丽的神态和肢体语言都有一种西方人的感觉,她可爱的爆炸发型让人觉得很亲切,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她与学生自然而真实的谈话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营造了英语语言的学习氛围。整堂课浑然一体,这得益于她语境的创设,一条线贯穿始终。从和学生谈论自己夸张的发型开始引入本节课的生词,过渡巧妙不露痕迹。然后是带着问题浏览文章并讨论学生自己喜欢的职业,最后介绍了文章主人公一家人的职业并利用卡片将人物和相对应的工作贴在黑板上,精心的板书设计使本节课的重难点一目了然。这堂课中,学生的各种语言能力被很好的训练,因为教学设计注重语言发展的递进性。总之,她风趣而又高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田湘军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震撼,他纯正的语音和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听课老师的眼球。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be going to 这个将来时态,田老师利用information gap 引导学生对初次见面的新老师进行提问,让学生猜测老师将要给他们演唱什么歌曲,老师今年的暑假将要去哪里旅游等一系列的问题很自然的将自我介绍和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了一起。设计精致、巧妙、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每次任务要求都很清楚,并设定好时间,犹如阶梯相互依存节节升高,简笔画和课堂游戏的设计都恰到好处,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最后雅安地震这个素材的安排让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教育:学会爱,学会帮助。并很自然的再一次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be going to do.田老师的授课如行云流水一般,让所有的孩子们感受的是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而我们和他面对的学生一样,被他那丰富的肢体语言、优美深厚的歌声和诙谐幽默流利的话语所感染,使我们不禁因他的这种风趣的教学风格而忘记去写听课记录,睁圆眼睛张大嘴巴去欣赏这叹为观止的教学艺术。正如他的报告,快乐教,快乐学。他从教了二十多年,他拥有一颗童心,在他执教的课中,他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融入他们其中,放得开,收得住,整节课笑声不断,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如果我有这样的老师我也会乐意学,但他的个人魅力有时让人望尘莫及。走近名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我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争取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现代与经典观后感

领略名师风采

品味经典课堂

——听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有感

确山县实验小学:李战伟

2012.11.19

领略名师风采

品味经典课堂

——听于永正老师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有感

江苏无锡——一座美丽的现代时尚与古朴经典相融合的江南水乡都市。走进无锡,犹如来到人间仙境,购物殿堂。这里风光怡人,文化气息浓郁,徜徉在这座城市浑身上下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浸染着一种淡淡地、愉悦地让人说不出的人文情致。

11月9日‚第十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迷人的‚太湖明珠‛无锡市悄悄拉开序幕。步入会场——无锡教育电视台(蓓蕾影剧院),会场不算大(可容纳1000余人),可温馨至极。在这里,一场盛大的、丰富的语文教学精神大餐马上开始。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虽然没有写字台作依托,但我依然怀着一颗恭敬之心小心翼翼地记录着,思考着,期待着,想象着,观摩着。不知不觉两天半的时光就在不停顿地思绪中度过了,虽然紧张,虽然坐得腰酸腿麻,但全无疲惫之感,因为精神之悦早已荡去了身体的困乏。

此次无锡之行,可谓满载而归,收获颇丰。尤其是于永正老师,他‚平平常常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简单品评如下。

于永正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五年级《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课前,于老师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了两个词:倭瓜 谎花。于老师没有使用课件,只一根粉笔,甚至没有拿教材,一切都显得平常之极。

接下来,按部就班地开场:我叫于永正,今年70有2,我希望大家随便一点,我希望我是‚祖父的园子‛里的祖父,你们就是‚祖父的园子‛里的‚我‛。于老师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和蔼可亲的神情真像一位慈祥的爷爷在给自己的小孙孙聊天。就在于老师毫不忌讳地通报自己实际年龄的刹那间,我的心头为 之一震,一种发自内心感动油然而生。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竟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课堂上,而且是以执教者的身份出现的,并且他还是被大会组织者安排在第一天研讨会的第一个出场的参课名师。这样的一位长者出席这样的一个盛会,而且执教这样一篇切已的课文,真是有意思。像于老师这样年龄的名师早已是功成名就,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可他依就活跃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而且还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引领者。于老师不愧是著名特级教师,他热爱小学语文教学,视小学语文教学为自己的生命所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愿于老师的教学之路更长,教学艺术之树长青,我愿做于老师最忠实的粉丝。

授课时,于老师从解释词语开始。什么是倭瓜、谎花,让学生充分地说。从倭瓜聊到‚倭寇‛,以致聊到哈哈大笑。聊天似的对话平平常常,学生学得简简单单。这样的课堂真不像课堂,这样的老师真不像‚老师‛。从于老师的课堂面貌反观我的课堂,我太像老师了,上课时一脸的凝重严肃俨然一尊活雕像。平淡无味的话语,牵强附会的煽情,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感染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只能是生硬的,不会真诚的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不会有情感与情感的碰撞。

紧接着,于老师开始听写生字词。他让不同的孩子在黑板上写‚草帽‛、‚抛‛等字词。看似平常的教学设计,于老师却在指导学生写字上下足了功夫,学生写得不规范的地方他都一一指出,不好写的或写错的地方他示范给孩子们怎样写,写的时候要写稳,要写出变化,写出美感。他特别强调说:‚字要一笔一画地写,要规规矩矩地写。‛听到这,我想到自己的课堂,虽然我也经常让孩子到黑板上听写,但通常都是以写对为判断好坏的标准,却很少要求写规范,写美观,更谈不上进行艺术性的写字指导了,难怪孩子们的字上升不到规范、美观的程度。于老师说:‚凡是要求学生写好的字,老师首先要写好。‛于老师说到了,也做到了。语文学习贵在积累,写字练习贵在规范,长期坚持规范书写,孩子的字写不好都难。指导学生写字不可小视,它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如果忽视了写字的规范性指导,孩子们的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将是不健全的。于老师示范之后,他又让不同的孩子到黑板上去写。这一次,孩子们明显写得好看多了。尤其是后面的教学环节中,于老师让很多孩子到黑板上写自己在园子看到的东西时,于老师还不失时机地点评孩子们的字,‚我喜欢你写的提手旁,‛‚我欣赏你的这一捺‛,‚这个字很入贴,我喜欢。‛‚你写的字有书法家的感觉,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书法家。‛……孩子们听到于老师的品头论足,或高兴,或欣喜,或激动,每个孩子的字在于老师的眼中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许多孩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得到了满足,心情的愉悦难以言表,听讲的兴致之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于老师把写字指导有机地整合到阅读教学中,是有意在培养孩子们的写字能力和审美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写的字,在于老师的眼中都有可取之处,哪怕是很小的细节部分,于老师都予以肯定。于老师一直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他目中有人,看得出他爱孩子,而且爱得用心,爱得细致。我和于老师比起来,真是惭愧之极。有时,明明孩子的作业写得很像样了,我却鸡蛋里挑骨头,说这需要提高,那需要改进。说得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孩子的上进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学习语文的兴致也大打折扣。有时,我甚至千方百计地从孩子的作业中找到一丝错误,而且还用红笔画了一个大圈圈,生怕孩子看不见似的,更有甚时,我还要再旁边写上一句‚请你再认真些‛。我不知道,当孩子看到我这样认真地批改的作业,心里是感谢还是失落呢?当老师的一定要‚目中有人‛,千万不可‚目中无人‛。

于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要求做到两看。一是用眼看,二是用心看。在初读课文时,他这样要求用眼看:‚你看到了什么,就做个记号,认真地默读,仔仔细细地读。‛读完后,于老师请许多孩子到黑板上把看到的东西写出来。这个设 计看似平常简单,其实于老师别有用心,只听于老师话锋一转,‚用几个词概括一下你在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请你在心里面说一遍。‛不大一会,孩子们纷纷举手。有个孩子说:‚当我走进祖父的园子里,我看到了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朵、草帽、草、白菜、锄头、狗尾草……‛这个孩子一气把黑板上写的几乎全都说出来了。于老师说:‚你这样回答是挺具体的,知道的你是去了菜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了公园呢?这样说太复杂了。‛在于老师的启发下,有个孩子说:‚当我走进祖父的园子里,我看到了动物,植物和他们做的事。‛‚孩子你概括地就已经很准确了,不过呢,动物、植物和事情合起来叫事物,用上事物再说说。‛当下这个孩子又重新总结:‚当我走进祖父的园子里时,我看到了许多事物。‛就这样,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在于老师不断地点拨下得以培养。一般的老师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可能也结束了。但于老师却不这样就此结束。相反,他却抛出了个更有意义的话题。‚刚才,同学们用眼睛看教材,看到了许多东西。现在,孩子们,请你用心看,静心地看到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的同时,老师提示:‚用眼睛看比较容易,用心看就比较难了,用心看到的是背后的,书上一般是不写的。‛于老师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老师一定要善加引导。在这里,于老师提出了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文字,一只眼睛看文字背后的东西。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很快地看到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有的孩子说:‚我看到了祖父的宽容、慈祥,也看到了‘我’的天真活泼‛……于老师还是依次让发言的孩子把看到写在黑板上。孩子们的发言积极,无拘无束地表达着自己的看法,那和谐活泼地课堂氛围,让很多孩子忘记了这是在观摩会的课堂上。我在台下静静地记着,愉悦地欣赏着,默默地思考着,由衷地赞叹着。大师之高明在于引,把孩子的读书深度从低引到高,大师之高明在于导,把孩子的理解境界瞬间提高。大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 语文素养,而且关注了孩子生命成长的过程。当孩子们完成了所有的板书后,于老师小结道:‚正是因为祖父的宽容,慈祥和宠爱,才有了我的自由自在和天真快乐的童年。‛按照常规,这节课上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于老师偏又设臵了一个更有趣的环节。

于老师说:‚请找出你认为最有趣的事。‛(大家一致认为:铲地一事有趣)。于老师让孩子先个人练读这一段,同时走到孩子们中间指导朗读,要注意适当的时候要加上动作,表情等。孩子们练得很投入。‚谁敢向于老师挑战?‛随着一声号令。一个孩子勇敢地举手登台表演。这个孩子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好听。读得很不错。可于老师胸有成竹地说:‚让我试一试,看能不能超过他,如果,你认为我比他读得好,就要给我一些掌声。如果,你认为我读得不如他,掌声就免了。‛说完,只见于老师手不拿教材,完全凭背诵和对文本的理解,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朗读完了这一段。随后,不仅在座的孩子们,就连听课老师们也都给于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不难想象,于老师在备课时,尤其是在备读这一段时,一定是下足了功夫,他有可能是数十遍地朗读这一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不然的话,绝对不会有现场那样真切、形象、逼真地朗读。反观自己平时备课,别说课文会背了,就连读几十遍的功夫都没有下。更别说仔细揣摩文字背后的东西了。这样浅层次的备课,怎能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生成出精彩的篇章。只有在备课时肯花功夫,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口中有莲花。之后,于老师要求学生找自己读书的优点在哪?并模仿自己好好再练。这一下,孩子们读得更起劲了,他们纷纷学着于老师的样子,读得很有意味。其中有个女孩子还跟于老师一起分角色读,读得也特别有韵味。

随后,于老师又设计了找细节描写,总结出了小事也能写出大文章,写有趣的事,要写对话,写出细节。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孩子很快学会了写作方法,课堂习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听于老师的课乍一听是那样的平平常常,但平常之中却多了一些厚重与扎实。孩子们学得轻轻松松,简简单单,但轻松与简单之中却多了几分思考和收获。

于老师的语言始终都很平实,自然,真切。可是他一说出来,孩子们都像着了魔似的,魅力四射,一点也不像70多岁的老人说的话。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老师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但他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在教学中,于老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他表扬、肯定、鼓励学生,或运用语言,或通过爱抚,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质奖励……正因为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的手段,学生才兴趣盎然,畅所欲言,课堂教学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于永老师的激励艺术催化了学生强烈的未知欲望,强化了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地增强着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尽管于永正老师已头发斑白,却依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追求着。我真诚地祝愿于老师在今后的求索中,登上教学艺术的更高峰;祝愿他的艺术人生更加绚丽多彩,更加灿烂辉煌!

下载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现代与经典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摩精彩课堂,感受名师魅力----现代与经典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名师___聆听现代与经典

    参加“第十七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小寨小学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学习的机会,11月15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无锡,参加“第十......

    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八一小学 杨利民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于是,我渴望能有......

    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 每每坐在礼堂里或视频前,走进一位位名师的课堂,就会令人耳目一新,深感钦佩。一位位名师或幽默诙谐,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底蕴,开......

    感受名师魅力

    感受名师魅力—— 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会有感 2010年4月18日 在深圳市金盾电影院举办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会。这次研讨会聚集了全......

    走近名师课堂 感受魅力数学

    走近名师课堂 感受魅力数学 ——教育名家数学观摩活动听课有感 作为一名普通的年青教师,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 3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保定冀英中学举办的:中国教育......

    南京现代与经典观摩学习有感-2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第2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南京,这里的景色是那样的让人心醉,那样的迷人。初次......

    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观摩学习有感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第1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曲广波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初到扬州,那里的天气,那里的烟柳,那里的琼花,都带着......

    南京现代与经典观摩学习有感 2

    感悟经典 促进成长 ——参加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南京,这里的景色是那样的让人心醉,那样的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