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时间:2019-05-13 03:1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第一篇: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敦化市贤儒镇中心小学 王成玉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英语课程则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二者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那么,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北京申奥成功、英语作用凸显的今天,如何才能实现德育与小学英语的成功渗透呢?

一、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

1、把德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德育在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奠基作用,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培养“四有”新人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德育任务,必须遵循德育原则,选择最佳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如果我们把完成德育任务看作攻克河流对岸的堡垒,那么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就好比是通向对岸的舟或者桥,它对德育的效果和成败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

在实施德育的众多途径中,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系统进行德育的任务。但于德育于学科教学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其具有的优势是其他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因为学校教育培养人,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它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具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较强的系统性,占据了学生学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而其他途径与学科教学相比,都不完全具有这些特点。由此可见,尽管德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如果不主要依靠教学而只依靠社会实践或团队活动,是绝不可能完成其任务的。而小学英语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德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必然要求实现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成功渗透。

2、思想教育是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紧扣小学英语课的性质和特点

各门学科都能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由于学科的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各科教材都是为培养现代化建设者服务的,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学科教学能否成功渗透思想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好两个大纲:一个是《德育大纲》,了解对所教年级学生的德育要求;二是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对本学科的德育要求。

小学生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记忆好、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这就要求德育与小学英语教学渗透时必须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灵活简便。通过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等方式,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及竞赛、表演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英语感性知识,同时思想受到净化和升华。

2、深刻把握小学英语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德育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有许多版本,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教学内容都渗透了思想教育因素,以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树立正确思想和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方面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以川人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其编排始终坚持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的原则。入门阶段的内容主要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注意灌输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品德教育以及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人情。入门之后,教材内容逐渐从课堂、家庭向社会各方面展开,贯穿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爱劳动、爱科学、爱集体等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

以该教材第一册为例,从语言功能来说,主要学习日常交际用语及句型What’s thisthat?从德育内容来说,则把学生礼貌用语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要求学生会用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Excuse me.Please.Thank you.等进行交际。该书Lesson 20则增加了英语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圣诞

教学结合在一起,安排了生动有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做。如用英语字母报数,既可使学生集中思想,提高辩音能力,又可使学生认清个体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在相同时间内看哪组报数又快又准,只有每个小组成员都努力才能取得胜利。而全班同学边唱字母歌,边玩开火车的游戏,既让学生熟悉了字母顺序,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当然,这还要靠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三、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要防止德育教育“成人化”倾向。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模仿力强,自控力弱,独立性差,思想行为易受外界干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小学英语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优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德育教育。

2、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是信息的传递,思想的转换,情感的迁移和理想意识的交流”。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师生间的诚挚、信赖、心理相容。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清理相通,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进入佳境,才能产生最佳的德育效果。

3、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性主要针对学生关于社会生活和思想中的模糊认识,针对学生中的认识分歧及背离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习惯,针对某一时期共同的思想倾向等等。要做到有针对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必须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我们只有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才能为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些外国语的跨世纪人才。

第二篇:浅谈如何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2009年学科德育征文

浅谈如何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英语)

作者 穆英

工作单位 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 电话 ***

浅谈如何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中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对语言学习的认知,认为英语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和片面的。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担负着对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还提出要通过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在英语交流中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这些都说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渗透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让德育走进课堂。

二、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的英语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育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英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而且与道德教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学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德育有着相互促进或相互影响的关系。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无学之德无根,无德之学无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德育,抓住课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创设“德学相融”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德促学,以学养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寓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英语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现行的课本中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篇文章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生哲理,其中涉及文学、历史、文化、地理、科学、艺术等,几乎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这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很好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和德育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启迪他们正确认识世界;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辨别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1把语言点的学习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在讲解词汇、句型、句法等语言点知识时往往需要提供一定的例句或语境。为此,在例句的选择或设计中,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进行德育和价值观的渗透,使英语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学生既能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又自然地受到例句所蕴涵的情感、文化和思想的熏陶。例如,激励性的例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趣味性强的例句自然而有效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活跃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1)As is known to us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and no one can separate it from mainland.We must unify it.(2)It is wellknown to the world that we have sent ShenZhou Ⅶ into space successfully, which shows the growth of our country’s power.以上两个例句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常用句型和词汇的用法,而且突

出了时代性,在学生了解祖国强大和科技发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也可适时的鼓励学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2摘抄优美和富有哲理、深刻含义的经典句式

We learn that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a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one to care about.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合则立,分则裂)这些句子寓意深刻,揭示文章主旨,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且具有教育意义,在写作中也具有借鉴价值。

3通过语篇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必修5 Module 2 A job worth doing中围绕“job”(工作)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教学活动。本篇阅读材料是给大家介绍了一位义务指挥交通的志愿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挖掘语篇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情感上的理解,促进其智力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两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个人活动

教师展示图片,借助问题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图片进行预测,根据图片猜想: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in the photos?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列举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些模范人物,并简单描述他们的事迹,这些事迹深深地感染着学

生,与此同时学生也记住了一些关键词汇。在看图片、学单词的过程中引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用英语提问:Do you think they are great? Why or why not? Do you want to be useful men? What sort of job would you like to do?这样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小组活动

理解标题The Human Traffic Signal的内涵并通过讨论以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做出情感性分析: 1)Why did the man direct the traffic there? 2)Could he get paid from the job? 3)What made him do the job?

4)Do you think his job is worth doing? Why?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其团队精神。(3)班级活动

接龙游戏:全班学生轮流发言,共同转述The Human Traffic Signal这一故事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给一些平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机会,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各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是值得做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看待金钱。

(二)联系实际生活渗透德育教育

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就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平时要对学生适时适度的引导。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太积极的思想、行为时,可以在课堂上用一些有激励性的话语进行劝导,或者通过作业批语来进行交流反馈。例如:有的学生早自习经常迟到、不愿读书,看起来无所事事。我就及时教他们“One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一日之计在于晨)”,鼓励他们早自习不仅要按时上课,还要认真读书。考试后有的学生因为考得好而出现松懈情绪,我会及时送给他们一句“Diomand cuts diamond”(强中更有强中手);而考得不好的学生有些丧失信心,于是就告诉他们“Better late than never”(亡羊补牢,为时未晚)。“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鼓励学生要先立志,发愤图强,然后朝着自己所确定的方向不断努力。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启发诱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在教学的同时恰到好处的一个提示,一句警言都会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使他们受益终生。

(三)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任务型教学作了如下阐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必须以平等参与为前提的过程,是一个分解任务,群策群力实现目标任务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尽可能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有意识

地引领学生的思想朝着积极健康、奋发昂扬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和提高了语言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诸如参与合作、交流和沟通能力。课上教师可采用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共同参与下使学生不仅增进了了解、信任和友谊还进一步形成了以团结合作、共同进取为核心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品质。任务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学习,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例如:英语课上的每天值日,每位学生用英语给大家讲一个短小的、发人奋进的故事、介绍名人名言、游戏和唱歌等各种形式。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人都做精心的准备,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另外,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让学生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付诸实践。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培养品德和陶冶情操。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感熔铸于教学中,用热情、激请、真情来打动和感动学生,才能使他们受到感染,才能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情感课堂。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关心爱护学生

老师要怀着一颗爱心,关心爱护班中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班内一些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基础和需要多给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教师要尽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2宽容学生

宽容是一种美德。教师宽容学生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可以使学生的“反抗精神”转变成对老师的信任态度。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适当宽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眼神和一次轻微的触摸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3理解尊重学生

教师要做到心胸豁达,要有换位意识,能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教师要平等看待学生,不能孤立学生、甚至与学生对立。在教育的过

程中要承认差异,避免强求一律,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也有差异性。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少一些失败的刺激;给学生多一些受尊重的感觉,少一些被挖苦的说教;给学生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讽刺等。教师应对每一名学生寄予热情的期望,相信他们,尊重他们,从而给学生以亲切感、归属感和自尊感,激发学生的高层次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乌申斯基说过:“尊重是打开心灵的一把钥匙,谁掌握它,谁就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尊重是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良好人格的关键因素。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注意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教育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自然地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第三篇:寓德育于英语教学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

【摘 要】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摘 要】教师是学生知识、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外语教学的每一环节,里粗浅地探把育人寓于教书过程中,是每位教师的责任。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上

德育教育。

【关键词】教师 英语教学 德育

“师者,这句话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重大职责。教师是学生

知识、认识世界的领路人,教书育人

外语教学的每一环节,是教师的天职。把育人寓于教书过程中,是每位教师的责任。里粗浅地探讨如何在英语课堂上

一、在英语课堂上

1.在外语教学中主要学生在用于学生的知识的德育教育。

专业化教育、社会化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学生德育教育

完全用外语组织课堂,对教学的语言材料做简单化、条理化的讲解,活动:,培养

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思想,升华课文主题,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有利

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地去更新于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去观察和思考知识,建树。

2.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因素中的性格特征所致,基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敢、自信、进取、有因“羞口”而厌学的情况,教师

去,这是教育学中讲到的非智力学习

学生,做、辅导,对鼓励、表扬,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勤奋、勇、朝气蓬勃的性格。

3.在外语教学中,以课文做为内容载体,在学生完全华主题,对学生

语料的基础上总结和升情感和道德教育。例如让学生在“My First Job”一文中学习对待工作的,在“The Ageing Society”一文中学习尊重和关注老龄化群体,在“For or Against Smoking”一文中学习健康生活可在学习过程中情感。

二、在英语课堂上运用语言及榜样手段对学生

1.语言手段: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教育的手段。教师可以

德育教育

环保问题……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内容

学生,培养

健康的升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性用语、评价性用语和解释性用语等三类语言对学生

教师同学生谈论责任或义务,使用的是“规范性用语”,可以上学生不

用语涉及

德育教育。

种语境下教师

在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待人处世。,是教师规范学生

常用的道德语言。教师,例如课堂用指令和禁令,直截了当向学生听讲或不按时

道德要求,约束学生的不规

作业时对学生说,“You have to…”;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如“You’d b用道德倡议对学生道德理想教育,运用激励语言来鼓励学生的高尚etter…”,“You are the best one.”,“Don’t be shy.”等。教师可以长经历予以不同句式来表达对

不同学生的个性及成的教育期待,如“I wish…”,“You should…”,“You ou

后多少会朝着你的ght to…”,“Why don’t you…”等。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期望发展;在学生具备较强理解力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商量和请求的规范和

学生的软化道德要求的语气,用,如“May I…?”,“Will you…?”,“Would yo的道德观。u…?”,“Let’s…”等。让学生感受文明与道德,并在感受中

在道德语境中,“评价性语言”声明,它是去做的事情。这类道德判断归根结底是对善良生活由应当追求、珍视、把

有价值的事情,而构成、东西

有义务终极价值、“Team wor

传递给下一代的断言。例如在教学中k”团队精神,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herland”,直至热爱的民族。

及温暖,让其以热爱集体而发展为热爱祖国“Mot

在道德教育中,告诉学生不好在是

是对的或错的、该做

对或错、为

或不该做、好在或好或的,还要向学生说明为该或不该、为不好,即“tell them the reason and why.”学生的也充满探究欲望。诸如“为的解释。解释

对自然充满好奇心,对社会和人类自身

?”,“那样公平吗?”

问题需

我受罚而他要教师向简单地“填塞”,当教师对学生说:“Why I didn’

人类高尚道德的t criticize he,but you.Just because he is honest!”是在同对话。

2.榜样手段:教育专业服务的内容与师德规范的内容要求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师德不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在教师为学生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

师德在学校生活中和约束作用;另一

双重,师德对学生

:一,师德对教师的专业

约束、鞭策和

性,对学生的道德教师的道德手段,的所有道德榜样中,教师自身的激励、,潜移默化的道

教育作用。师德教师的专业学生的道德发展。教师的身教是作用。教师在情况下之

自然而然的身教,对学生的品德可以能够自然而然地实施身教,并

教师天生德教育家,而是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使然。教育情境也确实使人处在教育情境中的学生,都的老师确实应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美德。情况下不会对教师的道德示范产生抵触情绪。其实,学校德育的人格和道德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信念端正。”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强大的内化力量。让习的参考文献:

心灵的体操,它使。

教师的“身教”,就,取决于教师的它的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

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

学生的,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为学生创设

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在语言学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

[1]杨建中.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尹汝昭.大学英语教学要

德育为先.职业技术教育,2005,(32).[3]刘源.谈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4]杨晓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

德育渗透.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4).

第四篇:初探寓德育于教学实践中

初探寓德育于教学实践中

刘红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年人犯罪法》等教育专门法律以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规定性文件。这些法律、规定、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们依法执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行万事,德为先”;“德才兼备真君子,有才无德真小人!” 人不可能脱离道德而存在,在现行的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法律来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那么他必然会对身边的人,乃至社会都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对品德的教育。[关键词]:以人为本

双重责任

适应社会

小学的的课程中,有门课叫“品德与社会(生活)”,授课范围是思想、德行、信仰以及未来的人生观。那是不是仅仅就靠这门课就行了呢?作为面对学生的老师会肯定的回答“当然不是”,德育必需渗透到我们教学的各门学科中去,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当然不能例外。

一、时代的需要

古往今来,历代王朝大体都有“王霸道杂用之说法”,而学校教育征对的是青少年儿童,故主要还应在德治礼教范围。《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体现为社会服务的性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建设人才。

新大纲指出:“德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件重要任务。从一年级起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只需要加以利用就好。有的时候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起到效果,比我们枯燥的讲上一节课要来的有效果。所以我们若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那么,我们就能成功地担负起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

我们的教材很多地方都渗透了德育内容在里面。只要我们课前充分的钻研教材,就能很好的把 1

握德育与教学的关系,使它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很多时候德育教育并不会花掉我们多少时间,只需要少许的带到一点,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了。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如与数的发现相联系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结合有关数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例如,我国商代形成的十进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纪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给出了最小公倍数的严格定义;现代特别是解放以来,数学家苏步青、华罗庚和陈景润等对人类数学发展的贡献,都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生动教材,以激励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

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揭示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以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主义观点教育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教学中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实际如下游戏导入新课:“用掌声表示得数”。教师口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两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几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苹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呢?没有掌声。教师问:为什么没有掌声呢?同学们回答:“半个苹果不能用掌声表示”。教师急忙夸奖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从而揭示课题。使同学们真实地感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数学家们硬性规定的,使学生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一定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说明数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节时,举一些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数据,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数学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做错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

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寓德育于教学中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一直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自然他们在学习中就变得很被动,有的甚至产生恐惧数学的心理。若在课上用生活中的问题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生活实例来加强概念的理解,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运用所学概率知识,计算一张数字彩票的中奖概率,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计算的结果又认识了事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数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计算、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克服了对数学的惧怕心理,从本质上真正地热爱数学,主动地学习数学。在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拓创新地解决问题,使他们逐步养成严谨朴实的科学态度,理智自律的人格特征及勤奋自强的探索精神。

(二)创设德育环境,尊重和肯定学生培养自信心。

主体性的德育观,尊重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德育过程,尽可能在自主自娱的教学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探求、自我顿悟、自我发展。教育者应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正确评价的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教师自然喜欢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每个班中都会有几个“不喜欢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上课不注意听讲,注意力分散,不按时完成作业,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首先要改变的还不是他的学习方法,也不是忙于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而是激发他的兴趣和热情。只要他通过努力取得了进步,就应给予赞赏和表现机会。诸如一些简单问题的提问,对于他的正确回答,给予十分肯定的语言赞扬,并同时让全班同学用言行给予鼓励。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以爱的情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自觉地学习,从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自信心。例如:在一节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养殖厂要把100头牛运走,如果每4头牛装一车,已经装好23车,还需要几辆车?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解法是:100÷4-23,在做

这道题时,我请了一名学困生到黑板板演,这位学生列式:4×23,刚写出这个式子下面的学生就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到黑板板演,有些学生还喊了起来:“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老师还是让我来吧”。有些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站在讲台上的那位学生:“满脸通红,手足无措。”,这时,我示意下面的学生安静,并对他们说:“这样做也可以,人家还没有作完你们怎么就下结论呢!你知道人家下面怎么做吗?要尊重他人,虚心向他人学习。” 教室里安静了。这时我鼓励那位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4×23=92(头),这一步是求23辆车里共有多少头牛?100-92=8(头),这一步是求还有多少头牛没装车?再用8÷4=2(辆),最后这一步求出还需要几辆车?待那位学生写完之后教师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时我也表扬了这位学困生,同时也指出了少数几个同学的不礼貌行为。并告诉大家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虚心向他人学习。那位同学满脸笑容地回到了座位上。在这里我没有因为下面同学的影响,而停止那位学生的板演,而是在稳定环境之后,及时地肯定他并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并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意识。

主体性德育观就是要创设一种真实而深刻的道德激励境界,引导学生将自己作为修养主体,找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积极进行道德思维和道德选择,发展道德探究能力,真正成为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实践的主体,真正体验到德育是从实实在在的自我开始的。

数学教学的课堂是开放的,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寻找规律,发现创新。数学课堂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课堂中老师“教的主导”转变为学生“学的主体”,变“跟我学”到“我要学”。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思路。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是创造意识的体现。

例如:在最优化思想的数学教学课中,首先创设了问题情境。秋天到了我校要组织学生秋游,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老师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由此展开实践活动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问题情境的故事化,确保了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的智慧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合理选择车辆的环节中,共有便宜宽敞的大公共汽车和舒适豪华的小轿车两种,让学生一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选出本组认为最合理的一种乘车方式,并算出本方案的租费是多少。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了多种乘车方案,有经济型的、有舒适型的、有关心型的(照顾晕车、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和老师,让他们乘坐舒适豪华的小轿车其他人乘坐便宜的大公共汽车)等等,各种各样不同的乘车方案,而且每组都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在这节课上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关心他人的意

识,而且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利用实践活动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既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例如:在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设计了一节“治理白色污染”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活动前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资料,并让学生谈谈感想,然后再调查统计自己家中一周内每天扔塑料袋的个数;活动时分小组统计本小组在一周内共扔塑料袋的个数及平均每天扔的个数,待汇报完数据后再计算全班在一周内共扔塑料袋的个数及平均每天扔的个数,然后通过测量计算出塑料袋的平均面积并汇报数据,接着设置情境让学生计算若全校都照这样的速度扔塑料袋,多长时间后我们的校园将会被我们扔的塑料袋扑满;然后对这些数据再进行分析、讨论,经过分析、讨论每一位同学都发自内心地说:“一定要治理白色污染”。活动的最后我们共同制定了活动的口号“白色污染几时休,齐心协力何须愁!”,同时每个小组都制定了活动后的任务,下决心要把“治理白色污染”进行到底。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统计、计算、分析、讨论不仅复习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而且还运用已学的知识探讨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白色污染。通过大量的数据给学生的内心以震撼,从而使学生既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又焕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思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心里需求出发,找到合适的方法,做到真正激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实现育人的本质,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2005年8月23日更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五篇: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不是新课题,不少学校也曾有过探索和总结。但问题是这项工作难以持久;难以落实。原因有三:其一,不少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是硬任务,升学成绩是硬指标,而德育渗透是软任务、软指标。大多数教师担心寓德育于教学会打乱正常的学科教学,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其二,有的教师对“十年**”中读语录、贴标签的做法十分反感,一提“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就把它简单地同过去形式主义的那一套挂起钩来,思想上总“热”不起来。其三,不少教师虽有积极性,但往往不知如何具体操作。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程式。现在要在教学内容中发掘德育内容并将之灌输、渗透给学生,他们感到“吃力”,特别是理科和外语学科似乎难度更大。于是自然产生了“等一等”、“看一”的想法。所以,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我们不仅要解决过河的“桥”或“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观念转变的问题。

英语科在实施“高速度、大容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十分强调英语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外语组教师指导学生翻译一些浅显的爱国主义文章和诗词,排演爱国短剧小品。低年级学生用英语朗诵歌颂民族传统美德的儿歌;高年级学生进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的英文写作竞赛和英语演讲比赛。一首首爱国颂歌从学生心田飞出,一篇篇爱国的文章从学生笔下流出,抒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炽热情怀。教师们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编成课外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在老师策划的“我做导游”的活动中,学生用英语纷纷介绍黄河、长江、长城,介绍优秀的民族文化,介绍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学生陈琼芳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已经或将要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标志,是我们中学生最引以为自豪的内容。”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他们讲负数时,向学生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讲圆周率时,告诉学生祖冲之的贡献;解二元一次方程,介绍“方程”最早使用的也是中国,在《九章算术》中就已出现;讲几何时,讲国旗的制作与计算,并让学生亲手制作一面国旗。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不仅要重视发掘教材蕴含的教育因素,把德育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要重视寓德育于课外活动之中,寓德育于社会实践之中,寓德育于社区教育之中。不仅要立足于课内的“言德”,还要注重课外的“身教”。总之,要形成德育的氛围,就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全社会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下载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论中专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

    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 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闫 涛 2009年6月26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茶陵县尧水学校 杨艳芳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德育教育是一面具有伟大的号召力的旗帜,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的探讨

    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的探讨 摘 要:育人先育德,德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根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放在与英语知识同样重要的地位,寻方法、找途径,使英语教学与德......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一、充分发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一般说来,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教师,其形象一定高大而感人,他们总......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对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的操作有极大的好奇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德育寓于物理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

    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中

    寓德育于美术教学中 以 “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这一总体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了学生的美......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合集5篇]

    寓德育于语文教学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快二十年了,常常听到老师们概叹:我们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学生的素质越来越低,学生的行为越来越难以理解。学生当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