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19-05-13 03:3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第一篇: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微格教学作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创新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在教师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相关研究以及现实情况来看,微格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学者在对微格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后,归纳出微格教学实践的六大误区,即训练理念陈旧化、训练模式简单化、训练内容单一化、组织实施形式化、变量控制随意化、教学手段传统化。①而在笔者所参与的微格教学实践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如师资不足、实训时间不够、学生缺少练习机会与有效指导、小组练习缺乏合作且互动不足、教学设备老化且未能有效发挥其效用、教学资源短缺、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以下就对这些问题做一简要说明,并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微格教学;现状;建议

一、历史微格教学现状

1、训练模式简单化

在历史微格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下达任务——备课——讲课——评课这一模式,这一模式的缺点在于,还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只注重老师把课讲得怎么样,而没有和学生交流沟通,没有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接受程度怎么样。训练出来老师还是和以前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在以后的实践中也只知道自己讲,而不知道该和学生怎么配合,怎么能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历史课生动形象,把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再者在现在的历史微格教学中,训练的项目也不全面,现在的训练项目差不多包括讲课技能、说课技能、课件的制作、简单的评课以及教师的教姿教态。

2、师资不足问题

一个小组有一个指导老师,虽然每学期每个小组的指导老师不一样,但是整体来看几乎就是几个最多十几个老师在各组之间转换。而且老师的来源不外乎两种:一是大学历史任教老师,他们专业知识雄厚,他们除了给大学生讲课,还为一些中学历史老师做培训,研究中学的教学情况,在与中学老师的往来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参与学生的微格教学;另一种是优秀的中学历史老师,他们实践经验丰富,在各种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们了解学生的状况,知道怎样呈现课堂内容更 ①刘鹂,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结构》,《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第55~59页。容易让学生接受。

这两种类型的历史微格指导老师其实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小的缺陷。就大学老师来说,他们虽然历史专业能力很强,但是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大学生和同行业的专家们,讲授的都是非常专业的历史知识,他们并不是特别了解中学生的特点,真正的中学课堂他们了解也不多,因此他们在指导微格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学生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得了,课堂效果到底怎样。对于中学优秀教师来讲,他们的实践经验毋庸置疑,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对大学生的了解,在指导过程中他们偏向于导入部分怎么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对许多专业的知识体现不够。

3、小组缺乏合作且互动不足

微格训练是以微型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的。在训练中,这样3~5人或8~10人小组往往表现出一种松散的组合,轮流扮演教师和学生。这种模式的弊病在于:虽然是作为一个小组,但是小组成员们的合作和互助表现却不够。在“老师”滔滔不绝讲解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并没有认真去听,回答问题的更是寥寥无几,几乎表现得神情呆滞,双目无神,甚至完全无视“老师”的存在,看自己的讲课稿,或者是干其他的事情。同时由于小组成员都由自己的同学组成,水平差异不大。且同为历史专业,所选教学内容雷同,虽可以有同类比较,但是比较的都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例如比较形式是否多样、教学过程是否有所创新等,缺乏生气;虽利于实现以历史学科为中心的设计,却难以组织尝试以社会为中心的教学。

4、实训时间不够

在历史微格教学中讲课一般分为两种,第一,15分钟,讲一课中的一到两个小子目;第二,45分钟,讲完完整的一课。而说课就是说完整的一课。在一学期的微格教学中,每个人差不多只能讲一次课,说一次课,也就是练习两次。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讲一次课,然后指导老师加以点评,重点是找出缺点,给与一些建议,希望在以后的讲课中尽量扬长避短,但是说了都是理论上的,已经没有机会时间,作用不是很明显。微格教学其实就是要不断地实践,自己走上讲台去讲,去做。因此,就本然看到的微格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5、教学设备老化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设备也越来越多的用到微格教学中。其用到的主要设备就是计算机、液晶显示屏、投影仪、摄录像设备等。但就本人所用过的微格教室,这些设备全部老化。其主要表现在:(1)、office办公软件版本低下,学生设计好的课件在学校设备上打不开,或者部分视频、音频放播放不了。(2)、摄录像设备效果差,甚至根本用不了,在学生讲课时,是准备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回看自己的讲课状况,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在以后的讲课中尽量改正一些小失误,争取做到最好。但是由于这些设施老化,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讲课心情,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当发现设备有问题,不能完整的呈现自己所要讲的东西,就开始紧张,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也结结巴巴半天讲不清楚,这就影响了讲课的质量,也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

6、评价机制单一

在微格实训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在本人经历的历史微格课中,评价一般分为两种,即他人评价和自己评价。他人评价分为指导老师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首先说一下指导老师评价,老师的评价比较全面也比较到位一些,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毕竟他们经验丰富,指导过多届微格学生;另外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这类评价局限性是很大的,首先他们看不出深层次的问题,评价的都是表面的东西,再者大家都是一个小组的成员,评价更多的是讲课者的优点,缺点很少说到,即使说出来了也只是轻描淡写。这就使得评价机制单一,且评价也缺乏客观性,主观性的东西偏多。

二、对历史微格教学的建议

一下对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建议。

首先对小组练习缺乏合作且互动不足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要改变这一现状,基于合作学习的学导式技能训练是一条思路。学导式训练,即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导生”的作用。①也就是说,学生训练小组的成员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包括历史本科生、专科生,也可以包括研究生、进修的历史教师,还可以包括其他不同专业的学生。由这些不同类的学生组成的训练小组,经验、背景和学科领域不同,使成员间信息的交流更加多元化,信息流量更大。在训练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应是三维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知识信息、感情信息、行为信息得以充分交流。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既要独立思考又可彼此启 ①刘鹂,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结构》,《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第57—58页 发、借鉴、激励,学习的主动性和能效大大增加,更利于优势互补,能力、水平较高的成员更方便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

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主体单位是角色,课堂是由教学风格不同的老师和各具特点的学生共同组成的鲜活整体。微格技能培训就是一种基于角色扮演和协作的综合技能训练。由受训者分别进行“师”和“生”的角色扮演是微格训练中的常规做法。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以教学内容为纽带,“教师”角色相互协作完成综合技能训练。在微格训练中,突出的是教学技能的分项训练。它的优点是使得复杂的课堂教学变得清晰、易于控制。但在实际教学中,任何一项教学技能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多项教学技能的运用需要一个整合过程。实际上,在训练中,让每一位受训者都完成多项教学技能从分解到整合的全部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采用教师角色扮演协作的方法,以训练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多项教学技能训练,并通过内容使之初步整合起来。在协作小组中,教学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担,分工明确,任务量适中,根据任务决定每人训练的技能项目。由此既完成了一定量的个体训练,又针对某一完整教学内容完成了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具体描述及评价,同时又不割裂训练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此外,综合训练还可以通过扮演不同学习风格和背景“学生”角色来实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千差万别、风格迥异,但在微格课堂上我们只能见到或“乖巧听话”或“迟钝麻木”的学生,这离教学实际相去甚远。因此,微格训练在创设技术环境的同时,也应注意创设更近于实际的训练情境。在协作小组中,由于成员共同分担教学任务,因此在作教学设计时小组成员可通过对教学对象的详尽分析,选择并分别扮演初始能力不同且学习风格有差异的学生,尝试以扮演角色的学习风格对学习内容做出反应。这样做,虽然训练者的前期工作量大了,但一方面可以为受训者提供更为逼真的教学情境,使之在处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学习对象的多样性以及与不同风格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角色的扮演者们有机会换位思考,真切感受不同学习风格学生。

针对历史为各教学训练模式单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英国微格训练思维可以借鉴。在英国教育学士课程中,课程目标要求有三: 一是帮助师范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处理方法;二是有关人际交流的主要沟通因素分析;三是训练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促进反馈评价。从中不难发现,微格训练的基本立足点是人际沟通、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进程中的问题处理。这比简单的以讲授法为基点而进行的教学技能训练更能贴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在目前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我们的理念也应改变,对微格教学的训练目标应重新界定,拓展它的内涵和外延。由此,我们将之界定为: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掌握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技能目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强调师范生在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学习如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施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学习如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去“导学”,而非“灌输”。多元化的教学技能目标体系,既包括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技能培训,也包括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技能训练;既包括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的尝试,也包括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体验;既包括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也包括课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这些都应纳入训练的范畴,在训练中以目标的形式来体现。①

此外,在历史微格训练中,还应该做到将时间安排得更加灵活。传统的历史微格训练中常常听到的抱怨是训练时间太短,不足以完成所有要求的技能训练流程。当训练目标体系多元化后,实际上的训练内容增加了,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解决的办法除增加微格训练时间外,有效地利用时间、灵活地安排时间也是解决的途径之一。组织教学时,不同任务小组活动可同时开展,视任务要求由教师或学生“导师”承担指导工作,也可由小组自行完成讨论反馈;允许学生利用微格组织教学间隙,以训练小组为单位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训练;可以设置开放式微格室,允许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随时进行训练。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格教学作为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亦应反映时代的特征与要求,不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技术。我们认为微格教学在教学目标、训练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应向多元化发展,并提出了微格教学的多元化体系架构。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如何引入建构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训练的思路,使微格教学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切实提高训练的绩效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刘鹂,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结构》,《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第56页。

[1]钟启泉,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田华文.探索微格教学训练模式提高教学技能训练效果[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52~54.[3]刘鹂,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9):55~59.

第二篇:浅谈语文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语文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 要:伴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迅速展开,可语文微课教学现状难尽如人意,经过思考认为本文对策,会给语文微课教学带来生机,从而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微课教学;现状;对策;有效教学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应运而生,为教育的实施者和接受者所钟爱。教育的实施者喜爱它的原因是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先学后教”教学新模式实施,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灵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教育的接受者喜欢它的原因是微课以新颖的形式给接受者强烈的感觉刺激,符合他们这个阶段的心理接受特点,也能满足他们适时学习巩固的需要。但笔者经过深入思考,发现语文微课教学现状难尽如人意。

一、语文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许多语文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他们的大脑被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所占据,甚至顽固地认为语文是非常传统的课程,就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认为语文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审美情感体验,需要发生师生、生生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师生面对面才能实现思想情感的熏陶。于是,他们对微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持怀疑态度,在内心有很强的抵触思想。面对学校领导的强力推行,很多人不愿意深入探究语文微课教学,不发掘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只是为了那一分的考核分应付了事。

2.许多老师认为运用微课进行语文教学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微课教学首先要进行微课制作,制作时语文教师不仅需要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进行精心考量,而且需要有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将所准备的内容制作成视听效果良好的视频,对语文教师来说,技术难度是蛮大的。况且制作出来的东西学生往往不认真看甚至根本不看,让很多老师认为微课教学没有传统的教学方式省事

有效。

3.语文微课教学还没有成功的典型案例可借鉴。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具体怎样的语文微课受学生欢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于艰难探索。

4.有些微课外表华丽,内涵缺失,对学生学习没有什么价值。笔者就在某知名课程资源网站上见过这样的微课:用Flash动画配以轰响音乐,视频中投送了几张全国语文高考考卷,强调诗歌艺术表现手法是各省历年必考的重点,但具体怎么考,怎么复习这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并没呈现给学生,让人看了很失望。这种只以华丽外表吸引人眼球而没有实际知识含量的,没有多大教学价值的微课不要也罢,因为它除了给学生以低级的视听刺激外,对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提高,思想境界的提升没丁点作用。

5.教师制作的微课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学习经验、阅读习惯等不可能一样,智力及非智力因素有很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视频是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教师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N个微课视频。从老师的抱怨可见一斑。

6.实施语文微课教学后,学生的作业量加大了,学习任务加重了,学习强度加强了,学习负担加重了,学生筛选信息总结归纳思想的能力降低了,甚至好多理科学生竟然语文思维定式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退化了,语文成绩也受影响了。成绩是学校考核老师的重要依据,只能急功近利地运用熟练的传统教学方式了。

二、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对策

1.积极组织语文教师参加培训,转变语文教师观念。可采取“引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对老师进行培训。学校管理层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在微课教学方面有研究的专家来校为老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起到理论引领和实践榜样作用;也可以组织骨干老师到运用微课教学比较成功的学校考察学习;要组织信息技术老师对语文教师进行相关信息技术的培训。要让老师认识到语文微课教学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是实践“学生先学、教师后教”教学理念的有效教学方式,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要求,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能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初步形成学生创新精神。

2.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必然有许多知识点适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文言文语法知识、修辞、诗歌鉴赏手法,以及小说散文等艺术手法的把握都可以借助微课学习或巩固。我们可以结合每一个知识点制作与之相配套的练习题供学生边观看边答题巩固。实践证明,只要在微课中加入合适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就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笔者曾经做过一个问卷调查,85%以上的学生反映他们更喜欢重点突出制作精美配有轻快优美音乐的微课,因为这种形式的学习让他们不再觉着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是那样的枯燥乏味。当然,语文教学中需要阅读感悟审美体验情感交流的内容不能完全借助微课进行。

3.语文微课教学顺利进行有待于多方的组织协调。学校要组织选拔相关人员进行微课的开发,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与经费支持,鼓励老师积极参加。语文微课开发小组成员应包括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骨干教师2人、思想灵动富有创意的青年骨干教师3人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强的信息技术教师2人。中年骨干教师主要负责确定每个微课的重难点及可行性教学思路,青年骨干教师主要负责微课讲解流程的设计,信息技术教师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和编辑,从而制作出教学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讲解深入浅出、视听直观生动,易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语文微课。制作完成后小组成员要集体进行审核,然后投入教学并跟踪观察,实时改进,最终形成一批经典课例。创新需要指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团结合作,利用微课进行语文教学是一种创新,微课开发也需要如此,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语文微课有效教学。

4.利用网络进行语文微课教学并不等于放松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现代教育虽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学生的学习也是有组织的。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教育平台在各学校相继建成,教室里也装有校园wifi。我们首先将制作好的语文微课视频传到教育平台网络空间,可以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在晚自习的时候利用半个小时通过智能手机(戴耳机)学习,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学校完全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切断外网。为杜绝学生趁机利用手机干与学习无关的事,语文教师要事先布置学习任务并作相关要求,实时对网络空间学习进行检查监督,出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对网络学习优秀者予以鼓励。坚持这样做一段时间,学生也就适应了,自觉了,当然对于个别后进生必须实时督促。

参考文献:

王秀红.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第三篇:【微格课】教案

水调歌头

一、教学设想

《水调歌头》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这首词的特点是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本课拟着重分析《水调歌头》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在理清思路、理解背诵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写作心境与豁达的胸怀,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诗人的情感进而感悟生活。

二、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5课。苏轼的这首词脍炙人口,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可以说它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心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做结。全词向我们展示了词人由忧郁、愁苦到豁达的胸襟。它道出了千古离人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该词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意境深刻,运用联想与想象的写法,以生动的文字对古今一轮月向我们作了最真、最美的诠释。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过古代诗词,对于词的形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苏轼,学生也并不陌生,他们先前在教材中学习过苏轼的作品,同时在课外阅读过许多有关苏轼的小故事,对其人其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本课是苏轼的名篇,千古传颂,加之有王菲的《但愿人长久》的流行,许多学生可能对这首词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课,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还能在逐步感受苏轼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过程中,感情作者表现出来的旷达胸襟和表达出来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背诵词作,理解词中的情感。

2、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启发式教学(提问法、点拨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

【朗读词作】

同学们,诗词学习重在朗读,老师首先为大家范读《水调歌头》,在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范读)同学们,这首词中的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呢?(宫阙(què)、绮户(qǐ)、不胜寒(hán))好,接下来同学们齐声朗读《水调歌头》,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丙辰中秋”起„„(全班齐读)同学们读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注释,默读全词。(2-3分钟)

【赏析词作】

1、分析小序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教师朗读,重读“兼”字)同学们看,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提示:时间,写作目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交代了时间丙辰年中秋节晚上;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其胞弟子由(提示:同学们看课下注释3,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字子瞻)。

那么大家觉得为什么苏轼会在丙辰中秋怀念苏辙?他写这首词仅仅是为了怀念亲人吗?

提示:

当时苏轼和苏辙已经七年未见。不是。(哪个字可以看出不是——兼)

兼:副词,同时,一齐。说明苏轼的写作目的不只是思念亲人,还有其他目的。(为什么两兄弟七年未见,苏轼的写作目的还有什么?)

结合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与苏辙从小感情极深,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密州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谁料,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中秋,词人与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思念日深,再加之联想到自己的政治处境。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思绪满怀,乘酒兴正酣,写下了这首旷世名篇。

所以,除了思念亲人,还有什么目的?(提示:仕途失意)

2、分析上片

(1)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青天当做朋友,把酒相问。“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追问明月的起源,进而可以说是宇宙的起源;另一方面又是在感叹造化的巧妙,这样的明月何时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向往明月,于是又有了这样的发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追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了疑问,词人便要追上明月,探个究竟。然而苏轼又心生恐惧——怕月宫的琼楼玉宇太高,太冷。两相对比,词人的情感发生了转折——不如在人间起舞弄清影。

词的上片表面上是在写天上人间,深层上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再一次,我们需要回顾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此时的苏轼政治上不得志,被贬地方。“宫阙”表面上是指天宫,实际上是指京城的朝堂,密州即使对应的“人间”,苏轼生性乐观旷达,虽然抱负不得施展,但在体验到政治仕途的艰险之后,最终能够接受现实。

3、分析下片

承接上片最后两句,由天上转入人间,由追月转为怀人。(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月色清朗,从红色的阁楼到雕花的窗户,随着月光的照射与移动,诗人由于对于弟弟苏辙的思念,辗转难眠。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豁达,对人间的生离死别的旷达,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富含哲理。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明确: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 《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突破时间的局限; “千里共婵娟”——打通空间的阻隔。苏轼把透彻的人生感悟化作美好的祝愿,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的人生领悟。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与世间苦难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与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磨难干杯。

【总结】

苏轼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高超的文学能力,他留给后人的还有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这种精神品格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是否能像苏轼那样在遭遇挫折时,能够乐观旷达,随遇而安呢?

【布置作业】

针对这首词中反映的哲理,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写一篇小随笔。

七、板书设计

第四篇:微课与微格教学

“微课”与微格教学

马得清

主体自觉、先学后教的教育思想理念来自中国古代的《礼记》。微课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注意力集中规律,从微格教学中吸取技术可控的做法,通过上传与在线预习,实现了教学的翻转。但是,除了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引入课堂,教学要素并没有本质变化。

一.认识微课

目前,在全国中小学,微课培训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培训。然而,对微课的理解却并不统一。有人认为,微课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小现象、小故事用PPT做成数字故事,目的是用于教学反思、教研活动(如李玉平);用录像机录制传统课程,然后分成多个小片段,目的是用于教研活动和评比(如中国微课程);翻转课堂,把老师上课最重要的点录制下来讲解,目的是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如可汗学院)。

萨尔曼﹒可汗开创了简单的微课程。他的教学方法就是录音、手写、编辑,然后上传,供学生在线浏览、讨论和练习。他所作的微课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和研究。

这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种,主要运用了数字化传播技术,目的是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这种设计之所以有效果,关键就是借助数字传播技术,用了视频技术,而且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视频里老师不出现,让学生预习、自学,当堂练习,学生搞懂一个问题后继续往下学习。这是先学后教理念的反映,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反映,因此课堂的主要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而我们原有的课堂是教师在场先教,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听课、记忆和理解。这种教法改变了课堂结构,也就被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向教师和同学请教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

课堂结构改变了,课堂性质也就从教师以讲解为主变为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加上网络视频技术的系统支持,实际上就自然形成一种基于微课设计制作的课堂学习分析系统。教师借助这种系统就可以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具体学习困难,使得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并成为没一个学生的学习导师。

这种课堂需要教师基于网络视频技术学会微课设计制作、学会学习单的设计制作。

这种课堂设计也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不能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时候,也仍然需要精心思考,使得自己的分析和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

美国微课开展情况:美国的一些实验学校,学生回家看可汗学院的视频,到校后只做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则由教师指导,也可以由已经学会的学生指导。可汗学院的微课具有这样的特点:时间在10分钟以内,内容短小,每次只集中一个问题。这中微小课程和传统课程相同的是教学目标也必须明确。

可汗学院微课遵循心理学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连续时间段为10分钟,即从开始学习到注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分钟。这叫注意力10分钟法则。由此可见,可汗学院的微课之所以设计为10分钟,是遵循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规律的,而且在设计上精简教学目标,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解决一个学习问题,使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不带着旧问题的困扰。这样,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可汗学院的10分钟微课也就自然有别于传统的45分钟、50分钟或者时间长度大于60分钟的课程,也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为上课制作的教学用课件,也非从教学录像中切下来的片段。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辨析传统课程和微课程。

除去微课的技术因素,其实,微课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即把学生的学放在核心地位。

我们认为,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不仅决定他自己当下的学习效果也决定他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

二.微课与微格教学比较 我认为,除了对目前微课培训和应用的关注,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因为微课和微教学在技术手段上、课程学习目标单一化上、学习内容精简程度上和课程学习时间大大低于传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安排的45分钟、50分钟、超过60分钟)都很相似。

微格教学的英文为Microteaching,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微格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或者教学过程的简化不生动,微格教学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在这几分钟内要求教师或者师范生将平时40分钟课堂内容能够在这几分钟内完整呈现并且使得学生听懂,理解。微格教学要求,在前2分钟内将这次所要讲的重点内容提出,之后时间用于讲解,练习。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微格教学形成于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W.区伦(W.Allen)等人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摄录像设备实录受培训者的教学行为并分析评价,以期在短期内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后来逐步完善形成了一门微格教学课程。在70年代末,微格教学已逐步被一些国家作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采用。微格教学自1963年提出后,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

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师范教育首先接受了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在英国,微格教学被安排在四年制的教育学士课程内,共用42周,每周5学时,共计210学时。接受微格教学训练后,这些教育学士师范生再到各中学进行教育实习。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从1973年开始,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为了加强真实性,1975~1978年间实行以真实学生当作角色扮演中的听讲对象,用录像的方法记录训练的过程。1983年在进修的在职教师中进行了实验,证明了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培训也有很大帮助。微格教学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得到了认真的研究和发展。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每周4课时,上13周课,共52课时。对于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也开设微格教学实习课,时间是每周2小时,共13周。其中悉尼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经过了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开发的微格教学课程,是移植、改进最成功的一例,获得了世界声誉。他们编著的一套微格教学教材和示范录像已在澳大利亚80%的师资培训机构以及英国、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师范院校采用。可见,微格教学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微格教学需要建设主控室和学习室。主控室用来控制学习室内的摄像设备和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可以把某个微格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它的微格教室,进行示范。可以录制某个微格教室的教学实况供课后讲评。主控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

它是一个集微格教学、多媒体编辑、影视音像制作、多媒体存储、视频点播、数字化现场直播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系统。在这里,观摩和评价系统均采用计算机设备,并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方式采用硬盘存贮,或刻录成光盘,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

它具有这样一些教学特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微格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采用微型课堂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所用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微格教学的实施包括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

微格教学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教学技能,如导入、应变、提问、媒体使用、学习策略辅导、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等。对每项教学技能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系统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

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广州师院、华南师大等院所较早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87-1990年间,北京地区一些师范院校在与日本合作的“中日教育工程”中进一步开发了这一课程。

国内学者根据多年的微格教学实践及国内微格教学研究情况,将微格教学的概念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从教学理念角度看,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科学、是技术又是艺术。教学作为科学是有规可循的,作为技术是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的,并把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看作是是教学艺术掌握的基础。而教学艺术则是教学达到的“神乎其技”的理想境界。以往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宏观层次上的研究,而对如何把教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技术研究很少。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不管是微课还是微格教学法,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两者都以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单一化、微观化、信息技术化为主,都是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为主,而且从本质上说,微课和微格教学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做出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性质的尝试,这两种课程学习方式都可以形象地叫做翻转课堂。

而所谓翻转就是颠倒,就是将传统的“先教后学”翻转为“先学后教”。但是,我们要注意,先教后学的理念并非微课的创新,而是早就体现在传统教学中的“预习”中了,我国先秦之前就有此种思想理念。而且,即便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传统的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作业布置、辅导、反馈等要素还是不能少。(马得清)

第五篇:谈历史教法课中微格教学的操作

谈历史教法课中微格教学的操作

刘景荣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被译作微型教学,它是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在职教师或师范学生进行培训的一种新方法,它能使师资培训工作产生高效率。微格教学是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训练学生教学技能的过程中推行开来的,随后世界许多国家相继进行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微格教学的最初实践,是借助于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录像机),以几名学生为对象,在很短的时间内,练习某种讲课技能或行为。如让某一师范生面对二三个学生,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组织教学的练习,同时录像录音。之后,指导教师和师范生一起看录像,听录音,并进行讨论,及时研究改进。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相比,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它使整体研究走向了局部研究。抽取课程的某一环节或教学技能的某一专项进行局部研究,是一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有效方法;第二,它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做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结合。微型教学依据“授课评定表”、“学生活动系数评价表”对教和学进行双向测定,综合评判课堂效果,这要比我们通常笼统评价一堂课的做法科学得多;第三,它使声音图像再现给讲课者,通过信息反馈,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而我们通常讲课则缺乏这种直观反馈,讲授者往往凭借自我感觉进行自我评价,无的放矢,所以难以提高教学水平。

微格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师范院校教法课的教学很有借鉴意义。

教法课是一门讲授教法原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教学技能与技巧,使之实现由知识到技能、由学生到教师转化的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教法课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运用微格教学法上的优势。多年来,笔者在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中自觉运用微格教学理论,收到了较好效果。

其主要体会是:第一,学习外来经验一定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要从自己身边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出发,做到合理取舍,大胆创新。

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电化教学的实践之上的。如录像机的使用和学生的分组实践,如果完全模仿美国的做法,我们每个班40多名学生按分成10个小组操作计算,恐怕得需要10台录像机,且教室也不够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微格教学完全不适用于我们。根据上文所谈,微格教学的首要特点是从整体研究走向局部研究。即使不用录像机,照样可以进行局部研究。如可以把一堂课分解成几个部分,分成若干小环节进行训练,也可以在培养学生从教技能方面进行单项训练,最后进行综合训练,照样可以提高课堂效果。如有条件对实习生讲课进行录像,师生共同分析录像,观看优秀教师讲课录像,并进行切段分析,效果自然更佳。

第二,微格教学对我们培养学生单项从教技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所谓单项从教技能是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教学技巧和能力。如体现于课堂外的单项技能有:分析教材的能力、确定重点难点的能力、选择最佳讲课方法的能力、制作教具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科研能力等等;体现于课堂内的单项技能有:导入新课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板书的技能与技巧、语言表达的能力、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能力、提问及答疑的能力、指导训练的能力、总结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以及将备课与讲课完美统一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单项技能,都可以使学生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来获得。

笔者摸索出的操作方法是“五步微格训练法”,即:第一步,教师先确定某一单项训练的教学目标,并将此目标明确告知于学生;第二步,让学生按目标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比如5分钟或10分钟)进行该单项83的训练;第三步,老师让某生将自己训练的结果出示给全班同学;第四步,让全班学生对该生的训练结果进行得失讨论;第五步是由教法老师进行总结。例如,分析教材能力是教法课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单项技能之一。我把教材分析的培养目标分作两个层次。第一层,先确定某课教材内容的局部目标,主要内容为:①对课文每一目中的内容先分出层次,并揭示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②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揭示其时代作用和历史意义;③分析统治阶级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说明其历史作用,揭示其实质;④对教材中的图画文字等资料进行分析,制订出使用这些资料进行教学的方案。第二层,对某一课题教材作整体分析。即将被分析课题置于整册教材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去分析,其确定的分析目标是:①根据课题教材的内容,揭示各层次内容间的逻辑联系;②揭示本课题在本单元乃至全册教材或中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如,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初中历史第一册第13课“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时,先确定了局部分析和整体分析的目标,然后按照五步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教材分析,让他们分析每一目的层次及彼此联系,再揭示其课题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让学生分析后确定课题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中的份量和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分析该课插图及地图的编排用意和使用方法;分析该课的重点难点,并让其选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每一次分析都可找一两个同学面向全班进行,教师再引导其他同学针对前边同学的回答发表自己的意见。

最后教师再给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教材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每一个同学的回答实际上都是一次微格训练。第二,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授课方式,使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当老师,通过变换角色,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三,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也相应提高,容易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另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板书设计能力、教具使用能力、图示设计、使用能力等多种单项技能均可以进行微格教学训练。

第三,微格教学法要依据课程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教学法课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较多,使用微格教学就显得很有意义,但并非是唯一选择。常言道,教无定法。教法课可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微格教学法仅仅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切不可把它形而上学化,时时处处套用,而排斥其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四,微格教学进行的单项训练是手段,综合提高学生技能才是根本目的,切忌舍本逐末。

如上所述,教法课中对学生进行的单项训练非常之多,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单项都进行反复训练是不可能的,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不进行某些单项的训练,单项训练反而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掌握各单项训练的目的和要求,掌握训练的基本方式方法,以便指导全体同学训练;其次,教师必须对需训练的各单项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进行。对带有普遍意义的单项可进行全体学生的反复强化训练,对某些单项又应依据学生的水平进行个别训练。如板书设计这一单项,有的同学早已掌握,教师就没有必要强行该生也跟着一般同学训练,可只对该项素质较差的同学进行训练。

第五,教师必须熟悉学生情况。

微格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分组训练,教师应熟悉全班同学的素质水平,进行科学分组,使优差生搭配到各个小组中去,让优生在小组的微格训练中充当老师,充分发挥优生的长处。只有做到如上几点,才可以使学生各单项素质均有提高,并最终达到综合提高。

我国中学历史教法研究的权威人士赵恒烈先生在谈到历史教学法的创新时,曾这样说过:“一方面对每种教学技能认真剖析方法论的诸特征,并力求找到这些特征与传统教学系统中的渊源;另一方面又寻求从旧的方法论格局中解放出来的好经验,构建成新格局的可能性,以找到使方法论获得新生的途经”。这实际上是在说明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在革故中鼎新,在吸收他人之长时创新。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固然先进,但如果我们不注意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去改革创新,一味生吞活剥,那就不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甚至有可能有害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笔者在吸收微格教学理论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所探索出的单项技能训练五步法,应当说是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尝试。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已使学生得到了益处,如连续几年来,我所教的学生均有在模拟讲课比赛中荣获学校一、二等奖者。许多毕业生在中学教学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们也不断来信与我谈心得体会。这些都给我的教改以极大的信心。我认为:微格教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微格教学必将在历史教法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作者系临沂师专历史系讲师)

下载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历史微格课教学现状及其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1963年开发建立的,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方式进行了改造,运用录音、录像等传统电教设备,系统训练教......

    微格教学

    微 格 教 学 主要内容 一、微格教学概述 二、课堂教学技能分析及演示 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过程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2、什么是微格教学 3、微格教......

    微格教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七 磁生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

    微格教学

    自我控制 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如何自我控制 教学重难点:怎么样抵制诱惑,做到自我控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数:1课时 参考资料:《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过程:1. 以许......

    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范文]

    核心期刊网-----------论文发表,核心期刊网权威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检索网 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云来等 [摘 要]微格教学引入我国之后,成为高等院校提高师范......

    高校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精选合集)

    摘 要:高校档案管理主要记载了高校师生在校期间工作、学习、生活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高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给学校师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是国家聘用人才的......

    散打 高校散打教学 现状 对策论文

    散打论文: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散打选修课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自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都围绕着《纲要......

    微格教学与微课的区别

    微格教学与微课的区别? 微格课教学和微课都有一个“微”字,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时间短,一般来说,教学时长都在5-20分钟之间,相较于常规课堂,时间都是大为缩短。 但是微格教学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