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3:2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及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专业技能训练》时出现的问题,提倡实行一体化教学:整合理论和实训课程,编制课题;统一教学目标;及时教学评价;成立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一体化;课题化;教学

电子技术课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的提出,是基于现代工业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的需要提出的,目的是想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是电类专业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教学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学生,普遍感到《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难学,听不懂,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实训内容枯燥,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因而产生厌学情绪。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对技校学生而言,初中基础差,数学和物理学的较薄弱,难以理解很多细节问题的推导,听不进去。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性理论多,逻辑性强,内容抽象,本身难度较大。

(3)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只注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过多倚靠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奏效。

(4)《电子专业技能训练》基本上也是先理论,再实际操作,通过仪器观察,电路单一,没有趣味性,学生没有兴趣。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强电与弱电相互结合与渗透,社会对电类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方面的技能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在

很多技工学校已把电子实训作为电类专业主干实训模块之一,而我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电子实训课程的建设上还显得较为薄弱。

要较好地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实行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是一条可行之路。

目前我们在电工专业中开设了《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两门课程。从本学期开始,我们首先在此专业进行了《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和尝试。下面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一些看法。

一、分析教材,整合两门课程,编制教学课题

我们结合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把《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大量删减了重复内容,使两者成为有机的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对两门课程进行了课题的统一,实现电子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无缝对接。在制定课题时,我们还注意把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让实验成果更加直观化,趣味化,能亮的亮起来,能闪的闪起来,能响的响起来。整合后电子课程共划分为八个课题,分别是:趣味电路;放大电路;低频功率放大器、集成趣味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直流电源、逻辑门电路、课程设计。

二、根据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所需,完善教学目标,实现两者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要完成一体化教学,首先相关的老师要进行深入的研讨,对每个课题的理论目标与技能目标进行有机的统一。做为教师要提出完成实

训课时学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这些要求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设置理论教学目标;并提出需要在实训中深化及验证的理论内容,教师据此进行完善技能目标。例如:在直流电源课题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教师提出:学生应掌握

1、电路的工作原理:在电压正负半周时二极管工作情况、分析输出的波形以及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关系,2、掌握简单算:会根据实际电路要求选择二极管等元器件。在实训中应让学生

3、通过检测,验证输出波形以及输入与输出电压的数值关系。

4、通过设置故障进一步对原理进行分析理解。

三、根据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 以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为例做个对比:平常我们上课的流程为:

理论授课为2课时,主要理论内容:

1、课程导入:回顾单相半波整流的特点,提出电路缺陷,引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2、主要内容: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图及组成,2)工作原理分析:①在正负半周二极管的工作情况;②电路输出的波形。3)简单计算:①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②整流二极管上的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③例题:关于二极管的选择计算。

实训授课为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

1、下达课题,2、根据课题要求选择元器件、并作以检测,3、分割原理图、绘制草图

4、元件、电路安装,5、通电试验,检测线路,6、检测输入、输出电压,验证二者关系。

7、检测输出波形,8、设置故障,检测输出波形、电压,根据原理分析原因。

9、书写实验报告。

(二)整合后合并为6课时,上课流程为:

1、教师宣布本节课要完成的课题,把桥式整流电路主要知识点给大家讲解一下,接下来由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2、情景模拟:模拟某客户需定做直流电源,把要求的规格等报出来,这样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融入了情感熏陶。

3、每组学生分工画原理图,查阅资料,并展示每组的设计思路,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4、学生制作电路,相互检查,制作完后,清理现场,在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这样即模拟了工厂实际现场环境,学生体现了6s管理,5、教师在进一步检查电路板,然后通电,接入不同的负载,学生观察现象,例如把灯泡接入整流前后的电路观察,再把灯泡和电感串联接入电路再进行观察,就会看到亮度不同,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点燃求知欲。就会积极使用仪器仪表,完成本电路的检测

6、检测输入、输出电压,验证二者关系,检测输出波形,设置故障,检测输出波形、电压,根据原理分析原因。书写实验报告。

7、学生分组再进行本课题的发言,教师进行回顾,引起课堂的进一步共鸣。

8、学生讨论填写工作页,圆满完成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四、及时总结,完成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学目标的统一,课堂教学的组织,以上述课题为例,我们

认为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训以下几个方面较好的结合:

1、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与工作实际的结合

2、理论计算元器件参数与实际选择的结合

3、原理图与实际电路多样的结合

4、原理分析的输出波形与实测波形对比的结合

5、输入与输出电压的关系验证的结合

6、故障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论的结合

五、成立兴趣小组,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限的实训课程仅能够为学生掌握电子技能打下一个基础,对于那些学有余力,兴趣高的学生,只靠课堂上的训练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此,我们准备成立电子制作兴趣小组。结合教学大纲、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兴趣。我们初步设定了调光台灯、叮咚音响电子门铃、音频放大器、烟雾报警器、收音机等电路的制作。例如我在讲逻辑门电路课题时,通过逻辑电路的学习,让学生制做一个叮咚音响电子门铃,从电路的设计,焊接、调试等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最后调试成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使他们理解了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且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个电子产品,让他们十分有成就感,兴趣就会培养出来。

以上是我和几位教师在电工专业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思考,力图将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进行有机的统一,实现一体化教学。由于是初步尝试肯定会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可行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最终共同搞好《电子技术基础》《电子专业技能

训练》课的教学工作。

关于电子技术基础及电子专业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王 学 7

第二篇:《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湖南省常德工业学校 宋祥弟 邮编:415000

摘 要:该文论述了职业高中《电子技术》课教学中应该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及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把现存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关键词:电子技术 素质教育 技能训练

现行的职业高中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入学时思想上较为放松,要想学生能够达到预期教育目的,教师应该多想想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创设学习环境,走出以往的应试教育弊端。

在湖南省常德工业学校执教《电子技术》近四年,下面谈谈自己在《电子技术》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电子技术》课的特点:

《电子技术》包含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两方面的教育,是电子专业的必修课程。要注重学生对“技术社会”的适应,强调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的统一,力求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共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学中跳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就应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键问题就落在了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

第一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二、《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由于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要转变角色,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如何学”的研究上,而不是如何教的问题。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和“探究学习”的机会与条件。真正实现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问题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态度与兴趣,了解现代生产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电子技术》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在职业高中尤其是电子专业应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形成共识,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做,如何做好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立足学生为本,在《电子技术》课教学中不断的创新与总结,得出如下几点经验:

1、要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苏霍姆林斯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以“实用”引入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稳压电源原理与实验这一节时,我制作了几个输出5V的稳压电源,来给随身听供电,平时他们都是买的电池来听音乐的,同学们都开始观看,大概看了10分钟,同学们进入兴奋状态,都觉得电路中的一些元件都认识,并且数量也不多,成本也不高。同学们对电子技术课稳压电源原理与实验的学习不知不觉产生兴趣。就此,让同学们分组讨论,结合生产与日常生活实际,稳压电源与家庭生活有何联系?它们有何用?在何处用?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又如在台灯的原理课中,就先让学生拆开台灯观看,先让学生看其中的元件是否认识,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得到他们自己想得到

第二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电路板线路图画出原理图,这样学生就有探知欲望,想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弄懂电路的工作原理,再让学生整理好线路图并结合以前所学知识来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提供学生的学习的平台。在后续课中来讲台灯的制作时学生就会相当积极了,让学生分组去做,一组按线路图用导线连接的方法去完成,另一组让学生用敷铜板制板再完成,这样学生就会在比较中知道制作还是用敷铜板制板的好。电子16班黄山同学认为:“乐”字不只是在电脑房中才能获得。如今我深深地体会到电子技术课,乐在其中。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自觉地产生动手制作的想法,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

2、用自制教学光碟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一目了然。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加大了课堂容量。更多的是分散了教学难点,把纷繁的知识变得有序。例如:在讲授“焊接技术”这一部分知识时,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需要演示实验、示范操作、动手实践才能达到的目标。但是用教材配套光碟效果还是不太好,可操作性不强,往往与本校的教学不能很好的结合,内容太多,教师在上课时要反复的去操作播放机,学生的兴趣不高;简单的用课件效果也不佳,他们心中总认为那些是用来应付的,只是一种花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针对这些我经过分析,在教学中借助自制的“电子制作之焊接篇”教学光碟(自已制光碟就能较好的控制教学内容,把每节课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体,不足容量的可以将内容重复几次,保证在播放碟片过程中内容不断循环,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先观看电烙铁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带锡焊接、点锡焊接法,拖焊焊接法,用教学光碟反复播放。这样把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地传播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操作中不断的观看。多媒体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利于知识的同化。使学生更加充分,更容易理解焊接技术的要领,很快掌握焊接方法。能够让学生

第三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产生亲切感、敬佩感,学生就会努力向你学习。采用此方法在稳压电源、功放、调光台灯、照明电子开关、抢答器、霓红灯、无需编程的数字钟的制作中都有采用。这样也便于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电子16班樊庶州同学,一次在家发现电视机不能开机了,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探索,他请教我,我给他找到相应资料让他参考,他通过课余的学习与探讨,不断分析最终他找到的故障点,解决了问题,当时他高兴得跳起来,后面该生一至努力学习,学会了影碟机、电视机、空调等等电器的维修,还自己找资料制作了模仿的交通灯。也正因为此他担任了学校电子协会会长。

3、学习要让学生自觉的在课内课外结合

在动手能力培养时,刚开始教学内容能够在一次课内完成,但是随着学生技能的熟练,学习知识的深入,有些教学内容不能在一次课内完成,用多次课去教,学生的知识会缺乏连续性,并且敷铜板会受影响,不便再次焊接。学生的探知欲会受到影响。那么就要求老师安排好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度,例如在无需编程数字钟制作课中,就先引导学生在课外看教学光碟,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制作的过程,先将敷铜板线路板制作好,对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在课堂教学中只需要学生在一次课时间内分组分人制作,然后联机调试合作完成整个无需编程的数字钟的制作,对于扩展功能中的闹钟、节能、大屏幕显示让学生在课外再查资料进行补充完善。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外的兴趣,教师要做好导向,提供查找资料方向,经常性的过问学生的进展情况。为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并在学生中开展经验交流会。电子22班全班同学都制作成功,还有5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了无需编程的数字钟的制作及扩展功能,展示效果很好,带动了全班学生的技能训练热情。伍远宏同学深有感触的说:“通过制作,学会了查找资料,懂得了如何进行课余学习,学会了与人合作,进步在不觉中产生了。”

第四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4、学习要有利于学生相互间交流。

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的学习,探索的学习、合作的学习。教学应该是形式多样的,除课堂讲授外还应分组讨论,分组检测,实验,操作实践等。我在《电子技术》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自愿组合方式3–5人一小组,进行检测,实验,操作实践,制作电子作品。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创新思维。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检测元器件、实验、操作。尤其是第二学期与第三学期,延时型照明电子开关的制作和无需编程的数字钟的制作。都作为一项操作考核成绩。同学们非常重视,并十分有兴趣。我将延时型照明电子开关套件和无需编程的数字钟散件分配到组,细化到人。提倡同学之间要有合作精神,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电子16班龚群娇同学制作延时型照明电子开关,延时60秒。她说:“电子制作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做成功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且相互交流经验,与老师交流心得。看到自己制作的作品成功了,十分开心。电子22班覃业迅同学制作出无需编程数字钟之后说:“在电子课上,我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自我素质,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合作的力量,与人合作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这些我终身受益。”在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小组学习为教学主体。这对于动手操作的繁简人员配置,同学之间可自愿找合作者。这样各组同学在思想和技能上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较快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制作,不会出现多处提问,无法辅导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与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很好。

第五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尊重学生,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治疗心理创伤的良药。人文主义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平等的人格是形成教育爱的内在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居高临下的旧思想,引导、关怀、鼓励,学生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找到“主体感觉”,教师可以参与学或是做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像朋友那样尊重和相信每个学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师生间相互配合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譬如:教师对作品制作优秀者的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在制作中失败的学生要给予支持与帮助。从而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使师生都感到教与学的无穷乐趣。电子22班学生在课余制作无需编程数字钟时,我与学生一起共同制作,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有二个学生都有了放弃的念头,我很细心很耐心的教育他们,并帮助分析制作不成功的原因,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树立信心。在这个课外制作过程中,多次与学生交流,有时一交流就是大半天,有几次连饭都没顾得上吃,只有教师的亲身参与对出现的问题才有更深的感受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才会不断的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在共同制作中来教育学生,要不断创新,思考要多条路去走,办法要不断的去试,这样就会不断的总结出经验。在现实环境中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会有认同感,远比那些说情道理来得有效得多。

6、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体会,启发做人的道理。

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教育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每年电子技术课的学习结束,要求学生进行电子课的学习小结。在小结里写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体会。谈谈对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任何一位学生的成长,包含了许多失败的经历。成功的经验固然值得总结,失败的教训尤其值得吸取,往往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有意义和价值。电子16班樊庶州在小结里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严谨的态度,细心钻研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应当从小事做起,不断开拓进取,在点滴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第六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以自己读书时的亲身经历,在课堂中渗透人生哲理。启发学生去思想人生,教育学会做人的道理。蒋军同学说:“《电子技术》课,它一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调剂着乏味的生活,锤炼着你的灵魂,铺垫着你前进的道路,记载着曾经的辉煌。在此,我无以言表,惟有一声诚挚的谢语,报答您辛勤的汗水。谢谢您,老师!”其实,学生的智商的高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是否发现他,重视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等待我们去发现。“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老师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呵护他,多一些鼓励、多一份宽容。我相信,多一份爱心,每位学生都会成为有用人材。都将会成为你的朋友,而你将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电子16班段端同学在小结里:说“一位青年教师走进教室时,我便肃然起敬——好一个青年英材哪!竟然能将电子技术课上得如此生动,如此有吸引力,真不简单!”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学校学生给教师评教中,我连续二年满意率为100%。

总之,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全新的教育观念,以优良的师德作风,有不断的创新精神,有较硬的设计基本功,以情感意志为动力,给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与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问题,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并将成功的经验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

湖南省常德工业学校电子教研室 宋祥弟

2005-11-8

第七

(共八页)湖南省职成教中职信息技术类论文交流论文

A few thoughts in electronics teaching Changde Industry School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415000

Song Xiangdi

Abstract: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we should develop the students’ operating ability and how we can develop it in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It hints some new education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It’s helpful to turn the extant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nto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Key word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skill training

第八

(共八页)

第三篇: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计算机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张金亮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教、学、练一体化。

它的具体要求是: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和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和师傅一体化;学生和员工一体化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教师队伍等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

这种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适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设计:

一、设计教学情景,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这是进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教学场所和设施,一体化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我校计算机的教室安排分为两部分:多媒体教室和机房。老师讲解部分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生上机实验部分是在机房进行。由于计算机课程大多是讲软件的操作,在多媒体教室讲了的操作步骤,学生上机操作时又忘记了,老师又要重新讲,这样浪费时间,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好。这种教师讲授与学生上机实验分割的教学场地安排,与培养操作技能为主的一体化教学不相适应,不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智力特点。因此要打破理论课与实验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1.在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老师一边讲授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

2.在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

通过以上设计,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处在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能及时地做出积极反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

二、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实行模块化教学

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目前我校计算机的教学计划是按照教学指导方案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制定的,对一体化教学要求不明确。教学计划要真正体现一体化的要求,就必须把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内容做好统筹安排。整个教学计划必须突出技能目标,要以技能训练为轴,以理论教学为线,科学地安排课时,实行模块式教学。按目前的计算机职业资格鉴定要求,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模块的多少及组成可按教学及鉴定要求调整):

1.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为:计算机概述及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数制与编码、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与防治等。

2.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内容为:操作系统及WINDOWS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文件系统、资源管理器与文件管理及控制面板等。

3.WORD文字处理软件:主要内容为:文档录入与编排、页面设置、编辑表格、编辑公式、在文档中使用图片、艺术字等。

4.EXCEL电子制表软件:主要内容为:编辑工作表、工作表的操作、格式化工作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等。

5.其它模块,如PowerPoint、FrontPage等。

每个模块的教学相对独立,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

三、编写一体化教材,设计案例式一体化课程

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基本资源,编写好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计算机一体化教材的编写既要符合职业标准的要求,又要突出实用性。理论部分要简明,技能部分要具体。语言要生动有趣,信息量要大,要尽量多用图示和案例。现行计算机教材中的软件操作教学内容就像是看软件说明书一样,只是按菜单讲解各个命令有什么作用、怎么操作等,大多没有实际的典型的案例,十分枯燥,即使是很简单的操作也会让学生觉得很难学,学了也容易忘记。因此在教材编写中,要改革现行教材的写法,精心编写一些典型的,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和情景的案例,运用案例将学生带入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去。案例设计必须典型,要能涵盖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且把相关知识点作适当的描述和解释;案例要具有实践性和情景性,要与现实中的工作过程相吻合;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案例;最好还具有生动性,比如用一个故事情景把案例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在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在扮演情景当中的一个角色在完成任务,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必须成系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大部分案例之间应该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由易到难地编排。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除了精心编写教学案例以外,还要设计大量供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案例习题库,让学生在大量的上机练习中不断强化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操作能力培养的层次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内容力求实用、新颖,对各种操作编写大量的实例,并配上相应的操作参考步骤,深入浅出,易学易懂。

四、编写一体化教案、学案

写好教案是组织落实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编写教案应该依据一体化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提炼出教材中的要点。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结合而成,有教案而无学案显然是不完整的。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提供较为系统的服务和学习支持,如通过电子邮件、网络等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备课不能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因此教学不能只根据教案进行,还得根据学案进行。教案、学案要按一体化要求做出具体安排,要将课堂教学与上机实验统一安排,把理论讲解和技能训练统一安排,把老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统一安排,把教学过程和自主学习统一安排。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一体化教学

1.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支持帮助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际的应用。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把知识加以引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教师的角色由主要演员向策划者、帮助者和支持者转变,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来达到的。

2.课题教学法: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如果按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往往效果不佳,原因是学生对菜单中各种命令的功能既需要理解又需要消化。为此,应制作教学练习盘,将Windows、Word、Excel等各个模块中常用的操作编排了一批课题,并配上相应的环境及素材,当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操作演示后,学生即可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练习。通过这样的模块化系列教学,学生感到易学易懂,并能当场练习当场掌握,将一些原本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学生较难接受的理论与操作技能从“耳提面命”、“按图索骥”、逐渐变得“得心应手”、“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法,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课题之中,缺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零散的,因此,在一个模块(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3.因材施教法

由于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决定计算机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那些“吃不饱”的学生,教师要介绍一些有较大难度的课题给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实践提高。而对那些“吃不了”的学生要因势利导、补课补差、及时巩固。

4.举一反三法

在学生已可以完成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对有些操作题的做法有多种,老师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来完成。此举的目的不仅在于熟悉各种菜单与快捷方式的灵活操作,也是强化技能训练的需要。

5.互帮互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培养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善于总结和积累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既得“鱼”又会“渔”,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六、组建一体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推进一体化教学的主体和关键因素。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由于我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没有配备实验员,所以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都是由教师一人承担的,这就要求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上机辅导,既要掌握软件知识,还要掌握硬件知识,即能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又能对硬件进行维修,是教师和师傅一体化的要求,即“双师型”教师。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体化教学中要注意计算机教室、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学案、及教法、师资等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才能组织好一体化教学。在以上环节中,一体化师资建设是关键,一体化教室与教学设施是基础,编写一体化教学计划、教材、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等是保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求,我院不仅在计算机教学中,而且其他专业课教学中都会逐步实现一体化教学,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第四篇: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

郭 健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

和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教科研的主要力量是教师,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推进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倡导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是培养高职教师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基础。

【主题词】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教师 教学科研 一体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依赖国家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生存的、具有特殊性质和重要任务的教育类型。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自己独特的视野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教科研任务,而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是教师。在当前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提高学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实践技能的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效能,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不再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存在困难的主客观因素,仅从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职业素养角度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更好地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提倡高职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职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高职学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也是现行机制下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一、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专业。当一位教师进入教室时,他(她)对自己要讲授的理论知识是熟知的,对培训的实践技能是熟练的,对职业岗位的经验的是丰富的,但学生怎样理解、练习、掌握和运用却是每个人、每个时刻、每种情景中都不同的。因此,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永远充满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高职教师具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意识、研究行为既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这里所谈的“专业化”不是指教师所教的专业(学科)内容,而是指高职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活动”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即掌握较高的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进修意识和学习能力。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未必就能从事职业教育教师职业。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他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的论点。高职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

二、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培养高职教师的有效途径

研究是我们对待未知事物的一种态度,教育研究不应只是专业人员的专有领域,也是教育实践人员的一种态度,一种对教育应有的态度。钱伟长先生说“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他认为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进修,而是靠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这是主要方法。因为不搞教学研究,忙着捧书本上讲台是上不好课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选择内容,不懂得如何去教。钱伟长先生的话道出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质。高职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教育教学与反思、教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使高职教师从过去“教书匠”的简单、枯燥、机械和重复性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转化为充满激情的研究性创造生活,从“经验型教师”变成“科研型教师”,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被动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实施者,才能真正提高职业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不竭的创新能力的统一。

三、教学科研一体化是高职教师教学创新的基础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和最好体现。高职教师的教学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然而,无论哪一方面的创新,都要求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师成为研究者,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都要求高职教师在遵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共性规律的前提下,在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在各自的起点上,主动探讨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中来,并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研究。事实上,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原始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否定、被修整、被强化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的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才能真正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

四、高职院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

1.教育实践的研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末,它就不能成其为教育。”对教育意义的这种理解,十分精辟地表达了教育的实践性质。高职院校的教师处在最普遍的教育教学实践层面,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直接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科知识的自信和热爱,对专业技能的娴熟和精湛,无一不对学生的道德、智慧、身体、精神、生活的态度和未来发展,产生某些触动,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印象。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应紧贴职业教学实践,以教学研究为主,广泛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技能培训方法、德育工作探索等研究。可以说,实践性是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的根本特征。对高职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

2.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就是以学校为研究中心,以教师为研究者,以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着重对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如: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特有的课程和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建设、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职业教学行动原则、职业教学内容排序、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职业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融合、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技能-知识-态度)匹配等研究。以解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教师立足于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从学校和教师的关系看,只有着眼于学校和教师个人发展的互动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3.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研究。职业教育需要的是深深扎根于社会需求,为社会所有,自身具有生命力,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职业教育。那末,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这种具有顽强的自我生存能力,发挥强大的社会功能,为我们的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职业教育呢?我们非常羡慕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但是,当我们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先进理念时,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还必须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文化的特殊性,民族的特殊性进行有机地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诞生,肩负着保证我国持续高速发展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劳动力市场状况,专业技术方向,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立足于掌握市场需求和企业最新技术设备应用情况,研究由此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技能产生的影响,解决社会、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技术人才的保障问题,等等。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生命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基础,把教育、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视为高职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是对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理解。高职的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养成不断学习、善于积累、勤于思索、多读书、多收集信息的好习惯,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逐步积累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目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要有弃而不舍的精神。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教师应了解高职科研的种类与特点,了解一般的科研程序与研究方法,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和适应性有所反思,知己知彼,扎实前进。“搞科研要有点天才,天才来自于勤奋;要有点灵感,灵感来自于积累;要有点能力,能力来自于多方面;要有点兴趣,兴趣来自于认识。”强调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行为,获得研究能力,绝不意味着对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忽视或削弱,而是把它们视为同一过程,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将因为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郭 健.论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外教学研究.2004(9)[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3] 赵昌木.教师成长: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形成及发展..教育研究.2004(5)[4]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http://

(发表于《大学时代》学术教育版2006年第2期)

第五篇:对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一体化教学的推进谈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过:“在当今社会,工人素质是否高,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学校和教师一直努力探求的课题。如果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开讲授,就会存在理论和实践不同步,达不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理解理论的良好结合,就会造成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厌烦和懈怠,也会导致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为解决学生、企业需要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根据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和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即为“一体化”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即为“一体化”教学。下面笔者就如何推进一体化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灵活运用教学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一般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两周在教室由理论教师教授各科知识,两周在实训车间由实习教师传授操作技能。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做大量练习以巩固所学。教师的讲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结果产生了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而传统的钳工实习教学模式以手工操作为主,又脏又累,训练单调枯燥,课题缺乏新意,总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我们推进“一体化”教学,意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与以往形式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在实行一体化教学后,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并且理论与实习由一个教师授课,实现了教师“一体化”,使得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创设学习环境成为可能。例如在讲授《焊条药皮的作用》一节时,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枯燥的理论分析全在教室中讲,学生不爱听,也不一定听得懂。而实行一体化教学就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发给他们没有药皮的光焊条和有药皮的焊条,让学生试着各焊一遍,对比二者在焊接质量、焊接性能方面的不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焊条药皮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可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自觉地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体现,教学效果肯定比传统方式好得多。

而要实现上述课程的安排,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即打破原有的理论与实习两周一循环的教学管理模式,由教师视学生学习需要和教材内容、进度,统筹安排上课形式、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它能使学生既掌握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好操作技能,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得以提高,这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很有现实意义。

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高”技术能手

要想实现一体化教学,人是第一位的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人才基础和必要条件。

1.明确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向

专业理论课教师大多毕业于理工科大学,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储量,但缺乏一线生产、管理经验,特别是缺乏一些与生产设备使用或工艺流程关系密切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深度和立体感。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关键是要从提高、调整知识结构,取得实践经验着手。对他们除了进行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功培训之外,主要是要定期到生产企业去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而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工厂调入工人或留校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理论往往达不到要求,理论功底不足,因此,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主要应从教育理论、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入手,使他们逐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2.加强现有教师的再培训

现在在一些院校、一些专业的授课过程中,学校安排两名教师为学生授课,一名理论教师以理论为主,一名实习教师以实习为主,两人相互学习、相互配合,以此种形式来实现专业教学的一体化,不得不说这只是学校在师资队伍达不到一体化要求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无奈之举。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实习各行其是,很难真正融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不可能融会贯通。因此,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生教育”的理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帮助教师参加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或知识的再培训。同时也可建立竞争上岗,不同岗不同酬等激励机制,督促教师学习和为一体化教学挑选合格老师,为一体化教学做好师资准备。

三、改革传统教材,协调授课进度

如果按照原有的标准版教材进行授课,那么要实现一体化教学无疑是不现实的。要想实现理论与实习的协调统一,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相互促进和巩固,就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教材。

这套教材应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将学生当前水平与工业企业需求密切结合、传统理论与新工艺及新技能密切结合的新型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这套教材为依托,打破工艺与实习原有体系与顺序,将与工艺内容相关的实习操作尽量安排在同一阶段内进行,使学生技能的熟练掌握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避免因缺少知识造成的盲目模仿。比如第一学期讲气焊、气割操作时,配合以气焊、气割工艺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试验、观察,直观地认识、理解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型号及各类安全注意事项,就好像把书本的内容摆在眼前,使学生一目了然。相信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职业院校以工学结合方式培养技术工人的教学出发点。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理念做好教育。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使自觉、自愿提高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教法成为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下载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信息工程系 刘国中老师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进行组合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训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

    2018机电一体化春季高考电子技术试题1

    职业中专春季高考电子技术试题 1. 硅三极管放大电路中,静态时测得集-射极之间直流电压UCE=0.3V,则此时三极管工作于( ) 状态。 A. 饱和B. 截止C. 放大 D. 无法确定 2、对于桥......

    一致性思考 一体化设计

    在本刊今年第3期的《问诊新课堂》专栏,我们讨论了“基于标准的教学”的三个特征,即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内容选择适于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以下我们结合徐智慧......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切实解决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问题,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从结构调整的角度对城乡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试图找到破解二元结构、三农难题的“钥匙”。 一、深化对......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考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考姓名:XXX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近几年,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给汽修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但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是否受到欢迎,教学质量很关......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改革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