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察:“走班制”不可盲目复制
观察:“走班制”不可盲目复制
特约作者 吴宝席
【背景与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根据课程表,各自在教学楼里寻找下一节课所要去的教室,按自己的需要选班听课。“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无固定班级、不固定教室,学生自由走班选课,选班听课,这就是北京市十一中实施的学生“走班制”教学方式。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分别去相应层次的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一些国家早已司空见惯,而在我国却是“破天荒”的第一回。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立马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自“走班制”在十一中问世以来,一些学校也纷纷效仿,搞起了各种体现“分层教学”理念的“走班制”。
“走班制”的确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创举,是课改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与信任,让每个孩子开始感受到学习生活的有滋有味,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十一中施行的走班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雄厚的教育资源和卓越的学校领导素质等。然而,一些学校不顾自身的教育现状、教学特色、师生实际,盲目模仿,照抄照搬,沉浸在效仿的冲动和忙碌中。在我国,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人们热衷模仿跟风,追赶时髦,一旦哪所学校出现了教改的新模式、新举措,人们就会“一窝蜂”地前去学习,回来后便不顾实际地拿来套用,以致使自己的学校失去了特色,教师失去了个性,课堂也丧失了实效和精彩,缺少了创新,从而使课堂教学不伦不类,好看而不精彩,好看而不平实,好看不实用,就像被涂抹了“增熟剂”的瓜果一
样,好看不好吃。千篇一律、机械模仿只会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丧失活力、效力和生命力。
“走班制”非“四海皆准之真理”
感受、借鉴名校的教育教学精彩,体验新课改的脉搏律动,洗礼自己的教育思想,感悟和体味“教育的点金术”,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但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都不是“旁逸斜出”,都是根据本地、本校和师生实际,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和积淀而形成的,都有着浓厚的地域背景和地方特色,都不可被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别人的东西再好终归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见什么就学什么,不能盲目跟风,不假思索地采取“拿来主义”,否则,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出现“四不像”的可笑、可怕结果。课改不是“模仿秀”,而应该符合“校情”、“师情”、“学情”,切不可疾风暴雨,心血来潮。
课堂是知识的殿堂,不能作秀;教学是一门科学,不能走秀;教育是一项工程,不能掩饰。“走班制”不是所有学校,尤其是师资配备欠缺、生源薄弱的学校可复制的“模板”。君子务本,务本而道生。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形成和保持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才是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价值的准确定位及充分体现,是社会丰富性中的独特自我的塑造和完善。在学名校的过程中,只有依据自身条件,结合教学内容,依托本校学生的实际,对名校的教学经验进行增删、重组、创生、勾连,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口味,更适合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个性魅力。
“走班制”也有难以绕过的陷阱
不可否认,北京十一中的走班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座风向标,她使师生对
课程的适切度明显提高,真正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区”出发实施教学,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学生个体上,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但正如闪闪发光的并非都是金子一样,走班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要返回到原班级,再加上不同层次的班级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班级进行辅导,这使学生颇有“抓不住老师”的感觉。再者,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扩大,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师生的默契程度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这也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问题。另外,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这给平时喜欢串班滋事的学生以可乘之机,一些“臭味相投”的学生很容易聚在一起。有些学生也会乘此逃课,这给管理带来了难度,使班主任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道德状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诸如此类的种种矛盾、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事先没有一整套成熟的机制而心血来潮式地盲目复制,有可能使自己的教学像“海市蜃楼”一般而昙花一现,到头来,可能又要回到自己原来的教育老路上去,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要知道,教育绝不能“瞎折腾”!
“走班制”需要特定的土壤
当我们在为十一学校的豪华整容唏嘘不已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分析十一中的教师的结构。查一下搜索引擎,就会发现北京是引进特级教师最积极的地区。十一中就有42名博士,占了十一学校的20%以上,特级教师将近30名,平均不到100名学生就有一名特级教师,也就是说,如果把博士和特级教师加上,30个学生就有一名博士或者特级教师任教。这样雄厚的师资队伍确保了走班制的顺畅与高效。与十一中的条件相比,很多学校不知要差多少个档次。在师资队伍不具备的条件下硬性地去复制、粘贴“走班制”就是一种“异想天开”,属于“瞎指挥”、“瞎闹腾”。
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推动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在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却为它注入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太多的模式交替,偏离了课改的初衷,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洋思经验曾让人们热血沸腾,于是大家都来实践“先学后教”的洋思经验;杜郎口一行,大家又都沉浸在“小组合作”的冲动和模仿之中;“如皋模式”又使大家潜心于“活动单导学”的设计之中;“走班制”又把大家拉回到“流动教学”的冲动之列„„今天这变革,明天那模式;今天这理念,明天那套路;今年这套路,明年那方向,搞得教师晕头转向,慌手慌脚,思路被打乱,经验被搁浅,跟着领导们的指挥大旗,气喘嘘嘘地奔跑着,使教师们慢慢地失去了自我,泯灭了个性,丧失了特色,迷失了方向,在教学中,失位、越位、错位、补位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课改的道路上折腾来折腾去,教师和学生就容易“被折腾”得筋疲力尽,会使师生白白消耗掉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而变得疲惫憔悴,且又收获甚微。教师若把用于“被折腾”的时间、心血用来研究和实践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坚守自己的一方教育教学阵地,就会轻松愉悦,成绩斐然。因此,我们要更多地思量自己,全面深入地把握新新模式之髓,解读新理念之魂,矫正课改中的跟风和不规范行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相对稳定起来,自然起来,轻松起来,精致起来,精彩起来,实效起来。
改革需慎对“概念”“模式”“口号”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项工程,工程的伟大在于质量;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不能“东风东倒,西风西倒”。教育不是机械模仿,教育不是东拼西凑,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岂能“复制”、“粘贴”。没有哪一所学校是因为模仿别人而成为名校的,也没有哪一位老师是因为“复制”他人的课堂而成为名师的。十一中的走班制绝不是一块最终“模板”,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把一种模式生吞活剥地搬过来“套用”,而要学会“因地施教”、“因人施教”,学会变通,学会创新,学会选择,做到“他为我用”,坚持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改革就是创新,创新不是“雾里看花”,不是异想天开,而是要符合实际,尊重规律,任何形式的“想当然”都会使改革趋于失败。近些年来,中国的教育的确走入了概念党、口号党、模式党的泥潭,人们被各种光怪陆离的模式所吸引,所套住,套得你死去活来。而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不能仅仅为了推广和模仿他人的教育教学模式,就可以不顾学习实际、教师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要学,但要学得实实在在,学得符合校情,学得切合实际。机械复制,会沦为浮华;盲目模仿,会形成桎梏;照搬套用,会扼杀创新;全部黏贴,会华而不实;不顾一切,机械套用,只能使教师们不知所措,穷于应付,只能使教育蒙受巨大损失。课改不能“抢跑”,不能“越位”,不能“循规蹈矩”。课堂教学不是变幻莫测的激光世界,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善于把名校的教学模式进行过滤、筛选,注重对名师教学方法的生发、催化、推衍,而不要丢掉自己隐藏的风骨,要在自己特色、底蕴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务实之路。
第二篇:走班制分析
如今,一些中学为培养所谓“尖子生”,在同年级搞“快慢班”。高中设“快慢班”的目的是能多几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学校为能向高校多输送人才;而初中学校设“快慢班”的目的则是能多几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据了解,“快慢班”是每次大考分一次班,考好了的就进“快班”,考砸了的就进“慢班”。学校如此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家长忧心忡忡,进了“快班”者高兴,好像万事大吉;进了“慢班”者,全家沮丧,孩子及家长无脸见人。进行这样的分层次教育教学实验,到底是好是坏?
说实在话,学校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把能自觉学习的学生与顽皮的学生分开编班,保护自觉学习的学生,依此来取得“状元”轰动绩效,换来更大的利益。这种绕开问题,躲避问题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伦理与使命、责任与义务。
如今,此法在多数学校却大行其道。“快慢班”最早出现于2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入,曾遭教育专家的迎头痛击和一些名校的抵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一度干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中小学早就不称“快班”和“慢班”了,代之的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实验班”与“普通班”或“省招班”与“普通班”;小学则有“特长班”与“普通班”,如此等等。
所谓普通班、重点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通过一次考试选拔,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进行分层,应该说对学生是很公平的。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正在上海、广东的部分学校试行。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这是相当务实和具有超前理念的。同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为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
一、分层走班制的界定何为“分层走班制”?
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走班制”的运行模式
(一)“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确定各层次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式
“走班”教学,流动上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及考试的难度等切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除实行流动上课形式的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仍在原行政班上课。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管理,而且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分层教学班中,绝不能使学生失控。
(三)要搞好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
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体,使他们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实施办法,并及时澄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走班制”是否变相地分快慢班?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实施者要做出回答:无论何种形式的快慢班,都是对学生的“定性”,学生长期固定班级,易形成“好班更好,差班更差”的局面。而“走班制”是动态的,不存在这个问题。走班制是使学生根据自己水平的提高来形成流动性的学习。
(四)确定学生所属层次班
在基本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确定学生的层次。对不同思维模式的课程,分层教学都不宜捆绑进行。试行分层教学,要允许学生自己选择,真正达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目标。一般说来,学校按以下方面操作: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目前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具体操作是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分三个层次。学习潜力包括接受知识的快慢、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学习兴趣是指确定层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并不是盲目地让学生给自己打分,而是在“走班”前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评判一般分A、B、C三个层次,也就形成“走班”后的三个班级。
(五)分层走班制的课程设置课程一般分四个部分:按要求弹性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型课程,一般设立对学生基础、发展趋向等分化较大的学科,分层教学并设立部分学科专用教室;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与兴趣发展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则在学校、同学和导师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中,选择研究课题;另外,还包括以自理、自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经验课程。学生在师长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能和国家需要,按照学校“套餐式”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选择走班,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上海晋元中学对每年初进校门的高中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自主选择方法、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课程中正式开设走班教学。在学生逐步熟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在期中考试后,对数、理、化、英语、计算机、体育六门基础型课程进行选择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保证学生在一个较适合自己的层面学习。作为学生,他要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作为学校和老师,绝不是简单地按学生的成绩或学生的智力分班,而是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合理确定学生各科所在层次。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既得到了尊重,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走班制”的实施使该校的学生明白: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的设置与实施,为上海晋元中学在探索和实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六)“分层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也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考什么题学生可以选择。在平时检测中,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自选式”,即A、B、C三层共答部分和任选部分。任选部分难度不同,难度越大,得分系数越高。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选层式”,如理化,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层次的题目作答。外语可采用“累加式”考试。试卷主要从学生答题完成时间和准确性来区分A、B、C各层的能力和水准。同时,提出要打破不到60分就是不及格“禁区”,改变仅以几次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加强平时的学习检测,淡化期中、期末考试,将平时的课堂提问、谈话、作业、课题研究、阅读等评价信息都纳入学习成绩。平时采用分层检测,期中、期末采用诊断性考试。课堂学习效率检测可用作选择流动班参考,使学生明确“走班”不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以学习效率为标准,在哪个层面上学习,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优点
1.对学生来说首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选择课程表、选择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从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第四,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平衡心态,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受。
2.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灌输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因此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下降,成绩也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对他们抱有平等和尊重,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恶性循环”。
四、“分层走班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出现的问题
1.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另外,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会因此变得困难。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2.教学方面的缺陷
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流动式上课不便于任课老师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这样一来,学生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水平不一,如何让他们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样是一个问题。
3.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由于A、B、C三个层次是由高到低划分的,因此,如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第三篇:走班制教学
什么是走班制?
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走班制三种模式
1.按各校原有模式随机分班,根据选报意向适当增设分层辅导课或选修课;(行政班与走班共存)
2.按选择组合分班和开课,除数学、英语分层和选修课走班外,高一基础课原则上不走班,高二按所有科目适当走班;(行政班与走班共存)
3.完全取消行政班,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课程。(彻底走班)
哪些学校在走班?
国内北京、浙江等地多所高中近几年正在尝试走班制,广州近几年也有学校实行分层教学。其中,北京11学校将国家的课程校本化,设置了数百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职业考察课程,学生可以自由搭配,私人订制自己的课程。
在广州,越秀外国语学校和恒福中学正在试行走班,知用中学也计划推行。
高考改革政策一落地,走班是一定要做的。现在来看,即使高考不改,走班也可以推广,这激发了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发展的潜能。
北大附中和北京十一学校是北京市较早实行“走班制”的两所中学,北京十一学校面向全校4000多名学生,开发出了200多个课程,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推进,课程建设能力将成为校际之间拉开距离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必须具备课程建设的能力,教师也需要有开发课程的本事。”
现状:
1.对于学校来说,完善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也显得更为迫切。
2.“分层走班”可能会导致学校必修课程无法按照行政班“齐步走”的方式开展教学,各个教学班在教学进度上会出现快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影响。“分层走班”为排课带来困难。一些课程要求具有同步性,而国家规定的课时又固定,在教师人数少和个人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在排课上需要排除很多干扰因素。
3.“走班制”不但会加大教师个人的工作量,而其还会为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数量等带来很大的压力.老师们不仅要分层备课,还要备好每一名学生,平时更要多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出有效的教学形式。
4.因为教室容量所限,“标配”教室根本容不下,因此就会面临两个问题,要么扩容教室,要么增加教师。
措施:引入学分制,在具体操作上,将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段检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共同构成学科成绩,用于学分认定。
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最初是教学法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国内外教育家、教学研究工作者展开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分层教学最初的形式是“班内”分层,有一定的效果但弊端很明显。随后借鉴国外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成熟的模式和实施办法后,提出“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模式。
引言:“走班制”分层教学基于“因材施教”原则而产生,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个体化教学。它的来源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但它又是分层教学法的创新和扩展。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尚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贡献。“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走班制”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进行分层,体现了“学生学习为主体”、“因材施教”等理论。分层教学研究过程中已有大量的文献,从理论角度、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修改理论当中不完善的地方。这使“走班制”分层教学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更好的体现个性化教学。
2.2 现实意义
分层教学法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大中小学校,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国外也有不少中小学、职业院校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对“走班制”分层教学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并研究分析,寻找各种对策与解决办法,用实证经验证明“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从国内外实证文献中了解并获取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从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中来研究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更具有现实意义。“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
3.1 国内研究
“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阶段较晚,并且名称也不统一。分层教学法的起步和研究则较早,始于二十世纪初。最初是以“快慢班”形式出现。分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验研究,给“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从1916年开始,分层教学法研究开始,并大量展开。虽然分层教学法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但大量的学者和教育家都一直致力于其研究,以期待找出适应我国国情和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
分层次递进教学,是“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前身,它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并进行了研究。河南省鹤壁市淇滨中学2003年开始推行“走班制”教学,在全年级占一半数量的6个班级的语、数、外等部分学科实行了“走班制”的尝试。此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十几年来,“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试验多数在中职院校内进行改革与研究,中小学也引进。在中小学和中职院校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经验总结和改进,为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图书馆、知网、万方数据以及Internet网查询,研究分层教学法的相关著作、文献共计1550多篇。专门研究“分级教学”或“走班制”分层教学法的论文有1000多篇。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分层教学研究多应用于中小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这些研究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弊端,并遇到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高职院校为背景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相对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国外文献资料中,提及分层教学法的著作有20余本,论文文献有100余篇。
3.2 国外研究
分层教学法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它最先出现于美国。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实行了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校中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出不同的层次,并且学生始终待在这个层次的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因这种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了区别对待,受到来自各界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会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重视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开始了对分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当中。
根据现有的研究,美国教育界提出的“分层教学”实际上结合了“小班化”教学方式,与“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逐渐形成走班的选修制。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分层教学法的最初形式是按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分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研究也多是基于中小学校各班中进行分小组的实践研究,并且主要针对教学教法的研究改进。
总结
从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综合来看,国内外关于“走班制”分层教学法的直接研究较少,但间接研究和相关研究――即教学教法研究较为丰富。由于国情和学生数量的不同,国内虽然对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也较多,但起步阶段多引用了国外的研究。许多学校在学科教学中采用 “班内分组、分类教学”的方式。但近几年面对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班级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班内分组分层教学不能适用于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优化教学。因此出现对分层教学的新探索,即“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
期待更多大量的文献,给各类学校、高等院校在“走班制”分层教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可借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经验。
参考文献:
[1](英)班克.中等学校的成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7:7.[2]Gordon Dryden.Jeannette Vos Ed D.The Learning Revolution [M].Jalmar Press,1994.[3]李默,郭炳德.“走班”分层打破“快慢”分等[N].中国教育报,2005-11-9.[4]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7):126.
第四篇:成功不可复制
感谢主席,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发言。下面请允许我代表反方进行总结陈词。首先,由我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论点
在辩论过程中我方通过大量的事例、道理,例如 第一.....第二.....对方辩友偷换了复制的概念。复制,就是全盘拷贝,一成不变地照抄;如果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了调整,就不是复制,而是借鉴、学习,或者什么别的了,对方辩友以偏概全,成功并不是全部复制,复制的成功只是机缘巧合。比如,有人要在中国复制苏联的十月革命,就注定获得不了成功;而毛泽东同志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就取得了成功还有,不得不说一下,什么叫成功 成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汉语名词,它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
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经历许多次人生的考验,只有通过了不同的考验人才能证明你的实力,成功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相互配合。
对方如果举例,类似化学实验那样的,即使完全复制每个步骤,也铁定会发生相同情况的,我们不能说那是成功,只能说,那是自然规律
对方也许可以举出两个‚操作步骤‛完全相同的‚成功‛案例,但是,我们依然不能认为那是在复制成功,只能说,两次不同的‚成功‛,是各自的人员以不同的努力方式,应对不同情况之后取得的成功……生搬硬套的复制,是绝对不行的
所有的成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相互配合,然而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是复制不来的,所以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
大家认为‚萧规曹随‛是成功的复制,但结果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萧规‛终于没能坚持到最后;大渡河,国军想要复制清军活捉石达开的成功,但是,结果大家知道,大渡河战役,成为老毛导演的又一幕威武雄壮的英雄赞歌。太多的事情,看似相似的条件,但仅因为几点小小的不同,成功与失败就发生了完全的逆转。
所以,想要依靠复制来取得成功,而不考虑不同因素的差异,是完全不可取的教条主义……
成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汉语名词,它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经历许多次人生的考验,只有通过了不同的考验人才能证明你的实力,成功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相互配合,其实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去奋斗,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无论结局如何你都是成功的人。
在开篇立论时我方一辩就给成功下了一个明确的标准 由浅入深的向大家证明了我方的观点,阐述了我方的观点
为什么说‚成功不可以复制‛呢?因为,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不会有条件完全相同的两次事件的……
1、最著名的,最有辩论力度的,东施效颦,地球人都知道。
2、马云曰:“成功不能复制.” 曾经的马云想着去重新创一番事业。有些项目他在心中酝酿了很久,最后胎死腹中,没有付诸行动;有些项目由于受到别人的诱惑,冒冒失失行动了,然而却以失败告终。比如,曾经经朋友介绍他去种竹子,本以为可以获得滚滚财源。但是这并不适合从小就没在农村呆过,对于种竹子,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兴趣的马云,最终这个项目落得个失败的结局。马云感慨道: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人打铁,有人撑船;有人酿酒,有人榨糖。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行业,能否取得成功,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为兴趣使然,做起来自然就如鱼得水,成功亦会如约而至;相反,如果自己的兴趣不在,那一切就成为空谈。
最终,马云总结道:各人有各人的兴趣爱好,人家成功的项目,自己可别盲目跟随,否则等着自己的只能是失败。成功可以复制吗?马云曰:‚成功不能复制。‛
3、伊利与蒙牛
企业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不可复制,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决定了成功的不可复制。你可以采用相同的技术、相同的服务、相同的管理模式,但成功是不能复制的。
众所周知,作为乳品行业的知名企业,伊利成功在先,蒙牛成功在后。十几年间,伊利由一家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为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创造的企业发展速度更被誉为‚伊利速度‛。蒙牛和伊利的天然渊源,使得两个企业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地处同一个城市;很多员工在伊利工作多年;同处乳品行业,原料、生产、产品等具有同质性……蒙牛如果想获得成功,应该是最有条件复制伊利成功模式的。然而,蒙牛不能也无法复制伊利的成功模式。其内因在于,如果按照原有的经验和思路走下去,蒙牛在伊利面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规模小、实力弱更是摆在面前的事实。外因在于当时的中国乳业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蒙牛却面临着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的‚三无状态‛,按照传统模式发展必将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一着不慎将面临灭顶之灾。古语讲,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由于选择了创新模式,即先做市场、再合作生产、最后才在离市场较近的地方建厂,‚后发‛的蒙牛不但没有受制于人,反而成为2002年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首(1999年~2001年成长速度为1947.31%,数据来源于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超速成长的最高速度—————‚蒙牛速度‛。
4、丰田的成功
丰田英二的经历启示我们:成功不能复制,只有立足自身,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成功。50多年前,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为代表的‚大规模生产模式‛横扫全球。为了学习‚规模经济‛的真谛,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们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汇集到美国的底特律朝觐、参观和学习,再把这种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模式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和企业。那真是一个‚大规模生产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时代。1950年春天,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英二也来到底特律,对福特公司的鲁奇厂进行了3个月的考察。与其他朝觐者不同,他很快得出结论:‚大规模生产模式‛不适用于日本,福特的生产体制还有改进的可能。在当时,这实在是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结论。但是,就是从这个‚冒犯‛性的设想开始,丰田英二和在生产制造方面富有才华的大野耐一一起创造了‚精益生产模式‛。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小批量、实时化为特征的‚精益生产模式‛,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电子、汽车等产品在欧美市场的攻城略地。所以,相对于‚大规模制造模式‛,‚精益制造模式‛是真正的创新,具有原创性和革命性。
5、日本天才书法家的陨落
‚成功不能简单地复制‛,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它是日本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在 目睹了一位天才书法家的陨落之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二十年多前,日本东京曾举办过一次青少年书法展,一位9岁少年的四幅书法作品,被当时的私人收藏者以价值1400万日元抢购一空,日本书法界为之震动,称这位少年为书法界的奇才。当时日本著名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样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然而,二十年过去了,一些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这位天才少年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少年的前程?2002年小田村夫曾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候曾名振日本书坛的天才少年,当他看了这位天才书法家近日的书法作品时,不禁仰天长叹道:‚成功不能靠复制,右军啊,你害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谁?他是中国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而王羲之为什么会害了这位少年天才呢?原来这位少年天才模仿王羲之的作品成瘾,在二十多年的模仿过程中,又从没有加入自己的特色,所以他写出来的书法作品和王羲之比起来,简直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在鉴赏家的眼里,他所有书法作品,已经不再是艺术,而变成了让人厌恶的仿制品。
6、盖茨虽然受很多人追捧,但他的成功经历是不可复制的。盖茨的成功归咎于时代的机遇。
还有很多的名人他们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有着他特定的环境与背景。
PS:二辩的盘问总结主要是针对盘问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由于时间的限制,当然不可能对所有盘问问题进行总结,要紧密结合盘问过程、己方要表达的论点来概括总结。
其作用主要等于是对整个盘问过程进行‚查漏‘攻’缺‛。
查漏:对己方在盘问过程中出现的可能错误的,或由于时间限制没答完整、不清晰但对表达己方观点重要的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攻’缺:对对方在盘问环节中出现的漏洞给捅大它,进一步暴露对方缺陷处。与四辩陈词来说,四辩陈词是整场辩论赛的盖棺定论,一般要求是能结合整个辩论赛来重申己方观点和立场,与一辩的开篇立论首尾呼应,侧重点在强调己方立场。盘问总结的作用刚才已经说了。还有一些细微差别就不多说了。
第五篇:成功不可复制
成功不可复制
——读《高效课堂八讲》有感
无论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安石中学、新时代学校,还是现在就职的明珠学校,对“洋思经验”都是推崇备至,以前的两所学校,尤其新时代学校花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学习并强制推行,可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个中原因很多,我作为践行者中的一员,更加明白了成功不可复制。
以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为源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经验让洋思中学连续多年,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100%,优秀率为泰兴市之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1999年,江苏省教委、泰州市委先后发文号召学习洋思,2002年被评为“中国名校”。更有《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多次刊文介绍洋思经验,无意中形成一大推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洋思热潮,洋思中学一跃成为全国高效课堂改革的一面大旗,人们张口不离洋思经验,大有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开口即为“毛主席教导我们„„”之势。
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大家在蜂拥学习的时候若能记起冰心的这句至理名言则不至于盲从的忘了自我,理当明白成功可供借鉴,但不能复制。
刘金玉老师在《高效课堂八讲》第五讲“角色归位:高效课堂的前提”中形象地从教师要学当“毛泽东”、“张艺谋”、“袁伟民”三个角度指导我们老师要把课堂主动归还给学生,以达到叶圣陶老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教育对象的区域性差异、年龄差异、个体素质差异、性格差异以及他们的教育背景等诸多因素。下面仅以课堂举手发言差异为例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加以说明。小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常常是全班同学都举手,有的学生还把胳臂伸直,甚至站起来,一定要让老师知道“这道题我会”;到了初中,同学们“腼腆”了许多,上课能有一半同学举手就相当不错,再也看不到小学生那种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了;进了高中,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简直是寥若晨星,大家比赛着——“看谁沉的住气”,通常是老师反复问,班里没人响应,老师只能自问自答。洋思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初中生,洋思中学规定,学生在课堂上要发言必须举手。在全体洋思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努力探讨、实践下他们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高中生要他举手比登天还难,试问高中老师怎样去当“张艺谋”?又怎样去效仿洋思经验的“以兵教兵”?虽然班级、年级、学校相应制定出台了许多评比机制、激励机制,细到要求班主任从学生座位编排入手,可是学校受办学成本等因素掣肘对高成班率及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却视而不见。此外,个别老师对新课改认识不足,导致教学中表面放手,实际上处处不放手。课堂仍然是教师“精彩表演”的秀场。他们对所谓的优生倾其所有,完全一副“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姿态,对后进生则“目中无人”,对洋思中学在践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中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论则嗤之以鼻。
回望洋思经验,处处闪现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绝非你我凭个人的一腔热情以“东施效颦”之法所能凑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