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大学 二O一六年五月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Sector Strategic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 8702010218 课程归属单位:公共管理学院 制定时间: 2016年5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或新的研究途径。它的兴起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特别是当代政府改革运动的产物,它构成由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向公共管理范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特别是对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给予重点阐释,帮助学生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适用背景与条件,学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五个阶段,能够制定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为以后将要从事的公共部门管理工作打下基础。2.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概念、理论、方法、技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结合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在学习和实践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提供一种战略管理的视野,为其作为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提供实施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适用于行政管理专业开设,总学时32学时。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学生需要掌握《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内容。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振明主编;(2)非盈利组织战略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黄浩明编著;
(3)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纳特、巴可夫著。
6.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上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学习、课外作业与自学等多种方式。课堂讲授应阐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当前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新问题、新现象进行分析,以达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课堂讨论及案例学习在任课教师的主持下展开,课内外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对现实社会中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问题复杂性的把握能力。课外作业与自学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主要是阅读的有关背景资料和代表性研究成果,并撰写读书报告和心得体会,以便拓展知识面和视野,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 导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兴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私营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过程 2.掌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历程 3.领会为什么公共部门需要战略管理
4.掌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及本书的框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的比较 2.公共部门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学时分配:4学时 主要内容:
1.1 私营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回顾 1.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 1.3 为什么公共部门需要战略管理
1.4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及本书的框架 第2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概念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战备与战略管理的概念
2.理解公共部门组织及其与私人部门组织的区别 3.理解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为什么不一样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公共部门组织及其与私人部门组织的主要区别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殊性 学时分配:2学时 主要内容:
2.1 战备与战略管理的概念
2.2 公共部门组织及其与私人部门组织的区别 2.3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为什么不一样 第3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主体 2.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客体 3.认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环境因素对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影响 学时分配:2学时 主要内容:
3.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主体 3.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客体 3.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环境 第4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私人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两种模式 2.掌握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模式 3.理解对三种战略管理过程模式的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特殊性 学时分配:3学时 主要内容:
4.1 私人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两种模式 4.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模式 4.3 以三种战略管理过程模式的评价 第5章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 2.理解并应用SWOT分析法 3.了解战略选项和战略选择
4.掌握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战略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SWOT分析与问题议程 学时分配:4学时 主要内容: 5.1 战略规划概述 5.2 SWOT分析与问题议程 5.3 战略选项和战略选择 5.4 战略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第6章 公共部门战略实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公共部门战略实施的基本内容 2.掌握战略实施的过程 3.掌握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配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配置 学时分配:3学时 主要内容: 6.1公共部门战略实施概述 6.2战略实施的过程 6.3组织结构设计和资源配置 第7章 公共部门战略评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概念与标准 2.了解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2.掌握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方法 学时分配:3学时 主要内容:
7.1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概念与标准 7.2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7.3公共部门战略评价的方法 第8章 公共部门战略变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公共部门战略变革的基本内容 2.理解判断战略变革的需要 3.掌握公共部门战略变革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共部门战略变革的过程 学时分配:3学时 主要内容:
8.1公共部门战略变革概述 8.2判断战略变革的需要 8.3公共部门战略变革的过程 第9章 公共管理的战略思维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战略思维的含义 2.区别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3.掌握价值观与战略分析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2.价值观与战略分析 学时分配:3学时 主要内容: 9.1什么是战略思维 9.2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 9.3价值观与战略分析
第10章 结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未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演进趋势 2.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思维及理念的转向 3.了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运作模式的发展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思维及理念的转向 学时分配:4学时 主要内容:
10.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演进趋势 10.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思维及理念的转向 10.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运作模式的发展特征
第二篇:整理精品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教学大纲
。。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概述
第一节 绩效的内涵
一、绩效的基本概念
二、对绩效的多角度理解
三、绩效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三、绩效管理方法的转变
四、绩效管理的工具
五、绩效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历史背景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原因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内容---政府改革的目标及策略
三、政府改革的核心—绩效管理 第四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含义
三、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价值
第二章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变迁国家的治理理论
一、市场式 政府的治理模式
二、参与式政府的治理模式
三、解制式政府的治理模式
四、弹性化政府的治理模式
五、结论:贯彻绩效管理
第二节 行政改革先驱—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一、改革措施
二、综合评价
第三节 美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改革
一、改革背景
二、美国政府的绩效管理的实践
三、综合评价
第四节 政府绩效管理在其它国家的实践
一、日本的民营化改革
二、新西兰的“大革新”
三、澳大利亚的“绩效改革”
第三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及实施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主体
一、政府
二、第三部门
三、社会公众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
一、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体系
二、公共部门目标制度的基本流程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
一、公共部门绩效信息的收集
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实施
三、建立和完善绩效沟通的协调机制 第四章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
一、绩效指标及绩效标准
二、公共部门绩效指标的特点
三、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步骤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模式
一、美国公务员的“考绩”模式
二、日本公务员的“勤务评定”模式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
一、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内涵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功能
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运作难度
第二节 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平衡计分卡(BSC)
一、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的战略思考
二、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
三、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
四、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程序
五、企业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一个具体案例
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和障碍
七、平衡计分卡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案例)
第三节 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二--标杆超越法(Benchmarking)
一、实行标杆管理的理由
二、标杆管理的涵义及作用
三、标杆管理的成功范例
四、标杆管理的类型及实施步骤
五、以标杆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
六、标杆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七、标杆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 我国税务绩效管理的探索 第一节、传统税务行政模式的效率困境
一、传统税务行政模式的效率基点
二、传统税务行政模式的效率困境 第二节 税务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一、流程再造理论对税务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
二、税务流程再造
三、税务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税务绩效管理的考核方法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税务绩效考核
二、基于标杆超越的税务绩效考核
主要参考书目:
1、付亚和、许玉林主编:《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卓越主编:《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MPA系列教材)。
4、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著,刘俊勇、孙薇译:《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6、帕特里夏.基利等著,张定淮译校:《公共部门标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诺曼.弗林著,曾锡环等译:《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8、海尔.G.瑞尼著,王孙愚、达飞译:《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篇: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战略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具是在20十世纪80十年代后,由于环境的变化,政府社会管理角色的变化,以及公众需求的变化所引起的公共利益的要求这一特定背景下,受到公共部门的重视,成为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公共部门 战略管理 组织目标
正文:一:战略一词源于军事领域,最早是一个军事术语,意指通过一定的谋划去实现或赢得战争的胜利,起针对的是整体的目标。战略作为一种管理程序和技术逐步在私营部门即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公共部门管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公众需求的日以多样化,公共部门也引入了战略管理。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战略管理是一个以战略计划的制定为起点,包括了计划的执行、追踪与控制等环节的完整管理过程.而从决策的角度看,他可以被视为一种战略决策的制定及其执行,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组织未来发展产生冲击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活动,将整个组织与对其发生冲击的议题进行分析的活动,关注组织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促进战略的有效执行。
二:具体而言。战略管理这一管理工具对公共部门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战略管理能使公共部门的管理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变化。公共部门的管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环境的影响,而现代社会,不仅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更为频繁和复杂,从而使公共事业管理面临的环境更加动态化和不确定,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管理的角度看,从各方面降低和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完成组织目标的一个基本要求。在相对平衡的环境中,环境相对稳定性使管理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日常管理,即不必太多的关注环境,只要考虑组织的内部条件和要求,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规章、条例等,按部就班的实施日常管理就能完成管理任务,但在更加动态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这种注重内部的以处理日常事务为形式的管理难以达成管路的目标,管理部门必须具备一个更有适应性的反应系统,通过相应的管理工具予以应对。显然战略管理的基本特性能使公共部门与环境之间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能根据环境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发挥出组织的最大能力,同时根据战略对组织内部结构与工作程序进行整合,随着战略管理的实施发展出新的符合未来挑战的能力。(2):能促进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深入。随着人们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抛弃传统的“大政府”即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对公众的生、老、病、死都直接负责管理而对“小政府”价值的追求,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深入进行了政府职能输出方式的改革,相应的也明确了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同层次的管理内容及其方式。因此,对更重要地承担宏观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管理部门来说,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对政府提出长远的,全局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3):能促使政府更好的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政府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公共事业领域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而社会的公共利益是由若干区域内或若干阶层和团体在基本方面具有共同性的利益构成,这就决定了在整个公共利益的构成中,存在不同区域和团体的局部性的和质量要求不同的共同利益。显然,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代表,就存在着必须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期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这也就要求政府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中,必须有相应的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长期观念,从而能从战略的高度构建国家和地区的公共事业发展战略,以更好的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可以说,正是战略管理的引入,使政府能通过管理工具的改变,在公共事业领域内最大限度的接近维护和代表公众利益的基本目标。(4)战略管理决定着该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管理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涉及组织政策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等。
三:任何一个公共部门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战略决策,仅凭个人感觉和主观判断一般来说都是不会成功的,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能,作为组织实现目标的途径,所以作为一个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篇:战略成本管理教学大纲
《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成本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Cost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分数:3 课程学时数:54 前导课程: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等
一、教学目的
《成本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通过介绍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体系和操作技术,使学生了解战略和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概念引导。通过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的介绍,了解成本管理领域的新理念。(2)实际应用。通过介绍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方法,了解战略成本管理是如何帮助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3)案例分析。用案例讨论的方法掌握如何将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实务中去。
二、教学要求
使用本教材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的方法,是其显著特点。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研究国内外著名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学生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 总论(4课时)
第一章 战略成本管理概述(4课时)
第一节 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经济背景(1课时)内容: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成本管理的缺陷 重点讲授:成本管理的缺陷
第二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1课时)内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重点讲授: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第三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1课时)
内容: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位立足于“用户满意”的战略目标;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途径
重点讲授:战略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第四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模式(1课时)内容: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要素;战略成本管理的模式 重点讲授: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思考题
1、简述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经济背景。
2、为什么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制作环境的需要?
3、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
4、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为什么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要取得“成本优势”,而非“降低成本”?
6、为什么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位立足于“用户满意”的战略目标?
7、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它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如何?
8、为什么战略成本管理关注非财务信息?
9、建设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第二篇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16课时)第二章
价值链分析(4课时)
第一节
价值链及价值链分析(0.5课时)内容:识别价值活动;价值链分析的步骤 重点讲授:价值链分析的步骤 第二节 价值链分析的方法(1课时)
内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产业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重点讲授: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第三节 机遇价值链分析的作业成本管理(0.5课时)内容: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价值链分析与作业成本管理 重点讲授: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作业分析(1课时)
内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作业分析和降低成本;非增值成本的消除 重点讲授:统计调查的含义 第五节 案例评析(1课时)内容:Acme油轮公司价值链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价值链?为什么要进行价值链分析?
2、试解释价值链重点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3、简述价值链分析的步骤及方法?各种方法的分析目的是什么?
4、价值链分析方法与传统成本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
5、简述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的关系?
6、作业成本管理的主要作业是什么?
7、什么是增值作业?什么是增值成本?
8、什么是非增值作业?什么是非增值成本?
9、如何用增值标准来确定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
第三章
成本动因分析(6课时)
第一节
成本动因分析的战略意义(1课时)内容:成本动因分析的战略意义 重点讲授:成本动因分析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作业成本动因和战略成本动因(1课时)内容:作业成本动因和战略成本动因 重点讲授:作业成本动因和战略成本动因 第三节
战略成本动因的识别(1课时)内容:结构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 重点讲授:执行性成本动因
第四节
战略成本动因的控制与成本优势(2课时)内容:结构性成本动因的控制;执行性成本动因的控制 重点讲授:结构性成本动因的控制 第五节 案例评析(1课时)内容:美国施乐公司解除整合战略 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动因?什么是成本动因分析?它与战略成本管理有何关系?
2、什么是作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动因有何特点?
3、什么是战略成本动因?战略成本动因有何特点?
4、什么是结构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5、什么是执行性成本动因?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6、结构性成本动因与执行性成本动因之间有什么关系?
7、为什么说控制战略成本动因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
8、如何控制结构性成本动因?
9、如何控制执行性成本动因?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6课时)第一节
战略定位分析的意义(0.5课时)
内容:战略定位分析的意义
重点讲授:战略定位分析的意义
第二节
战略定位分析的方法(1.5课时)
内容:结合企业的营运环境分析;结合竞争对手分析;结合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分析 重点讲授:结合企业的营运环境分析;结合竞争对手分析 第三节 战略定位与关键成功因素(1课时)内容:战略定位与关键成功因素 重点讲授:战略定位与关键成功因素
第四节
竞争战略的选择(2课时)
内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聚集战略 重点讲授:差异领先战略;目标聚集战略 第五节
案例评析(1课时)内容:雅马哈公式的差异领先战略
思考题
1、什么是战略定位分析?如何进行战略定位分析?
2、为什么说正确的战略定位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3、什么是SWOT分析法?如何通过SWOT分析法确定企业所采用的竞争战略?
4、什么是相对市场份额?进行相对市场份额分析有何战略意义?
5、为什么说“成本、质量和时间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成功因素?
6、企业的竞争战略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之。
7、为什么说成本领先是一种格外强调先发制人的战略?
8、成功实施差异领先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9、实施战略聚集战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篇
成本动因控制与价值链重构(12课时)
第五章
适时制存货管理(6课时)
第一节
适时制的战略意义(0.5课时)内容:适时制的战略意义 重点讲授:适时制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适时制存货管理的特点(0.5课时)
内容:降低原材料存货;降低在产品存货;降低产成本存货 重点讲授:降低产成本存货
第三节 EOQ存货管理与适时制存货管理(2课时)
内容:企业的存货成本;经济订货批量法;经济订货批量法与适时制采购方法的比较 重点讲授:企业的存货成本;经济订货批量法 第四节 适时制的适用条件(1课时)
内容:单元式制作方法;多面手工人;全面质量管理;减少生产准备时间;与供应商的密切联系;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重点讲授:单元式制作方法;与供应商的密切联系 第五节 适时制存货管理的评价(1课时)
内容: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成本;简化成本核算;完善业绩评价指标 重点讲授:完善业绩评价指标
第六节
案例分析(1课时)
内容:戴尔公司的竞争力----“零库存”
思考题
1、试解释适时制存货管理的战略意义,如何采用适时制存货管理方法降低存货成本?
2、适时制系统关注的要素有哪些?
3、企业存货成本一般由哪些成本组成?
4、适时制存货管理与传统存货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采用适时制存货管理方式时必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6、适时制存货管理采用什么方法使总存货成本最小?
7、为什么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能够降低原材料的取得成本?
8、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适时制存货管理中有何作用?
9、适时制存货管理所带来的财务收益有哪些?
第六章
基于作业基础的各项联系的开发和利用(6课时)第一节
价值链的联系(0.5课时)
内容:价值链的内部联系;价值链的外部联系 重点讲授:价值链的内部联系;价值链的外部联系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与各项关系的开发和利用(0.5课时)
内容: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与各项联系的开发和利用 重点讲授:作业成本管理与各项联系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节 内部流程的持续改进(2课时)
内容:开发利用内部的联系;生产效率的计量
重点讲授:开发利用内部的联系;生产效率的计量 第四节 开发利用供应商联系(1课时)
内容:供应商成本的管理;作业基础供应商成本计算 重点讲授:作业基础供应商成本计算 第五节 开发利用顾客联系(1课时)内容:顾客服务成本管理;顾客的选择 重点内容:顾客的选择
第六节
案例分析(1课时)内容:日本理工的中间商策略 思考题
1、开发利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是指什么意思?
2、试解释基本价值链分析的作业成本管理在开发各项联系中的作用?
3、如何进行基于作业的内部联系的开发和利用?
4、为什么要进行生产效率的计量?生产效率计量的指标有哪些?
5、如何进行基于作业的供应商联系的开发和利用?
6、请解释开发供应商的联系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
7、如何进行基于作业的顾客联系的开发和利用?
8、请解释顾客关系的开发利用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
9、进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时应考虑哪些要素?
第四篇 关键成功因素与持久竞争优势(16课时)
第七章 全面质量管理(6课时)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与竞争优势(0.5课时)内容:全面质量管理与竞争优势
重点内容:全面质量管理与竞争优势 第二节 质量与质量成本(1.5课时)
内容:质量;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 重点内容:质量成本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
第三节 质量成本的计量和报告(2课时)内容:质量成本的计量;质量成本报告
重点内容:质量成本的计量;质量成本报告
第四节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与零缺陷目标(1课时)内容:质量成本目标的确定;基于价值链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业绩考核指标 重点内容:质量成本目标的确定 第五节 案例评析(1课时)
内容:通用电气成功秘诀----全面质量管理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
2、什么是质量成本?它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3、如何进行显性质量成本的计量?
4、隐性质量成本有什么特点?隐性质量成本是如何计量的?、5、现代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与传统质量管理相比,现代质量成本管理有什么特点?
6、如何进行质量业绩的考核?
7、如何编制质量成本报告?
8、为什么改进产品质量会降低产品成本?
9、“公司应注重质量的财务指标,因为只有这些指标才与企业的利润相关。”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解释。
第八章 目标成本管理(6课时)
第一节 目标成本管理的战略意义(0.5课时)内容:目标成本管理的战略意义
重点内容: 目标成本管理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目标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0.5课时)内容:目标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内容: 目标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目标成本管理的原理及流程(2课时)
内容:确定目标销售价格;确定目标利润;确定目标成本;运用价值工程法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通过持续改进进一步降低成本
重点内容: 确定目标销售价格;运用价值工程法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第四节 目标成本管理的原理及流程(2课时)
内容:市场驱动型成本;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 重点内容: 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 第五节 案例评析(1课时)内容:Fluent铅笔的目标成本管理 思考题
1、什么是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目标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最有效降低成本的手段”?
3、简述目标成本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及它的实施步骤。
4、目标成本管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价值工程法在目标成本管理中有何作用?
6、如何规范目标成本?
7、什么是可接受成本?设定可接受成本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8、什么是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如何设定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
9、什么是零部件层次的目标成本?为什么说它在目标成本的规划中非常重要?
第九章 约束性资源管理(4课时)
第一节 资源限制理论的战略意义(0.5课时)内容:资源限制理论的战略意义
重点讲授:资源限制理论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资源限制理论的基本原理(0.5课时)内容:资源限制理论的基本原理 重点讲授:资源限制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TOC的实施步骤(1课时)内容:TOC的实施步骤
重点讲授:TOC的实施步骤
第四节 TOC理论的具体应用(1课时)
内容:TOC理论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TOC理论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TOC理论在存货管理中应用
重点讲授:TOC理论在存货管理中应用 第五节 案例评析(1课时)内容:星辰公司的瓶颈资源管理
思考题
1、什么是约束性成本?约束性成本与约束性资源之间有何关系?
2、什么是资源限制理论?其理论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3、TOC管理关注哪些指标?为什么?
4、为什么TOC关注产量收益指标而非利润指标?
5、如何采用TOC理论来改善约束性资源的限制?
6、为什么对约束性资源的管理不能局限于约束性资源本身?
7、为什么TOC理论经常被用于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约束性成本的管理?
8、为什么TOC理论也能运用于业绩评价报告方面?
9、如何将TOC理论用于存货管理?
第五篇 战略业绩评价(6课时)
第十章 战略业绩评价体系(6课时)第一节 战略业绩评价的意义(1课时)
内容: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的关系;财务业绩指标及其评价体系;非财务业绩指标体系的设计
重点内容: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的关系;财务业绩指标及其评价体系 第二节 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1课时)
内容:战略业绩评价的功能;战略业绩评价指标设置原则;战略业绩评价指标的特点 重点内容:战略业绩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第三节 站了业绩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1课时)内容: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战略业绩评价方法 重点内容:战略业绩评价方法
第四节平衡计分卡(2课时)
内容:平衡计分卡的战略过程;平衡计分卡的特点;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四个视角之间的具体关系
重点内容:平衡计分卡的目标和指标 第四节 案例分析(1课时)内容:MT公司的战略业绩评价 思考题
1、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业绩评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2、战略业绩评价的目标是什么?战略业绩评价试图解决哪些问题?
3、与财务指标相比,非财务业绩指标有什么特点?非财务业绩指标有哪几类?
4、财务业绩指标与竞争力指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5、什么是业绩金字塔的业绩评价方法?
6、什么是业绩三棱柱的业绩评价方法?
7、什么是四尺度论的业绩评价方法?
8、什么是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的目标是什么?
9、平衡计分卡中顾客视角的五个战略主题是什么?
10、平衡计分卡中的四个视角之间有何关系?
四、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乐艳芬编,2008,战略成本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乐艳芬编,2006,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复旦大学出版社
爱德华·布洛编,2005,战略成本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 武生均编,2010,成本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撰写人:李柏杏,审核人:)
第五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导 论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式:环境─价值─制度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与增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模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政府行为;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及其性质、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21世纪人力资源的特征、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二、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及其性质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与增值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模式
四、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21世纪人力资源的特征
二、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政府行为
第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封建社会文官的管理制度、旧中国的文官制度、新中国的人事管理制度;理解西方公共部门文职官员诞生的历史条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掌握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分析、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当代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回顾
一、西方公共部门文职官员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阶段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模式
一、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分析
三、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当代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封建社会文官的管理制度
二、旧中国的文官制度
三、新中国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内、外部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掌握中国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构成
一、外部生态环境
二、内部生态环境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内、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个性特征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二、优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政策分析
第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发展轨迹;理解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涵义、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评述;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概念与涵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轨迹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涵义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评述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理论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涵义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第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问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种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意义、内容、程序;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供给预测的方法、技术。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与作用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问题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种类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层次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定性预测法
二、定量预测法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一、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
二、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
第六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必然性;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类型及方式;掌握我国人力资源流动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我国人力资源流动问题的基本对策建议。
第一节 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必然性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含义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动因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方式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则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交流的形式 第三节 人力资源市场
一、人力资源流动与人力资源市场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三、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节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与对策
一、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
二、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
第七章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作分析的概念及其思想渊源和实践发展、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制度;理解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品位分类管理与职位分类管理的特点与区别、把握公共部门人员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掌握工作分析的程序与方法、公共部门工作评估的方法。
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的概念
二、工作分析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发展
三、公共部门工作分析的作用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程序
二、工作分析的方法
三、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第三节 公共部门工作评估的方法
一、排序法
二、分类法
三、因素比较法
四、点数法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
一、品位分类管理
二、职位分类管理
三、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与发展趋势
四、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标准
五、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程序
六、我国公共部门人员分类制度
第八章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才测评及各类测评技术方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公共部门人才素质的特殊性与测评要素的选择原则;掌握公共部门人才笔试、结构化面试及评价中心的命题、组织与管理方法。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概述
一、人才测评的概念
二、公共部门人才的测评要素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
一、笔试的概述
二、笔试试卷结构及其确立要领
三、笔试试题规范及其编制技巧
四、笔试的实施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才结构化面试
一、面试的特点
二、结构化面试的特点
三、结构化面试的程序规范
四、结构化面试试题的编制
五、结构化面试的评分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的评价中心技术
一、评价中心技术概述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
三、公文筐测验
四、管理游戏
五、角色扮演
六、事实搜寻
第九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含义;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意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原则;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程序、渠道,以及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方法。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含义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的意义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原则
一、能岗匹配原则
二、因事择人原则
三、德才兼备原则
四、公平竞争原则
五、信息公开原则
六、合法原则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程序
一、制定招募计划
二、确定人员招募与选录的策略
三、发布人员招募与选录信息
四、人员招募与选录流程
五、人员招募与选录评估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渠道和方法
一、公共部门人员招募与选录的渠道
二、内部招募的来源与方法
三、外部招募的来源与方法
第十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内涵,种类;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系统模型与培训方法。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概述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内涵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作用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原则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机构和方法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机构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种类与形式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模型
一、公共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二、公共部门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三、公共部门培训效果评估
四、公共部门培训成果转化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的用人艺术,理解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原则、公务员任职与兼职的规定、晋升的程序;掌握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三个重要问题。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用人艺术
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二、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三、礼法并重、德治仁政
四、赏罚分明、恩威并施
五、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六、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原则
一、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
二、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人尽其才
三、以人为本、以能为本
四、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五、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第三节 公共部门职务任免与升降
一、公务员职务的选任制与委任制
二、公务员任职与兼职规定
三、公务员职务晋升的程序
四、公务员职务的降低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妥善处理好对传统用人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二、要科学对待西方管理思想及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注意人力使用中度的把握
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激励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力激励的内涵、激励理论、激励类型与形式;理解人力激励的功能、原则以及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掌握人力激励的基本类型与方法。
第一节 人力激励概述
一、人力激励的含义
二、人力激励的功能
三、人力激励的类型及基本形式
四、公共部门人力激励的特殊性 第二节 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期望理论
四、目标设置理论
五、强化理论
第三节 人力激励的基本原则与手段
一、激励的原则
二、人力激励的基本方法
第十三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绩效、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内容、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现状;理解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掌握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特征与类型
二、绩效评估系统
三、影响绩效评估的因素 第二节 绩效评估程序与方法
一、绩效评估程序
二、绩效评估方法
三、绩效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节 中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一、公共部门考核制度的沿革与其面临的问题
二、考核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引入绩效评估,改进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
第十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概念及其构成,以及公共部门员工福利的内涵与特点;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功能,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及现行公务员工资的构成与运行,员工福利制度设计的原则和员工福利的内容;掌握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员工福利制度改进策略。
第一节 薪酬与薪酬制度
一、薪酬的概念及其构成
二、公务员薪酬及其功能
三、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工资的种类及其结构
一、国家机关的工资种类及其结构
二、事业单位的工资种类及其结构 第三节 福利的种类及其结构
一、福利补贴
二、探亲与休假
三、福利设施
四、福利服务
第四节 公共部门工资与福利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国家机关工资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三、福利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约束与监控的涵义与作用,理解影响约束与监控的因素、各类约束与监控模式,掌握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约束与监控模式的改革策略。
第一节 监控与约束及其作用
一、监控机制及其作用
二、约束机制及其作用
三、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实施监控约束的主体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特点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内容
三、与监控约束相关的两个制度
第三节 西方国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监控与约束
一、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二、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机制
三、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机制的特征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
一、中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体系
二、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三、《公务员法》对监控约束机制的新发展
四、完善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