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教数字校园”心得

时间:2019-05-13 03:0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人教数字校园”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人教数字校园”心得》。

第一篇:学习“人教数字校园”心得

学习“数字校园”心得

“人教数字校园”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求的一整套“数字校园解决方案”,根据一线中小学教学、教研和教务需要,整合教学策略、集成各种媒体资源,针对教师教学和教务管理而研发。“人教数字校园”(PEP e-Campus Live)是以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作为理论指导,采用系统方法,通过分析教学、教研和教务需要,整合教学策略、集成各种媒体资源,针对教师教学和教务管理的专业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人教数字校园”具有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环境“开放式”、评价支撑“形成性”、服务交流“交互式”、教学管理“高效率”等特点。

通过学习,我对这个教学平台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知道了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网络、设备、教室、图书、讲义、课件到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的校园。数字化校园为我们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它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下面我就把我对这一平台的理解做一简单交流。从“人教数字校园”的作用来看,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性:从课程资源上来看,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资源设计的目的明确,具体从每节课的资源上来说,“人教数字校园”中的每个组成单元都是在为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而且所有设计都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另外从学习者角度来看,资源的内容是基于对学习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有助于解决学生的重难点,特别是选择了那些能充分发挥图像和动画的效果的以及用语言、文字难以说清的问题,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入手,将抽象概念形象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变得易学易懂,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性:平台资源在选题、内容、表现形式、认知逻辑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性。其结构设计合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恰当、客观准确,层次清楚,表现手法巧妙新颖,技术效果和教学效果和谐统一。

三、集成性:平台上的多媒体资源由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等合成,既方便了教师的操作,又可以让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由选择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四、交互性:交互性是本平台资源的又一亮点,它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方式,并可以立即形成反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动机,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实用性:“人教数字校园”的实用性无疑是巨大的,其丰富而精彩的教学资源,大大降低了教师导学案的设计强度,使教师有更多精力来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教育理论素养。

第二篇:人教数字校园网教学小结

人教数字校园网教学小结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下,为我校引进了人教数字校园网服务器,为我校的“班班通”教学带来了便利,使老师们的上课更加丰富多彩,为教师的全新备课带来了新的航向,数字校园网内容紧靠课本,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人教数字校园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我校主要运用的版块有备课和授课,尤其以授课版块中的知识运用最多。其中的案例,动画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老师也可以从繁忙的教学中得到有力的助手。甚至有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向我反映,如果没有这套系统,我真的不知该怎样教学,这套系统帮了我的大忙„„

这套系统的运行还是很稳定,从开机以来(除停电)一直运行正常,从不死机,卡机等。这与引进的全新设备是密不可分的,dell的品质也是杆杆的。也与人教社的专业团队对软件的更新升级有很大的关系。现就我校的使用情况做下简单的汇报:

据我观察,老师使用最多的是一二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老师,英语由于版本的不同,可以说使用不如人意,(我校用的是剑桥英语)。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老师在开学时还是有几个老师使用了,后来的反映平平,到现在基本不用(可能是复习)。甚至有的老师宁愿用第三方的光盘来适用教学。

综上所述,老师们在使用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看人教社能否改进:

一、老师们在使用存在交互性差的特点,内容呆板,老师们不能根据教学进度实时调整。

二、老师们有时想把你们的内容复制下来放到自己的PPT中,但是不能实现,与自己的教案脱节,只能是自己的教案适用校园网络。

三、由于老师绝大部分没有自己的笔记本,不能与学校的局域网相连,所以有的老师干脆不用,想用的也只能呆在教室进行,看怎样与自己的教案相连。给老师的使用带来了障碍,希望学校能否解决。

四、老师们离开了学校,局域网的内容就闲置了,人教社能否改进技术,做到“互联互通”做到老师们的资源共享,给晚上在家备课的老师带来希望。

五、校园网的内容偏少,尤其是练习内容,这可能是高年级老师不太常用的地方,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今天,练习太少意味着成绩就差„„

这就是我根据一期来的观察写成的文字,不足之处恳请领导谅解。因为我曾经„„

人民路小学 2012/11/29

第三篇:学习外教心得

今天听了Branden和Dale的课,我觉得和他们的接触可以感受到很多异乡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他们上课很亲切,很平易近人,很容易让我们亲近。

可以warm up students,gets them ready to read.我觉得讲得挺好,挺有用的,这和我们的激趣导入可谓不谋而合。然后他还说了可以product the background ,topic of articles,writer’s opinion, words of the text, and guess the main ideas.然后讲到了读中应该怎么读,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读,要会跳读,浏览,会精读,并且能圈出重点词汇的读。读后注重学生的复诉课文,抓住关键词或短语。这都是比较专业和实用的知识。Dale的课注意到了几个细节体现了他的人性化管理,他说read after me.不是这样说而是说成 I say , you say.而对比我们用的read after me 更显得人性化,有了答案,他不是急于让学生说出而是让学生交换答案,最后对课文的复诉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的停顿的复诉,采用一句较夸张的Stop the bus.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降低了复诉的难度,再一次体现了较人性化的管理。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事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觉得Dale的这堂课课堂学生的调动还是欠缺了一点,我想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会碰到的问题,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无往不利的,所以要因材施教,同课异构吧。

总之,这样的学习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思考了教学,学习到了很多,又可以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当中去,可谓教学相长。

一、利用策略,激发兴趣

英语学习,兴趣在先。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很在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的兴趣的程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和外教交流,最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拓展思维。我们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而外教的课堂上,是想方设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觉得外教们对学生的训练也相当扎实,形式活泼多样,不易让人感到枯燥而难于察觉。听、说、写各方面能力都能顾及到。外教们还常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通过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提问,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赏识学生的独创。只要学生有一点新思想、新发现,就表扬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学生答对问题时,外教常说:“Good job Ok”。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会埋怨训斥、责怪,他们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会常说:“Good try。快速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找外教聊天是主要途径之一。

二、小组活动,思想碰撞

在整个过程中,外教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这也给我们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这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我认为在英语的交流中,应注重使学生全员参与进来,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从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比如在课堂上说读课文也应多给学生多一些的空间去读和讨论的时间。

第四篇:玩数字心得

“玩数字”心得

□黄 河(经济板块,广州)

从前枯燥无味的数字开始变成一条条提供线索的工具,在一些深入分析而又得到验证的时候,甚至会感到一种侦探破案般的乐趣。

在今天的经济(尤其是财经)报道中,数据使用已经是一种常见的报道手法,但大量数据的使用也为读者和作者带来了许多麻烦。财经新闻写作的“三难”——难写、难懂和难记,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感觉,许多财经报道中,一方面仅限于把经济或财务数据仅仅当作“修辞手法”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对这些数据缺乏深入思考与比较,常常容易受到误导。

这些情况也存在于自己的采写经历里,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经历,对经济报道中财务数据的使用略作探讨。

从“修辞手法”到“思考角度”

在从事经济报道前,本人曾做过三年的社会记者,此前既未接受过经济学训练,也未从事过任何与经济有关的工作,甚至对经济领域根本不感兴趣。在一篇回顾文章中我曾写道,当时自己对财经的理解“甚至还不如我那炒股票的老妈多”。

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财经报道,其尴尬程度可想而知。记得有一次写篇有关上市公司的报道,被领导批评为“没有数据”,我问什么是数据,答曰:股价变化不就是吗?

于是我平生第一次查了上市公司股价走势,然后胡乱摘了一段股价走势放在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财务数据的理解也仅限于此。

现在回头再看那一段时间的报道,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定性”,喜欢从事件本身的性质寻找报道角度;二是修辞化倾向严重,由于对企业或经济运作的真实情形缺乏感受,反而很敢把种种“大概念”往上套,而经济数据则被视为这些概念下的一种“装饰手段”。

这种倾向直到我接触另一个环境才发生转变。当时我到了另一家杂志,而这家杂志的投资人实际上是某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老总本身既精通经济理论,又对企业的实际操作有着真切体会。常在例行的选题会上对当下的经济现象作出精辟的点评,对我而言,那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从企业角度观察市场与经济变化的机会。

这种角度转换带来的影响可以从两次事件中体现。一次是在格林柯尔刚刚收购科龙时,包括《财经》等媒体已经提出了诸多质疑,但顾雏军方面也高调反击,陷入各执一辞的局面。而当时在这位老总的提示下,我们从收购方注册地这一细节出发,推演出整个收购的模式及后续环节,后来的事实证明顾完全是按这个思路走的。这也是在事隔三年后,我在做格林柯尔调查时首先想到查询香港公司上市报表的原因。

而另一个事件则更加微妙,那就是该公司因为一篇报道而起诉《财经》并最终获胜。关于此事,媒体报道和传闻甚多,但我们可能是惟一对起诉方有着深入接触与了解的“旁观者”(从今天来看)。

抛开背景因素不谈,表面上看来,《财经》的败诉在于细节处理不清,但实际上其中还有着一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国内会计制度的变迁。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详述,只谈谈我的个人感受。在科龙事件中给我的启发是,财务数据的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它所反应的企业经营情况;而《财经》遭起诉一事除了使我在报道中对数据的使用更加小心外,同时也开始关注财务数据背后的制度背景。

而我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对财务分析产生兴趣,从前枯燥无味的数字开始变成一条条提供线索的工具,而身为记者的优势,又使我更容易在采访过程中将它们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相验证。在一些深入分析而又得到验证的时候,甚至会感到一种侦探破案般的乐趣。

但这种对财务分析和数据的“入迷”心态同样有着它的误区与缺陷,那就是缺乏大众沟通的基础,这种感受在我到了《南方周末》后尤其明显。

在做格林柯尔报道期间,我自己常常因为在数据方面的新发现而激动不已,但真正出来的稿件却并未达到当初预期的效果,甚至被某些读者误解为“替顾雏军说活”,不能不说是一次挫折,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习惯的写作模式。

另一次感受较深的是在斯威特事件报道过程中,在我读过的前期报道里,《证券市场周刊》的一组文章是从财务角度分析得最深入和全面的。但这次却是我感觉到读者角度的困惑:尽管写得足够全面和深入,但却不能带给我“触动”,反而有种平淡的感受。

同事吴传震曾推荐过一篇文章《写作技巧:是经济,更是新闻》,其中对这个问题有精辟的解答,“这和我们只思考我们所写的内容有关”。

尽管从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作为记者,既需要观察和理解,更是一个“沟通者”,但经济事件的复杂性,却往往使自己陷入追求“知道”的乐趣,而忽略了“传达”的责任。

文章中说,“身为一个经济记者,我们必须是一个好的写作者,一个好的交流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对所报道的事物面面俱知的人。”

这实际上要求一个经济记者,对于经济现象除了要能利用财务分析等技巧在思考时“进得去”,看到现象后边的本质与规律;还要在写作和表达时摆脱“数据思维”,能够“出得来”,向读者阐明现象的背景和意义。

下边我想从自己的体会出发,谈谈在财务分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财务分析的三个层面

从广义而言,经济数据存在于社会信息的各个层面,但本文中财务分析所涉及的仅限于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这一方面跟个人的报道领域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这些数据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更加能体现出经济真实运作与数据变化之间的关系。

如果对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再作区分,大概可以分为市场数据(如股价变化、行业评估等)、经营数据(年报、季报等)以及其他可比数据(如行业排行等)。

而在使用这些财务数据时,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考虑:

一是直接引用数据,比如为了说明事件背景、意义或验证某种说法时,也即是前边所提到的“修辞式”用法,在某些时候还可成为新的采访线索,某高管的说法,与相关的财务数据出现冲突,就成为一个值得追寻的线索;

二是通过报表中体现的企业运作,寻找企业以及行业的新现象与新动态。比如青啤在多年收购过程中,真正的赢利是来自协同效应还是政策优惠(有报道提及当地政府为青啤收购提供了大量优惠);中石油连续两年的高额利润中,除了油价上升外,其收购全国销售网点的投资带来多大收益,从报表的解读中应该可以做出有深度的企业战略分析。

三是提供新的理解角度和背景,如在科龙收购中,资金来源一直是个谜,但从格林柯尔连续数年高达10亿的现金存款中,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关于年报的阅读技巧,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里做了初步介绍,如关注审计报告和脚注,注意现金流(营运资金)的分析等等。随着中国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引入,这些经验将更加重要和有效。当然,对于不同的报道者,还有很多其他的考虑。但从个人而言,我比较关注第三种角度。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往往能够提供重大题材的第一线索;另一方面,即使在出现众多同题报道时,它也能提供新的报道角度。而这两点对于需要长时段操作的深度报道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就第一点而言,几年前关于蓝田造假案和银广夏的报道都是例子,实际上蓝田和银广夏业绩剧增的情况都曾被作为“利好消息”加以报道。但只要与年报中的其他数据略作比较,就能发现这种增长缺乏基础。

而在第二点上,像《经济观察报》记者李利明在建设银行上市时,通过上市报告的数据分析其上市成本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对于其结论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是这一角度确实是其他报道所没有注意到的。

应该注意的是,在作这种分析时一方面要注意将数据分析与企业的真实运作加以对照,同时也要注意对企业本身进行正式采访,这不仅是为了分析的公平,而且很多企业运作中对报表数据的调整,与我们从外界看到的结果及理解并不一致。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转型经济的特点,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跟有关制度背景和变化相结合。在很多时候,看似不合理的财务数据背后,反映的并非企业“造假”或恶意操纵,而是某种制度转型或者缺失的后果。

比如科龙在被收购前两年,从高额盈利突然报亏6亿和15亿,并导致当时任年报审计师的安达信因不同意年报内容而“被炒”。当时的主流报道几乎都把这一事件视作行业竞争恶化的结果,几乎没有媒体关注到安达信在被解聘前对科龙年报出具的保留意见。

2000年以后国内上市公司巨亏及“曲线MBO”的现象突然增加,其中固然有复杂的背景。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则是2000年前后财政部推出8项计提政策,由于政策考虑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可以通过计提将大量利润隐藏,从而为管理层或第三方收购提供了“零成本收购”的机会。

而财政部的这一政策(及其他相关会计政策),又使得国资委出台了禁止国有企业MBO的政策,并引来市场中有关国企管理层MBO的一系列讨论,此是后话不提。

这也是我近期极为关注国内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因,因为它们很可能对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带来重大改变。

资源运用与“问题意识”

作为一名报道者,财经记者并不需要成为孜孜于数据分析、并通晓会计技能及相关政策的“全才”,大量的市场人士和相关专家可以成为我们有力的“后援”。

但在向专家们请教时,应该注意到他们由于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同,对数据的解析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证券行业的行业分析员,往往对本行业的重大趋势和异常动态较敏感,同时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及真实运作的情形关注较少;而一位注册会计师则很容易看出企业报表中不合理的资本或收益分配,但对企业发展的方向或管理水平不堪了了。

对于这一类专家型的分析资源,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带着问题”进行求证,记者自身必须在前期采访中形成整体判断,并找到需加以分析的重点。否则常常会陷入“不知所云”甚至被误导的尴尬局面。

一些优秀的会计业专家,如有着丰富并购经验的会计师合伙人,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的专家级顾问或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往往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并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同时对于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及政策走向也更加敏感。

对一这类“全能型”的采访资源,在采访中我更多地使用开放式问题,如“您对这件事怎么看?”,或“您觉得哪些方面比较重要?”他们往往能帮助采访者更快地进入事件核心,远非“数据分析”这一简单作用。

而在采访后期,如果能将记者的感受与判断与此类专家进行沟通,往往也能发现新的视解与意义。在《〈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将采访对象分为“聪明人”、“论文人”和“师傅”,这里的全能型专家其实就介乎三者之间(当然,这是指在财经类报道中)。

在记者自身进行报表分析时,“问题意识”就显得更加关键:从报道主题的确定,到数据的搜集,再到分析重点的确定,都应与记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

在这些年的采访经历中,一个越来越深的感受是: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要艰难得多。同时,一篇没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报道往往是不可能做好的。

从某种意义而言,能够对所要报道的现象提出一个精辟的问题,报道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新闻板块的同事傅剑锋对新闻事件分三个层面的阐述十分精彩,在此不妨再“偷”来与大家分享:

我认同把新闻事件分为三个层面的理论,即表面事实、基本事实、本质事实。所谓表面事实是一个事件呈现出来的直观模样,所谓基本事实是融合了来龙去脉包含了五个W的事件原貌,所谓本质事实是这个事件里暴露的某种必然性、原动力和普遍性。不少记者只满足于把调查进行到基本事实这一层面。而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调查报道应该到达追求本质事实的层面。

这一原则对经济报道同样适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正是一根从“基本事实”通向“本质事实”的红线。

在经济现象与经济数据的报道中,“问题”往往形成于不同事实、不同数据之间的反差与“反常”。而在记者的报道过程中,这种“反常”又会在一个更大的现实框架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在全行业都亏损时,某家企业突然赢利就是反常,而在记者的追寻中发现,这种盈利可能来自财务造假、或者新业务模式的成功,甚至某项政策的“制度溢价”,就是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进行的合理化解释。

同一个现象往往有不同的解释,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后,要尽力寻找出它的“不合理”,从而迈向更深层更的真实追寻——写到这儿里本题似乎有些远了,下边谈谈我对具体操作的一些想法。

“南周风格”与编采互动

同事顾策曾经在经济板块公共邮箱中转发过《国外财经媒体的启示:大众化还是专业化》一文,文章作者在比较了国外媒体的发展路径后,认为中国财经媒体发展中曝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从表面上看“定位过于集中于高端市场”,而从深层次上则表现为“在观念上把精英与大众、高端与中低端、专业化与大众化人为地隔离开来”,甚至是对立起来了。

作者同时指出,“这种将大众化与专业化对立的思维方式恰恰又是因为中国财经媒体未能像国外财经媒体一样,在建立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大众市场。由此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尚不能在短期内建立专业优势,所以难以得到专业市场的认同;另一方面,虽然缺乏专业性,但在定位和写作上又盲目追求‘专业性’,言之无物,却又故作高深,难以为大众所理解,这便在无法得到专业市场认同的同时,又丧失了大众市场。” 作者对财经媒体的分析十分精辟,对南方周末的财经报道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但作为一份特定时代里的大众媒体,南周以致国内绝大部分媒体的财经报道在很长时期内还很难做到“在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发展大众市场”的高度。因此我们有必要跳出纯财经媒体的视角,在更大的视野下思考南周财经报道的特色与定位。

首先,作为一份“杂志化”的新闻周报,南周的竞争优势显然不在于与报业内行抢时效、抢独家,而在于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声音。

而从目前财经类杂志的发展来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例如在报道领域和报道角度上,出现了“观点型报道”、“研究型报道”和“操作型报道”的区别,并因此而形成不同媒体的特色。

如《商务周刊》以社会报道的视角切入财经领域,在广泛关注重大题材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观点型”报道特色;《新财富》、《三联竞争力》则分别从财务操作和企业战略的角色,形成对实务操作有极强指导性的“操作型报道”;而一些优秀的行业性杂志,如《中国总会计师》、《银行家》等,则形成一种“行业平台”式的研究风格。而《财经》作为中国财经类媒体的“No.1”,在三者的结合上更加平衡和到位。

从南周的社会定位和读者兴趣来看,“观点型报道”仍占主流。这种报道的风格恰如傅剑锋所总结的,是一种“大尺度观察”与“细节化表述”的结合。

在这一原则下,前面所讨论的财务分析技巧实际上只应存在于记者前期采访和形成思路的过程中,而在具体的写作里,则应脱离记者自身的调查与分析框架,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空间里,进行更加生动的表达与叙述。

换句话说,记者在进行选题开掘和调查时,应该以“研究者”甚至准专家的身份进入;而在向读者阐述自己的调查结果时,更应该是一个“沟通者”和“演讲者”。

关于如何在报道中用好数据,《〈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有实用的建议(见“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书的作者并没有强调这些数据的获取技巧,但《华尔街日报》的作者都是各财经领域内公认的专家或准专家,而对于《南方周末》的经济记者来说,对财经领域的研究或学习仍然是报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又常常导致记者难以把握“研究者”与“沟通者”之间的角色差别。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角色的冲突与矛盾常常使记者难以把握,往往使一个扎实的采访或精彩的主题被淹没在“自说自话”的采访心态里。在这种时候,我自己就常常希望能够通过与编辑的沟通得到“点拨”,有时编辑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就能够帮助记者捅破久久陷在局中而不知自的那层“窗户纸”。

这并不意味着编辑比记者掌握的信息更多或对选题理解更深刻,而是因为编辑作为“第一读者”的感受,恰恰是“沉溺”于选题操作的记者所无法体会的。

但与此同时,编辑也常常受制于自己的视角,虽然在形式的完善上能够给记者有效指导,但在一些重大主题的提炼上却不够深入——由于记者的初稿往往是“半成品”,除了形式的完善外,更重要的是一些采访事实中呈现的主题不够清晰或缺乏“升华”。编辑如果在这些方面能够给记者以更多的指点,往往能够把一次看似平淡的采访“化腐朽为神奇”。

在我自己对报道的评价中,常常喜欢引用一句类似文学评论的说法,那就是“形质交相胜”,这里的“形”是指报道体裁与呈现方式,而“质”则是指内容深度与主题提炼。在优秀的报道中,这两者往往是一种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

从个人经验而言,我常常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在写出初稿后,留出足够的时间给编辑提出修改意见。因为我知道,无论采写过程多么顺利,在初稿中自己是很难摆脱“研究者”的角色。在给编辑审阅的时间里,自己也可以通过短暂的脱离选题而恢复“读者”角色,对报道的表达效果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以上是我在财经报道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至于如何形成经济部报道中的“南周特色”,如何在理念和操作中把握“调查深度”与“表达张力”之间的平衡,也希望得到各位同事更多的意见和指点。

第五篇:数字人事心得

数字人事 我们共同成长

日复一日、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平静而规律,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似乎已泛不起一丝波澜。找不到年轻时候的意气飞扬,也达不到看透世事的淡定沉稳,对于未来,最多的是迷茫。随着“数字人事”系统的上线,似乎带来了一丝契机,让如我一般庸碌度日的人开始正视自己、重新规划人生。

知是行之始 先知而后行

“个人成长账户”这一板块,无疑让我们再也无法逃避对自己的认知,看着简明扼要的对比图与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个人得分,这些年自己到底做了什么、给领导同事的印象与和同类人员、优秀人员的对比,现实的冰冷真切的把自己从得过且过的美好梦境里拖了出来,真实、残酷却也警醒、催人奋进。

有了明确的自我认知,切实知道自己这些年的碌碌无为中落后了多少,才有自我激励、自我提升、自我加压的动力,才能找到方向、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习、工作也和战场一样,认清了自己,才能坚定信念,不被一时的失意、迷惘、磨难击倒,即使不能鹰击长空、翱翔九天,也能做到不怨人、不怨天,宽容待人、乐观生活、积极工作。摆脱了初出社会的自我中心,也非有我没我没有区别的自我摒弃,自己就是国税大家庭的平凡一员,在其位,谋其职,作为一名国税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就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必须做到的基本职责。

知明行愈笃 行是知之成

如果说“个人成长账户”让我们认清了自己,那考勤板块、工作记实就是督促我们将“行”落到实处。

有了清楚的自我认知,但是做不到日积月累的实践,也是不可能获得任何进步的。每天的日常考勤,让我们做事不再拖拖拉拉——时间可不等人呢。荒废了一天,连日志都不知道如何下手,若是千篇一律写些机械性的工作,“晒”在同事圈里难免会不好意思:看看别人做的事情一桩一件,写出来清清楚楚,自己确实含含糊糊凑字数,还怎么混得起来呢。这样的工作日志,给同事们看到了无疑是贻笑大方,还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才有料可写,有事可记。这样下来,懈怠的少了,工作认真了,自然感觉也得心应手了。在这日积月累中,磨练的是我们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信念。作为一名国税的公务员,没有恒心、韧心,如何能做好平凡岗位上的一点一滴,如何对工作、对纳税人秉持长久的耐心和热情呢?许多国税前辈工作多年却仍然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就是有了这一份信念吗?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学海何有涯,勤方能补拙 “数字人事”系统把考试、测评等与加分、升职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前,虽然上级经常也通过多种形式对我们的业务技能进行考察,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考过就算。但是“数字人事”系统却把你一次一次或前进或倒退的学习进度给记录在了系统里,让你不得不铭记。

看身边的优秀人员,无一不是学习、业务双精通的人才。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稍有迟滞就会被社会所淘汰。面对不断更新的税务政策和千变万化的经济形势,不学习难免会在工作中吃大亏。回想参加工作之后,自觉优哉游哉的生活,对比一部分牛人,不由得很是惭愧。在别人抓住闲暇时间认真看书学习、取得一本又一本有着相当含金量的专业证书的时候,自己确是在看电视、读小说、听音乐的不思进取中度过,还总是拿没有时间、没有必要当做借口。恍然觉得自己已经落后太多太多了。业务能手们仍然在学习学习在学习,我等末学后进却在抱着一份侥幸混日子,长此以往,能者愈能,弱者愈弱,这种“弱”是自己不学习导致的,只能怨自己。勤能补拙,否则再有天赋,也无济于事,自己还年轻,有什么是来不及的呢?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只要自己认真学习,什么时间都不晚,相信总有缩短差距、追上别人的一天。

道路阻且长,你我共成长 从今年1月1日数字人事系统正式上线以来,经历了多次更新、调整,考勤板块的简化、同事圈的优化和请休假的简化等等,都让系统更加方便和人性化。我们的成长,系统一字一句记得清清楚楚,系统的改进,我们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数字人事”像我们的朋友,一起蜕变、成长。

“数字人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日趋成熟、完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改进自己。国税大家庭是由一个个普通税务工作者汇聚而成的,这一个个“人”加起来,就是国税最大的资源。总局早就看到了培养人才才是兴税强税的根本所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关键,“数字人事”正是为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而生的,必将和国税人一起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壮大。在这条路上,我们一起曲折,一起前行,一起为国税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数字人事 我将和你共同成长。

车购税分局 王宁 2017年10月9日

下载学习“人教数字校园”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人教数字校园”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校园安全》心得

    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 11月10日下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组织学习了《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条例》。通过学习,我们清楚......

    数字校园创建自查报告

    云阳县平安小学 关于“数字校园”创建的自查报告 云阳县教育委员会: 为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全面实现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信息化、数字化”,促进学校跨越式......

    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黑狼口中学 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确保其建设质量,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服务中心,重点应用”的原则,我校根据“......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后溪中学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数字化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落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明确方针。因此,实现校园信息化是中国教育融入全球化浪潮......

    数字校园培训心得体会

    数字校园培训心得体会 宁化县民族学校 雷荣标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数字化学习方法与技术.我们还接触到了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接触到了开动大脑和启动记忆等书籍,不但开阔了眼界......

    教务科数字校园评估材料

    教务科数字校园评估材料 1、2014年下学期学校共有52个建制班级(三年级班级除外),根据信息化教学工作需要,学校专门配备了陈智、余敏、何琼三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陈智老师是省级计......

    继教学习培训心得

    继 教 学习培 训 心 得 净月经济开发区爱国小学 刘彩晶 继教学习培训心得 历时一天的暑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结束了,学习过程中聆听了吉林省教育学院的蔡京玉教授讲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