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刍议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
刍议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03-02
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提出美术起源于游戏,他们认为:“游戏可以使人从一种理性、符号的状态还原到前符号的直觉、想象、感情和快乐,从中产生创造性的洞见和难忘、持久的喜悦”。儿童年龄越小,越是爱玩、爱表现,越是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东西。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提倡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并非是把美术活动和游戏简单地结合在一起,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幼儿能够自始至终地在活动中以饱满的情绪大胆地进行表现和创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美术元素,开展美术游戏化活动
1.利用线条元素开展美术游戏活动。枯燥的线条练习常常让一些幼儿感到厌烦,为此,可以启发幼儿将不同的线条通过有序、无序地排列,进行组合排列而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如用添画的方法,让幼儿在画有蚊子的旁边画上随意的曲线表示蚊香的烟;还可以在画有蜘蛛的旁边画上六角形的直线表示蜘蛛网。
2.利用造型元素开展美术游戏活动。生活中、周围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物、生活用品信手拈来都是造型活动的素材和创作的对象,石头、松果、口罩、鞋子、椅子、皮球等等通过我们添加上形状各异的手脚、五官就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动物、人物。
3.利用节日元素开展的美术游戏活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西方节日在我国日益盛行,越来越多节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的美术活动增加了更多题材,利用各种节日制作各种不同的节日礼物,会激发幼儿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兴趣。如万圣节的南瓜灯、圣诞节的帽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都能成为美术活动的创作源泉。
二、挖掘美术材料,组织美术游戏化活动
1.利用新型的美劳材料开展美术游戏活动。美术材料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与创造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美术活动材料日新月异,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创意。教师应该大胆尝试运用这些美术材料、操作工具,让幼儿从中觉得,美术活动原来就是“玩游戏”。例如:用不同的绘画颜料在不同的纸制品上呈现的变化给幼儿不断地制造惊喜。又如利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开展的油水分离画、用KT板制作的拓印画、用刮画纸开展的绘画活动会让幼儿感受到画面的色彩斑斓。
2.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开展各种塑形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用品,经过思考与变通就是天然的美术活动材料和工具,如:用蔬菜作为拓印工具,可以变化出造型各怪异的蔬菜怪物;用树叶拓印出来的树叶娃娃,用勺子、叉子可以进行绘画,也可以将它们做成各种玩偶;用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可以开展造型活动。
3.利用废旧物品开展美术手工制作活动。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外在形象,各种各样的包装盒走进了大家的生活,利用这些包装盒经过创意加工、经过变异会激发幼儿浓烈的创作兴趣。如:可以将购物袋、纸盒、纸芯、药盒子、香烟盒等等制作动物、人物、卡通形象的原材料。
4.利用闲置玩具开展的美术游戏化活动。现代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物质投资,喜欢给他们购买大量的玩具,幼儿对待玩具的态度大多数都是喜新厌旧,这些闲置的玩具也是美术活动很好的原材料和操作工具。如:用玩具汽车可以开展车轮印画,启发幼儿将轮子粘上颜料在纸上印出Z字形、O字形、8字形、格子线、一字形就可以得到不同风格的车轮印画。
三、改进教学策略,促进美术游戏化活动
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教学组织策略游戏化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设游戏化活动的场景,激发幼儿的美术情绪。教师可以设置游戏化的场景,以此来感染幼儿的情绪体验,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同身受,带着饱满的情绪参加活动。如小班线条练习活动《关住大灰狼》,教师可以说:“我抓到了一只大灰狼,我们不能让它跑了,现在赶紧画上一些栅栏吧。”在这种情景中,幼儿的情绪很容易融入到活动中去,因为充满了对大灰狼的仇恨,在画栅栏的时候,就会把栅栏画得密密麻麻的,生怕大灰狼会因为栅栏太疏而逃跑了。
2.注意游戏化活动的语言,引发幼儿的美术热情。如:在主题绘画“小鸟”活动中,我们可以以小鸟妈妈的口吻说:“我的小鸟宝宝怎么少了一只翅膀呀?可以给我的鸟宝宝做一个漂亮的鸟窝吗?”,这样可以引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
3.关注游戏化活动的评价,满足幼儿的美术体验。评价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游戏化的评价能够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活动内容用游戏化的语言进行评价。如:“卡哇伊怪兽的尾巴有尖尖的刺,一定会打败大恶魔的!”、“这块渔网太疏了,小鱼会从这里溜走的哦!赶紧加上一些渔网吧!”运用游戏化的评价能够让幼儿保持良好的创作激情,对美术活动充满热情和向往。
四、倡导有机整合,体验美术游戏化活动
1.讲究美术活动与角色游戏的整合。结合角色游戏摄影楼的主题,可以开展装饰画框、给人物、玩具动物画像的活动;在影剧院的角色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制作广告单、门票;还可以鼓励幼儿运用折、剪、画、印等技能布置小舞台;在花店的游戏中,可以让幼儿学习插花艺术、制作花朵;还可以用折、剪、印、染的方法装饰“婚车”。
2.倡导美术活动与表演游戏的整合。表演游戏中角色所需要都可以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如:在时装表演中可以让以设计师的身份设计制作服装。可以为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设计、制作头饰、道具。将表演游戏和美术制作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美术活动与建构游戏的整合。建构游戏与美术活动密不可分,建构游戏以造型为主,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相应的主题创造性地进行造型活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应该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之中,特别是应融于美术活动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化教学,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自由自在地表现和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这对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篇:浅谈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摘要] 游戏化是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直接参与美术欣赏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获得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在充实幼儿美术欣赏活动途径的同时,发掘幼儿的潜力。因此,研究美术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策略,对于幼儿园有效开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游戏化
在综合课程观的指导下,为了培育幼儿的艺术修养,幼儿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美术欣赏活动。通过让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参与美术活动、与大师对话,能够增加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充实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幼儿的发展起点,开阔幼儿的视野,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操和自信心。游戏化是幼儿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直接参与美术欣赏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获得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科学探索能力。在充实幼儿美术欣赏活动途径的同时,发掘幼儿的潜力。因此,研究美术欣赏活动游戏化的策略,对于幼儿园有效开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目标的策略
带来愉悦的美学体验是美术欣赏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幼儿美术欣赏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幼儿还处在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逐步认识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认识是其成长的基础,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能够增强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幼儿的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解读基础上。因此通过选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若是缺乏基于现实生活的认知,幼儿的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将成为无本之木。通过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认知和解读,有助于幼儿形成对自身的定位。
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有时能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例如,文艺复兴三巨头之一的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与他幼年所受到的美术熏陶有关。米开朗基罗是由奶妈养育的,而奶妈的丈夫是一名雕塑家,艺术作品的熏陶开启
了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之门。“文艺复兴”三巨头之一的拉斐尔(Raphael)出生在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画家。在父亲的影响下,拉斐尔自幼便表现出不凡的艺术气质。由此可见,美术欣赏活动对于幼儿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开发其艺术天赋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
二、活动形式的策略
色彩的训练对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老卡尔•威特的儿子在14岁获得了博士学位,轰动了整个德国。在培养儿子时,他就运用游戏的办法。为了训练儿子的视觉能力,他会进行 “颜色比赛”的游戏。他用红色的笔画一条线,然后让曾被医院诊断为“弱智”的儿子选择相同颜色的彩笔,画同样长短的彩线。要是颜色和长度都一样,儿子便赢得比赛。这种方法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训练幼儿观察力的方法。
荷兰画家伦勃朗(Rembrandt)在小时候也接受过类似的训练。有时伦勃朗的父亲会手拿一个新的彩色玩具,在伦勃朗面前一晃。随即让伦勃朗说出看到什么颜色和形状的玩具。如若说得不对,父亲会让伦勃朗在现有的玩具中寻找颜色最相近的玩具,并与新的玩具进行比较。通过这类游戏训练,伦勃朗掌握了超乎常人的辨别色彩细微变化的能力。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在游戏中进行与美术相关的色彩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色彩的辨别能力。因此可以将色彩丰富的油画图片放到幻灯片里,展示几秒,然后让幼儿回忆和再现刚刚看到的图片。这种方式可以诱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好奇心,通过短时记忆的再现,训练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记忆力。
三、主题选择的策略
由于生活背景不同,幼儿具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美术作品的主题应该多元化。因为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增加其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认知,所以选题应该围绕几个方面。过于抽象的美术作品,幼儿不易理解,无法体会到美术作品的创作深意,教师讲解也颇具难度,所以不应在选择之列。
主题的选择可以考虑多种形式,画的内容,可以选择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的形式和颜色,应选择色彩明快,表现力丰富的作品。国画中单纯用水墨的美术作品因为缺乏色彩,应慎重选择。更多的应该选择青绿、金碧等风格的彩色作品。油画因为是彩色的,可以选择的范围较广,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皆可。
四、内容选择的策略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需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模式,而是由教师引导幼儿进入到美术欣赏中,成为欣赏的主体和中心,并参与其中进行美术创作。美术欣赏活动主要是由如下五部分组成。
1、展示回忆。将需要展示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先展示数秒,然后让幼儿抢答。说出看到的景物及颜色,说得越详细越好。并鼓励其他幼儿补充,陈述准确的,给予奖励。若幼儿一时无法完全说出,可以多展示几次画作。
2、欣赏讲解。由教师对美术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引申。以明代大画家沈周的《雪际停舟图》为例,沈周以善于描绘生活景物著称,位列“明四家”首位。他笔墨生动,意蕴深远。《雪际停舟图》运用了青绿山水画的技法,色彩生动,既有国画的水墨灵动,又意境高远,适合幼儿观赏。可以让幼儿在领略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感受到自然山水之美。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国画的特点,继而从本画的主题到画中的高山白云、苍松翠柏、蜿蜒江流、泊舟商旅等向幼儿进行解说。
3、游戏分组。引导幼儿从画面中美丽的自然山水联想到曾经游玩过的地方,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并萌发描绘下来的愿望。在此可以将幼儿按照每4人一组。分别绘制高山白云、苍松翠柏、蜿蜒江流、泊舟商旅,并且组成一个四幕剧的小故事。
4、模仿创作。在幼儿分组完成后,鼓励幼儿模仿画作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将故事融入自己的画作中。并与本小组的小朋友一起编一个小故事。各自负责不同的部分。
5、情景游戏。由幼儿逐一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加以解说。这样即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又能增强协调沟通能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又培养了想象力和创新的意识。教师不对画作进行评价,整个过程都以幼儿为中心。
第三篇: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作用研究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作用研究
【摘 要】对于幼儿来说,其往往比较喜欢游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开展也和游戏有着直接关系。美术活动能够将幼儿自我表现意识很好的激发出来,若是能够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还能够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美术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思维发展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感受美、理解美并表现美,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健全幼儿的人格。笔者主要研究了幼儿美术教学中游戏作用。
一、利用游戏能够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出来
幼儿兴趣产生和好奇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的兴趣激发出来。利用游戏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幼儿去果园中去,分给幼儿水果贴纸,让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贴上。通过找水果的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创作,这对幼儿的美术兴趣激发也有着重要作用[1]。
教师在进行游戏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心理,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热情,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幼儿在美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轻松的开展美?g活动。并且,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对其进行表扬,并且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幼儿本身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更浓厚。在表扬的时候,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应该真正的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来对其进行表扬,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获得成就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
二、利用游戏来提升幼儿本身的美术色感
对于幼儿美术活动而言,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幼儿时期的色彩激发对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笔者开展的《美丽的烟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烟花的颜色,并说出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烟花[2]。再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花衣服”的裁剪,通过不同颜色的剪纸来进行色彩的搭配,有的幼儿会比较喜欢黄色和红色的搭配、有的幼儿会喜欢黄色和绿色的搭配等等。通过游戏,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颜色的偏好,并且色彩的多样性能够让幼儿更加的身心愉悦,对美术的兴趣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笔者还开展了其他活动,如《服装展览》《美丽的吹画》《小飞机》《树叶印画》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带领幼儿去观察附近的绿草和各种颜色的花,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的感受不同色彩的美。利用游戏来培养幼儿色彩感,对于其性格发展和智力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通过游戏来推动幼儿美术技能的进步
美术技能对于幼儿参与美术活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其基础。所以,教师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美术技能融入进去。比如在开展剪纸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剪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椭圆形的茄子、圆柱形的黄瓜、弯弯的香蕉等[3]。在游戏氛围的影响下,幼儿的剪纸活动也会更加的认真和积极。所以,应该合理的利用各种游戏来吸引幼儿,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美术技能。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幼儿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美术,这种方式也是当前幼儿园教师教学中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方式[4]。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全面的考虑到游戏和美术教学的融合,特别是美术活动中蕴含的艺术,需要幼儿进行想象和体会,绝对不能够一味的进行模仿。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时候,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能够将幼儿内在潜能挖掘出来。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技能教学,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时掌握各种美术技能,这对于幼儿创造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开发以及审美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四、结语
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游戏运用进去,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来进行游戏的选择,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且这样还能够将美术教育和游戏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幼儿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美术技能,也可以在美术活动的开展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这对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
[1]奚静.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123.[2]王艳.论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26.[3]刘晓丹.开展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251.[4]张娟.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示范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180-181.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户外游戏、区域游戏、传统游戏等都深受孩子的喜爱。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呢?情境中学习?故事中学习?还是……这是我一直较为困惑的地方,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设计一些情境,但常感觉这些情境若不合理则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前几日有幸聆听了潘浩瀚老师的两个运动游戏,在感触良多的同时,也让我真正感受了什么是游戏化教学。在潘老师执教的两节运动游戏中,孩子们一直在玩,兴趣十分浓厚,没有压迫感和拘束感。30分钟的活动,孩子们都在跟随着老师进行一项一项的游戏,十分开心。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的锻炼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班运动游戏《凳儿乐》旨在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积极动脑,提高操控转向方向。活动中教师仅仅利用孩子的小椅子完成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活动中孩子分成左右两排做好。教师给孩子6个指令分别对应数字123456.具体为:1:立正;2:坐下:3:站在凳子的左边;4:站在凳子的右边;5:围着凳子转一圈;6:两两交换座位。之后老师不断变换数字,从单个数字的口令变成两个数字的组合口令,从易到难,考察孩子的应变能力,同时也让孩子的体能和智能同时得到了锻炼。之后让孩子站到椅子上面排好队列,结合手臂的动作进行前后左右看齐等,让孩子注意平衡,适应在椅子上进行简单的活动为之后的游戏搭桥过河做准备。为每一组多增加一张椅子,请孩子们讲椅子从一头传到另外一头,然后跨到这把椅子上,挪出一张空椅子,接着传递直到每个人的椅子进行了传递为止。然后给每组在增加一张椅子,接着传递,知道两队在中间汇合,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同时他们对于团队合作也有了一定的感知和认识。在最后的游戏中孩子们搬着椅子随意行走,听数字信号将椅子汇合在一起,如,听到5就5个人做成一排,难度依次增加,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走出本次活动,虽然半个小时也已经过去了,但看着孩子们的笑容,我知道他们还沉静在游戏中,意犹未尽。
而中班运动游戏《垫儿乐》旨在改善幼儿滚动时躯干动作准确性,提高幼儿协作意识。活动中潘老师利用4块长2米,宽1米厚20公分的垫子开展活动。在活动的开始孩子们进行了热身运动,教师时而变换节奏,给热身运动带来欢乐的气息。然后孩子们站在垫子的旁边,进行俯卧、侧卧、后仰卧的练习,然后孩子两人随机成组叠人滚,之后孩子坐在地上,两腿伸直,垫子放在孩子腿上,两位老师从垫子上走过,在垫子上打滚等有趣的活动,之后开展了一对一的打擂台比赛,在锻炼的同时,他们也从老师的提醒和孩子的表现中了解了比赛的规则,感受到比赛的公平和愿赌就要服输的精神。最后两位老师进行3场打擂台比赛,孩子们观看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休息,这和平常的静坐休息相比,让我们不禁感慨这看似无聊的环节却是那么的别出心裁。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应该多多思考哪些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如何将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和变更,从而设计一个个精彩的游戏化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真正游戏化,相信孩子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游戏化教学是我所追求的,我会为之多多思考和努力。
一段话语《内与外》我很喜欢,作为结束语:如果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就变成桌上的一道菜,但如果从里面打破,就变成一只小鸡,成为一个生命延续。人的一生亦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事物;如果你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第五篇: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非游戏活动游戏化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们开展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依据。
目前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活动存在有多种形式,特别是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是目前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我们的幼儿园教学理念中有这么几条,“一日活动皆教育”“一日活动皆游戏”“把课当游戏上”,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了对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非游戏活动与游戏活动不同的地方是它以一门或多门学科为基础,具有更强的系统性,丰富和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但这种非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来说缺乏吸引力,因此,这种非游戏活动就必须由教师设计、加入游戏活动的因素(操作、动机与体验、人际关系、外部条件等)使之游戏化。
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幼儿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主体化。因此,非游戏活动游戏化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外部的游戏形式,不在于选取多少数量的游戏因素,而在于能否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否使他们真正产生以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为主要成分的游戏性体验,是来自于外部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需要。
(一)在设置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时时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1)“生成”内容。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通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如我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真好吃》的活动中教育目标中有观察多种常见水果的要求,利用社区周围的水果店,带领幼儿认识多种水果,而且还买回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水果回教室,一起品尝,吃吃玩玩看看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如此之外,还可引导幼儿制作水果娃娃、开展水果店游戏、按季节对“水果”分类等等活动。
(2)利用幼儿游戏“再造”出来的活动内容。幼儿从众心理使孩子们喜欢模仿别人,如我班在进行《丰富的信息》这一主题活动的时候,建构区中有人做了个手机,就有许多孩子模仿,我通过扮演顾客去欣赏、挑选,引发幼儿对自己的手机进行改进、创造,而且还通过开设“手机店”让制作者推销自己的手机,以此深化、拓展活动内容。
(3)让幼儿、家长直接参与活动的设置。在活动创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搜集材料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具吸引力。另外,要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还能让幼儿、家长知道废旧物品还有使用价值。
(二)非游戏活动游戏化要以环境材料为中介,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建构经验。要使游戏能深入、高质量的开展起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1)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幼儿通过探索接受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活动区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种质地不同的纸类材料(白纸、腊光纸、皱纹纸、信封),白纸可以画画、折纸。腊光纸色泽艳丽,可以折各种小动物,也可以作为剪纸的材料。皱纹纸可以做小花、拉花、还可以搓成纸球等。信封可以装饰、制作指偶、动物头饰等。大小不一的布类材料(纱巾、大花布、小方布),可以做装饰品、也可做粘贴画。形状各异的纸盒(包装盒、药盒、化妆盒),可以做家具、汽车、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笔、油泥、剪刀等),可以让幼儿动手捏、搓、团、揉做成各种小动物和各种形状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动物轮廓等等。还有蛋糕底盘、点菜单等可进行再创造的材料。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幼儿想象创造的机会大大增加,游戏也更加丰富。
(2)提供的游戏材料要不断变化,以便创设的游戏环境具有可变性、新颖性,不断地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以玩磁铁为例幼儿是由随意玩——哪些磁铁能吸,哪些不能吸——磁铁怎样吸东西——怎样使磁铁动起来——磁铁能做哪些玩具等等发展的,教师可以从提供各种质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去玩材料,使每个孩子在不断地成功后向高层发展。
(3)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的同时还应为幼儿创设充足的游戏空间和时间。例如“娃娃家”的活动就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娃娃家”里应能容纳5、6名幼儿参加游戏活动,活动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时间太短幼儿游戏不能尽兴,时间太长幼儿会对游戏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掌握游戏时间的度。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非游戏活动真正游戏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