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在学习和创新中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的内在需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依据这种分类, 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 以 “融合” 为主线, 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英语教学质量还不尽人意的农村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当“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承载这一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要有人的身影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
我认为,要打造“出彩”的英语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的学生,非常乐意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着童言无忌的“直肠子”,爱说也敢说;他们有着展现自我的热情,爱演也敢演。表演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每个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场合以最佳的姿态展示自己。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这份“童真”反而被我们一板一眼的教学给束缚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已经遗失了这份“美好的踊跃”。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呵护学生们的这份“童真”,通过生活情境、动画视频、歌谣等形式,烘托出热烈、有趣又具有亲和力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们的英语实践中,把学生们这种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7A Starter lesson 4 《Whose...is it?》这个版块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在口语训练前插入了一个“Guessing”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向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制作的百宝箱(纸箱子,内放一些学生平时常穿的衣服),选派小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开“whose…”的对话练习,并猜出这件衣物的小主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有效地点燃了班级的活动氛围,为接下去的口语训练做了热身铺垫,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一下子转向主动、踊跃的参与。我通过这样有趣又有效的活动来释放学生们“爱表现”的天性,让他们在踊跃展示的过程中,收获英语学习的乐趣,体验英语实践的成就感,把教学的“主场”交还学生,促进他们语言的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
二、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
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深陷高耗低效的泥潭,教师拼命在讲,学生也忘我在练,但课堂教学效益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为此,我觉得英语教学要有设计感。枯燥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我们要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丰富活动中展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落实其主体地位,最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益。活动是我们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心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为学生们创设更多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英语实践活动,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与目的性,为我们的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
教学7 B Unit 2 这单元时,为了巩固学生们对“be going to”这个语法知识的巩固,丰富学生们的口语输出,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以临近的五一节“May Day”为契机,创设了一个“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的探究任务。在这个活动中,我创设了班级宴会的情境,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为我们班级的五一宴会出谋划策。各个小组需为宴会设计1~2个活动,如游戏、时装表演、魔术、合唱、小品等,小组成员不仅要设计活动,还要准备道具,在我们下节活动课中,将这些活动展示出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获得的掌声最热烈,收到的“鲜花”最多。
三、课堂教学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在我们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经常发现课堂越来越沉闷,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上课能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回答问题时几乎都在等老师“点将”。即使有些学生对答案胸有成竹也不愿意主动起来发言。尽管教师运用了各种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奖励,甚至责骂,但也无济于事,收效甚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英语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口语作为语用的核心成员,自然应当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比小学生多了顾忌心理,在表达上畏手畏脚。即便是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也存在陷入“失声”瓶颈的现象。我们知道,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把学生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个性潜能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在教学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 时,谈到青少年存在的问题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讲目前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惑。我想英语课堂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由于许多青少年问题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压力,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减压,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如果不能及时减压,压力过大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就把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
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课堂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与表现,有针对性地给出指导与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赢得喝彩,让我们的课堂“出彩”,学生也“出彩”。
正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创设情境,鼓励表达,引导学生反思等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核心素养”培养其实就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转化过程。精彩课堂,不是教师口吐莲花,而是学生的深刻领悟、智慧表达。
第二篇: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
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的培养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之反思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包含了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关键能力,一个是必备品格,而我们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落实: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思维品质是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证券各种思想观点,更改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思维品质是我们思考的质量,如我们思考是否全面、清晰、快捷、具有批判性等等,思维品质内容丰富,各种思维方式有着各自的思维品质,基础性的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每个人都有思维,但思维品质各不相同,由此导致我们的思维成果不同、看到的问题不同、对问题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人与人的思维不在思维什么,而在思维品质。有质量的思维是我们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Unit 6 中的Magic music讲述了哈梅林镇的镇民们为解决鼠疫聘请了魔笛手,但事成之后却背信弃义,最终遭到魔笛手惩罚的故事。我和孩子们一同观看了视频,在十个问题的慢慢引导中,孩子们思考、分析、判断,并总结出“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的观点,而在后续的创编活动中,我们一起生成和创造了美,同时也促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驿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课程应促使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判断能力,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具有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
同时,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能自我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4b Unit 5 Sport中涉及到了不同的运动,对于孩子们所熟悉的football,他们区分了soccer,5b Unit4中ground floor和first floor在cultural corner做了简单的介绍,孩子们通过图片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于我们学校的楼层做了对比,孩子们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形成了健康的人格。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第三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南城县上唐镇中心小学 邹淑婷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面临更多的是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面对如今中国英语教育出现的问题,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已成必然。那么什么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讨。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见》指出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下,衍生出了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面临更多的是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需要全球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理解等与外语有密切联系的素养,而这类素养的培养与外语息息相关,故研究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的最大的外语语种。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文化品格重点在于了解各国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释比较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尊重差异,汲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这一能力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不仅需要在学英语、用英语的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而且要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现如今我国小学英语的现状不容忽视:学生口语能力不够,忽视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脱节,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就必须依靠良好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的英语课堂
英语新课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体验情感,感受文化的过程。英语课程目标包括社会文化目标、语言交流目标和思维认知目标。社会文化目标包括:行为规范与伦理美德、社会知识与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与国际视野;语言交流目标包括语言运用知识、听说读写技能、语言交流能力;思维认知目标包括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这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同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到教学中,让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对语言进行建构与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就是围绕核心,设计任务;围绕目标,逐步递进;围绕话题,整合内容。在科普版小学英语四年级Lesson9 Let′s go shopping, OK?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情景教学模式策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新课标目标和拓展目标。本课的主题是shopping,那么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购物情景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交际目的。我在借助超市收银单情况下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同时在超市购物产生零钱之后该如何使用,引出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激发,语言的输出得到更大强度的锻炼,积极思考如何合理消费,并且加强了学生按需购买的意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接触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由此体现了学科素养的价值型态,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
2.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英语新教材中蕴含着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内容,我们要善于发掘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与批判性。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提升了孩子们独创性的思维品质,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
3.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是同时产生并相互依存的。而中西文化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西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如科普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Lesson 3 It will be cold tomorrow.中,我先通过复习旧知,情感渗透,让学生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再围绕四种天气情况,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进行有效的交际,让学生在熟悉、特定、开放的语境中积累更多的语料,不仅体会四季的美好,还感受它的多姿多彩;最后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选择喜欢的季节,在语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真实生活的开放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交流。其中在教学中我不仅再构了Seasons in Jiangxi的情景,通过学生的感受进行讨论,并且对比他们家乡的四季的变化,表达不同区域间的区别,从而更进一步的延伸到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全球气候差异的不同等,从而引导学生做旅行计划时要关注天气等。以上种种,不仅让学生能聚焦个体,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了解季节不只是自然的场景,它在我们的生活和活动中也是充满色彩的,进而增强学生间文化素养的提高。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万明春;《师资建设:双月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4 2,陈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北京市现代教学研究所编著;英语四年级、六年级下册;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第四篇:生成的课堂让教学更出彩
生成的课堂让教学更出彩
摘 要:生成性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动态生成为主旋律,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关注情感体验,鼓励自我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巧妙利用突发事件,创设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强师生间的互动,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促成课堂资源的再生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生成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信息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由于参加教育活动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成性课堂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一、在移情中生成,增强审美体验
在欣赏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灌输构图、色彩和肌理等知识。学生往往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作品欣赏产生畏惧心。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他们全部的理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欣赏作品的内涵。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得到自由发展。例如,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我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作品,并谈一谈从作品中看到了怎样一位父亲。他的外貌是怎样的?性格是怎样的?在色彩、用笔上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写实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的艰辛;有的则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也有的同学提出这幅画为什么题目是《父亲》而不是《农民》,从而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关注情感体验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在体验中生成,提高实践技能
美术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鼓励自我体验,即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不要求学生依照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生成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教学水彩画、中国画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生成对技法的理解和感悟。我在上写意中国画时,并不是直接教学画法或是临习中国画作品,而是设计一个“互动”游戏。在一个大画板上挂一张宣纸,师生共同在这张宣纸上面随意用墨、色、水等中国画材料、工具涂画自己喜欢的事物,我先画了几笔,然后请学生画,有的同学画得浓浓黑黑,有的同学画得清淡如水。一张纸上有不同层次的墨色和各种运笔方式留下的笔痕。有一次画水彩画时,一位同学不小心把一些水撒到了画面上,意外地出现了朦朦胧胧,扑朔迷离的斑驳效果,旁边的同学都叫起了好。我就顺势给学生讲起了水彩画的各种技法,比如喷水的效果,撒颜料的效果,加盐的效果,涂腊的效果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尝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随时生成的状态下,让学生自觉去体验、去探索作画的方法。
三、在创新中生成,彰显个性化
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有其内在的涵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同学正对着同桌的画发笑,过去一看,原来同桌把螃蟹的壳画成两头尖尖的。我拿起他的画展示,问道:他画的是哪一种蟹呀,有的学生兴奋地叫起来:“梭子蟹”,我连忙表扬道,“对,这位同学能把自己生活中看到过的东西表现出来”。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课前我先布置同学们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住所,城市环境周围,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结果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能体现家乡环境美;有的说楼层的林立能够体现都市的美;还有的认为春天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较充分地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四、在意外中生成,抓住教学契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好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变不利为有利,创设生成新的教学情境,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一次,上课铃声刚响,一场意外发生了。两位一向顽皮的学生不知怎么吵起来,把颜料盘扔到地上,颜料洒得满地都是。我想,对付这样的学生,如果对他们冷言冷语或者厉声呵斥,只能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此时,我压住火,不紧不慢地说:刚才,老师请两位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段情景剧。这两位同学很有表演天赋,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地上的颜料,也观察一下两位同学的表情,运用拟人、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创作一幅漫画。题目就叫《颜料的哭泣》。这时候,争吵的学生慢慢红了脸。通过此情境,导入新课,既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的欲望油然而生,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还有一次,上国画课时,讲课的过程中,突然好多同学都发出了“啊”的声响。我一看,一位同学将一盆中国画颜料洒了一地。全班学生都看了看地板,再看了看我,那位同学手里握着还在滴水的毛笔,更是胆怯地看着我。我看了看地板:毛笔滴下的水把地上的颜料滴成了不规则的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聚、有的散。我灵机一动,拿了一张宣纸走了过去,把宣纸平铺在地上,然后小心地拿起宣纸,展示给学生看,全班学生发出了一阵阵的“啧啧”声,好漂亮的一幅画啊!接着我拿起毛笔在空白的地方又添了一些图案,这样就更完美了。这真是一次“意外事件”中的惊喜啊!
结语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建构美术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能调动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新型的学习环境。在不断地自我生成,不断地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逐渐得以张扬,学生的心灵慢慢得到充实。在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础上,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李雪虹)
第五篇:《情景教学,让英语课堂更精彩》调查报告
《情景教学 让英语课堂更精彩》 调查报告(英语)
一、调查目的
创设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运用这些知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选方式。而我们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真实的像学习母语那样的语言环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为学生创造情境。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了解当前我校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所产生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我们英语课题组通过对学生不记名的问卷为主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时间、对象及形式
调查时间:2015年5月5号---2015年5月29号
调查对象和形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分别对低中高年级随机抽选部分学生(三年级47人、四年级68人、五年级70人、六年级75人),进行“情景教学 让英语课堂更精彩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260份,回收250份,全部有效。调查后还对相关老师、学生进行相应的座谈了解,并深入课堂进行了验证性听课。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250份问卷逐次统计以及与有关教师、学生的座谈及深入课堂听课,可以发现学生喜欢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设创设不同情景学习英语知识,认为这样有趣,易于学习。这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这一目的。然而我们也从问卷调查中发现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设计教学情境时反应出的问题有:
(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情境活动设计无新意,老套。
(3)情境活动的互动性不充分,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为学生提供的语言
实践机会不够充分,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
(4)学生难以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教师喜欢将学生控制在自己预设的教学活动范围内“忙忙碌碌”,学生很快就感到“疲劳”,他们不会去主动捕捉生活前沿的信息,形成有效语言信息的建构,难以形成有效的语言学习的策略。
四、初步探索的策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们课题组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创设自然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
语言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曾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给我一个支撑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在英语教学中,我想这个点应该就是生活。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很多是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戚戚相关,如购物、谈论爱好、打电话等等,我们所学的语言也来自于我们的实际生活,教师应挖掘教材贴近生活的知识点,通过教师设计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创设丰富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将课本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中来,让生活走进课堂。同时,师生在课内外实际交往中,也要尽可能使用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学生处于现实的自然情境中学习英语,身心更放松,兴致更强烈,体验更真切,获得的感性认识会更深刻持久。
(2)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近的简单有效,营造积极学习的教学情境。“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权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老师在课堂上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者,也不单是一个课堂的设计者,作为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课堂情景,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创设好任务情境,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与互动的作用,不但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一个学习过程中,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创设好任务情境,还需要教师预先精心设计,作好充分的准备。创设明确的任务情境,并且寓任务于小组游戏之中。教师在较
少的时间里,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实践、体验的机会,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调查填表法、小组集体竞赛等方法来创设任务型情境,落实任务。要注意的是,创设任务情境时教师要先作简明的示范;教师的指令、要求要清晰易懂;要保证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练习完后一定要组织交流、检测和评价。
(3)创设思维活跃、拓展语言运用互动交流空间的教学情景。
情景无处不在,无论是真实的或模拟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地设置不同的情景,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在获得、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学好英语的愿望。教师要在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上给学生留出思考、交流互动的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机会去选择、觉察、思考、实践、体验、感悟、直至创造应用。而不是什么都听教师灌输和摆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主动捕捉生活前沿信息,形成有效地语言信息构建及学习策略,还可以收获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学习的自信。
(4)创设新颖有趣、顺应学生心理的教学情景。
英语教学中“趣味性”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它是英语学习变得容易的前提。“趣味性”互动学习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趣味性”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如歌曲、表演、猜谜、画画、说唱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互动形式。创设趣味性情境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小学生爱玩爱动,利用这些趣味性的活动,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在玩中学,学中玩,情感奔放,其乐融融。
总之,我们要从情景的真实性、有效性、新颖性,思考性这些角度来创设有效地教学情景。尽量提高情景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避免为情景创设而创设情景,避免情景创设的不切实际和虚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