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03:3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第一篇: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简答题: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5.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简述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

(1)解释教育实践(2)指导教育实践(3)推动教育改革

2.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答案要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3)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6)优良的身心素质

3.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5)生产力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学习教育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3)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4)是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深化和奠基作用。

4.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以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5.简述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2)方法科学(3)爱严相济(4)以身作则(5)要求一致(6)全面关心

1.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传统教育派主张: 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派主张:

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

2.简述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看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改革。第五,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答案要点:

第一,政治素质教育。第二,思想素质教育。

第三,道德素质教育。第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第五,身体素质教育。第六,心理素质教育。

5.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一,先导性。儿童来到人间,首先接触的是家庭,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思想观点、爱好特长都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第二,感染性。父母与子女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印,情感对子女教育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权威性。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家长的权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和前提。第四,针对性。家长对子女了解深刻,在家中子女的优点和不足也容易显露,因此家庭教育比其他教育形式有着更强的针对性。第五,个别性。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对象人数要少,独生子女的增多,更使家庭教育的对象单一化,家长可以把全部爱心倾注于单一的教育个体。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从而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第三,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惟一工具。只有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场所——学校。

第四,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建立后,统治者迫切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和强化对被统治者的思想统治。

2.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第一,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第二,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第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第四,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3.简述当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重视学前教育。第二,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第三,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第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职业道德素质。第三,科学文化素质。第四,教育理论素质。第五,教育能力素质。第六,身体心理素质。

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1)程序教学模式(2)“发现学习”教学模式(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2、如何运用实践原则?

(1)提高学生思想认识(2)多形式的实践(3)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与阶段性(2)稳定性与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

1、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2)教会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自我教育(3)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创造姓(2)示范性(3)长期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整体性。

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何基本的技能技巧。第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体力,教会学生学习。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方法有何意义?

答:1.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起着桥梁作用2。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3。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力提高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答案要点:(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试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答案要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现实。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的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具有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社会功能。教育这些社会功能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2.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基本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三方面的本体功能,即现代教育的职能: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人的培养;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通过这些职能的发挥,教育对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功效,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口质量的提高等等。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党中央明确提出的决策。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

论述题:

1.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第一,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第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第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

2.试论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第一,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第二,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第三,重视能力的培养。第四,重视个别差异。

什么叫教与学辩证统一管律?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这一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答案要点: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2、当前我国教学改革有什么趋势?结合实际谈谈认识和打算。答案要点:(1)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2)坚持整体改革和实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

2、结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一)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

(1)主导思想:教学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得成绩,又是自觉而巩固地掌握知识的可靠基础。他们说的发展是智力和个性品质的发展和提高。(2)提出了教学五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3)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重视内部诱因,重视情绪生活,强调间接法为主、直接法为辅,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等。

(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是:

(1)有系统有组织的认知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2)发展又为实现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二者之间是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发展的关系。

(三)其规律性的表现为: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发展学生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水平又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第二篇: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整理

教育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

(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三)父母的文化修养;

(四)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

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

4、简述应试教育的负效应。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

5、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

6、简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7.、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做好教育工作?

(1)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

(2)教师对不同气质类型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8、社区在发展教育中有什么样的的功能?(1)服务功能;(2)教育功能;(3)宣传功能;(4)经济功能;(5)协调功能;

9、中国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文化传统:

(1)道德追求大于社会索取。(2)社会本位高于个人本位。(3)自我修养先于对他人教育。

10、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老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11、人格教育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3)明确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12、教师的知识结构。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教育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13、教师的能力结构:(1)教师预见能力。(2)教师传导能力。(3)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14简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特点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15、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16、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教室常规。

17、简述德育原则。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疏导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8.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1.加强了教材的教学法功能;2.帮助任课教师克服缺少中学教育经验的局限;3.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型的变化;

4.引导教学内容的更新。

19、班级授课制有何特点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0、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2)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3)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4)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5)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21、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1)学习条件的最优化。(2)学习过程的最优化。(3)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2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1)我们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教学目标)。

(2)为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打算如何进行这种学习?(教学策略、教学媒体)。(3)在进行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23、、为什么说教师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1)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2)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3)教师的示范作用只能是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论述题:

1、论述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习活动方法指导必须在整体改革思想指导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方法指导同教师的教密切相关,同时还离不开教学其他因素的改革。(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学习方法指导,同每个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学习意志以及个性特征都有密切的关系,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把学习方法指导同学生整个情况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学终究是学生自己学,教师教好,家长监督以及其他学习条件的,都只是一些外在因素,要使学生由要过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积极情绪等方式进行引导。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习方法指导是促进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措施,使学生具备顺利完成一定学习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和本领。

2、论述知识学习的过程。

(1)选择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的进行感知,这个阶段是知识学习的定向阶段,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获得的知识属于感性知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2)领会阶段:是在知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领会和理解。所谓领会,是指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去解释新的知识,并且将新知识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所谓理解,指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个别事物和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和现象。

(3)保持阶段:在理解、领会之后,知识的学习就进入记忆储存的阶段。对所学知识必须通过记忆才能在头脑中保持住。

(4)应用阶段: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既是对学生领会和保持知识的经验和反馈的手段,也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深化的环节,同时还是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主要途径。

3、材料分析题(结合你所学的教育知识评价案例的两种教育方式。)材料中介绍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模式:惩戒和奖励

处理1是一种惩戒的教育方式,惩戒是对受教育者不良行为所作的否定评价,其教育意义在于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行为的不当,促使其认识到其行为的不当性,促使其克服纠正和彻底根除这些思想和行为,惩戒会引起受教育者不愉快的情感,在很多情况下能使他们从所犯的错误和存在的缺点中吸取教训,会使受教育者用意志去努力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其意志。但是也要视具体的教育对象而定,比如材料中的小朋友,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果一味的用惩戒,会扼杀小朋友的创造性,教育结果事倍功半。

处理2的方式是奖励,奖励是对受教育者给予肯定的评价,是一种鼓励的方法,它能使受教育者肯定自己正当的优良的思想行为,并引起他们巩固和发展这些优良品德的愿望和信心,对于材料中的教育对象——航航,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通过赞许和表扬,以兴趣为导向,给予适当的正强化,引导小孩子不断自我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当然,并教育方法的使用并不是绝对的,要视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试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二)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1、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2、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5、材料分析: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如果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爱,必然也会产生响应的情绪体验,学生与他喜欢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能够激发积极的认识、意志,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对于他所爱的教师,总是伴随着某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可以深入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反应,学生对教师的爱,必然产生出更多交往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

6、论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1)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和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了现代化设备(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了满足感(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

7、材料问题:结合案例和你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分析良好师生关系应当如何建立?

(一)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目标:

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10、运用..........教学原则.,教师如何贯彻..........答:本案例说明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其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性,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来说明教师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如:给学生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持一颗敏锐的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等。

11、.材料分析(家庭教育父母的表率影响)

答: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2)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不同,家庭气氛也不同,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3)父母的文化修养。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就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

(4)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心理科学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14、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1)道德认识。

①道德知识的掌握。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

(3)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4)道德行为。

①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②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

第三篇:教育学_简答题_论述题

教育学 简答题 论述题

1、怎样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7.1)(1).原则的含义:

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任务。(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1).原则的含义:

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3).举例,略。

3、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么?(1).原则的含义:技能的运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等。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要求有哪些?(1).原则的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进行讲授。

14.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体现在那些方面?

①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提出的首要课题就是,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从结论教育转向方法教育。②教育形势个别化。由于新型教育技术的广泛采用,传递教学内容的途径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能够确保学生在自己方便的时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①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着的观念②能改变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影响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②推进科学体制化③具有科学研究功能④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功能。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①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他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②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意义。③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他追求使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④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他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再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势、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再教育伤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12.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小学并降低缀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出文盲的运动。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13.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候和方便的地点,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按照教学要求自订教学要求自订学习计划,并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要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

且能够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我测验和评价。③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新科技革

观念和基本技能。

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使得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趋于

第三,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不可违反。

个性化。④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技迅速发展,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5、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和创造性,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原则的含义:

15.教育与文化的传承、改造与创新的关系。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①教育与文化的承传。人类文化的承传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段,文字出现之前,文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化主要依赖同代人和上下代人之间口耳相传而获得的传递和保存;第二阶段,文字出现以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后,文化的承传依赖于文字的记载和有系统的教育;第三阶段,人类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多种途径承传文化,教育的重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文化的最基本要素,和选取、使用、6、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②教育与文化的改造。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

1.原则的含义:

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两种形势。第一,教育对文化的选择,现代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

过对教师的选择、对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来实现;第二,教育对文化的整理,特别是学校

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教育之所以具有整理文化的功能,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整理文化的需要,其次是因为教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育者具有整理文化的能力。③教育对文化的创新。新的教育思想、学说和方式方法是世界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等。

总体文化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现代教育对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

新活力的人;现代教育的许多活动已都与科技发明、文化更新融为一体。

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试述课的一般结构。(8.1)

(1).组织教学。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

(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使之巩固和加深,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方式有口头回答、板演、检查课外作业等。

(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作好准备。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教师怎样才8.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9、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9.1)(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 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10、举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原则的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第三,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3.举例说明(略)

11、班主任应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0.1)(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考&试大$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

第四篇: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2010-06-09 22:59:35|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2)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

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联系:(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3)“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3、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道德的实践者

2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

25、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26、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殊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7、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9、我国1951年学制主要有什么特点?(1)明确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2)新学制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保证了一切知识分子和老年知识分子接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5)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2、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2)自我评价(3)道德情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3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3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36、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以“班”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因此,自产生以来,班级授课制便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4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规范、板书整洁;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

42、运用练习法有什么要求?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精选练习材料,使之具有典型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适当分配练习的份量、次数和时间;在练习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经常检查练习的结果。

4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4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引导学生学好功课(3)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4)组织学生劳动(5)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6)处理班级日常工作(7)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46、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方法:(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3)培养集体论,形成优良班风(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47、班集体管理的几种类型:常规性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的管理。

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内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49、阶段性管理工作的内容: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初报道注册工作;期中对前一阶段进行检查和小结;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考试。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第五篇: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 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4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 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

(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

(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13.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

(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5.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

(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

(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16.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实现条件不

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应通过社会生活和各科教学进行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学校应当根据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地进行道德教育要根据儿童习惯性和暗示接受性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下载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简答题论述题总结

    1.手术中如何区别空、回肠? 一般情况下空肠起始部可以用Treitz韧带来确定。回肠末段可根据与盲肠相连固定在右髂窝来决定。其它肠袢虽无明显界限,通常近侧2/5为空肠,位于左上腹,......

    教育学原理之简答题(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任选4小题回答,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的只按回答的前4小题计分) 26.谈谈智育与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27.简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8.教育......

    简答题和论述题

    1.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2.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3.党章规定;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

    教育学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目 1简述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教育有较强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有较强的系统性; 学校教育有较强的选择性; 学校教育有较强的基础......

    教育学论述题

    然教育” ,但到具体的内容与方式 弗抑,开而弗达” ,主张开导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4)政治经济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又有所不同,表现在:(l)夸美纽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

    教育学论述题

    1结合个人经历论述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①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体现在: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的......

    教育学论述题

    教育学论述题示例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依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