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混龄教育,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另一蹊径
混龄教育,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另一蹊径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幼儿园
蓝芬英
[摘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异齢伙伴间的学习与交往,两者能各自获得不同的益处:与年长者交往,年幼者将会有更多的学习知识、经验与技能的机会;与年幼者交往,年长者能增强责任心、自信心,提升组织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幼儿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混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使之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与技能,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混龄教育意义作用应注意的问题几点措施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环境生活和学习,让他们彼此合作和互相模仿学习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而传统的按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异龄幼儿之间的交往。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混龄教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一)能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1、培养了幼儿的爱心、责任心与自信,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混龄活动里,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年长的幼儿更愿意和他们分享,在产生冲突时更愿意谦让和承担责任,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增强了爱心与责任心,而年幼的幼儿由于得到帮助,更容易获得成功,也增强了自信心。
2、扩大了幼儿的接触面,为异龄幼儿的交往、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玩混龄活动时,孩子们通过讨论,协商分配角色与任务,明确分工的内容等,树立规则和责任意识,交往与合作能力都得到很好提高,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二)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混龄教育能大大增加幼儿产生认知冲突的机率,促进其认知冲突的发展,有助于缺乏知识经验的幼儿模仿有知识经验的幼儿,并内化为新知识经验,从而促使其智能的发展。如:在混龄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中,由于幼儿创设了新情境,增加了新角色,表演时缺少合适的道具,年长幼儿会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用成品或半成品玩具代替,这不仅让年幼幼儿学到知识,年长幼儿也获得新经验,二者的认知能力都得到发展。
(三)能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心理
在混龄活动中,不同年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心理也是不同的,如:年幼幼儿对年长幼儿的尊重、敬畏、钦佩,年长幼儿对年幼幼儿的关心、爱护、同情,有了混龄活动,独生子女的情感发展就不会单一,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爱自己”逐渐变成“爱同伴、爱集体”甚至“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等,让幼儿体验到多种积极情感的同时,避免幼儿“自私、自卑、嫉妒”等不良心理与情感的产生。
二、开展混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混龄特色 混龄教育的对象是几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包括其性格、体质、动作发展等,循序渐进地制定出有混龄特色的目标,并体现目标的层次性、整合性。例如:开展混龄健康活动《扣纽扣》时,中班孩子扣纽扣的技能已经很好了,但小班孩子还不是很熟练,比赛时中班孩子埋怨小班孩子速度慢,而小班孩子则显得紧张,两者慢慢对活动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将活动目标细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要求年幼幼儿学会扣纽扣的方法;第二层次要求年长幼儿能熟练地扣纽扣;第三层次将前两个目标整合、提升:
1、学会扣纽扣的方法并能熟练地操作;
2、乐意主动接近他人,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感受。
(二)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混龄要求
1、设置情境,让内容吸引混龄幼儿的兴趣。
有趣的情境能吸引幼儿自发参与混龄活动,这比教师空洞说教更生动有效。以音乐活动《摘果果》为例,由于教师在活动室四周创设了秋天“硕果累累”的情境,混龄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提高。
2、改变玩法,让内容适合混龄活动的开展。
并不是幼儿园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开展混龄活动,很多需要改变游戏的玩法才可以进行。譬如:混龄体育游戏《夹球前进》是一个需两人配合的活动,由于年龄和动作发展差异,中大班幼儿不能很好合作完成,于是我们就改变玩法,要求全体幼儿按“大—小—大—小”的规律分成两组站好,由排头一个一个往后传,比比哪组的球传得快。这样,原本两人“夹球”玩的游戏就变成了集体“传球”玩的游戏,适合混龄活动的开展。
3、降低难度,让内容照顾到混龄幼儿的个体差异。
开展混龄美术活动《家乡真美》时,我们一致认为题目太大,内容比较抽象,不是很适合开展混龄活动。于是就把《家乡真美》改成《幼儿园真美》或《妈妈真美》,让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幼儿操作时能有较好的感性经验,不仅在内容上降低了难度,还能照顾到混龄幼儿的个体差异。
(三)开展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混龄教育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广义上,既有混龄教学活动、混龄主题活动、混龄区域活动、混龄游戏活动、混龄早操活动,又有混龄生活活动、混龄户外活动、混龄节日园艺活动等,甚至还可以将混龄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狭义上,主要有“连续性混龄”和“间断性混龄”,幼儿园应提倡以“间断性混龄”为主,即平时按年龄分班,只在某些活动需要时打破班级与年龄界限,并且要从易到难,打好基础,逐步从“间断性混龄”发展到真正的混龄教育——“连续性混龄”。
(四)材料的投放要合理丰富
混龄教育材料的提供也是一大要点,混龄幼儿的个体差异较大,对材料的要求也更高,教师提供材料时,要注意投放的合理性、多样性、层次性等,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层孩子的需求:多样性的材料能让幼儿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层次性的材料,要有明显的难易差异,让幼儿根据自己能力水平选择适宜的材料。而且不能把所有材料一次全投放进去,应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以此不断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三、组织、实施混龄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与环境
为配合混龄教育,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安全、宽容、关爱”的特点。例如:将一个大的活动室分成若干个小的活动区,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在教玩具的提供上,既有小年龄幼儿喜爱的玩具,也有大年龄幼儿喜爱的棋类、拼图与拼插玩具;在班级设施上也要体现年龄差异,例如桌椅的尺寸有大小和高低的区别。因此,混龄教育所提供的弹性化环境都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照顾幼儿在能力水平、知识经验技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幼儿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共同学习生活,从而真正促进他们和谐发展。
(二)善于观察,讲究方法,有效指导
1、善于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幼儿扮演什么角色?是否有交往与合作的意识?能否协调与同伴的关系?能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
2、讲究方法,有效指导。教师应采用不同方法,适时介入,有效指导混龄活动。比如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指导中、小班幼儿采用平行介入的方式,教师扮演角色参与其中;而对大班幼儿则放手让他们自己协商分配角色,遇到困难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但很多混龄活动是不分组的,我们较多采取参与式的指导,带动混龄幼儿一起游戏,并让幼儿互相观察、互相学习,培养他们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大班孩子“以大带小”的作用:开展混龄语言游戏《苹果蹲》时,教师讲过一遍内容和玩法后,大班孩子大都理解,而中班的孩子则显得不是很懂,于是我们就让中班的孩子跟着大班学,重复几次后,中班孩子渐渐掌握了方法,由“跟着学习”过渡到“主动参与”;再例如,我们把混龄的形式融入到幼儿早操中,以大带小,编排了歌表演《请你和我跳个舞》、《找朋友》等,幼儿兴趣浓厚,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合理评价,及时反思与改进
1、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介入式、整体式、片断式、过程和成果式等,评价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这种评价更适合中、小班,幼儿先说说自己的表现,然后教师再总结评价,起到主导性的作用;第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相结合。这种评价更适合中、大班,幼儿自己先说一说,异龄同伴再相互评一评、议一议。由于大班孩子对这种评价已积累一定的经验,应带动中班幼儿,重点在“参与的积极性、交往合作的情况、活动的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成为混龄活动评价的主要形式。
2、要及时反思、调整与改进。有时教师在活动预设时想得不够仔细和全面,导致活动的过程出现诸多问题,通过对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反思,总结出经验,能让下次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四)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要转变家长观念,获得到家长的同意、支持与配合。许多家长对混龄活动这一形式难以认同,担心认知水平不同的孩子在同一个活动里,自家的孩子在发展上会“吃亏”。因此,幼儿园应让家长了解混龄教育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形式,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消除家长对混龄教育的偏见,同时也可以采取“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讲座、深入家庭访问、办好宣传栏”等措施,解决家长的顾虑与担忧,为“家园共育,形成合力”打好基础。
当前,混龄教育在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实施策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幼儿园不能盲目跟风,而应在各方面条件较成熟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为异龄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与发展!
第二篇: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混龄教育是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一起进行教育的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采取的一种新形式。在我国,它通常被看成是同龄教育的补充和点缀,很多人并未充分认识到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很多研究者都曾对混龄教育的概念进行过阐述。目前我们一般把混龄教育定义为:混龄教育就是将3-6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级里共同生活,让他们彼此合作和模仿学习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针对同龄教育提出的,打破了过去以幼儿的年龄为界限的组织形式。
近年来,随着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理念的引入和实践,在我国形成强大影响力,人们开始认识到混龄教育的优势,引发了一些对混龄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开始重视混龄教育,开设了混龄班。那么,混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影响的分析:
幼儿园混龄教育现已成为研究不同年龄幼儿在同一环境下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的开展对幼儿身心发展,特别是提供更多的情感学习和体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高认知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意义。
(一)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有利影响 1.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从80年代初开始,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由于享受着较为丰裕的物质生活以及父母、长辈过多的关爱,滋生了诸如“骄娇二气”、“孤独症”等有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因素。而混龄教育使一个班里既有做大哥哥大姐姐的,也有做小弟弟小妹妹的。大哥哥大姐姐在生活和活动中照顾、帮助小弟弟小妹妹,时时处处做他们的榜样;小弟弟小妹妹在关怀、友爱中学习各种知识和生活技能。在这样的班级里,孩子们以大带小、以强帮弱,充分享受着做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乐趣,抵制着“一孩”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弥补独生子女与不同年龄孩子交往的不足,更多地满足孩子的交往需要,在“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里愉快地生活和学习。
(2)发展亲社会性行为,学会与人共处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利他行为等。它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尤其是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幼儿与人共处的品质是幼儿在实际生活情境的熏陶下,在实际生
活的体验与积累中逐渐发展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体会到交往的乐趣,体会到与人分享的快乐及由此而受到的鼓励,就会逐渐形成一些与人共处的社会品质。
2.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作用,源自幼儿与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同伴互动而产生的认知冲突,这种认知冲突有助于缺乏经验的幼儿模仿有经验的幼儿,并内化为新经验。假如班级里有两个儿童为完成同一任务而合作,其中一个理解力强,另一个理解力弱。他们之间出现争辩时,理解力差的儿童就有可能从理解力强的儿童那里得到启发。混龄教育使儿童接触到不同年龄、经验和个性的同伴,这些儿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起作用,从而促进了彼此的认知发展。
3.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1)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情感体验的机会
如前所述,混龄教育是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同在一起教育,孩子之间存在着年龄、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令每一个孩子在这个群体中拥有了区别于以往的角色,不得不面对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又由于混龄教育群体的动态变化,这些角色又会随之发生变化,即幼儿从小组成长到大组之间纵向身份的变化。这个新的、运动变化着的角色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这是单一年龄组所缺少的。例如在单一班中,幼儿的角色相对单一,一般地他只是老师的学生、其他幼儿的同龄伙伴;而在混龄班中,他是老师的学生,其他幼儿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或同龄伙伴。作为同时拥有这些身份的角色,他的感受远比在同一年龄复杂,他既可能从年长者那里得到关怀,又可能受到压抑;既可能从年幼者那里得到钦佩,又可能得到妒忌怀疑等等,他本身也会随着自己的成长体会到年幼、年长者所有的感受。这个横向和纵向的交织,使幼儿在幼儿园的三年的情感体验机会大大增多。
(2)混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情感交流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的培养 混龄教育对情感交流能力发展和集体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幼儿构造了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班级里幼儿与其他幼儿的情感交流不是在单一层面上的,而是多角度的。如某一幼儿,不仅要与同一年龄面上的幼儿交流,还要与其他不同的两个年龄层面的幼儿交流,三个年龄层面幼儿的能力、经验、情感体验都因年龄的差异而明显不同,因此他的交流方式与难易程度将明显不同于只与同一年龄层面幼儿的交流。例如,青州市直机关幼儿园普通班的一个小朋友从同龄中班转到混龄班中,刚到混龄班时,不善言谈的他只与几个同龄人玩得较好,而较少与年长、年幼者交往,但由于他们又同处于一个集体,不可避免地在活动中发生联系。因此在最初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发生情感上的交流,这样逐渐增强了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在交流中促使幼儿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会理解别人,并以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别人或从别人处获得精神鼓励,从而为集体意识的建立与发展打下基础。
(3)混龄教育能提高幼儿的情感调控能力,有利于幼儿优良品质的形成
混龄教育能给幼儿带来与不同年龄层次的情感交流的机会,对小年龄幼儿而言,大年龄幼儿正面的行为对其可提供良好的榜样作用,通过与大龄幼儿交流,可在榜样的感染下克服自己的消极情感。而对大年龄幼儿而言,由于面对小年龄幼儿他具有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有做榜样的自我心理暗示,因此,他们会自觉地展示自己作为哥哥姐姐的一面,克服自己的任性。这种向榜样学习及为做好榜样而对自己的调整,在反复的实践下,就会转化为幼儿对自己的情感调控能力。这样通过赋予孩子新的身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令他们在以这些身份进行情感交流时限制了他们任性的范围,同时又引导他们自觉进行情感调控。
(二)混龄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不利影响
如前所述,混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混龄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事物,研究实践方面有所欠缺,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混龄教育的不利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龄活动开展不当容易影响幼儿发展
混龄班内的儿童年龄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大年龄的幼儿能很快掌握,而小年龄幼儿还需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这样就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例如,有的教育活动在同龄班中只需要一个单位时间,而在混龄班的分组活动中,却需用几个单位时间才能完成,组织不好很容易造成部分幼儿的无所事事,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另外,混龄活动也易使小年龄幼儿自信心的树立受挫。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某些年龄大的、表现欲望强的幼儿在进行活动时总是特别积极,而年龄小的孩子由于受知识、经验等的限制,某些东西理解不了,看着其他孩子都想出来了,自己却不会,而使其自信心受挫,对某些孩子的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老师须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因人而异的进行教育,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发展。
2.师资问题
由于在混龄教育中年龄的差异以及个体差异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同的年龄组合在不同的活动中,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对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高水平的教育艺术等,对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而混龄教育在我国还是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能胜任混龄教育模式的老师还很缺乏,教师水平如果达不到,对混龄教育活动的理解出现偏差,极可能对孩子的发展不利。师资问题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3.受欺负问题
年龄大的孩子如果要谦让,感觉有点“不公平”,而年龄小的孩子如果吃了亏,就更觉得接受不了。另外,有些个别刚到混龄班的小朋友,原本是很活跃、大胆的,但由于集体中有了比自己大、更厉害的小朋友,以至于显得有点胆小、畏惧、不敢表现。再如:日常生活中老师一般较多的关心和帮助年龄偏小、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以至于一时之间他们成为大家的关注对象。一段时间后,有些小朋友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告知:“班上有位大姐姐时常欺负他,还说不喜欢他。”老师和那位小朋友交谈后,了解到,由于大家注意力太集中在某位小朋友身上时,会让个别孩子感觉自己好像被忽视,而对那位小朋友产生距离感甚至嫉妒的情感体验,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利影响。
混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活动,其最大特点就是“儿童教育儿童”。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它给了我们全新的探索及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混龄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发掘出更多混龄教育的价值,积极探索实践混龄教育的经验。(董萌萌 宝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刘文,魏玉枝.混龄教育中幼儿心理理论与创造型人格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2]李玉峰.国外儿童混龄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7 [3]余红梅.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与所面临的挑战.咸宁学院学报,2007,10 [4]林泳海,刘名卓.幼儿园教学模式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5]王春燕.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独特作用[J].研究与探索,2005,7,8 [6]赵丽君,刘云艳.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J].幼儿教育,2006,2 [7]王晓芬,刘晶波.论幼儿混龄教育的必要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11 [8]黄俏乐.混龄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意义[J].华章,2009第4期 [9]王滨.对混龄教育的几点认识[J].幼儿教育,2004,12 [10]刘永明.幼儿混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安师范大学,2002,9
第三篇: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之必要性
引言:
混龄活动在我们幼儿园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开放轻松的社交活动让幼儿充分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案观察与分析,一课多上的机制下,每次幼儿的表现都不一样的,彼此的友谊也逐渐加深,互动的效果越来越好。坚持了几年下来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活动中幼儿的群性特征也对应的提高了。
之前我对课题一无所知,课题组选拔人员的时候我努力的准备课和笔记,当时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任务而做观察记录,现在我欲深入的了解混龄教学方法对幼儿认知与群性发展有什么帮助?以及与平常分年龄教学相比较的优劣。对于这些问题我想和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混龄教学乃是将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处在一起教学,除了常规主题教学和分龄教学外,其它时间的活动则将不同年龄段德儿童聚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游戏等活动,活动形式自由开放。在这环境中,幼儿可以彼此观察,彼此自由学习,好象一个大家庭式的环境,也似一个小社会的模式,在欧美及台湾等国家都会采用此教学方法。
混龄教学对幼儿的认知与群性的发展有何帮助?
三至六岁的幼儿乃是学龄前的儿童,也是入幼儿园的时期,在这阶段,最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言、思想、推理、概念形式(即认知方面的发展)及他们与他人建立关系(即群性方面的发展)。那么混龄教学对幼儿这两方面的发展有何帮助呢?
认知发展方面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三岁至六岁的幼儿正正在运思前期的阶段,此阶段的幼儿多会自我中心;直接推理或按自己的自觉及以往的经验去推理,很容易将事实扭曲;在观察事物时,只能集中注意单方面的的特征,而缺乏全面的探究。
混龄教学是配合幼儿不同认知程度,给与适当的刺激,可以减少幼儿感觉无聊和困扰,而且也容许幼儿提早学习;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从中协助年龄较小的幼儿,加强他们的自信。
由于在混龄教学中,容许幼儿自我观察及探索,在最自然的情况下,可从大哥哥和大姊姊我身上学习减少幼儿的自我中心。因为班中幼儿会在互相刺激学习与模仿之下,幼小的反而能主动的去认写生字,而且大孩子想让自己更厉害,成为榜样,故会主动的让自己更强。另外,与年龄较大的幼儿相处机会很多,也加强了幼小孩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篇:幼儿混龄教育调查问卷
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以偏远农村为例)
一、农村幼儿混龄教育现状
1、师资欠缺,硬件设施差
幼儿园的管理规定按不同年龄分班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计划;可是农村大多数幼儿园是小学附设的,没有多余的师资和的教室,更无游乐设施。一个学校就一个教学班,更恼火的是学校只安排一位老师(每学期不固定,多数是受照顾的)管理这些大大小小的混龄孩子。孩子们也只能四岁多才能上幼儿园,因为年龄太小了,老师照顾不过来,2、活动难开展,管大舍小,在开展活动时,幼儿的变化大、情况问题多,有时根本无法按照计划走。大孩子注意力时间长,甚至可以超过一个小时,而小孩子,再有吸引力的活动,一般呆个十多分钟还是抬屁股走人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迥异,即使是处于中间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也经常需要更多额外地关注。甚至还出现过多次大孩子模仿小孩子,看小孩子不上课了走掉了他们也跟着走。在活动内容的编排这一块最让老师头疼了,内容太简单的活动吸引不了大孩子,同时小孩子也要乱跑,太难了又只适合个别的大孩子。比如诗歌朗诵,大的孩子都会背诵,而小的还不会认;讲故事的时候,大一点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可以讲字多图少情节曲折的故事,而小一点的孩子根本静不下来;画画问题尤其突出,一般3岁左右的孩子仍处在涂鸦期,而大孩子可以画出一个故事来。所以多数时候老师只照顾大孩子的活动和学习,小孩子管管安全就行。理由:①、大孩子年龄大好管理。②、大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应该多用一点心,让他们学点东西。③、小孩子年龄小,并且在幼儿园时间还长,老师机会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学好。什么叫混龄班呢?就是一个班里有不同年龄段的大、中、小班孩子,这就叫做混龄班。那混龄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育者对混龄班的教育就叫混龄教育。幼儿混龄教育对于我们老师的要求很高,因为在混合班中的孩子年龄不一样,势必要求老师只能开展因材施教的方法,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关注每个个体,用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方法进行教育,这包括年龄、兴趣、能力水平等特点。
二、农村幼儿混龄教育策略
在西方一些教育家已转向混龄班教学研究,萨特利(1975)根据任何同龄儿童的发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不真的事实,认为同龄编班所依据的成熟论和发展阶段论仅仅是一种逻辑模式,并不是每一年龄阶段幼儿思维的实际情形,认为混龄编班模式是符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近年来,混龄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现行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我国大中城市也有试点。而农村幼儿混龄教育不是搞特色拉生源,更不是必赶潮流走前端,而是势在必行,可怎样使农村幼儿混龄教育在现有情况下上一个台阶呢?
1、教育者不断学习,利用有限资源创建优秀的混龄教育。
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单单依靠自己的能力是没法改变幼教师资、教学设施和环境的;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只有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而不是一味的要别人改变来适应自己。”所以我们农村幼教工作者就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俗话说:“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不管是不是专业老师,只要在幼教岗位上,都要努力改变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能力)来适应农村现有的幼儿混龄教育现状,利用有限资源创建出特色的幼儿混龄教育。
2、做通做好家长思想工作,提升家长的意识。
首先,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教育者利用孩子间的同龄互动、异龄互动,共同促进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混龄教育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幼儿的年龄差距导致现有水平的高低,这就可以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让年龄较大的,口语表述能力较强,词汇量较多的幼儿带动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其相互促进,不同龄年龄的孩子的交往能力都可得到锻炼,同时对孩子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次混龄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混龄班的孩子有大有小,大孩子的能力和接受水平肯定会比小孩子强。他们生活学习在一个大集体中,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关心照顾帮助小孩子,为小孩子做榜样,教小孩子学本领等等,一种无形的责任悄悄地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最后,混龄教育能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很多孩子都从入园时的“弟弟妹妹”变成了“哥哥姐姐”,从被人照顾到开始照顾别人。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哥哥姐姐,他们就缺少生活和游戏中模仿的榜样。毕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年龄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们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种亲情,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往往没有这种感觉。大孩子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渐忘掉在家时接受帮助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怀有崇拜心理,会用感激的态度服从大哥哥大姐姐的要求.大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全面包办,他们会要求小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一起收玩具等.如果不服从就不让参加活动,这是最伤心的惩罚.为此,小的孩子必须“听话”,不敢像在家那样,以发脾气来要挟大人.3、根据不同年龄段对班上幼儿进行位置的编排及分组
混龄班与同龄班不同的不止是因为年龄的差异,它每年都有新入园的和
离园的。所以老师要根据年龄大小不同把班上幼儿分成大、中、小三大组。刚入园的孩子挨着没有门的那面墙坐,因为是刚入园的,行为习惯很不好,一不留神就会溜出教室;那么让他们坐在里边,这样跑出去的机会就会很少,因为等他走到教室门口时,老师已经注意到了。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挨着有教室门的那面墙坐,这些孩子已经上过幼儿园了,基本了解幼儿园的常规知识。最大的孩子坐在中间,这些孩子只有最后一年就要毕业了,那么老师对他们的要求就会高一些;大班孩子上课的时间长一些,内容深一些,坐在中间就更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4、混龄班级的教学实施
教育者的教学原则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而教育都是相通,混龄班的教育也是一样。从日常操作到幼儿感官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在进行活动时,可以不按幼儿的年龄分组,而按幼儿的能力、爱好、发展情况以及上课状态来进行分组,比如跳绳是大班幼儿进行的体育活动,如果中班的幼儿很喜欢就让他们跳,鼓励他们去尝试,对于那些能力弱的老师也不过多强调。在进行数学活动时,一般分组活动多一些。而语言、科学、艺术活动时,可分组也可不分组,但是老师要对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幼儿愿意做那个层次的要求就做那个层次的要求。如:音乐活动‘伞的世界’老师可以对每一个组提出不同要求和共同要求。小组的幼儿主要是参与游戏,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中组幼儿重点掌握一种乐器的打击节奏;大组幼儿能掌握两种以上的打击节奏,最后全体幼儿能跟随音乐较为合拍地合作游戏。
假设每个儿童在上午的大多数时间内可以在幼儿园的任何一个活动区域活动,或画画、或制作、或阅读、或表演,在这样的一种组合方式中,儿童或以兴趣相同为一组,或以年龄相同为一组,或以能力差异不大为一组,这一组孩子的学习进度大致是一样的。
(2)、在班上经常开展一些关爱他人的主题教育。例如:“找朋友”、“一帮一,一带一,一教一”、“我的好朋友进步了”、“学做大哥哥和大姐姐”、“关心生病的小朋友”等主题教育。不论是小的孩子还是大的孩子,其实在混龄班都是一种锻炼:年龄小的孩子要学会与人沟通从而在社会群体中寻求帮助;年龄大的孩子就要学会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这样才能帮助那些能力比自己弱的孩子。
一个儿童在混龄班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到成为“强者”。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不是被削弱,二是越来越强了。
三、追随先进教学理念,为农村幼儿混龄教育开辟一片蓝天。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与交往,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更加自然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年长的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并且还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他们会做得更好。
我国的混龄教育近年来也受到一些重视,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行,独生子女增多,在家庭中处于娇惯地位,普遍认为混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所以有的幼儿园效仿蒙氏混龄教育,有的为了增加办园特色吸引家长而混龄班,当然也有认识到混龄的教育好处而正在尝试的。
结合农村现状和文献综述仍然看到混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学前教育学者去学习与研究更好的解决农村混龄现状与城市独生子女问题。
第五篇:混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初探
混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初探
前言:
社会越发达,对人们的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通过教育来提高全民素质已成为社会共识,由于幼儿教育是“人才工程”中的基础工程,为适应社会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的调整观念,改变管理模式,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和途径。众所周知,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下,我国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大都存在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弊端,幼儿园应该怎样开展弥补独生子女“教育条件缺乏”的教育活动呢?举凡所有的幼儿园都曾开设一些打破班级界限的自由活动或以月以周为单位的联谊活动。我们认为所有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独生子女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帮助;但还有没有更理想的活动形式呢?基于此,在2000年9月,我园大胆打破以往按同龄编班模式开设了两个混龄教育班级。
混龄的概述
所谓混龄教育,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我们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幼儿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我国以前也曾经出现过混龄班,但那大都是因经济发展落后,幼儿园所需的房舍,师资缺乏等等才开设的。当时的混龄班,往往是一个课室有几十人之多,但老师却身兼多职,保育教育由一人担当,迫于无奈,当时的老师就更象保姆,只须让他们能吃饱睡好,偶尔组织玩一下丢手绢的游戏就不错了。如何还谈的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呢!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面临21世纪教育重大改革的今天,基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充分发挥自己潜能,让孩子称为21 世纪学习社会的主人”新理念支配下开设的混龄班,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方面都进行了特殊处理。
一、环境创设上的优化配置。
混龄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幼儿园的班级类似一个温馨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创设上当然会有许多与其他班不同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1)为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所有的桌椅大小高低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2)为满足各年龄段孩子需要,提供的玩具有适合低龄的布娃娃、娃娃家餐具等,也有难度较大的益智玩具。
(3)为让生活在一起的每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生活的喜好和空间,我们充分因地制宜的创设不同的活动区域。
(4)为让孩子们都能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我们的观察发现区的植物架都是高低不同的。
(5)在班上适当的地方摆上观赏性强的阴生植物,墙壁上挂些艺术性强的装饰画,厕所里的小马桶小巧而有别致……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混龄班级到处能体现出简洁有序、温馨舒适的“家”的感觉。
二、师资方面的优化配置。
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混龄班级里,这种差异性就更突出了。为保证在孩子活动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孩子发展情况,做到随机指导评价和正面指导幼儿,落实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我们是配备了三教一保的人员,同时,幼儿人数相对于其他同龄班也会相应的少一些。
三、科学地提供教学具。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强调“手是孩子主要的老师”,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让他们专心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的注意力专注在某一项用双手操作的工作上,然后尽量运用全身所有的器官去研究周遭有趣的环境而获得的讯息将是个自然而愉快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在混龄班级里提供了蒙台梭利设计的适合2﹒5~6岁幼儿操作的教育作为教具,除此之外,我们再根据本土文化及孩子们兴趣爱好,针对蒙氏教具的不足,重新补充了各种动手动脑、有趣好玩的操作材料,孩子收益非浅。
四、优化课程活动安排。混龄班级中的儿童年龄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大多数教育必须个体化,才方便教师能多角度地观察每个孩子。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混龄班与传统班在组织形式上有几点是不一样的;第一种:不分年龄,按幼儿的兴趣相同来进行组织活动。第二种:按幼儿的年龄分组组织活动。第三种:按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分组。第四组:根据某种特殊需要,全班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外出参观等)。不管是任何形式活动,在我们混龄班级教师充足的情况下,由于面对的孩子少了,老师对每一孩子的关注自然就会多很多;而这正是便于老师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优势所在。
混龄与幼儿的发展
经过将近两年的实验证明,一个儿童在混龄班中的角色是动态的,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从最初的被照顾,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发展并成为“强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他们的心理、社会角色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混龄教育活动为儿童的这种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你会发现混龄班级中的孩子能更多的体现出团结友爱、友善乐群的精神。因为混龄的特殊性,孩子们的品德、情感发展乃至个性发展都是比较完善的。
但是如果仅仅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身体,愉悦的情绪,那是不完整的,是片面的,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好象小树一样,只有在阳光、水分、土壤缺一不可的情况下才能枝繁叶茂。混龄教学在让孩子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是不可争的事实。那么,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混龄班的孩子认知能力如何呢?孩子年龄差距导致认知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小的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而大一些的幼儿则对有一定逻辑推理的事物感兴趣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一起学习,对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么?他们的认知水平会不如同年龄班级么?实践证明,混龄教学在促进幼儿认知方面已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一)混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
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中感知能力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由于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于直接经验,因此对幼儿来说要调动,促进其学习主动性则意味着要通过整个身体来学习,即摸、看、闻、尝、听、抓、举、仍、捏、切等手段。运用所有的感官主动的探究。在混龄教育中,我们很好的利用了孩子间同龄互动、异龄互动,共同促进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例如:蒙氏教育工作时孩子们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水平高低来挑选工作材料,凯凯是个性格活泼开朗且比较毛糙的小男孩,因此在进行蒙氏工作的时候总显得兴趣不大,学习一种材料的时间也不长,总是一会玩玩这、一会玩玩那的;有一次当他正准备将工作了没三分钟的数学题放回去的时候,刚入学才不到一年的小奇奇好奇地问他,“凯凯哥哥,你这是在做什么题目呀?这么多数字一定很难吧?”凯凯一愣,马上神气地说:“这是加法,一点也不难。我来教你吧。于是,凯凯像一名小老师一样,用半小时的时间,带着妹妹完成了两道千以内的加法。在这以后,奇奇经常在工作中请教他。这促使凯凯对蒙氏工作越来越感兴趣,主动探索的欲望也不断增加。看着凯凯的转变,作为老师不得不佩服混龄教育中孩子互动的力量。由此可见,在混龄教育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做他们感兴趣的事。这种自发的内动的学习会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幼儿能成为有智慧的问题解决者,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大量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来理解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混龄教学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学前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准备时期。这个时期的语言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入学,进入社会后的水平高低。而孩子是否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关键在于语言能力的高低,因此注意培养幼儿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及具有良好的听、说习惯和语言交往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在温馨的混龄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这大家庭里的一分子,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这些孩子在语言上更明显地表现了想说、愿说、敢说,并喜欢共同感受说的快乐。峰峰小朋友是本学期才入园的新生,刚来的时候家里人很担心,因为他不仅不会说普通话,甚至连听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若进行有效的混龄教育,让年龄较大的,口语表述能力较强,词汇量较多的幼儿影响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其相互促进,确实孩子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混龄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智力是一个人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总和,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观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智力的发展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孩子身心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混龄教育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年龄小、能力低的幼儿总是能通过观察、模仿年龄大、能力较强的幼儿从而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记得有一天,大组的孩子上了一个仿编儿歌《摇篮》的语言活动。活动结束后,这些哥哥、姐姐们马上把自己的杰作念给弟弟、妹妹听。“唐思奇,我念首儿歌给你欣赏吧!厕所是摇篮,摇着屎宝宝,小朋友轻轻拉,屎宝宝睡着了。”哈!哈!哈!顿时,班上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小组和中组的孩子都情不自禁在嬉笑中在朗朗上口,还有更好听的,你们听听,“电脑是摇篮,摇着键盘宝宝,手指轻轻敲,电脑宝宝睡着了。”黄成凯看着班上的电脑摇头晃脑地把自己的杰作读出来。还有,还有……霎时间,班上到处都是书声朗朗,大组孩子们都成了一个个出口成章的小诗人。这时,一个小小的声音冒了出来,“老师,我也会编儿歌。”老师循声看去。噢!原来是刚刚入园才2个月的小吴彤。老师心想:这么小的孩子能编出什么样的儿歌呢?“是吗?请你把你编的儿歌读出来让大家听听。”老师微笑地说。“马路是摇篮,摇着车宝宝,爸爸慢慢开,车宝宝睡着了。”“真不错!还有不同的吗?”有,有……这是,小组和中组的孩子的情绪完全给感染了。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开动小脑瓜,有的自己静静地苦思冥想,有的三五个一群,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吃的、用的、玩的。不同的“摇篮”就诞生在混龄班里。不仅如此,当彼此的认识有冲突时,年龄大的孩子还有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弟弟、妹妹,讲解他们掌握知识。在这的过程里,促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牢固掌握技能技巧。因此,混龄幼儿直接的互动对其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混龄教育有效培养幼儿数学兴趣
许多研究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相对于其它学习来说较为困难。首先,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不易于幼儿学习和吸收。其次,传统的数学教育容易使孩子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因为传统的数学教育只重视了数字的掌握,加减法的运算,需要冷静思考和较长时间的思维集中,稍有分神便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并且孩子的这种枯燥厌烦的情绪将会影响今后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让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呢?在这一点上,我们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大胆采用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操作材料,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有一套完整的
知识构建和出色的幼儿操作材料。幼儿从三岁左右开始进入数学教育,先从最简单的数量认识一直到千以内数量的进退位关系,最后到千以内加减乘除、平方、立方、时间、分数等等。并且它的重点不是在学习简单的运算,而是对数学内涵的理解。
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混龄班的孩子并不讨厌数学,反而,他们特别喜爱数学。常常在操作数学材料上学习数与量、分类、排序、空间、时间等知识并在其中获得巨大的开心和满足,特别是大组的孩子。由于他们已产生了追求成功的迫切感,因此,当他们在进行各种运算时,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不会轻易请求帮助,而是能独立的反复思考,努力探索、操作,直到克服了困难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才罢。当他们为能完成了一道道有难度的数学题而表现出愉快和自豪的神情,他们也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强烈的上进心。而成就感和上进心强的幼儿,他们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常常表现出认真、专注以及愿意接受挑战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是对他们以后进入学校能否很好学习的必要心理条件,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新一代提出的素质要求之一。
(五)混龄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及根据两年来的实践、探索、研究表明,混龄班的孩子大多性格乐观,善于与周围人交往,他们独立性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良好品质,因此,总的来说,混龄教育确实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虽然混龄有优势,但并不表明这一方法就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我们发现混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由于年龄差距大,低龄幼儿分辨能力低,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也极易在班上传播,因此,这就要求混龄班老师必须且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能力,探讨更多适合混龄教学方法,内容及手段,从而发扬优势,引导孩子朝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为推广混龄教育的研究作出更大努力!参考文献:〈〈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 陈帼眉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袁爱玲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