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3:2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

第一篇: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

赛普学院官网:www.xiexiebang.com

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

2017年赛普健身学院SHAPE对课程和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推出了私教CPT7.0课程体系。PFT体适能训练认证是CPT7.0课程体系中的认证之一,私教CPT7.0课程认证包括“PFT体适能训练认证”、“损伤预防与纠正性训练认证”和“私人教练-CPT认证”。是根据SPFT体适能训练模型而制定的。

赛普学院教考模型分为教学和考核两部分。

一、教学方式:

1、在线学习:通过视频课程对技能知识进行预习及课后复习。

2、线下教育:导师教练现场教授专业技能知识,并对学员进行指导和解答问题。

二、考核方式:

1、在线考核:通过在线答题考验学员预习及复习效果,了解学

赛普学院官网:www.xiexiebang.com

员掌握的专业情况,并让学员对自身的不足有更明确的认知。

2、线下考核:顾名思义就是由导师教练来对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测试,了解学员掌握专业能力的程度,并对学员填写相应科目的结课成绩。

私教CPT体系是以清晰认知私教行业为前提,制定:私教服务链模型!其包含了私人教练的服务链四个流程,以及私教会员管理的全部流程。对私教职业理解、工作性质有更深刻的认知。此模型是国内迄今为止将技术、服务,管理会员的知识,结合形成的最佳私教服务体系!

私教工作流程介绍(私教链服务模型)

1、会员评估:了解客户信息,锻炼目标,锻炼频率,年龄,身高,体重,运动史,疾病史,安静心率,工作环境,生活习惯,身体成分,身体围度,心肺功能,肌肉耐力,柔韧性,静态评估(照片),动态评估(录像)。

2、课程设计:客户能力阶段,训练规划,训练S强度安排,动作选

赛普学院官网:www.xiexiebang.com

择。

3、上课流程:泡沫轴按压,核心激活,动态伸展,主训练,拉伸放松。整节贯穿细节引导,心率监控,客户激励。

4、课后服务:课后跟踪与维护,疲劳感打分,对客户表现评价,客户问题收集,对教练评价,饮食跟踪,晨脉与体重记录,健康观念灌输,周围朋友转介绍,定期再评估。

第二篇:私教最新课程详细讲解【赛普】

赛普学院官网:www.xiexiebang.com

私教最新课程详细讲解【赛普】

2017年赛普健身学院SHAPE不仅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更是将私人健身教练的行业标准、流程、训练体系、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进行了制定设计和研发,同时制定CPT(私人教练)认证证书。

私教服务链:是赛普对私教行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设计出的私教链服务模型,其包含了私人教练的服务链四个流程,以及私教会员管理的全部流程。此模型是国内迄今为止将技术、服务,管理会员的知识,结合形成的最佳私教服务体系!帮助教练更好的应用和服务于会员,使学员对私教职业理解、工作性质有更深刻的认知。

私教训练体系:赛普SHAPE根据中国人身体处于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不同人群潜心研发的科学、专业、并能引领行业的SPFT体适能训练模型,是首个适合中国人的私教训练模型。

赛普学院官网:www.xiexiebang.com

赛普SPFT体适能训练模型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接轨,与美国4大认证(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NASM、美国体能运动协会NSCA、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美国运动委员会ACE)接轨,指导中国的健身培训行业未来,去研发各自专业领域的课程,同时是对私教教学思路和教练应用思路上极大的提高。

教考模式:2017年赛普对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课堂培训+线上教育相结合,并开通线上考核+线下考核通道方便学员进行考核,保证已毕业学员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考核认证将采用两年审核模式。

教考模型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保证学员学的专业的同时更提供了一种高效、优秀的教学方式掌握私人健身教练所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保证次序学习,方便预习、复习、思考,攻克难点、疑点牢固的基础为日后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保障。

私教CPT认证:通过学习赛普全新的私教训练体系并通过考试,将

赛普学院官网:www.xiexiebang.com

颁发升级的CPT(私人教练)认证证书,CPT认证是零基础学员所要进入健身行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认证,整套赛普私教CPT认证课程是根据SPFT体适能训练模型而制定的,与美国四大认证接轨的中国专业私教认证,是私教更为专业、卓越的体现。赛普2017年7.0课程体系相关学费

8800元课程PFT体适能训练认证

16800元课程IPT损伤预防与CT纠正性训练认证

20000元课程 私教CPT认证

第三篇:肯普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

肯普(J.E.Kemp)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个教案或教材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的?希望这些人能学到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有关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确实学会了?

肯普认为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引伸开去,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开发的椭园型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式有几个特点。

肯普模式

首先,肯普列出了10个教学设计的“因素”,而不称之为步骤,以表示它的整体性以及设计过程之弹性。10 个因素虽然根据逻辑顺时针排列,一般在设计一个新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这些顺序进行,但肯普没有用线条和箭头将各因素连接起来,说明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可能根本不必考虑或进行全部的因素(环节),或是由任何一个因素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实际情况继续下去。肯普以椭园形将10项因素圈在整个系统中,并以外围的“评价”和“修改”表示这是两件整个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这更显示出系统方法的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的工作策略实际上是在模式中每一因素(环节)中均执行的基本精神。因此,这个模式在形式上比其他许多流程型的模式更能反映系统论的观念。肯普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将“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顺序”和“约束条件”置于中心地位,以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随机拿这几个因素作为参考的依据。如前所述,教学系统是由一组有共同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其作用范围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肯普将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置于中心正是突出了系统方法的以系统目标为导向的本质。同时,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都必须以环境的需要和可能为转换。

肯普模式不象其他许多模式那样只能按线性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而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选择某个因素为起始点,并将其余因素按照任意逻辑程序进行排列;说明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那一个因素便可不予考虑,避免了形式化;说明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因素,一个因素决策内容变动,其相联系的因素必须作一定的修改。

第四篇:肯普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模式

肯普(J.E.Kemp)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个教案或教材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的?希望这些人能学到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有关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确实学会了?

肯普认为这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引伸开去,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开发的椭园型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式有几个特点。

肯普模式

首先,肯普列出了10个教学设计的“因素”,而不称之为步骤,以表示它的整体性以及设计过程之弹性。10 个因素虽然根据逻辑顺时针排列,一般在设计一个新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这些顺序进行,但肯普没有用线条和箭头将各因素连接起来,说明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可能根本不必考虑或进行全部的因素(环节),或是由任何一个因素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实际情况继续下去。肯普以椭园形将10项因素圈在整个系统中,并以外围的“评价”和“修改”表示这是两件整个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这更显示出系统方法的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的工作策略实际上是在模式中每一因素(环节)中均执行的基本精神。因此,这个模式在形式上比其他许多流程型的模式更能反映系统论的观念。

肯普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将“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顺序”和“约束条件”置于中心地位,以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随机拿这几个因素作为参考的依据。如前所述,教学系统是由一组有共同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其作用范围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肯普将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置于中心正是突出了系统方法的以系统目标为导向的本质。同时,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都必须以环境的需要和可能为转换。

肯普模式不象其他许多模式那样只能按线性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而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选择某个因素为起始点,并将其余因素按照任意逻辑程序进行排列;说明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那一个因素便可不予考虑,避免了形式化;说明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因素,一个因素决策内容变动,其相联系的因素必须作一定的修改。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教学设计观念把教学设计过程看作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则已经跳出这种传统框架,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状况,重点不再限于描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而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梅格、加涅等。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进行。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者和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学习往往是个人的事情,学习是否成功与学习者先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而且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更新和变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教学设计目的不再是建立一系列学习步骤,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世界。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分别变成了学习背景的设计者和说明者。

以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原来的单一的应用科学形式转向了多样性的综合化形式。但不论怎样变化,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清楚地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二是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三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四是怎样评价和修改?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和展开发生不同,就形成了众多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W.Dick.& L.Carey.1996.)

迪克—凯瑞(W.Dick & L.Carey)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最为突出,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结束,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开发过程。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教学理论为构建模式的基础,比较贴近教师的现实教学情况。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无法跳出现存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他们既不可能应付大量的教学传递任务,也不需要在几个不同的场所实现他们的教学材料。所以,这个模式集中讨论了教学设计和发展的具体过程,教学设计步骤具体而详细。该教学设计模式包括三个大环节与九个小环节和最后的信息反馈修改环节。如下图所示:

1.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以及学习者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得出。教学目标一般以可操作的行为目标形式加以描述。1.1.1评估需要和确定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评估学习的需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是需要学习的,并以需要的情况为依据确定教学的目的,包括在教学之后学生应该能够做什么。教学目的制订的依据有:教育需求的评估,学生需求的评估,现实中的学习问题,工作分析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这一内容可以被阐述为:确定教学目的应该做教学需要的评估 1.1.2进行教学分析

在教学目的确定之后,设计者需要确定教学目的涵盖的学习类型,以及分析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步骤。同样,设计者也需对学习任务的从属能力进行任务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得出达到教学目的所需的能力或子能力,以及这些能力之间的关系。

1.1.3分析学习者和情境脉络

强调进行对学习者和学习发生环境的分析,而取代由学科专家确认初始行为和特征。这个过程包含对学习情景线索及情景与学习任务内在联系的分析,以及学习情景的计划;也包含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确定等。这并不是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都罗列出来,而是确定在学习任务中包含的能力和从属能力中哪些学习者已经具备和确定需要提供哪些学习资源(像认知工具、上下文的线索、必要的情境等)。同样,设计者还应明确对教学活动将有重要影响的、另外的一些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学习风格、年龄特点等)。1.1.4 制订作业目标

在教学分析和起点能力确定的基础之上,设计者还要详细描述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应该能做什么或有怎样的表现。作业目标的陈述内容包括学习者将要学习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以及完成任务的标准。1.1.5 开发评价的工具

主要是编制标准参照测验。测验项目测量的内容应该是行动目标中所揭示的学习者的习得能力。故设计者应注意测验项目与行动目标的一致性。1.2选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用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材料得以实现。1.2.1 开发教学策略

在前面五个步骤确定之后,设计者将要考虑如何形成教学策略,如教学前或教学后的活动安排,知识内容的呈现,练习与反馈和测试等。在师生相互作用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根据现有的学习原理和规律、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性等因素而定。

1.2.2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策略后,设计者需要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材料,进行何种教学活动,如材料准备、测验和教师的指导等。选择这些材料、活动依赖于可利用的教学手段、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等。1.3开展教学评价

这里的教学评价也包括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1.3.1 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

行形成性评价形式可以是个别、小组和全班的测试。每一种评价的结果都为设计者提供可用于改进教学的数据或信息。1.3.2 修改教学

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设计者总结和解释收集来的数据,确定学习者遇到的问题以及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修改教学步骤。修改教学还包括对行动目标进行重新制订或陈述,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导致有效教学。

最后是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尽管总结性评价是确定教学是否有效的步骤,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迪克和凯瑞不认为它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这一步骤是评价教学的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在教学结束时进行。通常,总结性评价并非由教学设计者来设计与执行,因此这一步骤不被认为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可以看出,这一模式是基于一般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也是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应该区别于以学习者为中心,前者不一定是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后者必定是学习者控制教—学活动。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要依据学习者学习的规律。这一模式特点包括:

第一,强调学生学习任务的分析以及起点能力的确立;

第二,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正,以期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第三,安排教学活动,以优化每一教学事件,保证教学的整体效果。

2.史密斯和瑞根的教学设计模式

史密斯和瑞根(P.L.Smith & T.J.Regan,1993)提出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把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策略、教学评价和修改按照四个基本问题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化。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分析、策略和评价。它是在“狄克-柯瑞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很好地吸收了瑞格卢斯的教学策略分类思想,并把重点正确地放在教学组织策略上。该模式较好的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的体现了“联接——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如图所示。

在第一阶段,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学习任务,制定初步的设计项目(也是要测验的项目)。

在第二阶段,确定组织策略、传送策略、管理策略和设计出教学活动方案。组织策略涉及设计学习活动的决策,包括向学生提供呈现的类型、呈现的排列、主体的排序及结构、联系的类型、反馈的性质等等;传递策略同信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有关,它涉及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依据,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有强烈的制约作用。管理策略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式、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由于“教学组织策略”涉及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最快地理解和接受各种复杂的新知识、新概念,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有关策略的制订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所以这一点是使该模型在性质上发生改变,即由纯粹的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发展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关键。在第三阶段进行形成性评价,并对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予以修正。

这一过程模式中可以包含多种学习理论的内容,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被人们所理解才逐渐发展起来,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与“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备受教育工作者重视,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散漫。而迪克和凯里系统教学设计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系统化,强调整个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因此我们可以把迪克和凯里模式应用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用此模式来统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1 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3.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关注学习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知识分析、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分析。3.3 学习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与表象,从而是学习者能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或者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3.4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提供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去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和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3.5 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指整个以学为中心,是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即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进行不同的设计。

3.6 协作学习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学做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均由教师提出。3.7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愿意以建构的目的。

4.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比较

4.1狄克-柯瑞模式和史密斯和瑞根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比较

狄克-柯瑞模式和史密斯和瑞根的教学设计模式均可以划分为三个模块,并且不难看出他们两者的三模块相当,而且各模块中方框的内容也大致相同。二者的差别或者说史密斯-雷根模式的改进之处在于:

①史密斯-雷根模式把“教学分析”与“确定学生初始行为及特征”(即“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成两部分,并把二者分析的结果用更具体的“行为目标”表述;而在狄克-柯瑞模式中则把“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两部分)都归入“教学分析”模块中,并对这一模块补充了“学习环境分析”框,与此同时,还取消了狄克-柯瑞模式中较为具体、琐细的“行为目标”表述框。显然,这一改进不仅使狄克-柯瑞模式的“教学分析”模块内容更充实,而且在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简洁、合理。②在狄克-柯瑞模式模式中有关教学策略部分只笼统地提到要“开发教学策略”,至于开发哪一类教学策略并未说明;而在史密斯-雷根模式中则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

③在狄克-柯瑞模式中对教学的“修改”并未放在评价模块中,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修改必须以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为依据;在在史密斯-雷根模式中对此作了调整--不仅把“修改教学”框置于教学评价模块中而且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这一改进就使在史密斯-雷根模式显得更为科学。

除了以上三点差别以外,在史密斯-雷根模式和狄克-柯瑞模式的其余部分基本相同。各方框中所涉及的概念,除“组织策略”部分以外,其余都是在ID1的许多教材或专著中反复论述过的,因而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例如学习任务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编写测验项目(即编写出用于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能力的测验项目)、教学资料的选择与开发(或教学资料的编写与制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等。所有这些概念在ID1和ID2中都基本相同,唯一有差别的是“学习者特征分析”: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而在ID2中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能力。由于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在加涅等人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著作中已有许多论述,因此,为了对史密斯-雷根模式有较深刻的理解,这里只需对“组织策略”部分作较深入的解剖即可达到目的。至于“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部分,由于仍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范畴--更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和更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其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外部刺激,以便更快、更牢固地建立“刺激-反应”联结,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4.2 三种教学设计模式之间的相互比较

相同点:均可分为三大模块;均有教学评价和教学(学习)目标分析,即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内容类似。

不同点:狄克-柯瑞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没有学习环境分析,而史密斯和瑞根模式有学习环境分析;狄克-柯瑞模式和史密斯和瑞根模式是先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在进行教学(学习)目标分析,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相反;狄克-柯瑞模式和史密斯和瑞根模式比较适合集体教学,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比较适合个别化学习;狄克-柯瑞模式和史密斯和瑞根模式的第二模块类似,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第二模块差别较大。

5.肯普模式

5.1 四个本要素

肯普(J.E.Kemp)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方法、目标和评价。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这个教案或教材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的?希望这些人能学到什么?最好用什么方法来教授有关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确实学会了? 5.2 三个主要问题

(1)学生必须学习什么(确定教学目标);(2)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3)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5.3十个教学环节

(1)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和限制条件);(2)选择课题和任务;(3)分析学习者特征;(4)分析学科内容;(5)阐明教学目标;(6)实施教学活动;(7)利用教学资源;(8)提供辅助性服务;(9)进行教学评价;(10)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肯普认为四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是组成教学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大致框架,并由此引伸开去,提出了一个教学系统开发的椭园型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肯普模式

5.4该模式有几个特点

首先,肯普列出了10个教学设计的“因素”,而不称之为步骤,以表示它的整体性以及设计过程之弹性。10 个因素虽然根据逻辑顺时针排列,一般在设计一个新教学方案时可以按照这些顺序进行,但肯普没有用线条和箭头将各因素连接起来,说明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可能根本不必考虑或进行全部的因素(环节),或是由任何一个因素作为设计的起点,再依实际情况继续下去。

肯普以椭园形将10项因素圈在整个系统中,并以外围的“评价”和“修改”表示这是两件整个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工作。这更显示出系统方法的分析、设计、评价、反馈修正的工作策略实际上是在模式中每一因素(环节)中均执行的基本精神。因此,这个模式在形式上比其他许多流程型的模式更能反映系统论的观念。

肯普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将“学习需要”、“教学目的”、“优先顺序”和“约束条件”置于中心地位,以强调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随机拿这几个因素作为参考的依据。如前所述,教学系统是由一组有共同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因素所组成的,其作用范围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肯普将学习需要和教学目的置于中心正是突出了系统方法的以系统目标为导向的本质。同时,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离不开环境的制约: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等,都必须以环境的需要和可能为转换。

肯普模式不象其他许多模式那样只能按线性结构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而是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选择某个因素为起始点,并将其余因素按照任意逻辑程序进行排列;说明因素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那一个因素便可不予考虑,避免了形式化;说明了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个因素所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因素,一个因素决策内容变动,其相联系的因素必须作一定的修改。

6.尼文模式

尼文(N.Nieveen)在总结前人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开发模式进行了改进,将线性模式与环行模式相结合(如图)。该模型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教学系统开发的真实过程,体现了如下两个方面特点:

(1)将原来的评估部分细化为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便于提高系统性能;而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则是在系统开发结束以后进行评价,对系统性能、效果等作出定性、定量的描述。

(2)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统一体。一个完善教学系统的开发,往往要经过几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实现。

尼文模式

7.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模式。依据的是加涅对教学所下的定义:“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加涅所描述的九个教学事件就成为教学序列的一般步骤:(1)引起注意;(2)告诉学习者目标;(3)刺激对必备学习的回忆;(4)呈现刺激材料;(5)提供学习指导;(6)明确行为;(7)提供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8)对行为评估;(9)强化保持和迁移。这个模式的构建以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模式为框架,遵循信息加工和认知心理学的一般观点,为设计有效的个体学习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基本思路。教学设计者的任务就是提供特定的活动和技术以促进每一个教学事件的有效进行,其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和支持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这一模式较好地适用于各种学习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8.教学设计一般过程模式

从我国目前对教学设计过程的研究来看,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结合具体学科的教学实际需要,在引介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发展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国内一些学者归纳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问题,提出四个阶段逐步展开的教学设计过程基本模式,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1)分析阶段。教学设计者要对学习背景、学习任务、学习者进行分析把握;

(2)选择决策阶段。要求设计者对教学模式、教学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以及设计的方式、方法作出选择和决策;

(3)发展阶段。要求设计者创造性地设计出产品,并考虑产品的可行性;(4)评价阶段。这个阶段对整个教学设计作出评价和修改。

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过程,即管理过程和设计动机过程贯穿于教学设计过程始终。

(一)知识与技能 1.品读课文,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如湖泊多,湖水清,湖石彩;五彩池美的原由;瀑布的高低错落,蔚为壮观;

2.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俗风情。

(二)过程与方法

(A)课外收集九寨沟的相关资料,增强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视野;

(B)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更多的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俗风情;

(三)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原因是:在要求上有重复要求。

第五篇:五步教学模式赛讲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永济市实验小学 五步教研模式实施方案

经过了同课异构、春季赛讲、秋季说课、读书论坛等活动以后,极大调动和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业务方面的提升,涌现出一批年轻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通过我校教研人员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将本学期的教研定为:“备、说、讲、评、议”五步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组

组 长:石百胜

副组长:李永健 王新强

组 员:谭太生 魏朝华 赵艳丽 李夏娟 以及各学段组长和各年级学科组长 二、五步教研模式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开放式、个性化、高效率是五步教研模式的灵魂。1.备课突出电子化,个性添加是根本;

首先,备课要经历一套完整的电子备课环节。即个人先行备课——集体研讨确定——依据学情添加——课后补充完善——筛选优课定稿,依据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展示和说明。

其次,备课要力求实现“精品化”目标。单元教材内容把握准确,分析透彻;课时预案具有创新性,质量高,达到“精品化”

要求,具体说三维目标要明确,合理恰当的教具准备,准确的教材分析,清晰的教学环节,较为详细的导语、过渡语、总结语设计,精要的问题设计、启发引导、延伸拓展等。

第三,备课要始终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无论是在课件的准备上,还是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上都要体现这一原则。

2.讲课围绕多方式,氛围创设是重点;

讲课是教师精心备课、说课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我们要求教师围绕“开放式、个性化、高效率”的主线来施教,具体来说,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承认学生的差异和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倡导高效率的课堂。这样课堂的实现,就是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充分信任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施教前完成“六个思考”,即思考一:什么样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具有可持续性?思考二:现阶段应养成学生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同时如何有效的让这些习惯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体现、传承和发展。作为老师应如何做?思考三:作为一名教师,你觉得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吗?原因是什么?思考四:作为一名老师,你的特色是什么?你的魅力是什么?你对所教学科的那类知识在传授时得心应手,是自己的看家本领?思考五:反思自己教学成绩的取得,学生的管理是越来越轻松,还是越来越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否与学生的能力提高程正比?思考六:你培养的孩子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诚实、豁达、上进、乐观等等,这些品质都对否具有可持续性的。

教师在完成六个思考后开始施教,并以六个思考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说课重在明思路,解析内容为根本;

说课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说课的内容上,我们要求做到“五说”,即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手段、说教学程序、说教学效果的预测。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说学生

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单列,也可以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起说。说学生包括:

(1)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3)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

说教法与手段

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

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2)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或课件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还有说明是怎样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教具的功能等来选择教学手段的。

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就是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教学过程通常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说明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

(2)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3)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方法等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的依据。特别要说明一节课里的最佳时间(20——25分钟)和黄金时间(15分钟)是怎样充分利用的。

(4)说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等?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师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能的预测。

说课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说清以上五个方面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核心。

4.评课提升辨析力,理论实践得益彰;

评课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又一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确定的主评教师,我们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间,评课实践不少于10分钟;定层次,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又要有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定方向,评课始终围绕“开放式、个性化、高效率”的主线来进行,既要关注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言,更要关注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成长。

担任主评的教师通过自己对这节课的深入浅出的评价,让执教教师理清了自己的奋斗方向,促进了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刻理解。5.议课共建有效性,开放个性共提升。

有效议课是走出教室坐在一起以什么方式交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等问题,以谋求认识关系、开辟可能、开创未来的议课效果。在议课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人人发言,在议课中做到“三二一”,即:三个优点、两个建议、一个改进。

在议课中,教师要明确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不是对课的成败下结论,而是面向未来谋发展和思改进的。基于发展的目的,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教师,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教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教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以来,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

要求做到:

1.充分信任对方。只要有机会和条件,人总是愿意发展并希望改变自己的,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那就是“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2.耐心等待对方。教育不是加工和塑造,而是生长于成熟,而生长于成熟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等待,等待意味着“示弱”和“用弱”。在等待中,在参与者的学习责任和自觉性被唤醒以后,教育可能收获更多的欣喜。

3.主动成就对方。人需要表达和表现,失去表达和表现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生活。这样,让别人表达和表现就是对他人的一种成就,在成就对方的表达和实现愿望时,引导者要学会“舍得”,舍得自己的预设,舍得自己的精彩,舍得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

4.倾听、理解、成全对方。当一个人的表达不被倾听或没有人倾听时,或者比死亡更难受,表达是一种实现,倾听是一种关怀。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倡议课从倾听开始,倾听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关怀,我们需要通过倾听来成就表达者,帮助表达者实现自己。

备注:

每次教研结束后,各学段组长收回教学设计及课件、说课稿、评课稿等资料,并及时上交给教研组长。

下载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赛普官方讲解【教学模式】(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讲解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专业价值观 一、建立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它不仅限于在......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讲解(全文5篇)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一般性教学模式解读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基本模式,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国名校共同体在总结以杜郎口为首的各成员校的课堂教学......

    留德签证官方手续常识讲解及问答(精选五篇)

    德国留学签证官方手续常识讲解及问答:签证期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3个月以上为长期签证,一般至少要等一到两个月签证才能下来。这是因为签证文件要做一次 公文旅行。德国领事馆......

    大禹陵讲解词(普通篇)+

    大禹陵景区讲解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会稽山景区,景区包括大禹陵、百鸟乐园和香炉峰三个核心景点,现又新增了恐龙园和花卉展等景观。 会稽山是古已有之的名山,《周礼·夏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述评讲解(合集)

    2016年 第 9 期 英语教师 引言 “ 翻转课堂 ” 是 一种将 知 识 传 授 与 知 识 内 化 颠 倒 的教学模式 , 注 重课 外 相关 学习的实践 活 动 , 而 不 仅 限于 “ 灌 输......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讲解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一般都是围绕某某“主题”进行教学活动的,活动“主题”一般都是由“问题”转化来的。“问题”是如何转化为“......

    致赛普学院的一封感谢信(精选)

    这里帮我完成了梦想——致赛普的一封感谢信经过三个半月的培训,我的全能私人健身教练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最终取得了健身教练证书和全能私人健身教练证书,为我的大学生涯交了......

    赛普健身学院-健身教练就业协议

    学员就业协议书甲方:北京赛普健身教练培训乙方:为充分解决培训学员在学习期满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甲乙双方经共同协商,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乙方委托甲方为其定向推荐就业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