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经验交流

时间:2019-05-13 03:3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理经验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理经验交流》。

第一篇:地理经验交流

地理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一、改进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注意教学艺术,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要讲究课堂教学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不能太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三、注重人性化教学和管理,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学习活动是属于学习的,教师不能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或者空间。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教学不能满堂灌,得把学习时间给予学生,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地理知识。

四、图文结合,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时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好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要多得多,因此,会用和善用地图是学好地理所必须的。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只有图文结合,才能使地理变得易懂,文字变得有所依托。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能力。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美丽人生。

我们的地理教学活动,学生很难找到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地引导和培养。我们要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造就学生的美丽人生。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

袁森虎

2013.3.12

第二篇: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改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1.学生分析,暴露问题。高考题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在具体的复习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个别提问:让个别学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在提问的时候,我多突出学科性的特点,比如是理性思维较强的题,让数学好的学生回答;文字性分析题语文好的学生回答。(2)小组讨论,黑板展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组长把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结论板书到黑板上。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这样做既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有时学生的思维让我感到很吃惊,从而打开我知识延伸的大门。他们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时也要技巧,可以多一些个别提问,少一些集体提问,让学生精神集中,避免滥竽充数。在让学生讨论问题时,要组织学生明确讨论目的,选出陈述结论的小组长,在小组长回答后,还要让组员加以补充,尽可能让多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有关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知识的迁移。

4.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合作来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使知识趋于完整。但并不是合作学习越多越好,过多的合作学习会降低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中,一些学生首先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问同学或问老师,这些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将受到削弱。

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交流

2011年7月8日

春华秋实,经过三年的辛勤耕耘,2011届高考迎来了丰收的喜悦。现就这一届的高三地理教学复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夯实基础,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

1、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

要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掌握考点基础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离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准确理解每一个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和限定条件,认真研读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不以个人喜好来决定知识的取舍,更不能为了盲目地赶进度而放弃对某些知识点的复习。地理试题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注重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均在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题目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主干知识非常突出。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为线,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知识框架。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

二、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 1.地理计算能力。

用数字说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确度,运用数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

2.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

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察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在地理试题中,出现较多的图形类型有:日照图、模式图(如地球的公转轨道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表)和区域地图(有时还会出现景观图和逻辑框图)等等。在复习时要求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注重图文转换训练,从枯燥无味的图表中找出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如人口增长、城市人口的比重,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气温、降水的图、表、分析气候类型;主要国家工业地带的分布与海洋运输;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分布等。(读图、用图主要掌握五点:①明了各类地图的构成和表达方法;②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③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④会判断地理区位;⑤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

3、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地理学科注重对规律、原理的实践运用。在复习中,对于规律、原理不仅要加深理解,更要学会灵活地迁移应用。表述不准确也是高考中失分较多的一个因素,教学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尽量使用地理术语。三、二轮复习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可以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以前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

2、善于记录,“看”与“想”相结合

要善于记录、整理错题和典型题目,并经常翻阅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做过的练习。“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加强课堂限时训练,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1)限时训练: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课堂上及时反馈,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高三考试较多,试题一定要精选,既要检测成绩,又要考出学生自信。

(2)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选择题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综合题注重语言的组织方式,回答条理的清晰。

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①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②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③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④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体做法有: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紧扣考纲,立足基础,切实落实双基,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在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臵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高中新课程教学地理学科经验交流材料

高中新课程实施给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我校地理学科教师积极探索新课程,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努力营造一个学生有发展、教师有建树的绿色教育生态环境。

为了将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上,而着眼点又重点落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我们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按照学校安排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曾先后作过,并一直坚持进行的有:

1、扎实开展教研组活动

我校长期坚持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民教研活动,每周星期五是文科组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中大家学习教育理论,讨论教学问题,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课堂上遇到的易错问题,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使教研组活动更具实效,教导处要求每个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这就使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能亲身参加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地理学科老师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并且从中受益,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抓实常规

学校要求教案书写规范,要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拓展,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备教法、备学法、备考法,使教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①要突出一个“人”字:树立“三本”的教学理念,备课时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要敢说一个“不”字:敢于用质疑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对待教学,对待教材,备课时多问“为什么”,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研究,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新教材的独到见解;③要讲究一个“思”字:要经常就自己的备课和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写课后教学反思,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④教案要提倡一个“活”字:教案书写不拘一格,体现个性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由手写教案向电子教案过渡,可以使用通案(电子版),但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新教材的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具体措施,体现自己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我们地理学科教师认真落实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抓实常规。

3、积极进行听评课活动

按照学校教导处、中心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制定了详实的听评课活动计划,每周至少听课两人次,每周的公开课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主题(比如第三周关注有效教学、第四周同课异构),通过不同年龄教师的说课、上课和教后的评课、反思,引领老师们注重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话说得非常实在,我们地理学科教师珍惜反思,也重视反思,力图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课改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着学生的潜能,点燃着学生的智慧火把。同时,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地理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

1、课前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除了课程标准外,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也非常重要。教材不仅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大量翻阅各类教辅材料,上网查询与教学有用的各种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新课程尤其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地理课本中的这些环节,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试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一落实这些环节。这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

在课改进行的过程中,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和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的激烈碰撞与摩擦。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改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始终在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影响了我们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

2、新教材、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不配套、教材与辅导材料不配套,尤其是我们用的第二教材,难度过大,不适合高一的学生,还有诸多实践活动缺乏设备(如地球仪)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对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心中没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初中地理知识基础较差的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4、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引导点拨的总时间应控制在一节课的1/3—1/2,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发展的"空白时间带"。然而在现实情境下,为了教学进度,教师满堂灌、自己大讲特讲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

应对措施:

1、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等,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布臵作业时,要求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地图的分析,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地接受知识。

3、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采取多种方式,根据教学所需,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课本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可以将书中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来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

以上是我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受和体验。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地理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我是地理组的罗xx,这次,我们地理组让我作为代表参加这次经验交流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如果我说的不好,只能说明我个人的说话能力比较差,并不代表地理组的工作做的不踏实。我们组的老师也很担心我说不好,建议我到网上下载一些东西进行参考,我也知道怎么进行下载,复制,粘贴,修改,但是,前不久,魏书生老师在我们学校作报告时说过:那点破事,谁看不明白啊?所以,不是不想写一篇好的发言稿,是不敢那样去写一篇好的发言稿!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一扇只能从内心开启的大门,我不能保证我说的话能进入大家从内心开启的那道大门,但我能保证,我说的话都是从我内心开启的那道大门里出来的。

在高效课堂改革方面,我们地理组也是积极进行探索和和实践的,其中取得的经验中,比较有价值的,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组要求老师们都要改,怎么改?方向是,把“教”“学”,改为“学”“导”,即把教师教,学生学,改为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引导。我们在听地理公开课的时候发现,不同的老师,做出来的课堂确实不一样。其实,堂课,还真是老师说了算,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所以,老师自己不变,课堂就无法改变。其实每位老师都希望课堂变得更高效,更完美,但是老师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改变,改变的方式很多,可能改了变好,也可能改了变差,我们组要求老师们在反思中改变,好的,继续;不好的,吸取经验教训。参考别人改革的模式去感悟。在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中,其实,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是先学后导了,因为有一部分学生有预习的习惯,是主动学习的,听课只是听自己不懂的那一点,到高三毕业的时候,大家发现,考上二本的,几乎也是这些主动学习的学生,不管哪个老师讲课怎么精彩,表演的多么完美,最终,那些被动学习的学生,成绩理想的不多。改为先学后导,能让更多的学生从被动学习学会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我们怎么贯彻做中学?做的过程中去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我举两个实例:一个是我们地理教材中,如何让学生搞清楚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区别,以往老师们用半节课讲了,大多数学生不懂,现在改为,请两位学生分别代表太阳和太阳以外的恒星,老师代表地球做自传和公转的演示,学生边看边思考,老师一边模拟地球运动一边提问,不到5分钟,全部同学都能把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内容搞清楚;另一个例子是关于三圈环流,有老师认为,在高中阶段,只要能把三圈环流讲清楚,就没有那一节地理教材内容讲不清楚,确实,三圈环流很难讲清楚,但是,我们地理组老师通过让学生做三圈环流的模型,学生居然在一到两节课内把三圈环流搞清楚了。不过,我们也知道,课堂中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做模型,做演示,但是,很多时候都可以做学生展示,做练习题,课堂上还真是什么时候都能做到做中学的,绝大多数时候可以做练习题嘛!我们备课的时候,先备教材,备完教材,就备练习题。

三、我们地理组曾经专题研究过如何让地理综合题回答得到较高的分数。2013年,我校高三文科班学生韦池文科综合考了280分的好成绩,说明他的地理成绩至少也是80分,错了一个地理选择题的情况下,还能得这么高的分,证明他的综合题回答很少被扣分。是不是他回答的语言专业而准确?是不是他回答问题的逻辑科学严谨?是不是他的关键词很突出醒目?是不是他的字写的好?是不是他答题的内容与标准答案吻合程度高?种种疑问不得而知,只有看过他平时的试卷,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可惜的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他以前在我们学校学习时的试卷,只能听他高三时的地理老师穆朝君进行介绍,穆老师说:韦池平时回答问题,从不先看答案,等自己回答完以后,再看参考答案,找出参考答案里的关键词,与自己回答的关键词进行比对,看自己的回答有哪些关键词没有回答出来,对参考答案中为什么有某个点理解不清楚的时候,才来问老师。我们没有保留他曾经的试卷,觉得很遗憾,不过,穆老师说,等韦池今年假期回来后,联系他,找他平时回答的试卷来看看。我们觉得这样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我们今后将会注意收集和保留一部分优秀学生的试卷和作业,以供我们研究和借鉴。

四、我们地理题库基本成型。这个题库是是适合大方一中考试的题库!2010年,地理组建了一个公共邮箱,每次考完试后,出题老师就把试题和参考答案发送到地理组邮箱,不知不觉,现在那里面储存了好多题目,我们准备把那些题目按章节存放,以后出题就可以真的先确定知识点,在找相应的题目,出题所需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质量大大提高,而且,从现在起,我们对储存的题目,将把根据学校考试结束后统计的难度系数,标注在相应的题目后,今后我们地理考试,不仅能用于同一届不同班级的比较,由于有了大方一中自己考试的难度系数,也能够用于不同届学生的地理成绩比较了。

第三篇:地理复习经验交流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初中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复习,这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来谈一下地理复习的一些基本做法,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1、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的目地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的三维目标,定位好复习的思路; 《考试说明》对本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在复习中要认真仔细研读,做到有据可依,对照《考试说明》结合教材,逐一梳理知识点,掌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做到重点突出,才能做到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备好复习课,制定好地理复习规划

我备课时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集中全力复习课本。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理清脉络,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中考储备知识。明确会考说明考点,联系热点,将每章节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同时要注意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前后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教材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抓住知识的特征,如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我国形成季风气候的主导因素是独特的海陆位置。如青藏地区的特征“高寒”;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以及北方冬季寒冷与传统运动项目之间的联系。通过抓事物的特征,学生能准确地认识大自然、认识人类,认识人地密切的关系,掌握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复习“西北地区”时,要抓住“干旱”这一自然特征,明确干旱对西北地区地表、植被、河流、湖泊、聚落、农牧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联系“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热点问题,学生就能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复习东南亚时,可联系马来西亚航班失事问题等热点。

这一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以专题复习为主要形式。本阶段主要任务:瞄准中考,浓缩重点,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一方面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如把气候知识放在一个专题,解决所有与气候有关的问题(气候类型、分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天气与气候灾害等,)同时,也可以把与气候知识为基础的河流、水资源、等问题作铺垫来学习。再比如以“世界气候差异”为主题,依据“世界气温分布”、“世界降水分布”等方面的数据,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气候和降水的组合,分析地理成因、归纳出各种气候类型特征,1

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再运用上述的知识总结、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各国家、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成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主题。另一方面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串起来,如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知识,不同性质的地理分界线、回归线赤道穿过的国家及气候类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等放在同一幅地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图文结合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技能,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阶段复习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讲印度时可联系印巴问题,以及讲资源时结合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结合每一个专题,合理的加以讲述,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味课本,强化记忆,调整状态。通过回味课本,使学生对遗忘的问题重新记忆,消灭知识盲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充分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中考综合训练和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发挥出正常水平。

二、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紧抓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满堂灌”,复习课不单是地理知识的重现,贵在于复习的过程中能指导学生编织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了解和知道的知识上升为理解和应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抓基础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种方法学生是最能接受的,首先从他们已知的知识点入手,分析更高一层次上的地理信息与地理结论。如《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问题,呈现一种:地势、地形——河流——气候的层层推进;再如完整的《中国政区图》,可能比较熟悉,那么分省地图、沿某一条纬线(如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图等,可能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将其深化。

(2)要注重知识的分散性和整体性

教材总体上是分板块、分专题编排知识的,如“辽阔的疆域”、“地形和地势”、很多学生就其中某一个主题方面应该是掌握不错的,可是把这些内容同时归纳在一幅图上,综合性就增强了,难度就增加了。中考所注意的,恰恰是知识的板块覆盖,注重主干知识而不追求细枝末节,所以,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与提高,由点到面,相互交叉,彼此关联,让学生只在一幅图中就可以分析区域差异。比如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涉及两地温差的计算、以及对该地区海拔高度判断后农业的判断。再如,中国的地理差异涉及到四个地理区域,如果单一考查一个区域学生可能很容易答题,但是如果四大地理区域的结合题就很难应对了。2011年会考就考过此题。所以在复习时一定注意知识的整合性。

(3)要不断变换题型,打开学生思维能力

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读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进行挖掘,排除无效信息。平常的练尽量一题多练,如选择题,充分挖掘四个选项背后的地理信息与地理知识,把四个选项当四道题目来做;还要训练用同一种思路解多题目,特别是像有关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等高线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等相关题目,各种变式集中训练,使解题技巧熟练化。

(4)要注重平衡,整体提高

主要做法就是“抓两头,促中间”,既抓尖子生,又顾及全体。对学习能力确实较弱的,一方面不强求们跟上大队伍,同时也不能放弃,对其最基础的知识点,要求其掌握、过关。如果选定的内容接近其能力水平,学生就容易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促使其努力求知以提高成绩。

2、要设计主线,不要一盘散沙。

一堂好的复习课应该有一条主线贯穿,给人留下条理清晰的印象。主线可以是链条式,环环相扣,连贯性很强,可以形成一种层层深入、由简到繁。如经线纬线——经度与纬度——半球的划分——地理坐标的确定等知识点之间是互相制约、因果相连的,形成链条式结构。主线还可以是分枝式,如以地图为主干,延伸出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还可以是对比式,如对亚洲、东南亚、欧洲西部的复习,都涉及位置、气候、河流,可以对比进行。在每一个章节结束后,都应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络。

3、要着重进行提高能力

从考试中可以看出不少同学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学习地理的层次上,对一些知识点并不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地理思维习惯,注重地理原理与地理现象的联系以及地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1)提高读图能力

对地理图像语言的学习运用,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许多地理知识都可以通过相关图表来获得。地理读图题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适宜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是地理必考试题。在复习阶段对地理图像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读图、析图、”的技能,能读懂地理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并能分析各类地理图像所提供的文字、图、表信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就能准确地抓住地理的位置和空间结构。如在读我国河流径流量图时,长江如一条巨蟒,昂首向着太平洋;而黄河犹如一条蚯蚓,在我国北方蜿蜒。这是图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效果,使人容易记忆。再次,一幅图包含的信息量极大,读一幅图,可了解许多内容。如一幅中国地形图,它不但能反映出我国地形状况,水系分布,各类地形单元的分布,甚至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城市的分布都能体现出来。所以多读图,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

地理分析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学生时间紧张,多读图可以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复习中还要注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即分析地域内或地域间各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能力,要深刻体会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要能够联系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等高线地形图中水库大坝的修建位置;公路的修建等等。如海陆位置、地形、季风,都是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而干旱又是荒漠草原和荒漠形成的前提,这就决定了西北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因而在西北有水的地方才有绿洲,才有村镇,才有农业。从而水也决定着西北地区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样一联系,西北的主要特征就凸现在眼前。可见纵向联系是把握一个地方地理特征的好方法。

横向比较是相对于纵向比较而言,是两个乃至多个地理区域某个地理要素的比较,也可以是多个地理要素的比较。它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黑龙江北部和海南省两地降水及所属干湿地区的比较,很显然能得出我国降水的“南多北少”规律,同时也很清楚的可以看出降水决不是影响干湿地区的唯一因素。再如,对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形成条件的比较中,明显可以看出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在地理课学习中,往往有许多地方就是利用比较这一方法的。如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一条“对比”线,它不仅对比了南北方的气温、降水、气候、干湿的差异。甚至连南北方的水文特征都作了一定的比较,因此它成了我国南北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每年会考都有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考察。

(3)提高解题技巧

为了避免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同学们在复习时很有必要进行答题规范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一要学会审题的方法,能正确提取试题文字、图像及数据所提供的有效地理信息;二要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训练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尤其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从每年考试结果和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题目不难,高分不易,试题稍微有所变通,学生就无法适应。说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相当欠缺,机械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在地理复习中提高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极为重要。如学习了“等高线疏密和地形坡度大小关系”后,在具体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能分析不同地形部位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并说明原因等。比如:海拔在1000米以上着重发展林业,海拔在200—500米着重发展种植业等。又如既要学会看正面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又要学会从极点上空分析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地球的自转方向。

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时要以学校的月考为契机,以高质量的检测督促学生积极复习,根据月考的反馈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进而以精讲带动阶段的精练。每次精练和检测过后,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作好批阅与讲评。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地理复习,只要师生之间多多配合,教师之间多多交流,相信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2014年4月25日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研;二是抓课堂教学;三是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教研方面:

过去的一年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第一年,是关键年。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通过教研会取得了以下共识,力求作到几个转变。

共识一: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共识二: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要能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力求作到以下主要变化: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更要看“学”。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明显的教学弊端。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不是通过自己思维获得的,那只能是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

4、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传统教学中,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铭记“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① 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而且宽松和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师和蔼可亲,尊重学生,能与学生平等沟通,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有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和回答问题的机会;③ 教师能赏识学生,经常恰当地给学生肯定与鼓励;④ 教师能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有吸引力和启发性;⑤ 教师授课能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循序渐进,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⑥ 教师的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幽默感,深入浅出;⑦ 教师的板书不仅有条理,而且美观,教具操作规范熟练;⑧ 教师的课堂容量适度,难度适当,语速适中;⑨ 教师能及时注意信息反馈,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照顾学生的反映。⑩ 教师在课堂上,不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不发牢骚、不讽刺、不歧视、不体罚学生,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1)重视活动课文

地理新教材始终贯穿着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在教材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按照“章——节——目”设计,每“目”中的内容都被分解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两部分。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不仅能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而且还能增强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千万不能忽视“活动式课文”的教学。更不能把“活动”拿来做做简单的“练习”或“作业”。

(2)活用新教材,让学生活动起来

地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其突出特点是以活动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让学生活动起来。运用不同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发挥教师教学主体作用的根本所在。

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②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③充分运用地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地理新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各种地图中贮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

运用地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很广泛,运用恰当适时,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活动中学习,学习中活动

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扩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相互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⑤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教师则由台前退到幕后,成为导演、策划者、组织者;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在教学中,可以尝试着选择部分课题让学生讲解。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探讨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地理结业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地理结业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复习三大原则

1、利用地图落实知识点。

2、归类知识点,使之有机结合、相互影响、渗透、作用。

3、精讲复习内容,巧做复习试题。

专题复习要围绕主干知识来进行。可以将主干知识分解成几大专题。在进行专题设计时、可围绕课标要求、知识联系、地理规律、思维特点等途径来进行专题整合,根据以上思路可制定出以下几个专题:

专题

一、《地球和地图》

专题

二、《海洋与陆地

专题

三、《气候

专题

四、《居民

专题

五、《地区发展差异

专题

六、《认识大洲――亚洲

专题

七、《认识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专题

八、《认识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专题

九、《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专题

十、《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专题

十一、《中国经济与文化

专题

十二、《中国的地理差异

专题

十三、《认识省级区域――北京、香港、澳门、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专题

十四、《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

专题十五《认识跨省区域――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走向世界的中国

专题

十六、《地理图像的判读与应用

专题

十七、《地理计算

专题

十八、《地理时事热点

复习的步骤:

1、考纲扫描

2、思维导图

3、教材梳理

4、重难点突破

5、真题剖析

下载地理经验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理经验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合集5篇)

    地理学科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有幸代表我们地理学科组在此发言,上学期,在全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经验谈不上,有的只是我们在教......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黄渠中学地理中考经验交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黄渠中学一位年青的教师,很高兴能代表我校的地理老师前来参加全市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现就我校地理老......

    地理教学经验交流(合集五篇)

    教学经验交流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能够与大家交流我近几年的教学心得,尤其地理教学。2005年至2007年,我与几位老师一起连续送了三年地理会考班,地理成绩在莱州......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过去一年的地理教学主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研;二是抓课堂教学;三是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教......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2018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地理学科组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给予指正。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我......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过去一年的地理教学主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研;二是抓课堂教学;三是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教......

    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如何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地理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不同的是,除了文字系统以外,还有较多的图像,各种地图、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它们有机地构......

    高二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武冈市高二地理学考交流发言稿 武冈十中地理组 王长春 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高二地理学考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课堂教学;二是针对新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改革。地理组全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