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过程语文学案心得体会
“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法”语文学案运用中的心得体会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
姓名:田富强 时间:2011-4-1 联系电话:***
“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法”语文学案运用中的心得体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初三语文组 田富强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我校倡导的“五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主题探索教学法是我校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在课程改革的口号声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很自然地用起了五过程主体探索学案。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学案、主体、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上因此而呈现出勃勃生机。我校倡导的“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巩固训练)主体探索教学法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教师在实施运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自主”变成“自由”,轻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二是“合作”流于形式,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三是“探究”的随意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些问题暴露出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存在的形式化和浅层化的弊端,造成教学的低效,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系统掌握,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我校校教研活动中,大力提倡实施的师生共用的共同学案,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根据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来源及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过我们认真反思和研究,从2006年初提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方法,即“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法”。
根据新课程要求,新授课课堂一般呈现以下五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教师讲解、训练巩固。教师根据教学可灵活调整五种形式,但对五种形式学习过程做统一的时间要求。
一、自主探究(一般总占时8分钟左右)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学习、思考和探究。教师在台下认真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动脑动笔,重在落实每一位的学习结果,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学习惯、能力和速度。
二、合作交流(一般总占时8分钟左右)
包括小组讨论、合作活动、同学互助、练习作业的相互检查与批改等。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重在指导组织以及台下监控,使其有组织、有分工、有序有效
进行,并注重落实检查学习的结果。
三、师生互动(一般总占时8分钟左右)
师生间个别质疑问答和集体互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勇于质疑的探索精神。
四、教师讲解(一般总占时10分钟左右)教师的“讲”应放在学生学前的引导和学生“学”、“练”后的点拨、小结以及重难点的突破上。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解决的问题尽量引导组织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也需要教师去培养),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教师轻松地引导组织全体学生去紧张的学习,而不是一节课教师讲得很紧张而学生却学得很随意。
五、训练巩固(一般总占时6分钟左右)
课堂所学知识要注重当堂练习巩固,并及时进行反馈。课堂上的个人学习结果以及练习、作业应以学生之间及时交流、检查、批改为主,教师要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决不能上课不管学生的学习状态,下课不管学习结果。当然,还需要各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各科特点反复讨论研究,力求完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讨论、研究,在学习洋思、东庐经验的基础上,把东庐的学案与我校的五过程结合起来,再加之充分研究学生个性,“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便孕育而生,同时,我们根据新课程的课堂学习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总结出一个“课堂基本学习形式”(五环节教学模式)作为大家研究探讨形成统一教学方法的重点思路.应用的是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概括起来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强化认知过程,注重知识运用”.教师创设一种知识点存在于其中的教学情境,然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客观信息,诱导学生去看书、分析、讨论,小组合作讨论,相互补充和完善,由教师从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上进行精讲点拨,从而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课堂基本学习形式和要求是在课堂上合理呈现以下五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精讲点拨、训练巩固。
现在,我校的教学在实施“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阶段,体现出以下优势:
1、优化了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活动的产生。
2、教师的教学观从“为教而教”转变为“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
3、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牢固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
4、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5、“愉快教学”、“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感教学”等得到了体现。
6、促进了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和教师专业成长。
三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在新课程指导下的“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已收到明显效果,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程度、整体参与程度及学习活跃程度都有了明显提高,我校整体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赢得了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和来我校听课的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同时“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也取得阶段性成果,上级验收部门在验收过程
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主办方决定四月份在我校举办鄂尔多斯市课程改革总结与课题研究分享会,我校作为 “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课题研究试点学校,届时“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将成为会议的主要焦点。7.共同学案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给予学生自学的方法,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有效,使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下去。
8.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计,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透明度。课堂上师生通过教学的双边活动,共同校验学习目标的实施和达成情况,真正使探究学习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探究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9.共同学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使授课内容最精练化,教学方法最科学化,教学效果最佳化。学生可以从学案中看到老师教学的全过程,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教师“教”的讲授,转换为“导”的启迪。教师精心设计每节课师生探究的问题,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避免了满堂问,“放羊”式地一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老师在这个流程中给予学生具体的“认知——感悟——运用”的有序学习指导,真正发挥教师引领者的作用。
10.共同学案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者,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但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共同学案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实施“授渔”策略。学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了,精讲多练,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共同学案,学生对语文不同体裁文章的知识体系已了如指掌,学习流程熟谙于心;使语文课堂教学向“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迈进。
总之,共同学案(学案式五过程主体探索教学模式)的使用,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有效,解决了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新课程改革能顺利进行下去,并取得教学实效。
第二篇:语文学案使用五步法
语文学案使用“五步法”
河津市僧楼中学 薛克民 043300 自从前年我中心校开始大张旗鼓的学习洋思经验和横水经验以来,“学案导学”开始进入了我的教学生活。二年来,“学案导学”已经成为我和我的同事生活的一部分。一路走来,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是教改纵深发展的一次较为科学、具有切实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一次大胆的尝新思路。“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较为行之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笔者根据自己及本校语文教师同仁实践,试分析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在教学当中使用之优缺。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其环节包括
1、检查学案、了解学情。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3、精讲点拨。
4、当堂检测。
5、归纳总结。
一、“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 其特点是:
1、简便易学,便于操作。
2、能较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不再重复演义课文,能较好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4、由于五个步骤都要体现于每一堂新课中,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检查学案、了解学情(1—3分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结果,忽视思维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低。“导学案”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案,它的使用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是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前已明确了本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按照学案设计的内容有重点地讲解,学生有重点地听,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0—15分钟)
以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了师生互动和对话交流,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出,通过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根据问题特点,教师可提问题让大家或一个同学回答;也可以让个别同学黑板展示。教师纠正学生展示或回答中知识性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达,评价回答或展示的内容,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三)、精讲点拨(15—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就是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协作意识)。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1讲重点;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知识和学科思维方法;或从来没接触过的。2讲难点;对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不同学生可不同)。3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根据备课组研究和自己掌握学生的情况);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也是常考点。“三不讲”即:1学生自学已学会的不讲;2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探究会的不讲;3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有些知识虽不超课标,但比较偏,高
一、高二学生能力达不到,这些知识可不讲。
这样就不会遗留问题了,教师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讲解,学生能不能搞清楚,现在,学生讲解展示完成以后,有老师在进行补充和纠正,当然包括质疑,这样我们就不必担心了。但是精讲点拨的时间不能太长,一定要将时间留给学生,因为最终的主角还是学生自己,受益的当然也应该是学生本人。
(四)、当堂检测(5—10分钟)
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测试题当堂呈现给学生(不要在学案中出现),可多媒体呈现或资料现场选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测试题,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当堂点评,确保训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这一点学生一点不能少,是对当堂讲解内容的一个及时检测,及时的评估,让老师了解学情,下一节课就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完成之后的及时反馈,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让后让师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五)、归纳总结(1—3分钟)
教师或者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方法、规律、思路进行总结整理。也可进行纠错整理。整体上的总结是本节课的收尾工作,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自我小结,掌握一种节能,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各环节可选择运用,环节
(二)与环节
(三)可交换或交互进行,同时各段教学时间的划分是一种相对概念,不是对时间的机械界定,实施中各部分可以交互进行、灵活运用,以求课堂结构的最优化。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在现实中的应用时非常灵活的,绝不拘泥于我们以上说的条条框框,针对以上不同的环节,可以随意调整。
三、“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之优
在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一直坚持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五步教学法各个步骤的精髓之处。从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当中的思考,认为“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优点。
1、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多少,课堂往往是老师和一些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部分学习的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归根结底学习是学生自己要完成的事情,一个木匠师傅带徒弟,在45分钟里,师傅关于木工知识讲了40分钟,只给徒弟几分钟的时间练习,是不是一件滑稽的事情?事实是,师傅关于怎么使用锯子的知识要领讲了几分钟,而30~40分钟的时间让徒弟自己练习琢磨。当然这只是个比喻,课堂教学比这复杂得多,但其中的大道理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教育之源在孔子。孔子当年领着一群学生,风尘仆仆走遍齐鲁大地,走遍诸侯列国,大约只是到了晚年,才搞了几年类似于今天的课堂教学。其中有一次社会实践课(而这次教学内容完全是不期而遇的):孔夫子领着弟子们打泰山旁边经过,一个妇人的哭声吸引了他。那哀婉凄侧的哭诉,犹如泣诉交加的音乐,才使夫子凝神谛听,并让子路反复采访妇人,终于知道了女人的重重忧伤。当妇人告诉孔子自己的公公、丈夫、儿子都先后葬身虎口时,孔子大惑不解:“干嘛不离开这虎狼出没的鬼地方?”妇人回答:“但这儿却没有苛政啊!”于是,这位大教育家现场教学,告诉弟子:“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于是,便有了震撼千古的警句流传。①
假如孔子讲了40分钟的倡仁政反苛政的理论,而“学生”(包括那位妇人)只有几分钟的话语权,效果怎么样呢?如果单从时间分配看,这一节课女人哭用了30多分钟,子路来回采访用了10分钟左右,而大圣人大概用了几分钟!但谁敢不承认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最优秀的一节课!
至于是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是学生30多分钟,老师10多分钟,大概也不能“一刀切”;但让学生的“学”成为主要的模式,这种作法是科学的。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学案导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在语文教材中,有的内容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多大的趣味和吸引力,但都蕴含着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老师们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问难。无论是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内容、文章插图、文章的标点符号,还是文章下面的注释,都可以。一些课文课下解释学生看后觉得蹊跷,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证实课下注释是否错误。这本是小事,但学生在质疑与解疑过程中形成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至关重要。除了文章本身有价值外,另外,现在刚刚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在编写教材时,难免会出现疏漏的地方,学生针对这些疏漏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谜点。教学中,老师们认真引导学生学会了质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
3、学案学习中的预习,是引导学生到达“愤、悱”的环节(《大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在预习中有了自己困惑的问题,经过预习这个环节,他们自己就提前找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听课的时候,对这部分重点听,对重难点的突破很有帮助。
4、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
根据学案,学生能清晰地掌握老师的教学思路;看了学案,学生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无疑就提高了课堂听课的效率。
5、课堂过关检测,可以把好知识关,让学生堂堂清,提高课堂效率。
四、“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之缺
1、知识问题化的单一方式,肢解了语文学习的多样化,肢解了语文文本的整体性。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追求课堂的实效性,学案主体部分的合作探究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负面的效果是课堂充斥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对于语文课而言,把一篇完整的文章拆解开来,总有一种把美好的东西撕破了的感觉。另外,学生抛开课本而把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案,总觉得有些折本逐末。新课改轰轰烈烈的实施过程中,我在充分感受它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总被一些问题困扰。
2、“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活度”高,有的老师驾御不了课堂,容易把课堂放“散”、放“乱”。由于上课进度较快,可能给“趁机浑水摸鱼”的学生于很大的“机会”,结果滥竽充数,越充越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这又是应当肯定的。
3.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忙于完成各科学案,忙于把其它资料的答案挪到学案上来。这样缺少了独立思考,同时从表象上看“完成了”学案,却掩盖着并非大部分人都“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的实质。
4.由于是“学习小组”的形式,一些学生专心致志听讲的好习惯退化了,反而以为只凭着自己的展示质疑就可以了、甚至可以自以为是了,可以不去看高考试题答案的客观性了。
总之,“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优势是主流,学生获得了充分发展,或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发展,这就应当肯定。
但如果根据不同学科的独特属性,再加细化研讨,也许效果会更好。
仅就语文而言,语文文本的内容多姿多彩,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各领风骚,不同的文学样式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体现不同文体的独特性。知识问题化的导学案,针对学生学习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完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这一方式,固然是本着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与适应应试教育的目的,但从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来说,感悟体会以及语文素养的滋生,却不易实现。
具体讲,在语文教学中,合理选择体现文本内容体现文本文体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提高教学达成度的比较有效的前提。
不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只要从文本实际出发,只要有利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只要学生喜欢,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积极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所以,导学案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可适当变化,不拘一格,来成功完成语文教材规定的内容,充分体现新教改的一切为学生的目标。
第三篇:作文学案五
高三语文作文学案
(五)——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技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技巧。2.培养学生写好开头与结尾的能力。
复习过程 开头的创新技巧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功效,是考场作文成功的一个必要因素。下面介绍几种精彩的开头方式。
1.精彩修辞笔底来
运用修辞设置文章开头,能让读者开篇就体味到飞扬的文采,如美人的眼睛,见之便能摄人魂魄。不同的修辞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
例1
(1)培根曾说过:“无论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明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人生中总会有些放弃。”是的,成功源于放弃,只有懂得适当放弃,才会得到人生中的丰硕之果。(《放弃》)
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歌词、歇后语等作为文章的开篇,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作者积累的广博、思想的厚度和文化的底蕴。如:(2)长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选择了与忧国忧民的情怀为邻;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太白选择了与豪放乐观的心态为邻;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选择了与归隐田园的情操为邻。仰天长啸,我该选择与谁为邻?(2010年广东优秀作文《与你为邻》的开头)
点评:本开头引用古人诗句,构成排比,极富气势地阐述对美好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自然而然地推出“与谁为邻”这一话题,展示了深厚的文学积累。
例2 有一个他,无论你高兴还是悲伤,都会毫无怨言地陪着你;有一个他,会在你烦恼时听你诉说一切;有一个他,能在你苦难时,帮你解决一切;有一个他,如果你愿意,将会终身陪伴你。这样的他,能不让我爱上吗?
他到底是谁?能有如此魅力把我迷住。书,就是你了,是你让我爱上了你,我要罚你陪伴我一生。(2010年广东优秀作文《与你为邻》的开头)
点评:此开篇接连用了四个由“有一个他”领起的句子描述“他”对于“我”“你”的忠诚,接着又用两个问句激发读者内心“他是谁”的疑问,引发读者阅读下去以探求问题答案的兴趣。
例3 当时代竞相表达对“美少女”的顶礼膜拜,当城市竞相奉献对娘娘腔的崇拜,当软弱成为一种时尚,当苟且成为一种潮流,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们就变得脆弱了。如何找回青年的激情,青年的霸气,青年的壮志,成了时代的难题。(2010年重庆优秀作文《难题》的开头)
点评:本开头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了当今社会“激情不再,霸气难寻”的现实,一针见血地 提出“如何找回青年的激情,青年的霸气,青年的壮志,成了时代的难题”的观点,可谓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例4 时代是一棵树,过去的艰苦奋斗史汲取营养的根,现在的享受则成了地表上那一片丰盛与累累硕果。
我们嘲笑父辈,说他们在有“鱼”吃的年底还“捉老鼠”;在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捡饭桌上的一粒米;在粮食充裕的时代还舍不得倒掉一碗馊了的菜。在我们的嘲笑中,他们含泪。
(2010年全国卷I优秀作文《我们忘却的„„》的开头)
点评:本开头运用比喻修辞把“艰苦奋斗”在时代中的意义十分生动地表述出来,“根”的作用不言自明。2.巧用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导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例5 花儿秋开秋谢,大雁秋去春来,这是自然的诚信;实事求是,守信守时,这是人类的诚信。自然抛弃了诚信,世界便乱成一团;人类抛弃了诚信,朋友远离,亲戚叛之。抛弃了诚信,你就抛弃了自己。3.开门见山法
开头简洁明了的直接提出论点,对于“不会说”的学生来说这是个好办法。例6 时代让竞争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我们可以用双赢的智慧削去竞争的锋芒,微笑竞争、携手同行。(《微笑竞争 携手同行》)4.拍案叫绝的数学思维方式
例7 你知道1加1等于几吗?2。对,可也不完全对。我要说1加1大于2。
(《 1+1>2》)例8 如今“教改”提倡综合,综合者,知识大杂烩也。一日语文考试,居然是道证明题。
题目:已知:在漫漫人生路上,勤俭作为一种品德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求证:(试联系实际)勤俭不可丢。(《证明题》)5.反弹琵琶法
例9 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指导,那我们的行动将是盲目,就不能称之为实践。6.事例引入法
例10 马谡刚愎自用痛失街亭,关羽大意轻敌卒命荆州,历史用三个字简洁严正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骄必败!(《骄必败》)
结尾的创新技巧 作文的结尾往往在作文最后得分中起到很重要作用。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前后照应式:呼应标题、呼应材料、呼应开头。例1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点评:《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既点明了论点又紧扣了题目,收束得很有力量。例2 开头: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从马背上摔下来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导演克里斯托弗〃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结尾:须知道,当把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奖”和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双双揽入怀中之后,“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最庆幸的就是在那场不幸发生之后,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2010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点评:本文的开头和结尾可谓煞费苦心,作者把一个论据材料拆开来写,开头交待演员克里夫斯·里夫从马背上摔下来,但并没有消沉,而是“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让思维转个弯”;结尾再回到克里夫斯·里夫的故事上来,告诉读者,正因为克里夫斯·里夫“在那场不幸发生之后,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才取得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和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这样的成功。首尾圆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2.总结归纳式
例3 因此,当你正为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时,不妨将其放远了品味,这时,你会蓦然发 现,距离并不重要,亲疏并非是牵绊,放远了的事物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点评:《放在远处品味》结尾,在论证完中心论点之后,作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归纳。
3.引文作结式
在结尾处引用现成的话,如名言、警句、歌词、诗文、俗语、谚语等,可以有力的突出论点和概括全文,使文章收束得干脆有力,又能显示出作者的开阔的知识面。
例4 鲁迅先生曾说过:“天才的出现,不仅需要天才的种子,而且更需要适宜天才生长的土壤。”可见环境对塑造人才的重要性。因为人的心智等先天的禀赋是无法改变的,所以环境的改变足以扭转个人成才的方向。(2010年全国卷《成长需要合适的土壤》)点评: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字里行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简明恰当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5 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 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不可靠,不可不靠》)
4.巧用修辞式 例6 学会放弃,让你的道德变得高尚;学会放弃,让你的心灵得到洗礼;学会放弃,让你的价 值得到认可;学会放弃,他不等于失去,他会让你的明天变得更辉煌。(《放弃》)例7 不同的话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哈哈镜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会有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样子,不同的评价造就孩子不同的命运。何必要让自己狭小的视角不公地评价一个人、伤害一个人,何必要熄灭风中的烛光,何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个性的模型?(《哈哈镜中的我》)
小结: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反问等修辞,会增强效果。
5.号召劝诫式 例8 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子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材”。
点评:《创新—个性的凸现》的结尾,把写作的意图,对读者的劝诫、要求、希望等,在文章最后表达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以感染,并产生共鸣,起到教育和鼓舞读者的作用)
6.余音袅袅式
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我们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比喻、象征、省略号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例9 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它带给人的或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功成名就,即“才 学”;或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一毛钱与诚信》)
7.议论抒情式
至情出美文,考场作文讲究感情真挚,在文章的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直抒胸臆,给人以极强的情感冲击,或生发议论,给人以富含哲理的启示。例10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为了祖辈传给我们的土地能传给我们的后代,请像丹麦人那样拿起尺子,请不要一味地向大地索取,请珍爱土地!”
(2010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请珍爱我们的土地》的结尾)点评:本结尾可谓是满含深情,不论是艾青的诗句,还是“请珍爱土地”的呼吁,均让人读之怦然心动,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
例11 生活的天堂才是真正的天堂。美丽在阶前小河中流淌,真实在中国土地上成长。智慧在屋顶青瓦上乘凉,一只鸟与鸟群在大地之上飞翔。
我们的风景,我们匆忙或从容的眼睛。(《真正的天堂》)
例12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搏。愿天下的人们都 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花样年华》)
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题为“生命的姿态”的文段,为其补上开头和结尾,至少运用一种本学案中讲解的开头或结尾的方法。
生命的姿态
开头:
行走在行云流水间,我生命的姿态应该是从容。文革期间,作家沈从文与侄子黄永玉相逢在田间小道,经历了身体和精神上的苦痛与创伤,沈从文只是缓缓走过,轻轻说了一句:“要从容。”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那是怎样的一种姿态,在人生的路途上孤独行走,不急不慢,不慌不忙。任世界风云变幻,阴晴雨雪,我心中却了无波澜。身后是走过的路,前方是未知的天。只有时间在天幕下静静流淌,只有淡定与厚重在世界中渲染开来。阳光洒落的地方,处处是风景。
奔跑,向那怒放的生命,我生命的姿态应该是热情。热情地投入生活,热情地拥抱世界。在热情中,品读世间百态;在热情中,聆听自然天籁;在热情中,俯察芸芸众生。如那逐日的夸父,只为心中的梦,便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飞翔,以梦想之名,我生命的姿态应该是追寻。“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人生匆匆,莫说苦痛。尽吾志而不能达者,可以无悔矣。在匆匆的人生中,我想用自己的有限生命锻造出无限光芒。
结尾:
附:
一、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传神逼真的场景刻画,可用来渲染、烘托,这样开启文章,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迅速进入阅读的氛围之中。例如:
湛蓝的天空,阳光流泻,向日葵面向着太阳,那柔情的花瓣在风中飘动,那不屈的花盘昂扬向上。光明中,它微笑,回首,忆起那无数阴影中的日子。
当它无比柔弱时,阳光被四周密密的花冠遮挡,阴影是它的归宿;然而,心中有光,精神不屈,它茁壮成长,终于享受到了阳光的爱抚。(山东卷优秀作文《光影中摇曳》)
点评:蓝天下、阳光中,向日葵昂扬向上的身姿,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在美丽的氛围中,通过向日葵与太阳的特定关系,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营造意境,诗情画意。
运用精彩的语言在结尾处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以达到饱含意蕴、令人回味的艺术效果。例如:
春风拂过,一片碧绿的梧桐叶轻轻飘起,飞舞过狭长的弄堂,飞舞在丛林般的高楼大厦之间,用绿色的丝带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绿色生活》)
点评:作者在文章的结尾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引人遐思:碧绿的叶子如同 精灵一般飞舞,所到之处绿意盎然。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结尾含蓄地表达出对“绿色生活”的向往,感染力极强。
参考答案
开头:“一生爱好是天然”是杜丽娘执著地寻找着那片梅香,追寻,是她生命的姿态;“相忘于江湖”是庄子坚定地守护着心灵之树,淡泊,是他生命的姿态;“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东坡旷达地超脱凡尘,豁达,是他生命的姿态。往事随风跨越千年,静静独坐,我思索着我生命的姿态,思索着那片属于我的唯美与精彩。(开篇引用名言,构成排比)
结尾:生命的姿态是一种从容,让我在风雨中淡定自若;生命的姿态是一份热情,让我在奔跑中体味生命的豪迈;生命的姿态是不断地追寻,让我创造出梦想的奇迹。(以排比句结尾,总结全文,强化主旨)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五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学生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二、预习学案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三、导学案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 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四、课堂检测 我会填
一()柴 一()花 一()人 一()星
五、拓展作业
课后搜集十条谚语,并积累谚语。
六、板书设计
识字五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
一()马一()山团结力量大
第五篇: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随着“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实验的深入开展,导学案的使用逐渐普及,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的确,只有精心编写好导学案,并合理使用,才能使导学案发挥最大的效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我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当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和做法,现以《晏子使楚》一课的导学案的设计为例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把预习导学案当“指示灯”,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领会学习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而如何预习却是学生的一个盲点,预习导学案的运用恰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教师在设计预习导学案时,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学的行为而不是教师教的行为。因此,预习导学案要思路清晰,结构清楚,条理性强,学生通过自己解读就能自主感知并大体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因此《晏子使楚》一课的预习案我设计如下:首先是初步的引领: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三遍,圈画出生字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给课后方格中的生字组词。接着 就课文内容提出指导:
1、我收集到了与本文相关的信息;2查字典,写意思。最后写出“初读收获和我的质疑”。这样明确的要求使得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同时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把课堂导学案当“ 探照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课堂导学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把本课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使学生对问题有预见性,再深入思索问题,问题的设计有延伸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积累经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兴趣,需要,现有水平等。例如我在《晏子使楚》课堂导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预习检测。这是对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课堂伊始,适当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学预习没有完成的内容,接着采用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在组内对本课各部分基础知识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引导和推广。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学案设计的问题情境,必须突出重点,在重点内容上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广泛交流。例如《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了四个问题:
1、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2、思考:课文写了三个回合的斗智。
3、读了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读读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的对话,看谁读得最好。
教师就文本内容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交流,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形式可以多样化: 朗读、倾诉、质疑、批判等等。除此之外,必须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组员们在表达、倾听的基础上反思、讨论,提出新的看法。教师全方位指导合作小组的活动,根据学生需要或教师的观察可以作重点辅导。此环节让每个学生就文本平等交流、自主表达、耐心倾听、激发创造,这是学生合作的过程,对话的过程。是整个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该环节锻炼了学生听、说、思维的能力。最后合作小组把自己小组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性的思考和围绕教师提问的讨论结果独立形成文字,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在倾听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质疑,自由陈述观点,实现组间对话。
(三)资料链接学习提示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领悟方法、发展能力,可以围绕课题和学习重点,建立“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主要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实例。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材料必须与课题内容相关。因而我选择了晏子的介绍和难点句子解析两方面的内容。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精心编写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让导学案真正帮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