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王崧舟《去年的树》有感
听王崧舟《去年的树》有感
听王崧舟《去年的树》有感
上周很高兴地参加了第十五届现代与经典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领略了许多名师的风采。于永正的《我和祖父的园子》,王崧舟的《去年的树》,薛法根的《我选我》……都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其中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一课后,让我感受颇深。
《去年的树》讲述了小鸟和大树这对好朋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写出了鸟儿的执着与诚恳。王崧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教学历程中的一个鞭策。下面就谈一下我感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一篇童
话,谁来给我们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直截了当的开场和他的笑容一般淡淡。我惊讶于四年级孩子们满含感情的声音和端正整齐的坐姿,在一遍遍的诵读中,王老师带领孩子们找出关键词“天天”,配上柔和的音乐,变化不同情境的图片,让孩子们接起火车不停地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反复——是王老师这节课里点击率最高的一道程序。不同的情境下,孩子们在王老师抑扬顿挫的提示语声中自如变换感情,变换读法。
“你能从刚才的朗读中体会到什么?”是的,反复的,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读,就能让孩子们纷纷举起手说出自己的体会,无论是对“鸟儿”与“树”之间关系的体会,对它们之间感情的体会,对人物表情的体会,对人物心理的体会……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学习内容,老师的“教”固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的“学”却是更应得到锻炼的。王
老师在让孩子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之后,要求他们自主完成句子,如:“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长得()。”让孩子去想象人物的外貌,让孩子去开发自己的词库,但王老师在这里又着重提醒孩子们在仿写时加上“特别”一词。配着和缓的音乐,孩子们的练习本沙沙作响,不一会,音乐结束,孩子们也端正了坐姿,这种恰到好处的情景配合体现在整堂课中。
“千万树中,只为这一棵唱;千万鸟中,只听这一只唱。”一句简单的话,一片深邃的情,我忽然感受到王崧舟老师那淡淡中蕴含着的某种浪漫,孩子们应该也是感受到了的,于是他们便更加卖力地感受着文字中的深情。
质疑,是解读文章的又一法宝。在带领孩子们感受深情之后,王老师突地话锋一转,“刚才所说的鸟儿的外貌也好,树的外貌也好,都是同学们写出来的,课文中写了吗?”课文根本没有提及任何与“鸟儿”、“树”外貌有关的句子,在
得到学生的认同后,王老师擦去了之前写的第一自然段“写外貌”的板书,这里作者写得非常“浅近”,可我们却都能想象出它们的模样,这种感受不也又是“深厚”的吗?
对话,是体会文章思想,理清脉络的重要线索。在分角色朗读的分配中,我感动于王老师的课堂用语“你愿意吗?老师也一起读可以吗?现在可以读了吗?”他低沉的声音吐出这些语句令人有种被充分尊重的感觉。朗读过后,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刚才的对话时有一个人读得不好,他是谁呢?”就在大家都稍有紧张的时候,王老师却说:“老师读得不好。”学生们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老师读的提示语太平淡了,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怎么样读才能有意思一些呢?”
“怎么样才能有意思一些呢?”——再自然不过的一句转折,也同样自然地将孩子们再次领到了“语用”训练中,请同学们给提示语加上些形容词来形容人物说话时的心情。然而王老师也并不是
直接就让孩子们放手去写,而是带着孩子们再一次沉浸在音乐中,沉浸在“鸟儿”和“树”的亲密中。
“这是鸟儿和树的一个春天的约定,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又是一份令人遐想的温情,王老师不断用他浑厚的声音为故事营造一种静谧也带点忧伤的气氛。在和孩子们共同寻找结果的过程中,他再一次否定了之前自己写的板书,文章中也没有写到人物对话时的表情啊!这里依然是“浅近”的,可它们的表情似乎就是显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是那么那么的“深厚”。
“鸟儿”的寻找一路又一路,“树”的凄凉遭遇一波又一波,当鸟儿看着灯中跳跃的火花,那个“春天的约定”还被记在心中吗?音乐声再次响起,然而这一次却与之前的悠然欢快不同,显得那么悲伤,那么惋惜。王老师依然与学生们一起,用鸟儿的眼睛“看”着灯火,它在回忆,它思绪万千,轻轻地,反复地诵读着同一句话:“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
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唱……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无论日起日落,潮起潮退,夏阳白雪,春华秋实……听到这里,我听到了孩子们哽咽的声音,也发现自己早已不觉湿了眼眶。
学习一篇文章,与其倒背如流,倒不如在课文里实实在在地走一回。王老师带着学生在这篇短短的,浅近的童话里漫步着,用他独特的淡淡和隐藏着的浪漫给了孩子们一个美丽的梦。他的课,也如同这篇课文一样,浅近中蕴藏着深厚,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王老师对学生“语用能力”的着力培养。他在课后也对与会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老师们都能够在教学中落实“三个融合”:
一、学习语用与情感体会融合;
二、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融合;
三、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融合。他认为如果可以很好的创设语用情境,扩充语用内容,提升学生的语用品位,对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
课堂最后,王老师又问,为什么文章里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理呢?是作者写不好吗?孩子们都已心领神会,这是为了给我们的想象空间留下一片天地。其实,王老师的课又何尝不是为我们教师的课堂撒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呢?好的课堂,好的学生,不是平白摆在那里等你来教的,好的语用能力也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语用的品位,学生需要提升,教师就更需要精益求精。
精彩的课堂或许是今天你眼中的帷幕,但也可以是未来你脚下的舞步!
第二篇: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育人必先育己
张琨
知道王崧舟,是在本学期参加大兴区民办教师进修学习,这是我在这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学习归来,我购买了王崧舟老师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以及他的十年课谱,读完这几本书,就如同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让我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让我重新定位语文老师的标准,同时也让我重新找到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也让我看到我未来职业生涯中要走的路之长,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真的应该“上下而求索”!
按照王老师的十年课谱,我找到了所有他的教学视频,看每一堂课都如同在品尝不同美味的大餐,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同时也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汗颜。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语文老师,我还远远不够!王老师身上的那种书卷气,那种文人气质绝对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由内到外,在他的一举一动之间,在他的一颦一笑之中散发出来的。这样的底蕴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培养出来的。我想,作文语文老师,这样的气质是必要的。
王崧舟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教学语言、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把控、教学技巧、教学机智„„都是我要学习的。现在单说一点,王老师对文本的把握,他钻研和吃透文本的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语文课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在于它是一门感性多余理性的学科,这意味着,做为语文老师,情商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咱们的情商是通过上一篇篇的课文传递给学生的,如何传递积极美好而深刻的情感就在于老师对于文本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幸与王老师不谋而合。看了王老师不下十节的教学视频,都是在不同省市的不同学校上的,然而,不管哪所学校的学生,都会在他的点拨引导中提问思考。王老师上课不拿语文书,然而,文章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他都烂熟于心。刚开始没注意这一点,后来看多了,发现了这一特点。心里暗暗佩服他的记忆力,可是后来看了王老师《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学七讲》我才知道,不是他的记忆力好,而是他在上每堂课前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去研究文本吃透文本,他会为一篇短短的文章一首短短的诗去翻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再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最适合教学的部分和最容易被学生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录,而提取信息这一步往往是最难且最关键的一步。他在《七讲》中提到一个例子,他在讲五年级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前,好几天吃睡不香,因为这首短短的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很复杂,他查阅了好多资料,他脑子里充塞着太多太多的信息,如何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提取最重要的传达给学生呢?如果讲历史背景太多,就变成历史课了,不讲,学生就不能理解词中的情感,为此,王老师伤透脑筋。苦恼了好几天,王老师干脆放下这些驳杂的信息不管,他腾空脑子,索性大声朗读这首词无数遍,读着读着,他豁然开朗,一下子知道该选用哪些信息了。我看到他写到这里,心想,既然多读就能解决问题,那查阅那么多资料不是白费功夫吗?看到后面,我发现我错了,正是因为有前面大量资料的铺垫,对老师而言,文本已经吃透了,只是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而“读”这个环节恰恰是“理顺”的过程,差点忘了提一点,王老师读书还不只是“读”,而是圈圈点点地去读,就是说,他在读文本的时候,会适时旁批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刚开始很不理解这一点,自己的理解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呀,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看了他举的另一个例子后我理解了,他在讲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之前,做了大量的旁批工作,最后他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这篇课文,读完之后,他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就是带着这样的感动和感悟走上讲坛,在教学的过程中,他的语言很少,而他的那份情感却在他精妙的引导词中和范读中以及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中传递给了学生,是的,教授一篇动情的文章,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换句话说,只有自己吃透文本,理解文本,才能游刃有余地去教学。回到之前那个问题,旁批上自己的理解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语文是一门感性多于理性的科目,在教学中,必然也是有感性的成分的,而一个语文老师要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要提升学生的情商,培养他们崇高的情愫,只有我们具有了美好的情愫,我们才能有效地教学,所以,不用担心老师教学前最“自我”的解读会左右学生的理解。
总结一下,王老师的备课包含五个阶段:初读、查阅资料、筛选资料、再读、旁批。在完成了这五个阶段后,文本几乎烂熟于心,再走上讲坛,文本已经印在脑子里,如果允许,都可以不用带教本了。读了他的《七讲》,我更是汗颜,我是如何备课,而王老师又如何备课的。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尚且如此,我又有何理由不踏踏实实地做足教前功夫呢?
我按照王老师备课的方式备了一节四年级的古诗《游山西村》,上完课,我觉得我和此前完全是两位不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把控我从容多了也自信多了,我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诗歌饱满的内涵和美好的情感,一堂课下来,全班学生已经能完全流利地有感情背诵这首诗了。
通过学习王崧舟老师,我深深受到了启发,我从内心里体会到,育人者必先育己。
第三篇:听王崧舟报告有感
诗意让语文如此美丽
2011年3月13日,在郑州市女子中学的礼堂里,我又一次见到了王崧舟老师。上午,他给我们上了一节观摩课——《普罗米修斯》并对这节课进行了设计意图说明和教学反思——《神话文本的美学解读与文化想象》。下午,王娜老师的三年级教材分析之后,王老师给我们做了报告——《诗意让语文如此美丽》。
在《普罗米修斯》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老师通过文字流露出的几组不同画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培养的同时又指引学生情感的深入,让学生自己通过想象、朗读感受出神话故事的魅力。最后王老师又把这一课从对英雄的赞美上升到博爱,讲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赢得了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下午,王老师做了专题报告,主题是《诗意让语文如此美丽》。他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一、栖身秘妙:在不朽的文字中发现诗意。
他用《慈母情深》一个文段具体生动地教导我们如何通过文字表面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层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在“不朽的文字”中发现诗意。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8课《慈母情怀》)
王老师指出,这段话藏着两个秘妙:
秘妙一:“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秘妙二:“我的母亲”后置了。
这样处理的效果是:
1、“味儿”不一样了,比“前置”写法放慢了节
奏,如同电影了的慢镜头了;
2、写出了作者的惊讶:“背直起来了”——母亲的背是佝偻的;“转过身来”——看到了母亲布满邹纹、沧桑、粗糙、黝黑的脸;“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母亲的眼睛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经他这么一说,我如醍醐灌顶:原来诗意就藏在这“不朽的文字中”,只是自己不能发现罢了。王老师解读文本功底真是深厚啊,那么普通的一段文字,他却感受到了那么多的“诗意”。就这文学功底,又有几人能及?
二、营造气场:诗意的濡染与教化。
王老师以《长相思》(清•纳兰性德)为例对此作了阐述。他说,他在教这首词时,主要抓住三个字营造气场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一)抓“身”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字面展开想象,想象山上的险恶,想象水中的凶险,想象诗人身在在险山恶水中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诗人身处的环境中,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二)抓“心”字。“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王老师让学生思考“诗人的心在哪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自己随诗人的“心”回到诗人的家乡,想象诗人一家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故园”生活,然后再与诗人现在的征战生活作对比,感受诗人的伤感、无奈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抓“碎”字。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诗人的“身碎”和“心碎”(在“身”和“心”两字之间板上一个大大的“碎”字)。
三、抵达心灵:滋养学生的诗意生命。
王老师以两位老师对《江雪》(唐•柳宗元)的不同的教学处理作了阐述。
【教师一的教学处理】:
在教学末段,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两位学生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学生甲:天真么冷,这老头为什么还去钓鱼?
学生乙: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是假的,(老师问:为啥?)因为天这么冷江面肯定结冰了,江面结了冰怎么钓鱼?
老师一听,蒙了。是呀,江面结了冰怎么钓鱼呢?老师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心急得直冒汗。但说出嘴的话,泼出去的水,自己让学生提问,现在学生提出问题了,总得要解决啊。于是,他让学生互相讨论这两个问题,祈求学生能解答这两个问题,而他则在课室里踱来踱去,思考着学生乙的问题,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会儿,他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问题一顺利解决了。但问题二久久没人举手解答,老师心里更焦急了,不停地追问学生谁思考了这个问题。良久,一只小手举起来。老师如抓到了救命稻草般松了一口气,赶快请他回答。学生说,江面结了冰有什么关系?老人只要带个铲子去,掘个窟窿不就可以钓鱼了吗?老师听了,心里暗想:对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了?这回,老师终于如释重负了,用责怪的语气对那位提问的学生说:“你知道了吗?这首诗是假的吗?”那学生红着脸说:“知道了,不是假的。”
正如王老师说的,这样的教学,如果作者柳宗元看到,非被气死不可。我们再看——
【教师二的教学处理】:
当学生问到“天真么冷,这老头为什么还去钓鱼?”时,老师略一思考,反问学生说:“这老人真的在钓鱼吗?”一锤激起千层浪,这一问就引导学生进入了深层次的思考。接着,老师把一份简介诗人生平的资料发给
学生阅读。读着,读着,一只手举起来了,两只手举起了,三只手举起来了„„
生一:诗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欣赏风景;
生二:„„(漏记)
生三:诗人是在向世人诉说他的孤独,你看,四句诗的首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啊。
生四:诗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
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他们真正进入了诗的意境中了,他们真正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感情了。
这就是诗意的语文。
四、超越风格:诗意即本色。
王老师说,诗意的语文课堂应如大江东去般酣畅淋漓,如小桥流水般含蓄蕴藉,如庭院深深般曲径通幽,如清风朗月般晓畅明净。
最后,他向我们提出:
1、上最适合自己的语文课;
2、按美的规律上语文课;
3、本色的语文最富诗意;
4、人课合一是诗意语文的化境。
听着王老师的报告,我如沐春风,陶醉在那如诗如歌的充满哲理的话语中久久不愿醒来。
第四篇:听王崧舟老师《桃花心木》有感
听王崧舟老师《桃花心木》有感
王立新
我们都知道世事无常,世界上的一切和思维都是变化无常的。世间一切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有“无常”,就有“不确定”。这不仅是佛家谒语,也是宇宙中一切现象的真理。那么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个道理呢?今天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一课,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与佛法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交流。
初入课堂王老师就表现出他的独具匠心。他并没有急于去教课文,而是先对本次上课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这篇课文的道理。接着,他从课文道理出发,让学生从道理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待得到回答后,重回到课文道理之中,得出“不确定”的语境意义。再从“不确定”这三个关键词中不断延伸,扩展。立足于文本,亦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列举了“陆羽、慧能、玄奘”等人的一生,更加深入地阐释了人的一生充满着不确定,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了什么叫世事无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怎样面对“无常”。
如实录:我们的生活有时会失败,有时会成功。当我们失败时,不要灰心,成功就在前方。所以失败了,坦然面之,成功了坦然受之。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有时会带给我们挫折、痛苦,但也能让我们从容地面对生活。王崧舟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选取最难理解也必须理解的“文眼”,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让孩子们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最终悟出“当幸福来了就享受幸福,痛苦来了就直面痛苦,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这样一个意味深远的哲理。
总而言之,王崧舟老师的课令我收获颇多。最后谈谈自己此次南京之行的体会我特别不喜欢写,甚至有时候怕写,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手中握着一支羞涩的笔,这支羞涩的笔根本无法尽情挥洒我所要表达的。为了给予更多的语言信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的氛围,我深知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哲理启迪、以榜样示范、以知识感化孩子们。做学生欢迎的老师,让人性之美叩开学生的心房。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老师,让我的生命因讲台而精彩。
此次南京之行收获颇多,《现代与经典》驱走了我路途的疲倦,让我尽情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感受了小学语文课堂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但因手中这支羞涩之笔不能尽情挥洒出我的热情和感动,所以只能将这浅显的文字透露一点心头的思绪。
第五篇:听王崧舟老师《去年的树》课有感.2
观摩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后记
第十五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于今天上午八点二十准时拉开了序幕,作为观众席中的一员,无疑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终于可以一览教育名家的教学风采,从中汲取经验,汲取理念,汲取心得。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首先登场。
《去年的树》我曾在杭州任教时也教过,当时自认为自己对这类童话故事教的还不错,表情丰富、表演也到位,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了上课的四十分钟。今天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课方理解“闭门造车”的真正含义,他提出的“诗意语文”着实让我感受颇深,一整节课下来我几乎被打动地快流泪了。“全文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理,用浅近的语言体现了小鸟与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我给王老师板书总结的一句话,他让学生写外貌、写表情、写心理,体会文本,感悟文本,既让学生领悟了文本内在隐藏的诗意,又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此举甚妙,一举两得。教学看的是成果,现场立竿见影,听着孩子们的一次次朗读,看着他们的一次次进步,我从内心就断定了这就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通常在教学设计中,我也会经常的设计情境设置环节,现在方知我的设计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这是课文的第一段,还清楚地记得我当时上课的流程,我和王老师一样抓住了友谊,也抓住了显示友谊的词语“天天”,看似我牢牢抓住重点,可实际上今天我知道了,我只涉及了最表层。王老师设计了好多情境,抓住“天天”体会友谊的深厚,如:“当桃红柳绿,阳光明媚,鸟儿站在树上天天,树呢,天天 ;当星空点点,微风四起,鸟儿站在书上天天,树呢,天天
;当细雨蒙蒙,秋风吹过,鸟儿站在树上天天,树呢,天天 ……”通过这一系列的情境设置,孩子们立刻不由自主地根据老师的导语说出下言,在一次次的配乐中朗读着文本,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大树与小鸟之间友谊的深厚,不得不由衷地佩服。
“语文要回家,语文课上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会语言文字的表达。”这是王老师在上完课后给我们全场听课老师总结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深度。2011版新课标中就说明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立足于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自然不能机械化地训练,每一次都需要浓浓的场景氛围,文本本身就是一种情境,不能把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只放到习作课,只放到口语交际课,要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中,要学会创设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境,尽量扩大语言运用的容量,因为语言运用的频率很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语言运用的品位。文章自身就有语言美,而孩子们的语言运用也要做到美,在课堂上要有相应的评价,有明确的要求,把握好语言环境的基调、语言环境使用的节奏。
王老师还说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得落实三个融合:
一、要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情感的熏陶联系在一起;
二、把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内容理解融合在一起;
三、把学习语言运用和思想的梳理融合在一起。王老师谈的这三个融合仔细想来非常正确,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两者孤立,文章有文章自己的主线,我们创设的语言文字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文本内在情感的领悟或熏陶,是为了更高质量的完成我们设定的教学重难点,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为了让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更深。所以必须做到这三个相融,不能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诗意语文”是这次教育培训中我新接受的教育名词。王老师的课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情中有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场面?”“你想说些什么?”“你能写下来吗?请记住用„树啊树……‟的句式”,他把小鸟与大树的约定变成了春天的约定,变成了心心相印的约定,超越时间,超越语言,让在坐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体会了生命无常的哀歌,感动人,温暖人……王老师的每一句导语就是一句诗;学生的每一次回答就是一句诗;文本的每一个小情节就是一句诗……把这一句句诗汇集,整堂语文课就是一首完美的诗,“诗意语文”没错的!
我庆幸,我还是一名新老师;我庆幸,我刚来淝小就有机会来观摩;我庆幸,我今天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课;我庆幸,我仔细聆听了王老师的教育观点;我庆幸,我今天就领悟了这些;我庆幸……我有好多庆幸,这些庆幸,只因为——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