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学情 活用教材
【摘 要】相差关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生长点”是一年级上册的“比多少”。因此,教师在进行“比多少”教学时,可以在分析一年级新入学儿童原有认知实情的基础上,遵循以下教学建议:注重比多少关系句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关系句表达比较结果;加强关系句的变式训练,以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关系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巧设问题,增加思考机会,充分发挥每一道习题的价值;提前渗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把局部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中教学,让比多少学得更扎实,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认知实情 教材分析 比多少
相差关系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既基本又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题时却经常分辨不清该用加法还是该用减法,有的学生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其“生长点”――“比多少”的概念没有建立好。本文旨在分析新入学儿童“比多少”的认知实情,结合人教版(2012年)教材一上“比多少”的教学分析,谈一谈如何基于学生认知实情、灵活运用教材、实施有效教学的所思所做。
一、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他强调了教师对学情了解的重要性。对于“比多少”,我们也应该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知道了多少?有多少人已经知道?„„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情调查分析得到答案。以下数据就是笔者运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在2015年9月8日~10日期间对本校一年级的438名学生进行测试得到的。
(一)调查一:判断谁多谁少
本题学生的正确率高达97.9%。可见,一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足以解决数量在5个以内、“一一对应”呈现的“比多少”问题。
(二)调查二:用“谁比谁多(少)”表述比较结果
通过此题的测查、分析,我们得知:
(1)比多、比少句式理解是学生的困难点,约57.1%的学生能准确完成。
(2)给定前半句(图2)的准确率是64.6%,略高于给定后半句(图3)的准确率60.5%。
(3)“()比()多”的问句要比“()比()少”的问句约高出15%,“比多”的句式比“比少”更容易理解,约有16.7%的学生不能灵活转化“谁比谁多”与“谁比谁少”这两个句式。
(三)调查三: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
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是“理解两数相差多少”积累感性经验最有效的练习。笔者以图4为素材,增加了“□○□=□”这样的算式进行了测查,结果见表1。
从这一组前测数据来看,学生对相差数的填写没有大的困难,访谈中发现没有填或填错的学生主要是认字太少,题意不理解,当教师把题目读一遍后,几乎都能正确填写。困难最大的是如何用算式表达,正确率仅有26.9%,答案分布情况见表2。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算式的理解情况,笔者特地找了三位能够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进行访谈。
师:你能说说9-5=4表示的意思吗?
生1:不知道,随便写的。
师:那你的9哪来的?
生1:9是9个苹果,5是5个梨。
生2:苹果有9个,梨有5个,减起来就有4个。
生3: 苹果有9个,梨有5个,4就是苹果比梨多出来的4个。
显然,即使正确列出算式的学生,他们对这个算式的意思也表达不清楚。
从以上三项调查的数据分析得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在理解“谁多、谁少”以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知识比较容易,运用比多比少句式来表达比较结果和列式求相差量则是他们的“困点”和“难点”。
二、活用教材,切实帮助学生解“困点”、破“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知道他们已经“在哪里”,也知道他们将要“到哪里去”,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该“如何去”。那么,教师该如何灵活运用教材,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突破“困点”与“难点”?
(一)大花心思解“困点”
“比多少”第二阶段学习用“谁比谁多(少)”表达比较结果是近半数学生的“困点”,教师采用以下三点展开教学以便能有效解开这一“困点”。
1.整体架构,置“局部知识”于“整体知识”中教学。
人教版教材在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第二节课就安排了“比多少”(如图5),通过前面的学情分析我们已经知道:97.9%的学生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那这节课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怎样的提高呢?
图6是教材安排在第17页的第二阶段的“比多少”内容。这节课既要教学两个量的“比多少”又要教学两个数的“比大小”,承载的任务太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调整两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合理利用两节课的学习时光,把学生的“困点”――关系句式的表达分解到两节课中教学,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比多比少关系句。现把调整后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设计意图进行整理,见表3。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关系句的理解与表述上,具体展开如下教学。
师:一只小兔搬一块砖,一次性完成了搬砖任务。再看小猪们,能一次搬完吗?
生:不能,小猪不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3只小猪可以搬3根木头,还多出一根木头。(课件演示:一一对应)
师:小猪和木头比,木头多、小猪少,连成一句话该怎么说?谁来试一试?
生:木头多小猪少。
生:小猪少木头多。
生:木头比小猪多。
师:我们可以分两个问题来思考这个问题,先想谁和谁比,结果是谁多?(小猪和木头比,木头多)再进一步思考:木头比谁多?(木头比小猪多)
„„
因“比多”句式比“比少”句式容易理解,教学时先学习“比多”句式。片段中教师抓住句式的结构,以“谁多?”――“~比谁多?”两个问题帮助学生感受“比多”句式的表述,再以相同的方式完成“比少”句式的学习,并比较“比多”与“比少”句式叙述上的相同与不同,训练两个句式的灵活转化,看到一个句式就能说出另一个句式。
2.巧设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不思考的学习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而问题是知识的源泉,正因为有问题的出现,才有研究问题、寻求问题答案的主动学习过程。“比多少”教学时,如果按图
5、图6的方式,直接给出结论,那学生潜在的问题很难暴露出来;只要换成调查二中图
2、图3那样,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图2与图3是把知识置于问题之中。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困点”,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图6中的信息可以设计成如图7“―比―()”和“()比()多(少)”这样两类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多比少的关系句。数的大小比较也同样用问题形式呈现,如图8所示。这样,把教材中陈述形式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形式,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思考机会。通过多次训练,学生就能把“比多少”的句式纳入到原有语言系统之中,犹如平时讲话那般自然运用。
3.变式训练,有利于知识正向迁移、融会贯通。
变式训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多少”的变式训练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上,呈现如图9这样的物体“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问题,虽然内容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完全可以迁移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拓宽学生“比较”的思路,还能激发他们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能力;二是思考角度上,提供如图10这种类型的题,可以促使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根据“谁比谁多(少)”的句式判断谁多、谁少,使“比多少”知识真正得以融会贯通。
(二)小步缓行破“难点”
知识教学应呈现小步缓行、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状态,促使学生在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后逐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前面学情调查可知:在看图求相差数时,仅有26.9%的学生能正确列式。如何巧用教材上的素材,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算理的“难点”?
1.提前渗透,充分感知。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倡导“最近发展区”理念,他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笔者在“比多少”第三阶段教学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以第一次出现的第33页虫子和小鸟图(如图11)展开教学,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突破。
课件呈现第一幅图,师问:图中的虫子和小鸟比,比较结果怎么样?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小鸟和虫子一一对应起来就比出来了。(课件对应演示)
师指第二幅图:这样对应起来,就能一眼看出结果是――
生:虫子比小鸟多。
师:虫子比小鸟多几?谁看出来了?(学生很快就举手了,有些忍不住的就说了出来:多1)
师:虫子有4条,怎么只比小鸟多1呢?
生:有3只小鸟,每只小鸟吃掉一条虫子,4条虫子就被吃掉了3条(课件演示第三幅图:斜线划去3条虫子),不就只多1条吗?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
有趣而相关联的小鸟和虫子组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享受了思考的乐趣。“4-3=1”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是把这一情境融入到刚学习的减法意义之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跳一跳”,成功摘到了“果子”,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
2.多次积累,逐级递进。
学习知识需要一个认识、理解、感悟的过程,在尝试“用算式表示出两个量的比较结果”后,还需要用同类问题进行巩固、提高。人教版教材把看图得出“谁比谁多(少)几”进行分散编排正迎合了这一需求。我们在借用“小鸟虫子”图展开教学后,第56页的“小丑帽子”图、第64页的“雪人萝卜”图以及第80页的“松鼠松果”图等都是巩固发展的好素材,“先知”学生在第一次教学后就能基本理解掌握,再由他们带领“后知”学生在第二次、第三次„„不断感知、积累,学生不但能借助直观图进一步理解比较量与相差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实现“一图一问”到“一图两问”的递进,为相差关系的系统教学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读懂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实情,准确判断学习起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学;读懂教材,厘清教材编排体系,把握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关联,教学时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教材。
第二篇:活用化学教材的几点体会[范文]
活用化学教材的几点体会
青原区曾山中学 刘孟桃
化学教材是由专业人员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我们的教学的依据。但是,教材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施教的“圣经”,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施教的基本素材,是我们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合理地处理教材,活用教材。下面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际,对活用化学教材几点体会。
一、对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
教材中,各个单元的内容自成体系,各个单元的重点、难点体现得十分清楚,而在教学实际中,有时没有严格的区分,常常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的单元里的内容编排比较零乱,所以对教材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更有利于教学。如:第三单元中,把“课题2,分子和原子”放在课题4之后,使水的知识成为一个整体,也使分子和原子知识与第四单元的《物质构成的奥秘》连在一起了。又如第八单元中的“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就可以先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这样的调整,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二、对实验的方法进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标明确提出的一个亮点。实验探究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而教材上的一些实验设计,操作方法的结果往往是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改进,达到理想的效果,如第六单元实验
[6-1],证明木炭的吸附性,就可以改用活性炭粉,然后过滤的办法,为了证明,红墨水中的色素不是被滤纸吸附了,还要补做一个不加活性炭粉,只用滤纸过滤的实验,证明红色素的消失不是滤纸吸收了,而是被炭粉吸附了;又如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6],就可以直接改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去做“四朵花”实验,这样的改进,使得效果更明显,操作更简单。
三、对教材的习题进行拓展
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适当的拓展。习题不再只是供学生练习的题目,而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和拓展的载体。这里的拓展,主要是指通过对习题内函和外延的挖掘,对知识进行适当延伸或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如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习题4(第65页)“用适量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除去„„”。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水垢是如何形成的。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为什么用盐酸可以除去水垢;还可以将硬水与软水的知识,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知识等整合在一起,甚至可以拓展为实验探究,因为这样的习题本身就为实验提供了素材,而且这种习题涉及到的实验具有趣味性强,取材简单,操作方便,而且知识覆盖面大的特点,对这种习题进行挖掘、整合、延伸,既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复习巩固知识,又能扩大知识的视野,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明显地提高。
钻研教材,驾驭教材,活用教材,永远是教师的基本功,只有既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又跳出教材的约束,合理地处理了教材、活用教材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才显得生动活泼而事半功倍。
第三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模板
教材分析:
A 《 》是小学数学课本()年级第()册第()章的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之后编排的。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 》,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知识打下良好 的基础。
教学目标: A
⒈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学习活动,认识(),理解(),掌握(),探究和发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
学情分析: A()年级的学生行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 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第四篇: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第一课
教材分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第二课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第三课
【教材简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课《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又寓意深刻。文章通过讲一个培育桃花心木苗的人不按规律给树苗浇水,锻炼树苗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从而长成参天大树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受考验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道理。【学情分析】
1、目前的小学生深受长辈溺爱,挑剔攀比成风,缺乏自主意识和自理能力,借以桃花心木喻人,充分联系实际,旁敲侧击,给以生活启迪,丰富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
2、纵观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贵在读-悟-思,多种方法交替运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启迪学生思维。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地阅读,以交流促进学生思维和知识水平两条主线,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学生潜力,变死文本为活教材,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在语文阅读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去思考,发现,交流,体验,得到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心灵的陶冶。四课
【教材分析】
《顶碗少年》是小学语文第11册第3单元的起始课课文以第
一人称讲述如何面对挫折。一位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败但 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在别人的鼓励下面对压力面对失败挑 战自我最终取得了成功。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神态、外貌的描 写反映了少年的心理变化。文章用细腻感人的笔触赞颂了少年锲而 不舍勇敢拼搏的精神。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过一些失败的体验加之文章通俗易懂读起来 不难理解但是距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 生读后的感受或深或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努力提升学 生的认识同时受到语言的熏陶与感染。五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可以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六课
〖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对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春节习俗,充满了民俗文化的风情。〖教学目标〗 1.能够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断的思考交流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七课
课文简介: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学情分析:
农村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八课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详细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居本身所蕴含的民族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情分析:高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有较高的自学能力。九课
教材分析:
《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九课,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和田亲身感受到维吾尔族有趣的风俗习惯,以及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和他们虽苦犹甜的精神风貌。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知道抓住阅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来读懂课文,也已养成预习的习惯,知道课前的自读自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依据教材内容,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内容上,二是写法上,三是积累,迁移,以期有效地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十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十一课
一、教材分析: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第一课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以“多好啊”和“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阅读汇报。此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十二课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著名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十三课
一、教材分析:
《一夜的工作》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稿件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对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基于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对周总理生平知之甚少,通过电视、电影或书籍有一些感性认识也比较初浅。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十四课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她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 【学情分析】
对于安徒生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尤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近,因此,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学习本课的目的 《凡卡》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凡卡》一文是人教版五年制第九册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
二、学情分析:
《凡卡》是一篇外国优秀的短篇小说,主人公凡卡是和学生同龄的一个命运悲苦的孩子,他的不幸命运容易引起学生的同情,达到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对学生理解课文可能会产生障碍。十六课
【教材分析】
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
【学情分析】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培养
学生在逆境面前勇敢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体会鲁滨孙藐视一切困难的阳刚之美。十七课
教材分析:这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和精彩片段,了解汤姆是一个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学情分析:本班有40人,学习气氛浓厚,阅读能力较强。
第五篇:开发教材、结构重组、活用资源
开发教材、结构重组、活用资源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第四中心小学 郑翔穗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善于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利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有选择地进行重组,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可能。
(一)开发教材:精心预设、适时调控、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方案,它包括了教师对学生通过教材分析理解后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流程编排和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具的准备、教学媒体的应用,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精心的准备,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要依据实际教学临场做充分、改造和修正,这种教学机智是教师日积月累,是专业知识、人的素养、情感心绪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课堂要做到预设与生成融和,需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写一写认识分数的意义,更好地理解“平均分”,教学中设计这洋一个环节:请每个小组取出信到里棋子的1/2(课前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装着棋子的个数各不相同),让学生汇报取出的棋子的个数,学生发现:都是取出信封棋子的1/2,为什么取出的个数各不相同?通过交流、汇报,学生领悟到:虽然都是取出信封棋子的l/2,由于每个信封棋子的数量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的个数也不同。这样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教师还不停留在此认知水平上,现场请同学按要求排成一个纵队:女生人数占总人数1/3,应该排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让学生讨论预设方案。再排一排,说一说,学生从中体验到:随着女生人数的变化,男生人数也随着变化,单位“1”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由此看来,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加以引导可以促进课堂精彩的生成,在生成过程中的即时预设又可以最有效地达到与预设的零距离、零融合,有效地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二)重构教材: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是必恭必敬,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材牵者教师鼻子走,教师牵者学生鼻子走,丝毫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堂好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应该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学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不应该“统一化”,而应当致力于“多样化,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真理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苏教版第三册)一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重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出示开幕式上鸟巢的照片,教师满怀激情的说:“开幕式上数万人云集鸟巢,演员在指定的地方表演节目,观众在指定的位置坐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这里老师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奥运会开幕式作为导入新课,很自然地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所要学的内容离他们生活那么近,激发了孩子们想学好这部分知识强烈欲望。接着出示例1:小动物排队做操图,所不同的是不出示小猴说的“我在第一排第1个。”小牛说的“我在第二排第3个。”而是设置一个悬念:老师喜欢的小动物在第四排第三个,你们能找出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同学们跃跃欲试,按照自己思维方式找,结果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老师抓住关键时机说:“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怎么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呢?看来要要有统一的标准》”然后在出示小牛和小猴说的话,从中判断怎样数排(从上往下)数个(从左往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标准的重要性,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活用教材还体现在课堂练习设计上,课本第50页,原题按要求摆一摆,例如:第()行第()个摆三角形,比较单调,而且不好操作,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寻宝图,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在猜、找宝藏的过程中不厌其繁让学生说第几行第几个,在快乐的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正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学习活动,落实教学目标。
(三)活用资源:开放课堂、“错误”生成、实现内化。
课堂教学中能够生成许多资源,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活用这些资源,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资源。首先,要允许学生出错,有人曾经说过,课堂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学预设得滴水不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哪还有机会出错!但是,很多一帆风顺的课堂教学背后却掩盖着学生的认知错误,有的学生认知的谜团并没有随着新知的学习而解开。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不是把知识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将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认知错误。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先大胆地猜想,尝试练习、进行一些开拓性实践活动,并允许学生出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在这些活动中难免出现差错,有了错误的“素材”,课堂因此异彩纷尘,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急于解开谜团的学习主人,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的,有了一定的学习内驱力。此外,更重要的是利用错误资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错误,把它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师生是教材的开发者。例如: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一课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老师根据各班上报的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突然断电,请同学们帮助完成,(已经完成一个班的绘制)因为有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经验,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开始了,教师巡视并不作专门指导,而是选择有差错的作业进行演示,这些错误中有的没有图例、有的没有根据纵坐标间隔确定人数、有的忘记标上数据、有的不美观等等,让学生进行交流指正,从学生错误中教师引导生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一般要素:标题、图例、横轴、纵轴、数据等要素,学生从中感受到在今后的绘图中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要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改进和开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之我见
石狮锦峰实验学校 曹 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因此也就十分关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生成了。
我个人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预设即课前的精心准备——备课,课堂上就毫无章法,没有生成,再好的预设也是无用武之地,学生就不能活学活用,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最终意义。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这里,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视角来阐述我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重设英语教学课前预设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要在教学中突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性来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和英语的教学实效,我个人认为处理好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预设和生成尤为重要。因此,英语教学中的预设应是基于“生成”的预设,它应体现以下三点:
1、要将落实英语课程的新理念、如何达到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英语教学中去,进行整体设计;
2、要具体而周密的设计如何形成新的师生关系,怎样促使新课程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改变,怎么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主动、协作、探究的性质,何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其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实现英语课堂的“生成”;
3、教师如何改变新课程下英语教学方式,形成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显示英语教师自身教学的优势并体现自身个性和创造性。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应是一种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是一种能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预设,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和智力因素在里面,而且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体现的预设。这样的预设,应该包含着英语教学的生成,也包含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
二、促成英语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尽管动态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坐待其从天而降,那种守株待兔式的期待既显得过于消极,也不符合新课程下英语课程的实施精神。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似乎我们可以这样说:“英语教学的‘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那么除了必要的预设,我们在这“无法预约的美丽”到来之前可以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清楚新课程下英语课堂上“动态生成”的生长点
我们应该弄清楚英语课堂上哪些时候哪些地方可以成为“生成”的生长点,知道了这些,我们就有可能避免在生长点出现时因毫无准备束手无策,白白浪费掉极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我认为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生成的生长点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1、情境变化时
新课程下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现场可能时常出现一些变化,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另外,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如:在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Enjoying Cycling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spring field trip.Section A》的英语教学中,当谈到有关旅游的话题时,学生会很兴奋并可能用中文开始聊起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请学生起来说出一些旅游地点的名字,当然若学生说的是中文,可请其它同学帮忙译成英语,教师可从中指导,再由国内地名引向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地方,这样既收回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从中掌握了许多地名和景点。
2、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或提出一些他们没弄懂的问题;对错误的纠正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又是碰撞生成火花的良机。如:当教师让学生做这题选择题时(He gives me some ______.A.advices B.suggestions C.suggestion)。但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了错误答案,此时老师可以先表扬学生的大胆回答,再请其它学生(可以不只一位)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最后再进行总结,这样既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起到鼓励的作用,也让其他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3、突发灵感后
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时候,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如:在讲授冀教版九年级下册《Unit 4 Lesson 30 Let’s Work for Peace》这课时,里面有涉及学生会组织的作用与功能的内容,由于学校没有学生会,所以学生只能从文章中了解一些。当时我突然想到可以结合班委体系来让学生谈一下班委的作用与功能,并如何从班委管理上来实现班内的和平与协作。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很好理解了全文,也增强了班级体成员间的凝聚力。
有经验的教师虽然不能预知课堂教学的何时、教学内容的何处会有生成,但他们能在生长点出现时,敏锐地把生长点催生为有效的生成。
其次,我们应努力创造有利于生成的外部环境,这外部环境主要指互动对话的合协氛围和动态开放的时空。
1、努力营造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氛围
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对话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协作的的教学,充满着生成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彼此间的人格魅力。而营造互动对话的氛围,离不开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没有平等与民主,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也是无法真正进行交流的。
2、努力创设师生间宽松自由的英语课堂的教学环境
我们要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自由度,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灵动的、生命是飞扬的,他们“敢开口说英语,不怕说错;有疑就问,敢于问。”如此,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样也才能真正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真正体现英语课改的意义。
引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确,“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这种能力素质,否则纵然有高超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教学经历,也难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或说有价值的生成。
三、探寻英语课堂上的动态平衡
预设与生成不是水火不容互相排斥的,相反,处理好了,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处理好这个问题,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有两点值得注意:
1、在预设中给生成预留空间
英语课堂中的教学预设是必要的,因为英语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有自由度的预设。因为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变的语言教学,其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不同知识结构、多样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英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能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预留足够的空间,使英语教学能更灵活,更有效。
2、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且是非母语的教学,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更是千变万化。如果英语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极端的恶意的搞怪,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在特定情况,甚至极端的恶作剧也是可以被利用来作为教育资源。记得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在我授课的时候,有个学生发出了动物的叫声(我想多数教师也应会有遇到过类似现象。),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班级顿时大乱。此时,我并没生气,而是马上微笑着说,very good,口技学得不错,“Which kind of animal is it?”马上就有学生说:“小狗”,又是一阵笑声,我又用英语问,“What’s “小狗”in English? ”就这样学生按照我的思路,一步一步回答了我的问题,也慢慢的静了下来„„。我最后补充了一句,谢谢这位同学帮我们回顾了一些知识,但上课还是要更认真些会更好)。
教师们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实际课堂情况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这样做也许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我们应看到过分追求教学思路的逻辑性、确定性与连续性,为的只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防止教学过程出现断裂。其背后的动机是“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最多的知识”。然而这恰恰使英语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其实,只要教师正视这一点,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为英语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调整预设,促成教育教学的动态生成。这里的调整预设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性调整,一种是整体性调整。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生成的美丽!倡导英语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英语教学将会闪耀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两者相辅相承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水在流动碰撞中才最美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
山东省菏泽一中 王蕊
我曾经为了应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长时间的备课,设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八年来我还是不能预见所有问题,于是我接受了这种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我以一节《论快乐》中的预设和生成来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预设的目标要正确,指导的方法要具体,课堂上才会有生成。我为本文定的目标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经典语言、把握作者快乐观。
我想解读文章方法大约可有这三个方面:(展示课件)①读懂大意②品读吸纳:好思想、好句子③质疑问难: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商量讨论。
我在次设计了教师的问题生成、学生的发言生成和质疑生成。
二、教师恰当引导促成生成。我让学生把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和组内同学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学生小组活动)为生成做铺垫。如有的学生说:我们组喜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象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因为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快乐指
引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奋斗,蒙田说过“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掌声)
我趁机问学生:哪个词说明了快乐的引导作用?学生说“引诱”。我问:这句话精不精彩?该不该背下来?好,开始背!(学生很快就背了下来。)
为了让学生能应用这样的句子,我提醒学生:这样经典的句子应该仿写下来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学生仿写)这句话仿写有一定难度,但是更能考验我们的文采。
生:快乐在人生里,好比指引我们航行的灯塔,更象运动场上催促我们快跑的终点线。(掌声)
生: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我们玩耍的游戏,更象足球场上牵引我们奔跑的球门。(掌声)
生:快乐在人生里,好比诱惑苍鹰翱翔的蓝天,更象田野里引诱小鸟的稻粒。(掌声)
这些生成的东西超出我想象。
三、在质疑中生成,在学生讨论后,我总结,(课件展示)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钱先生说:“你吃了个鸡蛋很好吃,为什么非要看看那下蛋的母鸡呢?”没有接见这位记者,从这件简单的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钱先生淡泊的品格,精妙的语言,和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钱先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我们也许不可能一时完全领悟,需要大家共同研讨,对本文,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来,先让我们小组内说说还有哪句话,哪点意思不明白。(进入质疑问难环节)
单独提问。
生:我们组不明白 “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空气喊”到“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人生的刺就在这里”这个“ 刺”有什么含义?
生:“刺”是扎在人生里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好,但是人生中却不能逃避,同时也是一种讽刺。(掌声)
师:来,说得精彩也要读的精彩,试着读一读。读的时候要注意重音和停顿,生深情朗读(掌声)看大家读这么好,我也跃跃欲试了。学生鼓掌让老师朗读。老师示范朗读(掌声)学生在此基础上自由朗读,学生再次分别朗读(掌声)
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反复举例、一再强调“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有什么深刻含义?
老师由此问引出时代背景。(课件展示)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必胜论”.中国“必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生:是不是说《论快乐》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言,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掌声)
我趁学生质疑带出了写作背景,也深刻感受到学生的认识是深刻的!
我深信“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表现的超出我们的想象”!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问题”上只是刚刚接触,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只是相信“水在流动碰撞中才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