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现作文优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
实现作文优质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 河北省昌黎县昌黎镇第一中心小学 张玉芹
关键词:快乐写作、素材积累、写作意志、写作技巧、作后讲评
内容摘要:为了使学生快乐写作,二十年来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长期的摸索、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作文教学观点与教学方法,主要观点:学生快乐写作是目的,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是基础,培养学生写作意志是关键,传授写作技巧、坚持作后讲评是方法。
正文:
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写作是我们教师作文教学的理想。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才是真正的作文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否则,他们就不会知道写作的方面在哪里,他们写作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作业,永远享受不到写作的幸福感。其实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他写作的金矿,需要教师唤醒他们的写作欲望和写作信心。怎样引导学生挖掘出他自身的金矿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日记本和班级网站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最佳平台。
1.每日一记。学期初,我让每个学生必备一个小本,每天用一两句话记录下当天发生的最有意义的事,其中既有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课堂上发生的趣事、囧事,也有他们之间的碰撞争鸣,甚至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的争执、矛盾冲突。当学生写作缺乏素材时,可以查阅每日一记,从中提取写作素材。我还鼓励学生把好的素材发表到班级网站中让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一个“精彩无极限”的栏目,本栏目中都是学生生活实践中的精彩荟萃:“有趣的魔术表演”、“龙
凤争霸”、“我的自白书”„„真是精彩纷呈。
2.轮流日记。让学生每天都记日记,他们会觉得无事可写,长期下来感觉厌烦,失去写日记的兴趣,而轮流日记则打破这一弊端。轮流日记就是让学生每周轮流写日记。即五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人每周写一篇日记,日记本在小组成员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日记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日记,互相欣赏,互相促进。
组建日记小组。组建日记小组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小组的写作实力,好、中、差搭配好,势均力敌才能使小组之间有更有力的竞争,促进每个组员的奋发向上。每个小组民主产生组长,商量好写日记的顺序,往往把写作有点困难的学生安排在星期五,这样会给他更充足的时间去写日记。组长除了安排好写日记的顺序,还要和组员共同拟定组名,日记宣言以及设计好封面。这样,让每个同学都意识到所在的日记小组就是一个团队。
评价轮流日记。起初,学生因轮流日记这种形式很新颖写作的热情很高。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倦怠的现象。如何让学生一如既往,日记的评价尤为重要。主要采用教师评分及评语的形式,为了便于计算、评比,每篇日记二十分,一周每个日记小组的总分就是一百分。每篇日记除了得到相应的分数,教师还写上简短的评语。每天学生都盼望着早一点发日记本,看看自己的日记得到多少分,课间听到学生之间谈论最多的就是日记的分数,他们会相互“攀比”。得到分数最多的学生,俨然成了小组的功臣,得到分数最少的学生,不用老师和其他组员说什么,自己就会觉得有压力,自然卯足劲在下一次日记中有更好的表现。每周一,必上一节日记评议课。各组同学坐到一起,算出一周的日记总得分,并且评选出小组冠军。每个小组成员写一写自己一周日记的感受,可以针
对自己的日记,也可以评议其他组员的日记。然后根据小组日记分数高低评选出冠军小组。获得冠军小组的会奖励三颗星,以此类推,获得第二名及第三名的小组分别获得两颗及一颗星。另外,组内满分20分的日记为小组获得一颗星,进步奖的同学也会获得一颗星,这样到一个月后根据星星数量评选出优秀小组给予奖励。每两周,必上一节日记欣赏课,把每周评选出来的好日记,让小作者展示,供同学们欣赏学习,同时评选出最佳美文。谁写出的美文多,谁就有可能成为班级小作家。
3.佳句专刊。作文困难生的作文整体来看不如人意,里面却也常有一两句话写得不错,不乏精彩。为此我在班级网站中推出了“佳句专刊”,专门刊发学生的一句话作文。学生只要发现自己作文、日记中老师标示出的佳句妙语就发送到班级网站“快乐作文”中,一个月由班长编排出版一期“佳句专刊”。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他就会更用心地去改出一个满意的字词、斟酌出一个得意的句段,逐步学会品味和琢磨自己的语言,学会欣赏和享受自己“妙手偶得之”的写作乐趣。
4.故事争鸣。在班级网站中征集班内、校内的故事、家庭故事以及值得争议的故事。这类习作最能引发学生阅读感慨和表达欲望,也最能引发学生之间观点与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也最喜欢看这类文章,它发生在身边,发生在眼皮底下呀。这些讲述身边故事的文章,一方面表述时难免有片面,难免会有人不认同,另一方面孩子之间的事,很多本来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极易引发同学间的“文字战”,所以称之为“故事争鸣”。“故事争鸣”能够使学生在实战中清楚地认识到,拿起笔来在周报上说话,要说真心话,不能说假话,假话是要被别人戳穿的;要说正确的话,说经过思考的话,不正确的话,会受到别人反驳,乃至攻击。一次次的故事争鸣,学生还会明白,每一个拿起笔来的人,都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拿起笔来说话,不能信口开河、胡言乱语,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
二、培养写作意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学生对写作感兴趣的,确实是少之又少。那么,比培养作文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死”写作,而没有写作意志的写作是“短命”的。写作兴趣是前提,写作意志是保障。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意志,会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呢?
1.批阅激励
要维持学生“写”的兴趣,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激励。学生写的日记、作文教师批阅时一定要有激励措施:一篇优秀日记和作文就给一颗星,只要积满十个星就在光荣榜上盖一个章,满十个章就可以收获一份礼物。由于有了写的动力,学生的写作就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兴趣,写日记也就没那么怕了。
2.发表激励
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就发表到班级网站中的“快乐作文”中,每周根据同学们的投票评选择优编辑成 “班级作文周报”,打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发表本身对学生有吸引力,它刺激着学生的写作状态,开始,学生都想在周报上发表文章,想写出好文章,能够上报,能够发表。然而一两个月后,周报的新鲜感消失,这份动力自然减弱。因此必须策划有效的策略,来激励并维持学生为作文报写稿的热情,在参与中不断获得肯定,在肯定中不断催生新的写作目标,形成一个较为恒定持久的写作动机。我常用的激励方法有“荣誉卡”和“积分卡”。所谓学生每发表一篇,就发“荣誉卡”一张,卡上印上一段激励的话。期末根据所得“荣誉卡”的多少评选“班级文学家”。“积分卡”是学生每向班级
网站的“快乐作文”中投稿一次就得一个“积分卡”,根据期末累计颁发“写作之星”奖。
3.班级网站夺魁
我们充分利用网站中“快乐作文”这一版块,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班级网站中,学生能自由地在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能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谁都可以是学生,谁都可以是教师,在交流评论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在班级网站建设中进行的作文教学,将促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作文”向“主动作文”转变。学生喜欢上写作的同时,也愿意发表,好文章愿意与大家分享。为了激励学生在班级网站中发表习作,评论同伴的习作,我们根据学生发帖子的数量和质量,每月评选“小小评论家”,夺魁者颁发奖状。
三、写作技巧点拨 1.秀选题
文章的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是吸引读者、展现文章的“灵魂之窗”。于是,我们在班级网站中开设了一个专门展示优秀作文题目的栏目,让学生多看一些与众不同的文章题目,猜想文章的内容,这样潜移默化中,学生勇于尝试的胆量来了,主动创作的灵感来了。新颖别致的,使人赏心悦目的题目诞生了,如:《精彩瞬间》、《家乡那山,那水》、《爱心永驻》、《万水千山总是情》„„别出心裁的题目不但能满足读者追求新奇的心理特点,还能激发人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展开思路。
2.巧谋篇
谋篇布局是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文章内容表达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引起质的提升,积累写作素材要靠阅读。但教材中的篇目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学校开展了“梯度分享阅读”读
书活动,为了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在班级网站中,我建立了“精品导读”、“日积月累”等栏目,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的增强语感,理清文路,从而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利用作文课堂教学和班级网站适时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的技巧进行指导,如根据文章线索谋篇布局,按时间、空间、方位的变化谋篇布局,按总分总的结构谋篇布局等等。
3.提主题
没有主题,就没有中心,立意不高远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在班级网站中,发挥学生爱评论的特点,让他们对同学的习作、精选的文章进行评议,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炼主题。有时,也可就一个题目进行思考,这样多角度的练习,学生立意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坚持作后指导
认真学习管建刚老师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理念。我以前也总认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做好写前指导,认为写前指导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每次习作,总是给学生创造情境,或者集体做个游戏。这样之后,学生确实能写出好的习作,但遗憾的是全班的作文几乎千篇一律,而且糟糕的是,时间长了之后,发现当堂“生成”作文,习作确实精彩,但是这种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离开教师,学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写”,尽管他身边到处是“材料”,伸出手来就是“拿到”,但是学生却不会就地取材,每次都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而把“写前指导”放在 “训练”和“讲评”上,学生能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写好了作文,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老师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由学生的作文现状,“导”出一个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的作文训
练点,两者合起来,就是“指导”。“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
要想上好“讲评”课,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要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是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受学生欢迎,学生就有心理认同感,就会沿着这个训练点往下写。所以讲评,确实是最好的“指导”。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年,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第二篇: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对于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有许多想法。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背诵、如何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等都成为本文所关注的话题。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谈论的论题。
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十七年,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许多想法。“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现在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笔者注意以下问题的处理:
(一)抓好语法教学
现行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又极有限。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内容上重复的较多,如音标、字母、日常口语、对话等相当一部分七年级课本中的单词和句子,在小学课本中均已出现。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上存在着脱轨现象,严重地违反了教育学原理。语法项目等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近些年英语教学方法不断翻新,英语课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容易走极端。在英语课上几乎不讲语法,上课就是全盘西化的授课方式,这种课实质上是很不走俏的课,费时低效不说,学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交际教学法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后来在此理论基础上,肯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讲语法和语法讲的较少的作法是很危险的。英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许多陌生的地方,如单词难记,句子结构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一课。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选取的材料应有趣: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文章、诗词、对话等,都可以用。也可选取英美小说简易本中的东西,让学生读。网络上、报纸上许多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拿来用。应该注意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让学生象学古汉语那样,字词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样做,有百益而无一害。语法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能缺少,方法应多样。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感知、理解来学习和使用语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论事。所以我们既不要谈语法“色变”,也不要脱离语言实践,而津津乐道于语法。
(二)加大背诵力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从孩子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去背诵。
刚开始时,只需让学生背一两句话,逐渐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朗读背诵。
学生一旦养成此学习习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英语学习本无捷径可言,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想不费功夫,就牢记单词、脱口而出讲英语,恐怕是徒劳的。
许多英语名家都提倡学生背诵。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仁毅先生就说过,“在基础阶段,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譬如说,背50——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 真是至理名言。在教学中教师们应注意对孩子背诵能力的培养。
(三)努力用英语组织课堂
用英语教英语,这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应倡导。
尽量用英语讲课,语速自然停顿恰当,不给学生在大脑中进行英汉转换的时间。课堂上,教师如果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但如果坚持做下去,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就会逐渐增强,这个笔者深有感触。
刚走上讲台时,因为用英语教英语,招来同事、学生以至领导的不解,但笔者顶了下来。刚开始时,课上允许说汉语。慢慢地,等学生适应了,尽量减少汉语的出现。学生称笔者为“洋老师”,说我的课有趣,他们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课堂力应求形式多样。
每天课前热身对话,让不少学生抛弃“害羞、怕开口”的毛病。课前几分钟的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课堂气氛,对学生起帮带作用。热身对话以新颖愉快的方式拉开教学帷幕,以迅速简洁的形式整合学生思维,从而把学生带入轻松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在笔者的课上,采用最多的是表演课。让学生对话表演,谈论图片、说喜欢的事物、讲故事等,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联系起来。让英语课真正成为学生十分向往的兴趣天地。
(四)打好基础
基础很关键。在刚开始英语教学时,应当抓好学生的语音关、书写关。
1、过语音关。
教学生国际音标的读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让学生朗读单词。反复认真的模仿及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对学生进行看、听训练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反复模仿,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对于长词、长句的语音训练,要分音节和语段训练。大声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形成,帮助会很大。
2、重视书写
要从刚开始就要抓好学生的书写,对学生的作业应该严格要求,不能听之任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要当面订正、指导。书写差的,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图快不认真的,让他重做;抄袭作业的,提出批评,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五)注意文化教学
中国古时候儿童入私塾读书,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意在让儿童早期接触我国传统文化。
学英语也一样,让学生通过英语文章、材料等的学习,了解西方人说话、做事等礼仪知识,了解其风土人情。
在课堂内外,可以抽出时间去介绍西方礼仪和节日的知识。如:在谈及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时,可通过VCD、多媒体、图片、书报资料等,让学生观看节目和阅读文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平时在开课前播放音乐、英文歌、对话材料,营造语言学习气氛。
教师可在课外组织各种文化专题讲座。如外国节日、宗教习俗、餐桌礼仪、小费、问候语、禁忌语、体态语和手势语等。教师也可帮助学生阅读一些英文故事、报纸杂志文章,促使学生留心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将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把学习过程真正交给学生-------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把“对话”当做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独自学习、探究学习等有名无实。
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笔者这里所提到的问题,可能对于其他同行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因限于篇幅,就写到这里。最后笔者想借别人的话结束本文------“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还孩子们说的权利。让民主像一座桥一样搭在师生的心灵至上。做老师的人,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做他们的好朋友。”让你的英语课堂成为孩子们心灵所向往的最快乐的地方吧!
“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
教学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会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的。参考文献:
【1】张丹主编,《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2】王道福主编,《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3】于勇主编,《教学技能训练》(中学英语),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4】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5】包天仁主编,《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初中教师卷·第三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第三篇: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掌握初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特征,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层次性,致使学生长期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使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不到实现。本文从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科学地运用评价手段,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不断反思等方面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211-02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英语课堂教学是以课堂为平台,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形式,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学习者的智力活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促进学习者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诸方面的发展。
1.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的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更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润滑剂。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经常关心、鼓励学生,向学生倾注爱心,注意转变教师的多重角色,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无论是对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后进生的态度,要特别慎重,要“动之以情”,切忌冷嘲热讽,而应多给一些赞扬、鼓励。教师耐心细致的育人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敬爱和信赖,从而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师生之间架起持久的情感桥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之火,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注重榜样力量,开发学生潜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曾经问一位教授:学生甲成绩如何?教授答:第一。又问:学生乙成绩如何?教授又答:第一。再问:学生丙成绩如何?教授仍答:第一。此人不解为何三个学生都是全班第一。教授解释道:学生甲思维敏捷,无人可比,自然第一,学生乙思维的广度与视角首屈一指,当然也是第一;学生丙思考问题的深度无一人能够超过,所以也是第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位“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由此展开去,将这种“闪光点”激发为一种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无论对于榜样者本身,还是榜样的学习者,都无疑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初中后,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层次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还未入门,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因材施教就显得异常重要。教学上我们不能要求太高,要努力做到循序渐进,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要找到是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要认真研究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一些难度大、不太适合学生的内容要剔除,我们不能以所以基础好的学生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要区别对待,分成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心应手,反之,就会越学越没信心,越学越没兴趣。
4.利用图画,诱导兴趣
在教学中有些表示实物的词或表示动作的词不易带进课堂时,可兼用图画进行教学,如:plane、train或go to the park等。图画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照片、贺卡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图画、图片或一些课件,如果没有挂图或教具,就运用一些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作,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寥寥数几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运用图画进行语言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波,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5.把竞争带进课堂,激发兴趣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利用所学内容开展多种类型的竞赛活动,不但可以办到而且是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维持学生在上课时有高度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不过竞赛内容、形式、时间都应事先精心设计好,必须有针对性,宜精物滥。虽然课内的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用大块时间来搞比赛,然而利用三、五分钟在组与组、排与排、行与行之间,就当堂所学的知识适量搞一些微型竞赛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学习“What's the population of…”、“How large is the population of…”、这个句型,可以进行一次颇具吸引力的抢答。教师播放事先录下的“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How large is population of shanghai?”等几个句子,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每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句加10分,答错一句扣10分。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气氛牌紧张热烈之中,效果甚佳。
总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需要一个所谓的英语老师,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对学生都认真负责的好教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爱学习的心和行动。
参考文献:
[1]张丹主编,《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王道福主编,《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于勇主编,《教学技能训练》(中学英语),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多年,对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有许多想法。在课堂上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
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谈论的论题。
笔者在农村小学从事数学教学十七年,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许多想法。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数学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数学课程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目前,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交往;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数学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教学理念
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理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引向深入。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教师应由一个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课堂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习的实际,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再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做到“知识共享”与“教学相长”。
二、优化教学方法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
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一般可以抽象为5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与保持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呈螺旋、递进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从已知到未知,较难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固着点,这样使新的教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逐渐有所提高。
三、改进教学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一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会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为基本结构,教师的“讲”束缚了学生的学。在尝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去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应由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构成。
1、学习准备。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
2、学习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让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摄取已有经验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思考和实际操作,担任个人的见解和疑难。
3、学习反馈。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4、学习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一节课里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是用什么方式活动的,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条件等。这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认识、控制、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
四、改革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
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活动的信息,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把学习过程真正交给学生-------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把“对话”当做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独自学习、探究学习等有名无实。
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笔者这里所提到的问题,可能对于其他同行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因限于篇幅,就写到这里。
最后笔者想借别人的话结束本文------“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还孩子们说的权利。让民主像一座桥一样搭在师生的心灵至上。做老师的人,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做他们的好朋友。”让你的英语课堂成为孩子们心灵所向往的最快乐的地方吧!
“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
教学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会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的。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封蔚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及其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目标,并做精心的预设以达到精彩的生成,还要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性评价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在有效交流和参与中还原知识的生命形态,寻找生活思维与数学思维的节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传统的“一言堂”变为“众言堂”,由“教师讲授”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也气氛活跃,然而,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在看似热闹自主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了很多的放任与浮躁,在多了些新颖的教学形式的同时,丢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了大家一直所关心的问题。
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根本的就是目标的把握。这节课到底上什么内容?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只有逐章、逐节、逐句钻深、钻透教材,才有可能掌握教材的主诣、主题和精神实质。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者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这样高效率的基石才能打好。
例如我在上《认识线段》这一课事,课前就进行了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特点,知道线段是有长度,有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会画线段。明确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线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怎样让学生有层次地形成对线段的认识,我做了如下设计。
导入部分,我先出示两组图形,一是小朋友在拔河,一是小朋友在跳绳。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手中绳子的区别,再出示两根吸管,一根直,一根弯,让学生观察不同点。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一个直,一个弯。然后再让学生用手中的线,想办法拉直。让学生先感受到线段的第一个特点,是直的。之后再介绍线段的第二个特点,就是2个端点,两手捏着的地方就是端点。并且通过互相指线段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感知线段。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导入过程,学生对于线段特点的掌握,就很明确,很深刻。一个良好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这样课堂效率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画线段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已有了对线段的感性认识,知道某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因此,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条线段,并请了不同画法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画的线段,并介绍自己是怎么画的,从而使学生明白画线段时既可以先画一条直的线,再画上两个端点,也可以先画一个端点,再由这个端点引出一条线,最后画上另一个端点,还可以先画两个端点,再把两个端点连起来。除此之外,我还请学生说说为什么尺、铅笔、数学书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画线段,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帮助我们画线段,使学生明确只要有直边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画线段,又一次巩固了线段“直”的特点。最后我请学生再画一条线段,并且要和第一次画的有所不一样,鼓励学生寻找、利用手边的工具画线段。这样,学生经历了画线段的过程,自己得出并牢固掌握了画线段的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再安排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整堂课学习的重难点。整堂课下来,我感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堂有效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二、探究有效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主动探究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现如今创设数学情境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许多知识的引入、问题的提问和解决都是在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激趣导入”:“在开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标志,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我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否超速了呢?”(引出汽车上的仪表盘)“仪表盘上的km/h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谁来猜一猜。”接着又出示了一道题目“我从家到学校,全程限速60km/h,我的平均车速是60km/h,我超速了吗?”这时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清楚其中奥秘的决心,接着又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创设情境的本质就是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出问题,但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应该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抓住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等方面入手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重视提问方法指导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从儿童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未见)”时,有意识让学生计算40-9,54-6,学生在计算时发现各位相减是不够的,于是心里充满了疑问。这时教师适时地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心中的疑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呢?”接着让学生同桌两人相互讨论,并借助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以往学生习惯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不习惯独立思考,也就无从质疑,很难发展他们的个性。其实学生在听课时,脑子里肯定有产生疑问的瞬间,但大多数学生都不敢或不愿向教师请教。对于这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要予以热情鼓励,“说说自己的看法及问题。”“说错了,也没关系。”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信心。与此同时,在提问方式上也可给予指导。如学生刚刚学习发问时,完全可以从小疑问开始: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讲?自己有没有掌握?通过老师讲的,发现了什么新?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教师指导或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三)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激发主动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新课标中也明确的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运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实施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缩短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距离,这样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用电教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媒体,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逼真,它能及时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或以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或以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或以直观演示展现新旧知识的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心理上为学生获取新知铺路搭桥。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官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以学生所感兴趣的卡通人物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红包发的是否公平”环节,自己当回“小法官”,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最后的一个环节“给小羊们送礼物”,让他们在乐中买,乐中认,认中学,学中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融合,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紧密相接。
四、注重师生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我们要认真研究,不断实践,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评价要适度。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言,也可以采用生生评价,让“权利”给学生,这样的评价既能让学生获得到成功的体验,也能使课堂教学十分有效。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恩施市实验小学 陈春华 445000
摘要: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是一个很热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材处理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处理生成问题的有效性五个方面去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关键字: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教材处理;学案设计;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我们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更要关注情感和态度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三年级(上册)《测量》为例,我们可以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个性特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恰当地制定出教学目标,这样,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够切合实际的设计各个环节。
二、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对教材内容和功能上的选择,体现了教育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理念。但是,教材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就教材本身而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是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还应包括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经历经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能够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
1、用好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材安排什么样的主题图,怎样合理地呈现主题情境都是教材编写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教师首先应该尊重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这一内容时,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一个搬牛奶的现实情境,这一主题情境取材于实际生活,问题的呈现方式是生活化的,通过让学生思考“够不够”,体会要先算出10箱有多少瓶。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主题图的设计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这样的教学,由于充分研究了教材主题情境的意图,使得教学既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又及时进行了引导和提升,让学生体会到新的计算方法与过去的方法相比是简洁的、优化的,不断增进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信心。
2、重新组合教材内容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但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以本为本”来处理教材,任何教材都有不能及时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不能把教材当圣经,而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组教材,从而提高教材处理的有效性。如,一年级教材中9加几、8加几和7加几这些计算内容安排两节新课教学和一节练习课。根据学生的学前情况以及按教材课时教学的实际效果,发现学生在三节课中对这些题的计算方法只是一知半解,练习时出现计算速度慢、错误率高,更谈不上熟练,这说明学生掌握这些计算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后面的减法计算。这时我们可以把9加几、8加几、7加几的计算内容分为算法研究和活动应用两大板块来进行教学。在第一、二两堂课中集中研究加法计算的各种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方法、规律。活动应用适当增加一些练习课,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进行计算训练。例如玩扑克游戏、钓鱼、当当小教师等,让学生在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中轻松、愉快的进行计算练习,同时让学生在计算活动中组建体会算法的合理性,自己找到最优化的算法,体会算法的最优化。
总之,我们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于那些相对难的、重要的和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应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适当减少单元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学案设计的有效性
导学案是有效课堂的抓手,学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其有效性。如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预设问题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等。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当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后,教师提出“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百分数与以前学习过的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谈谈自己的认识吗?”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后踊跃发言:有的说百分数是一个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有的说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相同,但写法不同,百分数的分母用“%”来表示,先写分子,然后在分子后面写“%”;有一位学生还非常准确的描述了两者的本质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带计量单位,但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带计量单位;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带计量单位。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结构,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引导迁移,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提供于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相长,共同提高的一个有效措旌。基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就必须要考虑它的必要性和目的性。如果能从有效性去考虑合作学习这一活动载体,它的生命价值就能被充分体现出来。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不是教学的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2、增进学生间合作交流的氛围形成,达到一种学习相长、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
3、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且每个学生都能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思想,听取他人的意见,并有所反思。
4、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5、教师能针对性地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并对困难小组适时点拨、启发,起到该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在运用过程中教师切要克服随意性的倾向,不要什么问题都要在小组里去得到解决。对每一个合作学习活动的安排,必须要有解决问题的目的,或促进学生什么发展的目的,整堂课的合作学习不宜过多,有些教学内容甚至不一定要安排合作学习,一堂好课并非要有合作学习这一环节。
(五)提高对小组评价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开展学生评价学生和自我评价。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自我评价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有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人文关怀”的课堂,是“高效低耗”的课堂,应该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合理评价的课堂。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如今的有效教学真是一个热门话题。那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着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我们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研读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我在备课前,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都要认真研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会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在拟定教学目标时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我结合本班实际,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角。2.知道角有大小,会用各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3.动手操作中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交往合作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明显体现出了它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其次,认真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众所周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呢?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应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以及在学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等。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同时,我们还应该考虑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在备课时要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融入于你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爱学、乐学。
最后,有效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经过不断的摸索,我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教师要先教学生预习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 “认数”时,我认为学生对整万数这样相对较大数的认识,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对数的大小的把握才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为此我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汽车、商品房的价格。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相关数的大小,我还借助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在通过课堂的教学,我也的确感到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数学在生活中无外不在。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就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又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精心设计,注重课堂学习过程
课堂中教师应着力打造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放下传统观念中老师的架子,要真正地“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可能会使师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如一潭死水,缺乏兴趣的学习则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给学生留足参与时间。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 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的时间不足, 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 但只是一问一答的解决, 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有时滔滔不绝地讲, 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但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 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 即使教师教的很辛苦, 也是低效教学。因此,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课后教学反思,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包括“教”与“学”两方面。反思“教”:它包括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越来越新、越来越有效,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大大的提高。另外,还要查找不足之处,探索对应策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会有更大帮助,也能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通过这样的反思与总结,相信,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我一定能更为灵活、巧妙的进行处理。反思“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学”的反思,能使我进一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得更轻松、更高效。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2011-4-12 下午 12:27:00
0
推
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
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构建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
近几天,我校学习了阜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迟振晨的关于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报告,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对自主高效课堂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在数学这一学科中有效的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真正的认识到了构建自主高效已成为一个趋势,并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我有如下体会:
第一,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个教学载体,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认真备课。同时教师还要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的智慧将教材吃透,讨论和研究出精准、有效的导学案,这样的导学案不一定要非常详细,但一定要围绕学习目标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充分预习。
第二,在课前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教师要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学生依据“导学案”中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课前提前进行预习,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认知,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自主地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去创新。
第三,在课堂上要形成营造一种“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上先进行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实现小组内的互帮。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利用集体交流、实验操作、电教演示、情境展示等形式,展示小组预习的成果。对疑难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先在小组内协作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在班内进行组间交流互动,最后老师进行简要的点拨和概括。这种小组讨论、展示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实现生教生、生帮生、生促生,在学习和展示中不断地感受着新鲜,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在小组学习与展示之后,学生要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学生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知识系统梳理;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第五,在自主高效课堂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课堂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对小组的学习和展示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正面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努力的后劲。然后教师再对学生无法解决的有价值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达到释疑、升华的目的。
我深知自己的课堂离自主高效还有一点距离,但是,我将继续努力,努力探索,不断学习,摸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自主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步。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五篇:“投其所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议学情分析在提高课堂教学重要性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省 “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才是学生高考成功和素质全面提高的一把利器,“投其所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而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首先就是备课,而备课中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只有抓住了学生,我们课堂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如何抓住学生就就有投其所好的作用了。
【关键词】:投其所好备学生学情分析有效教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省 “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我们高中英语教学改变之大的地方莫过于课时数的大大减少,现在一周四五节课要完成以前十来节课的教学任务,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至少提高百分之六十以上,才能既要完成以前的教学任务,还要达到减时增效的目标。这就是现实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从思想到环节都要来一次全新的思考和改革以求在确保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又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了解学情,方能运筹帷幄。
备课先备人。军事经典“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在我们英语教学的备课环节中同样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在我们进行有效备课的过程中,如果真正地做到“知己”,对自己的的教学特点有真切的了解;做到“知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以学为主,有效备课”。
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倾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了解学生薄弱点,等等。有了这些一手的资料,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够做到知识讲解有针对性。
在备课环节中,我们应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接受新知识所必须具有的相关基础,哪些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哪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和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找准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真正做到有效备课。
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在掌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每个人都获得身心的愉悦并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二、了解学情,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情。
开学之初就要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情调查是了解学情的很好的途径。同时测验或考试后在班级上进行学情调查,教师一定要提前设计好学情调查包括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使学生围绕教师提出问题,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如实反馈自己的思想和学习及对教师希望及建议等。教师要及时阅读学情调查,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属于共性问题就在在备课的时候对相应的问题做好准备,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结果分析 1 对英语感兴趣吗? 感兴趣 40% 一般化 52% 无兴趣 8% 2 学习有什么困难? 语法 58% 阅读 25% 听力 25% 3 遇到困难怎么办? 问老师 60% 问同学 48% 自己查 47% 4 经常回答问题吗? 主动回答 10% 有时回答 42% 很少回答 48% 5 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与老师思维同步 89% 专注听讲 80% 抓紧记录 85% 6 经常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 课前预习19% 认真听讲课 82% 课后认真复习37% 7 以什么方式记忆最有效? 活学活用 48% 边读边写 29% 死记硬背20% 8 订错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老师先讲,学生再订 20% 老师讲时学生订错 15% 学生先订,不会再讲 65% 9 学英语的时间为 20-30分钟60% 40-50分钟 30% 1小时 10% 10 复习英语的方法 做题,73% 看书或笔记 20% 动口动手或听 7%
(二)平时观其行,听其言,了解思想倾向。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在课堂互动或课后辅导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目的感知,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一方面,通过教师细心教学观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全体或者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讲授的内容,能否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学生对教学的态度怎样等等;另一方面,通过细心教学观察,能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没有完全掌握,存在什么偏差和问题,教学反思《“投其所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在备课环节进行有效的反思,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适当调整,以增强备课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检查作业,了解学习情况
众所周知,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同时,作业也可以帮助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在以后新课的备课环节中及时地改善或调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弥补教学不足。
作业布置应注意以下三点。作业要有全面性:布置作业形式不能太呆板,机械,要灵活多样,如随堂书面练习,口头回答练习,也有课后书面练习,社会调查材料,课后笔记整理归纳小结等。作业要有层次性:针对前期调查到的学情,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我们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才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作业要有时效性;我们布置的作业要为我们的备课服务,所以要求作业要有时效性。
通过作业检查,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作业正误情况,在将来的备课中就能明白学生缺什么我们就重点讲什么,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实效。我们英语教师都熟悉英语考试选择题较多机读答题卡之后可以生成正答率和各个错误选项的比例,这就为我们备课提供最直接的数据。这样的表格不仅具有原来的功能,同时由于有了姓名更方便在课堂上反馈作业检查也对不同学生进行点评。尤其是那些被表扬的同学上课注意力明显提高,这也就提醒我们教师尽可能从不同角度予以正面积极的点评来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
三 预设课堂,做好预案
我们已经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经验、情感体验、成长体验、能力发展、个性差异等等。那么又怎样把关注的目光放到备课当中呢?备课中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关注学生,以“学”定“教”,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以前我们教师备课时,总是考虑自己怎样说和怎样做,很少考虑学生怎样学。因而容易出现备课内容与真实课堂分离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想得更深一些、更细一些,更多一些,预设课堂生成,提前做好预案。
分析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最近发展区、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于教学。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在备课过程中,一个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角度。要考虑的是学生会这样想。
预设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课前备课的关注点。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师生的互动不可或缺。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学会合作。合作学习能够将新知识、新信息通过合作小组这个特定的学习形式,进行高速度、大密度、快节奏的“传递”,做到资源共享。课前备课就要着眼于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教师要确立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在备课时时刻不忘以学生发展为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备课环节的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变接受式的学习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我个人觉得我们淮海中学校长经常说的“把功夫花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上”一句话最能体现其真谛。在“五严”背景下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那么提高课堂效率的使命必然落在教师备课上。而备学生更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3(200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出版,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2002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3、实用中学课堂教学方法大系编委会1999《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4、胡文仲.2000 《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5、钟启泉、吕良环.2002《外语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6、张兼中 1996《外语教育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