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一次有益的作文课尝试[模版]
一次有益的作文课尝试
每次的语文活动课,我都是从来不讲课文,也不做作业,而是指导学生训练作文。这天,我临时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作文教学方法,而是请学生讨论怎样讲一节作文课,并推选一名同学以“留住这片绿色”为话题,说说如何指导同学们写作。
我说:关于环保的作文以前大家写过,老师也讲过。这次有个例外,老师想请同学们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怎样讲课。“同学们议论纷纷,一会儿,易雅男同学站了起来,我问:”你打算怎样讲?“她说:”我到讲台上说。“说罢,她走到讲台,我感到很震惊,就让在一边坐,看她怎么说。
易雅男同学模仿我平时讲课的方式,首先导入作文课。只听她以诗一样的语言展开了序幕:”大海的蓝色,照映到天空,所以天空是蓝色的;小草的绿色感染了生活,所以生活也是绿色的,同学们,你们能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你们心中的绿色生活吗?“同学们感觉新奇,表现活跃,纷纷描述了自己心中的绿色生活画面。
”既然大家都认为你们心中的绿色生活那样美好,你们觉得该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去维护这片美好的绿色呢?“
”现在绿色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虽然大家都很重视环境保护,可是为什么还有破坏环境的问题?你们见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事情呢?“
”现在就是因为有人破伐树木、捕捉动物,才导致环境日益恶化,如果有人正在砍伐树木被你看见,你会怎么对这个人说呢?“
”顺便问一下这位同学,你破坏过环境吗?可要诚实哟!全班同学都看着你呢!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谁还能给我们大家讲讲你身边的,就是你曾经见过的或发生在你身边的一些关于环境的问题,可以讲保护环境,也可以讲不保护环境的。“
”接下来,请大家收集一下关于维护绿色生活的标语,以告诫人们不要破坏环境。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小草、大树比喻成能说话的事物,这样能使你的标语更加生动,更加引人入胜。“
”绿色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学了这一课,同学们告诉我,你们有什么感想,可以大胆谈,不要紧张。“
”此刻,你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想法,那么,请大家把你此时所想的、想说的,以‘留住这片绿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易雅男同学分步设疑、逐层深入、旁征博引、启发诱导,同学们与她配合默契、发言积极,40分钟到了,易雅男同学水到渠成地完成作文结束语。我在一旁惊讶、点头、赞许,她真不简单,比我讲的还要好!课下调查同学们,十有八九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语言优美、结构清晰、逐层深入、知识丰富、亲切自然,我给她的评价是:善于启发、机智灵活、准备充分、知识丰富。我突然明白: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不正是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吗?我原来的打算只是让万琳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也谈谈。没想到的是,她竟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胜任一个教师角色,独自导演了一堂作文课。她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她联系生活、联系自身,学以致用,融作文教学与德育训练于一体,她只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准备,不能低估了学生的智慧,特别是众人的智慧,中国有句老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中全体学生的智慧,将会远远超过一个专业教师的水平。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的角色应是一个参谋者、一个促进者,学生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教师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
无意中的一次变动,完成了一次有益的尝试,这也使我更加坚信新课改解放学生的威力,我们做教师的何乐而不为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二篇:史料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史料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以《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为例
孙存元
(江苏省灌南县张店中学,江苏 灌南 222533)
摘要: 关键词:
本人近日参加连云港市初中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抽取的课题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本课分为三个字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三目之间呈现着推动的关系。即:“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推动了“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主要讲述西汉的对外关系,涉及汉武帝的对匈奴的战争,也是西汉国力强盛的表现之一。
这一课在各类公开课频频出现,常见的做法大都是虚拟场景或者组织学生表演剧本,如果笔者也如此组织教学,相信效果良好,但没有什么新意。在思考之后,笔者决心采用史料教学,在导入新课之后,笔者出示了第一则史料: 材料一: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今帝极为,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史记•匈奴列传》
问题1:匈奴什么时候强大起来?当时汉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收到了什么效果?
“史料的教学过程即研读史料,是一个理解史实和提升境界的过程,它处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且主体地位。”[1]这里笔者选择了反映匈奴的生活习俗与汉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两则史料,意在说明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的原因,隐含着当汉朝国力强大时,必然不愿进行和亲,为下一则史料的出示进行铺垫。本片段笔者还设计了一个问题:史记上记载汉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就一定可信吗?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很快就有学生从课本上找到“单于和亲”的瓦当的图片。让学生找出证据为《史记》的记叙作佐证,培养了学生的史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过渡:汉文帝6年,也就是公元前174年,洛阳的少年才子贾谊给汉文帝上了一篇《治安策》提到当时的时世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一”。“可为痛哭者一”指的是封国势力强大,而汉武帝用智慧妙削封国势力,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为流涕者一”指的就是堂堂汉朝居然向匈奴这样的野蛮落后的民族纳币献女,今天我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但在当时人们能不能接受啊?
生:不能
师:所以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神入当时历史人物的心灵,体会他们的感情。那么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材料二: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史记•大宛列传》
问题2: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设想一下,以当时的条件张骞会遇到哪些困难?
“神入”历史人物,也可说是“神交古人”,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了解、观察人物,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理解人物的发展变化和作用,从而比较准确地感悟历史,从历史学习中获取乐趣和智慧。[2]材料中“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一下子就把匈奴的残暴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这样西汉就可以利用匈奴与其他民族的矛盾进一步孤立匈奴,为击败匈奴创造条件,那么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教学中笔者还抓住“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和西域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想象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哪些困难?进一步神入了历史人物的处境和体会张骞的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过渡: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而且是有理有据。那么张骞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材料三:
经匈奴,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抵康居,康居传至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沃,少寇,志安乐,又以自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史记•大宛列传》
问题3:张骞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然骞持汉节不失”说明张骞具有什么样的高尚品德?张骞达到了他此行的目的了吗?
这则材料从表面看是介绍张骞出使西域时遇到的困难以及最终的结果,困难如“经匈奴,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抵康居,康居传至大月氏。”“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结果如“„„志安乐,又以自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但是透过史料,挖掘史料背后隐含的信息,以达到史料教学的目的是历史教师面临的基本任务。这则史料背后就隐藏着张骞的精神。如“然骞持汉节不失”说明非常爱国;“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说明张骞具有高超的智慧;“留骞十余岁”“西走数十日至大宛”“抵康居,康居传至大月氏”“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等说明张骞具有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张骞明知西域远离汉朝,面临重重困难,仍然前行,说明他有开拓精神,我们应该通过对史料的多层次、多视角的理解,移情历史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感悟做人原则,形成正确态度,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过渡:张骞此行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却有了其他收获。材料四:
前60年或前59年建立的西域都护一职,标志着汉朝影响趋于更加有效的新局面的开始。„„郑吉被任命为首任汉都护。都护衙门是汉在西域的军队的总指挥部,它还具有维护汉朝对该地区的控制和调节西域各国之间关系的广泛的政治权力。
——《剑桥秦汉史》
问题4:西域都护的设置具有什么重大影响?如果疆独份子再次叫嚣新疆独立,你应该怎样进行驳斥?
“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回忆和认识过去的事情;„„人们认识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历史学家就是一些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到历史领域中去寻找答案[3]P29的人。”“对历史的理解主要是领悟和阐明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意义。”[4]P20西域都护的设置,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这个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疆独份子再次叫嚣新疆独立,你应该怎样进行驳斥?意在说明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了。
材料五:
赞曰: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者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通四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汉书•西域传》
问题5:注意“列四郡、开玉门、通四域,”“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起了什么作用啊?张骞的重大贡献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这则史料再次强调了张骞的贡献和其精神以及我们从中的感悟与启示。
材料六:汉对西域战争的胜利,西方道路的畅通得到了保证。„„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外文化的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有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张骞传来《摩诃兜勒》一曲,乐府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朝廷用作武乐。西汉晚期,印度佛教哲学与艺术,通过大月氏传入中国。希腊罗马的绘画也在一世纪中传到天山一带。这些西方文化特别是佛教哲学的东来,大大影响了东方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了的汉文化也大量传播到天山南北以及更遥远的西方。汉在西域设田官,督戍卒屯田。推行地下穿井的井渠法,使沙漠地区得到灌溉„„从中国传到中亚以至欧洲去的货物,主要是丝、丝织品、钢铁。炼钢术的西传,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大贡献。——翦伯赞《中国通史》
问题6:从西方传来的物产和文化有哪些?东方传向西方的物产和文化有哪些? 师:同学们,汉武帝多有智慧啊,颁布“推恩令”,巧妙的削弱了封国的势力;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的伟业。张骞是否有智慧呢?
生:有
师:那张骞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呢? 生思考
生:他两次被匈奴扣留,但都逃了出来,说明他很有智慧。师:说的真好,那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办呢? 生: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师:那你能把自己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吗? 生举例。
师: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能够发扬张骞的智慧和精神,为自己的美丽人生绘制一副美好的蓝图!
课堂教学的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有所感悟,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是高效历史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通过导入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妙削封国势力”;“汉武帝听闻大月氏与匈奴的仇恨,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时两次被匈奴扣留,但都逃了出来。”等让学生体验汉武帝和张骞的智慧,感悟“智慧”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体验和行动。
七年级学生是否适合采用史料教学的方式?从本节课的实践来看,答案是肯定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选择丰富典型而又富有趣味性的史料,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手里的资源有限,工作时间有限、自身的素质等都制约了史料教学的深入开展。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就显的尤为重要,只有切实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使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来回应新课改下要求的历史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对历史教师的认识,也才能使教师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去把握历史教学,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
参考文献:
[1] 刘俊利.史学素养: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新视角——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J].[2] 赵士祥.“神入”历史人物的教学艺术[J].历史教学2009.(2)30-35 [3]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作者简介】孙存元,男,1978年生,江苏灌南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测评研究。
【联系方式】电话:*** 邮箱:jsgnscy@163.com
第三篇:初中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口头作文的定义以及口头作文的训练功能。
2.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口头作文的一些技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口头作文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人间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了解并掌握口头作文的技巧。
三、教具:一幅漫画《砸缸手续批下来了》
多媒体课件 歌曲《父亲》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师述:从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为出色的口才而成就了一番伟业:春秋战国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着生花妙口免受人格的侮辱,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完璧归赵,渑池立功;杨利伟靠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口才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难怪有人说口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武器。如何练就出色的口才呢?口头作文训练就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口头作文的定义
首先是中心明确,有内容、有条理、有文彩的文章。口头作文是借助声音和表情等手段来表情达意的。我们往往重视书面作文的训练,而忽视口头作文的练习,可如果我们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想到哪说到哪,能写出好文章吗?叶圣陶老先生说:“我手写我口”,因而书面作文是口头作文的加工形式,口头作文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三)、口头作文的要求
①审准题目,明确主题;②首尾呼应,结构完整;③吐词清晰,语言流畅;④仪态端庄,表情大方。
(四)、训练 1看图作文
多媒体展示第一幅漫画《砸缸手续批下来了》,和学生一起欣赏并进行指导。
a.观察画面上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请学生说说漫画的内容。
b.再请学生仔细观察,想像一下掉在瓦缸中的孩子会有何反映,高高举着石头的孩子会怎么想,拿着批条的那个人会有什么举动?
c.分析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合理化建议。
采用互动的方式,学生讲,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
d.总结欣赏漫画的方法:
①要仔细观察漫画,弄清画面的含义,抓住画面的主体。②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③判断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或者合理化建议。
e.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并组内口头作文,然后指名到台前口头作文,师生点评。
(五)命题作文
1.命题式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一样,形式有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无论是怎样的命题形式,我们口头作文的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作文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何愁不能文思泉涌?
2.播放歌曲《父亲》:
①学生边听歌曲边看画面,听完后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哪些细节令自己感动。
②以“父亲”为话题,请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最令自己感动的细节,自己拟题,进行口头作文。老师可以作示范,如:《有爸爸陪伴的日子》、《爱在不言中》、《温馨的一刻》、《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③学生准备3分钟,然后指名进行口头作文。
④师生点评。可从审题、材料、构思、中心、语言、表情等几个方面来点评。
五、反思口头作文的训练
1、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正音、辨字。
平时遇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切忌“有边读边,没边读上下”,如:如火如荼(tú)不能读成茶(chá),刘禅(shàn)不读(chán)。一些汉字当姓氏的时候,有不同的读法,这也要注意,如朴要读成(piáo)不读(bǔ)。所以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遇到不懂的要查字典,平时做一些积累。字正归音:语速说下去,可以训练吐字的清晰度、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2)节奏控制
I、恰当地停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恰如其分地停顿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语言本身难以达到的。”好的停顿确有很强的表情、表义的功能,常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而且不恰当的停顿还能引起误解。
II、说话的节奏:说话时如果节奏过于松散缓慢,听者的注意容易涣散;如果节奏过快,像连珠炮一样咄咄逼人,又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 表达的内容、语境的不同,节奏也应该不同。一般来说,浅显的文字快于艰深;描述快于阐述;议论快于抒情;激烈快于轻松;欢愉快于忧伤;活泼快于持重„„。平时可选取一些短文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读。
(3)声气传情
不同的发声方式,不同的气息状态,可以形成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4)体态语言
人的表情身姿态势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能有效辅助有声语言,包括表情、动作和眼神。平时看影视时可适当地模仿一些演员的手势与表情。不同的神态透露出不同的情感。也可自己选择一些文章,边朗读边设计一些手势、动作。
2、思维能力的训练
A、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逼问快答,100秒限时答问:请同学设计一组常识性或“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然后向你快速提问,你作快速流畅的回答,看在100秒钟内能回答出多少问题。例题略(可参考中央台《幸运五十二》的做法)
B、思维的生动性训练:人的头脑是潜力很大的记忆仓库,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当表达迫切地要用到它时,它却总是躲躲闪闪不“蹦”出来,或者姗姗来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表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那么就应该对头脑里“库存”的语言材料经常地翻翻新,叙叙旧,免得忘了。
I、语词荟萃训练:近义词描摹:说“冷”偏不说“冷”。就是说到“冷”时,偏不出现“冷”这个字,而用其他 的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去描摹。
例:说“冷”不说“冷”。
冬天的早晨,北风打着尖厉的口哨,夹着寒气凉飕飕地扑面而来。北风吹在脸上,像针刺,像刀割。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玉屑似的雪末儿飘在脸上,凉冰冰的。„„
还有成语接龙,词语接龙。俗语、谚语接龙等等。
II、速喻明理:人们常常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的、枯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善于打比方,是一种语言的智慧。可常做这方面的训练,C、思维拓展训练:I、突破惯性训练:人们的惯性思维认为“砖头”是用来造房子的。请你用1分钟说出“砖头”的其他10种用途。人们认为老鼠是害人精,偷吃粮食,损坏衣物。请以“老鼠的贡献”为题说一段话。
II、反向思辨,并作独白式的讲述:如三个和尚没水喝——错,三个和尚有水喝。讲述:三个和尚肯定有水喝,没水喝是“大锅饭”造成的。只要注意劳动调配,明确分工,奖优罚劣,建立岗位责任制,有的挑,有的抬,有的找水源,有的烧水,不仅有质量很好的水喝,而且生活会大大改善。
良药苦口——“良药”应当“甜口”;忠言逆耳——“忠言”应当“顺耳”;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3、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4、同学们的收获就是我的快乐,练口才的六字“秘诀”:多读、多背、多讲。大家只要掌握了这六字“秘诀”,我相信你们人人会拥有伶俐的口齿,精彩的表达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精)
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学生怕作文,怕上作文课,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的生活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每天耳闻目睹的事并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针对这些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写--读--写相结合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写或口述与课文相同的景物,然后与课文对照,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与自己的不足,学完课文后再引导学生用课文方法写类似的景物。
这样在写--读--写过程中,学生既把课文读透了又能把刚吸收来的知识运用于写作。例如:我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前,要求学生写家乡自己喜欢的水果;尽管他们没有比课文写得好,但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采用了哪些好方法;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观察家乡的水果,布置学生动手写一写。此时学生就会学习作者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写作有了明显提高。
二、启发学生认真观察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少观察,甚至对他们最常接触的家人、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观察。为此我着重引导他们观察家人、老师和同学。有一回布置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在学生的笔下母亲大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针对这个问题,评讲作文时,我先把母亲写得相同的作文读一读,然后问学生是否拥有同一个母亲?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学生才知道因为缺少认真的观察,连自己的家人外貌也不大清楚。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会写出人物的特点。又如:老师因性别、年龄等差异,他们的形象也是不同的。为此要求学生先观察任课老师,看看他们上课时的姿态动作是否一样?他们对不做作业或作业马虎的学生、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的处理是否一样?也观察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做什么?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一样?……这样有了范围,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观察起来具体容易得多,写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个性。总之,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写出好作文。
三、教给方法,尝试作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人类口头语言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要让孩子们先随意说出重要的内容,再进行评议,然后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中心具体说。再过渡到书面语言,在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教给学生习作的构段,布局谋篇和一些写作特点、方法,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往往自由发挥的文章更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潇洒自身,不拘一格。
四、多练,练出写作技巧。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有经验积累,也要有灵感,这些经验与灵感也是平时训练出来的,不是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吗?因此,多练也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途径,如写人物可根据人物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抓住不同人物特点去训练写作;写事可以训练学生按时间、方位、地点变换、游览顺序去训练习作;状物可按事物的种类、特点、功能,运用不同体裁去训练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真实地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写出他们对社会生活与客观事物的真情实感。总之多练,熟能生巧,不会怕无米之炊,功到自然成。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五篇:计算教学的有益尝试_数学论文
计算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准备题——例题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学生往往不理解计算的作用,加上计算的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成了计算的工具。我们应着手加以改革。
(1)、体现计算是手段,目的是解决问题。
我们说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了解知识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为此我在复习后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一(1)班有49人,还有6个不是少先队员,少先队员有多少人?这样安排体现了知识的产生源于生活的需要,使学生懂得学会计算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整体呈现知识。
生活实际中运用的知识是综合的,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用什么知识,而我们在知识传授时,由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把一块知识分割成一小部分,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导致了学生知识贮存的杂乱,提取困难,造成了学与用的矛盾。为了尽可能缓解这一矛盾,发挥整体功能,在知识的呈现时尽量地整体化。因此,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随意写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这样退位、不退位一次呈现,学生初次感知了退位和不退位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观察的能力。
(3)、探究多种算法。
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教会书本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计算方法,或不于理睬,或强制否定。这显然有悖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起点就是求异。为此根据本课特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寻求多种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32-8=可以有多种解法。
①、12-8=4
20+4=24
②、10-8=2
22+2=24
③、8-2=6
30-6=24
④、32-2=30
30-6=24
⑤、32 -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