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的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优势
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声音、图片、动画、音乐与视频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优势。
一、使用多媒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可感的多媒体具有展示直观形象的立体画面的优势,它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充分利用音响效果唤起学生感官的注意,创设一种感到悲哀的气氛,然后再重现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再配合以录音朗读,以情动情,以声传情,使学生进入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境中去,让整堂课始终沉浸在对总理的敬仰和怀念,以及因失去人民的好总理而悲痛欲绝的情感之中。在这堂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出深厚的氛围,一方面为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奠定了情感基础,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最佳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有益于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如果能同时动用起身体上的多种感觉器官,能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增加大量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的生平、作品背景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的众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如:在讲授《地球爷爷的手》这一课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地心引力的知识或一些科学家探究科学知识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科学,认识在探索科学道路上的艰辛,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件很快乐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再者还可将互联网引入课堂,通过网上浏览既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理解。
三、使用多媒体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与现代小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学习理解时有不少的困难,这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预先制作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阅读课件,借此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拉进文本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正确深入地理解。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鼓励学生提出和地球有关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如何对待学生的这些提问,使他们的求知欲越发强烈呢?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地球”的资料,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读,解决课堂中提出的各个疑难问题,从而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并且从网上选取一些有关地球的优美诗句、散文,让学生去读,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使用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得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五、使用多媒体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蝙蝠与雷达》一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和语文教学改革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把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摘: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社会生活日益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就意味着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解决以往课堂教学工程中单调枯燥的问题,通过设趣设疑,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意注意比例,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字: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
设趣设疑
优化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社会生活日益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就意味着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解决以往课堂教学工程中单调枯燥的问题,通过设趣设疑,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意注意比例,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尤其需要这种丰富的学习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建构这种背景。
一、图文激趣——主动学习开好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在学生的阅读经历中,主动阅读的效果明显优于强制性的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便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是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教学失去了语文味,语言的学习失去了趣味,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一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让人心驰神往。但因条件限制,学生们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隔了一层,单靠想象力没有形象的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易于学习,乐于学习。比如我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时,我出示一段视频: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有一个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镇而过。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铜像、石像到处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厅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地上,也有用鲜花组成的音乐符号。优美的维也纳城市风光,再配上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一种优雅舒适的环境中,此时我再不失时机地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大家看了课文就知道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培养了兴趣,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多媒体作为营造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感知情境,提高了教学的主动性。
二、置景设疑——自主读书好帮手
潜心会文本,有疑自然进。语文课文中的“疑”对于自主阅读极为可贵。学生读中有疑,教师求之不得,学生心中无疑时,教师还要想办法设置疑问,而且要设得巧妙,有深度、有高度。语文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也在于是否能在最合适的时候巧妙地设下“疑”来鼓励学生深入读书。一个别具匠心的课件往往能助教师一臂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二泉边,在如银似水的月光下久久回响的除了阿炳的琴声,还有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阿炳的经历,为了让学生们理解地更深刻,我出示了一段阿炳在街头卖艺的视频,强化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就能使学生更形象地感知课文,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影音导读——朗读指导好手段
在指导学生朗读一些写景的课文时,就可以用上一些优美的图片或者影视资料,让学生一边在视觉享受中徜徉,一边用如画如诗的语言去读、去演绎。比如《庐山云雾》一课,它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可是他们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画面,因此理解很表面化。但是当我把庐山的“秀丽”“云雾飘渺”的画面用多媒体一一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他们顿时被深深吸引住。就这样孩子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对课文的朗读也是声情并茂、娓娓动听。再比如老舍的《草原》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我播放了老舍去草原访问的影视片断,广袤无垠的草原,热情洋溢的蒙古人民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时再脱离图像回到课文,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加形象了。
四、引思——拓展思维好方式
读中悟情,读中悟理。一堂语文课应该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场,是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如果说课堂无“疑”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课堂中无“思”应是它的孪生兄弟,有“疑”必有“思”,有“思”必有“引”。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来实施,往往可以收到一举两得,一石数鸟的效果。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我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孩子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解决了教学中抽象枯燥、理解困难的问题,展示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学得快,学得懂,学得透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正确、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姓名:黄慧
性别:女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本科
单位:扬子办官山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琅琊区扬子办官山小学 电话:***
电子邮件信箱:2037846@qq.com
第三篇: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多媒体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本文介绍了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根据小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心理特征分析,教师对多媒体的选择、运用多媒体的原则,展望了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前景
引言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不但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些也教法也比较灵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方法,而且也研究学生的学法。多媒体教学是实施高质量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探讨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
1.1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还有人定义多媒体是“传统的计算媒体----文字、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
[1]法等与视频、音频以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多媒体在我国也有自己的定义,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介)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1.2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2.1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容易被新鲜的 事物吸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也是与他们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兴趣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和事情,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2.2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指示贮备不够,因此往往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1.2.3引导想象,发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丰富课堂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睛看到,耳朵能听着,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更加掌握知识的重点,并且能够启发学生课后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进行多角度思考,引起想象与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1.2.4孕育情感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人物形象,关键在于如何能使学生融入教材的意境之间。在课堂中,单凭词句的分析是不够的,不能使学生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的渲染,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得到血肉丰满、情感充沛、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以便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发挥多媒体的独特功能,培养学生孕育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选择标准
2.1依据教学目标
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根据课程要求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将根据教材的内容而定,对于多媒体教学该用时则用,不能为使用而使用,为追赶现代化教学手段而使用,要做到让多媒体手段为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服务,从而做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真正地受益。
找准最佳切入点在课堂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驻人间!”“世界还不太平!”这些语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还是不够具体的。课堂上,通过煽情的话语、投影图片,把学生带进战争的境界,让学生自我感悟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破坏,保卫和平[4]是每个人的职责。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停留在书本上知字会意,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加深理解。
在必要的时候反复用课件放映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从有限的播放时间中所得的影像是大多是朦胧的、浅显的、模糊的,若要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或景物有个清晰的印象,教学时有必要反复播放课件,再现人物形象或景物景象,以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如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史元春.徐光祐.高原.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2011[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07)[2]孙启美.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钟晓流.多媒体视听技术与应用环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 [4]人教版小学语文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顺河学校 张修群
内容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它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动力,也提出了该如何把握好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的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充分实现语文的个性化学习。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语文教学中固有的思维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多媒体实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突破,多媒体对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起到了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图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我给学生们讲《 口语交际——动物世界》时,带着学生一同欣赏影片“动物园”的片段,真切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动物的长相特征,生活习性,乃至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学生一看就明白。随之在班里进行了“我喜欢的小动物”交流会。同学们都说得津津有味,听得同学也认真,写作起来也就轻松了许多。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
运用多煤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如小学生面临对于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作家作品属于其中之一,量大且庞杂。我利用幻灯片,把作家按照古今中外进行归纳,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已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
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给学生讲《春天来了》的时候,我带着学生陶醉在“一片春色’的景象中,带他们听听春天里的鸟儿叫声,溪水流淌的声音„„我力求把语文课教授成既诗情画意,眼耳俱谐又丰富知识量的美育课。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
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煤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中为我们师生、教学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教师能够以更新的思考精神和更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精心搜集整理、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媒体,灵活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最佳学习的效果。
第五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李红 女 大专 黔西县新仁小学 4671200 551505)
摘 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90年代以来重视以教学设计为代表的系统方法与媒体技术的结合,促进语文教育的最优化,进入21世纪后,尤其重视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促进语文教育的飞越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媒体技术 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 学习资源整合 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应仅仅看作是一种媒体手段,而应当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学所需要的资料,教师一点鼠标即可获得,声音、图像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新的氛围,从获取信息的手段上与传统教学已有明显的不同。
事实上,在古代人类身教口授的教育的活动中,就已经蕴涵了教育技术,但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一个概括所有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专门技术,是国际教育界20世纪以来共同研究的结果。
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的定义对教育技术的贡献大,它揭示了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阐明了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启迪人们从以计算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的技术应用中超脱出来,建构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这对传统教育从理论到方法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语言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字、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里程,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式发展。在18世纪瓦特发明蒸气机之前,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畜牧业、农业社会,人类的教育仅仅对物质资源的利用,工业文明到来之后,人类的教育与对机械力,电力与动力资源的利用紧密联系,计算机出现以后,信息资源的利用已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人类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变革浪潮。这两次浪潮都超越了早先的文明和文化,都是以前人所不能想象的生活方式,替代了原来的生活方式。①
整合,即整理融合。系统内各要素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重组效应,从而使系统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早在20世纪初,针对传统把课程和教学分开的二元论,教育哲学家杜威就对课程与教学的总和进行过努力。他认为:“经验并非心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方法和教材之间的联合,而是一种不同力量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②
目前;媒体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适时,适度地运用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沷,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末来数年内媒体技术将成为现代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育事业必定会发生一番新的难以估计的革命性变化。
1.教学媒体的类型及特点 1.1.教学媒体的类型
媒体,本意是媒介,是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③
教学媒体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介质、载体。媒体可分为单媒体和多媒体。单媒体又可分为基本媒体、衍生媒体、综合媒体。基本媒体有语言、文字、图画;衍生媒体有录音、广播、幻灯、投影、摄影、录像、网页;综合媒体有书籍、报纸、刊物、电影、电视、可视电话、互联网。
多媒体是指用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逻辑链接,使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达到自然的对话,形成图、文、声并存于一体的人机界面,以扩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例如:在一套多媒体,可设置激光投影仪、电脑、电视机、影碟机、声讯系统,并设计好控制软件。
1.2.教学媒体的特点
多媒体的特点是主要表现在信息载体的综合性、交互性、集成性和超媒体。
1.2.1.综合性
具备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能够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频、视频等多种信息。人类对于信息的接收和产生主要来自眼、耳、口、鼻、手与感觉器官,及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其中视、听、触占了95%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改变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单一模式,使人能交互处理多种信息。
1.2.2.交互性
学习者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式操作,从而为自己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手段。交互可以增加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并延长信息保留的时间。
1.2.3.集成性
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集成。信息的多通道统一获取、信息的统一组织和存储,信息的表现合成称之为信息媒体的集成。由于多媒体十分强调人们主动参与,因此也称为交互式多媒体。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的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从而宣告人类开始进入计算机应用时代,2.媒体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④
念转变,是继课件之后的新一代教学软件,它不只是在技术上把教学资源素材库和多媒体著作平台简单叠加,而是积件库与积件组合的有机结合。
2.1.2.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多媒体CAI课件可分为传统型CAI课件、多媒体型CAI和网络型CAI课件三种。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是:编制文字脚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描述;准备音像素材;进入上机制作过程,绘制程图,编写程序,加进分支程序设计,运行和调试;维护更新及网上发布。在制作多媒体CAL课件时,目前较好的多媒体制作软件有FLASH、Authorware、和3DS MAX、Powerpoint、Frontpage以及方正奥思、洪图、课件大师、几何画板等。此外,还须备有图像方面的软件、声音方面的软件和影像方面的软件。
2.1.2.1.Authorware是由Macromedia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它不同于发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的传统的开发工具,而是以各种图标以及相应的对话取代了复杂的编程技能,简化了多媒体的开发过程。
2.1.2.2.PowerPoint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声音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
2.1.2.3.Flash主要的功能是制作动画,运行效果可以控制色彩可以渐变填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生动的情境,深受师生欢迎。
2.1.2.4.FrontPage和Dreamweaver主要用于网页制作,可以直接边上Internet。
总结
可以这样说,计算机出现后的教育技术,是现代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封闭、单向、平面、被动的传统教学环境的全面突破和创新,计算机使用者“获取、分析、加工”等“信息能力”扩充了“读、写、算”的内涵,而计算机本身不断升级的“传递、存储、筛选”等功能又部分替代了原先属于脑的“记忆、选择、纠错”能力,传统教学所固有的“静态”演变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创造型的“动态”,网络与通讯技术则以开放的教学环境把我们带进的一个由“有限”变为“无限”的天地。
⑤2.1.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2.1.1.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学生学习的主动系统。它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教学情况存储于计算机中,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轻松地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可进行文字编辑排版、图形、图像设计、音乐动画制作及网络通讯等,也可指导学生自行制作。
CAL是一种公开的教学形式。在制作课件时,从内容上应当注意它的科学性、教育性;从技术上应当注意它的交互性和多样性;在制作中就注意它的扩充性和共享性。一般应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精心构思,创意新颖实用美观。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从学生的学的过程和教材本身的要求出发,把所教知识按以下原则编写:
2.1.1.1.教学知识系统化。无序的知识是不易记忆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就在于知识的系统化。
2.1.1.2.教学内容动态化。根据教材,有的地方需要动画,有的地方需要演示,教师要化繁为简地让CAI动态化,使学生易学乐学。
2.1.1.3.学生学习主体化。编写与制作CAI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力求避免教师一人表演或“一言堂”。积件是由学生和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己组合运用的教学信息和教学处理策略库与工作平台。积件是从课件的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现代教材建设的重要观
参考文献:
[1]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219 [2]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曲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63 [1] 方其佳主编.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例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