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总结
教育专题讨论
----教学思想观念的总结
纵观我国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素质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在学校期间,接受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理念不能适应社会上的各种改变和发展。所以转变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条件。
对于学校正确及时组织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积极拥护,踊跃参加,在加强学习文件精神的同时,改变自身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学习他人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迎接我校高职教学水平评估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和应尽义务。通过学习讨论,我受益匪浅,现将有关内容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探讨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初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1、“师本教育”:曾经有一位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因而导致教育上普遍的专制或强制态度。在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很少有自觉自由的权利,很少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思想理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就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生本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则提出了“生本教育”,即确立了以“育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用素质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和主动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二、加强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才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做到耐心细致,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作为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探索。在教学中,造就具有情操高尚,体魄健美,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本质所在。
教育教学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与情感为一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使教育教学适应现代育人宗旨,适应现代人才模式的需要,挖掘教育教学的潜能,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为了实施德育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培养有特长的学生”。而要真正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了自觉行动的动力
通过讨论,提高了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教育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改变以往只教知识,忽视德育的旧观念,在“育人”的基础上“育心”。以“育人为本、学生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正在激励自己转变教育方式、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推动 “认真治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建设,加强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些责任意识正是推动教师自觉行动的动力所在。
第二篇: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学习体会
在中央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指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发展方向和目标。但在实践层面,如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是摆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至今仍然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通过对“决定”的深入学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企业的深入调研,我们认为:
一、创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
首先,在政府层面应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通过在税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
其次,应当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思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既职业教育界长久探索的问题,也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最感困惑的问题。明确的思路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校企双方应当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实现融合和合作。
职业院校方面,职业院校本身至少应有三个层面的“对接”内涵。宏观是职业院校办学层面,要求职业院校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院校应有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有效对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集群”的办学思路;中观是职业院校专业群(院系)层面,要求专业群对接产业群(链);微观是专业建设层面,要求专业要根据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准入资格等实施专业建设。行业企业方面,行业企业如何参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样也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宏观是行业组织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产业人才需求信息,为职业院校办学树立“风向标”,如通过组建“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充分发挥了行业在合作办学中的指导作用;中观是行业要搭建好产业及其企业与职业院校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校企联姻当好“红娘”,如成立由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的行业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微观是行业及行业内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当好“导航”,共同组建真实、可行、可靠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应该用经济利益之绳捆绑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办学、用技术师资之力凝聚校企双方推进合作育人、用人才招聘之惠驱动校企双方合作就业、用媒体宣传之利引领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发展,一句话就是,最终目标要做到学校和企业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其次,应当依托专业办实体,办好实体建专业,鼓励专业层面建设多样化校企合作实体。学校认定凡是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功能、校内外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店面、车间、工作室、生产线等都是校企合作实体,都可为我所用。通过实体内部“校企互动”,实现合作办专业、合作育人才、合作促就业、合作谋发展。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实现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要求做到行业主导、企业集群、院校集群、就业集群,也就是说,解决集团化办学必须有行业背景,必须有相同或相近的企业群,必须有涵盖中职、高职甚至应用本科、科研院所的院校集群,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就业容量。
作为湖北省鄂州市唯一一所高校和高职院校,要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学校的办学是否能赢得地方经济社会的认可,需要用实力说话;二是学校是否能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需要用育人说话;三是学校是否能更好地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工作,需要用服务说话;四是学校是否能与地方经济社会保持和谐互动的密切关系,需要用作为说话。要回答上述四个“是否”,很明显不是学校一厢情愿所能解决的,非得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起来,让政府“出政策,出投入”,让行业“树标准,强产业”,让企业“愿参与,乐合作”,让学校“育人才,优服务”,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破解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之惑
鄂州职业大学因其是地方唯一的高等院校,综合性较强,设置的专业涵盖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电子信息、文经商贸、基础教育、艺术传媒、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鄂州市各个领域许多骨干中坚都毕业于这里。表面上看,似乎培养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是时过境迁,作为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的核心城市,鄂州市需要更多助推现代产业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的适切性、针对性、应用性更强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学校必须深度融入当下鄂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需要的人才。
为了解决这个困惑,学校提出深度融入“鄂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有效对接“鄂州市重点发展产业集群”的办学思路,近3年来学校撤销音乐表演等3个专业、停招国际贸易实务等6个专业,新申报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7个专业,提高了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同时通过院系整合形成7个院系(专业群),实现了专业群与产业群有效对接。
与此同时,鄂州职业大学将社会服务作为赢得鄂州市政府支持的重要支点,以服务为宗旨,以服务求支持。鄂州市是湖北省经济社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学校成立鄂州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累计完成市发改委委托的调研课题30项;学校整合全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在技术服务、社会培训、项目研发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收益近3年累计达到1690万元。优质的社会服务带来的不仅仅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鄂州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使得学校的办学环境进一步优化。
学校认为,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算是搭好了戏台,唱戏的应该是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这才是人才培养更有效的核心所在,因此必须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在大量联络说服行业企业的基础上,成立了由鄂州市政府牵头,14家政府职能部门、9家行业协会(学会)、72家企事业单位、市内8家中等职业学校等为理事单位的鄂州职业大学“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并在理事会框架内组建了7个“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层面着重解决合作办学难题,委员会层面着重解决合作育人难题,形成举全市之力、四方联动办好职业教育的市校一体发展格局。
破解地方职教产教融合之惑
鄂州职业大学在推进校行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发现,长期以来,受企业改制影响,鄂州市域内行业组织名存实亡,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的统筹管理职能无法有效实施,导致行业内企业“各自为政”。现代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现代化,而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正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行业参与合作育人的核心凭借之一。然而,名存实亡的行业组织成为产教融合的重要障碍。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决定依托“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推动鄂州市重振行业组织,两年来由学校相关院系牵头重组的行业组织达到14家,实现了鄂州市行业组织的重整与建设。重振了行业组织,等于抓住了龙头企业,等于集成了一个企业群,等于能更好地利用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而重振后的行业组织也已成为地方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手。
如何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说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学校认为,一是行业牵头,企业与学校参与组建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二是行业与学校合作举办“校行企”参与的产教对话活动;三是通过行业及其主管部门,与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共同召开专题会议出台有助于“校行企”合作育人的文件、政策等;四是行业做大做强后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
面对重振后的鄂州市行业组织,从规范组织行为到建立区域性行业标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等待还是积极突破?鄂州职业大学选择了后者,利用重振后学校在各个行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破冰前行。“校行企”合作组建了与鄂州市七大产业群密切相关的7个地方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同时利用学校“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召开年会之际,举办产教对话活动11次。更可贵的是,学校联合鄂州市住建委召开专题会议,专门下发《关于周鹏等14名专职教师挂职锻炼任职的通知》,有效解决了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双师”素质的难题。
鄂州市金刚石工程协会与湖北省金刚石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组织,2013年由他们牵头带动3家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机械工程学院国家金刚石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校企共建了鄂州职业大学人造金刚石单晶制品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实体的方式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
破解地方职教校企合作之惑
如果说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的话,那么校企如何合作就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级难题,提得多做得多却收效甚微,是很多地方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时的普遍困惑。鄂州职业大学认为,应该用经济利益之绳捆绑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办学、用技术师资之力凝聚校企双方推进合作育人、用人才招聘之惠驱动校企双方合作就业、用媒体宣传之利引领校企双方推进合作发展,一句话就是,要做到学校和企业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如何才能使学校和企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鄂州职业大学的做法是“依托专业办实体,办好实体建专业”,鼓励专业层面建设多样化校企合作实体。学校认定凡是能为师生提供实践教学功能、校内外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店面、车间、工作室、生产线等都是校企合作实体,都可为我所用。通过实体内部“校企互动”,实现合作办专业、合作育人才、合作促就业、合作谋发展。
鄂州职业大学商学院与湖北盛德会计事务所、用友新道公司合作建成鄂州市中小微企业管理健康体检站,商学院出场地、教师和学生,湖北盛德会计事务所出技术和理念,用友新道公司出软件,三方合作面向鄂州市中小微企业开展健康体检,实现了经济利益共享、技术师资共用、责任风险共担、人才培养共管。目前,企业管理健康体检站已经建立170家企业信息资源库,完成73家企业健康体检。
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另外一条途径就是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要求做到行业主导、企业集群、院校集群、就业集群,也就是说,解决集团化办学必须有行业背景,必须有相同或相近的企业群,必须有涵盖中职、高职甚至应用本科、科研院所的院校集群,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就业容量。作为地方高职院校,鄂州职业大学必须破区域约束之茧,就是要突破鄂州市域范围,在湖北省乃至更广阔的区域谋划集团化办学。正是基于这种思路,学校在湖北省模具协会的指导下,经湖北省经信委同意,于2013年与鄂丰模具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了湖北模具职业教育集团,整合2所高等院校、5所高职院校、5所中职学校、6家行业协会、6家模具企业、2家科研院所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了湖北省模具行业企业参与模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了模具专业中高职有机衔接,提高了模具人才培养质量,带动了湖北省模具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作者系湖北省鄂州职业大学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办公室主任、副教授)
第三篇: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发言
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小组讨论发言的提纲
郭亚峰
近日,我校就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学习大讨论召开学习动员会议,怎样结合我院的评建工作,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1、办学理念要转变,管理要跟上
我院是由中等职业学校转制而成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普遍存在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学校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水平,从现象来看,学校管理制度不够严密。应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
2、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力度要加大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我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在这几年力度不断加大,教学计划的修订已经注意到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了部分课程,整合了课程内容,加大了实践实训课程的比例。从实训课的情况来看,目前基本上都是由专任教师来进行,可以更多地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来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师资是瓶颈,教学质量是关键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但是教研室的老师没有一个达到这个要求。目前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不高,学院一方面可以加大引进的力度,;另一方面,学院应该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证书和提高学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自觉学习能力不强,但是我们目前的管理制度存在纵容学生的问题,治教不够严格,导致最后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对学院的变大变强和对自身工作的提升都是非常关键的,本人从三个要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来阐述。
一、“为了谁”。我们经常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个归根结底不仅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学校,为了高职教育发展。
(一)在我们教育事业中,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就是为了学生。我们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将学生摆在心中最高服务对象。
(二)既然把学生摆在心中最高服务对象,就必须把握住高职教育中心。但就我们学校而言,我们的高职教育观念应该有所转变,这样才能突出我们学校特有的高职教育特色。做好“六个转向:
1、由单一的智商教育转向注重情商教育。
2、由单一的灌输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
3、由精英教育转向岗位技能教育。
4、由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
5、由整齐划一的共性化教育转向个性化的特长教育。
6、德育重点由空泛化的传统说教转向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依靠谁”
(一)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学校的教育观念有转变。
(三)专业教师和思政辅导员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
三、“我是谁”
(一)高职教育观念更新,需要每位学校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高职教育观念更新,需要每位学校工作人员以“主人翁”态度工作。
第四篇:实现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大讨论的实施方案
实现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大讨论的实施方案
在全矿开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大讨论的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上级关于改革与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实现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决定在全公司广泛开展一次更新观念的大讨论,下发了《关于开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大讨论的通知》,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照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具体部署,在在全矿开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现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的大讨论。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省委企工委、省国资委召开的企业改革与发展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全矿员工紧密联系本单位的实际,破除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统一到企业改革与发展上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内容
要推进改革,必须解决思想问题。这次大讨论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破除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树立富而思进、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发展的观念,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努力做大做强××集团。
2、破除等、靠、要、背靠大树好乘凉、居危不思危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强自立精神和市场观念,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
3、破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观念。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4、破除干部铁交椅,工人铁饭碗的旧思想;树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现代企业新观念,深化企业劳动认识制度改革。
5、破除国有独资、封闭经营的旧思想;树立产权多元化、多方引资、扩大开放的新观念,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6、破除单纯按劳分配的思想;树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观念,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三、方法步骤和内容
大讨论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5月21日——6月6日)这一阶段主要是按照集团公司党委推介的指定篇目,组织干部员工进一步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学习省委企业工委、省国资委改革与发展会议精神和集团公司十二届二次职代会精神。明确开展这次大讨论的意义,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参与大讨论的积极性、自觉性。学习采取分层次的方式进行,一是矿领导班子利用周三中心组学习时间进行学习;二是两级机关干部利用周三政治学习进行学习;三是工人由各单位组织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学习。政工办将采取到联系点单位宣讲的方式进行宣传活动。矿广播站开设系列专题节目进行报道。矿工业广场悬挂有关大讨论的标语口号。
第二阶段:查摆问题找差距(6月9日到6月23日)。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本着事实求是的原则,紧密结合本单位和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站在改革、发展、创新的高度,查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不和时宜的滞后观念,不适应改革、缺乏创新的陈旧意识,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思想观念。
查摆阶段一是按照矿班子、两级机关干部、工人分层次的讨论和查摆;二是将分别组织召开党员、区队干部和员工代表参加的三个座谈会。形成分层次、多角度广泛开展的局面。三是政工办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职工中开展一次思想调查,从而使讨论更具针对性。
第三阶段:制定改革发展方案(6月24日到7月8日)。这一阶段,要从××矿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与发展方案。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大讨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每一阶段结束,矿将分别听取各单位的汇报。
2、抓住重点、注重效果。这次大讨论的重点是各级干部,同时也要抓好工人的学习和讨论各支部要普遍组织党员上一次党课,对党员进行一次更新观念的思想教育。在大讨论中,党员要带头学习,带头发言,带头参与改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合理安排,统筹兼顾。要处理好开展大讨论与当前工作的关系,要在开展大讨论的同时,认真抓好生产、经营、安全和防范非典等各项工作,用大讨论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利用板报,每天一思考题等有效形式想员工宣传大讨论的意义目的,同时注意搞好总结,大讨论结束后,以书面形式上报矿党委。
第五篇:“革新思想观念,提升工作水平”讨论发言稿
“革新思想观念,提升工作水平”讨论发言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高陵区委安排部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把公司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章党规各项要求上来。近日,党支部精心组织,召开了大讨论活动。
此次大讨论活动,对于我个人,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通过此次讨论活动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