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模版)

时间:2019-05-13 03:4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模版)》。

第一篇: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模版)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

一、何谓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

所谓个性化语言就是指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语言,是特定的“这一个”,是其他任何人都难以替代的。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把陈腐不堪的知识当作学问,到处卖弄,满口“之乎者也”,即使在小孩子面前也不例外,这就是个性化的语言。我们说,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它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久而久之,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这就是他们生活中特有的风格.从大量的小学生作文语言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假话,言不由衷;说大话,云山雾罩;说空话,空洞无物;说套话,人云亦云。具体表现为——

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这肯定与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运用,写出来的文章总是那几个词语,总是那几种句式,干巴巴的几条筋,读来味同嚼蜡。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东西.没有活力.这样枯涩的语言当然就难以显示出个性了。

陈词滥调。写外貌——大眼睛,苹果脸;写景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写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惊奇——嘴巴张成了O型;写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写嘴馋——馋猫„„这些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话语标本长盛不衰,个性早已湮没殆尽。

故作深沉。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成人化。动不动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失败是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语言“成熟”之至,思想老气横秋,毫无与自己的年龄和生活相契合的话语机智,完全失去了小学生的天性。

空洞无物。语言基本上是“假”、“大”、“空”的混合物。开篇转弯抹角,结尾喋喋不休,中间亦是“空手道”,看上去多是些似观点非观点的句子,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大多是一些标签式的口号,甚至找不出一点属于个人的语言创意。

以上几点,可以说是制约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的“瓶颈”。

二、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语言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最繁重的工作莫过于批改学生那厚实的作文,而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看到一篇篇让人感觉为之一振、眼前为之一亮的作文,可每每翻阅那厚厚的稿纸,总感到死气沉沉,毫无新鲜的感觉。回想学生在作文课上写作时也是持笔茫然、笔下生涩。最近看到一生习作《从无从下笔说起》,文中写道“面对熟悉的作文纸无从下笔„„内容尽是些陈词滥调,缺乏新意,连自己都觉得呕心”,而且这些内容还是“正着写,倒着写,今儿写,明儿写”,再也没有新鲜感和创造性。再看一些相关的报道:一位语文老师对30篇《我爱我家》学生作文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用的词语不超过200个,成语、俗语很少见,更不用说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了。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语文教师,现在学生的用词太简单、太贫乏了。因此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亟待倡导语言个性化。

其实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及个人的生活经历存在着千差万别,因而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而由这些个性各异的人写的文章当然也应

该是千姿百态的,这些文章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方方面面的。当我们用模式化、肢解的方法来分析文章段落,沿用传统的老一套的方法来搞阅读鉴赏,就会把生动活泼的语言搞得枯燥乏味,也会倒了学生的胃口,而写作时则用一些千篇一律的老话题来规范学生,这样就掩盖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珍惜学生对文章独特的感悟,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给学生一个不同的发展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地落实个性化写作,特别是语言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写作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生命状态是不同的,一个个学生就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差异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不同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因而对语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区别,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时我们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学的作文教学,至今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除了难以下笔的老毛病之外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一件有意义的事》不是写帮老爷爷推车,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只要一读开头,便知结果是什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是让学生作文个性化,写出自己的新意,从与众不同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作文需要个性化,而个性化的作文需要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鲜活的个性语言来自长期积累和精心锤炼。我们平时看到了一件好的商品,譬如说一辆好车是奔驰、是宝马、是凌志,我们一看它的商标就知道,是因为它有与众不同的记号,这个记号就是它特有的标志。学生个性化的语言有如商品的标签,一看就让人知道学生笔下写的是谁,因为他的语言非常有个性,譬如学生写道:“我的好朋友长得挺可爱,个儿高、眼睛大,红扑扑的脸蛋像熟透的大苹果,可他就是有点黑,他的皮肤有如非洲人,黑得油光发亮,一笑起来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还有学生写道:“我的同学叫XX,平时总喜欢趴在地上玩耍,你看,他一站在你面前你就看到了他裤腿上的一个大洞。”

上面俩同学之所以他们笔下的人物能呼之欲出,就是因为他运用了生活里得来的语言。这些语言好在是别人没有用过的,是自己的,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语言,里面也就有自己的个性了,不是千篇一律。你们想一想,要是大家的脸长得一模一样,说的话也一模一样,腔调也一模一样,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么单调,多么无味啊!写作文用语言也这样。

用个性化的语言写文章,我以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要自己动脑筋来加以选择,加以精炼,加以去芜存菁。这样也就可以从小锻炼、培养属于自己的语言了。

三、如何在作文教学中锤炼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

一直以来,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的人。那么,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让学生书写真情,张扬个性,锤炼他们个性化的语言呢?我以为,须从如下几点做起: 1.鼓励学生大胆动笔。长久以来,课堂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场所,教学被校园围墙围住而与大自然、与社会隔开了。其实,生活与语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习作中,倡导向生活开放的习作素材观,指导学生习作要重视生活这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去汲取,学生的习作就不会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

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组织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智力竞赛、问答比赛、辩论会,小记者采访活动、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大胆进行习作练习,只要学生玩得开心、玩得高兴,就会写得轻松,写得愉快。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也就多了。

“自主写作”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所谓“自主写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和感受的所得形成语言文字。如:春秋时节,带领学生到公园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到山溪边野炊,到后山攀登、眺望家乡风光、放风筝„„学生走到广阔天地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看到广袤天宇下的大千世界,极大地愉悦了身心,在充分感受自然美的同时,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许多新鲜美好的印象。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生动形象,情真意切,个性凸显。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说我们的要求可以不一样。譬如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只要他们写一写“今天要说的话”,学生在校或在家都可以进行,要求不必过高,只要他们能写一些能表达自己心中真实感受的句子都行,不论长短都可以,只要是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等到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自然会有一定的语感了,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上了三年级,老师给他指导,让他把自己写的这些句子前面加上日期、星期几和天气,告诉他这就是日记。等到他写了一段时间的日记之后,再告诉他如何从这些句子中选一个重要的语句加以提炼作为题目,这篇有了主题的日记就是一篇作文了。到了四五六年级时,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方法等的训练时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2.倡导学生博览群书。积极倡导学生博览群书,汲取书中精粹。书本是学习知识和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多读书、读好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是要用好语文教材。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筛选、修改加工而入选的,在语言运用上堪称典范,其题材多样,风格迥异,长短兼顾,涉及古今中外,写人记事、状物写景一应俱全,因此充分学好课本是获得鲜活语言的重要途径。现在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学习,一味让学生理解思想意义、科学知识等,这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

二是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

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3.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我们观察学生读书,其通病之一是读书是一回事,应用于表达又是一回事,二者没有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许多学生读书并不少,但作文语言依旧干巴巴。比如,学生会背诵许多诸如“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送暖入屠苏”之类的诗句,却不曾用于自己“写春”的文章里,究其原因,概归上述。所以,教师应加强引导,设计相关的训练,使

学生把读的东西记住,把记住的东西用上,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4.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一是让学生吸纳生活营养。生活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需要,促使人有不同的表达,乃至由于人的性格、身份、地位、家庭教育等等方面的不同,都会使之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有很多深刻、睿智、风趣、幽默、诙谐的话都来自普通的生活,这些语言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又反映了人文环境特征等。比如有的同学把完成大量的作业说成“作业冲浪”,把升学考试说成“寻求再就业”,把老师的表扬说成“农夫山泉有点甜”,把不爱讲话的同学说成“冰力十足”等等,都是对生活语言的生动运用。教学生做有心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语言,或直接运用,或加以改造再运用,由此,作文语言的构成就会新颖多姿,绽放异彩,并且能够通过量的逐渐积累,最终实现质的跃进攀升,极大地促进个性语言的成熟。对此,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抛弃“控制和左右”学生的念头,使学生愿意说话、敢于说话,这样,他们才能不断“说出”鲜活的语言。反之,一看到学生说了一些“俏皮话”、“土话”、“流行话”等等就疾首蹙额,则学生的语言就不可能鲜活起来。

二是让学生活用表达手段。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许多学生之所以让人感到语言贫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会平铺直叙,不懂得或不会运用多种策略进行表达。因此,教会学生表达的技巧是教师的又一重要任务。这些技巧包括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运用长短句的搭配变化,运用格言警句、谚语俗语等,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大胆行文。有时可能用一个成语就概括一段话,有时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连续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间或引用诗词歌赋,不适时机地嵌入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偶尔加一点文言、外语等,使作文语言得体、生动、形象,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念,又别具一格地表现出个人的述说方式,自成一体,由初始的刻意追求渐次演进到后来的驾轻就熟,如此一来,何愁语言缺少鲜活,缺少生机,缺少个性? 5.积淀学生个性语言。

一是开设作文欣赏课。“哎呀,同学们,老师今天真的特别高兴,因为我今天不仅看了精彩的龙舟赛,还品尝了万江最出名的水蛇涌粽子,你们想与我一起分享吗?”顿时,大家兴奋起来,争着举手品尝。我接着说:“袁豪同学亲手包的粽子又美观又好味。而何芳家阳台看龙舟赛最好,可以把运动员的神态、动作一目了然。”“哈!哈!哈„„”如梦初醒的学生忍不住笑起来!接下来,作文欣赏课就正式拉开了序幕。每一个学生都盼望着自己的作文能被选做范文来读,课堂气氛和效果可想而知。这样,不仅使读文章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学到写作的技巧,简直是一箭双雕!

二是批改上下工夫。对于文章中好的句子、哪怕是运用准确的一个词语,我一定要用小圆点线画出来。评语也没有“文通句顺,中心明确”等含糊的词,全部是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如“谢谢你,你的文章使我高兴了半天,真想把每一句话都画上小圆点,因为每句话都是那么精彩。”学生很在意老师给他们的评语。

三是利用一切机会,个个当面表扬。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为学生下一步写好作文提供前提。

第二篇:如何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掀起十年之久的今天,新旧教育观念在碰撞中交融、更替。时代呼唤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尤其是我校的《学校创新性活动开展与幸福教育体系研究》方案的实施,使处于新旧观念交替中的我们愈发感觉到传统作文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局限性。教学策略、写作策略、评价策略都有不同程度低于现实作文教学脱节。目前国内作文教学开始关注习作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倡导个性化的语言,不拘于文体限制的表达方式,教学形式也更具人性化,更关注学生个人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将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的角度对“作文教学”的教、写、评做系统的研究。其实在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宁做数学一百题,不写作文三五句”,在对作文的兴趣、选材、观察、审题、修改等方面,很多学生是没有或者不会,多数学生要么写的文章内容不具体,没有过程,要么入题慢,前面一大堆废话,凑字数。后面草草收尾,头重脚轻。而语文恰恰就是作文和阅读这两大块对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用。小学生作文分数是30分,初中是50分,到了高中就是60分了。我们所学的字词句,都是为了阅读和写作服务的。小学的作文更是为学生一生奠定基础的。

因此本课题的提出与确立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扭转小学生作文中长期普遍存在的概念化、程序化及抄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现象,改革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习作的模式化、评价的大套话等陈旧作文教学观,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新颁“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出发而设计的探索性教改实践研究”。

第二,改变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而出现的惧怕习作的局面,摒弃缺少灵气,缺少个性,给人“千人一面、百部一腔”的感受的文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健康个性,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新的语文 课程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策略”。

第三,针对教师评改学生作文惯用的成人处世哲学和经验的语言,以及他们一贯遵从的原则和理论的高度上提出的种种苛求对学生作文带来的压力,我们主张与学生用人性的思想交流,用人性的语言倾诉,用人性的心态欣赏,这样的作文教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既然学生的生活空间是色彩纷呈的,那么教师的评语就应该是百花齐放!

第三篇: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生活化

作文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生活化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可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难写,要么泛泛而谈,东拼西凑,要么选材陈旧,单调乏味,甚至总觉得无话可写,或干脆不写。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显的尤为重要了。具体的方法是

一、积累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这里的“学习”,不单是课内的阅读,更重要的还离不开课外的延伸。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作文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作文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读书、写作的兴趣就有可能会越来越浓。比如说某个同学读到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便忍不住跑到讲台前念给全班听,与同学共同分享,还有的同学找别人借作文书,专门利用周末到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作文书籍,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换,共同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素材也逐渐多了,口头表达能力也有所增强,潜移默化中就会学到很多写作知识和技法,在实际写作中,不仅内容变得充实起来,而且也能运用很多灵活的表现手法,作文水平会有明显的进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平时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却指望着“拔苗助长”,一蹴而就,那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时间稍长,学生对写作便失去了兴趣,甚至一写作文就头痛。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如果先为学生播放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再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音乐美,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段有黄河的视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辅以写作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况,学生自然就产生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来写,也可以用童话、寓言、书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有的同学善于抒情,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有的同学善于思考,就以“一滴黄河水的诉说”这种特殊方式,来警醒世人对黄河的保护;有的同学善于想象,就以“我心中的黄河”这题,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触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自己的灵魂。试想,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不为学生创设情景,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远离大海的山村孩子来说,那是无从写起的。

三、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习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不管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把心里的感受准确的表达出来。

总之,作文教学,作文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同时,小学生如果能真正视作文为“乐事”,不再怕作文,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真正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第四篇:作文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水平,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害怕,下笔写文章时咬笔头,老师讲评时他们皱眉头,久而久之对作文望而生畏,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教育学告诉我们:旺盛的写作热情始终是前进的巨大动力。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

二、写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在教学中力求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即愿说。为写作打下基础。

从生活见闻引说。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一周来的所见所闻、奇闻异事说给大家听,不仅能提高说话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同时培养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再把觉得有意义的内容写下来,写时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从自我体验中引说。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和说话训练有机的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那么如果把这件事写出来就变得很容易了。

尽量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和兴趣;教师应按照难易程度设计训练方案,并给学生观察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使学生有“物”可写。还要注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由浅到深,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因此,在作文课时教师应尽量采用台阶式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由怕作文向爱作文的方向转变。

侧重鼓励,激发兴趣;信息反馈要及时,否则很难起到作用。作文批改要越快越好,不仅如此,反馈时还必须做到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正反馈,而不是负反馈。

另外,评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教师的评语应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加强,而不是削弱。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作文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作文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生活化 体会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体会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目前学生对于写作文来说,就感到头疼,不知如何动笔。大部分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抄袭现象比较严重,作文中缺少灵性和个性,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写作文就会形成压力。那么,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呢?

一、在作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个性化的语言,不拘泥于文体的限制。

教学形式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在教学中,要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这样,才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作文水平就有提高的空间了。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应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让学生用人性化的思想互相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解放思想,自由表达,强调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当然,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提倡学生写真话、抒真情,必须有一个原则不能突破,就是学生的个性表达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学会明辨是与非、诚实与虚伪、正直与奸邪,真诚的对待写作,真实而不是歪曲的反映生活,不胡编乱造,不能虚作假,不片面主观,理智地看待事物。要提倡学生以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严于律己、平等待人、知恩图报、关心他人、负有责任感、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等为基本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弘扬真善美的情感。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发展,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很重要了。

三、充分利用教材这个活资源。

学生对于学过的课文应该有很深的印象,课文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学会欣赏,并重点积累。积累的多了,作文的语言就比以前好了。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不真实具体,不知道怎么表述清楚,语言也很平淡、普通,一大堆废话,凑字数。相反,如果把学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作文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提高了。

四、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今天作某作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的作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要针对学生在作文中留露出来的思想或困惑,给予积极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不仅是老师评价,学生也要参与,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学生的想法也很丰富,应充分利用,在小组中互相批改作文,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进步。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习作兴趣。

高尔基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景再现,如果我们不会让学生想象,他的情感就不会活跃。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打动人心。就不会有任何成功的习作。人们习作的过程是输出,而输出的前提是要有存储,有积累,这种存储和积累是长时间不断的,人们的大脑就是在不断的积累、输出、再积累。

作文教学,看起来似平静的湖水。老师注重指导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真的激发起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他们就会在平静的水面上掀起波澜。所以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作文服务。

学生的习作兴趣的培养不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和反思,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下载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语言(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

    抒真情 写自我 ——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已的真情,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对学生加强写作训练......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 河西学校 王祝刚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因此,训练学生说是培养思......

    在口语交际中培养个性化语言(区2)

    在口语交际中 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刘艳敏洛阳市第四十九中学(小学部)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语言 洛阳市第四十九中学(小学部)刘艳敏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一种......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上传1[本站推荐]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掀起十年之久的今天,新旧教育观念在碰撞中交融、更替。时代呼唤语文教学树立大语文观......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四)

    探索作文教学个性化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十一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湖北省教研室基础教育重点课题“小学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任务,致力于“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化(精选5篇)

    作文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化 隋 艳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我发现一提起作文,学生们就害怕,教师就头痛。就算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学生作文依然是生搬硬套,假话连篇。看到这些作文,仿佛面......

    实现写作生活化个性化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作文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形式。学生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个性 如何使作文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改变无话不说和千人一面的局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是很重要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