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3:4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第一篇: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随着社会各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这几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空前加大了资金投入,而且一年比一年增加,其中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更大,对中职教育更加重视,因此中职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员在增加。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给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中职生就业更难”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中职教育要改变这种格局,那必须从教育教学角度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寻求发展壮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培养出更出色的综合性技能人才,我们中职教育才能走上一个新台阶。那么如何从教育教学角度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下面我来谈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教学方向和内容改革。近年来,中职教育观念正逐步改变,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出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并且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而在教学中,教学方向值得我们深思。首先要深入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比如:计算机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技能教育,这主要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时计算机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学习目的是为后续课程服务以及为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计算机做准备;另一方面它是一种专业教育,这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的,这时计算机是一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目的是为了计算机的全方位应用和开发。因而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如果选择不当,往往出现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的现象;其次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编写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教材内容应紧跟发展潮流,让学生及时掌握发展的新知识、新内容,即以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跨岗能力及个性特长为目标的灵活模块群,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工作。

(1)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时时做学生的楷模,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职业责任感。特别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比较差,如果我们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不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课堂上,而是抱着混时间的态度走进教室,这样的老师不可能上好课,甚至误人子弟。课堂是我们教学表演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够重视,那么学生可能就不能集中精力去听课,甚至学生会“倒下一大片”,这样的教学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的表演只能是失败告终。

(2)教育教学必须完善教学行为。不管是在课内教学还是在课外教学,教学执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分析(包括作业和考试)。课前准备是基础,课堂教学是集中表现,课后分析是补充和完善。另外课堂教学还包含更多的细节和突发事件,也是体现一个教师授课水平之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调整自身去适应学生。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纪律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学生到课率低和课堂纪律差时,教师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教师上课时能让学生兴奋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纪律自然会好,到课率自然就会高。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时时去完美他的教学行为,让课堂充满着激情。

(3)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引导作用。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一个交叉活动过程。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一个互动性教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时,都是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展开的,并要时刻记住整个课堂是属于学生,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有的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费了很大劲准备,学生反而收获甚微。当出现这样的现象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往往学生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以他们受益多少为主要指标。而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去调动,有了兴趣,上课才有“卖点”。一旦学生失去兴趣和得不到东西,就会选择放弃。

(4)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倾向课外教学改革(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几年前,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都是在学校的课堂完成。学生就像一只“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培养出的人才眼高手底。随着这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适应当今的这种就业方式,职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如何确保技能人才的质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建立校企结合培养信息人才的这种培养制度,无疑是当前企业和职业院校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因此,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对传统教育方式和企业合办两种培养制度的继承和创新,是具有时代性,我们也应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倾向课外教学,到企业去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师评课素质的培养,给学生参与教师评课机会

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是围绕教学整个内容展开的系统活动。评课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通过评课活动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整体水平,可以促进和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教师通过评课,可以及时与大家交流反馈,分析得失。大家在评课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可以帮助教师对照类似的情况,总结教训,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应该改变仅是教师参与评课传统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师评课,这样才能让教师了解到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接受方面有那些差距和不利因素。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评课,我们教学才能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了学生参与评课,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思路设计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是否相符合在设计上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是否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主要是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从而可以知道受益的学生是否多、课堂的效果是否好,课外学生求知探索的情趣是否浓等,因而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评课当中也是有必要的。

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进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教学应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加强教育教学进程。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旧知识里渗透新的现代知识,教育教学里能让中职生要转变求职观念,正确衡量自身实力,扬长避短,挖掘潜能,创造优势,同样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生存发展,这样的教育教学才是目标。

因此,我们要在这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那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育教学应摆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们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广西第一工业学校电教中心)

(责任编校:白水)

第二篇: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从美的角度谈作文教学

衡阳市五中 王培霖

爱美是人的天性。从摇篮曲中露出甜美笑靥的婴儿到“钓胜于鱼”的老翁;从古代的“锄者忘其锄”的农夫,到维纳斯像前的学生,都足以证明:欣赏美伴同每一个人,并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美,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因此把美移入作文教学之中,并使其发挥效力,实为作文教学之良策。

如何将美移入教学?形象地说教师首先为学生开辟美的乐园,让学生认识美;再将学生带入美的乐园、美的王国,使学生感受美;最后指导学生用观察到的美的材料建造美的殿堂。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美的认识的片面性,他们的头脑中只有具体可感的表面美的形象。例如他们只欣赏鲜花而否定枯叶;只赞美乐曲的悠扬,却忽略了劳动号子的雄壮;只崇拜明星的潇洒大方,却无视农民的淳朴善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可以说,美无时不有,美无处不在。

1、引导学生捕捉视野中的美 ——多看。

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视觉中接触的万物都会给人以美感。把学生带出教室,尽收眼底的都是美。延伸的柏油路,给人的是线条美;起伏的山峰,给人的是参差美;军营中的方阵是一种整齐美;蓝天中的白云,又是一种衬托美;街心雕塑,那是一种形象美;金秋的田野,是一种色彩美;飞奔的车辆让人领悟到流动美;新建的大厦又会感到一种变化美;更让人目不暇接的是一幅幅生活图景,给人的是耐人寻味的意境美。

面对众多的美,有的易于发现,有的不易发现。教者就应引导学生挖掘美。其方法是多角度分析观察事物,寻觅有价值、有意义的方面。例如:对于秋天的片片落叶,这种美就不易被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它只会给人带来凄凉的感觉,没有美可言。引导学生看片片落叶,学生终于发现了秋风中飞旋的落叶会给人一种流动美、参差美,再深入看,落地 一瞬间,又发现了一种悲壮美。堆于根部做肥料的落叶,更深一点说又有一种奉献美。在发现美、挖掘美的基础上再展开丰富的想象,收到了实效。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天空,学生发现了这是一种衬托美。在此基础上挖掘想象,于是写出了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天空经过自然之神的净化,澄清净洁,不染一丝尘埃。如清澈的碧湖。云呢?无一点杂色,像出水的白荷皎皎无暇,蓝白辉映,天空变得多彩多姿。这是一种高远的心境,无瑕的境态。”平时学生视而不见的景物不仅显示出了“烘云托月”的衬托美,而且挖掘出了高远无瑕的意境美。总之,无论你的视野落到哪里,只要你细细体味、揣摩,都会让人美不胜收。

2、尽收听觉中的美——多听。

习习微风,给人带来柔和的静美;阵阵涛声,给人带来深厚的动美;汹涌的海潮送给人雄壮美;齐鸣的天籁,让人领略交响美。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而生活就应该是多彩的。”总之,只要你走进生活,美都会向你袭来。有时,只是由于人们不肯动一动自己的感官,致使美的东西在他们眼前溜走。因此引导学生多听一听自然界的音响;听一听街谈巷议;听一听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听一听社会的呼声……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而靠大自然的魅力、靠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图景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欲望。

二、启发学生品味美、感受美——多想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细细体味,缺少感受美的能力。其实,大千世界,万物都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方式呈现美。鲜花给人的是外在的美,无论从形态、色彩、气味都会给人美感。树根也许从外表上无法寻到可取之处,但细细体味:它在泥土中不断深入延伸,默默地源源不断地将吸收来的水分、养分送给干、枝、叶、皮,这又是一种内在的美。由此联想到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对于一些不易发现的美的事物,教师应启发学生品味、感受。例如走在马路上,踏着唰唰作响的石子,教师让学生感受一下脚下,比较一下土路,拾起一块石子观察它的外表,品味其内涵……于是学生写道:“有人赞美路的平坦,却无视于铺路石的奉献。铺路石,没有雨花石光洁的外表,更没有色彩斑斓的花纹,也许从未有人把它拾起过,也不曾有人打量过它。而它却总在千万人的脚下滚动,为的是成千上万过路人的坦然……”此文挖掘到铺路石丰富的内涵,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美。一位农村的学生家长来为学生送钱,这可以说是平凡小事,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体味,从中感受到这一情景是多种美的结合。农民朴素的衣着,是一种朴素美;无华的语言是浓郁的乡音美。尤其是家长那眼神所流露出的是慈爱与期望交织的美;手中握着的皱巴巴的五元钱——分量很重,那是汗水浸泡过的,简单的动作创造出了一种充满父子之情的意境美。

多想建立在多看、多听基础上。教师应多带学生走出课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美、感受美。春天让学生沐浴着春风,感受一下微风抚慰的感觉,接受暖融融阳光的照射。瞑目静享,感受如何?(教师启发)学生说出此时的感觉。睁眼眺望,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入境:“同学们!我们周围有探头张望的小草,有睡眼惺松的杨芽,有娇羞欲语的花蕾,有随风摇摆的丝绦——”然后观察学生是否悄焉动容。再让学生听一下潺潺的流水和鸟的鸣叫,悠扬的柳笛,咀嚼一下每一种声音的韵味,远的,近的,宏大的,细切的,展开合理的想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这种美的感化下,学生便能迸发出一种写作的激情,同时把体味美、感受美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多举办些小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下工厂,去农村,参加劳动,让学生体会收获美、成功美。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在访名山、觅古迹的活动中,感受到祖国的面貌美,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多深入社会生活,参加节日庆典,学 生在不同内容的节目里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联想,发现了美,挖掘了美,同时也品味到了美,从而把尽收眼底的自然美、各种活动中的生活美、劳动中获得的成功美,全部收入“材料仓库”。

三、指导学生描绘美、建造美——多写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简单的音符,一组平庸无奇平行线,可是经过作曲家的排列组合,变成了婉转动听的旋律;一些普通的画笔、颜料、纸张,经过画家的调和勾勒,变成了气象万千的画卷;举手投足,平常之举。但经过舞蹈家的屈伸舒展,变成了仪态婀娜的舞姿……这些都足以证明美是创造出来的。因此教师同样能指导学生用普通的汉字,创造出优美感人的文章来。

美是创造出来的,而创造美的方法是艺术。众所周知,一个小品能使人捧腹大笑;一场悲剧又能让人涕泪交加;一支优美的乐曲会牵动你乐感神经令你陶然欲醉;一幅多彩的画卷,会吸引你的视线令你置身画中,流连忘返……产生如此效果都源于艺术。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获得的材料整理成文章。掌握写作艺术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学生多写。在练笔过程中,逐渐揣摩怎样表达更好,怎样表达更生动感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新”“巧”“活”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即材料要新,构思要巧,手法要活。

首先要求学生练笔。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了美,感受到美,就好拿起笔来去描绘它。正如刘勰指出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捕捉“灵感”,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去摄取自己愿意写的题材。随着生活的变化,学生观察点也在变,因此新的材料会源源不断地从练笔的渠道涌来。学生写作也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其次要求学生列写作提纲。如果说练笔的过程是从美的王国取材的过程。那么列写作提纲的过程就是为美的殿堂设计蓝图的过程。这也是建造美的关键。要设计好图案,在于采众家之长,即多写阅读提要。天长日久写作思路通了,构思便做到了巧。

再次,不断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要求做到语言美。练习用多种修辞去描绘事物;练习不同的手法去反映事物;练习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达情感。这就像用各种美的图案来装饰那美的殿堂,从而使之溢彩流光一样。

第三篇:教师教育结业论文——从师德角度谈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修养以及道德水平显然是积极关键的。教师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所谓“浇菜浇根,教人教心”,教师这一职业从某种角度上说,更加重要的责任是要从思想,价值观,道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为了提高自己作为一名准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师德修养,我通过在网络上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教材相关内容的阅读,对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从对四个问题的回答,将我学习后的感受进行阐述。

第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在我看来,这句话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包含8个范畴,其中在职业良心领域中,我认为一名教师就是应该把自己的学生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不管年龄差距有多大,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我们都应当真心以待,就像孙维刚先生一样,为学生付出了自己37年的爱心。第二个意义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这也是师德修养中的一部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教师若是不能去爱自己的学生,那就不会用心去教育他们,学生对于他而言并非是自己事业中的一部分,而只是获益的途径。应该说当孩子上学之后,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可以与家长相提并论,学生也会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在潜意识中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因此教师要拥有家长一样的爱心和耐心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并给与他们自己的肯定,这样学生才能巩固自己的信心。不仅如此,一位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关心以及肯定更是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发展。第三部分的意义则是老师能否爱学生,能否爱其他人的孩子,对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爱,他们自然也会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别人,这样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第二、1997年和2008年我国两次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对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社会以及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围绕着当下政府号召的一些新政策,比如说“以人为本”,“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等等。新修订的版本较之前的核心内容有了一些改变,更加关注“爱”与“责任”在师德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一共有六条内容,“爱国守法”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每一位国民的要求;“爱岗敬业”则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要求,因为一位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才能尽心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关爱学生”这一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师德中的“灵魂”,教师真心爱学生,学生才能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教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爱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才是教师的目标;“教书育人”自古以来都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责任的简要概括;而“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则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自己要能对自己严格要求,要不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

第三、师德自古以来都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我们作为一名准教师不仅要能够传承古往今来的优秀传统,更要为师德注入鲜明的时代性。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内容,烙印上深刻的时代印迹。例如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是当今社会赋予师德的时代内涵。因此,我们更要倡导师德修养,需要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站立时代潮头,开拓创新,与

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作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要时刻把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标准,更要与时俱进,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和学生更好的互动,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四、一名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队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事实上,一名教师,应该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一教材中对师德修养阐述的八个字 “志、爱、真、严、勤、俭、谐、法”一样,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以每一名公民的最低标准要求自己,也就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更多的是要关注自己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不同之处,所谓教师,是绝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是每日朝夕相处的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处于这样的位置,要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关爱学生,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三观”,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真正能够为人师表,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要能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以自己勤俭节约,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真诚待人,立志成才,终身学习等等优秀的品质为学生树立起值得学习的榜样。对待学生要严格,但对待自己更要严格,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再去要求学生,但更要让学生欣然接受老师的教导,尽管严厉但更是关爱。

我们作为一名准教师,更要从现在开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充当好引导的角色。第二要加强与其他教师或是准教师的交流,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汲取他人之长。第三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就是说要在自己身为学生的期间多多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打好扎实的功底。第四,就是要经常自省,同时要做到“慎独”。要经常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让好的道德修养深深扎根于自己的内心之中,融入自己,才能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极具感染力的引导学生。

以上就是我基于对网络教材的阅读,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及感受。我想,正如,本课程开设的目标所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一名以后想要站上那三尺讲台的人,务必要为了自己未来能不辜负那一声“老师”而从现在开始努力奋斗!

第四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教案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教案《巨人的花园》

小组成员:应用心理学1541 周玉滢沈正维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的教学方案最能够体现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原理并且最具有灵活性。初中的学习我们会因为中考的缘故将我们的学习思想和行为固定化和模式化,高中的学习由于牵扯到人生第一件要事——高考,所以高中的学习只会比初中更加死板、更加缺乏想象力的培养。反而,小学生大多都是处于童年时期或者是刚度过童年期不久,相对而言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处于鼎盛期,所以在教育方面则更需要多加注意技巧和方法。因此,我们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童话似乎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校学习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或者背惯了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后,当遇到这种富有乐趣的童话故事相关的学习时,通常会产生极大地兴趣,产生了认知内驱力,这就使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适当的赞许或者给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习动机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学习动机不仅在影响学习的过程,也影响着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易被启动,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对提高,从而指引着学生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

在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该教案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美国当代人指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从知识学习升华到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背后的含义让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对于教学环境的控制与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颇为看重。一个活跃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们较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有积极作用。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或者环境的刺激在没有经过元认知的控制或者短时记忆的复述、编码过程的情况下,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或者被遗忘。但是,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高,从而便可以把此次的课堂经历作为长时记忆中的情景记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同时所伴随的知识也会相应地作为长时记忆被牢牢记住。另外,该教案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多次用到学习策略中的监控策略,主要是SQ3R阅读策略。在阅读、提问、回答三个阶段交叉进行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对本课的意义加工和精制加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点,促进长久保持和深刻理解。在阅读的同时,该教案也引导学生采用精加工策略中的生成策略,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圈划或者注释,在日后的复习中能够有效地从中提炼主干和重点。

同时,在某些方面,该教案也存在着些许的不足。首先,在学习和认知的迁移上没有具体方案和过程。在语文的学习中,由于知识的多样化及教材的丰富度,不利于学生对前后学习的认知或知识的联结,从而无法达到自动化阶段。其次,在本课的学习中,该教案对全文采用了阅读----提问-----回答的方法,虽然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有助于抓住文章要点,但是却耗费了大量时间,课堂在阅读方面花费过长时间,学生们很容易因为疲劳效应减少对本课的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懈怠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该教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创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案所提的问题大多是一些定势问题,拥有固定或者一致性的答案,从而使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在自己的思想认知上表现不同时容易产生不安的情绪。再者,要设置一些同学提问的环节,让他们将对于文中字词或者语句含义产生不理解之处大胆地提出,从而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总结出答案再进行分享,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最后,在课堂结束处应设计一个总结归纳的部分,也就是复习阶段,让学生们总结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彼此交流,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看看大家在语文知识的学习方面有哪些认识和提高。

第五篇: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近年来,创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如下探讨。

一、以创新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有利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教学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掌握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死记硬背,很会应付考试,把学习创造当成深重的负担,而不知道科学探索中的乐趣,是绝对做不出什么成绩的。

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但是创造思维不仅是靠逻辑推断发现的,创造思维的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就是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直接顿悟。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青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面广而不深入,情节简单而不稳定,夸张性大而创造性不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创设激发想象力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提供感性材料,等等,都利于想象力的发挥。

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青少年的自信心与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密切相关,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增强自信心。如果一个人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必然是充满自信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这个人必然是自卑的。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才能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发挥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创造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对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照顾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民主的教学气氛,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视自己为集体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有效地预防心理不健康和性格冷漠、孤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⒋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健全的学生,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他是在幼儿园学到了他认为最主要的东西,那就是“把自己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实际上是说对他走上科学道路产生深刻影响的是从小受到的全面的做人的教育。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

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和趋向,是人在探索、认识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乐趣。

这种乐趣能够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好多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正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不适。”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假如一个人对科学创造毫无兴趣,必然视学习为畏途,不可能有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和劲头。

二、创新教育是全程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迫切、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早期培养形成的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长大以后很难改变。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环,而且是重要一环。

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也包括幼儿教育。”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根本问题。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和应试教育的结果,家长和教师过早地用灌输的方法让孩子们读、写、算,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求知情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育观念的创新,要彻底摒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记忆训练,轻实验应用”的传统作法。在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的正确定位上,我们尤其需要更新观念。

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造氛围。在创造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有诚实正直,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职业人格品质。

⒉正确定位好坏学生的评价标准。按照传统教育观念,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相反,不服从教导,破坏财物,好动,不负责任,粗心大意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所谓的坏学生之所产生品行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由其心理年龄特点决定的。在青少年发育的某些心理年龄上,会表现出一些与社会公认价值观、道德观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不一致的行为特点。其次是好奇心求知欲驱使所致。美国教育家对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描述是顽皮、淘气,所作所为时常逾常规。中国民间早有“小时不逞,大了无用”的说法。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故意破坏绿化”可能只是为了看看花蕊里有什么;有的孩子将钢琴键扭掉,是为了想看看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孩子的这些淘气行为,往往蕴育着可贵的探索力、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为了求得一时安宁而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阻止孩子,或许因此而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应积极引导,避免产生消极的后果。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自由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青少年会大胆地向权威和制度挑战,正是这些敢于反传统的孩子,才是未来具有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下载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教育教学角度谈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顺应高职教育的理念角度谈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顺应高职教育的理念角度谈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借集体......

    从细节谈教育五篇

    从细节谈教育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

    从早恋谈教育方法

    从早恋谈教育方法 今天我谈一个对中学生和家长乃至学校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中学生早恋有意还是无害,应该还是不应该。我的观点会从我的行文中透露出来,所以请容许我......

    突出中职德育实践特色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突出中职德育实践特色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 作者:思 源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0年第01期 12月24日,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主题的第六......

    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谈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既熟悉又模糊的概念,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职业环境的变化迫切呼吁我们做好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做好中职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 肇庆市第四中学 杜青霞一、有效沟通是语文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

    从创新角度理解教育的内涵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从创新角度理解教育的内涵 学无止境,但学确有境界。昨天下午一口气看完了爱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时的一本教材,是东北师范......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