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19-05-13 03: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篇: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钢琴基础教学的体会

从事钢琴基础教学工作已经有3年了,通过这3年的时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做老师的不容易,尤其想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那是更加的不容易。也是通过这3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白了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在此我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把握课堂有讲究

现在学琴的孩子年龄都比较的小,导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够强,而我们年轻的老师在教学上都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一下子全塞给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马上看到学习效果。其实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就象没有经过精心筛选和搭配烹调出来的食物,对孩子来说可以吸收到的营养成分是最低的。一节课45分种如何做到轻松愉快而且又效果显著呢?而我总结最简单也极为重要的三点原因: 1.浅显易懂的的教学语言和舒缓的语速

孩子太小,接受能力也不强。语言表达和理解语句的能力更是有待加强。但是我是个快人快语的人,我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课堂上的我,语速可能比较快,性子较为急躁,在讲述某些知识要点的时候没有符合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孩子还在思考和消化的时候我又开始讲下一个知识点,前一个没有搞明白后一个有跟着来,使得孩子在课堂上象是在玩旋转木马,到处都是云(晕)。有些调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能连想都没有想。反正也是听不懂,想不赢,根本就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最后在老师问听明白了吗?听没听懂的都异口同声的答:“听明白了”。这种师生步伐不一致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上知识要点掌握的效果不佳。给幼儿童上课其实只要语速放慢一点,用词简单一点,语言形象一点孩子们还是能理解和吸收的。2.恰当的演奏速度

小朋友手指比较的细小,和柔软,很多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达到乐曲本身要求的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按照孩子的自身特点,和他们能够承受的度来完成弹奏。有一天在教室上课听见隔壁教室的老师在那里嘶声裂肺的唱谱,练琴的孩子更是上气不接下气手不停蹄的忙碌着,拼命追赶着从老师嘴里唱出来的旋律,那个你追我赶的忙碌劲象极了农忙时分稻田里劳动景象。我不由的笑出来声来,因为在不知不觉中美妙的《明天会更好》早已经四分五裂的不成“人形”了。我打开门开玩笑的说“你们弹慢点吧,不然我的琴都要散架了。”这俩劳动人民一听呵呵都笑了。身旁的辅导老师问我:“弹快了啊?”我冲她点点头,她意味声长的想了想终于长哦了一声。

曾经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偶然一次听了露露小朋友演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年纪很小,但是小手弹奏乐曲不紧不慢,音符和节奏都很到位,流畅动听,仔细想想好的原因哦一字曰—慢!正因为有过这样深刻的印象我对解决这类问题特别的上手。因为对孩子而言流畅、连贯、稳定的弹奏才是目前最重要的,速度其次,如果因为一味的去强调速度而把前者忽略了那不仅耽误了时间还得不到好的效果。3.规律性的讲解是关键 一节时间不长,但是学习的内容却不少,我觉得学习的规律性讲解很重要。我以前的自认为在乐曲的讲述没什么难的,我习惯首先帮孩子分清曲目的结构,相同的和不同的段落,以及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其次是把相同的段落省略不弹,把不同的地方和难点地方重点讲明白、弹清楚。但是有一次看了易老师讲解的车尔尼849第19条后,我才豁然开朗,只两分钟时间重点难点、曲目题材弹奏方法等都讲述的清清楚楚、简洁明了。并且学生马上就能理解和弹奏。19条大致分为三大点,首先是第一小节的节奏特点,他是由两个32分音符和一个32分休止符组成的第一拍,掌握好一个其他也都会了,其次是FAC琶音 FBD琶音的跑动,之后跟有四组琶音,每组的第一个音都呈音阶式的向上运动。最后又回到开头的32分音符节奏。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进度

学习进度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拔苗助长,小时候我们学走路爸爸妈妈都会教育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不可以走捷径。而小学课本上的寓言故事《拔苗助长》更是证实这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切忌走捷径。而我在教学上就曾经犯了这样的毛病,使学生在不同学习的阶段出现了一些的毛病,我很惭愧。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主动去做拔苗这个动作,只是觉得孩子很聪明,教他的内容都能基本掌握,学习效果还不差,而忘记了他们还只是年纪不大的孩子,学习的时间不长,手指都还不够强健,也没有达到足够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因为手指基本功不达标,当他们到达一个阶段时就得停下来喘气。出现问题了我很着急看过很多的教学书籍也上网看过一些名家教授的讲学视频得到了一些启发。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的破解问题的关键,加强基本功训练。我在《钢琴艺术》中看到一名老师给自己学生练的课堂十分钟,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于是乎也那来教给孩子们练习,它是有四分钟颤音练习、四分钟和旋和两分总八度练习组成(具体的练习方式老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程度来自由搭配和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发现柔软的小手有了点力量,弹练习曲也轻松多了,看来训练基本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孩子演奏技巧和水平的基石。

教学是一门很精细的工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去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在艺术的殿堂里走的更远,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坚持不懈的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一定可以把教学工作做到更好的。

第二篇: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手腕训练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手腕训练

在钢琴演奏中,只有手指、手腕和手臂三者完美结合、协调运用才能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古往今来,不少教师和学生无不把手指的独立、灵活、有力、均衡和手臂的放松等方面作为重要的训练和学习内容,而且投入大量精力精心研究。本文则着重探讨手腕在钢琴弹奏的作用,以及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铜琴演奏中手腕的作用

手腕是连接手臂、手指以及将臂部所发出的力量传送到手指的桥梁,是协调手部与臂部动作的重要纽带。没有手腕的参与协调配合,而仅靠十个指头的积极活动,是不可能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完美演奏。正如俄罗斯钢琴家阿?尼古拉耶夫所说:“我们必须记住,手指技术是完全靠手腕灵活来决定的。”

在钢琴弹奏技巧中,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演奏风格。古典乐派强调的是:手指在独立、快速的跑动中,颗粒性强而均匀、音色清晰明亮。在这种弹奏方法中,手腕始终起着支配手指的运动方向、调节手指活动幅度、保证手指各种动作的轻松自如的作用。例如莫扎特的《C大调简易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在浪漫派的钢琴作品的演奏中,要使旋律线条更富感染力、准确刻画出内心变化的感情色彩,手腕则起着调节手指、手臂及整个躯体的协调作用。如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在印象派、现代派以及通俗钢琴作品的演奏中,如若没有手腕的参与协调,就无从谈起对其音乐风格的把握和音乐的表现。在自然重量弹奏法中,手腕的作用在于支撑着手臂乃至躯体的自然重量畅通无阻地通过指间传送到琴键,根据不同音乐风格所需的不同音响,调节手指与琴键的高度、角度、速度,调节重量传送的大小等。

总之,手腕在整个钢琴演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支撑;(二)调节。赵晓生先生在其所著的《钢琴演奏之道》中称其为:力量的“中转站”和“调节器”。

二、手腕的训练

(一)连奏中的手腕动作

连奏:不间断地、连贯地奏出旋律中的每一个音。连音奏法的关键是力量的转移。在弹奏中要使手臂放下的重量从一个手指移到另一个手指上,手腕起着“送”的作用。

1.单音连奏中的手腕动作

单音连奏的训练应先从两个音的连奏开始,其基本弹奏方法是:弹奏第一个音时,手臂落下,手指站稳,手臂和手向外向上(向里向下)的动作“滚”起来,把弹奏第一个音时的力量“送”到第二个手指上(这里的“滚”就是指手腕把力量“送”过去)。

在掌握好二音连奏的基础上,然后再进行三个、四个等多个音的连奏练习。

2.弹奏音阶的腕部动作

音阶弹奏是各种演奏技术的基础,当其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时,腕部即向手指运动的方向倾斜,并带动手指沿着音阶的前进方向进行弹奏。因此,腕部姿势的变化是能否弹好音阶的关键所在。

3.弹奏琶音的腕部动作

琶音:有长短两种。①短琶音的训练可以采取先将手型固定下来,用重量先将第一个音弹下去,以后三个音(或两个)在手腕的支配下使手平滑地沿着键盘移动,手腕逐渐提起:

②长琶音的训练则是在短琶音的基础上加以转弯动作,手臂带动腕部移动。

4.固定音型的手腕圆形动作

①手腕从左至右,由上向下的圆形练习:

②手腕从右至左,由上而下的圆形练习:

(二)断奏中的手腕动作

断奏:是指间断地、单个奏出每个音的演奏方法。在钢琴弹奏中,手腕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单音断奏的手腕动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学习前臂断奏弹奏,然后再学习手腕断奏。具体做法是:先做徒手练习,将前臂抬起,手腕放松,手部自然下垂,手指弯曲,然后前臂自然落下,手指支撑,使手腕达到富有弹性的上下运动。在掌握其正确的弹奏方法之后,然后再进人乐曲的练习。

2.双音与和弦的断奏

双音断奏:弹奏双音时,手腕的弹性和灵活性尤为重要。以布格缪勒的《儿童联欢会》为例:弹奏此曲的要求是,右手的手指站稳、手腕灵活、富有弹性,腕关节轻松自如地上下活动。

和弦断奏:弹奏和弦时,手腕必须做到坚挺与弹性的结合,如同弹簧一般具有柔韧性和爆发力。训练方法是:先将手指按在键盘上,手臂放松,手指各关节站好,掌关节、指关节不能塌陷,借助臂力使手腕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上下进行活动,使其具备支撑和弹性调节的双重功能。例如:在弹奏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时如果手腕僵硬,弹出的声音就会粗暴、僵死,很难把握乐曲的风格与情感。手腕疲软,弹出的声音不仅缺乏力度,而且还会含糊不清,就像一个口齿不清的孩子表达不出自身的要求一样,让人无从理解。

3.八度训练

八度是钢琴弹奏中较难掌握的一种技巧,尤其是在快速的八度弹奏中,手腕的问题显得异常突出,很多习琴者过早地产生疲劳感,其主要原因是手腕、手臂放松不够,手腕不具爆发力,对指端的力度、速度、重心调节反应不够敏锐。因此,在训练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①把握好手型,手掌、1、5指构成一个结实的架子,这个架子结实但不僵硬,放松但不松软,1、5指扣在键盘上构成八度的两个音,手掌自然打开呈拱形状,下键时,指间的关节和肉垫承担起手臂下垂的重量。②手腕的颤动练习,在弹奏之前做一些辅助练习,如:拍皮球,可帮助腕关节灵活、放松。③由慢至快的八度练习。

以上八度练习,节奏由松至紧,速度由慢至快。弹奏时,应把重量放在主要的音符上,小音符则靠手腕自然颤动的力量进行弹奏,手腕自身有控制的“颤抖”能力越强,肘部、大臂乃至全身放松的可能也越大。以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中快速连续八度为例,手腕坚实地支撑,将下臂和手腕动作以不同的比率混在一起,依靠其自身的爆发力,在极小的动作幅度范围内精确地把力量集中在手掌上,手腕仿佛不离开键盘,并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由1、5指构成的八度架子上,就可把这一技术片段弹奏的干净利索、轻松而准确,从而获得朗诵般的效果,这就是李斯特八度的典型特征。

以上仅是个人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不是手腕动作的全部归纳,只要在具体的弹奏实践中.根据对不同乐曲的理解和音乐效果的倾听以及作品的要求结合起来,并在音乐的表现和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就会产生满意的演奏效果。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及解决

方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00154.htm

语音的学习对于外国人来说并不难,很多外国人只会说而不认字,这种现象很常见。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很注重口语的学习,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出现洋腔洋调。那么语音方面我们该怎样教学呢?

很多老师在初级汉语教学中会先采用单一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学习,然后再结合课文和语境进行练习,这种方式我很赞同。声母和韵母的学习,对于外国学生来讲很易掌握,只是声调对

于他们来说很难。对于洋腔洋调的现象,很多过了HSK六级的学生依然不能过这一关,所以在语音教学中四声调尤为重要,老师更应该在初级时就把好语音关,每个声母、韵母都要争取准确,声调更是要常常练习,多听音频,多与人练习。有位葡萄牙学生声调掌握的十分不好,尤其是上声和去声分不清楚,在读句子的时候更加糟糕,四个声调完全混淆,她的声调问题一直让我很头疼。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首节奏感十分强的摇滚歌曲,在听歌的过程中不断点头跟着哼唱,我发现这样发上声很容易。于是我发现发阴平时,我们的脖子保持向前伸的状态并把声调故意拉长就很容易发出来;发阳平时选择用疑问语气代替声调,就很易发出;去声要快读,这样读起来会容易些。我的学生尝试了我的方法,很有效果,但还需继续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四声。我的其中一位美国学生发不好舌尖后音“r”,他总是发成了美式的卷舌音。汉语中的“r”音舌尖微卷,几乎要

抵到上颚处,而英语中的“r”音舌头卷曲程度较大,这个微小的区别令我的美国学生在读辅音“r”做声母的音节时会很别扭。我教他保持微笑,将嘴角咧到最大程度,闭紧牙关,以缩小上下颚的距离,使舌头没有空间在口腔中做很大程度的卷曲动作,从而减轻他发“r”音有美国味。这个方法在初步教学中可以多次使用,让学生感受舌尖在口腔中的位置,直至练熟。这是我通过实践证明的方法,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读者亦可以借鉴。

在我授课的过程中,发现语音的问题应该在学生的初级阶段纠正好,不然到中高级以后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发声习惯,很难再次改正。赵元任先生说: “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外国语就是养成一套特别的习惯”。为了避免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声调、轻声和轻重音的讲练内容。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很少遇到轻重音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多提了。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问题及

解决方法

在学生熟知了语音知识后,词汇的学习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因此,词汇教学的难点,往往不在于解说一个词的词汇意义,而在于恰如其分地阐释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从而使词汇真正具有交际作用。尤其是中高级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初级词汇以外,就会不约而同地进入词汇学习的瓶颈期,很难扩充词汇量。产生这种现象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学生渐渐感觉到汉语词汇量的庞大,不愿主动进行扩充词汇量的学习;客观上对外汉语教学在词汇的教学方法上没有固定系统的阐述,反而是随机应变的,但又各有争议。词汇的学习确实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薄弱环节,但方法却并不匮乏。有的人提出从语素方面研究词汇的教学方法,还有的人提出采用隐喻理论讲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词汇讲解。我们最为熟知的是词根复合法,这个方法可以适当地运用到对外国

人的词汇教学中。例如:“笔直”,我们可以解释为像笔一样直。但大部分的单纯词没办法做出详细的解释,只能通过大量的造句,让学生能够领会某个词在语境中的作用并不断练习,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个词汇。

但教学毕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用汉语描述不清楚词汇意义的时候,现在大多数的对外汉语教科书中,都有中英文对照的部分,这对老师教学工作的展开既有利又有弊。英译汉只能粗略表示汉语的大概意义,紧急时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很多学生早早看过英文释义后就不愿再进行思考,直接死记硬背汉语词汇的意义。而且翻译过后的英文不见得完全符合汉语本�淼囊馑迹�可能还会产生歧义。例如:羡慕――envy,envy在英文中的义项是“嫉妒”、“妒忌”,次要义项才是“羡慕”,在这种情况下译词和被译词的语义是不等值的。所以老师在讲解词汇时还是应该总结适合自己学生的词汇教学方

法。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及解决方法

语法教学中什么应该重点讲,怎么讲才是值得老师深思的。语法教学同样要求老师应该灵活处理教学重难点。对于英语区国家的外国人来说,“主语+谓语+宾语”这种语法结构点到为止即可,而对于讲韩语的外国人来说却要特殊说明并加以练习。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老师应以语音教学为主,可以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进行适当的汉语语法教学。但是不可以讲解过多语法,尤其是较为复杂的语法点不应过早讲授,一方面学生不易理解会耽误大量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会打消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在初级阶段,老师应当把较难的语法点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语法点来讲解,并举出生活中常用的例句,便于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中级阶段学生应该以语法和词汇量的扩充为主,这个时期老师可按照教材进行

语法知识的讲解。虽然已经进入中级汉语水平的学习,可有的学生对简单的语法点仍然不能运用自如,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耐心讲解。还有一些要常加练习的语法点,例如:虚词“了”的使用;是非问的回答;语气助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使用等。

我在教学过程中,源于学生们的基础很牢固,也都相应的达到了中级汉语水平,所以我遇到的语法问题很少,很多问题在课文中就可以解决。我会给出很多例句,让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律,适当的时候给出语法结构。

我认为语法方面的授课一定要灵活多变,不能死扣语法点,这样会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汉语的热情。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很重要,再结合课文和语境做大量的对话练习,会让学生记住这个语法点带来的语感,有助于语法的学习。(编辑/刘佳)

第四篇: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分析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摘 要: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它是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制定合理、适度、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我们会出现很多问题,归根到底是不知道对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学生要掌握到什么层次。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它是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的前提,是评价一节数学课实效性的尺子。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要制定合理、适度、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经常产生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内容脱节

比如:一位说课比赛的老师设计《梯形》一课目标如下:

1、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能正确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推理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4、通过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5、通过动手实践、相互间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

目标设计包括了知识技能、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但她在说课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等腰梯形的性质,再小组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其他性质。我没有感受到哪一个内容是让学生动手事实践、观察、猜想的活动,也没有感受到哪个活动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能力的。整体上她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根本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改进措施:我觉得她如果让学生在一张有平行线的纸上画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观察、猜想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想等活动对等腰梯形性质有直观感受,再进行理性的思考证明就实现第2个目标。

二、教学目标制定过多。

即在一节课上要求掌握多个基础知识、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应用意识,还要达到德育目标、环保目标等等,使一节课承载的任务内容过多,面面俱到,失去重点,难以落实。如:我在上《梯形》一课时这样设计目标:

1、通过情境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概念、性质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

2、通过思考题的设置和例题的变式训练,探索并掌握等腰梯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能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动手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用化归思想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推断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

上课过程中我才发现设计的目标太多,在实施后面活动时,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弄明白,我硬拽着往前走,后面的内容匆匆结束。一节课花里胡哨,却没有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改进措施:我把这节课目标定为活动课,就让学生通过画等腰梯形、折梯形和撕拼的方法,再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掌握等腰梯形的概念和性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重新确立目标后,我就放开手让学生大胆活动,充分讨论验证。结果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而且学生在拼图时发现了我都不知道的结论。如: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等腰梯形。我一直认为只要撕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把它在原位旋转180度拼在一起就是等腰梯形。结果我们学生发现撕下一个直角梯形旋转180度也能拼成等腰梯形。如图: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要设置的过多,有些教学参考书目标设置较多,是根据内地的学生水平制定,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一节课踏踏实实完成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

三、目标制定过高。

追求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混淆了课程标准中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要求的区别,超过了教学的实际水平,必然造成教学过程的盲目拔高,走过场,难以实现的状况。如:我们同盟班一个老师在《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一课中设计过程与情感价值观的目标:

1、通过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并可以使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团结协作的习惯

4、通过学习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这些目标太大,太空,说明就没有真正的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盲目地给学生拔高。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是一个长期渗透的过程,喜欢数学也不是通过一节课能实现的。改进措施:

1通过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计算能力

3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制定目标时,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觉得是对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学生要掌握到什么层次上心中没有数。一些老师把“着力点”放在记忆知识的结论,然后通过大量解题,落实在巩固与应用上。还有一些教师把 “着力点”放在情境的设置,问题的开放,注重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落实在一般能力的培养上。实际上概念、法则、定理知识的形成、归纳与理解、巩固与应用过程,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深层次的落实。比如概念的教学要实现三个目标:

(1)学生要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概念,通过抽象概念的材料,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与规律。这种发现性的教学,落实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能力,初步认识知识的外延与内涵及其来龙去脉。

(2)能归纳定义,揭示本质。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用定义的形式反映概念。(3)理解巩固,加深认识。

通过重复、再现等方式对概念进行正面巩固,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通过比较,辩析异同。对于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去要点”、“换条件”、“拆开看”,等手段加深认识,认识定义中每个要点或条件在界定概念的外延中起到什么作用。对于概念用多角度、多形式去表达。初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概念。

再比如定理的教学要实现的目标,不仅是理解内容,记忆表述方式,会做一些题目,也要实现深层次的目标:可以先设置情境,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结论。抓住定理的来龙去脉,在培养能力上加以落实。其次在明确知识,科学证明,归纳成定理、法则、公式的形式,分清条件与结论,用分析法探求证明思路,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在思路方法、书写格式上加以落实。最后再理解巩固,加深认识对于每个知识的语言表述,内容含义,关键文字,数学表达式等必须一一落实,并通过正面练习、判断正误等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切实掌握。注意成立的条件,明确使用的范围,并会初步的应用,包括“正应用”、“逆应用”等,并得到落实。进一步有“变形后的灵活应用”、“联系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等发展性应用。

总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制定教学目标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二)要符合新的教育理念,体现科学性和发展性,更要立足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三)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差异。以上是我在实施课题时的一些想法和经验,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将继续完善此课题。

第五篇:声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范文模版)

【摘要】声乐是一种复杂的体力活动,它是在一种兴奋激动的状态和情绪中进行创作的高级神经活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学生的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应该运用教师的感官来研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特点,以便进行因材施教,达到扬长避短的教学目的。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有人把它总结为三点:一是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声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因而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三是声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大量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效教学。要想让学生得心应手的运用自己本身这个嗓音“乐器”来表现音乐,就必须对自己本身的发声器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声乐教学就是运用教师的感官来研究、了解学生的问题和特点,以便进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教学实践。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声乐教师他具备了各种知识和能力,那么他就基本上具备了教学的能力,下面我们就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所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下具体分析和阐述,并且进行具体的解决:

呼吸:这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的问题,呼吸不练不行,练不对了也不行,气息运用是声乐学习中最基础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多练习呼吸的状态,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来体会正确的呼吸状态,然后再把这种状态用到演唱中。

喉咙:喉咙的问题有很多,如喉音、抖声、喉头上提等:

(1)喉音表现为声音紧而不自然,僵硬,上下共鸣不统一,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缺乏音色的变化。喉音的形成是过分的追求音量等表面的东西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要多练习吸气,打开喉咙,控制好喉咽腔的空间体积,多做高位置母音的练习并以声母“ang”带动其他母音,首先练好中声区。多做哼鸣练习和速度稍快的练声曲。这里还要说明的是特意的练习打开喉咙是很有害的,喉咙是否打开与所咬的字有关系,这个字该打开多大就是多大,不存在特意打开多大的问题,所以开喉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自然的朗诵来解决的。

(2)抖声的表现为声音无规则的抖动。它是由于喉头抖动不稳定,气息不流动导致的各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失控状态而产生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稳定喉头位置,多做单音直声的发音练习。

(3)喉头上提表现为声音挤、紧,喉音较重,唱高音时感到困难,主要也是由于喉头上提而造成的。多进行吸气练习,胸部放松,两肩松弛,利用“u”母音的发声练习,边吹气边发声久而久之就可以得到改善。

冒调及音高偏低:这是由于气息缺乏流动感,呼吸的支点过高,气息不到位,并且缺乏严格的音准概念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注意气息的下沉,加强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能力,多进行由弱渐强的发声练习。注意声音的位置及起音的重要性,增加自信心。

鼻音:表现为气息不通畅,声音闷在鼻子里,缺少透亮的共鸣色彩。它是由软腭的提开阻塞了通向鼻腔的气流而产生的。鼻腔共鸣是声波进入鼻腔后经过控制产生的共鸣效果。首先要从概念及音响效果上区别开鼻音与鼻腔共鸣。练习时注意软腭的状态,在发声过程中,软腭要自然的提起,就好像打哈欠一样的状态,可以多做打喷嚏的练习来体会。要充分的打开鼻腔,使气息顺利通过。发声时多做“江”、“阳”辄和“精”、“英”辄的练习和顿音、跳音的练习,暂停练习闭口哼鸣。

声音发散、漏气的现象是口轻张开太大,使口腔肌肉僵硬,口腔后部处于不自然的状态而产生的声音不集中,缺乏力度和亮度,没有表现力的问题。纠正方法主要在于口腔的放松,口腔要自然打开,使声波集中在硬鄂处,声音集中在眉心处,切记不要盲目的追求音量。口腔打开时,口形也要竖着张开,声音从眉心处投射出去,而不是直接从口中散射出去。

声音后倒指发声时声音出不来,传不远,没有穿透力,声音空虚吐字不清,高音费力,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过分的提升软腭,口腔后部打开过大都会造成这个问题。发声时必须积极的运用口咽腔,控制气息的冲击力度。多练习声母“a”、“t”、“n”、“l”、“j”、“x”等加以改善。

吐字不清:演唱字音含糊不清,缺乏力度。它是由于声母发声动作的位置不佳,唇、齿、舌在咬字时的状态不积极而形成的,另外喉咙、口腔的打开度太大也会影响到咬字。纠正时,口齿要着力,舌头的动作要积极灵敏,并且在演唱时要结合歌曲的特点。

声音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仅仅拥有好的声音的不够的,最好的办法是用音乐的情感带动方法,真实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就可以解决歌唱中的很多问题。用内在的情带动声音,是声音与情感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唱出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音乐。

下载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合集)

    所有的关系里,先有了男女,才有了父子,孩子多了才有了兄弟,才有了朋友,人多了才有了社团,有了君臣关系。排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家里的那一位不接纳你,你就会感到孤独。一生中有18年......

    浅析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的问题

    浅析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的问题 绵阳师范学院 唐乙丹 内容摘要:音乐表现是器乐表演艺术之灵魂,也是所有器乐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钢琴中的音乐表现的关键在于:音乐与技术的结......

    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问题浅论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 摘要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令人心动的口号,许多家长为此为孩子报了许多特长班,书法,美术,表演,声乐,钢琴教学成为当今幼儿教学中比较......

    钢琴基础教学中训练手指的技巧

    钢琴基础教学中训练手指的技巧 [摘 要]手指技巧是钢琴演奏的基础,手指技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音乐的表达。因而,寻求科学的方法对手指进 行严格训练,对将来弹好钢琴至关重要。......

    钢琴基础教学教案1★

    钢琴基础教学教案 课 时:1 课时 课 型:集体课 执课教师:陈仕进 【教学内容】 1、基本技术:(1)熟练掌握《孩子们的哈农第2条》。 (2)熟练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a小调音阶。2、练习曲:......

    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Microsoft Word 文档

    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实教学中不少的学生都这样认为:思想政治不值得一学。理由是政治课听之无味,学之无趣,况且政治课本理论听过忘记,考过抛弃。对政治没有兴趣......

    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讲话稿

    现阶段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六年级即将迎来了毕业离校的倒计时,我觉得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的问题,知识层面上与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从......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初探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初探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授课的蓝本,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课堂活动的进行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一节课课堂质量的高与低。但尽管教师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