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xiexiebang推荐)
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何芙蓉 胡贵勇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语言文字敏锐感受能力的关键时期。对语言文字良好的理解、领悟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0世纪20年代夏丐尊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指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对于文学应该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语感”一词至此为学术界所使用。关于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作过这样的解释:“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觉。”根据两位前辈的述说,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语感——比较直接、迅速而准确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即语感。它是小学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听说读写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文学作品的欣赏了。
一、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偏重“读”,忽略“听”与“说”的训练。教师教学中偏重对课文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师范读或学生集体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一堂语文课下来教师忽略对学生进行听读、听说、听写的“听”的训练,忽略对学生进行说见解、说感想的“说”的训练,学生听说训 1 练的机会少了,久而久之“坐享其成”的听课习惯养成了,语感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误区二:注重读中的“字正腔圆”,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和语调的“轻、重、缓、急”,缺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导致学生与课文的语境很难发生交流碰撞,产生共鸣,这就必然使得学生的语感只能停留在片面、肤浅、贫乏的基础上。
误区三:强调“读”,忽略“悟”——细细地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语感是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能力。但是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感能力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殊不知朗读只是品读语言的最初阶段,要想深入品味,就必须透过语言文字,读出其中丰富的内蕴。
误区四:重“读”不重“写”。部分教师认识上有偏差,认为阅读课与习作课是两种互不相干的课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注意渗透写作内容。即便与写作相联系,也只是在课文结尾处进行知识迁移,如布置学生做一段课外文章的理解题或写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短文章,认为这样就把阅读和写作密切联系起来了,就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目的。还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写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自然提升。于是重读轻写,甚至以读代写,导致了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无法协调发展。
误区五:追求整齐划一的阅读,忽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特别是学生的认知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少教师教学中追求统一的阅读教学模式、统一的阅读方法,未给学生留下足够的阅读空间,以致学生的感受、领悟体验都统一在标准模式之下。
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对策
语文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讲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发展运用语言的能力。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听说结合,注重整体训练
1、听的训练
教师在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的训练,听读、听讲、听问、听辨等。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朗读声像带等作为“示范阅读”,让学生体味、揣摩、模仿,进行听读训练。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就必然会提高听话质量,形成准确的语感。
2、说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说话训练。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如让学生用词造句,归纳、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谈谈“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妙处何在?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让学生独立阅读,做到动手、动口、动脑,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点拨,逐步让学生自己感知课文的语言,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培养他们想说、3 敢说的心理素质和对语言的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课余时间还可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比如,收听广播,每天播报新闻,写日记,抄名人名言,当小记者采访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口语表达能力,让我们在听说实践中获得语感能力。(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
1、丰富想象,激活情感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简笔画或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完成转变语言文字为“头脑想象”这一过程,弥补学生阅读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不足,激活学生情感,形成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段,在读者面前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观景象。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场景,就需要激起学生头脑中丰富的想象。充分利用“表象”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联系生活,诱发语感
培养语感只靠诵读、揣摩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生活经验去感受。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这样的感受才是真 实的。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7课《清澈的湖水》一课,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小鱼为她表演,她很高兴。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过去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小洁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的发出了“哟”的声音,你平时惊喜时,又会怎么说呢?学生纷纷想到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三)“读”“思”结合,培养“悟性”
1、重视朗读训练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如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瀑布》一文,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风景诗,最后一句“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写出了被风吹散的水珠飞扬的动态。这首诗生子不多,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瀑布在风中的美,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朗读,根据朗读的要求进行吟诵,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领悟课文语言。
2、比较朗读,读中感悟
“感悟”就是有所感触、有所触动从而领悟的意思。阅读时,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对课文中的形象、情感、意蕴有所感悟。
如《窃读记》一文,“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面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这是一段对小姑娘窃读的动作描写,通过“跨”“踮”“钻”“挤”“寻找”等一个个动词,细致地刻画了小女孩“窃读”时怕被老板发现只读不买、感到不好意思的复杂心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跨”换成“走”,将“挤”换成“走”,“寻找”换成“看”等词语,进行前后比较、揣摩、品味。引导学生体会——“这样换了还会体验到小姑娘读书的不容易,渴望读书的精神吗?”还会体验到以上几个动词的准确、得体和传神吗?学生从中可以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敏锐感知程度。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读书和思考,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才有可能自己去驾驭语言、表情达意。
(四)读写结合,勤于练笔
读是根本,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写是延伸,是语感能力的综合运用和发展。读不是毫无目的的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储存思想、积累素材、感受语言的表达方法,并要求学生勤于动笔,把刹那间的、一瞬即逝的感触或是灵感在第一时间捕捉下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扩写、缩写或做读书笔记等方面的训练,并联系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经常写日记的好习惯,使其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五)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
语感具有个性化,这应该是语文教师所熟知的道理。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感受。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包罗万象,写作风格各具特色,体裁功用各有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阅读有读、说、写、唱、跳、演等多种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应改变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设置“多元化”的学习情境和可供选择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阅读空间。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除了课堂上的有效训练,在课外还应让学生去书海中遨游,去接受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熏陶,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感悟生活,不断汲取有价值的于语言信息。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重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研究,通过听、说、读、写、唱、演等多种形式的训练,让语感训练无处不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各方面提出了新的改革,特别是对教育的改革。新课标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新课标提出了对语感培养的要求。对语文中语感的含义以及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做出分析,同时对如何培养语感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语文新课标多次提出要注重小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是对语言主体把握的一种能力,具备良好的语感能让人感受到语言的博大精深,享受语言之美,提高审美能力。然而一直以来,教师对培养语感这一方面没有找到真正适合的途径,重视文章内容培养而忽视语言实践。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培养语感的重要性,甚至被认为是学习语文的关键。
一、语感的含义
什么是语感?语感是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直接、快速感悟语言的能力,是一种个人的语文修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在一接触到语言文字就能产生全方面丰富的直感,不仅能够感知语言的真正含义、体会到真正的情感,还能迅速感知言外之意。而语感能力差的人在遇到语言文字时总是不能领略其深刻含义,时常曲解本意。语感培养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该着重关注这一方面,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1.语感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感
当遇到语言阅读时,大多数人凭直觉来阅读,他们可以很快读出句子中的缺陷,比如哪儿用词不当,虽然说不出是为什么用词不当,但能直接感觉出用得不对。这种直觉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产生敏锐的领悟力,进而形成直觉思维。因此,必须做出有意识的努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有必要的。
2.培养语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心理因素
要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必须与学生的多种心理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感觉、直觉、记忆、情感、思维、表象等。当学生受到语言的刺激时,他们会将自己的心理因素参与进来从而完成对语言的欣赏。比如,当课文中美好的句子映入眼帘时,他们会经过感知觉和想象、表象这一系列的心理因素参与进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所以,语感需要多方面心理因素的参与,同时会促进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语感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视、听、说、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好的语感在视、听、说中能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阅读理解、写作中能激发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势在必行。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1.以读为本
读是眼、口、耳、心的同时参与,在阅读时要眼到、口到、耳到和心到,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多读几次,自然而然地语感就上来了,也就逐渐明白意思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匀出一些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引导读书的方式有: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和引读等,从读中训练语感。
范读就是教师给学生朗读,教师只有深刻领会到文章的意思,才能朗读得有感情,这样学生才会共鸣,进而模仿老师阅读,达到由感情渲染语感;自由读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发自内心地阅读,多读几遍就能将情感融入阅读中,比如小学语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黄继光站起来了”,学生联系前后文多读几次就自然而然地在读到“站”字时会发出强烈的语调;分角色读就是一篇课文可能会有不同角色的扮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析各种人物性格的特点,要求不同人物分角色用不同语调读出来,真正融入角色扮演中,激发语感;引读就是教师将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在阅读中形象朗读出来,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接着朗读。
2.品析语句
品味语言是语感培养的核心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字词含义,真正了解语句意境,激发情感。比如,在一些简单的省略句中可以补充完整句子或在一些复杂的句子中删减变成简单句子,或者换个词语来代替原来的词,都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句子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增强语感。
3.联系生活实际
要想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不能只从字词中理解,还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经验运用到阅读语句中来,才会有效地提高语感能力。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文中老奶奶靠着洋槐树焦急耐心地等待着,与学生自己在约好地点等待别人,可是别人并没有准时到来这一情境联系到一起,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就可以有感而读。
4.将想象融入语感培养中
想象与语感是紧密相连的,在阅读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将课文内容的情景想象出来映在脑海里,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感情与作者感情达成一致,增强语感训练。
5.语言积累,奠定语感
学习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语言的学习也需要积累。阅读多了,熟了,达到顺口而出的时候就是语感最佳的时候。熟读和广泛阅读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积累,多读几篇,一篇多读,积累材料等就是在培养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品析精彩语段,积累好词好句,充实语言文库;也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好的文物,开阔学生视野,为语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6.实践语言,增强语感
将所学语言实践到其他方面,学会迁移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积累的语言应用到口语、写作方面来,组织口语演讲或作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思想内涵,发展自身语感。
总之,培养语感不仅对学生的视、听、说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语文教学奠定夯实的基础。希望教育者可以采纳以上建议,让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中闪光。
参考文献:
王崧舟.语感,诗意语文的原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02.编辑 孙玲娟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语感的重要性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而日渐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语感”不仅写入了课程总目标,而且在课程标准中多处被提及。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音、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读中感悟,训练语感;品词析句,增强感悟;积累语言,深化感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③可见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音、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总之,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读中感悟 ,训练语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语句的连贯性
切实加强朗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要求学生不但能读准生字词,合理进行词语组合,读出句读,形成语流,把文字符号 “复制”转换为现实言语。要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逐步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如《桂林山水》一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引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感悟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2)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课文内容梗概
以读为本,要注意语义疏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求学生读书时能合理调动多感官参与,目视、口诵、耳闻、心惟、一边读、一边快速检索贮存在记忆中的“心理词典”,联系上下文,对课文进行语义的疏通与整合,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中心句、中心段,从而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夜莺的歌声》一文,篇幅较长,如果让学生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用概况小标题的方法来概况主要内容,那就容易多了。(3)加强示范,把握语感的技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学生是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获得感知语言的技法。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在配乐声中,教师感情范读,把学生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漓江上,仿佛随着作者一起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二、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三组句子: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为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第二组:“那样的”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从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和想象是紧密相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情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描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五次擦燃火柴产生了美丽的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了什么。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小女孩所看到的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
(3)评中训练,体验语句的情感 A、品词品句促感悟
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
如《小英雄雨来》中有一句:“那双手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像鹰的爪子”,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用“鹰的爪子”比喻“那双手”。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它的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像鹰的爪子”,使人想到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议论纷纷:“像鹰的爪子”,使人想到了鹰的爪子的锋利,从而想到鬼子的凶残,表达了作者对鬼子的憎恨。学生从“像鹰的爪子”,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B、评价促感悟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珍视的。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敢改,有偏不能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阅历浅,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出现是非不分,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珍视学生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外,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巧妙引导,委婉纠正,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师生评价等方式,开展阅读反思与评判,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1)大量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A、熟读成诵
小学生记忆力旺盛。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B、广泛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小学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做到一篇带多篇。教育家们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变得轻松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使学生大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后,引导学生找《鲁滨孙漂流记》的原文来读;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让学生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加强语言实践
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A、说中强化。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如学习完《凡卡》一文,让学生说说课文最后省略号的作用,想想凡卡的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B、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C、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又是运用语言的广阔沃土。
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就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页。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第418页 ③、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3】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的语感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的语感教学
摘 要:语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小学生对语言刺激最为敏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语感训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诵读学习,在丰富的语言学习积累中感悟文章,激发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语文 语感 教学 小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通过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最重要条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作为少年儿童的小学生面对语言刺激特别敏感,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口腔肌肉运动都未定型,可塑性很大,这一时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
一、以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感悟语感
诵读是感受语文语言、训练语感的重要窗口,小学语文教材语言规范、文质兼美、情深意浓、内容丰富,也为语感训练提供了最好的的语言材料。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坚持“以读为本”,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使学生从中得到感悟。
1.朗读是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学生朗读既要动眼,又要动耳,还要动口,更要动脑,全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应器官,让学生入情入境,品位文章意韵,表达情感体验。如《观潮》一课生动优美,课堂上安排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体会“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感悟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潮来时惊心动魄,潮过后余波奔涌。文章语言优美,句子变化错落有致,朗读令人如临其境。
2.默读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感训练,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默读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品味能力,增强语感灵敏度。如《乡下人家》一文尽管学生对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感兴趣,但是这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是陌生的,笔者认为应以默读和品味为主,从学生较熟悉的场景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寻美,逐步感悟课文内涵,体会其意境。
3.灵活多样诵读方式是增强语感能力的有效手段。汉语的意蕴深刻,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单凭一种诵读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一味地繁琐的分析,也很难帮助学生达到理解课文的效果。因此,通过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读,激起学生读的兴趣。比如,在《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对课文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 ”部分领读,分角色朗读桂林“山、水”特点,总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结尾部分。学生在读中体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自己的心灵也受到了陶冶。根据不同体裁,不同情景,灵活选择诵读方式,对感悟语感事倍功半。
二、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语感
小学生往往对单调的阅读缺乏兴趣,造成被动阅读,影响语感培养。只有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在寓教于乐中,攫取语感思维能力。比如,《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陌生的,可以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运用多媒体展示神奇而美丽的峡谷风光,拉近学生的距离。当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沉浸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之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现场情境演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组织教学现场情境演示,不但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感悟更为透切。比如在《尊严》一文教学时,选出三位学生扮演年轻人、杰克逊大叔及其女儿,对故事情节现场演示,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3.搭建读的平台。笔者在教学中搭建读的平台,培养学生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一是阅读推荐窗,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如教《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之前,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二是阅读角。把教室后面角落设置为阅读角,书本多样,由学生自带互相借阅。三是阅读笔记。每个学生备有阅读笔记本,随时记录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写心得体会,学会运用语言,为语感积累打下基础。
三、以持之以恒的语言实践深化语感
语言的学习在于积累,需要在持之以恒的语言实践中吸取语言材料,感悟文章,培养语感。
1.教中深化。教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每一篇课文都值得去挖掘体昧。首先揣摩重点词句。如《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既写出了春天景象的变化,又表达对春的喜爱。其次深切体味语境。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段话从走向、速度、声音三个方面描写溪流。此外,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形式扩展教材内容,培养语感。
2.练中深化。让学生练习改写、扩写、缩写、仿写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如《普罗米修斯》一文,普罗米修斯偷来火种造福人类,却接受宙斯的严惩,与同学们的期盼相违背。可安排学生改写故事结局,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还这位英雄一个丰满的原型。事实证明,改写能锻炼想象思维;抄写能积累写作素材;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这些练习方式都能让学生在写作积累中形成主观的语感意识。
3.读的空间深化。注重深化扩大学生的语言活动范围,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既要精读,也要泛读。“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因此,拓展阅读空间,引导学生让语文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做人与运用语文,提高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开辟一片语言积累和感悟的新天地。
第五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对所有年级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地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对朗读的效果不满意时,会出现连续叫好几位同学站起来重复朗读的场面“你读”,“你读”,“你来读读看”„„一直叫到满意的才停。这样的朗读既费时又低效。还有一些教师,虽注意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却忽视了将之扩大到全体的;或是有进行指导,但训练未到位匆匆过场的,形式痕迹重,真正的效果欠缺。
一、朗读教学的误区:
1、形式多样却难达目标
新课标对所有年级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在不少课堂教学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美美的读一读”“找伙伴合作读” 自由读、默读、快速读„„朗读流于形式,无明确的目的,没有实实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所蕴藏感情的朗读,对理解语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语感,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2、缺乏自主体验与朗读情趣
语文朗读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形”,而且还要让他们触摸到语文的“情”和“神”。如何让学生融合到文章中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表达真实的内在的情感? “你能把文章中人物的情感读出来吗?”“这对话真有趣,你们能读读吗?”没有自主的体验,缺乏情趣,读起来是那么“枯燥”。
3、夸大主体,个体的片面化
对朗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让学生一遍遍的读,小组内读一读,配上音乐读 1 一读,缺乏针对性,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为了主体而主体,导致了课堂上朗读个体的片面化倾向。
二、朗读教学的正确策略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读好“朗读”这本书,让学生因扎实的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1、目标准确,读出层次
针对学生认知起点,注重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四个朗读阶梯: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 2.连读——读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朗读基础要做到心中有数,课文中哪些生字字音学生读不准;哪些词语句子学生读不好,哪一段课文学生最感到困难,这一切都应该了如指掌,并且要舍得在这些方面花时间下功夫。《钓鱼的启示》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知道汤姆在钓鱼。(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生:在晚上)我们中国人喜欢在什么时候钓鱼?(生:在早上)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生在老师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
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节)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
新课标要求,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既一以贯之、密不可分,又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应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合理地提出朗读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上教学明确的朗读要求,机智幽默的导语,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2、方法多样,读出乐趣
读的形式除了齐读、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以外,还有范读、选读、复读、赏读、仿读、引读等。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恰倒好处地运用。如,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放声读、自由读、选读、赛读不失为是比较理想的朗读方式,又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读”时,不妨就选择赏读、仿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最后,朗读还要回到整体。朗读应该是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的贯穿。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老师范读时往往会潜意识地把自己与老师作比,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提高朗读水平。我在范读时,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我们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渔”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起到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在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后,可充分利用齐读来提高全体学生朗读的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在齐读时,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3、情感激发,读出个性 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薄发。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千差万别,他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是不同的,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色,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以下是《槐乡五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句子“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指名朗读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清香”是淡淡的香,“醇香”那香味变得纯正了,“浓香”就更浓郁了。
师:我闻出来了,这儿的香味是越来越浓郁了。你们闻到了吗?
师:一走进槐乡,闻到的是阵阵的(清香),等好客的槐乡人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端上酒来,那是醉人的(醇香),我们闻到花香、饭的醇香、还有酒香„„这就是(浓香)。
“清香、醇香、浓香”层次的递进关系十分明显,教师设计的学习环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进行一次对比,加上教师丰富的语言提示进行对比,对这三个词语进行对比朗读,学生的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在朗读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读自悟,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体验作品情境,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地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
4、评价精准,读得更棒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的朗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如何作好评价呢?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对于朗读的评价要在精准并具有一定指导性的基础上回归感性。通过感性的语言渗透抽象的指导和评点。
如在教《绿》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峰下蜿蜒的小路,布满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一句,我请了三个学生来读,作了三次评价。第一次评价:你让老师看到了布满青苔的小路。第二次评价:我好像就走在这条布满青苔的小路上了。第三次评价:这回,我连石头缝里的青苔也看到了。
“你让老师看到了布满青苔的小路。”“我连石头缝里的青苔也看到了。”这样感性而富有趣味的评价,也包含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其潜台词是:“你用这样的语调、语气、节奏、感情来读课文,能使人如临其境,但是要想让人有更切身的感受,你得把几个重点词读好。”“你与前几个同学相比,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更美妙的境地,似乎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景物,你读得很成功。”
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
又如《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片段:
师:既然你说他“可以读得更好”,说明还有余地呀,加个“更”字。(众笑)你还有什么别的见解?
生:我也觉得你读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并没有把他的脾气的暴怒无常读出来,像:“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他就是——(很平淡的语气读),没有读出动作的暴怒。这就是一点不好的地方(该生“暴怒”地读了起来,众鼓掌)。
师:怎么样?人家对你的评价,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你说得很正确。谢谢!师: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 生:满意。
师:给他们掌声!(学生鼓掌。)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同学们对课文中出现的儿话音较多的两句读得很准。我们再读读。
师:你们刚才给我的启发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让我觉得,平常说的这个“有感情”,怎么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读,就是这样,可是在那位同学的朗读中就是那样。
生:有人声音细,有人声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
师: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的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这真有感情,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
阅读应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真正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情感体验,进而探求蕴涵在作品中的内涵。朗读是“不应以分析代替的重要的阅读实践。”确实,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我们不仅要重视朗读教学,还要注重朗读指导的艺术化。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学生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②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③雷玲.听名师讲课[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