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践的反思(范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践的反思
——福建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会议纪要
林顺华
2006年12月27日至29日福建省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会议暨省教育学会政治教学委员会2006年会在宁德霞浦举行,会议分初、高中组进行,初中组针对2007年新课程学业考试大纲进行解读,高中组围绕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进行了研讨交流,现就高中新课程实施交流的情况作一反馈。
一、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各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学科类国家级、省级新课程培训;组织年段长赴课改省份实地考察学习经验,并撰写“教师外出学习记录”材料,利用教研活动对学科教师进行反噗培训,做专题发言;全体高一年级教师参加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暑期组织的课程培训与研修活动,学习新理念、钻研新教材。做到“课改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学习者”。
2.强化集备活动,帮助解惑释难
各设区市在实践过程中,组织了全市的教学研讨会,共同探讨高中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情况,相当一部分学校加大教研组、集备组的集备力度,有的还组织了全市的集体备课,帮助老师解决疑难问题,如福州市在开学的第二周起就进行全市性的集备,分别请了师大附中、福州三中、福州八中、福州一中就《经济生活》的四个单元(“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精题解释,同时用视频向所属八县现场转播,这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学的要求。
3.探索模块教学新形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理念,关注点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逐步转移到所掌握知识的学生身上,学生也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逐步了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关键要素,并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显露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和积极互动的良好现象,课堂热闹了,课堂“活”了,正如宁德一中阮老师介绍到学生喜欢上政治课了。
以上是这次交流会中反映比较集中的做法,在模块教学中,各设区市、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促进了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二、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课时不足问题:过去一学年的内容,现在一学期要教完,而从这学期经济生活来看,共有四个单元,十二课内容,二十四个框题,内容并没有减多少,一学期下来,扣除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及节假日,免强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下学期政治生活模块由于教学时间短,只有17周,课时将严重不足。
2.教学深浅度把握不准问题:虽然教材编写者在培训时一再强调要控制教学的难度,但实践教学中不好把握,有些教师宁可多讲、讲深,也不愿意贻误学生。于是对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追求全面,加深教学难度的现象普遍存在。
3.教材与教辅的使用问题:“教材与习题、教辅材料不配套”是老师们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如:现在使用的《顶尖》、《名校学案》等与新知识不配套。表现在:教辅中的习题在编写的思路上偏难偏旧,甚至是往年的高考题。出现“教材是新课标的教材,习题仍是以前的旧习题”,练习的难度与新教材的要求不符。大多数学生难以应付、产生恐慌心理,教师则花大量时间补充相关知识、讲解习题。
4.教学资源不足问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材中,融入大量的知识链接、名词点击、图片表格、探究平台等,知识容量、信息都很大,在教学中,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必要的,但多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不能适应这一新课程要求,山区学校、农村学校表现尤为突出,有的电脑只是摆设,只是应付上级检查,根本就不能进行教学使用。
5.教学方式转变问题: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每位老师进行长期的实践摸索,反映课堂教学的实效,不能光有形式而已。在倡导新课程教学方式过程中,出现了只重形式忽视教学实效的现象,老师形象地称为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滥用课件、表演作秀、分组讨论无实效、满堂发问、滥用赏识、放任自由、死守预案等。
6.初、高中衔接问题:政治课初高中衔接主要不是反映在内容上,而是初中开卷考试与高中闭卷考试给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初中开卷考试给高中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学生不重视政治课教学,也就谈不上教学预习、复习,给探究活动带来不少的困难,开卷考后学生也一时不适应高中闭卷考试。
7.考试评价问题:这是困扰一线老师的重要因素,也制约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在实践过程中,多数学校领导、社会仍然用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老师和学生,导致高中新课程的评价理念难以贯彻落实。
三、新课程教学实施中的反思
1.处理好“三维”教学目标的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确立了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它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依据,大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小到某个教学环节的落实,都要围绕三维目标来展开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它比较宏观和隐性,是逐步达成的,但它是方向,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教学中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盼”。
能力目标是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主导,是显性的,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教师所传播的知识必须是准确无误的,观点是全面鲜明的。
这次全国优质课研讨活动,其中一节课《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设计非常新颖,以参加南京文化盛会的台湾同胞成志孙爷两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来设计,日记一:参观中山陵与明孝陵,从中山陵与明孝陵的区别,引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完成影响文化重要因素的教学任务,日记二,参观南京云锦展,引发思考,云锦制作工艺应如何得以传承?完成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教学;日记三,参观夫子庙,讨论文化应如何继承与创新,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的教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听课的老师都认为这节课一定能取胜,而评选的结果出人意料,没上一等奖,在和评委们交流过程中,我们知道,这节课的失误在于最后夫子庙引发的讨论,文化应如何继承与创新,学生的讨论在于夫子庙中如何发展现
代气息的商业,把结论引导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偏离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教学任务,这就没有处理好知识目标的教学。
2.处理好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关系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和谐统一。当前,“回归生活”、“关注学生体验”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焦点性话题。针对原有课程存在的弊端,提出关注学生体验、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非常重要,但不能矫枉过正,必须辩证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科教学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利用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仔细地思考学生在相关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努力达成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整合。在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热衷于对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处理,有的甚至片面强调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却忘记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与适当引进生活世界内容和学生体验的目的。所以,课堂教学引入生活世界内容,必须坚持教学的目的性原则,那种片面强调学生生活体验和回归生活世界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有些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作生活化处理,这样教学效果也好;有些则不是非常适合或无法作生活化处理的;有些虽适合于生活化处理,但在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相关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作生活化处理,反而违背了教学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的规律。
3.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提倡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盲目追求,造成大量有效教学时间的浪费。我们要明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能一味追求。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形式要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保证活动的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有效组织。如对探究、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问题应具发散性,思维指向应多元化,要给足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形式确实发挥实效。
4.处理好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教学的关系
信息技术应合理、适度、有效地使用,应有利于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突出主题教学和重点内容教学及难点把握,老师们应明确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教学中,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有信息技术运用泛化的倾向,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华丽的外衣,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的教学。多媒体应用多少,该如何运用,应视课堂教学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5.处理好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以课本为中心脱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的倾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二是偏离课本内容的泛化,在新课程教学中,常会听到这样的课例:教师根据某一框题内容的教学,设计了很多情境,师生共同列举了紧扣知识的典型材料,提出了很多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材料和情境,谈看法,谈体会,提建议等,对基础知识则一带而过,教材上非常经典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没利用。从形式上看,这无疑是一堂好的课堂教学,但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讲的是教材上的什么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撑,很难产生持久的效应。所以,当我们纠正以往过于偏重“教教材”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一个倾向掩盖另
一个倾向,不能走向非常随意地处理教材的极端。教材是重要的课堂学习的平台。教材上非常经典而且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改变过于偏重“教教材”,倡导“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它并没有完全否定“教教材”的作用。如有的段落或知识主干的地方就要“教”,要让学生阅读、思考、品味教材,在阅读、思考、品味教材中落实“双基”目标的教学。
第二篇: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形势下高中新课程改革赋予了高中政治新的内容,也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现代化建设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还是必须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
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程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让我们感到紧迫和迅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建设和谐社会构想的实施,世界风云变幻,社会实践不断地出现了新理论、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情况„„。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如果一个老师固守已有的专业知识知识,满足于现有的经验、止步于现成的模式,墨守成规是不可想象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教学不断革新的社会,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掌握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
第二: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所进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从各方面来看,都可以称为是中国基础教育的革命。它从课程设置、教材制定、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立足于生活、着眼于能力„„。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而这些目标和要求是否能真正实现,却有赖于身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这无疑对我们高中政治老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文化鉴赏能力》六门选修课。要开设这些课程,按目前中学教学现状,不可能像大学一样每门课有专门老师,一般都是要求每个政治老师上述的十门课程都能开设。要求我们政治老师都必须掌握上述课程的相关内容。
第三: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全民学习,终生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政治老师进行专业发展也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来看:
许多老师教育观念、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对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经验了解不够,汲取、接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个人文化素质底蕴不足,对与新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相匹配的学科间的渗透把握能力差;教师基本功差,对时势的敏感性把握能力差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他们仍然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许多老师凭以往经验上课,不太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或不太容易。固守已有的旧观念和方法。很少老师主动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或者教师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机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些教育行政部门专业培训的质量不高,老师收获较少。而教师继续进修的高等师范学校的培训质量不高。实效性差,影响老师的积极性。高考的指挥捧作用影响依然不可忽视。
政治课的教材、教参往往具有滞后性,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效;“一本大纲、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教一辈子书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求政治教师及时补充和提供时效性较强的事例和材料,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少年学生,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趋于多样化,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因此,政治教师要钻研教材,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养成每天读报、看新闻的好习惯,及时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如在教学“弘扬民族凝聚力”这一课题时,正好是我国‘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作为适应现代教学的政治教师应及时将发射的盛况、航天员的艰辛、国家的投资、以及许多背后的动人故事及时传递给学生,或者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只有这样,政治教师才能立足讲坛,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敬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思维。
一、树立崭新的教学观
诚然,在我们的身边不乏一些学科知识丰富,对所教专业教材掌握和驾驭能力比较强、敬业精神可嘉的优秀教师。他们兢兢业业地钻研本学科的专业,能娴熟的把握好重难点,注重知识的传授,是名副其实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楷模,他们帮助学生缩短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大量的人类知识精粹和文化精髓,把人类无比灿烂的文明展示给学生,这本无可厚非。教学中知识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生不是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枝等待点燃的火把,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思维含量则更为重要,学生并不拒绝知识,但是他们拒绝墨守成规,他们更加期盼的“思维体操”。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改变以往自觉或不自觉的教学程式——教学形式的单调,向学生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深入学生之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身心需求来设计我们的教学。
新的理念是教育和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使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能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与书本知识,而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改变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筛选、组合、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把过去只重视知识目标的掌握真真正正落实到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新的教学观必须重视:
(1)老师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2)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三维”的目标:(3)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努力把教材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现实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4)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老师在整个教学中,要树立生本意识。
树立新的学生观:懂得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人,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观念。
专业知识、新课程开设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门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文化鉴赏能力》六门选修课。要开设这些课程,按目前中学教学现状,不可能像大学一样每门课有专门老师,一般都是要求每个政治老师上述的十门课程都能开设。要求我们政治老师都必须掌握上述课程的相关内容。
教育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面对校园网络的不断接通,面对互联网信息的铺天盖地,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不能满足于“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现代教学服务。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很大的力度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和积极思维。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以提高自身信息素质,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应学会利用因特网资源,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热点、专题报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经过整理,及时运用到教学中;通过下载优秀教案、课件,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通过下载有关图片、动画、文字材料等,方便。
第一: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能力。
第二:网络资料收集能力。
第三:多媒体软件工具熟练使用能力。
第四:网络学习、交流、共享能力。
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都必须开设研究性学习,政治老师也要能知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实践、探究、总结、提高。做一个导师型政治老师!
(7)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开设校本课程,拓展学生学习内容和空间。(6)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7)教学评价手段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定期外出学习培训,全员轮岗培训(2)教育部门组织交流学习观摩、比赛。(3)学校科组业务学习
(4)老师自我提高学习,自我反思。(5)网络学习
(6)专业发展要注意:实效性、务实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
科顿和斯巴克斯·兰格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2)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他们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理解。提出问题后,教师会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如果搜寻不到,教师就会去请教其他教师和阅读专业书籍来获取这些信息。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3)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的效果加以考虑。(4)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反思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记教学日记详细描述观察到的情景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或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交流思想,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还应将在反思、探讨中所学习的经验应用于行动研究之中。
这种实践一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的获得,而是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意义之所在,追求“反思性实践”。
(三)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教育界人士包括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里的学校指的是教师任教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的团体,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地位平等,因此,教师是成年的学习者。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环境。
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在经过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以高等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为中心提供的教师在职进修机会存在诸多弊病。由于教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高等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师培训往往偏重于教育理论基础,很少与教育实践相联系,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虽然教师在大学里学会了“教什么”,但“怎样教”还是应该在中小学通过教学实践来体会。因此,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需要一种能结合理论与实践,顾及教师需要的“教师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目前,以教师需要为出发点又以教师的任教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校本培训,另一种是教师发展学校培训。
校本培训,按欧洲教师教育协会1989年的界定,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它是以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学校为培训场所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有针对性,结合校情,落脚点在具体教育实践上,跨越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其培训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与大学、教育科研部门合作,通过定期研讨、课题指导、合作研究等形式实现理论研究者与学校教师的合作。这种模式达到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目的。校本培训使教师在学校教学实践中找到了专业发展的动机,帮助教师排除了专业发展的障碍,缩小了理想与现实教学的距离。
再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训,从严格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不是一所新学校,而是一个全新的 “概念”。它是在原有中小学校的基础上与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合作形成的,融合教师职前培训、在职进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教师发展学校之所以是在中小学建制内,就是为了以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本身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实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最早是由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一文中提出的,并且在美国等国家试行过。教师发展学校的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学校和大学的发展。根据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2000年1月统计,全美已建立了1000多所教师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仅是大学教育研究的实验学校或示范学校,而且承担新教师培训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这样,学校通过和大学的合作并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完成教育实习、培训指导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任务。
“教学与学习是不可避免的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就是学习”。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假设,才产生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教师发展学校里,教师与专家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而是与专家平等的合作者。教师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从而提高专业能力,实现专业发展。《教育探索》2003年第3期
二、树立主动发展的成长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以前是侧重通过订立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来提升教师“专业主义”的被动专业发展,现在应该是侧重通过谋求社会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专业地位的认可来获取教师“工会主义”的主动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可程度越高,相应的教师社会经济地位越会得到提升。
专业主义的评价机制只注重教师外在行为的表现,而对教师的思维、成长关注较少,对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是消极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杰克逊就曾经预测教师被动专业发展将被尊重教师个性成长和发展规律,强调教师自身积极作用的主动专业发展所代替。他把教师被动专业发展称为是教师发展的“缺陷”观,而把主动发展称为“成长”观。在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不断追求完美,诚然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源泉,但是,仅靠自身的经验是难以获得主动专业发展的,教师要学会“拿来主义”,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而形成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独特性、敏感性,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概括,不断获得主动发展。
(一)教研制度建设
五、树立积极主动的研究意识
实施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开始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我们必然会遇到新旧教学理念的冲突、新旧教学方式的相斥。只有自身不断研究这些新问题,解决这些新矛盾,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合格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研并重”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特征。
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最根本的标志在于他能否对知识的实践进行系统化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觅出解决问题的决策,这种研究虽然没有专业研究者从事研究时所具有的严密研究方案,也没有细致精密的研究程序,但是这却是解决实际问题、拿起反思武器来直面自己面临的困境的、最实用的,也是最必须的手段。通过研究体现出教师作为人、作为研究者所拥有的本性;在研究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责任,体会自己专业和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把自己和自己服务的对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与服务对象共同构成自己的生活世界,不断发展自己的理性,通过理性创造出自己专业发展的新火花,使自己感到真正的心理平安。1教研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1)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2)为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向 2教研制度建设的内容
(1)教学方向、教学观念(2)教学方法(3)教学评价 3 注意点: 促进教研发展的措施。
新课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思考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高级中学 曲敏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然而,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付出巨大的劳动,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拟定运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法。因此,应该从学校教研制度的角度加以研究,以期保障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持续不断地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研组织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确认一个教研组织在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2)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3)能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因此,组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实力,带来教师教学行为或绩效的改善过程。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传统的理解总是把学校仅仅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因此,传统教研在功能上更多的是体现为关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不够。这导致有的教师从教数十载,其专业发展水平还只停留在入职后的初期水平。因此,有学者认为:“传统学校,在教师中心、师道尊严背后,掩盖着的是对教师发展的漠视或遗忘。” 要发挥学校教研促进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功能,学校教研组织就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然而“运用科学建议于学校实践不可能是自发的”。学校教研组织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学习型组织,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大家在这种组织中共同学习,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互相砥砺,不断提高自己,反思并勇于修正自己行为,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全力实现共同的目标。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研的实际状况来看,学校教研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共同研究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因此它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某些特征,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教研组织具有五个特征:(1)有一个人人赞同的学校发展的共同构想:(2)在教学工作中,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不断实现教学行为的变革;(3)作为相互关系系统的一部分,成员对所有的组织过程、活动、功能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思考;(4)人际之间坦率地相互沟通;(5)人们抛弃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为实现学校组织的共同构想一起工作。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才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
二、构建学习型学校教研组织结构
(一)创建学校教科室,走教改的组织化道路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焕发出了极大的科研热情,教师自发性的教改活动在蓬勃兴起。然而,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管理和规划,教师的教改活动,随意性大,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支撑,缺少具体的指导,影响了教改的效果。为了引导教师的教改活动,促进教师教改能力的提高,让教改担当起“科研兴校”的重任,走教改的组织化道路成为学校的必然选择,学校教科室具有以下主要职能:(1)负责校本教改的规划和管理,对外联系专家,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科研素养;(2)组织课题研究。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立足校本,组织教师开展以应用性为主的课题研究;(3)收集教育科研信息,组织教育理论的校本学习和研讨,宣传推广适合本校的教改成果等,为教师搭起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实践证明:教科室不仅在促进教师由分散的个体性研究向有组织的课题化研究转变上起了积极作用,而且组织型的学习研究活动,对促进教师群体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和专业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开放型的学校教研组,赋予学校教研新的内涵 1.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教研组,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学校建立跨学科的协作教研组,通过对各学科教材内容的共同分析研究,有机整合其他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利用、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实现了专业的增值。2.构建区片学科教研网络,实现教研资源共享。在原有学科教研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内学科教研网,定期就共同面临的问题异型研讨,拓展教师之间互动的空间,使势单力薄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走出封闭的圈子,在多途径的互动中,发挥集体智慧,共谋解决问题的策略,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表明,这些团体性、开放性的学校教研组织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教师专业成长上十分有效。
三、采用有效的学习型教研方式
(一)采用反思型的教研模式,促进教师的自我革新 教育过程中理想的教师对自己行动反思包括五个阶段:第一,行动;第二,对行动反思;第三,意识到关键所在;第四,创造其他行动方法;第五,尝试,其本身又是一种新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常规的“(专家)听课——(专家)评课——(教师)再上课——(专家)再评课”模式,与上述模式是不谋而合的。对于刚刚接触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师来说,他们经过学习可能理解了新的教育思想,但却不知道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应用方式,也不知道如何把它们联系起来,或者说他们尚缺少有关新思想的“个人实践知识”。在此情况下,教师进入第二阶段后就难以前行。于是,专家暂时帮助教师一起走过二、三、四等环节,专家评课即是借助专家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师教育行为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当教师在倾听过程中意识到该场景所蕴含的理论在实际场景中的联系与应用方式时,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专家的评课过程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教育智慧”,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收获是双重的,一方面知道了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随着教师经验的积累,教师就可以脱离专家,独立完成专业的自我发展。
(二)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次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学校及教师的参与下,通过研究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计划、系统地研究,才有可能在学校及教师层面上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为此,学校及教师可从两个层面开展校本研究。一是学校层面的团队性的课题研究。学校及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与研究力量,集中力量,自主选择本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教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被统整到课题研究中,这种共同的需求使大家团结在一起,有助于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组织。教师在课题方案的拟定到实施的过程中,既是一位学习者,又是一位研究者。他们要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技巧知识、教学方式的运用情况,这对教师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教师之间就最为关注的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可以不断地发展个人的教学思想和反思教学的能力,促进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二是教师个体层面的自主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一个把现成的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学会之后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简单过程,而且蕴含了教师将一般理论个性化并与个人的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场景相融合的过程。如何融合?这就要靠教师自主的研究,选择那些对课堂专业生活有影响的“关键事件”进行研究和反思。教学中的关键事件是指教师个人在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对可能导致自己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做出关键性决策。教师在反思关键事件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超越。而个人的自我超越则是整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三)建立说课制度,采用微格教学法,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教学监控的实质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根据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学监控主要分为对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课堂的调控与调节、课后的反省。教学监控体现了“学习型组织要求组织内容成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成为工作新的形式”的特点。建立说课制度,采用微格教学法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有效方法。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在授课前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是督促教师业务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水平面的有效手段。为了发挥说课的作用,把说课制度化尤为必要。微格教学是一种在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及相关理论基础上,利用声、像手段对教师应掌握的各种教学方法、技巧进行选择性模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录像后,由专家与教师一道共同对教师的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使教师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从中吸取教益。实验证明,教师通过看自己的录像,对自己的许多不良语言习惯,或多余动作等外显行为起到了较好的矫正作用。同时,利用积累的教学声像素材,组织教师观摩、研讨,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酝酿在这一课题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第三篇:2011年黔南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1年黔南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瓮安二中陈启红2011-10-12
2011年9月28日至30日,我们学校有幸承办“2011年黔南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对外公开教学活动,这次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瓮安二中教师汤江南和都匀一中教师彭庆红提供的新授课,第二阶段是由各参会教师点评﹑研讨﹑然后进行经验交流,最后由省州新课程专家曾德明作新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并作专题报告: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情况综述。通过这次活动,受益匪浅。在此,谈谈自己在这次的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阶段共听了两节课,两节都是是新授示范课,一节是由瓮安二中教师汤江南提供:消费及其类型,一节是由都匀一中教师彭庆红提供: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她们的授课体现了高中课改方向,展示了高中课改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理解和领悟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除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外,还要大量精选,整合教材资源,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时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小组讨论的和谐合作展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全不同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活力。
第三.两位老师都能尽力收集,运用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教材的信息和情景为教材服务。用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思考﹑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精心创设教学意境,使之调动学生激情的有效手段,成为开启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两位教师的素材选择范围广泛,将一些鲜活的事例通过多媒体引入课堂,一方面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的活化和有益补充。
第二阶段是听各参会教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点评﹑研讨﹑然后进行经验交流,第三阶段听省州新课程专家曾德明作新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并作专题报告: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情况综述。收获很大。
一. 政治课教学要重视解决的问题
1.认真研究课堂性质,准确把握目标要求,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
2.关于课堂的探究性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开展活动,有针对性﹑时效性的进行。体现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在活动中实现轻松学习的目标。要以学生生活为切入点,体现三贴近原则。
二.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1、新课改要求要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让我们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就是不敢讲,生怕讲多了,就忽略了这一点。事实上,一个有效的课堂,除了要显示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还要求老师发挥好主导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讲授。
2、学生能够自行看懂的内容,不宜花过多时间重复,这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所以,老师不仅要设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答案,还要善于帮助学生做好总结。
3、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政治学科现在对学生的识记要求比以前要低,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一些内容时,要降低起点,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
4.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的专业素养,不断增强政治教学的育人功能。师生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要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
三.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上一个新台阶。
2.认真备课,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研究教学方法。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集体主义意识。
以上是我对这次活动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有什么不恰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英语》
课程简介
高中英语新课程远程培训以新进入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为培养对象,介绍新课程的理念及其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施,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引导教师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方法,通过培训教师的集体备课,培养实施英语新课程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10 个专题的内容,每个专题的材料分为“课标要求”和“教学建议”两部分。
“课标要求”部分来自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建议”部分材料来自项目组专家的讲解,部分材料来自《新编英语教学论》(鲁子问、王笃勤编著)、《英语教学设计》(鲁子问、康淑敏、王笃勤、任庆梅编著)二书,二书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2008 年出版,前一书获得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优秀奖。
第五篇: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语文》
课程简介
本课程围绕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设计了 10个专题。
专题一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讨论的问题包括: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重要变化,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了哪些新理念,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的提法和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这些目标的设计有些什么特点等。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
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
1、“学科中心”问题。
2、“知识本位”问题。
3、“技能训练至上”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涵盖三个维度目标的概念。始终重视语文课程的特点、性质,语文课程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它的“育人”方面的功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高中语文课程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共同点。它们在语文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又是不同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专题二是“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讨论的问题包括:怎么看待中学生因为读书少而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今天应该让学生读什么书,经典还是时文,或是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为什么要强调诵读;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读书”;如何将“读书”纳入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等。要学好语文,第一条就是要下工夫读书。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注意学生读书的品位,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诵读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抽象化的语言模式,二是会形成语言反应机制,三是能培养语感。课堂上需要读书,读主要是为了涵咏,为了获得语感,为了获得情操的陶冶。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演绎自己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让阅读、理解、鉴赏的过程更生动,更有效果。阅读评价不只有考试一种形式。
专题三是“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讨论的问题包括:学生语文“营养”不良与积累有怎样的关系;语文学习需要积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什么是梳
理,应该怎样进行梳理;梳理与积累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关键的问题在于积累少。要 能够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包含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生活经验和素材的积累,等等。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梳理要注重归纳的方法,引导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的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文的识记。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梳理是使所积累的东西条理化的工作,没有积累就谈不上梳理。梳理是为了使所积累的东西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积累。梳理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梳理实际上又是在方法上不断地积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梳理本身也是个积累的过程,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积累。
专题四是“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讨论的问题包括:当前学生作文的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传授写作诀窍的指导书;现在中学写作教学中有哪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对写作的兴趣;从一些老师的成功经验来看,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比较有效等。学生写作存在中不知如何立意、缺乏可供写作的材料、思路不清、结构混乱、语言文字上还有较多欠缺等问题。既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积累材料;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搜集积累第二手材料。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写作时让学生有意识地调动和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材料,逐渐将积累的材料化为己有。写作教学不能纯粹当作技巧问题来解决,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语文积累和思想认识。应该加强写作过程指导,如在开始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中间有形成性评价,最后有终结性评价。
专题五是“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讨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要让学生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会不会使语文课程变得“不务正业”;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投入广泛的语文应用实践;如何使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如何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等。要实现“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目标,必须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沟通语文与不同领域的联系,增进语言与思维的活动机制;在语文应用的实践中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整合,提高实际的应对能力。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并不都是要放到外面去开展活动,要明确定位,基本目标必须落实在语文上。要选择恰当的课题,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意课题的价值,教育价值,同时考虑选题的可操作性。再次,要把握关键因素,密切关注实际效果。在实现语文基本目标的同时,可能会伴随产生其他方面的成果和附带的效益。因此要注意整合多重目标,争取效益最大化。
专题六是“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讨论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鉴赏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语文的鉴赏力;熟记鉴赏知识,熟练掌握几种“鉴赏套路”;文学作品的鉴赏须从何处入手;开展语文的探究学习,探究什么,怎么探究;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目标应该指向哪里等。语文课程要利用语言文学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在学习品味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
生了解一般的知识和鉴赏的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体悟、品味咀嚼,思考申发。用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作者沟通,调动自己的经验去体悟形象与作品的意义。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作品最后的完成者。“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它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则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生的探索意识,更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发展到“学会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研究性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是通过这种转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弥补现有教育缺失的需要。探究的目标指向是:第一,提高学生探究的意识,养成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和旺盛的激情,敢于质疑,敢于求新。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第二,学会探究,就要学会多角度地阅读,学会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养成的思考习惯和分析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第三,学会探究,也就是要学会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进而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专题七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讨论的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的作用是什么;课堂教学实要不要有预先的设计;课堂教学如果需要预先设计,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应该怎样处理好实际的教学过程和预先设计的关系;怎样能让课堂教学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等。不管在何种教学理念、何种教学环境,不管是何种课型,课堂教学的设计,甚至是周密的设计,始终是必要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完全拘泥于预先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适时加以调节。教学设计,一方面取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更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生成。而且,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既有学生的生成,还应当有教师自身的生成。这两方面的积极性都激发起来了,语文课就有了灵性,真正精彩的语文课也就呈现出来了。此外,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目标不应该受制于考试,一切教学行为都服从于应试是不合适的。
专题八是“选修课的开设和教学”。这是高中课改所遇到的一个带有很强的操作性的问题。本专题邀请已先行进入选修课开设的学校的老师,一起讨论高中语文课程中开设多少门选修课、开设哪一些选修课比较合适;在这些选修课中老师该怎样分工安排;确定了选修课“菜单”和任教老师之后,学校怎么组织学生选课;在排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以及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怎么开设选修课,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应对选修课的建设和教学,应该如何把握高中语文选修课和大学中文系的选修课的差别,如何把握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的差别等问题。面对灵活多样的选修课设计和种类繁多的教材,要有一个统筹的考虑。既要依据学分的规定有限度地开设选修课,又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提升为目的来
设置一些最基础的核心课程,还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丰富选修课的品种。在教师的安排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工方式。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选课指导制度和选修课评价制度。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可以先重点开好几门核心课程,在此前提下再设法建设一两门有特色的选修课。还可以考虑当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教师发展的契机,要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中学的选修课承担着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不能无限度地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把学生当成已经完成语文学习基础任务的大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来决定内容的取舍,选用教学方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选修课可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但也不可忽视基础性要求。
专题九是“高中语文的评价和测试”。讨论的问题包括:教学评价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评价与测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评价的基本手段有哪些,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应着眼于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与学分认定须注意把握哪些基本要求,近几年各地语文学业水平的评价与测试有些什么经验和值得讨论的问题等。语文教学评价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语文的检测,不能只看到分数和高考。分数可能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甄别性评价,高考升学是评价的选拔性功能。教学评价的含义要比这更丰富得多。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它既是对学生的,也是对老师自己的。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测试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不能光把眼光放在终结性评价上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形成性评价,或者叫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语文课程模块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高考试题的基本形式来规范我们模块检测的试题。要关注在对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这块模块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它和高考试题的材料类型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能把教育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高考,更不能把教育的出路全部寄希望于高考改革。必须自己首先变起来去承担语文教学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专题十是“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讨论的问题包括:当前语文课程建设重点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新课程拟订的目标是不是太高;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老师需要多关注哪些问题;语文课程建设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语文新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应对语文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怎样提升自己,加强专业化发展等。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体现了“取法乎上”的指向,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是我们所处的特殊的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不实行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国家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目标。对语文新课程不适应,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关键问题。提高教师的素养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教师是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 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是课程的 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教师还应当是 课程改进过程中自觉的行动研究者。教师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 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要 注重学科素养的提高,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 “没有问题 ”的问题;不断使日常工作问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