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春才送教师 下乡
参加省组织的送教师下乡培训心得
四天的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不断成长。
回想学习中,几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和示范课,给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
2、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3.要不断提高自己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的与时俱进,也许这就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第一步。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中国教育,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送教师下乡,是提升我们基础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江湾乡蒙古族中心学校2014.3.5
汪春才
第二篇:汪玉才事迹
石台县占大初级中学汪玉才事迹介绍
汪玉才,男,中共党员, 1957年元月出生,1975年元月高中毕业,同年2月开始任小学民办教师,1978考取池州师范,80年毕业后任初中数学教师至今。1994年取得大专学历(函授)。04年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
35年来他始终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35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皖南贫困山村。
他从事过多年的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数学教研组长工作。
他没什么壮举,也没什么惊人的功绩,但他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有对学生的爱心,有无私奉献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一、无私奉献,无悔人生
前些年,汪老师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爱人无工作,家境贫寒。但他从来没有因家庭原因影响工作。93年80高龄的父亲一病不起,卧床半年多,直到去世,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耽误一节课。2003年他的84岁老母亲不幸患上癌症,他未请过一天假,只是周末有时回家看看老母亲,为母亲求医问药。同年9月3日他母亲去世,也只用三天忽忽料理丧事即回学校。91年我地雹灾,当时狂风暴雨夹着冰雹铺天盖地而来,倾刻山洪暴发,道路塌陷、山体滑坡、桥梁冲毁。尽管他当时正生病发烧,但为了学生的安全,仍和部分老师冒着暴雨、顶着冰雹组织学生到安全地带,稳定学生的情绪,并带头送学生回家。而当时他的女儿才8岁在小学读书,山洪冲进教室,其他学生都由家长接回家了,只剩下他的孩子和另一学生站在没膝的水中哭泣,每每谈到此事他总是后怕但无悔,因为他为的是更多学生的安危。95、96、98我地洪灾,他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实验室、食堂、图书室以及有残疾的老师,抢救了他们和学校的财产后,才顾及自己家庭。而他的家俱因未及时转移损失严重。由于在抗洪救灾中表现突出,得到镇党委、政府的通报表扬。02年以来除教育教学外,又挑起学校基建工作,对他来说,没了寒暑假,没了双修日,没日没夜。终于支持不住,于2003年10月17日昏倒在办公室。病情稍好后,他一如既往。2008年元月18日再次昏倒,一连数日没吃没喝没起床,至今没有完全康复。经查他患有严重的颈锥病、喉炎、关节炎。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带着毕业班的数学。
二、关爱学生、严慈相济
他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能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学生陈平平因父母双方身体不好,生活非常困难,是动员后才入学的,上学后又几度辍学。汪老师带头捐助,从而带动部分教师和学生捐钱、捐粮,使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李随胜鼻出血不止、休克,他主动送他到县医院并为其付医药费300元(该生家庭贫穷)。学生陈杰因心肌炎几次夜里发病,他都陪伴直到交给家长才放心。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不仅培养了 1 一批高素质的优秀学生,而且转化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生,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差班。对一些所谓的“调皮生”,他不歧视、不放弃、尊重爱护、平等对待,处处关心、帮助,教学上分别要求,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留守学生吴志敏特别调皮,很不好管,成绩很差。汪老师深入了解情况后,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该生初二时加入了共青团,学习成绩达到全年级中等水平。84年2月他调入占大中学,当时的初二(2)班是一个老大难班级,已换了几个班主任,仍没有起色。汪老师接任班主任后仅仅用了一学期时间,就使该班成为我校最好的班级之一。92年他又接手一个调皮学生最多、纪律最差的初三(1)班。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班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成为全校先进班集体。93年以前我校中考成绩不尽人意,93年秋季对初三班级进行了重组,汪玉才老师仍任一个班班主任,94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打了一个翻身仗,改变了占大中学的形象。这一年他所任的班级评为县级优秀班级。
三、教育教学、精益求精
几十年来,他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辅导,取得优异成绩:
1、有21个学他是任毕业班数学教学,统测成绩或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县前茅,其中有9个学均分全县第一。任非毕业班时,只要全县统一检测,他所任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其中有2次全县第一。在本校,他的教学成绩在平行班中总是第一。
2、辅导学生竞赛,取得良好成绩。8人获市级奖,23人获县级奖。
四、终身学习、探索创新
汪老师是我校的骨干老师,但他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他读过很多教育教学专著和刊物,查过大量资料,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论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研水平。1、2003年《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例说》获省二等奖、市一等奖,此论文发表在《中小学数学》2003年第9期,国内刊号CN11—2370/01。2、1999年《“异步达标”教学法初探》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并被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一书刊用。
3、论文《解题后的联想》发表在《初中生必读》2004年第九期,国内刊号CN34—1034/G4。4、2000年《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获池州市一等奖。5、1996年论文《非智力因素,学习的动力》获市二等奖,县一等奖。6、1997年论文《小议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益》获市二等奖、县一等奖。
7、另外有十余篇论文在县校级获奖或交流。
8、在全县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课题是“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
9、教案《垂直于弦—直径》和教案《弦切角》均获县第一名。
10、县级观摩课:课题“弦切角”,获好评。
11、参加县名师送教活动,借班上课获成功。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2、2002年,在参考了全国各地的“目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异步教学法”、“问题系统教学法”、“青浦方法”等数学教学方法后,结合我地实际,提出“分类指导、异步达标”教学法。这一课题研究是我县第一个比较规范的课题,得到县教研室的重视和好评。
13、专题讲座,“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索”“解题时的联想”获好评。
14、调查报告:“农村初中后进生成因分析及对策”,对指导我校课题:“留守儿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5、编辑校本课程资料二册。
16、制作教学课件15课时。
五、引领指导、共同提高
首先,汪老师以他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感染着所有老师。老师们看到他这么大年龄,身体又不好,还能起早歇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潜心钻研业务,没有不感叹的。其次,汪老师作为年级组长,认真指导班级工作,他常告诫年轻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好习惯,工作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重身教。他主持制订的“德育工作常规”和“后进生转化常规”,对年轻班主任起着指导作用。第三,汪老师能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传给年轻教师。在他的指导下,我校青年教师逐渐走向成熟。洪光利老师的班级2008年评为市先进班集体。程国祝老师多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青年数学教师洪新发、吴忠诚、吴忠献分别选拔到我县一中和二中任教。同时为我校数学成绩始终稳定在全县前列、我校学生多次获中考状元、上学我校评为县先进学校立下汗马功劳。
六、得到公认、收获荣誉
1987年评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1993年评为镇党委、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1994年评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1997年评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2003年县委、县政府授予他“初中教学骨干教师”。2004年评为县委、县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
2009-6-28 3
第三篇:送教下乡教师心得
送教下乡教师心得
自2009年以来,我有幸一直参与昌黎职教中心承办的“送教下乡”工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昌黎职教中心兢兢业业,历经三年的探索实践,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家们的细心指导下,昌黎职教中心的“送教下乡”工程已日臻成熟。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我认为,人生需要考验、需要磨砺。只有行走在风雨中,才能使人变得坚强,才能迅速的成长。送教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一、课前认识
首先感谢昌黎县教育局能给我们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
会,感谢职教中心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虽然我已有多年的任教经验,但在充分认识到“送教下乡”工作的实质后,我感到了任务的艰巨性。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生代农民,我们“送教下乡”的教师们任重而道远。因此,每一次授课前,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力图将最新的农业信息、技术尽快送到农民手中。
二、课中感动
我有幸为各教学点学生讲解《信息技术》一课。虽然有时路程会偏远,但每次一见教室门口停放的一排排车辆,一见满屋子学生一张张质朴、热情的面庞,都让我的内心充斥着无尽的温暖。课堂上,学生们用心的听讲,时而积极思索,时而认真做笔记,整堂课大家遵守纪律,无一人讲话,这样的场面总是让我的心中充满着力量,让我觉得能给大家带去新技术、新知识是我最快乐的事,而他们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教师的尊重是他们给予我们的最无声、却最有力的支持。
三、课后反思
实际授课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我发现在讲课中,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经了解后发现,大家对书中的许多专业名词不了解。因此,在之后的授课中,我则尽量减少太过书面化的用词,用咱们农民学生能听懂的词汇代替,这样,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其次,课后会有许多学生问及生产实际中的各种问题,我在认真解答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重新深思自己、反思自己:我的课堂究竟还有哪些漏洞?我的学生需要的究竟是什
么?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知识层面的深度是我们不可小瞧的。所以每次授课前,我都会对教材做更深一步的钻研,对教学环节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和农民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好应对准备,思想上不会有丝毫的松懈。
四、工作收获
“送教下乡”工作,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只有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大胆地尝试、去探索,我会努力让自己在教学与专业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送教下乡便是鼓起风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愿做一缕风,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吹动船只的前行。祝愿我们昌黎职教中心的教育事业扬起风帆,驶向更辽阔的远方!
教师:xxx
2012年2月20日
第四篇:送教下乡教师心得
送教下乡教师心得
王海梅
今天,我参加了互助县教研室举办的羚羊车“送教下乡”活动。在此次活动中,看得出教育局对下乡活动非常重视。根据安排,我来到了东构乡龙一小学。
这次,我讲了一节六年级数学课,课题是《整数的认识》,下午组织了评课活动,在讲课和评课的活动中感受很深:
在这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教师执着的敬业精神,接触到了可爱好学的学生。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在送教老师到达之前老师们就早早等候了。他们在听课时,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学生们也让我收获了不少。还有那评课的氛围。
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几堂课,听几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
在以后的上课,我会注意不再让有被遗忘的角落,这种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送教下乡,其实对于送教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
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总之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同时在业务上能够得到教师们的鼓励。这也是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份难得的财富,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一如继往精心谋划将明天的教育事业进行到底。如果说教育是一艘,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第五篇:2015年春期送教下乡总结
高县潆溪乡中心校
2015年春期艺体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送教下乡”是优秀教师传送经验,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径,旨在增进全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使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同时帮助和引导村完小教师转变观念,让艺体课走入村完小课堂。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结合我乡艺体师资匮乏的实际,5月8日,我校组织了2015年春期艺体课送教下乡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领导重视
学校拟定了《潆溪乡中心校2015年春期艺体送教活动方案》,对此项活动作了精心的组织。本次活动由副校长杨平牵头,贾仲榜主任组织实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何夕刚校长亲自参加,并进入课堂观摩。副校长李春燕和张明泉主任对上课教师进行了指导并组织评课活动,充分发挥活动功能,让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得到收获。
二、提高认识、明确任务
“送教下乡”是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输到村完小,以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教师专业发展。送教教师精心准备,反复修改教案,并在中心校进行试讲。
送教活动发挥中心校示范辐射作用,结合讨论活动中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解决村完小艺体课上课的困惑,发挥中心校艺体教师传、帮、带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校本教研的良性发展。
三、精心准备、反复打磨
上课教师对课堂打造进行了精心准备,教案细化到每一个小环节。考虑到村完小学学生没有正式上过艺体课,还对课堂内容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利用“一师一优课”的契机,教导处对几堂课进行了认真的打磨。受课学校为本次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涉及的教具物品设备等筹备到位,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加强交流、促进提高
课后艺体组组织教师进行了评课,对课堂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分析,对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家畅所欲言,寻求更好的办法,让上课教师对自己课堂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让完小教师认识到怎样上好艺体课。何夕刚校长还针对村完小艺体课进入课堂进行了强调,要求大家一定要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上好艺体课,努力缩小与城镇小学的差距,让山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共同促进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
高县潆溪乡中心校
201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