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数学观对当前大学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的数学观 对当前大学生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李晓白 李理
摘要 : 文章提出在当前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大学生出现的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认识问题。强调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对数学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数学的精神,分析了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是如何研究、运用数学的。指出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数学观来指导和改进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方法。并以此来推动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ABSTRAT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attitude and awarenes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may become a problem in the current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ation of teaching.To learn from Marx and Engels who make a great effort in mathematics study, to analyze Marx’s Mathematical Manuscripts and Das Kapital for how to research and use mathematics.In the meantime ,the paper aims to introduce the mathematical concept of Marx and Engels which may help to guide and improve our students ' learning in mathematics.so a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关键词: 数学教育改革、辩证唯物论、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手稿、资本论
Key Words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mathematical method of thinking, Mathematics manuscript, Das Kapita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和可行性改革办法》,(项目编号:10C0099)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李晓白。
作者简介:
李晓白,(1950-), 男,湖南耒阳人,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法、应用数学、数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李理(1978-),女,湖南长沙市美术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法,数学教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长沙
410137
在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愈来愈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这门学科认识不足的问题,在认识上有很大的片面性。一般地把数学仅看成一门应用工具的科学,而忽视了数学更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数学思维方法,它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形式,尤其是建立某种新思想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事实上,学生中的模糊认识或者说错误认识,也同教师在教学中仅只强调数学是基础科学,而没有指出“基础科学”究竟能起什么作用?数学有广泛的应用,而没有强调数学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有关。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有高度抽象的空间思 维,有唯物辩证法的大量案例。它令人们思想活跃、精神升华。
如何把数学的更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重要课题。人类认识的发展基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思维,在经验累计的基础上,经过理性的思维,才能产生新的飞跃。所谓“创新”,我们认为就是将经验,通过各种不同的理性思维,达到不同以往的旧的理论、旧的方法,产生出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新的成果、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而充分地、综合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创新是十分重要的。
十九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1818-1883)和恩格斯(1820-1895)高度评价数学的地位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有什么像十七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如果在某个地方我们看到人类精神的纯粹的和唯一的功绩,那就正在这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565)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数学是建立辩证唯物论的基础。恩格斯说:“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51 恩格斯还说:“黑格尔的数学知识颇为丰富,甚至他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能力把他遗留下来的大量数学手稿整理出版。对数学和哲学了解到足以胜任这一工作唯一的人,就是马克思。”在这里,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马克思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他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马克思尤其认为:数学是丰富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源泉,他指出,在“高等数学”中,他找到了最符合逻辑的同时又是形式最简单的辩证运动。
马克思决不仅仅只是说数学的重要性,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数十年如一日地用闲暇时间钻研数学。正如恩格斯评价他:“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作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575)。数学是马克思密切关心,并且努力研究的一个科学领域。
在马克思的著名的数学笔记《数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共有一千多页,写于19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马克思对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作了大量的缜密的研究。马克思认为微分学是辩证法的数学实例。他用辩证法的思维观点,分析微分运算的实质。他指出“理解微分运算的全部困难,正像理解否定的否定本身一样。”并且在《数学手稿》中通过典型的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1863年7月6日,马克思给恩格斯写的一封信中提到:“闲暇时我在研究微积分。顺便说!这方面的著作我有多余,你如果愿意研究这一门的话,我愿意寄给你一本。我认为这对你的军事研究几乎是必要的。”大家知道,当时微积分这门学科的基础是不牢固的。正是处于数学史称之为“数学的第二次危机”时代。后来是通过大数学家柯西(1789-1857),魏尔斯特拉斯(1815-1897)等及以后的数学家的努力才确立了微积分的逻辑基础。它的逻辑顺序是:实数系—极限论—微积分。柯西的著作《分析教程》论述了精确的极限定义,连续性,级数的收敛性等分析基础的概念。而魏尔斯特拉斯在19世纪末才提出了:①逻辑的构造实数系,②从实数系出发定义极限、连续性、可微性、收敛和发散的概念,而形成我们现在微积分教材的体系。
在《数学手稿》的第三部分“历史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当时主要研究了以下著作:
牛顿(1642-172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发表。莱布尼茨(1646-1716)的著作。泰勒(1685-1731)《增量方法及其他》1717年发表。达朗贝尔(1717-1783)《流体论》1744年发表。
欧拉(1707-1783)《无穷分析概要》1748年发表。
《微分学基础》1755年发表。拉格朗日(1736-1813)《解析函数论》1813年发表。谟阿尼奥《微积分学讲义》等。
这些科学家都是17、18世纪最著名的数学家。马克思研究了这么多数学名著,作为一个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思想家、革命家他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有更多的著作要完成。他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理论基础。然而对数学的研究却如此执着,并写下了一千多页的研究微分学和其他内容的数学手稿。尽管马克思不可能像柯西、魏尔斯特拉斯那样研究微积分的基础理论问题。但是,马克思已经发现牛顿、莱布尼茨的微分学基础是不牢固的。“„最后的结果就成了
00 = 0,就是说:获得的方法是错误的。”(《数学手稿》00复旦大学1974年翻译本P34),马克思研究数学的方法是十分严谨的。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用于数学,分析了微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认为微分学之所以成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就是在于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规律。
我们再看一看,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光辉的著作中是如何运用到数学的。《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下的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用历史辩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的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性,对认识资本主义和研究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看下面《资本论》中的部分标题: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
第九章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篇 资本形式变化及其循环
第四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第二篇 资本周转
第九章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第十七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 第三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式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第二十二章
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第二十六章
货币资本的积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
第三十五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第七篇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体的公式
《资本论》共三大卷,约180万字,从这些标题可以看出几乎在每一卷,每一篇都有数学的名称和术语。反复出现的有:“绝对”、“相对”、“价值率”、“价值量”、“循环过程”、“公式”、“周期”、“过程”、“总过程”、“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利润率”、“利息”、“利息率”、“汇兑率”、“分割”等。这些术语的大量出现,说明著作中有了非常丰富的数学内涵,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仿佛使 3 人看到一部经济数学的教科书。
再看看著作中的具体内容:例如,在第二卷第一篇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中,看马克思是怎样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的思维方法来分析资本循环过程的。
“资本的循环过程经过三个阶段,这些阶段形成如下序列:”
这里“三个阶段”、“序列”就是数学的语言。
“第一个阶段:„经历流通行为G-W。„
第三阶段:„经历流通行为W-G。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P„W′-G′。在这个公式中,虚线表示流程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的W和G。
在这一段里,马克思用G表示货币,用W表示商品。G-W表示货币通过流通转化为商品,尤其是马克思用一个数学公式的形式:G-W„P„W′-G′来表示货币资本循环过程。是多么深入浅出、简洁、明确!
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马克思经常直接地进行数学计算,就在这一章马克思写到:“„例如:假定劳动日的日价值=3马克,即5小时劳动的产物,那么,这个金额就会在买者或卖者之间的契约上表现为比方说10小时劳动的价格或工资。如果这种契约是和50个工人订的,那么,他们在一日中要给买者提供500个劳动小时,其中,即250个劳动小时=25个10个小时的工作日,完全是由剩余劳动构成的。„它还表示一种量的关系。即用在劳动力A面的货币部分利用在生产资料Pm上的货币部分的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由一定数量的工人所要耗费的超额劳动即剩余劳动的量决定的。”看,在这里马克思所做的数学计算对说明什么是“剩余劳动的量”起了关键作用。
像这样用数学符号说明或表示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用数学计算来解释某个概念或证明某个论点。几乎在《资本论》的每一篇甚至每一章都有。
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学习马克思的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对数学的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给我们当前的大学生一些什么启示呢?
我们认为存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很好地学习和认真研究的,尤其要认真地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对待数学学习问题上认识存在的误区。
一、当前大学生对各种思潮都学习、都研究,甚至容易什么都接受,思想很开放。因此所学的内容很杂,由于杂,就容易乱,故什么都学习,即是优点,而恰恰又是最大的弱点、缺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核心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不足,缺乏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那么对数学的学习,无论是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都容易有偏向。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忘我的钻研精神,就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数学的目的。要研究经济学,要研究“资本”,要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离开数学是不行的。
二、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方法是十分值得我们的当前大学生很好地学习和认真的研究的。有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提出某个经济学概念或者某种规律,然后用大量的真实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概念和规律的正确性。
(2)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符号,数学的字母表示概念,简单、易懂、明确。
(3)建立数学表格,用表格表示数据。
(4)建立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并且一步一步深入地说明这些模型的合理性。
(5)建立了许多经济学的数学公式,运用严格的数学逻辑思维推导这些公式的正确性,无懈可击。
三、不能只看到数学在科技领域或工作实践或后续学习的课程的直接应用。而更重要的是数学在方法论上的巨大作用,它能指导我们的思维,能帮助我们分析、推导、归纳、综合。无论那个领域,包括思想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工程问题等。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由此而见,在人类活动中,未受数学影响的学科,几乎找不到了。
而我们当前的大学生,往往只把数学看成能解决某种工程问题的一种工具,当他们看不到数学的直接应用时,就抱怨数学无用,何必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去研究它呢?
四、数学的源泉是什么?大学生应该明确的认识这个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数学这门科学最初,最古老的问题是起源经验,是起源于实践的需要。如整数的产生、几何中的平行线、丈量土地问题、圆周与圆直径的比值等。“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p77)。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它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它自身也在不断地、独立地发展着。甚至许多分支已不再明显地受外部的影响。而是借助自身逻辑推理、逻辑组合,从特殊到一般,对旧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不断地产生新的概念,提出新的问题。用纯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而这也恰是数学“难”之所在,或者它的抽象之所在。概念建立在概念之上,定理建立在定理之上。这也是数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的大学生应逐步摆脱仅从经验出发,仅从感性出发,仅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学会在经验和理性思维中进行选择。逐步适应和学会用某种纯思维方式去学习问题、去发现问题、去研究问题、去解决问题。
我国现代数学家江泽涵先生说过一段名言:“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方法同我们研究数学的方法是一样的。《资本论》的论证方法同我们的数学论证方法一样,都是严密地从逻辑上一步步推理和展开,真是无懈可击,令人信服。”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数学的精神和方法,并将其付之于实践,那么他们不仅可以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有更好的思维方法和应用能力,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唯物辩证法逐步应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数学手稿
[M] 上海 :复旦大学翻译
1974.[2]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恩格斯
反杜林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 马克思
资本论 节选本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 郑
錬
当代数学的若干理论和方法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6] 解延年
数学家传 [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7] 梁昌洪
话说极限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5
第二篇: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至多除几个专门的领域外,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很容易地做到。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8页注。)
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37—438页)
第三篇:正确的数学教学本质观及其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数学教学本质观及其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俞旭安
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任何教学论著作中,都必然涉及这个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此问题的见解,也有一定的差异。本节,从教学过程的本质方面加以研究。
一、教学的本质
1、现代教学论家对教学本质的论述
国内外教学论专家对此问题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观点。(1)教学的生物化解释
自20世纪以来,在教学过程理论的认识上产生了众多的学派其中对教学过程本质论述较有代表性的有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桑伐克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提出“剌激——反应”说。桑代克认为,全部教学过程无非是一种训练——培养对某种剌激引起反应的过程,一定的剌激产生一定的反应,而联结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是知识。这种将教学过程生物学化的解释,抹煞了教学的社会性。
(2)教学的本质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本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社威提出教学过程活动说,把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由此出发,教学过程要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需要去活动,去做。主张“做中学”,在活动中学习,主张把学校办成小型社会。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实际上否定了间接知识的学习,排斥了学生学习系统科学知识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杜威的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极大影响,我国“文革”期间的“开门办学”和极端“联系生活动”,实质上就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这些实验和做法,由于不易操作和控制,实际上形成教学上放任自流的状况,所以不久即为教师所拒绝。
(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中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并力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来阐明教学过程的本质。他提出通过教学,学生可以领会正确反映外界事物与现象以及存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的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说,教学过程与科学认识过程之间具有一致之点,与此同时,他还着重指出:教学不是,也不可能是与科学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现实的认识具有以下特征:学生领受的是既知的、为人类所获得的真理。学生经常由有经验的教师来领导;有巩固知识的工作;还包括有计划地实现着发展每个儿童的智力、道德和体力的工作。
凯洛夫并没有摆脱历来教育家所偏重“教”的过程,仍然忽视“学”的过程的桎梏;忽视智能发展,恪守传授和认识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体系。
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在其《教学论稿》中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个活动,都是认识世界或对世界的反映。它的特点就在于是学生个体的认识,主要是间接性的,有领导的,有教育性的。
(4)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中给教学过程下个简明的定义:”教学过程,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目的的、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解决受教育者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一般发展的任务”。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列尔涅尔指出:“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要素”,“教和学的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客观特征,是在教和学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实现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联系是符合客观规律,不依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总之,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在教学理论上研究和认识教学过程,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否则就无法认识它的本质与特点。但是,教学过程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有”教“与”学“的矛盾、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认识过程的一般性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又相互依存于教学过程之中。
二、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1、数学教学的两“中心”说
数学教学的两“中心”说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基本的教学观点。
“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学生的记忆、练习为重点。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由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书本知识,对学生的要求是记牢教师所讲的内容、会按范例练习。因而学生处于模仿、记忆、复现知识的状态中,被动地学习数学。
”以学生为中心“。其典型模式是定课题→拟方案→行计划→做评价。这里的课题由学生讨论确定,方案自行拟定,学生自己执行,师生共同评价,以学生为主。由于强调学生自己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追求学生意愿的充分反映,过分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与间接知识经验的获取。
”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各有其片面性,而不全面的认识对数学教学产生不良后果的教训是深刻的。当强调教师教的方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加强,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教学过程气氛沉闷,学生易产生压抑感。当强调学生学的方面时,教师被”冷落“,教学过程的控制减弱甚至失控。气氛可能表面热烈,但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潜能仍不可能得到真正发挥。
2、数学教学的“双边”活动
数学教学曾被简述为”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但这样说过于简单,不利于对数学教学的全面理解。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数学教师讲得再好也仅仅是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并非学生所具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有明显区别。
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因而提出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这符合教学过程二者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把握教师自身所处的位置,充分而又恰当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数学教育重要观念的体现,对数学教学关系极大。
在这种认识下,数学教学双边活动的典型模式是:
(1)创设情境,提供课题; ②启发引导,分析研究; ③猜测归纳,解释说明; ④验证结论,总结反思。
这里情境创设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并向学生提出课题(包括学生由创设的情境主动提出课题)。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猜想,在老师点拨下对问题作出解释、说明、验证真伪,再经过师生总结,进行反馈。
3、斯托利亚尔的”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学本质观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到学生和由学生到教师这两个方向的信息传输的过程,并认为数学教学的每一步都应研究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如果不估计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思维的发展、概念的形成和掌握教材的质量,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他提出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形成和发展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结构,并且促进教学中的发现。因此,他提出教法要做到两个”适合“,这就是教法要适合内容,也就是说教法要适合于教学中反映出的中学数学的逻辑和方法。第二,教法要适合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这就是说教法要估计到学生的心理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思维活动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速发展这些思维活动能力,而不是只简单地理解为对教材内容的可接受性。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学的方法应由教育学中的一般教学方法和反映数学本身方法的特殊教学方法所组成。并认为前者保证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原则,后者保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形成和发展所学理论及其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显然,斯托利亚尔对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这一观念,一方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逻辑的教法加工,另一方面强调对学生学法、思维水平的研究。这是符合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应符合一定的学习方法的观点的。
正确的数学教学本质观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确立“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
从近年来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看,确立“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是未来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向。现阶段,数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观念,已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大的转变形成了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这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核心,改变以升学为中心,以考试为模式的数学教学体系,要让所有学生,学到适应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人人必须学到而且能够学到的最基本的数学内容,使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公民。“大众数学”是国际发展的潮流,也是我们改革的指导思想,“数学是属于所有人的,因此我们必须将数学教给所有的人”。
自从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Mathematics for all(为大众的数学)》的报告,从此”大众数学“的口号迅速传播并形成了全球性的运动,对90年代世界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我国,义务教育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接受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数学教育。”大众数学“观念是数学素质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观念.北师大教科所刘兼领衔的”21世
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一一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提出了大众数学意义下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有用的数学,其基本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数学教育必须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并使得每个人都从数学教育中尽可能多地得到益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必须设计出具有双重价值乃至多重价值的数学课程。所谓有用的数学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的数学包括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必要的处理数学以解决问题的技能。
隐性的数学则集中反映为具有数学元认知作用的各种数学思想意识(包括数的意识、图形直观与空间观念、概率统计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优化思想、模型化方法、推理意识、计算机意识以及应用意识等)、具有智能价值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主要用于分析问题的模型化能力、主要用于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一般智力意义上的推理能力等),以及具有人格建构作用的各种数学品质。
其二、人人掌握数学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删除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与数学发展相背离、与实现有效的智力活动相冲突的、而恰恰是导致大批数学差生的内容;同时,在突出思想方法,紧密联系生活的原则下增加估算、统计、抽样、数据分析、线性规划、运筹以及空间与图形等知识,使学生在全面认识数学的同时,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其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在数学学习中,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水平,但存在一个人人都能达到的水平。大众数学要求数学课程面向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
”大众数学“是一个纲领性的口号,直接影响到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作为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能掌握有用的数学。大众数学”是与“升学数学”相对立的,它将更多地考虑到成人生活、就业的需要。在我国全面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大众数学是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尽管“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已经在我国的数学教育中初步确立,但要继续提高“数学为大众”的思想认识,需要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来一番深刻的变革.无疑,以“大众数学”为指导,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现行的数学教育体制,特别是创造出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数学课程,将是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强化数学应用的意识
数学的应用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数学应用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如英国1982年的《cockcroft报告》强调数学必须联系实际,要求把数学与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就业的各种需要联系起来。美国1989年5月发布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明确反对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强调解决实际问题,把数学应用作为“数学素养”的准则和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1.片面强调三大能力的利与弊
传统的数学教育在处理教学内容时通常数学的原理、公式、定理的教学作为编制教学内容的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这作为学生对数学原理、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通过对加强“双基”,培养三大能力的强调使得我们的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扎实、训练严格的传统优势,但知识面狭窄,内容过于形式刻板,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也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数学教育现实中的问题。我国中学生强于基础、弱于创造;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数学,弱于科学的现状己为教育界有识之士所关注。这种现象与我们的教育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强调的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例习题以纯形式的数学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数学以其高度抽象,高度严谨的枯燥形式出现,与实际应用相距甚远。尽管教材中有一些应用问题,但大都缺乏现实感。而且这些应用题的条件大多都是数学假设,而不是实际问题的简化,解出的结论也很少需要学生思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修改己有的模型。加之教师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浓缩化地将它们转化为纯数学问题,然后在纯数学知识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推演,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以说,过分片面强调”双基“与”三大能力“的结果使人们的数学教育在”智力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取向上严重失衡。
2、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基本能力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使股票、分期付款、效益预测、评估、优化、决策等大量应用问题需要用数学来解决。数学不再仅仅是思维的体操了,它已更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应用数学的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强调的基本能力之一。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未来社会生活中,有用的数学将发生一定变化。那就是,对计算的要求降低了而对数据的收集、归纳以及分析、解释或做出判断的要求提高了;对问题解决过程中逻辑演算的要求降低了,而对实际问题模型化以及运用模型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提高了。如今通过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己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人口控制、生态平衡、科学管理等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中。数学应用作为联系数学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对于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发挥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显得特别重要。我国现行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要形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关于我国中学生应用能力、应用意识的培养己逐渐为教育界人士所重视。1993年应用题首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随后应用问题作为高考的热点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近年数学高考试卷中的应用题一般稳定在”一大二小“格局上(1999年是“一大三小”),题量及分值逐步增加,阅读量加大,解答题具有一定难度。由此可见,数学高考的指挥棒己逐步朝着强调学生的应用意识,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方向努力了。更重要的是,在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该课程为必修课,包括研究性课题、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新近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都强调了加强数学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作了具体规定,也提出了教学的建议和要求,前文已述。因此增进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应用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目前的中学数学教育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中学数学教育,在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应该是教育工作者们认真反思的一个问题。
3、关于数学应用意识及其培养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主要是这样一种思维倾向,一种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周围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倾向。比如说,数学应用意识强的人,在吃饭的时侯,可能会联想到营养的搭配问题;在上课时,可能会想到坐在何位置才能将黑板看得最清楚的问题;他在开、关窗户时,可能想到窗户的面积与采光量的问题;他在放风筝时,可能想到绳子长度与缠绕圈数的关系问题;他在观看礼花形状、听到礼花鸣响时,可能想到光速、声速的有关问题„„这些,实际就是应用意识的具体体现。应用意识强的人,具有一种善于用数学来分析、思维周围发生的一切,或善于把身边的事情抽象出来,转化形成数学问题并进而解决之的一种偏好。
当然,作为数学应用意识而言,它不仅仅要求有这种思维倾向即可,它还应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想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必须以一定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作为基础,离开了数学知识的训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来谈数学应用意识意义是不大的。实验表明,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应用能力不一定就强。对于”学校数学问题“和”现实数学问题“之间关系测试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22”。可见,“如果平常没有数学应用的训练,要想达到应用数学子实际的能力是需要相当的数学修养,大部分中学生和相当多的大学生要达到这种水平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应用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应用意识是势在必行。事实上,数学概念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这就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的引入及课题的提出、推导等提供了一定的实际背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来源和作用,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很有必要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处理,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种观念并逐步转化成为意识。
强化数学应用意识,还必须要改革现行的考试体制、考试方法和试题内容,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还要对数学课程、教材进行重新规划和改进,这就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改变,因此应该引入体现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方法。建立以数学应用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四篇: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我人生的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对我人生的启示
在半个多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理解并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实践认识论的思想和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我发现不仅在我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我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些方法,而且通过在未来的实践,我还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律,同时更有效地帮助我在学习上、生活中更上一层楼。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例如,高中时期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进入一所好的大学,我们才会努力拼搏,夜夜挑灯苦读。对于当时作为考生的我们而言,正是为了“优秀的大学”这一物质,我们才会产生“要好好复习,进入这所大学”的意识。为了吃饱穿暖,为了获得金钱,为了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才会有“想赚钱”的念头。因此为了达成某一目标,取得某一物质,产生的意识才能不断地推动着我们前进。因此,是物质决定了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且反作用于物质。不仅如此,体现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还使我明白了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然而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诸多限制,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未被我们认识的东西,但这些并不是不可认识的东西,例如宗教中所宣扬的神佛等,世界七大未解之谜等都是客观存在的。
唯物辩证法中主要包含了三个规律,其中质量互变规律是我理解最深的一个,同时也大大地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因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天才,在学习过程中,面对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难题,一开始也许我们很多都不会做,但是通过多做题、多练习、多动脑大量地积累做题经验后,题目也会由难变易,而我们的数学水平则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也不会发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便是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步循序渐进,如果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反而会事与愿违。又例如,在大学考英语四六级,也许有的人基础好可以通过临时抱佛脚来搏取一个及格,但更适合我的道路则是通过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规划好每天的日程和复习安排(如今天背多少单词,复习语法还是听力或是作文等),通过每天的积累,层次递进的复习才能帮助我获取更理想的成绩,而生活也会变得井然有序,而不是对一天下来所要完成的事茫然不知,毫无头绪,最终庸庸碌碌度日。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举例来说,为了测量土地、衡量容积以及其他计算上的需要,我们研究出了数学,而所有的数学原理都来源于我们的实践活动,这也就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
仅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更多更复杂的实践活动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也促使了数学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是我们的实践活动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然而,我们研究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数学原理究竟对与不对也是取决于是否满足于我们的实践活动的,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全面系统地学习,我的收获并非只有如上所说的一点感想,更多地渗透、体现在了我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相信通过下半学期更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我也能逐渐地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运用到学习中去。
第五篇: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作者:陈晓辉 来源:《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1期
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恩格斯的自然观散见在他的不同著作中。根据对恩格斯不同著作中自然观内容的梳理可见:恩格斯围绕着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生态自然三个维度阐述了他的自然观。首先,恩格斯提出矛盾决定着自在自然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而且还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规律,直至出现了人类。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启示当代人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其次,在继承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具体化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提出,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脱离了自然,并变得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开始支配自然;但不管怎样人类在支配自然的过程中,是绝对不能逆自然而行的。由此提示当代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一定要顺应自然即按自然规律行事。最后,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的生态自然,就要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当前,中国已构建了以生态自然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制度,未来应继续朝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和方向推进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
自然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自然观的内涵是指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广义自然观的内涵是指对自然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因为当今世界上无人语境下的自然,“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1]77。为此,本文论述恩格斯自然观时使用的是自然观的广义内涵。恩格斯对自然观的论述,主要散见在他和马克思合作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他自己独立创作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论著中。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了恩格斯自然观核心范畴的界定。《反杜林论》标志着恩格斯自然观的诞生。“当我不得不探讨杜林先生的所谓自然哲学时,我正处在这一脱毛过程的中间。所以,如果我在理论自然科学的领域中总的说来表现得相当笨拙,那么这是十分自然的”[2]349。《自然辩证法》标志着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的成熟,“这种历史观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 [3]257。恩格斯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当今世界上备受推崇的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此,深入挖掘恩格斯自然观,可以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一、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恩格斯关于自在自然观点的启示
通常“自在自然”的内涵,是指人类活动尚未作用过的自然界,如人类世界出现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产生之后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那部分自然界。事实上这种状态的自然界,无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还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很少存在了。何况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无。因此,在此使用“自在自然”概念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借用“自在自然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界”这一特性,凸显本部分的内容是论述恩格斯对作为人类生存条件那部分自然界内在固有属性的根本看法。
恩格斯提出,首先,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恩格斯认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3]385这是“辩证自然观的核心”[2]352。其次,自然界的
生活是由矛盾所决定的。“辩证的思维, 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这些对立,通过自身不断的斗争和最终的互相转化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化,来制约自然界的生活。”[4]317再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在自然界里,正是那些在历史上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辩证法运动规律,也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2]349最后,自然界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通过论述天体、地球、地质、生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恩格斯提出自然界在有限时空的变化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最高发展阶段是人的生命。
通过恩格斯对自在自然的论述,我们能清醒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能形而上学地认为是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中心与边缘的关系。自然界作为有机系统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的。因此,与自然相处时,人类应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念会产生正确的行为,相反,错误的理念也会导致错误的行为。现如今,内蒙古大草原之所以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因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适从自然”“师法自然”等观念一直指导着内蒙古游牧人的生产和生活。他们认为,只要适从自然,天灾就不会发生,草原、河流就会依然碧绿清澈,人们就会依然幸福安康。相反,在片面的“人定胜天”等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三门峡大坝,却因不尊重自然规律而使渭河40多年来(从建成到2004年停用)连年水灾不断,使渭河成为悬河,从而被作为水坝败笔列入了世界的水利史册。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首先,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要用生态伦理意识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要摒弃自然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作为人类的养育者,自然理应受到尊重和感激,但人类却决不做匍匐在自然脚下的奴仆。纵观茫茫宇宙,地球是目前所知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因此,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做出亲近自然的行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人类才有可能长久地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
二、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恩格斯关于人化自然观点的启示 劳动使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把自在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指从纯粹自然变成拥有社会的性质自然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们劳动(实践)的产物。“人化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对象性活动”时所涉及的一个问题。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自在自然被打上人类的目的和意识的烙印,按照人的方式和人的需要规定着自然的存在状态,从而转化为“为我之物”参与到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人类生活世界的运动过程之中。因此,“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4]131。
在汲取马克思思辨人化自然思想的基础上,恩格斯结合自身经历的一些新情况,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了这一思想。他认为,首先,人通过劳动(实践)使自己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使猿手变成了人手„„双脚也发展得更加适应于直立行走。„„此外,劳动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而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3]372-378。其次,随着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人成为自然界的支配者,所以“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大自然的规律”[3]383。“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3]274自然界是不能离开人的。“动物所能做到的最多是收集,而人则从事生产,人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这是自然界离开人便不能生产出来的。”[3]372自然界需要在人的支配下才能发挥作用。自然界只能为劳动提供材料,而人的劳动却能把材料变成财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383;“人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4]329;“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
为人们服务。”[3]275最后,人若违背自然规律,自然也会报复人类的。随着工业的加速发展,恩格斯深深地感到了人受制于自然的严峻问题,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水分的集聚中心和贮存库„„”[3]383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384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改造自然。通过恩格斯对人化自然的论述,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需要顺应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所谓顺应自然,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不违背大自然自身循环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为人类所用的某些资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顺应自然的一个成功案例。该工程按照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百万亩成都平原。该工程无须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时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时有内江自流灌溉,二千二百多年来,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相反,苏联的“黑风暴”则是不顺应自然而遭到自然报复的反面典型。自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开始垦荒,到1960年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行为一度使苏联的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表面上看粮食是增产了,但植被和表土结构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的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未能幸免。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经说:大自然启示给人类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只有适应地球, 才能分享地球上的一切。只有最适应地球的人,才能其乐融融地生存于其环境中。
三、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恩格斯关于生态自然观点的启示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恩格斯曾提出“(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384的命题。这一命题的含义就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应该统一发展并融合为一体即生态自然。这是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生态自然虽然也是人类的创造,但同人化自然相比, 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新的自然形态。建构生态自然是人类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或价值追求。
关于生态自然思想的论述肇始于马克思。马克思曾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4]120当时,由于受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马克思世界观尚未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还很思辨。而恩格斯写于1873年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却弥补了如上的不足,并且明确地探寻了实现生态自然的路径。恩格斯说:要实行人类和自然的和谐,仅仅摒弃“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3]385。
在这里,恩格斯告诉当代人: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制度上进行变革,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2]633-634。当下,我国已建立了自觉保护自然的社会制度,工业化与生态自然一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走工业化道
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二选择。马克思曾说:“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4]128这句话强调了工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也暗含了工业活动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局限性。当今,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工业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要致力于消除工业活动带给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由此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还需要人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认真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保护自然方面出台了不少法令、法规和制度,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更是加大了促进生态自然制度建设的力度。2013年10月,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的一类立法项目。2013年12月,中组部发布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中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的要求。2014年2月,环保部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经过一年多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政府不履行监管责任等不作为行为的监督机制还很薄弱,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也没有建立,市场经济手段运用得也很不够,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机制也不健全。今后,我国要紧紧围绕上述这几个方面进行机制改革,推进生态自然的建设。
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观的梳理和论述,我们得到了“当代人只有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落实顺应自然的行动、完善保护自然的制度,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的重要启示。同时,也由此看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提法,实际上是对恩格斯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