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03:3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

第一篇: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

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知识、获得的感悟体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使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最终得以顺利地生成和发展。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导学案”作为实施学案教学的载体,对高效课堂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开展“导学案”教学十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由教会学生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作为学习者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进而促生高效课堂的产生。

“导学案”——一个全新的名词,伴随课改进入了我校课堂。推行初中语文导学案已近两年时间了,在不断学习、运用实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本人有了些许体会,现与大家交流。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导学案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字上“导”、“学”、“案”。

第一,“导”就是指导、引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候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指导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可以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预习,这就是“导”的作用。

第二,“学”就是指学生在此课或章节中要学什么,掌握什么的问题。

第三,“案”就是一种方案,它是学生学习的时候的一个方案。

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六个作用:

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

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以下个特点: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

3.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如:《敬畏自然》的导学案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反复阅读,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感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情怀。

学习重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导语提示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自然的责任。

二、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黑板展示)狼藉、混淆、深邃、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三、整体感知

(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2.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讨论、交流,小组自由展示)1.再读课文,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五、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如:

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六、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黑板文字、语言交替展示)

1.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2、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七、达标分层检测(略)

八、课后反思(略)

导学案的使用

刚开始使用导学案,我不知所措:一节课的内容,二节课甚至三节课也不能完成,有的时候恨不得马上给他们讲出来,自己也一吐为快,在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独学”环节),我认为在教室里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小组讨论时,成绩差的学生和我一样,干巴巴的坐在教室里。“展示”这一环节,又成了优等生的天堂。所以几个星期下来,我感觉就是学生成绩优的更优,差的更差,出现了两级分化。细细思考,原因出在老师身上。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成了局外人,学生们自然一盘散沙。我意识到这一点后,马上着手改进。

(一)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目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可见,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然而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便已没有了兴趣,学生学得被动,读得无力、乏味,整个预习似乎“不留痕迹”,而“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则为学生的预习指明了方向,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所以我在预习环节,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

2.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学生小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

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四)分层检测的落实问题。

分层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教师或小组长(检查当堂训练情况,也可作为作业批改)现场批阅学生练习,收集反馈信息,当堂矫正补救。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小结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并对合作小组当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经过改进以后,我明显感觉学生学习更努力了,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效果越来越好了。

当然,使用导学案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导学案的设计编写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如导学案上的问题设计偏多,偏碎等。部分学生容易出现依赖学案而忽视教材的现象。学生纵然认真地完成了学案,但学习的深度不够,学习浮于表面。错误认为完成了学案,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篇: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情况的调查报告

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导学案的高效编制

调 查 报 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到此校推行了导学案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为了了解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使用后的教学效果,使导学案在教学取得更广泛的应用,特开展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 7、8、9年级学生及任课教师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7、8、9年级进行,共发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达到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教师座谈会三次,学生座谈会十五次,个案调查三十次。这些座谈会和个案调查,不仅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更为导学案推行积累和总结了经验。

四、调查结果: 调查教师情况:

1.教师们比较认同导学案教学模式,也表现比较浓厚的研究热情。2.《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导学案正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它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教师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导学案用一系列利用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序有控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导学案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数学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可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发放。在上课前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4、使用导学案教学后发生了很多变化,由于抽批学生的导学案,学生自学情况了解更详细了,课前准备更充分了,更加明确课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增强,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出现明显的变化:发言的多了,小组讨论实了,展示的方法丰富了,后进生也能有表现了,优秀生更突出了,学生的兴奋点多了;老师不再独占课堂,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当堂检测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课后学生主动讨论问题的、问问题的多了。老师课下讨论课堂成败的多了。

5、教师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进行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不仅较好地把学习目标交给学生,并在自己学习中得到有效落实。而且注重了知识点的能力价值。每个知识点的内涵,每个知识点的分析整合过程,都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导学案设计中强化了问题设计,思路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足够思维量,强化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6、教师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较好地体现了能力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教师依案引导,学生有序而学,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学习、掌握知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从问卷中也可看出,老师们都很想了解导学案教学,但是仍存在着部分老师对导学案教学了解不深、不透,甚至误解或理解偏差,以及实践中的困惑。

其一是教学理念与实际脱离。要真正理解“以学定教”,就必须改变根深蒂固的“教”的统治地位。要突出“学”,为“学”而“教”,同时又要注意“教”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是不 “教”,是在学生需要时“教”。“教”不是弱化,而是要求更高。其二仍有观望现象。学生、教师利用导学案的操作程序需要认真研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教学需要及时反思,教研气氛因每位的参与才丰富多彩。

其三应树立课改的主人意识,不是旁观者。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方法需要每位老师必须做的;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每位老师研究探索的;集体教研是依赖于每位老师参与达成的;导学案的预设是靠每位老师生成的。调研中老师也提出了诸如导学案不尽完善、教材课标需要挖掘、教研活动需要实在、时间不够充分,责任心需增强、课堂教学难以把握、学生习惯需要养成、学生需及时记录整理导学案、学生作业量大的问题、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只要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自然也就解决了。

调查学生情况:

1.有90%的学生赞同使用导学案;能课前主动预习的学生达82%;能按老师要求认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有80%;认为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有90%;认为自己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进步的有85%;听课效率提高的有86%。但是能做到日日清,在导学案上记笔记、学后记的比例仅有78%左右;家长检查导学案的约50%,教师检查导学案的约76%。

2.在使用导学案后,预习有任务有要求了、能真的预习了,预习时会标记、概括大意了,能找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了。自己完成作业的能力提高了、自信了。小组讨论时敢说自己的做法了、愿意参与了。课上敢展示、敢发言了。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提高更有信心了,习惯变好了。优等生的优势更大,学困生也积极参与学习了。

3.从学生对老师们的要求上可看出,很想得到更多的自主学习、展示自己的机会,要求公平、公正;很想得到老师的方法指导和恳切的赞许。“老师你讲的那么快,还都讲一遍,我跟不上”,“老师你只对答案不是多好吧”,“老师你在课上尽量减少使用导学案的时间”,“老师你给介绍相应学科的自学方法吧”,“老师,你上课的气氛太沉闷了,把课堂还给我们吧”,等给老师们提出了衷恳的建议。

4.学生认为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有指导作用,课堂检测的作用更大。要求导学案设计注重层次性,少而精,减少作业量。

综上分析可见,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实施以来,在推进学生学习方法变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上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仍然很强,学习的自主意识虽有提升,但主动学习的愿望不够强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而新的学习方法的落实与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我相信,只要坚持导学案教学的实施,这种情况一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操作导学案呢?

(一)课前延伸,先解决预习学案即前置测评,约2分钟。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通过什么方法、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课堂上必须体现出效果,老师心知肚明。

(二)课内探究,进入课堂导学案学习阶段,课堂学习约38分钟。实施四环节教学要求。教学流程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

1.自主学习,约15分钟

(1)明确目标:教师点明本节课教学目标。

(2)展示导学案,课前上板:学案绝大部分内容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有明确的任务感。学案在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3分钟小预备时,老师安排任务组学生抄写上黑板,保证内容的可视度,这一环节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是不能不讲究的重要课堂形式。

(3)个人学习:学生在随堂记录本上按图索骥,对照导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有序开展学习,独立做题,初步感知内容,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做好记录。

2.合作探究,约15分钟

(1)小组交流,生生合作:学生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做好记录。约7分钟。

(2)班内交流,组组合作: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等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生发出的问题提交到全班,由其他小组及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做好记录或了然于胸。也可依托导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展示个人才华与小组智。展示方式可以由各小组组长派员在黑板展示,也可以逐题进行口头讲解。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约8分钟。

3.精讲点拨,约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地问题、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进行解疑答难、总结规律,理清方法与思路。

(2)让学生将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来,形成课堂小结,记录在随堂笔记上。4.巩固检测,约3钟

(1)以本堂内容为中心,精选精编题目,限定时间,进行当堂达标检测。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相关内容。

(2)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批阅等方式掌握学生的达标情况,结果在全班反馈。

(三)课后提升

1.作业布置。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实验性、指导阅读性等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实行分层次布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适合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

2.反思。根据学生作业批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学生修改错题。教师要善于总结,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反思“学案”的设计,将不合理的部分修正,供以后参考。

教学中的导学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许多不完美且有待继续研究的地方。另外,本调查也存在调查研究的时间较短、实验范围较窄等问题。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使导学案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第三篇: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一些思考

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一些思考

——郑州市107中学 于得平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原则,追寻教育的真谛,秉承道德课堂理念,我校积极开展了生本教育实践,着力打造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旨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轻松、愉快、高效、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长的幸福滋味,就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奋斗目标。“导学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所以“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到道德课堂的落实于推进。在这里我仅谈谈自己对“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在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供学生在课下预习、课上使用和课后复习巩固。简单地说,“导学案”就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不仅是沟通教与学之间的重要纽带,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确立准确的学习目标和适当的学习方法。

二、“导学案”的设计

(一)要充分备课、精心制定导学案。学案不同于教案,它要求老师要转换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知识储备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导学案,使之真正成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在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以教材为主线的灵活性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性原则。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思想品德导学案的基本环节我们大致分为: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前置作业、自测自评、畅谈收获等几个环节。在教学流程上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模式,向着“设计模式化、课堂自主化、运行自动化、问题层次化、知识能力化、检测系统化、评价激励化、时间明晰化”的改革方向努力。

(二)注重前置作业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生本教育实践中,前置学习作为课堂学习的起点和关键环节,在导学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设置前置作业的根本点有三个:低入性、开放性、阶梯性。①低入性,是我们很多老师都已经知道的,但如何把握低入的度,低入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可能大家和我们一样,都曾经心里没有底。我们认为低入到让每个学生在展示课中都能有话说,给学生把表现的门槛放低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参与的快乐,尽量避免课堂的旁观者,从而满足每个学生希望被人注意的心理需求。②开放性,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他们的个性化解读。在前置作业设置上,常常以“我认识到…….”或“我懂得了…….”这样一个粗放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样环节中都能表现出自己的认知水平。③阶梯性,就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完成前置作业时产生一种成就感。一味的低,程度好的学生会觉得没意思,因为能力没有充分显示出来,而挫伤他们表现的积极性,无法起到引领作用。所以在设置前置作

业时尽量体现出阶梯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好的更好,差的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三)教师要切实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程要求教学工作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学案的利用将课前学生的自学作为一项重要的环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序地有目的地进行高效率的自学,这是我们特别需要下功夫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地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如在设计预习题目时,将学习目标变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并在语言设计上糅合了学生易接受的语言,如“请你说说看”,“你能告诉我吗?”,“你知道吗”?等这些学生易接受和产生共鸣的亲切语言,无形中增加了知识的亲和力,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不经意间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导学案”的使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②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2、合作交流,暴露问题。

展示“前置作业”以及完成“自测自评”步骤时,我认为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的方式,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对交流中暴露出的问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全班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要及时搜集起来,为下一步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有意义,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太远。讨论交流中学生往往各执己见,甚至争执、辩论,乱作一团,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更不用说如何达成共识。因此,要善于控制合作交流学习的进程,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3、释疑解难,精讲点拨。

导学案的使用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让学生完成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讲要讲到学生需要之处,讲到学生困难之时,讲到点子上。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除疑点,强化弱点。针对学生交流中暴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对比较幼稚的问题不能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的注意点

导学案使用中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给自己以正确的定位:是导演不是演员。“导学案”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自我展示的动力和活力。教师在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经过充分的预习后,教师再通过查阅学生的前置作业的完成状况,及时进行二次备课,将学生通过自学还不能掌握的问及时使了解,以备课堂上进行有效地点拨,避免无效教学的产生。这样教师可以放心地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网络,小组合作讨论难点、疑点,对于知识学习部分,有选择地根据题目难度的不同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讲授和解释,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不惜赞美之辞,及时鼓励表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步步接近和达到学习目标。我们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决不是要动摇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精讲点拨也应该是课堂的精彩部分,但不是什么都从头讲起,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

另外,教师是整个课堂的调控者、指挥者,决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课堂之外,要密切关注课堂事态的发展,了解每位学生的表现,掌握好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及时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导学案”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切实提高“兵教兵”的效果。

“导学案”的核心是“导和学”,使“教”围绕着“学”转。导学案的应用除了应关注导学案的科学设置外,还需要教师发挥好导的作用: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能力„„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伴随着道德课堂理念下的生本教育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课前有期待,课上争先表现自我,展示自己,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课堂节奏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导学案的使用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上,从而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导学案”的应用使长期以来沉闷、单调的初中政治课堂也焕发了生机活力,课堂成为学生尽情挥洒才情,张扬个性的舞台。

总之,在道德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着力推进教科研工作,在实践中使我们的“导学案”教学不断趋于完善!

第四篇: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引子: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成绩下降之快超出预期。同五年级的四次大型考试的平均成绩相比,及格率下降10%左右,优生率下降15%左右,平均分下降近2分。扣除知识难度、试题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成绩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结合导学案教学中的种种不适,我觉得有必要进行反思。下面谈谈自己两个多月来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一、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

(一)关于导学案:

1、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教学的设计图。我们的教学要依托导学案,但不能“依赖”导学案。导学案是编写者以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编制的,它不可能适合全市每一所学校,适合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所以在使用导学案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增补等二次生成,力求达到最佳。既忌“一字不漏”地照搬,又忌完全“弃之不用”,另起炉灶。

2、导学案教学,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交流合作。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五大模块,即自主前置探究、导入学习目标、合作探究与多维展示、高效点评与答疑总结、当堂自测与反馈。

(二)关于教师:

1、导学案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自己经历了从开始的迷茫、恐慌,到现在的从容、镇定的漫长过程。毫无疑问,煎熬、困惑一直伴随左右。尽管有过两次短暂的培训学习,但终究只是学习了一些形式,课究竟怎么上,自己开始也没有底,只能自己摸索,并在摸索中提高,经历了从“形似”再到“神似”的过程。

2、导学案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强度,但习惯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习惯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突然面对课堂教学的思路是他人既定,课堂生成的主动权“旁落”学生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消弱的“三难”局面,难以适应之情溢于言表。

3、面对暂新的教学模式,自己只能去探索、去思考、去解决。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重新研读两次培训的课例,加强与同科教师的交流,认真进行进行反思。积极转变观念,寻求教学思路既定与生成主动权旁落的最佳结合点,重拾教学的“主导权”,力求将二者紧密融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达成教学目标上下功夫。

(三)关于学生:

1、学生对导学案显示了更强的适应性,从初始时的“无比好奇”到“习以为常”,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这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可塑性强。

2、学生的学习热情超出预期。导学案的使用,使沉闷的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学困生,导学案教学,使得他们从一个旁观者,转身成了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并且时不时的代表小组展示,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自信心。

3、学生的表达能力、表现欲望令我刮目相看。使用导学案教学前,学生表现机会少,使用导学案后,由于有“课前三分钟”学生主持环节,有“交流展示”环节,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表现越来越精彩,学生的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作业抄袭现象日益严重。过去,班上抄袭作业的基本没有,而现在每个小组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一个小组六位学生的作业都差不多一样。二是课堂上相互观望。由于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采取小组展示方式,由于评价机制的影响,时间长了,交流、展示的机会往往留给了小组中学习好的几个,其他学生也不愿主动参与了。

(四)关于小组建设与评价:

导学案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小组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初,就分组问题,和班主任一起商量,反复权衡,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学生尽量均衡,以便于评价。同时挑选、培养小老师、小组长,指导小组取组名、组号,制定组规。

对于小组评价,感受最深的是注意公平、激励,力求科学。尽量给每个小组创造均等的交流、展示的机会,忌过多的关注某个小组、某个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可采取简单问题“大号”答,较难问题推荐答;常规见解一颗星,独特见解两颗星的办法鼓励学生质疑、创新,标新立异。

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困惑:

(一)关于小组座位问题: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学习,那么分组不可避免。但学生的座位如何编排,一直困扰着我们。开始是六人一组围坐法,因为考虑到学生的用眼卫生问题,一周后取消。而后采取竖排法,学生面对面,侧对黑板。同样因为看黑板不方便,影响学生健康及学生易走神问题,两周后舍弃。最后采用横排式,跟常规坐法差不多,不过三人一横排,平时面对黑板,小组交流讨论时,单排学生转身而坐。三种坐法,各有利弊,但不知采用何种方式更加科学。

(二)关于小组评价问题: 既然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那必将进行评价,但如何评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全市举行的两次导学案研讨课来看,有教师评价、记录的,也有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由学生记录的,更有只简单评价而不做记录的。几种评价方式也是各有利弊,教师不可能全程记录,让学生记录更是弊大于利。不评价吧,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再者,由于多采取不完全记录法,对于评价结果,学生颇有微词。究竟如何进行评价,有待探讨。

(三)关于教师主导作用问题:

导学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前置性学习,重视自主学习。但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在自主探究环节往往要花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程。教学中常常出现尴尬局面,是教师强行中止学生的探究、交流,还是让学生继续下去?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还是继续发挥学生“体”的作用?不“导”吧,教学任务完不成,不“体”吧,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真是两难。

(四)关于因材施教问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每一位教师都熟知的道理。但现在就有一个困惑,我们学校地处城郊,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基本没有自学习惯。而导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前置性学习环节。试想一下,那些学困生,即便是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还有那些课前不自学,上课时不习惯看书的学生,基本上也是一头雾水,你让他讨论,他讨论什么呢?原来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学习,现在教师主导地位消弱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能发挥,造成一节课下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收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学优生,又使学困生有所进步,一直是我们寻找的目标。

(五)关于多媒体手段运用问题:

过去的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习惯,从情境创设到探究体验,到巩固拓展,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但如今,由于有导学案前置性学习环节,使得创设情景似乎已无必要。在自主探究与展示交流环节,由于强调当堂生成,多媒体课件预设显得画蛇添足。而在当堂检测环节,由于导学案人手一份,再用电子白板显示出来,显得有些多此一举。我感觉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导学案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弱,不知道怎样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

(六)关于“书”“案”结合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花费了编者大量的精力,许多课时的导学案都有学法提示,对重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相当好。但不可否认,少数课时的导学案是学生没法接受的。在使用导学案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在自主探究环节,探究的要求在导学案上,但要解决它,需要阅读教科书。学生要将导学案和教科书同时打开,一手指着导学案,一手指着教科书,眼睛要不停在二者之间移动,眼睛很容易疲劳,学习效率自然降低。如果教师要将这些用课件展示出来,由于没有电子稿,教师要录入到课件中,工作量又太大。这些怎么解决,值得思考。

三、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1、从理论上说,导学案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摈弃了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而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体。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课改,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既然是改革,那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不是教育主管部门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大的不说,具体到导学案的编制、教师的培训、教学的视导、教学的研讨、教学的评价都需要及时跟上,但现在这些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教师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对如何实施导学案教学也是一头雾水,只是没办法才硬着头皮上。由于缺乏指导,担心成绩下滑(要全市排队哟),现在就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的是导学案,上的是老一套,有的教师只在讲公开课时用导学案教学,也有教师是“用导学案上一遍,再用课件上一遍”(教师原话)。这既浪费了物力、财力,更浪费了人力。

2、从实际来看,既然是改革,当然就有风险。改革肯定会走弯路,怎么办?一是我们的培训要跟上,要让教师从观念上认同,认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知道为什么改;从方法上掌握,掌握基本的教学流程,知道怎么改。要让教师“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二是我们的评价要跟上,要给课改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要让教师“心中有底”,允许教师教学质量的合理“下滑”,否则,谁敢改?谁敢真改?三是我们的教师要着眼于长远,既然是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学,有利于自我成长的事情,就要认真参与。要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定能找出问题所在,并一一攻克。

3、相对于我们这类的学校来说,所面临的困难是最大的。因为生源质量较差,我们的课改之路是艰辛而漫长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个月不行就半年,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只要我们坚持并去思考它、解决它,胜利的曙光就会离我们不远。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我们应将传统教学与导学案教学有机结合,在“导学案”中的“导”字上下功夫,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做到适时、及时、恰当。教学前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等要素,进行合理预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补救和强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并努力付诸实施,相信我们会成功的。

第五篇: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语文导学案使用心得体会

随着“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实验的深入开展,导学案的使用逐渐普及,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的确,只有精心编写好导学案,并合理使用,才能使导学案发挥最大的效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我在前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当中,积累了一些体会和做法,现以《晏子使楚》一课的导学案的设计为例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把预习导学案当“指示灯”,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领会学习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而如何预习却是学生的一个盲点,预习导学案的运用恰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教师在设计预习导学案时,考虑的应该是学生学的行为而不是教师教的行为。因此,预习导学案要思路清晰,结构清楚,条理性强,学生通过自己解读就能自主感知并大体了解本课的重点、难点。因此《晏子使楚》一课的预习案我设计如下:首先是初步的引领: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三遍,圈画出生字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给课后方格中的生字组词。接着 就课文内容提出指导:

1、我收集到了与本文相关的信息;2查字典,写意思。最后写出“初读收获和我的质疑”。这样明确的要求使得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勾画出课本的知识点并写上标注,梳理基础知识脉络,并将生疏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同时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把课堂导学案当“ 探照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课堂导学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把本课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使学生对问题有预见性,再深入思索问题,问题的设计有延伸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作用,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生学习积累经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兴趣,需要,现有水平等。例如我在《晏子使楚》课堂导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预习检测。这是对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契合互动。课堂伊始,适当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学预习没有完成的内容,接着采用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在组内对本课各部分基础知识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一些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引导和推广。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学案设计的问题情境,必须突出重点,在重点内容上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广泛交流。例如《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了四个问题:

1、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2、思考:课文写了三个回合的斗智。

3、读了课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读读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的对话,看谁读得最好。

教师就文本内容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交流,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形式可以多样化: 朗读、倾诉、质疑、批判等等。除此之外,必须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组员们在表达、倾听的基础上反思、讨论,提出新的看法。教师全方位指导合作小组的活动,根据学生需要或教师的观察可以作重点辅导。此环节让每个学生就文本平等交流、自主表达、耐心倾听、激发创造,这是学生合作的过程,对话的过程。是整个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该环节锻炼了学生听、说、思维的能力。最后合作小组把自己小组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性的思考和围绕教师提问的讨论结果独立形成文字,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其他小组在倾听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质疑,自由陈述观点,实现组间对话。

(三)资料链接学习提示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领悟方法、发展能力,可以围绕课题和学习重点,建立“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主要是提供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实例。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材料必须与课题内容相关。因而我选择了晏子的介绍和难点句子解析两方面的内容。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成功的,是富有创新教育气息和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精心编写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让导学案真正帮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载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学案导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阳城县横河学校李功庆 从今年秋季开学开始,全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观摩活动,热闹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过去的讲堂变成了学堂,所有的......

    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数学导学案

    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数学导学案 史又成 2012年11月份以来,我校按照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掀起了新一轮课改,要求各备课组编写导学案,以导学案为统领打造高效课堂。一篇好......

    关于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关于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摘要】导学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教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

    导学案使用

    地理导学案的使用 讲”最易,“教”则难,“导学”才见真功夫,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不是教师教案的翻版,也不是练习加指导。......

    导学案编制与使用

    一、模板式导学案编制依据 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及评价 (一)、检查反馈 (二)、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要板书到黑板,形式不限,可以用小黑板,多媒体等。 (三)、“五步三......

    浅谈如何落实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落实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 内容摘要:导学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航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其实效......

    浅谈“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合集

    浅谈“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近期,我校通过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

    浅谈“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 李娟 近两年,我校通过学习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