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摘 要: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如何使初中计算机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成为计算机教师亟须研究的新课题。对此,作者结合这几年教学的实例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与体会。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兴趣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作品
一、设计灵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覆盖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知识、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等,知识的覆盖面极大。那么,该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更轻松地学好这门课呢?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自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如谈到计算机硬件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等硬件时,这些名词不但抽象,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仅靠教师讲解学生会感到很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如设计一个主题“假如你要买一台电脑”,老师扮演店主,学生和学生家长扮演顾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把各种硬件产品,有选择地拍了下来,可用多媒体播放。把一些电脑设备、部件一一地排在桌面上,供学生实物参观。亲身体验,让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与综合设计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课题应满足如下要求。
1.要有适当难度。
2.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
3.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中学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单元的第六节《使用画图》,这是对系统自带的一个小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这堂课可以给学生设置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作品分析:画圆
问题:如何画一个正圆?方法:画圆时按住“shift”键,画的就是正圆。
问题:如何使画圆的线条变粗?方法:画圆之前对图形工具设置框进行设置。
(2)学生作品分析:画圆
问题:怎样画五个一样大的圆?方法:采用复制的方法
(3)学生作品分析:学生给“奥运五环”上色
通过问题形式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具有层次感。这一堂课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操作软件提供了借鉴,我们做一个作品,不仅要有一好的主题,而且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操作。
三、信息技术与生活有机结合
信息来源于生活,信息技术要为生活服务。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所以,在课堂上所举的例子,尽量要往学生在生活能够看得见,最好是能够体验得到的方向思考。很多老师都上过《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贺卡》,但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如,学生的生日,学生所喜欢的图片、音乐,所属的星座等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也为某某学生制作了一张带有flash动画的贺卡,希望能给学生带来惊喜。
师:听到这熟悉而美妙的音乐,请说说这音乐是什么呢?
生:《生日歌》。
师: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生日贺卡。
通过这样简单的入场,开始了这堂新课,使得信息课不再生硬。
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应该只为学技术而学习,我们完全可以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通过让学生制作相应的作品,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自主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让信息技术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积极主动,这样一节课才会更加精彩。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第二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得到了普及,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作为一名新兴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依靠理论的说教,还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笔者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实践和探究,找到了一些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认识。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明确的任务驱动为目标,在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环境下,让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的知识。合理运用该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一般分为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等。
在具体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针对性和阶梯性。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同时任务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初一学生在学习“表格制作”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仿照课程表,设计一个10行5列的空表格”。这个任务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单元格、表线添擦等子任务,在完成这些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删除、表线的处理等操作就会逐步熟悉,从而达到本课时“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单表格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个别指导和答疑工作。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具体操作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的学生往往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以制作小报为例,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对“艺术字”的基本编辑方法不是太清楚,有的学生对应用图片、自选图形的组合、美化不了解,有的学生对图文混排的方法不熟悉??如果都采取“一锅端”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就很有必要。
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索是学生求知的本能,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设置疑问为出发点,以学生探究问题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情感体验、实践尝试、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探索发现式教学法”一般分为四个环节:设疑――探究――解决――发现。
例如在学习《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时,教师可以首先创设“出示这学期大家前三次的考试成绩”情境,然后引出问题“我们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那我们有什么更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吗?”由问题的产生到情境的引入,然后再适时引入图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是用什么类型的图表呢?折线图还是用柱形图或者其他?确定了图表的类型之后,通过分组协作让学生再一步步建立图表。在整个图表完成之后,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来转换图表。这样,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步完成本节知识点的学习。
在运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法”时,教师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首先,疑问的设置要有共性,既要游离于具体问题之外,又要紧扣知识点的核心。问题没有共 性会让学生多走弯路,极大浪费课堂时间。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引导,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解决问题后要及时总结,合理评价。恰当的评价既能汇总分析学生在前期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又能适时引出新的知识点供学生进一步探求。
三、实践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工具性较强。“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的本质是以教师启发为激励手段、以学生实践运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环节:(1)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找出实际问题背后的知识点。(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给予肯定或补充,并不失时机提出新问题,为下一个知识点埋下伏笔。这种教学模式类似文学写作中的“倒叙”手法,即先找出问题背后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最后再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实际问题,并将之抽象为信息技术知识点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与其他学科老师沟通,有些知识点需要借助计算机解决时要提前精心设计,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渗透”能力。例如初一学生在数学学到有关利用计算机制作图表的知识时,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操作,不断增强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上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挖掘,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学校正在开展“唱?国歌”大合唱系列活动,学生了解到评委老师的打分系统还是人工操作,很不方便。于是,我鼓励学生利用EXCEL函数等知识帮评委老师们设计一张实时计分表及名次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结合评委老师的有关要求和竞赛规则,在学习了函数有关知识点后,经过小组合作,综合利用MAX()、SUM()、RANK()等函数巧妙地设计了一张数据表。通过此表大大提高了评委老师的工作效率,学生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了EXCEL学习的实用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泰州实验学校 唐进晔
【摘要】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无所适从,学生学得痛苦郁闷,教学效率很低,教学资源严重浪费。追其问题原因涉及许多方面,如有其本身理论体系的不成熟,有来自“小学科”思想的漫不经心,也有来自制度层面的评价等方面。如何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呢?笔者认为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本文试着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实践启发式教学法”三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入手探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还远远没有成型。《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信息技术课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突出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沿用现成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三种教学方法较为常用有效: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明确的任务驱动为目标,在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环境下,让学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新的知识。合理运用该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能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一般分为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任务等。
在具体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针对性和阶梯性。任务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同时任务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初一学生在学习“表格制作”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仿照课程表,设计一个10行5列的空表格”。这个任务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单元格、表线添擦等子任务,在完成这些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删除、表线的处理等操作就会逐步熟悉,从而达到本课时“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单表格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个别指导和答疑工作。学生之间水平存在差异是个普遍性的问题,再加上具体操作的多样性,导致不同的学生往往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以制作小报为例,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对“艺术字”的基本编辑方法不是太清楚,有的学生对应用图片、自选图形的组合、美化不了解,有的学生对图文混排的方法不熟悉„„如果都采取“一锅端”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就很有必要。
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索是学生求知的本能,而“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设置疑问为出发点,以学生探究问题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情感体验、实践尝试、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探索发现式教学法”一般分为四个环节:设疑——探究——解决——发现。
例如在学习《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时,教师可以首先创设“出示这学期大家前三次的考试成绩”情境,然后引出问题“我们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那我们有什么更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吗?”由问题的产生到情境的引入,然后再适时引入图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是用什么类型的图表呢?折线图还是用柱形图或者其他?确定了图表的类型之后,通过分组协作让学生再一步步建立图表。在整个图表完成之后,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来转换图表。这样,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步完成本节知识点的学习。
在运用“探索发现式教学法”时,教师一般要把握如下几点:首先,疑问的设置要有共性,既要游离于具体问题之外,又要紧扣知识点的核心。问题没有共性会让学生多走弯路,极大浪费课堂时间。其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引导,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解决问题后要及时总结,合理评价。恰当的评价既能汇总分析学生在前期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又能适时引出新的知识点供学生进一步探求。
三、实践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石,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工具性较强。“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的本质是以教师启发为激励手段、以学生实践运用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环节:(1)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找出实际问题背后的知识点。(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给予肯定或补充,并不失时机提出新问题,为下一个知识点埋下伏笔。这种教学模式类似文学写作中的“倒叙”手法,即先找出问题背后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最后再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实际问题,并将之抽象为信息技术知识点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与其他学科老师沟通,有些知识点需要借助计算机解决时要提前精心设计,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渗透”能力。例如初一学生在数学学到有关利用计算机制作图表的知识时,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案例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操作,不断增强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课堂上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挖掘,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学校正在开展“唱响国歌”大合唱系列活动,学生了解到评委老师的打分系统还是人工操作,很不方便。于是,我鼓励学生利用EXCEL函数等知识帮评委老师们设计一张实时计分表及名次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结合评委老师的有关要求和竞赛规则,在学习了函数有关知识点后,经过小组合作,综合利用MAX()、SUM()、RANK()等函数巧妙地设计了一张数据表。通过此表大大提高了评委老师的工作效率,学生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了EXCEL学习的实用性。
“实践启发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有着明确的目的性,用实际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教师的逐步启发和有效引导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知识点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组织实施,有时甚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追求“灵动”的课堂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发挥最大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希望的。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本位、智力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信息技术课堂呼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总结摸索,逐步实践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小结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桂林中心学校 刘敏
常言“教无定法”,这是指在教学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当小老师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将逐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计算机的乐趣。
“任务教学法”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有时不易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因此,在下达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操作过程中把握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指导解决难点,完成任务后共同小结,通过小结把任务中涉及的知识、概念加以归纳、系统化,并做适当提高。
学生“水平差异较大,课难上”是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教学中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当小先生”。让已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给掌握较慢的学生当小老师,既克服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小先生”可以采用“轮流制”,谁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好,谁就是小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适当留白,学习迁移
留白,就是讲课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有人提出,“讲课要顺畅,尽可能多讲、细讲,将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统统化解掉,让学生听起来顺顺当当,少碰钉子、少走弯路„„”这是不是好的教学方法?我认为不是。首先,学生从这种课上获得的知识是轻轻松松听来的,不是经过动脑筋下功夫学来的,理解不深刻,掌握不牢固,对提高学习能力不会有很大帮助;其次,这种替学生想,“搀”学生走的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真正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学习既无味又无用。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在课上不在一一列举操作方法,而是通过学生给学生讲解或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描述操作步骤,叙述操作结果。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教学的一种新观念,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参与探索,养成“发现问题→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在教学中,通过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鼓励创新,学以致用
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写作文、做实验或进行计算机辅助学习,运用于身边生活等等。例如:用自选图形设计本班的班徽,用艺术字设计本班的班训„„
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选用课外范文,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其他学科知识。
四、用爱心去滋润,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
作为教师,最起码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教育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我们老师的真诚。有人写过这样一幅对联:“教古教今教学生追求真理,学中学洋学导师乐做真人。”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滋润,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是教师教育成功的关键。无论在信息技术教学,还是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都要注意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总之,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这需要我们不断地长期地共同努力,不断创造出艺术与智慧结合的高超的教学方法。
第五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摘 要 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不够完善,出现较多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些教学现状,本文介绍了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熟悉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备课;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听课,写课后心得感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演示教学过程。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63-01
随着国家在西部地区推行“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来,各地纷纷加大对教育软硬件的投入,至今信息技术教育课已经在西部广大地区开展长达数年之久,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硬件设施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探索适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个热点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目前信息技术课多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佳。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熟悉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备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初中信息教师应当熟悉教材,在课前就要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如果教师没有对教材内容做仔细的研究,那么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影响到学生学习信息知识的进度。因此,课前细心研究教材,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是非常必要的步骤。此外,初中信息教师平时还应当广泛阅读信息技术的报刊杂志等相关资料,多关注网络上有关信息技术的新闻报道,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对于做好信息教学有莫大的帮助。
二、了解学生,提高学生
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心理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某些学校由于生源的原因,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学生的电脑水平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为了上好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对学生做好必要的全面的了解,然后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够做一个评估,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可以一笔带过,哪些知识点是学生难以掌握并且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就要深入地细致的讲解,或者安排必要的练习。此外,教师还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提前全班所有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学习成绩好的,也有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让成绩好的同学带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学生。通过以上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快速地提高基础薄弱的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精神。
三、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用应当在熟悉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确定,教学方法符合教学活动的规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方法除了介绍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应当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常见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包括如下这些内容:讲授、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点评、复习等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教材?热莺脱?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再加上现代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堂的顺利进行,最终赢得学生的喜爱,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多听课,写课后心得感想
有的教师可能会问,信息技术课也要写心得感想吗?是的,要写,而且是非写不可,特别是对一个新教师。因为实际的课堂教学很难完完全全地按备课计划去进行,因此写心得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教训,可作下次备课的借鉴。这也是提高教师备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至于听课,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同事同年级同内容的课,你会发现,你和同事在组织同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授课过种、说话的艺术和技巧等多方面上,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只有通过这种对比,你才能够从对方的课中吸收有益的东西。以便更好地去备好自己课,从而提高自己的上课水平!因此写心得感想也是备好信息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演示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功能,把学生用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学生机的屏幕被锁定后,学生就没有可能去操作自己的电脑了,这对于少数想开小差的同学来说,就没有机会了。这时再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
六、利用益智游戏,渗透寓教于乐
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往往会在老师不注意时,偷玩游戏。我的做法是把学生最喜欢、最热衷的游戏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把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以富有趣味的途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总之,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还有待于我们摸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避传统教育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信息技术的普及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小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