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精准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精准性的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一、选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广泛性,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从而冲淡教学目标。语文课堂的“面面俱到”,似乎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通病。一篇文章,一节讲读课,不可能涵盖全面的语文知识,那么,让我们如何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个精确的目标,围绕这个精确的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有的放矢,聚少成多”,这还是我们选该题目所在。
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育新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其中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和新思想值得回味和总结。
新教材对古诗文的编排与以前比,有很大变动,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适应新教材,如何使每节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达到精准,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目标:
(1)以教师和学生为研究主体。培养初中学生和教师找准目标的能力,有了精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收到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目的性、高效性。(2)采用理论指导、调查分析和活动促进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对如何找准目标缺乏技巧,这样不完全的认知是古诗文学习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既精且准
(1)领会教科书的编排意图,以往的古诗文都是集中编排,而新教材是把他们分散在各个单元中,那么,它在每个单元中的意义和作用及其所要掌握的思想意义知识内容,就是我们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
(2)涉及每篇课文,每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是教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3)如何做到每篇古诗文、每节课教学目标精准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四、研究方法:
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分析和活动促进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1)调查研究法:制作调查研究的问卷,有对此问卷的汇总和形成研究的课题。
(2)个案与测量线和结合法:观察和记录在课题中特殊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测量古诗文教学素养的形成并形成典型案例。
(3)经验总结法:边操作边总结经验,边反思边调查。课题结束,研究过程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学生掌握情况等一系列行动实施,并根据效果反馈,边探索边实践
(5)归纳法: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
五、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调查,提出课题,形成研究方案(1)教师制定《古诗文教学目标精准情况的调查》问卷,然后发放并调查。(2)汇总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
(3)分析研究调查结果,针对古诗文教学目标的现状(无目标、目标不恰当、目标繁荣叠杂)提出本研究课题。(4)围绕此研究课题,针对教师现有教学水平,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5)组织实验人员学习有关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6月)。实施阶段活动方式:
围绕我县“经典诵读”展开活动:以互相学习为主导,以教师自主研究为主体,以研究内容(古诗文教学目标的精准)为主线。教师公开课示范,听课教师感受理解;主持人统一指导,教师分别行动;主持人在活动过程中个别指导和答疑。实施课题组成员勤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反思方法,实行每两周一小结,每一个月一次大型交流学习活动。为实现已经制定目标,采取如下方法和手段:(1)学习新课标
①教师要将课标对古诗文的要求熟记于心,并解读。解读较好的老师准备在教师理论学习会上交流。
②教师要清楚知道初中阶段课标要求的古诗文的重点,即十六篇古文、三十四首背诵的古诗、二十首赏析的古诗。只有知道诗文的重要程度才能更好的制定目标。
③每名教师首先自己达到课标要求,即对古诗文的理解、背诵、主旨的领会等,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来完成,一段时间后进行考试,并评出等级,不合格的再学,直到合格为止。
(2)回顾、查找以往目标教学的不足 教学目标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本不是什么新话题,但现实并不容乐观。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目标定位不准确,偏离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方向。
②、教学目标叙写不明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
③、有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没有思考,只从教学参考中照搬几条由于教学目标的偏离空 泛、模糊。导致的结果是: 课堂随意、盲目、方向不明,效果不明显; 教学评价不可观察,不可测量。
(3)教案变为学案
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与教学改革相伴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或操作规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师备课,是以教案为标志的,教案的编制又按照统一的模式突出“三备三写”,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写“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始终捍卫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守着自己的传统经验不敢放手。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教育实用技术,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将要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有意义,实现有效的教学才会成为可能。
①、每一位参与实验的老师都要将教案改为学案,而且做到节节有学案、人人有学案。
②、由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变
(4)目标制定依据
①、要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是他们要经过努力达到的目的,②、研究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要注意朗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定能生慧”,课堂里太浮躁了,就没有智慧;读书要内化,要让学生多一些自我生成。通过读书把课本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营养,现成的知识结论、内在能力的素养,立足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养成他自己的能力。要把表现、创造的机会留给学生,保证要有学生个体学习的时间,给学生留足古诗文实践的机会。
③、目标可以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可以不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这样可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④、目标全面。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⑤、目标有可测性,教师在检测时善于操作和把握。
(5)集体备课,针对每一篇古诗文在目标的制定上都做小课题研究,讨论后,由一位老师课堂操作,然后再集体会诊,纠正不足。(6)优质课评选。
(7)运用多种手段来反馈、交流教学经验,达到教学资料、教学经验的资源共享,定期展出教师的目标解读、小结、杂感、方法经验交流、感受与体会等。
(8)根据制定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为每位同学使用效果来评分。课题结束,通过测验,给每位同学打出课题专业分数。
(备注)在实施中,随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对本计划做局部的调查。
(三)总结阶段:(2011年7月)对本次活动做最后总结。
1、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
2、调查问卷数据汇总,最终以表格形式表现的结果
3、撰写对个别老师的案例,形成研究结果
4、调查分析报告、调查侧记、反思、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
5、材料归档。
六、课题的价值
过去教科书全国只有一个版本,现在版本多样,对语文的评价,内容的选择都各有侧重,我们要兼收并蓄,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准确把握它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内容,教师上好每节课学生学好每篇古诗文是我们的天职,而要能胜任这项工作任务,首先必须有个明确的、精准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主动性、目的性。
第二篇: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精准性的开题报告
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精准性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精准性的研究
一、选题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的广泛性,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从而冲淡教学目标。语文课堂的“面面俱到”,似乎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通病。一篇文章,一节讲读课,不可能涵盖全面的语文知识,那么,让我们如何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个精确的目标,围绕这个精确的目标展开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有的放矢,聚少成多”,这还是我们选该题目所在。
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大支柱。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育新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其中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和新思想值得回味和总结。
新教材对古诗文的编排与以前比,有很大变动,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适应新教材,如何使每节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达到精准,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课题的价值
过去教科书全国只有一个版本,现在版本多样,对语文的评价,内容的选择都各有侧重,我们要兼收并蓄,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准确把握它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内容,教师上好每节课学生学好每篇古诗文是我们的天职,而要能胜任这项工作任务,首先必须有个明确的、精准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主动性、目的性。
三、研究工作安排:
本着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开发学生情感资源,培养学生智商与情感和谐统一,爆发出更大的潜力,已达到素质教育的更高境界,以围绕我县“经典诵读”展开活动: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体,以研究内容(教学目标)为主线。教师示范,学生感受理解;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分别行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个别指导和答疑。实施课题组成员勤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反思方法,实行每两周一小结每一个月一次大型交流学习活动。为实现已经制定目标,教师采取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互动--参与创造--提高学习效率为基本主线,创建课堂教学民主化、平等化,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大放光彩。再起始、形成阶段,我课题主持人组织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备写实验方案及细则,认真完成实验前期的各项准备任务,以保证实验有效进行。在深化阶段,具体操作实验,将试验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并改进完善实验方案,加强同类课题相互交流和研讨,对实验中期阶段成果进行考核、评估。
四、课题研究目标:
(1)以教师和学生为研究主体。培养初中学生和教师找准目标的能力,有了精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收到良好的、有效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目的性、高效性。(2)采用理论指导、调查分析和活动促进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对如何找准目标缺乏技巧,这样不完全的认知是古诗文学习薄弱的重要原因。
五.课题研究的任务:古诗文课堂教学目标既精且准
(1)领会教科书的编排意图,以往的古诗文都是集中编排,而新教材是把他们分散在各个单元中,那么,它在每个单元中的意义和作用及其所要掌握的思想意义知识内容,就是我们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
1(2)涉及每篇课文,每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是教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3)如何做到每篇古诗文、每节课教学目标精准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六、研究方法:
采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分析和活动促进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1)调查研究法:制作调查研究的问卷,有对此问卷的汇总和形成研究的课题。
(2)个案与测量线和结合法:观察和记录在课题中特殊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测量古诗文教学素养的形成并形成典型案例。
(3)经验总结法:边操作边总结经验,边反思边调查。课题结束,研究过程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学生掌握情况等一系列行动实施,并根据效果反馈,边探索边实践
(5)归纳法: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
七、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调查,提出课题,形成研究方案(1)教师制定《古诗文教学目标精准情况的调查》问卷,然后发放并调查。(2)汇总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
(3)分析研究调查结果,针对古诗文教学目标的现状(无目标、目标不恰当、目标繁荣叠杂)提出本研究课题。
(4)围绕此研究课题,针对教师现有教学水平,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5)组织实验人员学习有关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2011年6月)。实施阶段活动方式:
围绕我县“经典诵读”展开活动:以互相学习为主导,以教师自主研究为主体,以研究内容(古诗文教学目标的精准)为主线。教师公开课示范,听课教师感受理解;主持人统一指导,教师分别行动;主持人在活动过程中个别指导和答疑。实施课题组成员勤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反思方法,实行每两周一小结,每一个月一次大型交流学习活动。为实现已经制定目标,采取如下方法和手段:(1)学习新课标
①教师要将课标对古诗文的要求熟记于心,并解读。解读较好的老师准备在教师理论学习会上交流。
②教师要清楚知道初中阶段课标要求的古诗文的重点,即十六篇古文、三十四首背诵的古诗、二十首赏析的古诗。只有知道诗文的重要程度才能更好的制定目标。
③每名教师首先自己达到课标要求,即对古诗文的理解、背诵、主旨的领会等,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来完成,一段时间后进行考试,并评出等级,不合格的再学,直到合格为止。
(2)回顾、查找以往目标教学的不足
教学目标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本不是什么新话题,但现实并不容乐观。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目标定位不准确,偏离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方向。②、教学目标叙写不明晰,空而泛的现象普遍存在。
③、有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没有思考,只从教学参考中照搬几条由于教学目标的偏离空 泛、模糊。导致的结果是: 课堂随意、盲目、方向不明,效果不明显; 教学评价不可观察,不可测量。
(3)教案变为学案
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与教学改革相伴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或操作规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师备课,是以教案为标志的,教案的编制又按照统一的模式突出“三备三写”,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写“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始终捍卫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观念,守着自己的传统经验不敢放手。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教育实用技术,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又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将要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良好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有意义,实现有效的教学才会成为可能。
①、每一位参与实验的老师都要将教案改为学案,而且做到节节有学案、人人有学案。
②、由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转变
(4)目标制定依据
①、要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是他们要经过努力达到的目的,②、研究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要注意朗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定能生慧”,课堂里太浮躁了,就没有智慧;读书要内化,要让学生多一些自我生成。通过读书把课本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营养,现成的知识结论、内在能力的素养,立足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养成他自己的能力。要把表现、创造的机会留给学生,保证要有学生个体学习的时间,给学生留足古诗文实践的机会。
③、目标可以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可以不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这样可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④、目标全面。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⑤、目标有可测性,教师在检测时善于操作和把握。
(5)集体备课,针对每一篇古诗文在目标的制定上都做小课题研究,讨论后,由一位老师课堂操作,然后再集体会诊,纠正不足。(6)优质课评选。
(7)运用多种手段来反馈、交流教学经验,达到教学资料、教学经验的资源共享,定期展出教师的目标解读、小结、杂感、方法经验交流、感受与体会等。
(8)根据制定的标准,在活动过程中为每位同学使用效果来评分。课题结束,通过测验,给每位同学打出课题专业分数。
(备注)在实施中,随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馈对本计划做局部的调查。
(三)总结阶段:(2011年7月)对本次活动做最后总结。
1、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会
2、调查问卷数据汇总,最终以表格形式表现的结果
3、撰写对个别老师的案例,形成研究结果
4、调查分析报告、调查侧记、反思、研究论文的撰写工作。
5、材料归档。
八、研究基础和保障措施
本课题成员全校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成员中的王淑娟、杨智松、张桂艳等都亲自主持过同类其他研究课题,组织能力和研究能力强且经验丰富。课题主持人为学校校长,成员于海东为教学主任,组织和经费上有保障。
课题组负责人多次外出参加课题研究的培训,参与并完成了县级课题《通过运用名言来增加作文亮点的实践与探究》、市级课题《关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探究与实践》、省级课题《通过预习课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实践与探究》等多个课题,科研能力极高。
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我组成员均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评价,其中市级骨干教师二人,县级骨干教师一人,市级课改先进个人二人,县级课改先进个人三人,市级课例研究先进个人二人,市级校本研修先进个人一人。
完成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我课题组成员整体素质高,多次参加课题的研究与培训,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们正投入到新课改的大潮中,不断的学习创新。成员年轻而充满朝气、团结协作、勤于探索、勇于创新,能充分利用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制定了学习与研究的计划:每个成员每天都要用一节课的时间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没两周进行一次总结交流,时间为半天。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大型经验交流与研究,时间为一天。每学期做一次全面总结,时间为两天。
九、本课题的科研手段和参考文献 科研手段:
1、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
2、学生心理辅导。
3、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比如故事赛、演讲赛、好人好事评比等。
4、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刊物投稿。参考文献:
十、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教师作品以论文集、反思集、案例集、教学设计集、课例集、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等展示出来。
2、教师优秀作品上投各种杂志和报刊。
第三篇:创新性研究课题
创新性研究课题
校园里外噪音调查与防治 课题研究原因 校园环境是我们学习的家园自古有人杰地灵之说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地方能否出人才的至关总要的清幽静谧的坏境使人内心安详惬意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烦躁噪杂的坏境使人内心躁动不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基于对自己校园声音状况的观察和切身体会制定这一研究性课题。研究课题目标 1制定调查方案进行实地数据采样反映校园噪音实际情况提出防治方案通过专题探究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知道有关噪音基础知识提高搜索资料的能力。3应用“数字式声纪计”或骨测量校园噪音环境情况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认真采集数据、研究数据的能力。4引导学生制定解决校园噪音的措施实施校园噪音改善计划培养学生科学提高校园学习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研究课题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关于噪音的基础知识和校园噪音污染的基本情况选择好调查的重点、并提供参考用的记录表格。2准备检测噪音的工具——数字式声级计或估测参考资料。3学生准备调查表和搜集噪音危害、防治资料。成果形式 噪音调查表、噪音状况报告、建议表、小论文、宣传标语等。研究过程 一 激情引人确立调查研究的主题 1同学都喜欢优美的歌曲除了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人奋进但是对于建筑
工地的敲击声混泥土搅拌机的轰鸣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躁心神不定这些声音都是噪音。2交流噪音的危害噪声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最常见的损害就是听力损害有检查表明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绕滚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到损害。3认定研究课题你认为我们生活的校园是否存在噪音现象呢如果有到达了什么样的程度校园里一天中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区分噪音和正常音可以用什么办法减弱噪声呢 二 设计调查方案 1按组内的异质原则划分研究小组每组推选出组长。2学习使用数学式声级计区分噪音和正常音确定调查的主要场所。噪音的强度可以用声级表示单位为分贝0—50分贝感觉舒适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分贝值在60以下为无害区110以上为有害区。3确定调查的指标讨论注意事项。三 调查与总汇 1现场调查采取数据。2汇报交流提出发现。1 根据采集数据自制噪音分级表。2 经过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有了新的收获如1发现学校一天中的声音大部分都处于噪音标准之上的状态 2发现同学打闹下楼脚步声是上午课间和下午课间声音分贝大的主要原因 3发现学校一天里的声音变化过程像个字母M 4学校高音喇叭沿街楼电焊气割机是校园里最高的噪音5几名教师讲课声高而尖也算是噪音 6学校电器的噪音是校园噪音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四 提出解决措施实施改善计划。1讨论交流防治噪音的基本途径。1减少噪音源或降低噪音的音量2切断传播途径 3戴耳塞。2针对2个课间的噪音情况制定出学校切实可行的具体治理措施。学生纷纷想办法 讨论研究后汇报如下1把每个办的教室都贴上“悄悄说话”的提示语来提醒大家2对全校进行保护环境制止噪声的宣传广播3给学校的大队辅导员提建议希望我校把检查每个班的噪音情况进行每周评比表现差的班级在门上贴出“噪音教室”4对树林中蝉的噪音进行防治5在沿街的楼的微机室加上双层玻璃6与沿街楼的经营者磋商尽量不在上课期间进行电气焊7在学校的网上开辟关于校园噪音的问题论坛8缩小高音喇叭与操场的距离降低喇叭音量9给校长提建议希望校长对老师进行噪音危害的宣传与相关教师谈话让班主任加强对自己班级的管理对校园的电器特别是微机要进行定期除尘。10鼓励学生行动起来改造校园的噪声环境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五 活动延伸 1开展“悄悄说轻轻走”主题班会、2组织“校园噪音的危害”社区宣传活动。3写一封“给市长建议信”或“给城市执法局局长的建议信”要求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优化学生读书学习的环境。4设计以“根治校园噪音“为主题的宣传画。六 课题总结 经过“校园里外噪音调查与防治”这一课题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实践自己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真切感受到想事情做事情要
懂得全面考察、深入研究懂得了方法总比问题多这样的至理名言凡是遇上问题应该找到最佳途径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与成本。这一次创新性研究课题令人受益匪浅。姓名华庭斌 班级08国贸2班 学号2008524215
第四篇:3321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3321”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试行稿)
针对目前我校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为了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旗教育局、教研室的指示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乌一中《“3321”有效课堂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以大力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堂现状分析
1、陈旧的教学方式,落后的成绩。
目前,我校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满堂灌现象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加大学习负担和延长学习时间,依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近几年我校市直中学上线人数稳中有增,与全市 64 所完全初中学校中考生均成绩相比,虽然优分学生不少,但低分学生过多,就导致教学质量排名位次靠后。再加上周边地区学校招生的冲击,学生和教师不断流失,如果这样下去,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课改刻不容缓。
2、辛苦的教师和学生,低效的课堂。
我们许多教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每项工作认真完成。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做指导,课堂依然是低效的。我们听了许多课,尽管教师很卖力,准备充分,讲解精彩,但是许多学生表情木然,没有跟着教师的引导学习,反而昏昏欲睡。教师认为该讲的都讲了,但是学生收获甚微。这样看来,学生没有学会知识,更没有进行探索,只能说教师完成了教学进度,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不是我们需要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通过行动研究,构建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特别是对中差生的引导、点拨的能力。
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观念,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即: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1、尊重是办好教育的前提。师生之间人格是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相互友爱、相互信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尊重差生,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立足现实,改差变优,促优求进。尊重个性,每个学生的内心和精神世界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学生要敢于挑战课本、老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组织学生,发展学生。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学生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并能尊重个性,因而有利于把学生推向主动学习的位置,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都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都愿意成为本班不可缺少的主角。洋思中学和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
3、展示和交流。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是主体间的相互活动,在交流过程中能相互认同和理解,并形成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可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所以,教学过程是师生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的过程。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新课堂模式的基本理念与“3321”的含义
(一)基本理念
有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有效益——追求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
有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最终向高效课堂过渡;
有效课堂的形式在于执教者心中的时间分配——授课时间不得超过每节课的四分之一,参与师生互动的学生面不得少于二分之一,每节课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受益明显,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二)“3321”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3”指三个学习阶段: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后限时作业。“3”指三个精讲和三个不讲: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掌握的内容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掌握不了的内容不讲。
“2”指课堂上必须遵守“两个不”即: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10分钟;每节
课学生练习不少于10分钟。
“1”指师生共用一个教学案。
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课前预习:预习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条件。预习可以是单独的自习课、辅导课,也可以是课外作业。一般分为三个环节。
1、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方法:如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独立完成,师生交流等。
2、教师出示预习指导:一般以问题为线索,把本课学习目标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获取新知。
3、及时检查预习结果:检查方式可采用小组长查、老师查、抽查或以练习题的方式呈现在导学案上等。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呈现目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归纳——课堂训练——拓展延伸。
1、呈现目标:首先要向学生呈现三维学习目标,使学生能了解目标、领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达成目标。
2、自主学习:包括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展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纠正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能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诉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点拨归纳: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给予点拨,对于学生不能归纳出的规律性知识或知识链接教师要给予归纳。
5、课堂训练: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习题要出自课本和配套练习册,考查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中等
以下难度,85%以上学生掌握。重点班100%学生掌握。
6、拓展延伸:起提高、拓宽的作用。老师要精心选择问题和试题。中等以上难度,60%以上的人掌握即可,重点班85%以上学生掌握。
(三)、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灵活性:不同课型、不同内容、不同学情,课堂程序不一定完全一样,不一定每个问题都要小组合作学习,有的课型或有些内容讲授法可能更适合。
2、强调科学性:
(1)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学生手不离书;避免只依靠学案,脱离课本。
(2)要有问题化理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生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问题设计要精心,做到科学、适度、适量。
(3)时间安排要合理、紧凑。既保证学生有自学和思考的空间,又不拖沓;既完成学习任务,又完成教学进度。
3、体现主导性:教师绝不能只成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无法得出的结论教师一定要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4、突出创新性:避免程式化和照搬、照用或一成不变。要根据课型、内容、学情的不同及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和完善。每节课后都要有反思,以期改进。
(四)、关于使用导学案的指导意见:
1、课前认真准备:
1)、钻研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备课组统揽本学期教材,列出本学期知识点和考点。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明确每一章节的三维目标,课标要求删掉的坚决不讲,课标要求理解的绝不要求运用。
2)、集体备课,轮流主讲:提前一周备课,备课组集体备课,轮流主讲,确
立导学案。每位教师都要精心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和和重点、难点。根据上周教学的得失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过程,研究学生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怎么解决;设计哪些课堂训练和课后限时作业更有实效。有一位教师主讲,备课组集体研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主案。其他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学情和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补充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办法。
2、课堂强调时效性:
合理安排时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各个环节要衔接紧凑、自然,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完成教学进度。一般学生自学和交流的时间15分钟左右,教师点拨10分钟左右,课堂训练和教师批改、矫正15分钟左右。比如:看书第几页用时几分钟,做第几题到第几题用时几分钟。要把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完成课堂训练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共同问题要在全班讲解。
3、课后强化训练:
1)、课后作业要限时限量:每科作业每次不超过30分钟。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不超过4次,物理每周不超过3次,化学每周不超过2次,其他学科每周1次。作业要及时批改。对于没有完成课堂和课外作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辅导,可以是教师辅导也可以是小组辅导。
2)、每周一次考试:考试时间和试卷容量视学科而定,小课可两周考一次。推行校本试卷,杜绝照抄照搬原卷。备课组根据教材和学情,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前提下精选精编试卷。争取在一年时间形成乌一中校本试卷库。试卷要分层,有必做题(面向全体)和选做题(针对优秀生)。考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共同存在的问题再针对性的出一份小卷,可以是错题再现,最好是把错题加以改编或选同类试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教师要再批改或单独辅导,确保做一题会一类。
(五)如何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能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和竞争意识,强调合作精神和个人责任。
1、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1)、严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严密组织,明确分工,严格纪律的学习形式。
分组时应在班主任的主持下,召开任课教师会,在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差异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科学的安排座位,确定学习小组成员。
要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1)、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强化责任意识。比如组长的组织管理职责,不同成员分别担任不同学科组长,谁负责做讨论记录等。(2)讨论和发言也要有明确的规定。讨论前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倾听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汇报结果时也应在成员间轮流进行,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避免好学生抢风头,差生没机会。
2)、科学确定学习内容:不是什么样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看书能找到答案、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小组讨论。
3)、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老师要在课前认真准备讨论题,并充分考虑学生讨论时会出现几种可能的答案或质疑,怎么解决。讨论时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讨论的进程、焦点,适时的点拨,灵活的的调整教学,并管理和督促学生。
4)、健全学习评价机制:采取多样化评价策略,把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随机评价和定期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成绩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习成绩评价采用小组成绩评价和个人成绩评价双轨制。努力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因,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帮助、学会倾听、学会竞争、学会展示。
2、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备不充分,流于形式,讨论不值得讨论的问题。2)、分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组内管理松散。
3)、教师教学策略简单,采取一对多的提问方式与学生单向交流和对话。4)、只依靠组长和学习好的同学,造成差生陪太子读书,导致两极分化。
5)、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因才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最直接的关注。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知识的实际水平、学习能力和内心需求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层。
1、学生分层: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始终呈现动态势头。除优秀生名单公布外,其余不宜公布,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2、目标分层:切合学生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也可以是成绩目标。
A类:在不脱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加宽、加深知识面,适当提高难度,注意能力的培养。
B类:加强双基训练和培养,不降低难度.
C类: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完成即可.
3、提问分层:教学过程的提问应有难易、分层次、有针对性,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创新和思考的空间。
A类:运用类,有挑战性,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更多考虑综合性、周密性。把有争议、有创意的问题留给他们,教师要注意点拨和引导。
B类:理解的问题居多。提问要考虑通过独立思考能得出答案,又要有检测性。要以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没有为标准。
C类:记忆类问题居多。一问一答,在书上能找到答案。采取低层次、模仿性。让他们有信心继续学习,感到学习的快乐,有成功的体验。
4、作业分层:设计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
A类:除做必做题和选做题外,再做拔高和拓展题。试题由教师提供或在教师指导下购买有价值的教辅资料。定期布置,要求完成并注重落实。
B类:完成必做题和选做题。
C类:完成必做题,以书本基础训练题为主(个别沟通)。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1月前)
1、派骨干教师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名校考察学习,领会有效课堂精髓。作好宣传动员工作,召开行政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旨在动员、讨论形成共识(2011年3月----6月)。
2、收集整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材料,并印发给全体一线任课教师,对学校课堂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教研组整理反馈,研讨适合学校实际的新课堂模式(2011年9月)。
3、学校教科室整理各教研组提供的资料,制定试行方案。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讨论试行方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2011年10月)。
4、物理、语文组部分老师开始实验,积累经验为全面实验做准备。(2011年11月——2012年7月)。
5、科研室确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实验班(2012年9月)。
6、课题组学习研讨会(2012年10月上旬)。
7、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2012年10月中旬)。
8、实验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2012年11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11月——2014年7月)
1、上报自治区教科所,申请立项(2012年11月下旬)。
2、组织开题报告,启动实验(2012年12月)。
3、课题组成员公开课(2013年3月)。
4、组织教育论坛,开展专题研讨(2013年5月)。
5、阶段性总结(2013年7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修改、完善方案.
6、深入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学校教科室做好常规检查和指导工作;请自治区教科所专家指导;组织实验汇报课和教改经验交流会。
7、反思提高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建立有效的教学反思机制。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行教后反思,要求每个教师每节课、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写《教学反思笔记》,每学期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学校科研室及教研组、备课组层面都要写反思总结;通过多层面的反思、整改达到升华,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构建比较成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7——8月)
各学科课题组写出学科实验报告,课题组完成实验结题报告;召开结题工作会;上报自治区教科所申请结题。
第四阶段:成果推广阶段:2014年9月以后。召开成果推广会,在全校推广该课堂教学模式。
六、成果形式:结题报告;课题组教改实验论文集;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七、新课堂构建的保障措施
构建有效课堂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构建有效课堂和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育教学的生产力,那么,教师和领导就是劳动者,学生和课堂就是我们的劳动对象和范围,教学资源和电教化手段就是我们的劳动工具,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就是科学技术。构建有效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那我们就从以上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吸纳、研究、改造劳动对象。
学生是我们的劳动对象。一所学校没有了学生,教育、教学、质量,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首先要稳定生源,控制学生外流。要挖掘学校特色,打造品牌,展示学校的风采,让学生喜欢来;要以构建有效课堂为主,辅以精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喜欢学;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沟通渠道,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保持家校校信通联系等,把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作为办学的追求,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课堂,并且在学校里愉快的生活。其次,要研究学生。学生是我们的劳动对象,只有研究他们,才能更好的教育他们,改造他们。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来教育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学生怎么学要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重点,学情分析要成为备课的重点,备课上一定要体现备学生这一环节。再次要改造学生。我们的劳动对象就是这些普通的学生,虽然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我们能够改造他们,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步:学习好的学生,培养他们成为优等生;有特长的学生,使其特长得到展示,显示其价值;学习落后的学生,提
高他们的及格率,让他们感到进步的喜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评价,让学生感到在学校有自己的特有价值。
2、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领导和教师是教学上的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一,领导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任课,在展示课中能做出示范;要深入第一线,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做出点评分析;学习和宣传先进的教学理念,用集体的力量推进教学改革。第二,开展教研活动,发现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充分利用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技能大赛,开展练兵活动,让每一个教师得到锻炼,发现和树立一批先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三,教研活动量身定做。除了研究“怎么教”外,还要研究“怎么管理学生”,“怎么指导学生学”,把研究的方向转到研究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上来。组织有课题的教师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引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相结合。第四,关心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为教师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让每个教师都有进步的机会。第五,完善教学巡导机制。学校将继续完善并坚持师生过程性评价机制,促进学校的发展。
3、不断改进管理和教学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方法的改进就是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第一,加强教学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考核师生教学成绩的有效措施,学校除了迎接全市中考外,每一学期都要按时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年级组组织月考,科任教师组织单元过关考试等,以此来考查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改变教学评价标准。改变以往的评教为主,课堂教学以评学为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如进步名次、学习习惯改变等。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主要看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认可程度和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的分析,除了进行平均分、综合率的排名外,还要对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进行分析。多几个评价参数,更能全面衡量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奖惩的办法,将采用团体奖,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师进行集体评价。如果课堂教学可以针对教师个人的话,那是教师个人的水平。但是教学质量的提高绝对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各科教师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所以,同一年级组同一科目的老师同进同退,荣辱与共,1
1才能更好的沟通,才能互相帮助,才能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高春莲; 常务副组长:项建军 宋海平方案起草: 张如意 课题申报: 项建军 资料收集存档:郭红梅
结题报告和结题工作:项建军 李平
语文组: 组长:郭 翼 组员:武晶 白丽珍 白永锋 罗永梅
数学组: 组长:曹 军 组员:余向英 徐美秀 刘耀情 樊锦绣 英语组: 组长:邵子梅 组员:边蓉 赵华萍 刘熙 张生霞 李雪梅 理化生组:组长:王世轶 组员:马锁 韩峰
政史地组:组长:周 洁 组员:刘文慧 刘艳 赵茂军
九、实验班和对照班:
实验班: 260班 261班 262班 263班 264班 265班
对照班 :266班 271班272班 273班274班
十、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检查督导考核小组成员和职责:
为了搞好课改的研究与实施,学校专门成立课改实施领导考核小组,对课改教师的实验课进行检查督导和考核。组 长: 郑永平
常务副组长: 高春莲 宋海平项建军 李平成 员: 谢治平高彦峰 樊利军 边宇庆 谢文斌
曹汉飞 王 敏 白利梅 郭 翼 哈斯吉日嘎 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
1、跟踪备考组集体备课,每位领导深入一一备课组,参与和督促备课组集体备课。
2、跟踪课堂,调查走访师生,为课改提出建设性意见。
123、值日领导做好实验年级任课教师上课情况登记。
4、评价实验年级任课教师“3321”课堂教学效果。
5、组织阶段性检查和验收。
附:乌一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新标准包含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品质和学习效果来评价学生的学;评教师的教可以从教学准备、调控与指导、课堂氛围、教学基本功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标准为:评学(50分)
1、学习状态:(10分)
学生兴趣浓厚、精神集中、积极主动,处于主体地位,5分。学生全面、全程参与学习,过程活而有序,师生关系和谐民主,5分。
2、学习方式:(10分)学习方法得当,灵活多样,教师有学法指导,5分。学习形式自主、合作、探究结合,表现形式多样,5分。
3、学习品质:(10分)相互尊重,遵守规则,5分。敢于表现,质疑创新,5分。
4、学习效果:(20分)
学生学会了知识,会用知识解决问题,5分。学生会学,掌握了学习方法和相应能力,5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5分。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获得进步,教学相长,5分。评教:(50分)
5、教学准备:(15分)灵活创造地处理和使用教材,教学目标符合实际,5分。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具并能熟练使用,5分。
3学案规范,教师能够熟记,并能灵活调整,5分。
6、调控与指导:(10分)
引导有效、指导有方、调控有度,5分。组织教学合理灵活有效,为学生提供机会,5分。
7、过程评价:(10分)
信息反馈及时、评价及时恰当,5分。
教师与学生互动,能及时恰当点拨和总结,5分。
8、教学基本功:(15分)
教学语言得体有感染力、教态自然,5分。
板书规范,设计科学美观,先进的教学手段操作熟练,5分。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5分。
乌审旗第一中学“ 3321”课堂教学模式实验课题组
2012年11月
第五篇: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枝江三中高中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改革我校英语教学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教科室统一规划,落实《枝江三中教育科研规划纲要》,参照枝江三中“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舒张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第一,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这是促使这部分学生逐步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前提。还要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懂得,虽然成功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但也并非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还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授业”和“传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任何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会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智力是什么?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组成,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智力的实质反映出个体准确地、有效地加工情绪与情感信息的水平,是情感与理智(包括认知)协调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则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差生”存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认为情感智力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说,情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热情相随相生、与需要、动机、信心和兴趣等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并非母语的英语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多维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赞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办法。“以赞扬为主”指的是受到老师的经常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一次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多维智力及综合能力。
第三,如何使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四,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我们的周围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位教师的课讲得有滋有味,二是因为这位教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便容易学好这位老师教的课。加上这位老师的课再讲得好,他的学生便容易普遍出成绩。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指“传道授业”的本领,还包括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本领。每上完一节课,都不仅仅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新的学习历程,同样也是教师经历了一次新的教学历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呢?笔者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必然能够做到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新鲜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境界中愉快地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得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一些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倘若教师只知道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气氛,因而对知识也就毫无兴趣可谈,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轻松。无数例证表明,营造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师生的情感交融,还能使师生双方都感觉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一般来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设思维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愉悦感;二是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三是通过大胆的、合乎情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四是引入竟争机制,通过学习的成功获得愉悦感;五是开展合作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六,如何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促使教师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健康丰富的情感。
第三,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
四、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研究有效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让学科课堂富有个性,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难点是如何引导教师建立新课程观念,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脚踏实地地落实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研究的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高中生应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好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融会整合英语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富有个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以高涨的热情冷静的头脑面对课改,除传统之弊,兴课改之利,具体措施:
(一)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使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
1.准备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高一一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点,进行现状的分析,确立研究方案。研究人教版教材体例与英语课堂教学指向之间的关系。
2.实施阶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课程改革中具体实施,实践探求,总结分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重点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效果评价,总结交流,论文结集。
研究的策略:
1.比较法:比较旧教材体例与人教版教材体例的差别
2.调查实验法:实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完善。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4.文献借鉴法: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支撑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研究过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前只是被动地听讲,做题的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等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提问、思考、交流,课堂气氛要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2.教师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构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属于学校“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分课题)隶属于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的管理。本部分课题由英语二级子课题组成,二级子课题由英语教研组管理。二级子课题由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所有文字材料均须向教研组和教科室报送电子文稿。英语一级子课题组信箱:x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枝江三中高中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和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形式化和低效化的现象,故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校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英语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和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重视对学生双基的落实,而忽视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重视应试教学,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改革我校英语教学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即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教科室统一规划,落实《枝江三中教育科研规划纲要》,参照枝江三中“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这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整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舒张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用参加课改的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我们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什么样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立足于农村高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高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第一,如何对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和学习上的帮助。教育界著名的“期望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将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英语学习能力不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一定要适度,这是促使这部分学生逐步产生较高的自我期望值的前提。还要让这部分学生真正懂得,虽然成功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但也并非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外,还必须打下坚实的科学知识的基础。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授业”和“传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情。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认为,任何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会造成这一部分学生的自卑,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智力是什么?我国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能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组成,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情感智力的实质反映出个体准确地、有效地加工情绪与情感信息的水平,是情感与理智(包括认知)协调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则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学校里根本没有所谓“差生”存在。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心理学博士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认为情感智力其实就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说,情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和工作的内驱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与认知、热情相随相生、与需要、动机、信心和兴趣等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并非母语的英语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及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培养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带动学习,以促进其多维智力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赞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办法。“以赞扬为主”指的是受到老师的经常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一次提高和完善个人的多维智力及综合能力。
第三,如何使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四,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在我们的周围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位教师的课讲得有滋有味,二是因为这位教师对学生非常关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便容易学好这位老师教的课。加上这位老师的课再讲得好,他的学生便容易普遍出成绩。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只有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指“传道授业”的本领,还包括了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本领。每上完一节课,都不仅仅是学生经历了一次新的学习历程,同样也是教师经历了一次新的教学历程。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人文关怀,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呢?笔者认为,只有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必然能够做到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新鲜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更新、更美的境界中愉快地学习。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对英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与学生相处得和谐、融洽,不仅有利于情感的沟通,加深师生之间彼此的理解,而且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五,如何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课前十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一些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倘若教师只知道在课堂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气氛,因而对知识也就毫无兴趣可谈,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轻松。无数例证表明,营造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使师生的情感交融,还能使师生双方都感觉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一般来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创设思维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愉悦感;二是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技巧使学生获得愉悦感;三是通过大胆的、合乎情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四是引入竟争机制,通过学习的成功获得愉悦感;五是开展合作性学习和任务型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六,如何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研究意义:
第一,促使教师增强素质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引导教师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开发非智力因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更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及健康丰富的情感。
第三,构建科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
四、研究内容、重点
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
(二)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学校的有效评价体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通过建构农村高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研究有效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重点 :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如何让学科课堂富有个性,使学生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难点是如何引导教师建立新课程观念,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脚踏实地地落实实验步骤,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研究的思路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高中生应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掌握学习方法,有较好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融会整合英语知识的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富有个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以高涨的热情冷静的头脑面对课改,除传统之弊,兴课改之利,具体措施:
(一)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继承传统优秀教法。
(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重视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合理使用现代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实效。
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三年的实验研究
1.准备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在高一一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新教材的特点,进行现状的分析,确立研究方案。研究人教版教材体例与英语课堂教学指向之间的关系。
2.实施阶段: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课程改革中具体实施,实践探求,总结分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重点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效果评价,总结交流,论文结集。
研究的策略:
1.比较法:比较旧教材体例与人教版教材体例的差别
2.调查实验法:实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然后进一步完善。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4.文献借鉴法:借鉴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支撑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研究过程。
六、预期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变以前只是被动地听讲,做题的习惯,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索、积极体验、协作学习等方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提问、思考、交流,课堂气氛要明显比以前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2.教师在教学中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构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准确体现高中英语课程的价值追求,让高中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属于学校“农村普通高中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分课题)隶属于学校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的管理。本部分课题由英语二级子课题组成,二级子课题由英语教研组管理。二级子课题由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所有文字材料均须向教研组和教科室报送电子文稿。英语一级子课题组信箱:v教科室信箱:b
本课题组织管理采用各级分管制
一级子课题负责人:谢保宜负责分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
二级子课题承担人:负责每个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作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c教科室信箱:c
本课题组织管理采用各级分管制
一级子课题负责人:谢保宜负责分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子课题的正常活动。
二级子课题承担人:负责每个子课题的正常开展,并作好本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ww w.Y k j.CoM文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