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时间:2019-05-13 03:2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第一篇: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河北省平泉县营子中心小学 河北?承德 067500)

摘 要 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是构建在对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之上的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能和技巧,是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机智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问题。

1学生临时状况应对技巧

(1)老师要讲的内容个别学生已经知道了,而且课堂上发言积极,不断打断老师的授课,有些影响预先的教学设计。

(2)组织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用适当的方式驾驭。预习是指教师在进行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后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学生可根据预习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本身就存在着差异,预习后的课堂面临学习差异可能更大。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反映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起点。

(3)及时给学生补充课堂上要用但学生没学过或学过忘了的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具体就是及时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层面,认知层面,备课时做全面的考虑,把学生需要的东西及时的给予补充。

(4)灵活回答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问题,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备课不论如何周密,课时计划的编制不论如何详尽,都毕竟是事前的计划。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需要教师作出临时的修正和调整,用积极的,热情的态度去对待。

(5)充分调动课堂上经常犯错误的和启而不发的学困生的积极性。学生的错误,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还要敏锐地发现学生错误背后的原因,挖掘学生错题的价值。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当学生犯错误或不能很快的回答问题时,一定不要用侮辱的语言,甚至不能不耐烦,要耐心的,不厌其烦的教他们,启发他们。

2沉着应对课堂失误

在教学中,教师因准备不足或临场发挥不好,或者老师由于紧张在课堂中讲错或说错的现象有可能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处理方法。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会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老师话一说完或者板书刚写完,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只需要马上跟一句:“对不起,老师说错了”或“对不起,老师写错了”,然后马上重说一遍或者把板书改过来就行了;第二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学生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学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说错了你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说就可以了。”或“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写错了你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写就可以了。”学生们一听说老师需要自己帮忙,那劲头就来了。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教学机遇。也许此时老师的“装糊涂”会使自己的学生更聪明;第三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当时没有意识到,但当教学进入到下面某个环节时,老师突然意识到自己讲错了或写错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要慌,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进行补救,可以跟学生这样说“刚才老师在讲到某个地方时,我是这样说的,现在你们听一听这样说对吗?”或“刚才我们在学习某个知识时,老师是这样写的,现在你们看一看这样写对吗?”;第四种情况是,老师说错了或者板书写错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但听课的老师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下面的听课老师会有反应,也许会场会有一阵小的骚动。此时老师要有警觉,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或哪个地方写错了?说不定台下的老师们会暗示你出错的地方。

3公开课心态调整策略

(1)一定要清楚自己每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牢牢记住一些关键的教学过渡语,必要时可以写在教科书的空白处,万一忘记了,拿起教科书看一眼可能就回忆起来了。

(2)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设一个主页,主页和每一张幻灯片都要做一个超级链接,每个环节后,都能回到主页上,这样通过主页上按钮的提示,自己就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了。万一脑子里出现了空白,赶快返回主页,看一下就是了。

(3)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万一脑子了出现了一片空白,先临时给学生提一个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或者给学生布置一个临时性的任务,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赶快看一下教案就行了。

总之,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只有拥有优秀的教学机智,并让它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课堂。

第二篇:浅谈教学机智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单位:镇原二中数学教研组 姓名:李海琴

内容摘要: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教学机智 概念 特点 表现 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机智地,敏锐地去开发受教育者的自身潜能,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教学机智的概念及其特点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作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臵,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智,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以其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抽象的思维特征区别于其他学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机智除了具有一般的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1、时间的及时性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反馈信息更多地表现在多向性思维方面,而较少的表现在知识领域方面。在知识领域方面的反馈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时间处理,可以即刻处理,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创设时机再进行处理。但思维方面的信息则需及时处理,否则就会出现思维断层和阻塞。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一定要及时果断。当然,这里所说的及时性并不完全等同于即时性。在特定情形下,及时性还指在一定时间“度”内的及时性。

2、形式的开放性

数学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要对反馈信息的特定角度进行“数学化”的处理。因为数学理念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在运用数学理念处理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机智也相应地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并且常常表现出一种“见仁见智”的风格形式。

3、内容的特定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随时会接受到各种信息反馈,教师就应当根据不同的信息运用教学机智随机作出处理。但是对数学教师来说,尤其要注意选择反馈信息的特定角度,尽可能地用数学的理念来随机处理信息,使教学机智在内容上表现为“数学化”。

4、处理的巧妙性

数学教师在处理比较棘手的数学问题时,应变策略要巧妙。对一些“开放性”题、“典型”题的处理上,应做到方法巧、时机巧。既要做到因势利导,又能掌握好分寸,方能做到巧中见奇,奇中见功。

二、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常见表现

1、恰当运用幽默,创设轻松氛围

数学是一门具有理性美的学科。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们往往不能欣赏这种美。在他们看来,那些数字、规律和法则都是比较枯燥的。如果在这枯燥而紧张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适当加一些得体的幽默,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而学生的幽默精神正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反映,也正是学生创新的条件,因此,利用得体的小幽默,创设轻松氛围是数学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的主要表现。

2、注重过程引导,充分把握时机

在教学中,学生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就应当尽可能地考虑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或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或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去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契机,充分把握引导的时机,则是一个数学教师发挥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当然,在很多情形下,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判定,立即进行解答,当然更不能引导探究。这时,教师就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或发扬民主,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协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后认真思考,及时作出解答。那种对学生提出的难题采取种种办法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左顾右言决不是我们所说的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3、灵活反馈调节,促进个性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一般来说,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学生现有的数学思维结构不适应拓展新的数学思维结构的需要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教师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继而对教学作出灵活机巧的调节,引导学生能创造性地从正反两方面去认识问题。而灵活的反馈调节常能使课堂教学起到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机智表现之一的反馈调节决不是简单的错误评析,而是针对学生临时发生的思维障碍所采取的创新性处臵措施,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能认识错误,还要能多维度的分析错误。因此,灵活的反馈调节尤其能体现出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效果。

三、正确运用教学机智的几点建议

教学机智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技能,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只是需要教师灵活的加以运用。

1.爱心是前提——虚心,宽容地对待学生是教师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条件。许多教育实践证明。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也只有给与学生更多的宽容与理解,才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2.适度的原则——要机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做到掌握分寸,宽严相宜。我们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要多理解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宽容与信任,但宽容不是软弱无能,无原则地迁就,也不是对学生的高度不负责任,更不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默认和纵容包庇。因此,在对待偶发事件时,教师在采取任何措施与手段时都要掌握分寸,宽严相宜。

3.方法多样——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多种方法,把偶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到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之内。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灵活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要做到择机而教。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

4.态度诚恳——运用教学机智处理偶发事件,教师还要注意实事求是,切忌用一个错误代替另一个错误。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一群会思维、有想象、有语言的活生生的人。尽管老师在上课之前,认真准备,考虑再三,但在课堂上仍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自身的失误,机智的老师在发现错误时,不但勇敢地承认错误,而且还及时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信息,把失误作为督促自身完善的动力,不但纠正了自身的失误,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使他们不犯同样的错误。

综上所述,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运用教学机智,应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把老师和学生的位臵放到恰当的角度去把握,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的是主导性的作用,而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如何灵活地、机敏地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到极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有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处理偶发事件的随机性、果断性才有原则可循,其效果也才能达到最佳。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

所谓课堂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理有关教学的偶发事件地 能力,即应变能力,教学机智的实质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技巧。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有较好的责任心、教高的业务水平、广泛的兴趣好爱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的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几十名活生生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必然会出现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必然的。当偶发事件出现时,作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掌舵人,就应当因势利导,以变应变,调整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有的教师不是没有发现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而是发现了但一时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处理。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

1.珍视并挖掘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如果要使课堂上能有鲜活的动态生成,一是学生善于思考,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改变教学程序和方法的目的和出发点。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学活动中的对话,才有可能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人格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所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机智产生的基础。

2.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把“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的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和发现者,善于抓住课堂上每一个这样的契机,把“偶发事件”的价值最大化。

二、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充分的的预设。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是进行预设的重点。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深刻的理解,对相关的知识点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深挖教材内容,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学情是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学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学情客观存在;第二,学情复杂多样;第三,学情可以改变。学情的2几个特征给我们的启示是:一要针对学情备课;二要灵活调整学情。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从学生的角度关注知识生成的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钻研和对学情的了解,在进行充分预设是必要的。但预设应该是有弹性、留有空白的。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预设时,预留“弹性时空”,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在实施过程的设计上要“大气”,不求老师一厢情愿、滴水不漏式的预设,重在全程大环节的关联式策划;在每个大环节中又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例如,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导归纳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 增加文化底蕴,积累教学智慧,灵活驾驭实施过程

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此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积累、反思已有的教学经验,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

课堂上,教师怎样才能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并灵活机智的处理呢?这需要教育机智。教学机智并不神秘,它是教师多种教育能力的结合,可以通过培养锻炼得以形成和提高。一个教师要掌握教育机智能力,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需要在教育理论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积累多种“案例”和“处方”,可以说经验越丰富,遇到意外事件心中就越有底,就可“处变不惊”,反之经验贫乏,就可能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但教育机智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首要的是加强学习,增加文化底蕴。生物知识浩如烟海,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应现代生物教学的需要。另外,掌握常见的教学策略,积累丰富的教学机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

1、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争取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制造氛围,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感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4、启发诱导,对症下药。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可根据场景给予鼓励并及时引导,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发现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的身份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与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理解、对学生的充分熟悉、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第四篇:浅谈美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美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美的象征,断臂的维纳斯的雕像是一件举世闻名的美术作品,其复制品遍布世界各地,然而,这幅作品中的尺寸比例有多处巧妙地运用了数学中的“黄金分割”。德国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发现人们判断长方形的美观性的时候,主要取决于长方形中宽与长的比值,当比值在0.6左右的时候,人就感觉比较美。比如身份证、银行卡、会员卡,为了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它的宽与长的比值就是0.6几。一切说明:生活中处处充满美术和数学,而数学和美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美术手段,发挥美术活动直观艺术表现的作用,学生对数学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动化、趣味化,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1、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积极探索,并带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个内容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图、漂亮的枫叶、设计完美的飞机。以观察蝴蝶、枫叶、飞机为切入口的设计,以图画作为导入材料,再以图画作为探究学习的对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所有的学生都能发现这些图画的共同特征——折痕两侧图形完全重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美术辅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我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绘画一些漂亮的红花、黄花、蓝花,以3盆为一组,每组按红花、黄花、蓝花顺序排列或以3盆为一组,依次序摆放红花、黄花、蓝花。再让学生进行观察探究,这时整个课堂的氛非常活跃,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观察和交流,虽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很快就能从花的颜色,及其排列的次序等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再组织以两个学生为单位小组合作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形来画规律,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在备课中我认为学生不能发现的规律。这样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3、在数学教学评价中利用美术手段,激励学生成长

《课程标准》指出: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用得最多的就是“√”和“×”来判断正误,然后附上优、良、合格之类的评语。然而,我发现,以后类似的错误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一次在学生的作业中,我创造性地画了一个笑脸作为评价,过后我发现学生对我的这一种评价方式非常之欢迎。于是,对作业写得好的学生,每次我都画了一个笑脸的评价,我还顺势把这一评价方式推广到了学生的周评、月评当中,比一比每一周,每一月谁的笑脸最多。在这样的评价中,学生的作业在质量上有进步了,书写也比以前工整多了,渐渐地,班级的学习风气也比之前好多了。

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适当地使用一些直观的美术手段,使得学生在各种有趣的美术活动中获取数学经验,同时也让数学活动变得艺术化。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我们应该更重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积极挖掘各领域教学的融合因素,软化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学科林立的状况,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统一而实用的知识世界。

课题研究论文

——浅谈美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民中学李谦

第五篇: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案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主讲人

章立早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0592——8297529 开场白——课堂教学机智案例:

有时候,拒绝“谎言”的教育,往往不是艺术的教育。

某一中学老师上课时,看到一名女同学没有注意听讲,却偷偷地在一张纸条上写着什么。她走近前去把纸条拿过来一看,竟是写给同班某男生的一封情书。老师正准备走开,下面的男同学却不依不饶地起哄,一定要老师当场把纸条上的内容读出来。这位老师面对大家清清嗓子,高声读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她又用饱含深情的目光看了那女孩一眼,便一声不响地回到讲台,继续她的讲课。

据说,那位老师后来没有再去找那女孩谈心。可那女孩却在一个晚上主动上门找到老师和老师推心置腹地谈了自己的心里话,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努力改正。她还一再感谢老师维护了她的尊严。毫无疑问,这位老师已经圆满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我们不少教师却是拘泥于“真话”教育的,在他们的眼中,“真话”往往是和真理连在一起的。或许,换上另一位老师,他就会当场理直气壮地痛斥那位女同学:小小年纪,整日就想着谈情说爱,不学无术!或许还会找其家长语重心长地摆上一番大道理。然后再千叮咛万嘱咐:要看紧呀、要当心呀、要严加管教呀„„至于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羞愧?自卑?甚至从此堕落乃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他可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毕竟“教育孩子”与“教育好孩子”不完全是一回事,“真话”并不等于真理。要真正做到“教育好孩子”是需要讲究艺术的,而艺术的教育有时是需要“谎言”的。

“谎言”的产生是与缤纷多彩的生活、千差万别的学生相适应的。面对如此多变复杂的个性心理,单

一、陈旧的“说教”、“管教”模式能行吗?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尚处于发育期的学生,其稚嫩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百般地呵护,容不得我们出丝毫的差错。

善意的“谎言”需要教师走出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圈子,超越主观情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所需。可见“谎言”只有在心灵深处爱着孩子的教师的心窝里才能流淌出来,其如甘露、似琼浆,凝聚着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汇集着教师精湛的教育技艺,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那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一、关于教学机智的几种十分有害的偏见

关于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中间流传着几种十分有害的偏见。这些十分有害的偏见主要有:

一是把教学机智看作是一种纯粹的临场快速反应。事实上,教学机智虽表现为教师灵感的瞬间闪现,但它是教师教育思想、情感态度、知识水平长期融合的产物,体现了教师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境界。教学机智是一种大智慧,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是经年累月、点点滴滴汇聚的结晶。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功底,才能在与教学实践的不断碰撞中逐渐培养起自身对教学的敏感性、洞察力和自信心,教学机智的迸发才会转化为真真切切的现实行为。

案例:一个生物老师为活跃课堂气氛,问学生:“老鼠的寿命有多长?”学生们议论之后自觉没有满意答案,该教师才说:“那要取决与猫的意愿。”这则幽默的意义并不在结论,而是在展示了一种教学机智和思维角度。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功底,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是认为教学机智是“万能钥匙”,可以解决任何教育难题。教学机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现场性,它产生的诱因是教学过程中的偶发性事件。教师的临场反应既与其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关系密切,又与学生的现场表现和学习活动所处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同样的临场教学反应,此时此地面对这班学生,会是“妙手一着”;彼时彼地面对另一班学生,则可能变成“昏招一步”。所以,指望着教学机智来“救一切场”是不切实际的,那绝不应该成为我们不踏踏实实做事、不用心工作的借口。作为教师,还是应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认真仔细地研究学生,精益求精地预设教学过程,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样,教学机智才会在“教学意外”不期而然的时候适时出现。

三是认为教学机智只是一门技术,与个人的教育思想水平无关。事实上,教师具有怎样的教育思想,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做法。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缺少教育思想的润泽与引领,把教学机智看成是固定的知识去记忆和模仿,单纯为了获得教学机智而学习教学机智,教师最终只能习得一些没有实战效果的“花拳绣腿”。当教师的教育思想日渐深邃和精湛,教师的教学洞察力必会随之发展和提升,碰到“教学意外”时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剔除干扰切中要害、超越常规产生创意,从而真正成长为一名拥有丰富教学机智的智慧型教师。

案例:答案就在你的手中——某教师的自述:日前,看了一个南非学者讲的故事,很有感触。有几个调皮小孩,手中拿了一只小鸟,打算以一种恶作剧的方法,考一考那位拥有智慧的老师。他们准备将一只小鸟握在手中,藏在身后,然后问老师:“手中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如果老师回答是活的,他们就将小鸟掐死后再拿出来。如果老师说是死的,那么一只活的小鸟将说明智慧的失败。几个孩子很得意,他们仿佛已胜利在望。于是,他们找到了老师:“请问,我手中的这只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这几个孩子都睁大眼睛,等待着他们心中谋划已久的场面出现。老师面带微笑:“孩子,答案就在你的手中啊!”这是多么富有智慧的话语,多么富有人性的期待。在我们的教育中,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场面,我们的老师会怎样处理呢?是不是这样地富有智慧?我不知在中国有没有孩子敢于向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敢肯定这个故事句是西方教育的真实。但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的老师能不能富有这样的智慧,能不能如此富有人情味地善待这几个孩子呢?教育的自然状态,也许就像文章中的小故事这样,让孩子的精神生命,在生活中自由成长。而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为孩子精神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教师智慧的点拨下,产生心灵震撼的强烈体验。也许,这就是我们在寻找的真正的教育。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机智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水平确实有关!

二、什么是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

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是教师智能的灵活性与机敏性的统一,是一种“应急”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针对偶然事件的干扰,立即改变教学信息传递系统既定的传输程序(如教学计划、教案),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维持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学机智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素质。

案例: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到某大学讲授相对论,他的司机对他说:“我听您讲相对论已经多次,您说的那些话我都能背了。”爱因斯坦笑道:“那太好了!今天我充作司机,由你自称是我去讲课吧。”当司机讲完课要离开时,一位学生走来请教一个问题。怎么办?司机灵机一动,指着一旁的爱因斯坦:“这个问题很简单,我的司机都会解答,你不妨向他请教。”„„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人们就要有这位司机这样的随机应变能力。同样,教育情景变化多端,作为教师也要有随机应变能力,也就是要有教学机智。

案例:有则感人的故事:考试的时候,有人憋不住,尿裤子了,这个孩子猜测着别人种种嘲笑无心做题,第一个发现的是老师,他端着鱼缸打翻在孩子的旁边,并且道歉,之后帮学生换了衣服,这学生安心考完了试。

三、教学机智的作用

(一)运用和发挥教学机智,有助于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机智,就可以利用各种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讲课的程序与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案例:有一位教师请学生用“尾巴”一词造句。一个学生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话音刚落,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这位教师却亲切地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选的句子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讲,不太妥当,如果改成‘人类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就准确了。”然后这位教师意犹未尽,又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不是用‘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这样的话来批评人嘛。大家想一想,这里的‘尾巴’和‘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这句话中的‘尾巴’是不是一个意思?”好一个发问,寥寥数语,把学生原来有漏洞的语言文字演绎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这真是:教师运用和发挥了教学机智,保证了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效果。

案例:一位语文老师讲授《朱德的扁担》一课,当讲到朱德在集资的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这一内容时,突然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那时候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怎么认得‘朱德记’三个字呢?”这个老师在备课时也不曾考虑到这一点,但因为他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机敏的教学机智,所以能既时巧妙地反问道:“是呀!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是呀!”既有惊奇,又有肯定的赞赏,更有对全班学生思维的激发。最后在老师的启发、诱导、补充下,学生认识到,这是由于红军叔叔一边打仗一边学文化。这个老师又借机向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这位老师巧妙地解决了问题,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对学生起到了鼓励、引导的积极作用。

(二)运用和发挥教学机智,有利于调节师生情感

教师在处理随机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理智感、责任感和巧妙的教学艺术,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炽热的心肠和闪光的智慧,感受到教师的人格美,这一切使师生关系变得

亲切、自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案例:有位教师上作文指导课,准备让学生自由命题写一件小事。正当她板书时,讲台柜里跳出一只青蛙,把她吓了一跳,顿时课堂秩序哗然。但这位教师随即镇定下来,平静地讲述青蛙捕虫的本领、保护青蛙的意义。她的一番话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一位学生当即红着脸举手承认错误。于是,她要求学生以一场**为题记叙这件事。在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上,该教师所表现的教学机智收到了良好效果:既没有影响课堂教学,又使学生受到教育,自己也摆脱了窘境。如果这位教师中断讲课,追究搞恶作剧学生,不仅效果不好,还可能造成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如果这位教师不了了之,则容易助长歪风邪气。可见教师的教学机智决不是“耍滑头”,而是高度的责任感、冷静沉着的性格及对学生深刻爱的具体表现。教师能够运用好教学机智,依赖于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等诸多心理品质。教师的这种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东西,而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

四、教学机智的特点

(一)随机性。事情发生在谁身上,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什么场合,往往带有一定突发性特点,有时甚至完全是一种偶然,事先很难预料。对于这些事件,教师很难事先做好具体应变的准备,得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

案例:在一堂很多人参加听课的数学公开课堂上, 正当某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听得入神的时候,一名学生的书桌里忽然传来鸟叫的声音。鸟儿的叫声打断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该教师走到这名学生课桌前伸出了双手,说:“同学们学习是这样的入神,连鸟儿什么时候飞进课桌也不知道。”于是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化解了一场尴尬,该教师的手已经伸出去了,这名学生再不愿意也只好贡献出心爱的“宝贝”,经教师那么一说,仿佛并不是这名学生的过错,顾全了这名学生的面子。如果该教师不让这名学生交出鸟儿,那么鸟儿仍还会出声,仍会再一次地扰乱课堂纪律。在给足这名学生面子的同时,达成自己的教学目的,这就是教学机智,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教师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难堪,而是一切工作为学生,一切工作为教学。

(二)快速性。当某一随机事件突然出现时,要求教师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不容迟疑不容拖拉,只有抓住时机,才能因势利导。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可能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

案例:自己的经历——我曾在一所中专学校任教十多年。记得有一次期末复习考试时,我布置了较多的思考题,结果引来学生们的一片牢骚声。我灵机一动便说:“同学们,现在出个谜语让大家猜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一边大一边小,一边跑一边跳,一边吃草一边吃血。”学生们一阵抓耳搔腮后终于猜出这个字是“骚”。我趁势又说:“这次布置的思考题确实较多,请同学们不要发牢骚。我们脸上的眉毛眼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合起来正好是个‘苦’字。在学习上就是要‘苦学’、‘苦读’、‘刻苦’„„”没等我说完,学生们的笑声代替了牢骚声„„

案例:在一堂语文课上,某老师用普通话示范性地朗读了一首朱德的诗。这时,班上一

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朱德是四川人,他怎么可能说普通话?您应该用四川话读这首诗。”这位不会说四川话的老师灵机一动,请这位老家是四川的学生用方言重新朗读一遍。

(三)准确性。应变不仅要求迅速,而且要求准确,即要求“对症下药”,使所作出的反应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保障教学有秩序地进行。如果教师不知轻重地滥用赞许、奖励、惩罚、谴责等手段,都可能产生出预期完全相反的效果。

案例:自己的经历——我曾在一所中专学校任教十多年。在一次题为“人际知觉中的种种偏见”讲座过程中,我引用了一句俗语:“情人眼里——”还未等我说出后三个字,台下的学生已异口同声:“出——西——施——”从学生含笑的面部表情和有意拉长的声调里,我品味出有嘲讽的意思:“老掉牙”的东西!“喜新厌旧”大概是人的天性。怎么办?我眉头一皱,一则妙语脱口而出:“仇人眼里出东施。”顿时,学生捧腹大笑,课堂上增添了几多情趣,我也摆脱了窘境。“仇人眼里出东施”虽无新意,但我通过反向思维改变原俗语一些字词,这既沾了点“创新”的边,又满足了学生“喜新”的心理。我如此这般,也可以说是“对症下药”地作出的正确反应。

(四)巧妙性。教师的反应不仅要求快和准,而且还有应变的策略,做到适时、适度、适情,巧中见奇,奇中生效。

教师以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为基础,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及时巧妙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事端。给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以关怀和爱护,是赢得学生的一条好方法。某学生小梅从来都没有在课堂上举过手发过言,是班里的差生。一道比较难的数学题,只有小梅举起了手,于是老师让她解答。没有想到她居然走上黑板前拿起粉笔就开始算。结果当然是方法不对,书写潦草,真正是一无是处,学生一片哗然。为了保护她的心灵不受伤害,一般的教师都采用一阵掌声来鼓励,但是小梅的任课教师想掌声可能是一种嘲讽,就说:“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英雄,小梅同学走上了探求真理的第一步,这种精神是可喜可贺的,大家谁愿接过小梅手中的粉笔,让我们一道来解决这个拦路虎。”这番话,应该是比一阵掌声有用多了,它并非只是让小梅在脸面上丢得开,更为重要的是让小梅知道了一个道理:世上的事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追求是无止境的,只要努力去做,成功与否本就不很重要。

案例: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室发现了个别学生抽的烟头,但他没有点名批评。班会时,他说:“今天,我要谈谈吸烟的好处。”学生们一听就愣了,特别是吸烟的学生更是莫名其妙。这时老师接着说:“抽烟有十大‘好处’,第一,抽烟的人永远不会老,据医学研究,抽烟的历史越长,寿命越短,当然永远也别想老了一一提前死亡„„”老师一连讲了十个“好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以后,班上再没有发现学生抽烟的事情。这个成功的教育事例,就体现了教师巧妙、幽默的教育机智。

案例:张教师问某学生为什么迟到了,该学生说因为头天晚上看足球赛电视,睡得太晚了。张老师灵机一动,问哪个队赢了,该学生说:“太不像话了!我们主队的实力远远高于客队,居然输了。我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会输了?”张老师说:“大概他们头天晚上也睡得太晚了吧!”这是一个不失机智和幽默的教育学生的例子,既教育了该学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教学机智必须具备的若干能力

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教学机智必须具备以下若干能力:

(一)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会对教师教学活动作出各种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东张西望,说明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无精打采,显示他们听讲时身心困倦;表情迷惑,表明他们对教学内容有疑难;嘀嘀咕咕,意味他们思想存在疙瘩。学生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无不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这些信息,教师要运用细致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获,及时分析,正确判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容量、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语调。容量太大,可以精简;步骤太少,可以增加;方法单调,可以灵活;语调平缓,可以抑扬顿挫。就是说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内在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做到对症下药,扬长避短,可见,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是实施课堂机智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获得教学主动权和采取最佳方法的基本前题。

案例:关注学生举手投足,在细微处解读学生,感同身受,展现人格魅力。课堂上的某些事情,看起来难登大雅之堂,但教育无小事,如果处置不当,也会闹出误会。一次,于漪老师上公开课,发现一个学生坐立不安,他知道学生可能要大小便,当这个学生好久还没回来时,他估计学生忘了带手纸,于是悄悄嘱咐另一个学生将手纸送去。果然,两个学生即刻回到了课堂。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但谁能否认,教师对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的教育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学内容本身的意义。教师的学识、智慧、经验和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学生因为教师的身教而净化心灵,向往崇高,追求卓越。

(二)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用理智把握住自己,并迅速判断事情的性质,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尽快安定课堂秩序,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扭转到正常的教学上来,那种遇到事情就情绪紧张、心理失衡、怒气冲天、大发脾气、严厉指责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必然导致课堂秩序更加混乱,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引起突发事件的因素很多,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出现知识性错误,被学生意识到,他们就会私下嘀咕或发出笑声。这时,教师万万不可脑羞成怒,正确的态度应是坦率承认失误,再加以改正。如果文过饰非,学生更会议论纷纷,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降低,影响力也随之减弱。再如,个别调皮的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借机故意发出偏差性应答或古怪的叫声,就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这时,教师最好的对策应是结合讲解内容对此加以巧妙的转化,使之为教学服务。那种因此停止讲课,斥责学生的做法,效果往往不好。特别是当教师的人格受到污辱时,他就更应该保持清静的头脑,妥善加以处理。教师如果怒不可遏,对学生严加整治,就会造成师生情感的裂痕,既不利于维持当时课堂秩序,也不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用自制力约束自己,这是教师内在力量的表现,而不是软弱可欺的象征。

案例:某班主任与学生讨论问题,情境甚是热烈,双方争执不下,情急之中,一名学生冷不防讥笑对方是个“矮子”。这突如其来的羞辱之词,班主任毫无戒备,闻听此言,尽管

心中极为不快,但他还是心平气和,将错就错,引申开去,向全班同学说明矮人也有优势和长处,拿破仑、鲁迅、邓小平个头都不高,但他们以自己的丰功伟绩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进而得出结论:人的学识、品格、成就不一定与其身高成正比,身高既不是一个人骄傲的资本,也不是人生的罪过。这入情入理的交流和对话,避免了师生双方因误伤而带来的尴尬,又让学生领悟了人生哲理,可谓一箭双雕。由此可见,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之处在于:优秀教师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次师生矛盾和思维碰撞,让学生学会求知的本领,让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案例: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下面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尅,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一席话,寓庄于谐,似乎是一本正经地说笑话,却设置了一种心理相容的教育情境,对捣蛋学生进行了耐人寻味的教育,其教育效果是直面斥责和经济惩罚等教育形式难以企及的。我们由此知道,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一定需要教师苦口婆心,而是要求教师讲究教学的策略,磨砺教学的艺术,这策略和艺术的形成,往往是“长期积累,偶而得之”。

(三)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学生听讲状态和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的教学技巧。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有效的双边活动,教师按照一定的构思,运用准确的语言、整洁的板书和适当的教具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则保持良好的听讲情绪状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维与教师教学速度相配合。如果这种配合出现偏差,教师就应及时有效地加以调控。一般地说,教师的调控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调控学生听课的情绪、注意力及思维活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二是调整教师讲课的速度、方式、步骤和环节,保持传递知识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

(四)深刻准确的解惑能力。为了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仅要多读本专业书籍,而且要多读非专业书籍(如理科类教师要多读文科类书籍,而文科类教师要多读理科类书籍),培养自己深厚的知识素养,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具备的学识,机智准确地予以解答。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案例:某小学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画鸡蛋》的插图,一番琢磨之后,一名学生问老师:

“达·芬奇和他的老师留着长头发,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留?”这一关于长发的提问,还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不过这位老师倒也灵光,他避实就虚,坦然作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的一些习惯就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呢?是他们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这个回答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把蕴涵在现象背后的真理一语道破,给了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避免了因纠缠枝节而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引发学生敬畏的教学机智,有赖于教师对事物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依靠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

案例:某教师在一堂公开课上教学《蜜蜂》这一课,他请学生自由质疑,于是有学生问:“蜜蜂是怎样传播信息的?”又有学生问:“蜜蜂为什么飞行时是呈‘8’字形的?”再有学生问:“一只蜜蜂一生会活多长时间,它会产多少蜜?”„„面对学生的这些“大问号”,该教师显然准备不足,但他还是“机智”地处理了这一难题——“同学们,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到课后解决好吗?”这个时候,所有听课教师看到学生之前“闪闪发光”的小眼顿时“暗淡”了下来„„

(五)灵活自如的通变能力。上好课的前提是备课认真,教案内容扎实,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为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确立教学要点、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教学步骤和环节,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和形式。所以说教案是上课的依据。但是在课堂的具体教学中,完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的做法是很少的。通常,教师都要随着课堂出现的具体情况(包括意外事件),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把教案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案例:教师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比如有位外语教师在教cook(公鸡)一词时,有个学生突然怪声怪调地说:“有没有母鸡呀?”顿时,全班一片喧哗。教师平静地说:“有,不仅有母鸡,还有小鸡这个单词。”接着一一讲解,并表扬了那位学生好学好问,但也批评了他说话的态度。这样机智的处理,既没有干扰正常教学,还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受到了教育。由此可见,随机应变能力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也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特征。注意:教师在这里多讲了两个外语单词,占用了一些时间,那么他就要对后面的教学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案例:某特级教师教《赤壁之战》一课,课文教完了,该教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这时,一个男生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陷入了“困境”。该教师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一五一十。这里,我们不得不为该教师的“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而喝彩!是的,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老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来个“回避肃静”,这也就算“机智”应变过去了。但该教师则不然,他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来个“回马枪”,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真是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啊!

(六)积极熟练的迁移能力。由于客观事物之间本来就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此,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认识之间必然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围绕讲授内容,充分联系有关的各种知识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性迁移(即正迁移),避免抑制性迁移(即负迁移)。为此,教师要学识渊博,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也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力,能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相关的知识材料理解讲授内容。总之,教师必须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正迁移能力,为课堂教学服务。

(七)机智幽默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表达能力分为言语表达能力和非言语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言语表达能力作为课堂教学机智手段,突出表现在教师运用丰富、生动、形象、准确的言语传递知识信息,调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案,解答学生疑惑,促进知识迁移。非言语表达能力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眼神、表情、举止神态、修饰打扮及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无声言语来传递信息。它作为课堂教学机智的手段,主要是指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的形象性和直观效应,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讲课内容,还能表达一些为言语手段不能表达的思想、态度和情感,达到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面对有思想、有情感、有态度、有意志的学生,教师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机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机智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应变能力,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随机事件。相反,它总是受教学教学规律和各种因素的制约,要体现五个有利于:1.有利于教育方针、教育原则的贯彻执行;2.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5.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机智的具体运用

课堂教学中的随机事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来自学生的,来自外来干扰的,来自教师自身的。所以,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是处理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事件。

(一)处理学生问题的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个性不同,气质各异,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学生,随时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这些随机事件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

积极的事件,是在教师的讲解中,由于学生的深入思考,会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师没有准备难以回答的问题,有些甚至滑稽可笑,稀奇古怪。这类事件虽不具有破坏课堂纪律的性质,但是处理不好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消极的事件有多种情况:第一种是试探性的考验,如新来的教师上第一节课时,出些难题怪题问老师,试探老师有多大能耐,估计扰乱课堂秩序;第二种是课前发生的一些事情引起学生亢奋或低落的反常情绪,影响了课堂上正常的教学气氛;第三种是课堂上出现的疲劳现象,表现在学生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唉声叹气等;第四种是个别学生恶作剧引起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如有的学生骂人,有的学生鼓倒掌、喝倒彩,有的学生给别的同学的座位上

钉钉子,等等。消极事件,常常会把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搅得一塌糊涂,难以进行。

不论哪类随机事件都是分散师生注意,阻碍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动因。对这些随机事件能否正确处理,不仅是能否抓住时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问题,而且是产生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的问题。因此,每位教师都必须学会正确处理这些随机事件。教师如何才能处理好这类随机事件呢?对于这些随机事件的应变,可采取以下方法:

1.置留法。教学中,有时侯学生提出的问题超过了教师的认识水平,一时回答不了,这时教师要坦诚相告,然后采取置留的方法,将问题留到课后去解决。

案例:记得特级教师于漪曾经也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教《木兰辞》,听到有个学生嘀咕说:“写得倒蛮好,不过是假的,吹牛。”别的学生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说:“同行十二年,怎么长时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根本不可能。”“一洗脚,小脚就藏不住了。”在一片喧嚷声中,于老师说:“南北朝时妇女还不裹小脚。”谁知这个回答还不能解释学生的疑问。学生又问:“那么,中国的妇女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的?”这一来,可把于老师给问住了。于老师老实地说:“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课后请同学们帮老师一起解决,好吗?”课后,于老师立即查阅了很多书,方从《陔余从考》中查到了“弓足”的说法,知道中国妇女五代才有裹足之事。后来当她把这一知识告诉学生时,学生无不为她的求知精神所感动,也更为她对事业的忠诚和做人的坦诚而敬仰而折服。

2.换元法。就是教师巧妙地将学生恶作剧的形式,变为一种教育的形式,其目的在于化弊为利。

案例:课前,一调皮的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老师的“肖像”,引起了课堂的混乱。这时老师采取了换元的方法,只见她大度从容地欣赏了一下自己的“肖像”,然后说道:“画得多好啊,确实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画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这位同学如能改正不足之处,发挥特长,将来成为有名的画家时,再给老师画张肖像,老师该多高兴啊!”这一番话,使恶作剧的学生心服口服,全班同学也受到了教育。

3.暗示法。指教师运用眼神、手势、走动、表情等态势语,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学”,达到调控教学气氛、维持教学秩序的目的。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玩文具,搞小动作,看小说或交头接耳,干扰别的同学上课,如果教师停下课来,正面训斥,会使该生成为全班学生注意的焦点,耽误全班同学的学习,这时可以采取目光注视、身体逼近等暗示法。如学生上课交头接耳,教师可以以一种表示不满的、强烈的、连续的目光接触该生的目光,并同时辅以皱眉、扬眉以示警告。学生偷看课外书,教师可轻轻从他身边走过。事实上,教师只要表露出开始向行为不当学生走近的意向时,就会使该生的不当行为迅速改变。因为学生在课堂中违反纪律,总是心虚的,只要教师稍加暗示,学生就会感觉到这一信息。运用暗示法,既可教育学生,又不使课堂混乱,能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务必记住这个教育智慧:三流的教师用惩罚,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一流的教师用眼神。

案例: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在数学考试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她偷偷地添上了那个漏掉的小数点,接着去找陶先生要分。陶先生虽然从墨迹看出了问题,但没说什么,他满足了这个女孩的愿望,不过他给那个小数

点重重地画了一个圈。那个女生明白老师的意思,惭愧不已。女生本来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老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却没有给她难堪,这使她受到强烈的震撼。陶先生用行动——暗含批评和激励——保护了学生可贵的自尊心。这位女孩长大成材后,仍对这件事难以忘怀,说:“那件事情之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个诚实的人。”

4.幽默法。幽默是教师的良师益友,用幽默的方法来处置随机事件是一种巧妙的艺术手段,既可教育学生,又可融洽师生感情。

案例:面对没人擦黑板的现象,教师怎么办?一位教师一看黑板没擦,心头也上了火,但他冷静一看,课桌上没板擦,他估计不是学生不想擦,而是没有板擦。他从地上拾起一个纸团边擦黑板边幽默地说:“同学们,你们听说有个成语叫‘一举两得’吗,我今天做了‘一举四得’的事情,哪个同学能说出这‘四得’是什么?”一个思维敏捷的学生说道:“第一,你擦干净了黑板,这样能给我们板书上课;第二,干净了教室地板;第三,锻炼了你的臂力,节省了我们的精力;第四,作出了我们的榜样,从此以后将会改掉我们班级不擦黑板的毛病。”学生幽默风趣的回答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笑声中充满这对老师的敬仰,对自己的谴责,以后上课,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

案例:一个中学生向教师请求:“老师,可以问一个个人问题吗?”年轻的女教师回答:“当然可以。”“请问你希望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全班哗然,众目睽睽之下教师不动声色,缓缓说道:“你很有远见,不过你现在年龄还小,等你像我这样的年龄自然会有答案;现在过早考虑这些问题会影响学习。”众人大笑,那个学生也无话可说。这位教师以幽默的方式,答非所问,善意规劝,使尖锐的对立化为一团和气,并且暗含批评,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

案例:一学生平时不用功,临近考试时私下找到老师说:“老师帮我划划重点吧!”老师想了想说:“你能保密吗?”学生立刻答道:“一定不告诉别人!”该教师正色回答:“我也会保密!”该教师多么有幽默感呀!

5.以情感人法。是指教师运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从而化解课堂偶发事件中的矛盾的方法。课堂上出现学生故意捣乱,或者刁难老师的情况时,这种以柔克刚的方法大有好处。

案例:有一次,某教师在上写作方法指导课时,他刚做完精心的指导后,几个学生故意大声说:“这种方法我们永远也学不会。”一时间,其他学生都眼睁睁的看着我,似乎在等待该教师大发肝火。面对这种情况,停顿片刻后,该教师微笑着对大家说:“这几位同学说话真直率,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点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其实,我读初中时原是跟你们一样被作文困扰着,也有过抵触情绪,有一回还被老师奚落„„”

(二)处理外来干扰的教学机智

课堂上有一些意外事件不是由学生引起的,而是由教学系统之外的人、物或自然现象引起的。例如:小鸟飞进教室,交通噪音,有人大声怪叫,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闪电等等,都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中断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活动。对于这类随机事件的处理,教师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1.以静制动法。如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外边突然响起了鞭炮声、锣鼓声,这意想

不到的强烈刺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时教师应暂停讲课,稳定一下学生情绪。教师可以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学生,不言不语,用目光巡视教室,把每一个学生都看到,使学生很快静下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待学生稳定下来,教师可以巧妙地提出一些问题,如“我刚才讲到什么地方啦”等等,引起全班学生的追忆,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回到原来讲解的内容上来。

2.因势利导法。有些随机事件的出现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于教学内容十分困难。这时可以转而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

案例: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漪老师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在学生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道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呀!”在学生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这一问一笑,使学生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体现的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神奇。我们由此可以知道,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往往缘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了一份份意料之外的大礼,缘于教师一次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教育智慧。

案例: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某学生看小说,就突然提问他。可这个学生站起来嘻皮笑脸地说:“这个问题嘛,我可以给全班开个讲座了。”全班哄堂大笑。这时教师沉着地说:“好呀!正好教学计划中有个专题讨论,下周进行,你作中心发言。”那个学生一下子泄了气。课后为了下周的发言,他查找了许多资料,作了充分准备,发言时效果很好。教师表扬了他,他也公开向老师道歉。这位教师正是能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教学机智。

案例:某教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讨论“狼为什么不直接吃小羊,而要找喳吃小羊”时,一位学生说:”因为狼觉得不可以再说谎了。”该教师面对这种完全是“文不对题”式的回答,她知道千万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于是就循循善诱、巧施疑问:“哦,狡猾凶恶的狼什么时候变得诚实了?”这一问,既有惊奇,又有肯定的赞许,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认识的错误之处,领悟并接受文本的价值取向。

3.幽默法。指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提示学生应该专心致志学习。课堂幽默很重要,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夫甚至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能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能沸腾学生的“血液”,能“吸”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能给学生永久的记忆„„

案例:一位教师正在上课,突然有一只喜鹊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上课。这位教师幽默地说:“刚才大家上课很认真,把喜鹊都感动了,它高兴地说:‘多好的小朋友啊,上课真专心啊!’”经过老师这么一说,使学生们意识到刚才精神溜号不对,很快地集中精力学习。

案例:某教师在讲述《历史与社会》“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内容时,讲到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时,他看见有两个学生在窃窃私语,就问:

“你们是在商量如何抗日的大针吗?”大家哄堂大笑起来。但在使用该法时要适度,合情合理,有一位教师在强调不同名数不能相加时,用反问的形式向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学生愤然坐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

(三)处理教师自身失误的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尽管教师认真准备,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自身失误,如小黑板突然掉落,算错了题,读错了字,做错了实验等等。或者是由于衣冠不整洁、指甲不剪、头发过长、口头禅过多等引起教师紧张和课堂混乱。如有一位数学教师上课时,一登讲台,学生便交头接耳,嘻嘻哈哈乱笑。原来这位教师衣服扣子扣错了,与他所讲的黑板上的“不等式”挂了钩,由此引起了课堂混乱。人非圣贤,孰能无误?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每位教师都可能遇到程度不同的自身失误,这就需要学会和掌握处理自身失误的机智。那么,怎样处理自身失误呢?

1.沉着冷静。一旦出现失误,一定要沉着,冷静,稳住情绪,积极思考对策,选择最合理的办法纠正。对有些失误力求在不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及时纠正,如写错的擦掉重写,读错的再把正确的重读一遍。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由于紧张,把《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的“高粱”二字写成了“高梁”。一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错了,‘高粱’的‘粱’底下是‘米’。”这时该教师看了一眼自己写的字,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当坐在下面的听课教师都为其捏了一把汗时,却只见这位教师依然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看得都很仔细。以往老师在教授这个字时,有不少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接着,该教师又问:“你们知道‘高粱’的‘粱’字为什么下面是‘米’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所以是“米”。接着,他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下面是‘米’字,而这个‘梁’是栋梁,是一栋房子最重要的支撑点,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下面是‘木’字,大家记住了吗?以后可不能再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哦!”就这样,这位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也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勇于认错。对于自身失误,教师要态度诚恳,承认错误,及时纠正,以避免小错变大错,一错到底。有的教师怕丢面子,学生已指出了错误,自己却硬着头皮坚持错误,甚至有的还要强词夺理,批评学生,这样做只能破坏课堂教学气氛,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相反,教师勇于承认错误,善于自我批评,更能树立教师的威信,因为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事实会赢得学生的敬佩。

案例:(一个中学教师的手记)最近我时常想起为师者常常引以为豪的一个经典故事——老师在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被学生发现指出后,老师灵机一动,说:“难道老师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吗?这是老师故意写错,来考验同学们的!”就是这样一个案例的处理过程,被多少人称道不已,褒扬老师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化险为夷,维护了老师的面子,其聪明机智便上升为一种艺术。想想,自己或许也曾这样“聪明”过。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不禁

哑然失笑。学生果真就这样信了吗?我看不一定,那只是我们在自欺欺人,不够诚实而已。

3.善于动脑,巧妙处理。教师要把授课中的失误当成一面镜子,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把失误变成督促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认识的动力。

案例:自己的经历——我曾经在一所中专学校任教十二年。有一次,我上课时见坐在最后排的一位男生睡着了,就走到他跟前将他叫醒。在全班学生的注视下,该男生满脸通红,显得很难堪。我意识到自己这样叫醒有不妥之处,主要是让学生难堪,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于是便说:“老师讲课犹如催眠曲,学生听课当然会打瞌睡。是我把某某同学弄睡的,只好由我来叫醒他,这叫做解铃还须系铃人!”顿时,课堂上爆发一阵笑声,该男生摆脱了窘境。我如此处理就是将自己的失误变成督促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认识的动力。

七、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机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教学机智的运用应充分为学生服务,全面关注学生。某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机智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正是因为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指向于学生的关注,使教师进入一种专业状态,从而发展着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教学机智。新课程标准着力于对人的关注,只有关注学生,才会有教学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机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机智是装不来的,虚伪的机智只能算作狡猾。

(二)在必要时运用教学机智,切忌滥用。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会使课堂精彩异常,但是不合时宜地运用教学机智却只能弄巧成拙。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动不动就使用教学机智来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意外,他们以为这是自身能力的体现,实际上,他们错了,教师的心血来潮不是教育机智,行动必与当时当地的情境相契合。《学记》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愤而启,因悱才发,这才是教学机智。如果教师一味滥用教学机智,用得多了,教学机智也就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或许还会有碍于课堂良好效果的获得。

(三)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模式,应灵活运用。教学机智的运用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课堂突发事件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机智来解决突发情况,有好多教师在运用教学机智时喜欢给教学机智安上一种模式,准备每次照搬来解决课堂中的突然情况,这种机械地使用教学机智是大错特错的。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切忌给教学机智套上固定的模式,而应有效地运用教学机智,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学机智不是信手拈来的,它是在许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教师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等。教学机智不是临机一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把教学机智与所谓临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培养良好的敏捷的应变能力,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主动权。

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感悟新理念,落实新理念,就一定能品味到新理念指导教学所带来的甘甜。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刻苦磨砺,恰当地理解和运用教学机智,在教学、科研领域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八、培养教师教学机智的具体方法

(一)培养高尚师德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学机智产生的原动力。尤其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制力:不可否认,当教师在讲课时受到来自学生的意外事件的侵袭(如学生扰乱课堂纪律),必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特别是教师的人格遭到污辱时,教师更会怒不可遏,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但是,这种表现和做法,只能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克制和忍耐,保持平静的情绪,并感染学生保持安定。这种克制和忍耐,是来自平常加强自身修养的结果,是自制力强的表现。

案例:有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上课,忽然打雷了,这位教师就大声讲课,企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但雷声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很害怕,捂起了耳朵,这位教师走下讲台,张开双臂,笑着说:“我现在是个鸡妈妈,你们都在我的翅膀底下呢!”学生们笑起来了。从这一举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浓厚的爱意。

案例:有一位老师发现班上的一个小女孩不会回答问题却老是举手后,不是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而是通过耐心地交流,了解到该女孩频频举手的原因,是因为怕老师课堂提问都没有举手会被别人看不起,于是这位老师便有了当该女孩会回答问题时举左手,不会回答问题时举右手的约定。这何尝不是一种信任和鼓励,老师用这样的一个约定保护了该女孩的自尊心,也给予了她成长的自信和勇气。这就是要我们老师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孩子,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和引导他们„„

(二)知识的积累

课堂教学机智,离不开厚实的文化功底。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厚实的文化功底为教学机智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教师具有丰富的见闻,广博的学识,教学时就能驾轻就熟、灵活自如。教师获得知识经验有三个途径:一是从书本中学习积累,二是从他人的教学实践中吸取经验,三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案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天,一个有三十三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教师都被这位历史老师高超的授课艺术迷住了,都忘了记笔记。课后,大家问这位历史教师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整个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博览群书,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广泛而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者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呢?过去提出“一杯水”与“一桶水”理论,发现已经过时了“一缸水”“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也过时了,应该叫学生自己去“找水”!没有人能够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南郭先生永远做不了教师,所以才有那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名言。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上,我们还需要对这“一桶水”

进行更深刻的反思:首先,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之“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知识的遗忘率和其增长率一样是非常惊人的,难道我们就准备守着这半桶水进入21世纪?其次,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第三,你那已有的一桶水水质如何?是活水还是腐水。第四,有了一桶水是否一定能倒满学生的“一杯水”?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便有了“一缸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第五,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所花费的时间一样吗?有没有效率的问题,我们是:“高投入低产出”,还是“低投入高产出”?第六,教学仅是倒水的过程吗?学生的“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我们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教师,只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信息时代带给我们教师的最大的恐惧,就是我们再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了,如果我们仅会教给孩子“知识”,那么,我们的饭碗将很快被网络和计算机抢走!

(三)要熟悉教材、教法和学生

熟悉教材,教师就会对讲课满怀信心,胸有成竹;熟悉教法,教师就能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熟悉学生,教师就能从学情出发,因材施教。教师做到这“三熟”,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判断,妥善处理;还可以尽快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案,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尤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正处在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时期,他们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情绪、意志、个性必然会反映到学习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上,这些心理因素也是时刻发生着作用。因此,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观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处理好偶发事件,及时调控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案例:熟悉教材,教师就会对讲课满怀信心,胸有成竹——某教师在教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我表姐说,她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该教师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他谈到过类似的感受。那时,他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该教师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姐有相同的感受。你表姐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位同事的情况:他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他是和同学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我的同事刚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又被派到名牌大学进修,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所以他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并没有倾注他的内心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

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你的表姐也好,老师的同事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该教师这样机智地为学生解疑释难,达到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加深印象的目的。

案例:某教师在教完《松鼠》一课时,正欲布置作业,有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松鼠吃不吃粮食?”课前备课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该教师先鼓励那位敢于提问的学生,接着引导学生来讨论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松鼠不吃粮食,有的说它吃粮食。说不吃的理由是课文中没有写;说吃的理由是老鼠、田鼠,都吃粮食,松鼠也是鼠,肯定也吃粮食。双方各有道理,争执不下。这时,该教师指导学生再仔细阅读课文第二段(松鼠经常在什么地方活动)。片刻,提问的学生霍地站起:“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松鼠不吃粮食。”“你怎么知道松鼠不吃粮食?”该教师问。学生回答:“松鼠在树上活动,从来不接触人的住宅,不遇到树枝被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连地面也不下来,咋吃粮食?”该教师满意地点点头。

(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出现的不同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一般而言,对于没有偏离教学构思的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尽可能通过教学过程本身的进展来解答,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偏离教学构思的学生提问,要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有的可以及时解答,有的可以课后解决。对于当场回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充分讨论加以理解,或待课后查阅有关书籍给予解决。教师要有“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的诚实教学态度。

(五)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教学机智实际上是应变艺术,是教师善于敏锐地观察学习,迅速而正确地进行判断,并作出恰当的处置的艺术美,它是教师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每位教师要注意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课堂教学机智的锤炼和养成,谁也无法找到速成的灵丹妙药。课堂教学机智不是可以教出来或学出来的,而是在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中品出来、悟出来的,这依赖于教师艰辛的积累和创造。一名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勤于思考,敢于超越,追求更高更强,才有可能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心灵对话中理解“教师”的含义,领悟教育的真谛。

《心太软》新编歌词: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分析那课文,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教学总是简单,交流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铃响了,你还努力在讲,你还要讲几分钟吗?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学生心里在埋怨,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多余的牺牲,你不懂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噢,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傻傻等待,学生学会依赖,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

下载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件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关于教学机智的几种十分有害的偏见 一是把教学机智看作是一种纯粹的临场快速反应 二是认为教学机智是“万能钥匙”,可以解决任何教育难题 三......

    “启发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合集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

    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

    浅谈数学课尝试教学法 浦北县六硍镇中心小学覃科妃 邮政编码:535314 联系电话:0777-8758364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唤起了学生的......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反思

    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 在 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信息......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 纳雍县维新镇第二小学蔡雪英 摘要: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中不但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智力培养环境,还可以缩小师生的距离,唤起学生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

    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对动画、声音,颜色和传播速度的控制,使得教......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的巧妙运用 ——浅谈如何利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错误” 教学四年来,深深感到课堂上学生呈现的各种各样的异样表现,往往能打乱教师的预设使得课堂无法继续。但......

    浅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

    浅谈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运用“教学机智”【摘要】一堂语文课里,教师和学生相互交际特别多,双边活动频繁,而此时课堂中出现的“意外”也会特别多,如果运用好这些“意外”,则会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