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ppt的实践与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ppt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姓名:马
工作单位:宁夏吴忠市盛元小学
任教学科:数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昂
学 *** wycb073@163.com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ppt的实践与思考
宁夏吴忠市盛元小学 马 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教育技术已悄然走进了课堂,利用各种电脑软件制作出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向课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其中教师平时使用最频繁的莫过于ppt了,因为它真的好用、易学、实用、有效!近几年来,我校数学组的年轻教师,着实在利用电脑技术软件(ppt)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现将自己和同事们的点滴实践做一总结与大家分享。
一、新课引入时运用ppt技术的方法与策略(1)利用ppt技术的动画性引入课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虽然现在的教学试图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教师讲的学生不感兴趣,他们就无法使自己静下心来听课,然而利用信息技术使课件资源在色彩、动画以及表现手段上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我校吴英老师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时,应用ppt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博物馆,你们愿意去吗?课件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学生从情景中看到的景物有:高楼、大树、公共汽车(准乘70人)和很多小学生(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教师提问: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就能积极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激发学生的积极兴趣,而且优化了知识导入的环节,为后续教学做好了铺垫。
(2)利用ppt技术活用主题图引入新课
以“静态画面,动态处理”为原则,活用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创设情景。低年级学生喜欢一些喜闻乐见、美丽的童话故事,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到学习中来,主要做法:可以把主题图从静态的画面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小寓言、生活小片段等,使主题图“活”起来。
案例:我校赵老师在教学《
8、9的认识》时,上课伊始,赵老师运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主题图,并配上欢快的音乐和稚嫩的童音,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图上。此时,教师趁机提问:“同学们都看到图上有什么?各是多少?你能按顺序数一数吗?”然后学生打开书完成教师的问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很浓,数的也很认真,而且很有顺序,学生汇报时,光标随着学生的回答不停的闪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ppt技术的直观呈现引入课题
我在教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给学生呈现过这样的一个场景:一片美丽的草地上,一只小兔沿着长方形菜地的四边跑,在欢快的音乐声的带动下,学生们通过观察很直观的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含义,使他们在比较积极主动地状态下学习新知。这样的资源,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它为教学提供了最优的方法、手段,使学生对教材的感知不再限于老师枯燥的讲解和看书本,大大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探究学习时运用ppt技术的方法与策略(1)利用ppt技术的动态演示,展开探究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一些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准确无误。虽然传统教学中配以挂图、简易模型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说明,仍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在概念的学习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难度,但ppt技术的使用,可以化难为简,揭示出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运用ppt技术,首先展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动画展示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能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虽然能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没有较好的方法,而且拼的很慢。这时运用ppt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节课,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非常的抽象,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使数学探究变的有效有趣了。(2)利用ppt技术的问题提示展开探究
在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是记忆、感受最深,理解的也比较透彻,还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如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时,王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我校六年级有男生80人,女生50人
?通过课件提出以下问题:你能根据提示提出不同的问题吗?请小组合作把提出的问题整理后写出来,说说解答的方法是什么?十分钟后,学生汇报:“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随着问题的提出,课件也一一展示了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跟着应对。问题一一解答。这样做比一味的抄一黑板题的效果强很多,也为课堂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3)利用ppt技术的声音素材引导探究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在幻灯片中插入了甜美的声音资源:同学们,请你们用2张同样大小的纸折出它的1/2 和 1/3,并涂上颜色,比较它们的大小,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哪个分数大?为什么?在媒体声音的提示下,学生按照提示要求开始操作,讨论、研究,发现1/2 比 1/3大。接着,媒体声音继续提示:同学们,你们能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你刚才发现的结果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们开始举例说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接着媒体声音又提示:同学们,你们能总结出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吗?请小组内说一说。利用声音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有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师非常省力的完成了本课探究的全过程,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4)利用ppt技术播放生活视频启发探究
在现在的教学中,以讲代思的现象还十分普遍,教师总是乐于将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学生。事实证明,这两种做法都无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无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的形成,这样的教学,学生越学越懒,习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情景化,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例如,“利息”对于学生来说似曾相识但不怎么熟悉,以前教师只有讲利息的意思,告诉学生求利息的方法,学生只好被动的接受。马平老师执教《利息》一课时,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下载有关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王奶奶到银行存钱和取钱过程的视频,让学生明白钱存入银行不但不收取保管费,还有利息以及为什么会得到利息的原因,那么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呢?学生通过观察,找到银行墙壁上贴的利率,通过猜想、分析,得出求利息的方法。利息这部分知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一知半解,视频资料展示的场景把学生带到了生活中,他们会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观察和思考,从而达到主动探究新知的目的。
三、在课堂练习中运用ppt技术的方法和策略(1)利用ppt播放富有童真童趣的练习
(2)利用ppt播放情境型练习
上、下半场两队一共得了
分
(3)利用ppt播放探究式练习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利用ppt播放拓展型练习(a)加加减减得一百
一百,这个数常常被人挂在嘴边。公园里百花齐放,球场上投篮百发百中,商店里的服务员百问不厌、百拿不烦,学校里百分数人。下面有一个式子,左边是123456789,九个不为零的数字全出场,从小到大按自然增长顺序排列,右边是常挂在嘴边的100。
123456789= 100,怎样在左边插进一些加号和减号,使左边的运算结果等于右边。(b)12+3-4 + 5 +67 + 8 + 9 = 100 12 + 3+4 + 5 – 6 – 7 + 89 = 100 1+ 23 – 4 + 56 + 7 + 8 + 9 =100 123-4 – 5 – 6 – 7 + 8 – 9 = 100 123+ 45 – 67 + 8 – 9= 100 以上练习形式是我们教师在ppt中经常使用的形式,通过使用,大家一致认为多样化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生动了、有趣了、高效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意识和探究能力,从不同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用眼观察、用耳听闻、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ppt课件的提示、点拨功能可以保证学生学懂、学会,使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先进手段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比拟的优势,为何不用好它呢?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教育技术,才能跟上信息社会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今后我还要加强学习,为实现高效课堂、信息化课堂而努力!
第二篇:PPT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ppt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良好辅助教学手段,它为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ppt的恰当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只要将ppt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思考,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单一,方法单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偶尔加一些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其他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身为数学老师也不得不苦思冥想,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往往是美中不足,事与愿违。
今天,计算机ppt教学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ppt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发展创造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ppt技术以其图、文、声、形、色、动、静相结合的优势及独特效果,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良好辅助教学手段,它为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我认为ppt的恰当使用,不仅给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而且使学生的素质在新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课程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也是一门难教好的课程,困难在于它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这是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习惯、教学特点,虽然教无定法,但教有定规,这个“规”,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符合数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去研究、探索、猜想、操作、发现和证明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悄悄进入了我们的数学课堂,而我们教师最常用到的就是ppt课件,ppt课件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教学辅助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这与它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在创设情境方面,用比较直观的视频或图片导入新课,能够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直观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直角三角形的生活中的图片,并给出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地板图片,让学生也去发现、去寻找。因为别人已经在地板上发现了规律,现在轮到自己去找,很显然带有一定的挑战性,立刻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画和ppt演示画图形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些问题在实际中很难演示,在屏幕上就能够非常直观、形象地演示给学生。比如,在讲授多边形外角和时,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度,在证明过程中有个实验,一个人沿着多边形走一周,这个人的身体正好转过了360度。
二、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智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而知识又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是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PPT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上有着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的智能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形式新颖而生动有趣的PPT课件既能激起学生大脑的兴奋,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找规律”时,屏幕上出现一幅幅图画,整齐的排列,规范性的图片能使学生很容易找出所含的规律。再如,讲授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时,根据解析式(y=-x2,y=-(x-1)2,y=-(x-1)2+1)画出图像时,学生画完后可以与图片对照更正,并根据整齐的图像发现其规律,得出图像的性质。在这里教师巧妙的设问与使用图画,使其生成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认真的看着、思考着,并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这便是图片在教学中的效应。正是由于教师合理的利用图片信息创设了教学情境,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提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讲,就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利用ppt能够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这样,教师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和支配更多的信息资源,增大对教学资源的控制与使用,节约教学时间,使得课堂教学的容量扩大。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分析问题、演练习题,从而拓宽知识面,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巩固,而且还能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进而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应多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模型、标本、实验、录音、录像、视频、电影等,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转化是大有裨益的。
四、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使得数学的习题难而生硬。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利用全等的任意四边形进行镶嵌,乍一看题目,很难理解,通过理论分析,全等的任意四边形是可以镶嵌的,如果这个题目让学生自做模型自己操作,学生做起来就很费劲,但把它做成ppt课件,由静态变成动态画面后,学生通过观察就迎刃而解。ppt课件的演示,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了,比单纯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的效果要强的多,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ppt课件虽然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了积极和促进作用,但在应用课件时,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条件,为此要努力增强教学课件的互动性、应变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是,教学课件只能作为教具和学具,它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因此每位教师在课堂上,要恰当地运用ppt课件,使其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第三篇:PPT在教学中的运用
PPT在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一支粉笔,刷刷一黑板,两黑板的写过去,那时学生比较那个老师好,还要评价老师的板书是否多,要是多就是好的很负责的老师,如果老师,一堂课在黑板上写不了几行字,只用嘴讲,讲的好就罢了,如果讲的很枯燥,那就肯定是很不好的老师了,你不负责嘛——字都不愿意写的!记得那时我有个最厉害的数学老师,每堂课都会写至少三黑板的,一边写一边擦,一堂课下来,地上的黑板灰都有一层。现在想想其实蛮有道理的,如果老师一直用嘴讲,同学听听就会听觉疲乏,很难在20分钟后还集中精神,那么一堂课至少有一半浪费了,如果只减让学生抄抄笔记,发发言什么的,就会使学生的精神再度集中起来,直到下一个疲乏期的到来。
这是以前,那么现在呢?这篇文章要写的是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我想在老师中运用的最多的就是ppt了,所以其他的就不详细讲了,毕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ppt是最熟悉的课件了,也有老师运用word,excel,但是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形式。
在ppt上,老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比如图片,可以调动同学们的视觉因素,而且,你如果教地理的话,讲到黄山,你放几张雾云缭绕犹如仙境的图片,比空讲黄山怎么美,怎么地势险奇都直观多了。还有录像,向我们学招聘,老师甚至可以把一些知名企业的招聘录像给我们欣赏研究,在这一点上,汪玉弟老师就做的最突出,关于对话什么的栏目一直给我们看的。还有ppt的条理性,因为是事先做好的,所以条理性和准确性方面会比凭记忆讲的要好,而且,老师有时候也会忘记讲些什么重要的东西,如果在ppt上坐上标注,写上几个关键字,会比较不会遗漏。还有,我们有时候上课会来不及记很多东西,如果老师把ppt拷给我们,关于老师上课的东西就可以了解的更全面了,最后,老师不用在黑板上写字也节省了时间,可以多讲些其他的东西,提高了上课的效率,而且老师也不用当心粉笔灰吃的太多而得职业病了。
总之,ppt带来的好处就是:第一,使老师讲的课更形象更生动;第二,更好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可以使老师上课的效率更好;第三,不会遗漏重点,学生也有也更完整的资料可以复习;第四,有益于老师学生的身体健康。
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么就会有它的不足,高科技就是一个双刃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陋习。比如,有了ppt,有些老师就不会再认真备课,反正打出来让学生抄ppt就可以了,甚至有些老师一套ppt可以用多少年,不做任何改动。这样就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你想如果你发现老师的ppt上打着三年前的日期,引用的是五年前老的不能再老的数据,你会怎么想?还有,有些同学认为上课抄ppt太累了,干脆拷下老师的ppt用word形式导出,再打印下来就可以了,上课时也不会认真听了。
所以,对于ppt的认识,既要看到它的好处,也要看到它的弊病。老师们运用了ppt提高了效率,丰富了课堂生活,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而且,我相信任何有职业道德的老师,肯定是不会因为ppt的运用而产生偷懒思想,反而是更会努力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尽量丰富自己的课堂生活的!我想我们的老师肯定会这样的!
第四篇:“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将“互联网搜索”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搜索;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2-0051-03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将“互联网搜索”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自从安装互联网以来,笔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吸收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营养,在2009年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了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互联网搜索”在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材)《激情奥运》时,利用互联网搜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源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密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运用如下:
1.激情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时间:2分)
【百度视频】http://you.video.sina.com.cn/b/22098961-1338693724.html
引导学生围绕“奥运”充分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
(2)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榜,让学生思考:从这个奖牌榜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百度新闻】http://news.163.com/09/0917/07/
5JD6M0RQ000120GR.html
(3)导入课题: 激情奥运
2.提升基础,综合应用
(1)射击奇夺金
①播放视频:男子50米步枪3×40射击比赛视频。(时间:40秒)
【百度视频】 http://
http://
5.课后作业
学生利用http://2008.sohu.com/收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两个问题。
由于笔者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搜索”的这些视频、图片、新闻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鲜活、有趣的画面,打开了连接外面世界的一扇知识的窗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奥运,既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又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王国,让学生在民主、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互联网搜索”运用于教学中的误区
互联网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平台,它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但是,也有很多数学教师在运用“互联网搜索”时走向极端,存在一些误区。
1.为用而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网络搜索的资源拖进课堂。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是目的,互联网搜索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让互联网搜索主宰课堂,主宰学生,忽视教学目的的存在,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互联网搜索于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互联网搜索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凭心而论,在互联网搜索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互联网搜索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深入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主观盲目引进互联网搜索的资源,只能造成机械、僵化的课堂教学。
3.违背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应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让互联网搜索的资源“全盘主宰”、“包干代替”,就没有了数学课堂的灵活、机智、有趣,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和课改精神的。
三、“互联网搜索”运用于教学中的误区解决对策
1.教师要正确处理手段和目的辨证关系
互联网搜索运用于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辨证关系,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互联网搜索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一种工具,教学是目的。在互联网搜索资源时,既要思考资源的合理性,更要进行教育目的性的思考,不能盲目利用。
2.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互联网中搜索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视频、图片、故事、新闻等资源并呈现给学生,从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出发,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需求。
3.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交互性
利用“互联网搜索”将资源引入课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屏幕资源,未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交流,使“人灌”变成“机灌”,那么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致感到厌烦甚至不愿听课,课堂气氛就会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如果教师注意在呈现“互联网搜索”的资源时,能进行合理的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学者,这样师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
4.教师要注意搜索资源的实效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搜索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实例化、简单化,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而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搜索大量的视频、图片、新闻等资源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不注意搜索的质量和效果,视频画面不清晰,声音断断续续,图片的大小不合理等,这样学生都会分散注意力,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的状态。
总之,运用“互联网搜索”的资源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根据具体的内容确定“互联网搜索”的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的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
(编辑:王天鹏)
第五篇:关于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思考
关于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参加课题研究以来的一些经验扼要地介绍了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的同时,提出了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
数学教学
运用
一、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结合的结果。
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国教育家卢梭就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开始就要保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又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动、形象的情 景。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有一张矩形桌面,现在工人师傅把它锯掉一个角(运用多媒体演示锯的过程),会得到哪些图形?
2、运用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绘画图形、解题板书、演示操作等教学过程,使用到较多的小黑板、模型、投影仪等,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有些简易图形、演示操作并不直观明显,对学生学习帮助不大。计算机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整合、操作简易、交互性强,可使这些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可以通过作多边形的对角线或在多边形的边上任取一点,再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在多边形内部任意取一点,再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把这一点取在多边形的外部等)让学生与我们一起感受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达到理解记忆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使得当堂的知识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 巩固与拓展、延伸,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运用多媒体,巧妙地掌握辨析概念,突破难点。
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掌握,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往往更难辨析清楚、记忆深刻。如果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以先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再后通过这一端的伸缩使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又出现一个亮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来一水平线,再通过两端水平线的伸缩不仅使学生了解直线的形成,还能引导学生想象出来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段把这两个亮点连接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伸 缩,有长度、可度量。最后,出现一幅综合图(集射线、直线、线段于一图),让学生进行辨析并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数出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多少条。这样不仅辨析了三种线的不同特性,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利于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只能是似懂非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经验,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课件演示: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的前进,…这样学生在一片笑声中领悟到车轮只能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再让学生用圆的特点这一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就简单多了。
4、运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平台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从反比例函数y=k的图像上任一点分别作坐标
x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的问题教学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矩形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矩形的长和宽与双曲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结论的得出就顺理成章了。
比如: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y=ax2向左或向右沿x轴方向平移︱h︱个单位长(h>0时,向右平移;h<0时,向左平移),再向上或向下沿y轴方向平移︱k︱个单位长(k>0时,向上平移,k<0时,向下平移)5 便可得到y=a(x-h)2+k的图像,由此,再得到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也就不困难了。
5、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感的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来源单一,主要途径是统一的教材、实物教具。教材中的信息量较为有限,一个知识点只能提供一个例题或几个图形,且几年不变,信息容易过时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的实物教具制作麻烦,时间花费较多,数量必然有限,精确性也较低。此传统教学环境下对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所需要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提供都是远远不够的。而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个世界性的知识信息库,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这些信息是可以及时更新,即学生可以通过上传新的信息和有创意的作品而丰富信息库。
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一课教学中,教材只提供了南京中山陵的外形图。如果只依靠教材,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教材中的例图并不是 学生生活中所能常见的,缺乏真实感,难以与学生已有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其中有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而对称图形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图片范围有航空、航海、植物、人体、动物、装饰材料、建筑物、图案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从而完整、全面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二、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的运用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点,在数学课堂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与新课标中的“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相吻合。但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它虽然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因而在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方面有显著作用,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 它毕竟是一种新事物,我们对它的理解难免有偏差,在教学活动中容易使用不当,要恰当地运用好它,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把握上课的进度
由于多媒体呈现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我们在运用时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而把课上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让师生在“手忙脚乱”中过完45分钟,然后听到“这节课过得真快,就是不知道讲了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是不是应该感到难过,需进行反思。其时,我们在课上要适时地“停一停,顿一顿”,让学生“想一想,思一思”,不能让多媒体替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的脱离实际的多媒体还会有生命力吗?
2、注意运用适度
多媒体固然有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一些代数方面的教学内容,多媒体仅起到板书的作用时,就不必运用多媒体。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最需要的地方适量、适度地用活媒体。如果我 们教师一味追求电教媒体的作用,不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处处让多媒体唱“主角”或瞄准多媒体出图迅速,画面富有色彩及其化静为动的功能,对多媒体“情有独钟”,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做在电脑中,动静态画面泛滥成灾,这样过分强调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思维的训练,也达不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合理推理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不到同步发展。
3、注意不能本末倒置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制作也越来越精致,使多媒体课件在声音,文字,图画,动画方面更加出色。如果我们教师不注意把握的话,学生就会被一些冲淡主题的内容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就会停留在此,而对所学习的重点内容反而不感兴趣,这样教学目的就无法达到。
4、注意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稳站三尺讲台,就必须跟上时代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果我们教师把多媒体运用当作 傻瓜照相机的使用,上课只是鼠标的使用,只是把别人的课件演示一遍,那学生就像观看了一场“哑巴”电影的同时,旁边还站着一位没有进入角色的讲解员。这样的教学会达到教学目的吗?当然,并不是别人的课件不能用,只是要结合多媒体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合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加以整合才能用。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刻苦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潜心于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驾驭媒体,驾驭学生的能力。
总的来说,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的
课程学习方式,定将成为新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更好的实现国际化的主要方法。因此,作为基层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会更多计算机知识,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多媒体运用与课堂教学做到更好地整合,为社会、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的国际型人才。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使用得当,定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此论文发表在《西部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