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市杏南中学音乐教研组总结
厦门市杏南中学音乐教研组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过了。在这一学期里,我校音乐教研组的全体成员按照开学初定下的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的做好每一项常规工作,组员们认真地备课、上课,经常性的进行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努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其中潘老师的教学设计被选送参加省里的教学设计大赛,其中洪老师、潘老师分别撰写了一篇教学论文参加市教育学院组织的论文汇编。
除了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本组成员还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地组织好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本校组织了“校合唱团”、“校舞蹈队”、“高考音乐考生辅导”等活动。在认真抓好这些兴趣小组的基础上,本校成功地举办了“元旦文艺汇演”,本年度的文艺汇演是历届来水平最高的一次。通过汇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从中达到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
本组成员还承担了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组员们都认识到在教科研方面是本组的薄弱点,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音乐教研组:潘来姬
20007年1月
第二篇:厦门市杏南中学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条例(讨论稿)
厦门市杏南中学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条例(讨论稿)
为充分发挥中学教师职务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充分激励广大教师以生为本,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制定杏南中学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条例。
1、竞聘上岗应遵循的原则。
a、先进性原则。鼓励教师冒尖,不搞论资排辈。
b、综合性原则,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原则。全面考量教师业绩、专业基础、专业能力、专业发展、师德师风等情况。
c、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
d、量化原则。对教师业绩、工作量等可评估要素予以量化。
e、发展性原则。考虑教师的发展潜力、教师的进步。
2、竞聘上岗组织机构。
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职能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委员会,并成立由党支部副书记、工会、教师代表组成的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监督小组。
3、竞聘上岗条件。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参加当年竞聘。
a、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过处分以上,期限未满的。
b、工作严重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影响工作的;群众意见大的。
c、竞聘前三学年累计病假一年以上或事假三个月以上或累计旷工三天以上。d、不承担学校分配的任务,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e、经常违规违纪,屡教不改的。
f、教育教学质量较差,被一票否决的。
g、上级职称聘任文件规定不能聘任的其他情形。
以上各类人员的事实认定,须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竞聘监督小组监督下,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委员会研究认定,并允许相关人员申请复议一次。
5、竞聘程序。
a、学校办公室公布拟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职数。
b、竞聘人员填写《厦门市杏南中学专业技术岗位竞聘量化表》交办公室。c、量分审查与公示(公示期3天)。
d、如拿出部分职数竞聘,竞聘者应进行述职,并进行民主测评。
e、如拿出部分职数竞聘,对竞聘者所任教学生进行征求意见。
f、由学校竞聘委员会依据复核评定后的量分结果从高到低确定聘任人选(如拿出部分职数竞聘,并不完全依据分数高低,还要参考民主测评和学生意见)。
g、公示(公示期7天)。
h、公示期若无异议的予以正式聘任。
6、竞聘监督。
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工作接受全校教职工监督,对教职工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应及时记录、备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核实处理。
7、量化赋分办法。
a、校龄、工龄分。校龄(指就读全日制高校的校龄,1995年以前入学的全日制中专学校也可计算校龄),每年0.5分。
b、学历分。中专0.1分,大专1分,本科2分,硕士生3.5分,博士研究生6分(学历含全日制学校学历、自考、函授、网络、夜大、业大等国民教育系列等均可计算)。
c、教学工作量分。自获评某一级别专业技术职务起,达到学校基本满工作量或满工作量,每年1分;超工作量(指超上限课时),每年1.5分。
d、表彰奖励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起,综合表彰:校级表彰1分,区级表彰2分,市级表彰3分,省级表彰4分,国家级表彰5分。综合表彰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或主管局与人事局共同行文盖印的综合表彰。
单项表彰,校级0.6分,区级1.5分,市级2.3分,省级3.1分,国家级4分,单项表彰如有列等,一、二、三等奖的等分依次乘以1、0.8、0.5的系数,论文获奖不列入单项表彰。
e、指导学生获奖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起,按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组织或参与组织的竞赛,区级一、二、三等奖,(体育第一、二、三名)分别为0.6、0.4、0.2分。区级奖励每年最高累计不超过1.2分(含)。人数较多的项目,如合唱、舞蹈、蓝球、排球、足球及其他团体项目,则奖励分为1.2、0.8、0.4分。市级奖励一、二、三等奖(体育第一、二、三名),为1、0.8、0.6分,团体项目加倍,市级奖励每年累计最高不超过2分(含2分)。省级奖励一、二、三等奖(体育为前六名),分别为1.5、1.2、1分,团体项目加倍,省级奖励每年最高累计不超过4分。国家级奖励一、二、三等奖(体育为前六名),分别为2.5、2、1.5分,团体项目加倍,国家级奖励每年最高累计不超过8分。
以上学生获奖,有两个以上指导教师的,排名第一的取全部,排名第二的取奖励分1/3,排名第三及以后的不得分。
同一指导老师指导同一项目比赛,区、市级不可累加得分,取最高等级得分(如区跳高第一、市跳高第一,仅取市跳高第一得分),但省级以上获奖可按人次累加计分。
非教育行政或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竞赛,原则上按区级奖励给分,如由相关处室安
排或经相关处室同意参加的比赛,按市级计分。
f、职务分。自评审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担任以下职务每年分数:校处领导4分,年段长、享受校处待遇人员3.5分,副段长、班主任3分,教研组长、教研员、学生会指导教师2分,备课组长1分,工会委员、团委委员、女工委员0.8分,副班主任(有总结、德育处认可)0.5分。
担任两项以上职务者,第二职务取1/3分数,第三以后职务不计。
g、考核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每年合格1分,优秀1.5分,基本合格0分,不合格倒扣1分。
h、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起,由本人撰写(第一作者)的论文(经验总结)。(第二作者取1/3分)。
校级汇编或校级二、三等奖,每篇0.2分;
校级一等奖、区三等奖或区汇编,每篇0.3分;
区一等奖、市三等奖或市汇编,每篇0.5分;
市一、二等奖、省三等奖或省汇编,每篇0.7分;
全国三等奖、省一、二等奖或全国汇编,每篇0.9分;
全国一、二等奖、刊物发表,每篇1.2分;
CN刊物发表,每篇1.5分;
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每本4分。
i、校本课程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开设校本课程,教科室认定,每门0.5分;
由学校统一印刷的校本课程,每本1分(参编者0.8分);
由出版社出版的校本课程,每本3分(参编者1.5分)。
j、教育科研、课题、实验课题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课题被立项并按时结题的课题负责人(包括评前立项、评后结题的课题),按年计算,校级0.5分,区级0.8分,市级1.2分,省级2分,国家级3分。(国家级、省级子课题降为市级,市、区级子课题降为校级)。主要参与者依次为0.4、0.6、0.8、1、1.2,参与者0.2、0.4、0.5、0.7、0.9。以上由教科室认定。
k、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绩效分。自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凡教学、高考培养出区状元、单科第一、超省、市、区均线(须区前两名)的,中考学科均值居全区第一名,为本校高中输送优秀生源较多的,会考全区第一、全市前列的,结业考全区第一且超思明或市属均值的。
凡任班主任班级被评为区、市、省、全国先进班级,在党建、廉政、德育、继续教育、工会、档案、后勤管理、环保、生管、绿化、财务、以老带新、研究性学习、教研、课程资源开发、电教、实验、卫生、图书、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件、社区服务、文化建设、红十字会、考务、学籍管理、心理健康、军民共建、新课程实施、团队、学生会、安全保卫、文明学校、健康教育等获区、市、省、全国级集体荣誉的主要人员。
以上均要本人申请,学校竞聘委员会办公室认定,分别按次给予0.5-5分的奖励。k、支教工作分。被评审通过某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到国家贫困地区支教每年奖励2分。
l、任中、高级年限分。取得中、高级资格每年按0.5分计。
m、教辅人员得分。聘任时由主管部门认定优良1分,相关教师测评满意度60%1分。
8、量化赋分的起算为当年9月至次年8月为一学,不满一学年的按一学计算。
9、退休前男满57周岁,女满53周岁的在岗教师不参加量化评分,只要考核合格即直接聘任。
10、在学校尚有空余职数时,该条例适合对象为未聘人员,如学校已无剩余职数,则适合对象为已聘、未聘人员。
11、实施此条例后首次聘任聘期为三年。三年后则再进行新一轮聘任。
12、监督管理。凡谎报成果,有弄虚作假行为者,一经查出,取消当轮聘任资格。
13、本条例由五届一次教代会通过,解释权归学校行政会。
14、本条例自2009年9月起实施。
厦门市杏南中学
2008.11.5
第三篇:参评厦门市杏南中学十佳师德标兵材料
参评厦门市杏南中学十佳师德标兵材料
杏南中学林玉莲
本人自从教以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在思想上,积极靠近党组织,在学习中提高对党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师德上,积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下面形象,长时间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完善自我的同时以求学生进步。从教十几年来,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教学成绩显著。教育成果斐然。在此对这些年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师德方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而且要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发展教育事业而精诚奉献,任教以来我一直坚持着这些信念,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无私奉献,为学校培养栋梁之才。爱岗敬业是师德基石,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努力钻研业务,通过各种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以达到教学岗位所具备的素质。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多年来坚持以高尚情操来感染学生,以和谐的师生环境来陶冶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哺育学生,以满腔热情来关爱学生。通过这些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多年以来教学工作使我感觉到对学生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和信任为基础,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十一年的工作中从事九年班主任工作,班级多次被评为模范班,本人也被授予各级嘉奖。班级贫困学生较多,多次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为其补课,帮助这些孩子取得进步。为学生捐款捐物,来帮助这些学生渡过难关。这些学生也把我当成是可以信赖的人。本人认真对待学生每一次的人生困惑,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帮助每一位同学。始终坚持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能够做到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正直,心胸开阔,待人接物,出以公心。不以学生的家庭背景和自己善恶喜好作为情感的指向,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始终坚持不断进取,高超的学识本领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也是教学工作的保证。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勇于探索,以适应形势需求。在不断进取中通过学习来完善自我,始终坚持团结协作。教育的作用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共处”,而“共处”基础是合作,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珍重合作。与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很好相处,达到工作所需要的环境,在年级中能和每位教师和睦相处,精诚团结,共同把工作做到最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从事十一年高中数学教学,本人深知数学学科的教育是科学基础。同时对学生的升学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上投入了最大的热情。平时重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很好地做到了专业知识系统化、深度化和广度化。根据本人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很注重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形成了指导预习——质疑讨论——补充归纳——课外迁移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在历年的教学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自2006、8调入杏南中学,本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历次的全市统考中数学成绩都能在年段遥遥领先,为年段成绩作出较大贡献。在教学过程中,还非常注重与同一备课组老师共同研读教材,提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主动承担帮教工作,认真指导、帮助吴
丽荣老师,使得该老师在业务上得到较快发展。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把握新教材,能更多得到专家、老师的指点,在三学期中就开了两次的区级观摩课,得到了同仁的一致好评。在指导学生参加区级数学竞赛中,班上的黄特赐等三位同学获一等奖,为学校争得荣誉。在教学之余,还积极参加课题的研究、论文的撰写,以及各级各类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荣获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优秀成果一等奖;《高中新课程下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发表在CN级数学新课程导报上;《将“疑”贯穿于数学教学中》获市三等奖并汇编;在2006-2007学期参加杏南中学创优质班会活动中获二等奖;参加杏南中学首届大型创新大赛-——教学设计比赛获三等奖;
2006—2007、2007-2008学年荣获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自调入杏南中学一直承担班主任工作。以诚心对待每一位同学,以爱心关注每一位同学的进步,以公正对待班级每一个事情,以平等来关注每一位同学。坚持以上做法,使我在管理班级时能够做到井井有条。所带高三(7)班是一个班风正派,纪律严明,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成绩优异,凝聚力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一个班风、学风、团队精神均名列前茅的“领头羊”。班干部认真负责,同学们和睦相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师生同心同济。班级中的扬立婷同学还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全国的团代会,陈纯同学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学生干部。所带班级在2006--2007年被评为校先进班级;文明班级;2007-2008学年班容班貌评比获全校一等奖;2007-2008学年被评为厦门市“先进班集体”。
第四篇:厦门市杏南中学关于规范教师各种精神奖励暨教育教学
厦门市杏南中学关于规范教师各种精神奖励暨教育教
学
成果认定的规定(讨论稿)
各处、室、科、年段、教研组:
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从2006年1月1日起,规范学校各种精神奖励制度。
奖励原则:
1、客观、公正、公平评价教职员工。
2、从发展性角度评价教职员工。
3、从人各有所长角度评价教职员工。
4、尽量量化原则,减少人为因素。
奖励项目分三种:
(一)、综合奖:
(1)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每学年评定一次,与考核同步进行,凡思想政治表现确定为优且达到考核优秀分数的人员,经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为校级优秀教师。
(2)优秀班主任每学年评定一次,优秀班主任的评定办法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德育处负责日常工作)研究具体办法。评定时,由年段领导小组依据优秀班主任评定办法,经量化考核评分后择优推荐,校德育处审核,校德育领导小组(校行政会)研究确定。
(3)管理奖。在校级领导、中层、正、副年段长、工会、团队负责人、保卫科、财务科负责人中,依据岗位职责考核管理办法,按量化评分高低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
(二)单项奖:
(1)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备课组长每学年评定一次,由教务处、教科室会同制定具体评选办法,按量化得分择优推荐,报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2)优秀课题、优秀教科研积极分子每学年评定一次,由教科室制定具体评选办法,依量化得分择优推荐,报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3)第二课堂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每学年评定一次。在担任各学科兴趣小组、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担任学生社团、运动队、舞蹈队、合唱团、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指导教师、学校师生刊物、指导三小、习作等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教职员工中评选,评选具体办法由教务处、德育处拟订,并由两处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教师依评定办法进行量化考核,择优推荐,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4)优秀课改积极分子。对在课改、承担选修课、校本课程、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施导师制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在挖掘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中评选,具体评选办法由教务处、教科室拟订,每学年评定一次,评选时依量化考核得分择优推荐,报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5)教育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师德标兵、课堂创新大赛、优秀论文、课改案例、优秀课改设计、优秀课件等的评选,依具体情况由教务处、教科室、德育处等处室依考核推荐,报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6)服务奖,在各处室职员、实验、图书、电教、医疗、财务、保卫、基建、保管、采购、档案、人事、学籍管理、生管等人员中评选,依岗位职责考核办法由办公室会同各处室量化择优推荐,报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每学年评定一次。
(7)综合治理积极分子,由保卫科依据安全保卫、综治责任制在全校教职员工中考核评定、推荐,报校考核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8)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9-10分)
初
一、初二年级参加市、区质检列全区第一的教师
初三班主任为本校高中输送较多优秀毕业生(年段其他教师也可)
初三年中考学科超过岛内均线或全区第一的教师
为本校高中输送优秀生源,成绩突出的教师(动员外校3人或3人以上)
高
一、高二会考超一级达标校各项指标的教师
高考经学校测算属于超省或市均线的教师 高
一、高二高考、会考学科在考虑重点班、平行班、文理科等因素情况下,经一定测算后与相关参照对象对比后认为成绩突出者
非高考、中考、会考学科教师,依教科室考核85分以上 二等奖(7-8分)
初
一、初二市、区质检所在备课组全区第一,本人成绩也列前列者
初三毕业班为本校高中输送优秀生源较多的教师(年段其他教师也可)
为本校高中动员外校2个优秀生被学校录取
高
一、高二会考部分超一级校,部分超二级校
中考部分指标居全区第一,部分指标全区第二,且为本校输送优秀生源较多的教师
高考经测算后居全区第二,但与全区第一差距较小
高
一、高二高考、会考学科,在考虑重点班、平行班、文理科等因素情况下,经一定测算后与相关参照对象对比后认为成绩较好者
非高、中、会考学科教师,考核分75分以上 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发奖状,同时评为单项奖。三等奖(5-6分)(以下三、四等奖均不发给奖状)
初
一、初二市、区质检超区均线,总体指标全区2、3位
中考超市、区均线或初三班主任为本校输送优秀生源达到学校规定的最低要求的教师。(中考总体指标全区2-3位)
高
一、高二高考、会考学科,在考虑重点班、平行班、文理科等因素情况下,经一定测算后与相关对象对比后成绩过关者
高考经测算全区第二,会考达二级达标校指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非高、中考学科教科室考核分65分以上
为本校动员外校优秀生1人报考本校并被录取 四等奖(3-4分)初
一、初二市、区质检略低于区均线(150分制的学科,分数在2分之内,百分点在5个百分点之内)
中考略低于区均线(150分制的学科,分数在2分之内,百分点在5个百分点之内)
会考超三级达标校指标(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高考经测算后在全区居第3位
高
一、高二高考、会考学科,在充分考虑重点班、平行班、文理科等因素情况下,经一定测算与相关对象对比后成绩较差者
非高考、会考、中考学科教科室考核在60-64分之间 基本合格(1-2分)
低于上述四等条件为基本合格教师,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二年均基本合格,调整 岗位;
行政后勤人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职称,分数依岗位职责考核分别与上述各档次挂钩;
档次内的分数由教务处提出建议,报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确定。中层领导、年段长参照以上标准并在充分考虑任职岗位及管理成绩的基础上由学校校长办公会确定,凡是获管理奖的原则上套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教研组长、班主任的分数也应适当参考管理情况,在征求有关处室意见后再向校考核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三)学校党支部及工会、团委、女工委等群团组织,评先、评奖由学校党支部及各群团组织自定。其中优秀党员为综合奖,其余均为单项奖。
(四)学校如遇特殊情况需评其他奖项的,由校长办公会决定,但均只能计单项奖。
(五)教育教学成果奖在确定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的,应由校长提议,校长办公会决定。
(六)本规定解释权归校长办公会,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杏南中学 2005-12-24
第五篇:厦门市杏南中学二级达标普高验收自评报告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基[2003]9号文《福建省普通高级中学定级办法(试行)》和《福建省普通高级中学定级标准》,我校对申报二级达标学校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如下:一,学校概况
我校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厦门马銮湾畔,生机勃发的杏林台商投资区中心.自1990年创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8年升格为普通完中学校.2002年12月晋升为福建省普通高中三级达标学校,2003年5月顺利通过省和厦门市三级达标学校复查和抽查.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学生2517人,其中高中26个班,学生1306人;初中24个班,学生1211人.学校占地面积62111.385m2,校舍总建筑面积29304.49m2,生均建筑面积11.643m2;校园绿化面积6900m2,教学教研区,体育活动区,学生活动区布局合理.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实验电教大楼,食堂宿舍综合楼,宿舍楼.学校建有300米环形煤渣跑道,附有100米的煤渣直跑道,有“PU”彩色篮球场四个和两个排球场;还有单双杆沙坑器械区,健身器材区,体育健身中心等多个体育活动场所.有3间专用多媒体电化教室,有50间普通多媒体教室,1间多媒体阶梯教室(面积300m2),2间教师电子备课室,每个教职工都配备了手提电脑或移动PC,台式电脑.建成了千兆网,并接入因特网和厦门市教育教学网,与北大附中签定远程教育合作协议,有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和数据库,建立杏南中学网站,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能基本满足主要课程教学应用的需要.图书馆藏书89095册.其他教学设施设备也基本按照省一级或二级校标准配齐.全校现有教职工183人,专任教师151人,其中研究生2人,占1.32,另有3人在读研究生班.本科毕业学历133人,大专毕业学历16人.专任教师中在初中任教的68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56人,占82.35;高中专任教师有83人,本科学历79人,学历达标率为95.2.专任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0.9.学校办学16年来,特别是被省教育厅正式确认为省普通完中三级达标学校后,即把创建二级达标学校列为学校二次创业的重点.三年来,学校继续加强管理,学校生源不断增加,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越来越好.2004年厦门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和“三权”下放,我校下放集美区管理,学校抓住这一机会,在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局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已成为集美区的龙头校.二,办学成效
学校自创建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扬艰苦创业和“团结,诚实,勤奋,向上”精神,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赢得了社会的信赖,家长的认可,同行的好评,上级的肯定.1,学校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建立和健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校内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先后获得了省,市,区各级各类表彰,如: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读书征文活动全国集体奖;福建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福建省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先进单位;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绿色学校;厦门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市万人献爱心先进单位;厦门市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厦门市共建教工之家先进单位;厦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厦门市教育系统巩固学额先进单位;厦门市教育系统巾帼教育示范岗组织奖单位;厦门市教育系统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厦门市教育系统初中教学质量进步奖;厦门市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集美区文明学校;集美区校园安全保卫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区级平安校园;集美区中考成绩优秀奖,集美区教育系统党建先进单位等多项集体荣誉.2,学校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不仅关注学生的显性发展,也关注学生的隐性发展.以“五爱”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德教育.坚持五育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展学生个性特长.3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有十余人获得高中奥林匹克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市级二,三等奖,省三等奖,英语能力竞赛省二,三等奖.三年来学生共获市级以上奖励为142人次(不含体育竞赛).其中王姗姗获全国中小学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三等奖;李燕燕获第四届手拉手中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二等奖;陈逸君获2004年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杜雪玲,陈丽冰获2004年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读书征文活动三等奖;陈雅彬获200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福建省赛区高一年级组三等奖,2003年获高三年级组二等奖;薛昊获2005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三等奖;杨健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三等奖.3,学校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成绩始终居集美区各所中学前茅.2003届中考名列厦门岛外学校前列.2004年中考获集美区初中教学成果优秀奖.2005年中考总分,J值全区第一.会考优良率,合格率每年均创新高,超过省一级达标校指标.高考成绩更是年年有新突破:2003高考取得161人上线,其中本科22人的相对好成绩.2004年高考成绩又迈上一个新台阶:58人上本科线,248人上专科线.本科上线人数远远超过市教育局按杏南中学三年前录取的学生分数下达的只有1个本科指标的任务.理科上线率为100,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高考成绩再造辉煌,本科上线65人.初一,初二统考成绩也始终居全区第一,第二位.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了上级领导部门,兄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厦门市)中学综合实验基地校,学校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努力进行实践与探究,并初见成效.学校被评为厦门市基础教育课改先进单位,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优秀实验学校;并获邀在集美区2001-2004学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周年表彰及经验交流会上做经验介绍,详细介绍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活动所取得的经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音美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初三语文备课组获集美区2001-200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教研组,备课组.三年来,学校有十余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其中郭廓,庄庆华,万龙兰均获全国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三,办学经验
(一),确立科学鲜明的办学思想
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校历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改革求发展,建立和健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校内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办学的综合实力;坚持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化,坚持全面育人,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立足素质教育,面向学生未来发展”是我校办学指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六个以”,即以现代科学管理为保障,以德育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由于学校重视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已基本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个性的环境和机制.我们不仅重视学生的显性学力,更重视学生的隐性学力;不仅重视学生的求知,更重视学生的做人.在教育学生方面坚持“两学习”(一学做人,二学求知)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以教学为中心,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育教学新框架;在教师管理方面,则确定“制度与情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市,区较高水平,已基本成为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学校.在办学“软件”上,学校具有一个勇于创新,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优秀,稳定,结构基本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可以使在校学习的孩子们受到全面,良好,和谐的教育,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优良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机会.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师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正逐步提高,成为领导信任,社会肯定,家长放心,学生欢迎的学校.(二),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
我校已形成在校长,校党支部领导下,各处室,教研组,年段统一协调管理,以德育处,团队,年段长,班主任,生管老师,保卫干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德育队伍和以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的教学队伍,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教育网络,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党务,办公人事,保卫,工会,德育,教学科研,后勤等较科学的,规范的工作运行体系.学校完善和加强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全面负责,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学校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贯彻执行,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校从1995年起就设立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教代会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团结教职工,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教代会每年定期召开一次会议,审议并讨论通过学校重大工作,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监督.学校内部形成统一,高效,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校领导班子加强民主建设,畅通了沟通渠道.注重集思广益,通过学校工会听取教师意见,对教代会的提案和建议,学校行政领导班子认真讨论,整改,做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学校办事公开程序,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领导作风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的正副校长,书记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进行考核,任命.学校中层干部由校长聘任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上级党委考察后审批任命.2004年起,部分中层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全体中层干部每两年一次在学校教代会上向全体代表就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工作做述职,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测评.校级领导每年都能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全校教职工做全面的述职,并接受民主测评和组织考核.学校积极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厦门市教育局的要求,于2003年8月,2005年12月分别经教代会通过《厦门市杏南中学聘用制试行方案》,《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职工岗位聘任补充办法(试行稿)》,实行教职工聘用制,学校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进一步优化学校队伍管理机制.学校贯彻“多劳多得,优质多得”原则,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根据教师工作量的大小及教学效果,分发不同档次津贴,逐步建立起劳酬挂钩的机制.为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各种考核奖惩制度,如《厦门市杏南中学岗位职责》,《厦门市杏南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厦门市杏南中学教师考核条例(试行)》,《厦门市杏南中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职员工考核的意见》,《厦门市杏南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方案(试行)》(2006年2月通过),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能结合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和学校的实际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学校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章立制,把校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采取有力措施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把校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努力促进校务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定期或不定期将学校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各种收费,财务管理,各项补贴,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捐款情况,师生评优评先,招生转学借读,助学金,奖惩情况,工资晋升等校务张贴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校务公开检查,建档制度,每学期对照《福建省校务公开工作检查标准》和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做好自检自纠,把每次公开的材料,填写校务公开登记表,将公开的内容,时间,地点等记录在册,由承办部门交监督小组整理归档,接受监督检查.目前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运转顺畅,秩序正常,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已基本形成.(三),建设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力量,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1,党支部坚持把班子建设摆在首位,提出“队伍建设,领导先行”,领导班子及中心组学习制度持之以恒,领导干部带头撰写党建论文,读书心得,带头上党课,写心得,参加交流,汇编,带头参加计算机,普通话等培训考试,重视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学校领导班子突出表现在“三个有”:有勤政廉洁,艰苦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敬业实干,善学乐教的工作作风与精神;有敢于垂范,向我看齐的表率意识.学校领导一班人在作风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大事讲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小事互通气,多搭台,勤补台;在工作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主抓一项工作,深入一个年段,蹲好一个教研组,搞好一项教改实验.面对办学种种困难,校领导一班人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份内的事主动干,份外的事协同干,以“团结实干,廉洁进取”的良好形象赢得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信赖,打开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办学效益显著提高.2,近年来,我校以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重点,开展“讲师德,树形象”,“道德新风满校园”,“弘扬民族精神,加快教育之城建设”和“廉洁教育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教育.学校把教师的人格修养锁定在师德建设上,落实在“责任,爱心,人格”上,重点加强教师敬业精神,毅力品质,工作态度的教育和培训上.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理念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为目标,以规范教师职业用语为切入口,要求全体教师长期坚持使用“教师职业规范用语”,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陶行知论师德》一书,积极弘扬行知高尚的情操.开展班科任教师“家访,倾听学生心声”活动.在党员教师开展“实施《纲要》我先行”活动,庄严承诺带头遵守社会公德,争当道德建设先锋.努力做到“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长眼里是个好教师,在学生心中是个好朋友,在家里是父母的好儿女,在孩子面前是个好家长”.组织观看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录像,听取师德团的演讲等,帮助教师把良好的师德转化为自觉的行动.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高度重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学校建立了校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坛新秀,教育教学能手选拔培养制度,并安排经费,创设条件,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到东北师大,北师大进修,到省内教育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习班,培训班听课,紧跟教改步伐,了解教育动态,学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学校现有6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有14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22名市骨干教师,有36名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56名.省学科带头人1名,省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设区市学科带头人3名,区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4名.学校积极支持鼓励中,青年教师开展创优质课,参加岗位练兵和教师基本技能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建立新教师和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结对子制度,实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开展传,帮,带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年以上教龄的专任教师有136人,其中有136人能胜任循环教学,占三年以上专任教师总数的100.三年以上教龄的青年教师有82人,其中有82人能胜任循环教学,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54.3.151位专任教师能够承担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4,学校结合校情,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把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全面培训,全程培训,全员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普通话等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并通过考核.在职专任教师全部参加计算机初级培训,许多教师还参加更高等级的培训,全校教师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有150位教师取得信息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9.3.学校认真制定《厦门市杏南中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积极创设条件,多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如组织参加高中课程改革培训,邀请专家到校开讲座,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培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学习,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学校在时间上,工作上给予支持.(四)营造齐抓共管的德育模式
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教育法规文件,德育大纲,完善和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方案,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新模式.1,树立德育全员意识.着重加强三个基本建设:一是法规制度建设.两年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六大”精神,《守则》,《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宣传,配合校园“五有五无”及《杏南中学一日常规》,制定相应配套的学校实施意见和各种规章制度,依规管理,基本做到“五有”,“五无”,告别不文明行为.二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以班主任,年段长为主体,包括党政领导,综治副校长,政治教师,德育处主任,保卫干部,团队干部,心理辅导教师在内的学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注意队伍管理和建设,开展教书育人和评选优秀班主任活动,建立新班主任带教和班会公开课制度,严格班主任考核制度.在德育队伍中广泛开展德育科研活动,以科研兴校作为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我校已成为厦门市首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我们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开展了市级心理健康科研活动以及校级科研活动.三是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重视和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密切了警校联防,发挥了综治副校长的作用,加强了军校共建,特别是加强与差生比较集中的村,居委会的联系,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校把“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建文明学校”当做学校工作重点.党政领导亲自抓,向学生进行卫生,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推动文明校建设”等活动.加强了学校行政值班,严格校园一日常规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不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现象当场给予批评,教育,纠正.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并利用国旗下讲话,校会,团队会,段会,班会,课堂,板报,夏令营等形式,以及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五四”青年节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积极开展“万人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活动,为社会上急需帮助的人捐善款,行善事,献爱心.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同学减免学杂费,住宿费.重视学生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五有”,“五无”,强化卫生责任意识,实行“一日两小扫,两检查,日反馈,月评比”的卫生考评制度,并与班主任的绩效挂钩.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组织了针对性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每年的新生入学军训,各级各类的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初中年段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可口可乐公司,天竺山进行生态,环保考察,组织到科技馆,灌口观光果园,坂头水库参观,到路上交通岗模拟值勤;组织观看“反对迷信”“安全”“禁毒”等图片展,参加市,区的公益劳动,开展卫生大扫除及到社区服务等.高中年段组织参观科技馆,生态园,参观厦门电厂,李林园,鳌园,路达公司等,到农村进行专题调查,实践;参观台资企业,开展建校劳动,参观安全教育基地,英雄三岛,开展安全,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了劳动节,国庆长假和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多部爱国主义影片,开展多次的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活动.学校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每年都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体育成绩显著,体育特色初步形成.我校今年还将向市教育局申请体育传统校,特色教育将进一步凸现.校田径队在03-04年以49分荣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18名,获集美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甲组第三名,中学乙组第四名,中学组团体总分第四名;在04—05学年以75.5分荣获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13名,乙组总分第4名,获集美区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团体总分第二名,少年甲组第二名,青年组第二名,少年乙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在05-06学年,近20人次获市运会青少年组前8名.我校男女篮球队都是市级甲级队,男篮获市中学生男篮甲级联赛第5名,第8名,女篮获市中学生女篮比赛第3名,第5名;女篮,男篮还分获2005年集美区中小学生篮球赛初中女子组第一名,初中男子组第二名.学校足球队参加厦门市“可口可乐杯”中学生足球联赛获第五名,是唯一一支获奖的岛外球队;获厦门市中学生足球比赛初中组第四名.乒乓球队表现更为不殊:2004年集美区中学生乒乓球赛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二名;2005年集美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学女子团体第一名,中学男子团体第一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体育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学校每年举行“红5月艺术周”和“特长生评选活动”,涌现出校园“十大希望之星”,“十大歌手”,劳动能手等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学校舞蹈队在参加市,区级舞蹈比赛中有2个节目分获市“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及区级二,三等奖;合唱团获区三等奖;美术书法也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区级奖励.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荣获第20,21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二,三等奖,并有几十人次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学校团委坚持不懈地加强我校团的基础建设,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构筑学生思想教育的两大平台——“少年团校”,“学生业余党校”;丰富校园生活,促进素质教育,注重初一年少先队大队的建设,通过大队的成立仪式加强少先队员思想教育,参与组织为教师节,国庆节,植树节等节日或纪念日策划的系列活动及“迎新春校园文艺汇演”等各项主题文体活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义卖社倡导救贫扶弱的传统美德将义卖款资助贫困生,集邮社与华视眼镜公司杏林分公司举办集邮展,激扬文学社《奔驰》和《激扬》会刊广受欢迎,丰富和满足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创建了心理咨询室,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校于2003年成为我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心理咨询室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阳光热线,阳光信箱为学生服务,提供交流的平台,目前阳光热线咨询人数达到二百六十余人;我校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时间达十余小时,至今已接受来访师生达90人次,还出版了《阳光心语》小报.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健全学生人格.同时,也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勇敢地走入心理咨询室,面对心灵的成长.我校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共收到老师撰写的研究论文和共32篇,个案分析3例.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中学生的青春期心理状况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身心的养成.通过多年努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勤奋学习,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团结进取蔚然成风.(五)树立质量首位的教学意识
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认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巩固学额,控制辍学率,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初中年段,实行既无不留级,又高度重视后进生转化的“绿洲工程”,连续几年,全校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针对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源素质不高,结构层次多,高中生源较差等特点,学校领导增强教学质量意识,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对各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校处主要领导深入年段,采取措施,确保初中教育质量规范化,教学质量优良化,巩固和发展我校高中目前的办学成果.1,加强常规管理.在校长的指导下,根据课改要求,对原有的管理制度做进一步的改进完善,与时俱进,制定了一些新规定,如《关于加强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晚自习制度,“校本教研”制度,交叉命卷评卷制度等.尤其修订教学成果奖惩条例,在奖惩方面突出了质量的位置.另外,学校在考核,评先,晋级等方面,也将其作为重要的内容.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会同教科室,针对我校教学质量现状,制定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网络.一级监控——学校监控(主要由教务处负责),内容包括:A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备课听课抓师资培训;C每月二次教研组长活动;D质量检查;E定期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F教学检查.二级监控——年段,教研组监控,包括:A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教研组专题研究;C教研组业务检查.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包括:A每周至少听课一节自觉参加各级各类培训;C备课中,必须有教学反思后记和辅差导优措施;D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或案例分析.教务处会同教科室经常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根据检查的结果和需要,或当面向相关人员反馈,或集体汇总作分析并向有关人员通报,或形成书面,作为学校调整教学人事安排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学校出台了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毕业年级和各年级质量奖励方案,工作津贴发放办法等一系列条例,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学校鼓励教职工进行业务进修或自修,并尽可能提供方便.规范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使继续教育走上了正规化.我们积极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到外地听课,为外出培训的教师提供时间及资金上的帮助.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是我校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2,开展练兵活动.学校开展了课堂改革创新大赛,促进了教学水平提高,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全国,省,市,区比赛,取得较好成绩.教师们能以《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各科现行教材为选题范围,紧密围绕各科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教学过程基本能体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本,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积极构建开放式学科课程,构建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教学评价”的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赛中,出现了不少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里,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与手段大显身手,课堂呈现了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也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比赛活动,对教师是一种磨练,对学校教学是一种检阅,对旧的教育观念是一次革命.学校举行了校园教学开放周活动,促进了校园教师之间,校内校外同行之间和学校与家长之间等多边的教育教学交流,互动,进一步推动了课改工作,展现了我校教育教学成果.3,完善教研制度.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制定《教科研积极分子和优秀课题组评选与奖励条例》,《教科研常规管理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经费管理条例》,《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梯队选拔推荐条例》,并进行了教科研积极分子和优秀课题组评选活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梯队选拔活动,使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各学科教师能深入教学课堂,立足本地,本校实际,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现有三个国家级子课题《初,高中阶段创新学习实验与研究》,《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试验形成性评价工具的开发与尝试》,《个性化作文研究》.一个省级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城郊结合部学生学习问题研究》,并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形成了32个该课题下的子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几乎达到100.三个国家级子课题均获得了“优秀试验校”的称号,1位教师获得“优秀主持人”称号,5位教师获得“优秀试验教师”称号.为了推动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朝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真正起到教学前沿堡垒作用,我们还举行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活动.初中语文教研组,初中英语教研组,初中政治备课组,初中地理备课组,高一数学备课组,高一英语备课组获集美区2003-2004学中小学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称号;历史教研组,物理教研组,高二英语备课组,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中生物备课组,初中地理备课组获集美区2004-2005学中小学先进教研组,备课组称号.4,开展学科活动,加强学科建设.结合新一轮课改要求,我校围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学校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发和运行作了相应的规定.全体教师积极开设各种学科拓展性选修课程,近两年开设超过50门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并尝试实行走班制,学生选修课的过程材料齐全,有任课教师,选修学生点名单,功课表,教案和考核,学生的作业或心得.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要求,有课程大纲或计划及教学工作总结,效果较好,使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教师的学科内容也因此得到深化和发展,所有专任教师都能担任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甚至开发出有一定水平的校本课程.2004-2005学还专门汇编了《杏南中学校本课程大纲总揽》,受到学生的欢迎.我校艺术教育始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按教委颁发的教学计划开好开足艺术课,艺术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过程材料.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合唱团,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等得到较好地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开展音美特长生评选活动,并对优秀的特长生给予破格录取.广大学生初步养成了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每年举行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以艺术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艺术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艺术,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校园十佳歌手”赛,“器乐能手”赛,“书法”大赛等,参与面广,获奖人数多.校舞蹈队及书画兴趣小组等多次在全国大赛和市大赛中获奖.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动手创新能力,也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德,智,体,美获得全面发展.5,加强双向交流.近几年,学校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帮助和指导其他一般高中,与灌口中学结对子,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活动,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学校利用教研平台辐射片区学校.作为集美区的龙头校,学校在每学期初都认真制定计划,通过开放周等形式帮助兄弟学校.每学期有组织地举办多次面向本片区和完中结对校的研讨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活动;每学期都举办一次为期一周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全校课堂面向校外开放,效果良好;学校组织编印的教学研究资料和有关的教学资源等都向片区校开放,较好地发挥辐射作用,成为本片区教研的中心.我校还以年段,学科为单位,和英才学校,集美中学,海沧中学,集美职业技术学校综合高中等学校,进行教研等方面的交流,双向互动.同时,学校由于在开展课改工作方面卓有成效,吸引了省内外学校如广东省汕头市同平中学,汕头六中,连城二中,宁化教师进修学校等到校交流学习,获得好评.(六)建设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由于特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要求的日益提升,学校的校舍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教学需要.近几年来,学校主动争取上级的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实验综合楼,学生宿舍的建设,改造学校电路,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教学教研区,体育活动区,学生活动区布局合理.总务后勤部门加强管理,进行大量的内业整理,教室的财产管理新招迭出,有效的提高了财产配置效率,财产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同时学校加强收费管理,逐步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合理使用国拨经费,财务帐册齐全,规范,准确,严格财经纪律和财产保管制度.校产管理坚持购物审批制度,领物登记,专门保管制度.逐步完善办公教学用品集体采购制.建立公物日常维修制.学校财产管理受到集美区教育局的好评.认真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保卫部门不断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切实落实安全措施,按时进行安全检查,加强与综治副校长,集美交警大队,杏林边防工作站,杏滨派出所的联系,进行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确保教育教学有序开展,确保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学校医务卫生部门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对学校食堂,小卖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确保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新鲜和腐败变质食品.2005年,集美区在我校召开执行《食品卫生法》座谈会,对我校食品卫生管理给予很高的评价.三,存在问题
1,硬件还不够完善.如校园占地面积尚有部分仍处在规划控制中,旧校区与新校区被金美眼镜有限公司阻隔,造成校园不能连通,师生活动不便,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2,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有待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创新还须提高.3,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办学效益与社会,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有差距.4,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偏少,师资队伍结构还需进一步改善.5,学校发展有待得到上级的进一步支持,办学自主和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
1,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硬件建设存在的问题,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学校的校园征地步伐,加快学校300米环形塑胶跑道建设和体育艺术馆建设.2,加强德育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让全体德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即生活,德育重践行,德育全方位.加强德育科研开展,确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3,加大投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来培训教师;关心教师成长,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师资队伍.4,继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探求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进一步争创教育部全国依法治校先进校.厦门市杏南中学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