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翻转式学习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翻转式学习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在新课程背景下,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六字箴言进一步深化课改,依托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翻转课堂流程,改变学习方式,以“人本”为基石构建全新的课堂规则和形态,更加强调生活内容和方式,更加关注生命状态和质量,尽可能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真正改变教学的意义。坚持学生主体、问题重点和文本轴心,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恪守“先学后教”、“因学定教”、“以学促教”和“以学评教”的原则,将创新性学习的大学习观点和建构主义思想,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构建信息化校园,设计并实践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充足时间去思考、消化、吸收、品味,迸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发出富有个性的声音,从而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形成自主性的学、特色化的展、针对性的教、科学化的练、个性化的悟,从而生成高效真实的对话课堂。师生不断在“学”和“导”之间探求和谐,在“语”和“文”之间力求平衡,在“主”和“辅”之间寻求契合,在“教”与“练”之间追求效益。真正做到抓住文本,落到实处;教学切入,妙在巧处;师生互动,恰到好处。课堂不但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要有亮点,更要有沸点。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一个总目标】学生学得精彩、有趣、高效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自主与合作是我们实现高效的两个途径;合作包括合作学习、合作管理;合作的前提是合作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
【目标三要求】“掌握知识”指理解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求知与迁移等,“发展能力”指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素养”指提升学科、情感、道德等素养。
【导学三前提】学习目标问题化,学生行为动词化,学习要求分层化。
【教学五环节】自主性的“学”、特色化的“展”、针对性的“教”、科学化的“练”、个性化的“悟”。
【语文三课型】自主学习(自学课)――合作探究(展示课)――拓展提升(反馈课)
――自主学习包括教材自学、合作互学、网络助学。“自学”是核心,“交流”是关键。
――合作探究包括展示点评、精讲点拨、教学相长。“展示”是核心,“释疑”是关键。
――拓展提升包括演练反馈、反思提升、涌动成长。“训练”是核心,“提升”是关键。
在信息化环境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构建“未来教育”云平台,反对“满堂灌”教学,把课堂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牵引课堂流程。自主学习课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地阅读教材,上网查找资料,互相交流,同伴合作;合作探究课则是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展示,上台讲解,相互提问,互相质疑,老师巧妙引导,科学点评,点在关键处,拨到要害上。拓展提升课在无线网络(WiFi)环境下,课堂在线完成“微作业”,演练反馈,总结反思。师生共同解决自主课上存在的问题,成就颠倒的课堂、学生的学堂、高效的课堂。
【课堂五流程】三课型践行翻转式自主学习模式,先学后教,生成生本课堂,成就高效课堂,丰满五大教学流程:
①生本对话,质疑问难――②生生对话,相互营养――③师生对话,思想交融――④高效对话,演练反馈――⑤自我对话,涌动成长。
课堂较好地体现“民主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智慧,做到“先学后教预习化”,“课堂对话常态化”,“学生合作小组化”,“教师角色导师化”,“学习体悟多元化”。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民主、和谐、充满灵性的课堂,思维方式与获取知识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学习转换为主动探索型学习,实现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学习,终身学习。
【课型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创境生疑、自主思考、生生对话、取长补短的“自主学习”。
A.【生本对话,质疑问难】――自主性理解文本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阅读教材,上网查找资料,互相交流,同伴合作。
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上时时掌握学生们的阅读进度,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重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强化理解。学生的听、看、思、记、做、议,才是自主课堂的主旋律。
教师课前备好数字教育资源(含文本、PPT、视频、微课等多种文件类型),通过iPad、PC、Web端上传到“未来教育”云平台,在无线网络(WiFi)环境下,通过移动学习终端(或智能手机或iPad或平板电脑等),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图像、文字、视频、声音、表演等),课堂实施屏蔽娱乐功能,指定访问路径、关键词过滤等,确保学生的移动学习终端的运行是与学习有关的应用。
【自学要求】粗读一遍(标节码-标生词―标关键语句)――细想一遍(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揣摩语言、筛选信息、把握文意)――再细读一遍(质疑解难)。
【自学目标】语文课一般要让学生带着“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写得如何”、“怎样活学”五个问题去自主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以及疑难问题。
(一)“写了什么”――“读通”,“析标题、抓要素”,整体感知,借题发挥。
(二)“怎样写的”――“读懂”,“探思路、会概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三)“为什么写”――“读透”,“抓关键、想意图”,知人论世,把握文意。
(四)“写得如何”――“读熟”,“细对比、品语句”,品读鉴赏,作品争鸣。
(五)“如何活学”――“读活”,“想收获、联实际”,探究深化,学以致用。
【自学内容】通读教材文章,把握文章脉络――攻克字词难关,巧用工具辞书――了解文章背景,浏览课后练习。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初步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困惑。在多种学习环境下,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分析,完成课文的思维导图或写作提纲或知识树。
B.【生生对话,相互营养】――合作性交流文本
以4-6人小组为单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增加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实施“先学后教,问题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互助释疑、互助巩固、互助拓展,而不是单兵作战,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重点解决大家有疑而问的或无疑而问的问题,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
科代表适时适事地引导各小组学生进行讨论,小组长和教师须加强组织和评价。最后,科代表组织各小组长将大家有疑而问的或无疑而问的问题上传到“未来教育”云平台的“学习天地”。
1.于有疑处质疑。通读教材,从字词句意的理解、上下文的把握中解读,逐个击破。
2.于无疑处生疑。精读教材,从文本思路、形象意境、主旨意图中探究,达到精通。
课堂始终重视讨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明是非,辨真伪,长见识,强素质。信息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真正的学习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能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在教师推荐的专业资料库和教育网站上搜集、筛选各类学习资料,并进行下载、收藏。学生的学习资料,既可以放在“未来教育”云平台的“学习天地”中的“班级论坛”或“个人家园”里,也可以摘记在课本上。这就使得学生锻炼了获取新知识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资料的辅助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建立“高中知识库”,整合学习资源,既为学习做准备,也为复习做储备。“高中知识库”可以快速地找到学生所需的资料,更可以有针对性地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为学生答疑解惑。“高中知识库”的建立,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课型二】合作探究
――展示课:坚持问题引领、点拨解疑、师生对话、共同进步的“合作探究”。
C.【师生对话,思想交融】――创造性解读文本
展示课就是落实课,展示学习成果及问题就是学习的提升。课堂展示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展现解答问题的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通过高效展示和精彩点评,促成全体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突破知识难点。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们开始丰富多彩的展示:学生们上台讲解、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思路、观点、方法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两个面对面互相展示,小组内展示,也可以是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学习内容,展示方式不同,有表述、辩论、质疑、角色扮演、板书、对话、朗读、背诵、动手操作等等。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倾听、思考、质疑。
课堂展示毕竟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展示时空却是无限的。“未来教育”云平台的“学习天地”,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个人网络空间,可以展示自己所有的学习资源和成果。“班级论坛”板块更是为全体师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作文,展示自己的日志,展示自己的反思,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名家讲课视频……所有学生都可以跟帖发表个人评论,并下载各类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共用。
展无定法,展无定时。课堂必须“最大限度地展示学生的学习资源、成果乃至生成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对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取舍,以实现展示内容与形式的最优化组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展示出特色。
教师要求学生,不在自主课上发现问题,就要在展示课上解决问题。教师让会的小组给不会的小组解决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讲究引导和点拨。凡是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老师一律不讲,凡是学生能说会做的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讲去做,老师不包办代替。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不讲,而是结合“未来教育”云平台的“学习天地”中提交的问题,合理引导、点评,补充、完善学生的展示,贵在精讲,妙在点拨。精讲就是有的放矢,推陈出新,举一反三,言简意赅;点拨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
【课型三】拓展提升
――反馈课:讲究针对训练、拓展应用、自我对话、归纳总结的“拓展提升”。
D.【高效对话,演练反馈】――突破性深化文本
在无线网络(WiFi)环境下,依托“未来教育”云平台的作业系统,课堂在线完成“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后,当堂批阅,及时反馈训练结果和班级整体数据,并实时呈现在学生移动学习终端上。
读文必须悟道,悟道要会读文。在进行文本拓展时,要考虑其必要性、适度性和文本性,围绕文本积极备课或自读,做好预设性拓展;立足课堂及时应变,进行生成性拓展。课堂拓展还包括适量适度的有效迁移训练。在训练问题的设计上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在对话与训练中,师生不断提升课堂学习力,成就高效课堂。
针对性的“教”,科学化的“练”,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则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未来教育”云平台足以代替教师来处理重复的、机械的、烦琐的数据分析,甚至可以实现即时反馈。教师只须轻点鼠标,柱状图就可以直观地呈现学生在自学、检测中整体和个人的学情数据分析,再加上教师平时的搜集,就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课堂管理方式用数据说话而不是仅仅用经验说话。教师的讲解与点拨也更有针对性,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课堂由此更加高效。
E.【自我对话,涌动成长】――总结性归纳文本(课堂)
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乃是对话的高级形态。语文课堂往往依托高品位的文本、激励人心的话题、教师艺术性的调动等,让学生进行反思、读写,让学生在创作中不断同自己对话,在加强读写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潜能得到激发、唤醒,人格得到塑造的过程。同时结合“未来教育”云平台在线作业系统的“微作业”的信息反馈,实施“作业补救”,完成纠错、订正和反思总结,自动生成网络“错题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表达,即时反馈与调控,提高课堂教的针对性与练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师生在感悟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实现自我释放,完成自我沟通,达成个性化的“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还是师生自我对话,目的都是使对话者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最终赢得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生成和提升,最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的卓越课堂。
语文教学中的自我对话,应该是一种求真向善尚美的对话。课堂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师生还要不断地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创造的喜悦和满足、品味人生的灿烂与魅力,进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和教学效率。自我对话,依托“未来教育”云平台的“家校新干线”,当然还包括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成长,达成教师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发展目标。
总之,教育信息化翻转式学习对话课堂,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教育信息化,践行“先学后教,因学定教”的未来课堂;注重创境生疑、自主思考、生生对话、取长补短的“自主学习”,坚持问题引领、点拨解疑、师生对话、共同进步的“合作探究”,讲究针对训练、拓展应用、自我对话、归纳总结的“拓展提升”;依托学习小组,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追求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推动教学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动态生成;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的舞台,教师点拨、引导、点评的场所;课堂不再是机械、枯燥的说教,而是师生智慧生成的乐园。课堂教学成功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建构,师生交往,互助激发,积极互动,对话共享,最终生成真实的卓越课堂。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0年7月版
2.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版
4.陈卫东 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2010年07期
5.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赵永华,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第二篇: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的现实构建与实践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的现实构建与实践
通过到山东潍坊昌乐一中去学习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使我们的历史翻转课堂有了新的创新。在不增加时间、不完全使用微课的前提下,实现45分钟的课堂翻转。通过实践,感到效果好了许多。特写下来与同行共同探讨交流。
一、现实翻转课堂的构建
(一)导入教学。直接宣布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就可以了。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课,****”教师的简单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多。你的任何解释,花样翻新的忽悠,意图去激发学生的所谓兴趣,但都不能代替学生们的学习活动。这是翻转课堂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二)自主学习。
让学生看着课本,结合《学习方案》进行自主意义上的独立获取知识,经历知识由文本到自己大脑的整个过程。学生从书本中获取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影响等系列知识链条。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解答难读的字、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简单告知,能降低难度,提高效率。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自主掌握。经过对学习内容的熟读、背诵进行知识的分析、综合、概括。教师可以指点学法,灵活掌握知识的关键点。教师的指点为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学法奠定了基础。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方法。
自主学习的过程,还应该进行知识的应用与练习。学案中开放练习部分。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反复的应用与实践。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作用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变得灵活,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单项选择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与强化,要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练习中综合性问题及史料解析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应用知识的过程,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开展编写历史故事,创新历史情景的历史剧、人物点评、穿越时空的忠告等应用历史知识进行的再创造.这样激活学生思维源泉,从三言两语到写成小的作品,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合作探究
梳理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但在他们心中,对所学知识有些不踏实、不深入、似懂非懂的感觉。
首先经过二人组、四人组的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部分或者全部疑难问题,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提出问题或者思考新的问题。
梳理知识,是师生一块来探究最困难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或者多媒体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达到系统化的过程。即是一次思维之旅,也是尝试之旅,同时教师也应把综合性题目、史料解析题目等高难度题目,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新情境下的知识思考与应用,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水平,获得质的飞跃。合作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全方位,多视角的思维训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创建,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变得完整而且系统。
(四)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
在课堂的最后的5—7分钟时间内,综合学生在以上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课文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知识讲解。用精练的语言,配合教学情境的创始,对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各大历史要素进行系统的介绍,达到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全面、综合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学的实践,发现这是知识建构的综合提升。此时的引导建构,会比课堂刚刚开始的讲解具有更为强大的效果。
综合以上课堂教学过程: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过程,是对我们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真实贯彻。
二、历史翻转课堂的现实成果。
通过实践探索,学生喜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变化如下:
首先是课堂自主学习的同学都能聚精会神地进行。主动勾、圈、划知识要点,写出疑问点,填写《学案》,认真做开放性练习,主动提出问题。与以前相比,学生学习活动既不是在课前,也不是在课后,而是集中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并且完成学习的任务,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他们都主动提出问题,并且主动抢答同学、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踊跃回答问题的局面形成,与以往的教师讲授中星星点点的回答而言,简直是换了人间。面对较难的问题,材料解析题的回答也能够根据题干及时作出回答,有时同学们还能够做出激烈地争论,简直是以前的课堂中不曾有的现象。课堂故事、课本剧、点评、以及心得体会等多种思维的产品及时展现出来,丰富了课堂内容,形成主动创新的局面。
第三,课堂讲解时,学生认真听讲的投入程度大大提高。既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又能及时回答,师生合作构建出课堂内容。调查显示:一是听得懂,二是熟练掌握,三是知识建构完整系统。老师的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四,是现实中的改变。预习作业被取消。现在所有学习任务集中到课堂,学生们学的反而比以前还好。一个是学生的历史《同步》或者《学案》完成的人数大大提高。以前一个班中交十几份到二十份,现在全对的达到五十多人,有
一、两点瑕疵的作业,也仅有十几人而已,并且仅仅是不全面,个别字写错而已,因此从作业上看,学生确实好了许多。
第五,是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盼望着上历史课,用他们的话说:“学习的不累。”“学的舒服”。还有比愿意学习更好的成果吗?
第三篇:翻转式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我对《翻转课堂》的想法
对自身的工作学习非常有帮助。看到《翻转课堂》这个题目,我第一感觉是不是由以往老师的讲授翻转成现在的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研讨的课堂。学习之后让我明白翻转课堂的一种类型是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观看在线讲座或上课内容,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教室里,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它基本的操作流程是
(一)先自主学习①发布学习指导②提供学习资源③在线辅导(二)反馈调整①检测学习效果②监控学习进程③调整教学策略
(三)总结提升①答疑解惑②组织讨论③引导提升
这让我自然联想到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高效课堂实践课堂。我们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课前先让学生预习,课堂上老师先出示自学指导的问题,然后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与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形成基本一致的观点。接着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汇报,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补充评价。老师在此期间进行适时补充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最后进行检测,当堂训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缺补漏。对比翻转课堂,似乎与共通之处,但还是有不足之处,虽然我们有预习,但真正前测的我们不会过多去了解,课堂上设计的自学指导的问题还是基于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较少,而很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想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改进目前进行的课堂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对话式课堂《陈情表》教学案例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对话式课堂
《陈情表》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陈情表》是千古传唱的妙文。它是优秀篇章,文章充沛的情感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不仅让学生学习文言知识,还要让学生很好的体会蕴涵其中的亲情。为此,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地方,督促学生查找有关词典资料以加深理解。这些工作在学生课前预习中做了充分而必要的强调。考虑到理科班学生在下面查资料的积极性不高,直接给出预习题目。
学习中,充分利用本文句式音韵和谐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诵读时,除了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还注意每个句子节奏的划分。实词的理解,利用句式特点加以体会。
深入探究的问题放在作者情感的变化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案例题旨】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发言,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是被动式接受和机械式记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建构对话式语文课堂。在“对话式”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那种传授与接收、灌输与接受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流关系。在课堂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自由开放的精神状态,可以不受教师预设问题和固有概念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在交流意见的同时,提升自己已有的感受和认识,从而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
而古代散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学生自主解决文章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对话式交流和探讨是本案例思考的核心问题。
【案例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回顾“表”的文体知识,4、试着梳理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联系作者的身世理解作者兴悲之由并将这种情感的变化
5.找出文中抒情深深打动你的句子进行分析。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和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面对教材,学生不应该是等着老师来教学,来给他一个模板式的记忆内容。而是在不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前提下自主地和文本对话。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自己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为后面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打下基础。这一步相当重要。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学生展示课前所学,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另外学生的预习成果得到认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第一环节:朗读:
第一次朗读听学生读,正字音,明句读。第二次朗读要求体会音韵美。第三次朗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点明文体特点及文章运用的变化多端的句式。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这是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也是学生和文本的浅层次感性对话。在朗读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对文章有一个朦胧的感性认识,尽管学生现在还说不出来文章好在何处,但通过前面作者写此文具体过程的介绍和自己的朗读,有了“千古美文”的感觉,并且心中有了对文章的浓烈的喜爱之情。这样后面深入文章内容的探讨才是真正的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而不是老师的一味灌输。
三、第二环节:理清思路 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熟读第二段。
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不矜名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笃【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不能废远【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熟读第四段。说明:此步骤重在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试着理清文章的思路。这实际上是缘着作者的文字追踪作者的所思所想。因为作者的思路也是决定作者为文高下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篇文章能否脱颖而出,能否成为传诵千古妙文,也要看它是否有不落窠臼的框架结构。行文思路可以说是文章的框架,四、第三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自由讨论:
解题: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
引导: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那么,李密的这个奏表,题为《陈情表》,“陈”是陈述的意思,“情”注解没有,那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况(事实);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
说明:这一步骤重在给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对话。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第二课时
一、鉴赏: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 引导: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请大家把作者的这种矛盾境地读出来。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
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 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身世孤苦悲凉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决矛盾 先尽孝后尽忠
沐清化蒙国恩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讨论:请补写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话,并想想作者为什么要省略这句话?
引导:这个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结论却没有说,请你说出结论,并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结论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宕开一笔,写自己少仕伪朝的事?
提示:故臣当终养祖母,不能废远。
4、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实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深深打动了晋武,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提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
6、小结: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引导: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说明:这一部分是学生在充分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前提下和老师之间的对话。这种深层次的对话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需要学生在理解文章和梳理自己的思想进而组织自己的语言方面付出相当大的心力才能实现的。教师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写给李密,一两句话均可。
说明:让学生给李密写两句话,与其说是让学生跨越时空和李密进行对话,毋宁说是学生在理解深思了文章内容后的一种自我对话。【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对话式课堂”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课前预习在老师的题目指引下有明确的方向,能将预习工作落到实处。另外课外资料的搜集也能在老师的指引下切实有效地进行。这为学生实现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课堂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凝听者和参与者。这营造了平等的开放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互相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提出了非常有创造性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应当是课堂的一个师生的深层次对话,也是学生真正积极思考问题的一个体现。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比教师在那口干舌燥地讲,学生在那意兴阑珊地听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要更为深入和通透。
结语:语文教学看似简单,但上好一堂语文课真的不容易,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尤其不容易。作为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备课,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深入课文,有话可说。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教学新手精心准备。当我们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与训练时,又不可过分拘泥这个设计,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突发思维,大胆地给学生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二语文组:骆秋颖
第五篇:雪山学区变式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研究
雪山学区“变式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研究
摘 要:国内教育工作者对“翻转课堂”给予了高度关注。短期内,“翻转课堂”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均得了可喜进展。本文对在区域内实施翻转课堂应用实践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变式;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0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28
翻转课堂在美国等国外的很多学校受到欢迎,在中国则刚刚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地区有部分学校正在开展实践研究,我国研究翻转课堂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农村学校对此更是知之甚少。鉴于此,我们在2016年5月向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申报了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偏远农村学校“变式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研究》,并于2016年8月经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历时一年,制定了《陇西县雪山蔡家峪小学“变式翻转课堂”教?W实施方案》,形成了《陇西县雪山蔡家峪小学“变式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向全学区进行展示和推广。偏远农村学校“变式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研究,对解放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积极意义。
一、何谓“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简言之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下面的问答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1)翻转课堂不是什么?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发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地学习。(2)翻转课堂是什么?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和交互性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以往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课堂之中,现在发生在学生家中,而教室则成为学生参与讨论问题、交流先进思想和合作学习的场所,最重要的是,教学的各个方面能够重新被思考来将“预习时间”最大化,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吸收内化创立的同侪互助教学方式。2000年,莫林拉赫等发表论文论述了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如何使用“颠倒教学”模式激活差异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2007年,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成为勇敢的先行者,在化学课上大胆使用“翻转课堂”,并取得了成功。2011年萨尔基?可罕和可罕学院的“教学视频”受到无数人的喜爱,我国上海、南京、重庆等中小学也相继仿效。目前,翻转课堂在美国等国外的很多学校受到欢迎,在中国则刚刚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地区有部分学校正在开展实践研究,我国研究翻转课堂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尤其是农村学校对此更是知之甚少。
三、研究阶段
(一)理论学习阶段(2016.5―2016.6)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开展专题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撰写理论学习的认识体会。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料。在课题组成员讨论的基础上,马建军同志制定《“变式翻转课堂”应用实践研究实施方案》,确定研究方向、方法。马建军同志利用网络,搜集下载了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学习材料,并装订成册,分发给课题组成员,并写了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心得体会。
(二)教学研究阶段(2016.6―2017.1)
第一步(2016.6.10―2016.6.17),课题指导组准备每门课各两节的教学视频进行观摩学习。在观摩后要有书面材料以求理性梳理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第二步(2016.6.18―2016.6.26),确立先进模范教师进行示范带头的教学,课题组成员观摩评议,要求授课教师说课、观课教师评课要有书面材料,以求对“翻转课堂”深入认识;第三步(2016.6.27―2016.7.1),全体课题组成员尝试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课题指导组通过面对面指导、听评课等方式,对教师、学生尝试运用的“变式翻转课堂”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第四步(2016.7.2―2016.8.24),专题讨论“变式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形式,形成书面材料,以供课题组老师教学中操作。分教研组下载相关课程的微视频教学,形成“变式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库,以供课题组老师教学中使用;第五步(2016.8.25―2017.1.20),全面推开“变式翻转课堂”教学,全体成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探讨、反思、改进、再实践。各课题组老师尝试自己录制微课以丰富教学资源库。同时课题组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做到一课一反思、一周一总结。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录制成熟的“变式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完成教学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完成实验数据的分析(教学成绩)。
(三)成果整理阶段(2017.1.21―2017.2.31)
课题组相关负责人根据分工对自己牵头负责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相对完善的“变式翻转课堂”教学的支撑体系。
(四)课题结题阶段(2017.3―2017.4)
开展专题会议,就“变式翻转课堂”在本校、本学区乃至农村学校推广的前景、意义、价值等进行讨论,依据研究资料,整理、撰写研究报告,提交总课题组进行课题的验收鉴定。
(五)课题再研究阶段(2017.4―2018.4)
依托前期研究成果,继续巩固强化完善“变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
教师是学校的财富,教师的能力决定着学校的质量。为此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教师竞赛,活动有力地夯实了教师的基本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对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使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理性的认识,充分认识课堂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实施高效的翻转课堂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2] 杨阳.论“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