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语感培养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语感培养的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作为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运用。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立足农村学生实际,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诵读吟咏,在朗读中积累语感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方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长期在农村教学发现,农村学生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导致不少学生语感相对薄弱,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积累语感。在朗读过程中,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朗读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为响亮、清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朗读也是学生理解作品的重要通道。要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离不开学生对文章重点字句的感悟,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感知课文用词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从而在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有效积累语感。
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融入作品,获得情感的熏陶?如在朗读指导时,我立足文本,以下是其中的一个朗读指导片段:
师:请大家自由读“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这部分内容描写了什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甲:桑娜这时心神不安,既紧张又害怕,因为她怕抱回两个孩子后,丈夫回来后会责骂。所以要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学生示范读)
生乙:桑娜担心、后悔,因为她怕万一丈夫埋怨她自己都五个孩子了,要养活他们都难,再加上两个,以后的生活要怎样过呢?所以,我觉得要读出担心、后悔的语气。(学生示范读)
师:同学们,他们两个读得怎样?
生丙:我觉得第一位同学将桑娜心里的紧张、害怕的感觉读出来,但表情还不够好。
生丁:我觉得他们两人读得很好,让我们感受到了桑娜此时既紧张又害怕,既担心又后悔的心情,让我感觉仿佛她就是桑娜。
……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不是放任式地让学生自由读,而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作品,体会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活动来朗读,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之中,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二、品词析句,在感悟中深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通过大量的“读”所获得的语感是“感性”的,而语感的训练还要在“理性”上下功夫。在阅读教学中,对字词句的感悟是学生深入作品、理解作品必不可少的 “敲门砖”。抓住了关键字句进行细细体会,能使学生达到“以点带面”,从而体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如在学习人教版《慈母情深》一课时,课文用细腻的语言再现了母亲深沉的爱,这些爱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等表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文本所表现的情感?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出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进行体会。学生们各抒己见:“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劳。“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眼神疲惫的眼睛”写出母亲的累,而省略号则表现了作者复杂、酸楚的内心。“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龟裂”这个词语如果学生感悟得好,文本所表现的情感学生就能感悟得深。语感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策略,才能在品悟作品的过程获得能力的提升。
三、言语实践,在训练中积淀语感
小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言语实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能对言语对象产生大量的直观感受,从而不断积淀语感。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时,课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好课文,如何让学生领悟文本语言在刻画桂林山水的妙处?如何挖掘文本中的言语训练点,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如描写桂林的山和水片段,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的手法,这些就是学生描写景点可以借鉴的方法,课后我布置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方式描写大自然的景色。有的学生仿照着写出:“春天到了,路边的小草真绿啊,绿得像一块绿毯;山上的野花真香啊,香得让人流连忘返;山上的野果真多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言语实践,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蕴含的言语训练点,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提高,语感自然就会形成。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教师深入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感培养的因素,有效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品味、实践中积累语感、深化语感、训练语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浅析基于中学生语文语感培养的教学策略的论文(最终版)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就中学生的语文语感培养进行探析,旨在指导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语感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言感知 教学策略
语感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原有知识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对语言的感受、认识的一种拓展延伸。这种学习心理体验来源于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运用。新课程语文所倡导的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方法其实就是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人研读文本,积累丰富的理解感悟,从而内化生成属于自己的认知心理体验,以形成真正敏锐的、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
1.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
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朗读过程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发声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通过口的发声来刺激大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和锐敏的语言感知能力。因此,注重朗读训练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把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通过朗读的方式予以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朗读训练,鼓励学生读出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特色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朗读;(2)注重文本语言的文字信息,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3)建议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理解,并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深入思考文章的思想情感,以便能够引起自身的阅读思考共鸣。
例如,当学生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丛间直串向云霄“一”时,定会勾起他们的儿时玩耍时欢乐的回忆。对此,我们不妨鼓励学生进行多次的朗读,以此来体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丰富真挚的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能够让朗读成为他们接受理解语言知识的一种有效学习途径和方法。
2.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感来源
新课程初中语文在教学编排上尤其注重实践活动的教学。这种语文实践活动的运用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水平。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语感获得更为广阔。
注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取语感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案,特别是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2)注重语言的表达交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增长知识和技能;
(3)建议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能够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特别是自己的理解感悟;
(4)鼓励学生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学习,以此来帮助他们获取更为丰富和全面的语言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例如,在“汉字的魅力专题”教学中,我就通过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实践活动主要有:
(1)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方式搜集有关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要求他们能够配以必要的解说;
(2)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让他们自己观察社区中一些语言文字表达不规范之处,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3)要求学生就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通过写文章的形式表达出语言学习感知;(4)建议学生就自己的此次活动写一份调查报告,尤其是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感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力,而且为学生获取语感提供了途径来源。
3.注重学习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
语感是存在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语言学习思维。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提高自身的思维敏锐性和条理性。这不仅是他们未来学习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更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依据。因此,注重学习思维培养,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理解过程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感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注重学习思维培养,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在各自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以体现学习思维的差异性;(2)鼓励学生运用多样性的学习思维方式思考文章内容,以取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语言认知感悟知识;(3)注重语言思维的暴露过程,让学生在思维的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从而促进他们语言感知的内华生成。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得到充分思维体现,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思维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深度。
总之,学生语文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一墩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阅读理解感悟中内化生成的。教师应该从文本学习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感悟语言内涵,形成一种特有的语言理解和鉴赏技能。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探究论文
传统的精髓,创新的依傍
——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探究
内容提要:语文传统教学中有很多精华,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思想便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核心精神之一。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
一、问题的提出
曾是充满人性之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语文,在应试教育中曾一度退化为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模拟练习。使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字,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致使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于是本应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成了“误尽天下苍生”的罪魁祸首。这种畸变触目惊心。语文前景曾一度堪忧。
于是教育改革应运而生,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方法,出现了新颖别致的课堂氛围,出现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教改势在必行!找回语文的人性美,找回语文丰厚的底蕴,成了我们语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全新的课堂教学,全新的教学形式„„毋容质疑,我们的语文课堂活了,课堂上洋溢着融融的人文氛围,学生们的语文课上,掌声连连,笑声阵阵。然而笑声掌声的背后,我们又有一种不祥的感
共 9 页 第 1 页觉:学生们笑过之后,他们学到了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会只剩下这可怜的一点掌声吧?
蓦然回首,细细静思,不难发现,我们正追求的是形式,而非实质,起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的做法是跟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针对弊端,教改势在必行,然而,要改的是落后的应试论和陈腐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教学中哲人先贤卓著的主张,我们不仅不反对,更值得推广发扬。
二、出路的思考
教学实践中,笔者感悟最深的便是先贤教育家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不仅是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唯一有效途径。古代许多先贤们重视全身心的感悟自得。
孔子对学生“博之以文,约之以礼”的教育策略,荀子要求学生“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的教学主张,孟子、朱子“深造而必以其道”、“自然而得之于己”的教学观念,正好从不同的侧面精确地概括了语文素质教育之大概,即既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体悟中获得真切的语文素质,又要在这种吟咏感悟中获得人类精神文明的涵养淀积素质。
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可见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培
共 9 页 第 2 页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能从感悟这一教学传统精髓中吸取营养,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淀积,那么,学生思维日益萎缩的现象就会得到根治,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不会是一个遥远而空泛的概念了。
三、策略的实施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而这恰恰是语文传统教学之精髓。时代渴望语文教学传统的回归,素质教育呼唤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策略实施的着力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㈠ 诵读语段,增强语感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重视诵读,原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教学长期陷入误区的突出表现就是──不读书!“书声琅琅”应该是学校的特征,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可是充塞于语文课堂的是老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所谓“知识点”的练习,这些讲解和练习,占据了学生“熟
共 9 页 第 3 页读精思”的宝贵时光。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要在读中精思、悟神、明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出书中之“味”。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
因此,精彩的语段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情感,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篇精美佳作,教学时,不宜把它嚼得支离破碎,而应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反复吟诵中,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迁移,再现再创造,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感受能力。吟诵《听潮》是一种美的享受,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沉吟,感受那恬静、清丽、和平、愉悦的柔态美;用昂扬急速的语调读出大海的愤怒,感受那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万马奔腾的雄壮美,在美的感受中理解作者对大海的深情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愿望。吟诵《海燕》,则想象那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号浪涌,海燕振翅高翔,搏击风云的壮阔场面,及暴雨骤至,激浊扬清,天清地明的清亮世界,从而感悟“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呼喊的深层含义。
共 9 页 第 4 页吟诵,是一种能充分传达文章情意的自然读法。不求声音宏大,但求读得清爽自然,不求普通话标准(标准当然好),但求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该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该悲凉处还它个悲凉。使文中之意皆出于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这种吟诵的读法,是体会文章意蕴情感的桥梁。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大力倡导诵读,是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适用于现代文教学,更适用于古文教学。还需要补充一点:诵读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有人认为“语感的培养唯赖于读”,这就未免有点绝对化了。还是要把教师的精讲、点拨与学生的熟读、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当然,培养语感,学生还必须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理解是前提,重复是关键。对语言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分析、比较、揣摩等。但是,理解了,懂得了,还不是学习语言的终结,恰恰是学习语言的开始。因为理解了,并不等于化为己有,成为语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的重复,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才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才会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才会出现技能化、自动化,于是语感才会形成。没有重复,也就没有语感。
共 9 页 第 5 页
(二)细读语段,理解语言
语文本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学习语文的根本任务,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务必切实加强语言教学。
指导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一要领会关键性的词语;二要揣摩限制性的成份;三要理解警策性的句子。
如:我们初读《孔乙己》,谁也不会介意文章末尾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叙述──“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可是在细读课文时就不难发现“大约”、“的确”的巧妙运用。“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实不矛盾,“大约”说明孔乙己的死无人过问,他活在世上只是一块笑料而已,“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因此,他已成了社会上一个多余的人,反映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残酷现实。“的确”说明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他的悲剧正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极深的一批下层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孔乙己去咸亨酒店,“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符合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性格、心态和境遇。既“排”出了他拮据穷酸的本相,也透出他不少分文酒钱的要面子心理,还表示他对短衣帮无情耻笑的“不屑置辩”。若换作“掏、摸、拿、挖”,不是语言
共 9 页 第 6 页逊色的问题,而是没有上述的表达效果,甚至连“准确”的要求也未达到。
㈢ 研读文段,体味语境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而认真研读文段,“分析语境”正是“揣摩”的有效办法之一。通过反复研读,勾画圈点,多问几个为什么,体味语境,体味作者独到的语言运用艺术。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语言意义,仅是文字符号而已。
如教《故乡》,认真研读文章开头,鲁迅先生这样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问句中一“横”字,本是极平常的字眼,当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仔细揣摩这段话后就产生顿悟,平常“横”字不平常。着一“横”字就活画出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农村一派萧条破败的景象图,渲染了气氛,为闰土的出场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
词的意思往往有词典意义和语境意义的区别。词典意义是指该词的一般意思、普遍意义,包括基本义和引申义以及比喻义。有些词一旦用到具体文段中,其意义可能已被转化,甚至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这就是词的语境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些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及人物的个性、心理、素养、处境氛围、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比较、揣摩,来感知其特殊的语境含义。
共 9 页 第 7 页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自己对父亲的内疚之情:“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其中“聪明”一词含有讽刺意味,父亲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我不但不理解父亲的这种爱子之心,反而认为父亲有点“迂”,这是“不聪明”、“糊涂”、和“幼稚”,这样褒词贬用,表露自己的歉愧之情,比直说要高妙得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么一句: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句中“寂寞”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而形容“路”,似乎用词欠当。但我们结合语境分析,就会发现用词之妙了。从客观方面来说,夏夜的荷塘并非“寂静”无声,作者在下文就描写了声音;从主观方面看,作者说不满当时的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于是便感到了“寂寞”。这样,主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选用“寂寞”的语境。
四、结束语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是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语言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人们进行读写听说活动既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句法规则,而主要凭语感。语感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是高语文素质的标志,而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做法──重视文本,重视诵读,共 9 页 第 8 页重视语言,重视语境,重视习惯,重视积累──正是语感培养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也应该是今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武器。
参考资料:
1、《21世纪语文教学展望》(《课程、教材、教法》作者章熊)
2、《审视中国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
共 9 页 第 9 页
第四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
——漳浦县佛潭中心小学高玉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 的语感。可以说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衡量语文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提升语感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1、在课文朗读中培养语感
学生诵读时的抑扬顿挫是对语言文字的意境美、音律美、人 文美有敏锐感受的表现,朗读是语感培养的第一步,要真正发挥 朗读对培养语感的作用,要做好以下三点:
(1)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读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朗读,默 读、诵读穿插;自由读、齐读、个人读、集体读交替。此外,还 可以采用“听读、品读、演读、引读、对比读、分角色读和配乐 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 文表达的感情服务。
例如《穷人》一课,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描写,我让学生在感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先进行个人感情 读,再进行比赛读,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感悟桑娜那种自责又决断 的复杂心情。再如渔夫回来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让男女生角 色朗读,读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
(2)教师引领朗读,让学生体会
阅读教学中通过多次朗读,无疑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 言、句式,领悟课文的遣词造句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 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
例如我旁听过一位老师上《怀念母亲》,老师让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得不够入情入境,于是这位老师作了范读,配 着音乐,她读得深沉,读得悲切,学生和听课老师都陶醉其中。随后学生再重新读,都能声情并茂。可见老师的范读不可忽视。
(3)朗读要与想象结合起来
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朗读要达到“以 声传情”,要在朗读时边读边想象,让作品中文字勾画的形象清晰 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头脑中。
例如读《伯牙绝弦》,应指导学生想象眼前如见巍峨的泰山直 插云霄和辽阔的大海波涛翻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雄伟的气势和 壮丽的景象,朗读时也不由得语调激昂。书面文字先转化为一种 强烈的感受,再把它转化为声音,把这种强烈的感受表现出来。那些感情色彩强烈的文字,通过朗读,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有 助于语感的培养。
2、在揣摩比较中培养语感
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其语言都是经作者 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要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抓住 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指导学生进行揣摩、欣赏。只有揣摩比较才能深入体会词语的情味,从而产生语感。
揣摩比较的方法有两种:删减比较和调换比较。删减比较是 把某个重点体味的词语拿掉,然后跟原句比较。如《匆匆》课中 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 脚边飞去了。”如果把加点的词伶伶俐俐去掉,句子也通顺,但不 能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加上这个词,既可爱又顽皮,给时间以人 的灵性,读后我们就能形象地感受到时间流逝的速度,并且消逝 得无影无踪。
3、在生活情景中培养语感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 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 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叶老的话明确指出要培养语感,就要 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
如十一册课文《月光曲》中的清幽一词,学生照《现代汉语 词典》解释,就是“秀丽而幽静”的意思。可“清幽的月光”又 该如何理解?学生不去联系生活,实际上是不能产生语感的。于 是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中国有句话是说“月光如水”,然 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平静的湖水,淡淡的,以及回忆一下过 去的一些“幽静”的地方,从获得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妙感受。
4、在积累运用中培养语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 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 读范围。”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语文有关的阅读材料,以
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
例如学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让学生在课外去读整本书,从而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摘 抄文中的好词妙句,写下感受等。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不难单独 地孤立地积累词句,而要对文章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 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 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索,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 新天地。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 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 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加发 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 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 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 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 战。
第五篇:语感培养
语感培养,你重视了吗
──弹奏语感培养“四重奏”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一篇课文,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学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章的整体意思不能体会得深刻。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写的训练──效果出乎意料。许多学生恍然大悟,道一声:“原来如此啊!”其实,这就是语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看来,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语感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
【关键词】语感培养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语文课片面强调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即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语文教育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透彻理解,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可见,语感培养是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的。读,注入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反复读,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
学生阅读得多,自然就会增加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这种理解和领悟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指导学生从课外选取各种体裁、各种内容以及饱含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文章,使学生努力从作品中揣摩、品味各种词汇、句式的特点,去感悟其表情达意上的“共鸣”。
如教学《凡卡》这一课时,我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使学生受到感染。在朗读凡卡挨打的原因时,重读“摇摇篮”、“睡着”;读凡卡被打时,重读“揪”、“拖”、“皮带”,之后稍作停顿,朗读随之改为低声、放慢速度;读“揍了我一顿”,要能表现出凡卡那泣不成声的控诉。之后,我不再作繁沉的讲析,而是适当地指点,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读中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是采用以下三步指导学生诵读“‘奶奶’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一句,以帮助学生感悟语言。第一步:初步试读,引发情感。从学生的表现看,这一步学生的认识、诵读水平仍入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对此,我采取了第二步教学:渲染气氛,诱发情感。我是这样渲染气氛的: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我们都是那光着头、赤着脚大年夜有家不能回的可怜的小女孩啊,我们寒冷,我们饥饿,我们孤独,啊!奶奶来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来了,让我们向奶奶哭诉吧!”第三步:感情诵读,抒发情感。这种引人入胜、引人入境的诵读指导,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感情,课堂上学生读得声泪倶下,纵观这三步的诵读指导,每一步都有一定的作用,逐步使学生的语感上升到一定较高的层次。
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披文入情”,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共鸣效果的语感自然而生。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语文不同于雕塑,不同于刺绣,也不同于盆景,还不同于书法。语文的课文使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的。用手是摸不着的,他是要我们凭借语言文字的描写,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来。刚开始,学生并不会想象,我们应把书上描写得内容直观地再现出来,这可以借助图片、幻灯、电视等多种媒体9也可以用粉笔画出来),帮助学生完成用文字转化为形象这一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己能想象出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来。
再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进而形成连续的画面,使“月下刺猹”、“初见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等内容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再现鲁迅先生文章中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尝试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进而获得丰富的语感。
三、在生活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就是说,具体、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不能单靠查字典来理解,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领会,而应当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再如教学《猫》一文,教师抓住一个“蹭”字,让学生把“蹭”与“撞”、“碰”等词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并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用“蹭”更能体现猫“温柔可亲”这一特点;抓住“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短语,让学生思考“小梅花是指什么,为什么把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去品味,品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而这真是的感受,是语感培养最为宝贵的!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语感培养也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光靠阅读来提高语感还不够,必须联系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类似的情感体验,真切地理解并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提高对文章的鉴赏力,诱发敏锐的语感。
四、在写作中培养语感
读书,是把书中描写的内容变为图像来进行思维。而写作,则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具体的图像)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烈、敏锐,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图像),就会鲜明、具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看图作文是很重要的,我们曾让学生做过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们先做看多幅图练习,再做看单幅图练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看多幅图作文比看单幅图作文想象的成分少些,容易写些。看单幅图作文,不管给的是哪一部分的图,都可以凭想象把它想成多幅图来一幅一幅地写。在写作中,培养语感,看图作文是基础。些生活中的人、事、物,让学生把鲜活的生活内容改为多幅图来写。这样就化难为易了。怎样用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呢?
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不管是看图作文也好,还是些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好,都必须教会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切实抓住要写对象的特征来。当然这里还有遣词造句的能力、锤炼句子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的问题。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勤写来达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小练笔,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者记下自己的所闻、所想。起点不在高低,贵在持之以恒。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较好的语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这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唯有此,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五、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说是表达。说是对听的检验。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进行必要的练笔,加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例如:在口语训练方面,针对班上一些学生迷恋电视节目,而把学习抛在脑后的实际情况,我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次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大胆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另一方面,还进行多种训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在四年级教学时,我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说话、写话训练之外,还设计了一些创设情景交谈、猜谜语、讲故事、编演课文剧等,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高语言感知力。在五年级教学时,除了让学生每周一次作文以外,还设计了一系列创设情景谈话,围绕一个主题演讲辩论,编演课文剧,答记者问,讲故事,演短剧等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作文时,要求学生能凭语感自行修改。
在书面写作训练方面,在教《草原》一课后,安排了写景作文,让学生把校园或最近到公园或郊外游玩观察到的美丽景色按顺序写下来。让学生凭借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去写作文,写后凭借语感自行修改。阅读结束进行仿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是写作的最好时机,此时学生还处在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表现技能的回味之中,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此时,抓住时机,有的放矢,也是进一步落实写作知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学生仿文体类型,仿命题方法,仿开头结尾„„学一篇仿一篇,有根可寻,有样可照,仿得轻松,练得愉快。从学到仿,从仿到创,大大提高学生自行写作的积极性。语感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字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不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养成的。因此,我们老师应当在课堂上善于引导,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课外丰富阅读量,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领悟力。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