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现代主义诗歌相关:
“五四”时期,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孕育、萌发,直至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的出版,才真正标志着纯粹的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出现。其后20年代象征派的诞生、30年代现代派的探索、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开拓、50~60年代台湾现代诗派的喧嚣、70~80年代之交朦胧诗派的崛起、80年代中后期“新生代”诗歌的潮涌。
在20世纪20年代象征派诞生的时候,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人文观念的影响,他们对“人”和社会的关注不同于同时代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新诗人,郭沫若们欢呼的是如凤凰再生般的“人”和国家民族的新生,而李金发们却从另外的向度向我们展示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即表现悲剧性的人生和对社会的绝望。如李金发转向象征主义后的发轫之作《弃妇》。这首诗“从一个受到荒野狂风的怒号而颤栗的妇女的遭遇,传达出一种人生命运的悲剧气氛。”这个被命运所抛弃的妇女的形象“象征了人生不幸和悲苦的经历。当人为命运所愚弄并最终被抛弃,仿佛就是诗中这位‘徜徉在近墓之侧,永无热泪’的‘衰老的裙裾’发出的哀吟。”其后的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胡也频等象征派诗人大都以死亡、尸体、枯骨、荒冢等饱蘸颓废、没落气息的意象来象征悲苦的人生,对生命的价值表示怀疑,对生命的存在表示绝望,对个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流露出无所期待的浓厚的感伤意绪。
30年代的现代诗派植根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面对着时代的剧变—大革命由蓬勃热烈的高潮突然跌入沉寂的深谷,一群情感脆弱、神经敏感的热血青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人生挫折、命运打击,在理想幻灭之后,幽梦惊醒,无路可走,深感前途茫然。一时陷入了极度的彷徨和苦闷。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派诗就带上了浓重的这一特定时代下的特定的“时代情绪”,即施蛰存所谓的“现代的情绪”———感伤、忧郁、迷惘、彷徨、苦闷、绝望。戴望舒的《我的素描》中的两句诗正是此时的现代派诗人的典型写照:“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但即使心灵遭受了重创,他们仍在寻找个体生存的意义和归宿。
救亡与民主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新诗派对此也有他们独异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末现代中国政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从此中国在政治版图上被迫一分为三,两岸三地分别进入了不同的发展轨道。政治的分治,使得许多当时现存的机制被中断,当然也包括文化机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传统就进入了一个历史时段的真空状态,直至50年代中期台湾现代诗运动的潮涌。台湾现代派诗产生在民族分裂、家国隔绝的历史情势之下,面对台湾孤悬海外的政治现实和地理现实,诗人们更加关注个体的生存处境和民族的何去何从。祈盼中华民族早日结束分离状态、思念故国家园而产生的精神还乡也就便成为台湾现代诗运动的永恒主题。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胧诗运动,是作为对“文革”的消弭个体、反人道的倾向的反拨出现的,因而重新发现、肯定自我并表现、确立自我便成了朦胧诗的重要主题。主体意识的觉醒成为朦胧诗的鲜明特征。年轻的朦胧诗人们在经历了十年**之后带着被伤害了的浓重的怨愤和茫然的失落感在追求与寻找,寻求人的自我价值的确认,追求心灵自由的获得。同时他们还“始终自觉地坚持:在主体意识之上还有时代意识和人民意识,并且,主体意识越鲜明,便越能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真实,越能为祖国与人民立言”。中国在经历了经年的消灭自我、扼杀人性的黑暗岁月之后,终于迎来了自我挺身而出为民族承担命运的新时代。年轻的诗人们纷纷敞开心胸、放开歌喉,纵情呐喊、歌唱。北岛的《回答》以一句石破天惊的“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呼号,喊出了新一代的心灵破土而出的声音。
20世纪80年代中期集群式崛起的“新生代”诗人是以朦胧诗的反拨者的姿态出现的,他们尤其反感朦胧诗所追求的诗歌的社会性价值,致力于诗歌语言形式的实验,但从诗学主题的角度看,他们创作的着眼点仍在人的生存这一层面上,只不过他们“关心的是作为个人深入到这个世界中去的感受、体会和经验,是流淌在他血液中的命运的力量。”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浪漫主义诗歌相关:
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是新诗移植西方浪漫主义之后在中国的产物,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世纪40年代政治抒情诗时期、20世纪下叶的新生代时期。郭沫若的《女神》当推新诗、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中国浪漫主义继承了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二者同样推崇神秘的创造力,推崇天才,以自我为文学的中心,蔑视规则,强调情感的宣泄,提倡想像力的作用,对此,中国浪漫主义作家因中国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而有清醒的自觉。
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接受拜伦、雪莱、济慈、海涅、歌德、惠特曼、华兹华斯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对初期白话新诗的拘谨、单调、缺乏想象与激情,对写实派过于拘泥于现实,对小诗派和湖畔诗派狭小的境界与格局,深感不满,起而强调诗歌创作的灵感、激情与想象,主张诗歌形式“绝端的自由”,由此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体系,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浪漫主义诗歌。
《天狗》一诗一口气用了30个“我”,这个我把日月星辰都吞了,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宣言。这个“我”就是上帝,这个“我”是极度膨胀的自我,郭沫若在诗里形象地显示了浪漫主义的自我观。
政治抒情诗也在极力塑造一种“当代崇高”。从50年代开始的政治抒情诗,主张:“首先是思想内容上强烈的政治性,以及对诗的政治功能的强调,它要求诗人服膺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关注和表现国内外正在进行着的政治斗争,反映社会的重大矛盾。题材的这种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特点,使诗歌的主题通常是一个普遍性的政治主题,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常常不是富有独特个性的诗人自己,而往往是一个作为阶级代言人的抽象的 “大我”。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有郭小川、贺敬之、严阵等。
共同点: 现代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产生一定的时代背景,都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现代主义诗歌吸收概况了西方的浪漫主义,追求个性的解放,重点突出人的作用,在思想上寻求个性的解放,在艺术上追求自由的抒发,在政治上提出民主。
3浪漫主义诗歌往往以夸张手法见长。诗人利用独特而新奇的现象,从瞬息变化的世界中表现精神动荡不安的现实,加上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使浪漫主义诗歌色彩绚丽,注重节奏的自然明快,极富音乐性。而现代主义诗歌和谐的音乐性是其特点之一。
4浪漫主义文学时代最发达和最有成就的是抒情诗,而现代主义诗歌也有浓烈的抒情诗篇,两者具有一定的抒情性。
5以主情与自然流露为主要内容的浪漫主义诗观也是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文化现状相关的,所以说它也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现代主义诗歌反映内容有一定的共同性。如五四时期的中国,一切都处于新旧交替之中,新的要战胜旧的,就必须对新的东西特别张扬。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就是在反叛旧有存在的同时大力张扬新思想、新观念,这时和新兴的现代主义诗歌反映了重叠的内容,有共同的主张。
不同点: 浪漫主义诗歌萌芽于“五四”时期之前,现代主义诗歌萌芽于五四时期,并且在“五四”时期成为诗歌主流。浪漫主义诗歌主要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而现代主义诗歌主要受法国象征主义影响。浪漫主义诗歌,偏重于主观抒情,表现个人思想,特别注重对内心感情的表达,而现代主义诗歌具有民族性,现代主义诗歌除了吸收西方外来主义,还有揉合了传统文化,“诗言志”、“诗缘情”的传统,是对传统诗学“回归”主题的回归。浪漫主义诗歌内容比较单一,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然,诗人歌颂大自然的丰富,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界的深切感受与心灵契合。现代主义诗歌随着时势变化呈现反映现实,反映现代情绪的思想内容,两者语言和内容侧重不同。浪漫主义诗歌发展过程比现代主义诗歌要短,现代主义诗歌发展时间较长。两者的流派不同。浪漫派诗人较重视情和力,象征派较重视 音和色。
第二篇: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异同
——以“九叶派”诗歌为例论述与浪漫主义诗歌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其中,以“九叶派”为标志,说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达到高峰。故此,论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我是九叶诗派为例来阐述的。
一,九叶诗歌特征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点
九叶诗人并不都是从一开始就倾向于现代主义诗歌的,相反,其中的不少诗人都曾经有过接近乃至崇尚浪漫主义的创作经历。这就与浪漫主义诗歌有了共同处。袁可嘉说:“大一那年我主要沉浸于英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我诵读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深受感染,以为天下诗歌至此为极,不必再作他想了。自己也学着写些青春期感伤诗。”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浪漫主义诗歌是与自我、青春、热情、理想的人生要素密切相关的。因此,一般来说,对于个人,初入人生、诗坛的人首先走上浪漫主义的道路就成为非常自然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在任何新的变革之处,诗歌艺术也比较容易形成激情昂扬的浪漫主义的潮流。浪漫主义主要不体现体验和认识的深度,而体现生命的向上的激越。
浪漫主义主张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这些特征在九叶诗人的创作中还是可以或多或少地找到的。郑敏表达生命的压抑与痛苦,那是因为诗人比较看重自我与生命的升华;陈敬容表现对新生的焦渴,包含着对现实与人生的一种梦想和期待;甚至注重自我生命解剖的穆旦,在满含痛苦挣扎的诗篇中,也融合着对生命的期待。九叶诗人以现代主义追求替代或超越浪漫主义的艺术经历,并不是他们没有对现实和生命的热情、挚爱,而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赞同诗歌的激情外露,不赞同感伤和口号式的空洞。
二,九叶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不同点
在诗歌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这一点上,“九叶派”与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九叶派”继承了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关于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传统。
九叶派”是将客观现实主观化与主观自我客观化相结合,其中心还是主观自我。诗人将客观现实的题材经过主观自我的处理,也即主观化后,将所感受到的经验、情思加以沉淀、体味,然后,又超越内心,以知性的眼光来观照,来思考。在抒情这一点上,“九叶派”与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划清了界线。抒情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核心和灵魂。当然,不止是浪漫主义诗歌,抒情一向被认为是所有诗歌的核心和灵魂。而对于浪漫主义诗歌来说,抒情更是不可须臾离开的本质。没有抒情,就不能称为浪漫主义诗歌。
九叶派”与浪漫主义诗歌流派的对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观念的对立。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以抒情作为核心和灵魂,是继承了“诗即抒情”的传统的诗歌观念。而“九叶派”对这种传统的诗歌观念进行大胆的挑战,提出拒绝单纯抒情的全新的诗歌观念。九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尽量避免原生态的情感直接入诗,而先在理性和思想的审视中,加以沉淀、过滤和升华,然后,还不能尽情宣泄,而是将之融会到诗人的理性思考、判断和评价之中。这种思考、判断和评价又水乳交融般和情感的载体、对应物交相渗透。所以“九叶”诗人乃至给予他们深刻影响的里尔克、冯至所创作的诗,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活和情感的简单的反映,而要远为复杂得多。
第三篇: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20年代初,郭沫若、田汉等人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主张诗歌形式“绝对自由”,由此生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体系,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浪漫主义诗歌。现代派诗则植根于30年代的社会人生,受益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两者有同有异。
首先,在诗体形式上,现代派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在那些成熟的现代派诗中,字句的节奏完全被情绪的节奏所代替,自然流动的口语准确的传达了诗人对复杂、精微的现代生活的感受。同样,浪漫主义诗歌也以“绝对的自由”为首要特征,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如《女神》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格式不拘,诗节不限,字数不定,音节自然,一切服从感情的倾泻,真正做到了“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
其次,在抒情表达上,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感情强烈看,通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描写奇特的情节。中国现代主义诗人较多地把眼光投射在生存现实中。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古代诗歌中自然山水诗歌包含的理想主义的乐观情调,也较少“五四”期间郭沫若式的浪漫主义的都市文明的颂歌。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对现实人生的冷静审视与理性批判,是都市青年理想失落、精神沉沦、前途迷惘的哀怨与悲伤,是病态人生中的病态情绪。其诗人的情绪体验是紧贴于生存现实的,诗人的孤独中更多地包含着一种愤激于现实的反抗情绪,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主要表现的则仍是时代苦闷与忧愤于现实的孤独。
在描写对象方面,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表作《女神》,以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上“胡适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同时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需求,表现了五四时期那种冲破一切丑恶事物、推倒一切腐朽势力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形象。然而,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现代主义诗歌表现出现代人在充满了异化和压迫力量的世界面前的无能为力与痛苦窘迫的心态。先前浪漫主义的英雄崇拜、自我肯定、自我夸张受到嘲讽,自我价值与尊严受到怀疑。现代主义诗歌中关于人与自我的观念发生了区别于传统的本质变化。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使人作为宇宙中心的观念受到挑战,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无意识和反理性的心理学说给现代主义诗歌中人的意识的复杂化、非理性化、非英雄化的倾向产生了直接重要影响。
在创作方法和风格上,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以最充沛的热情,精粹的语言,集中凝练的文字,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并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以展现对生活的热爱,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尊重。而现代主义诗歌追求客观化和间接性,为诗的情志寻求“客观对应物”,避免直抒胸臆一泻到底的浮浅。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全诗刻画一连串无声的动作,是蕴含丰富的心理戏剧片断。他们的咏物诗在写实层次上建构象征空间,如郑敏的《鹰》、《马》,辛笛的《月光》等等,通过暗示来曲折表达。其语言意象是多样化和富于现代感的,他们从现代日常生活中锻造语言,融注主观意志使之成为智性化的心象结构,在穆旦诗中常见“八小时的工作与房屋”、“成人世界与父母”、“学习”等语句,文字明晰,但语意颇为隐晦,业已构成诗中的“主题性意象”。
第四篇: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mantic Poetry
---by He Zhi
English Romanticism, as a historical phase of literature, is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a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 in the Parliament.The romantics asserted that reliance upon emotion and nature provided romantic movement typically asserts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individual, the privileged status of imagination and fancy, the value of spontaneity over “artifice” and “convention,” the human need for emotional outlets, and a desire to return to natural primitivism and escape the spiritual destruction of urban life.Their writings are often set in rural or Gothic settings and they show an obsessive concern with “innocent” children, young lovers, and animals.The major romantic poets included William Blake, William Wordsworth, John Keats, Percy Bysshe Shelley, and Lord Gordon Byron.This essay describes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mantic poetry, namely, nature and emotion.Nature
The romanticism poet's poetry mostly originates from the nature.The romanticism poets almost all advocate the nature.Nature is not only the major source of poetic imagery, but provides the dominant subject matter.Wordsworth conceives of nature as “the nurse, the guide and guardian of my heart and soul.” Nature to the romanticists is a source of cleanliness and spiritual understanding;it is a teacher;it is the stepping-stone between man and god, so romantic poets mostly take describing the nature to eulogize the nature as the subject.Wordsworth is regarded as a “worshipper of nature.” He can penetrate to the heart of things and give the reader the very life of nature.“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s perhaps the most anthologized poem in English literature.Wordsworth wrote this beautiful poem of nature after he came across a long belt of golden daffodils tossing, reeling and dancing along the waterside.There is a vivid picture of the daffodils here: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To a Skylark” is a poem completed by Percy Bysshe Shelley.A skylark soars into the sky singing happily.As it flies upward, the clouds of evening make it invisible, but its song enables the poet to follow its flight.All the earth and air is filled with its song.A skylark is addressed by the poet, who calls it a “blithe Spirit” rather than a bird, because its song emanates from Heaven.Out of its full heart pours “profuse strains of unpremeditated art”.The skylark ascends higher and higher in the blue sky,” Higher still and higher / 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 / Like a cloud of fire / 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 / And singing still dost soar and soaring ever singest.”, “like a cloud of fire”, singing as it ascends.In the “golden lightning” of the sun, it floats and runs, like “an unbodied joy”.As the skylark flies higher and higher, the poet loses sight of it, but is still able to hear its “shrill delight”, which comes down as keenly as moonbeams in the “white dawn”, which can be felt even when they are not seen.The earth and air ring with the skylark's voice, just as Heaven overflows with moonbeams when the moon shines out from behind “a lonely cloud”.Emotion
Romantic poets describe poetry a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lling” which expresses the poets mind.They pay great attention to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life of man placing the individual rather than the society at the centre of their vision believing in human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 and advocating the freedom to express personal feelings rejecting convention and tyranny and emphasizing the rights and dignity of the individual Ode to a Nightingale, Keats’s masterpiece, expresse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happy world of natural loveliness and human world of agony.Here the aching ecstasy roused by the bird's song is felt like a form of spiritual homesickness, a longing to be at one with beauty.The poem first introduces joy and sorrow, song and music.By combining a tingling anticipation with a lapsing towards dissolution, Keats manages to keep a precarious balance between mirth and despair, rapture and grief.The complex emotion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oetry such as What thou among the leaves hast never known,/The weariness, the fever, and the fret /Here, where men sit and hear each other groan.In Ode to the West Wind, Percy Bysshe Shelley describes the west wind.The poet expressed his deep love toward the west wind and yearned for the nature through the westerly wind.Here Shelley's rhapsodic and declamatory tendencies find a subject perfectly suited to them.The autumn wind, burying the dead year, preparing for a new spring, becomes an image of Shelley himself, as he would want to be, in its freedom, its destructive-constructive potential, its universality.“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I bleed!” calls the Shelley that could not bear being fettered to the humdrum realities of everyday!The whole poem has logical feeling, a not easily analyzable progression that leads to the triumphant, hopeful and convincing conclusion: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fore behind?” The poem is written in the terza rima form Shelley derived from his reading of Dante.The nervous thrill of Shelley's response to nature however is here transformed through the power of art and imagination into a longing to be united with a force at once physical and prophetic.In conclusion, nature is on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mantic poetry, for most of the romanticism poet's poetry originates from the nature.And the emotion which is expressed in the poetry 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mantic poetry through the above analyze.
第五篇: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模版)
浅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李白是一位盛唐诗坛里不得不看的风景,其诗豪放飘逸,想象瑰丽,代表着诗坛里的一座高峰------浪漫主义。其诗句风华绮丽而又巧妙的熔铸为高大古雅。其人桀骜不驯,放任却又不随波逐流,一身追逐自由却又有安邦定国的宏愿······同时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空前鼎盛的时期,大唐国威远扬,辐射周边,但同时又隐藏着没落与衰败的暗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自身宏愿碰撞之下,孕育了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诗歌气息。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一)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元稹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如诗人笔下的黄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这里,黄河奔腾咆哮,冲决一切,呈现出不可驯服的形象,确有“落笔摇五岳”之势。再如诗人笔下的长江和高山: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都表现出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不可阻挡气概。
(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李白诗歌中,有大量的想象,有的诗通首是想象。现实事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梦中境界等等,在李白笔下,无不成为想象的媒介。通过这些媒介,诗人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而这种任意驰骋的想象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超现实的描写为更深刻地反映现实服务。《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面的典型。诗人借助梦境,开展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不开心颜”的斗争精神。李白诗歌中的想象往往出人意表,新颖不俗。但出人意表又入情理之内,新颖不俗而不流于怪谲。
(三)大胆而恰切的夸张
李白经常使用夸张这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强烈、炽热的激情。从那大胆而恰切的夸张中,也表现出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李白在《北风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来叙述北方雪大天寒。鲁迅先生就此句作了说明:“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鲁迅全集》第六卷185—186页)这就是艺术中夸张与真实的辩证法。李白那些优秀诗歌中的夸张,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恰恰相反,他总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因此,往往越是夸张,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
(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
在李白的诗歌中往往通过比喻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形象。如用水比喻感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可以看出,李白运用比喻,一是做到了形象:感情本来是抽象的,而诗人用滔滔江水或千尺深潭水来比喻感情,就把感情变成了可感可触的形象,鲜明地呈献在人们的眼前。二是做到了贴切:比喻与友人别情之长,绵绵无尽的流水正有长的特点;比喻友人送我深情,千尺潭水正有深的特点;比喻愁情不断,抽刀断水正有不可断的特点。这都是用与被比喻的事物有共用特征的形象做比喻,使比喻显得十分贴切。三是生动:形象本身就具有生动的特质。而诗人关于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人的丰富联想的形象作比喻,就更加生动。以“抽刀断水”比喻愁不可消,不仅突出了诗人的愁情,而且从“抽刀断水”的动作上,使人联想到诗人那激愤的心情、豪迈的气概等等,余味无穷。
李白在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不仅是他的前人,即使是后来者也没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他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原因
那么李白豪放浪漫的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当然有时代等客观原因,同时也有诗人自身等主观原因。我认为,这是在特定时代,特殊社会,特定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中,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和生活经历等因素促成的特殊思想性格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形成大的。
(一)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的客观影响。
李白(701——762)生活的时期主要是所谓的盛唐时期,此时期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表面上是莺歌燕舞,鲜花着锦。盛唐气象犹存,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矛盾重重,只不过在风雨中强装微笑罢了。但生活在此时的士人无不视本朝为有道之邦,天朝上国,因而,无论是争取金榜题名,还是探寻终南捷径,人们对这个富有魅力时代没有失望。学而优则仕是知识分子的最高愿望。而要做官则必须经历许多与善良本性冲突的事情,使内心失去宁静和平衡,作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李白不可避免的拥有这份心,但不一样的是他敏锐的感受到了大唐帝国大厦将倾的危险,他在挣扎——虽然也感到无力回天,但背负着对国家和名族任务的沉重责任,也只有企图以更为直接的现实思考和政治批判来
李白的主要诗歌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自由奔放,明白晓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也是对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无奈反抗。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世与高蹈之间。他在《行路难》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便表达了这一矛盾。既然“我独不得出”,为什么又说“大道如青天”呢?这正是盛唐时代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统一在这个时代,也统一在李白的身上。因而,李白在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同时,竟又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高亢歌唱。
正如《尚书·舜典》中所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特定的政治环境深刻的影响了李白的理想追求,从而决定了他诗歌的内容和思想,也影响了他诗歌风格的形成。
李白的诗风,是时代造成的,就他的经历来说,是他的不幸,就他的文学成就来看,则不失为文坛大幸。诗格与人格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李白以他崇高的人格与伟大的诗篇坚定着人们生活的意志,培养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李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这个时代未能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才干,实现理想的环境和机会。他作为诗人的率性也使他们难以在这个时代,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就使他在诗中时时流露出这种悲哀来。其实,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
(二)特殊文化的深刻影响
作为盛唐知识分子,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执着追求。李白一生要“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李白自视很高,他常以大鹏自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他不屑走一般士子所走的科举做官道路,而是一跃而为宰相,实现政治理想后又功成不居,“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在“入世”与“出世”中达到自由适意的人生理想,“入世”与“出世”都统一在对自由追求的大目标下,实现自我追求和追求自由在他身上是一致的,这就是李白的独特之处。而当李白从政失败后,转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获得精神的解放。在这种精神生活的游历过程中,诗人不断升华感情,净化心灵,强化自然和仙境的美好,以和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照,求得精神对现实的征服。
李白思想的主要倾向属于儒家,但他的世界观和美学观却深受道家——老庄哲学的影响 李白广泛吸取了历史文化遗产,融合百家之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面貌。他的思想是复杂的,而不是单纯的。各个不同的思想侧面,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李白。儒家的仁民爱物的思想,使李白的诗歌充满了热爱人民,关心百姓的高尚情感。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使他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方面,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道家的愤世精神与自我追求意识,给了他批判揭露现实,揭露统治者的勇气,使他注意到了大唐由盛转衰的种种迹象和隐藏的种种弊端;墨家任侠的博爱精神,使他仗义疏财,乐于助人;纵横家的胆识和博辩,使他敢于“戏万乘若僚友,视壽列如草芥”(《李太白碑阴记》苏轼);兵家的机敏权变和释家的空灵超脱,则给他的诗歌增添了纵横变换和空灵玄远的意趣和色彩。但李白是受道家思想影响深刻的诗人。如道家的出世思想,愤世精神及与大自然的亲和力等深刻影响了李白。总之,李白兼蓄百家,为我所用的自由开放思想及热烈追求光明理想,勇敢批判现实的斗争上说,使得他的诗歌既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又具有他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色彩。从文化传承上说,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已然的悲剧命运——特殊身世及社会经历的潜移默化
古籍云:“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梁武昭王王嵩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可知,李白身世难明,虽自言为梁武昭王之后,但无任何实据。而也正因为如此,他自小便有身受治世恩惠之感,便有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的抱负,正所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李白诗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任侠仗义,痛饮狂欢,喜游览名山大川,又藐视功名权贵,还喜欢求仙访道,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等。的确,在李白身上确实有这些浪漫可爱的性格,但他性格中还有更重要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是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扶社稷,济苍生,建立功名,积极用世,然后像范蠡,张良那样功成身退,隐逸山林,泛舟湖海。这也许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主要人生目标。
正因为如此,李白从青年时代起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并有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他自幼在巴蜀长大,博览群书,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在开元十二年,二十五岁的李白满怀政治豪情和建一番功业的理想,离蜀东游,广有游历,遍交天下朋友。这一切对李白奔放自由的性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不久后李白便入长安求仕。然而,政界的倾轧与官场的腐败,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马上使李白陷入了难以侍从的困顿中,李白的生活充满了大起大落的变化,他的感情也波澜起伏,千变万化。
李白桀骜不驯,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好豪饮,好游仙,好游侠,做过隐士,也受过道籙。时而纵论王霸大略,时而又混迹与渔商,前不久还挥金如土,转眼间却又囊空如洗。中年时有破格召见,有“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与前。”后有“力士脱靴”,“才人研磨”,三年后又“赐金放还”,暮年“永王幕府”之事。这些戏剧性的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李白的性格,使他的人生理想即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而这表现在诗歌中,则是在和谐的意境中加入了一些不和谐的成分,使诗人那桀骜不驯的气质和愤世嫉俗的情怀,同环境的险恶,仕途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冲突,使诗的意境也便随之而波澜起伏,动荡不安。其气魄之宏大,言辞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
李白,在仕途上的挫折,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是困扰他终生的重要问题。李白作为诗人,他的思想,情操,文学才华,都是通过他的诗歌来展示的。诸多的困惑与无奈,构成了他丰富的人生,形成了他诗歌独有的韵味,而李白诗歌的丰富性也由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中的复调及变换的情绪得以体现。在当时,他只能为今不如昔的世道,为生不逢时的自己和所有的治世贤人,以及为他永难实现的理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以无限的激情冲破有限的形式,唱出一曲曲悲歌来。
罗曼·罗兰也曾说过,“伟大的作家在创作中,总是有两股激流,一股与他们当时的时代运动相混合,另一股则蕴藏的深得多,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要。直到现在,它还滋养着新的时代。”(《法国作家论文学》),无疑,李白所代表的诗歌高峰正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愿望和需要。